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下第一村

2017-09-01 9页 doc 23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天下第一村天下第一村 一个现代农民的实践与理论: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吴仁宝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西村,天下第一村。走进华西村,你就能从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受到华西村老书记、全国劳模吴仁宝那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神,独特的发展思路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正是在这里,吴仁宝40多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把造福人民作为毕生追求,率领华西人民高举“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旗帜,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华西村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贫困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 如今的华西村,农业小...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一个现代农民的实践与理论: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吴仁宝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华西村,天下第一村。走进华西村,你就能从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受到华西村老书记、全国劳模吴仁宝那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拼搏精神,独特的发展思路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正是在这里,吴仁宝40多年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把造福人民作为毕生追求,率领华西人民高举“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旗帜,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使华西村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贫困落后走向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共同富裕,创造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奇迹。 如今的华西村,农业小村变成了工业强村,农民变成了工人,乡村变成了城镇,华西金塔下的每户家庭都拥有400—600平方米的别墅,100万—1000万元的资产,1—3辆轿车。千百年来,城乡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华西村变得无影无踪,相反,华西这样的农村已非一般城镇可以比拟了,华西人的生活更让城里人羡慕。在华西村采访的几天里,记者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只有华西村能获得“天下第一村”的美誉,看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吴仁宝创造的奇迹不仅是自己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使每一个华西村村民至少拥有百万资产;吴仁宝创造的奇迹不仅是一个村庄短暂的繁荣,而是一个村庄几十年的兴旺发达;吴仁宝创造的奇迹不仅是一个村庄经济上的翻身解放,而是探索并实现了新时代的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和理想;吴仁宝创造的奇迹不仅是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保持了应有的先进性,而是把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化成了全村百姓的实践。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忠实体现者 历史上的华西村也是个穷得叮当响的村,远近流传着“有女不嫁华西村”的说法。对贫困生活有着切肤之痛的吴仁宝于1954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就在此时,他的心里似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召唤: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一 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是我人生奋斗的主旋律,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快乐~1961年,华西建村,吴仁宝担任了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创业发展观、市场经济的机遇意识、过人的胆识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来驾驭华西村经济发展,使自己和华西村一道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1961年,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率领群众起早贪黑,肩扛手推,只花了7年时间,硬是用人工重造了山河,建成了农业样板村。与此同时,吴仁宝运筹帷幄,呕心沥血,百折不挠,冒着风险排除干扰,创办了小五金厂,开了苏南发展乡镇工业的风气之先。1972年,全村200多户村民都住进了新盖的瓦房,由此迈出了共同致富的第一步。1978年,华西的工业产值已达到69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吴仁宝在“战天斗地、重新安排山河”的同时,就强烈意识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道理。他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单一的农业很难使村民真正富裕起来,走致富之路必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1985年,华西村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吴仁宝提出了“苦战三年,实现三化三园亿元村”(“三化”是,绿化、美化、净化;“三园”是,远看华西是林园,近看华西是公园,细看华西是农民生活幸福的乐园)的新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吴仁宝带领干部群众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针,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展开了华西村第二轮艰苦创业。对此,有人怀疑,有人畏难。但是,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民硬是以“困难压不倒、表扬夸不倒、威胁吓不倒”的精神和勇气,共同铸就了“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实现了新的奋进目标。 1992年3月1日,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解答了人们对改革能否继续,经济能否发展的疑惑。当晚,吴仁宝以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超常思维敏锐意识到,华西村大发展的机会来了。 凌晨2点,他再也睡不着了,他请总机通知村党委委员、正副村长和各厂厂长到会议室开会。他在会议上分析了面临的机遇,提出华西村要加快发展,进行新一轮创业,并做出了动员一切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这次集结资金、重点突破,为华西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人说“吴仁宝真神,一个会议就赚了上千万~”现在看看,这个解放思想、抢占先机的会议岂止赚了上千万呢~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共筹资2.9亿元。进入新世纪后,吴仁宝根据“现有企业为基础,技改延伸找出路”的思路,在2000—2001年间,先后投资8亿元,做强华西的纺织、冶金和三产。2002年,总投资12亿元的化纤、炼钢项目同时启动。现在,华西村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产业,华西集团拥有固定资产62.77多亿元,成为拥有八家公司、1000多个产品的国家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在全国1000家大型企业中名列第100位。2004年,全村共实现国税开票销售260.31亿元,2005年,超过300亿。 华西村的发展是和吴仁宝思想的先进性分不开的。邓小平讲“发展是硬道理”,吴仁宝解释为“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要发展就会有困难。他的观点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经济是基础,经济是保证,发展是关键。不发展,就没有物质;不发展,就没有先进性”。为了实现各个时期所制定的目标任务,吴仁宝始终要求华西村的干部,坚持做到科学发展、有效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他强调: “发展最科学,不发展最不科学。有效益,就叫科学发展;没有效益,甚至亏本,就不叫科学发展。”华西村的发展实现了“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 当然,吴仁宝思想的先进性并不是天生的,其奥秘在于“吃透两头”、“两头一致”。他认为,作为基层领导,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吃不透,就会吃夹生饭。同时,要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 正是吴仁宝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华西的创造性高度统一起来,才使他具有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进理念,才使华西村敢为人先,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成为邓小平理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忠实体验者。 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在华西金塔南大门前,有一块巨幅标语牌,上面写着31个大字:“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寥寥数语,发人深省。这是吴仁宝警示自己、教育村民的名言,也是吴仁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 吴仁宝把村民的利益看得很重。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在华西村,每一个人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无微不至的关怀。1984年,彩色电视机刚上市,有钱的华西人都想把“黑白”换成“彩色”的,吴仁宝向电视机厂家求援,两大卡车彩电送到村里,每户一台。1992年,吴仁宝和村干部决定,由村里拿出200多万元,给家家户户装上了壁挂式冷暖空调器。1993年,在华西相继成为“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别墅村”后,吴仁宝和村干部又从长春一汽给村民们购置了一部部轿车,于是 乎“轿车村”的桂冠又戴到了华西村的头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电热毯刚面世,吴仁宝和村干部就把它铺到了华西村老人的床上,至今健在的老人犹记得当年冬日里的温暖。 从1979年起,华西村就逐步探索农村养老,目前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每月都能领到村里发的退休金。华西村还规定,家中如有老人活到100岁,奖励所有直系亲属每人1万元,因为长辈达百岁,必是小辈大孝,应该受到重奖褒扬。在华西村,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敬、老有所乐。老人们说:“儿好,女好,不如华西好~” 吴仁宝把个人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无论是在华西村初创之际,还是华西富裕之时,他始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一是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二是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三是不拿全村最高奖金。村民们说,凭着老书记的贡献,他拿双份工资、住两套房子,也不算过分。但吴仁宝没有这样做,他一直拿着低于村办企业管理、技术骨干的工资。多年来,华士镇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高达5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他说:“我要这些钱干什么呢,不愁吃,不愁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这点上,我早就想通了。”现在,华西村民已经住进了第五代欧式别墅,而吴仁宝仍然住在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旧房里。走进吴仁宝的家,陈设异常简朴,墙上挂满了被他称作最好装饰的照片,挡住了已经有些破烂的墙壁。对此,他淡淡地说:“看到大家吃好,住好,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一句老话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华西村展开第二轮创业之初,吴仁宝也曾和村民们一道,把这句话当作共同创业的誓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他把这句当初的誓言改成了“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吴仁宝说:“事实上,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享,老百姓也不会让我们做干部的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做到有 难官当,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也一定会支持我们。凡是一个单位,能够做到“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组织就有战斗力,干部就有权威,经济就能发展,老百姓就能得到真正实惠。” 吴仁宝一方面践行“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的真理,一方面他想得更深更远,他要让社会主义带给人民的幸福更久远。所以,吴仁宝要求华西村要做到“三个创新”:一是发展有创新,也就是建筑一百年还不落后。华西村在发展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有效”两个字上。华西村从不搞“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正因为始终做到了有效发展,所以才能力争一百年不落后。像华西村村民住的欧式别墅,档次较高,村民搬进去以后,一百年也不会落后,实际上也就是子孙后代不需要在建房上再投入,能够富得更长久、富得更健康。二是体制、机制有创新,也就是制度一百年可能还适用。华西村的体制、机制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而且经得起历史、群众和实践的检验,老百姓实现了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也是有差距的,就是“既要拉开档次,又不脱档”,既不吃“大锅饭”,又不搞“独吃饭”,华西村走上了从“三农”到“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的康庄大道。三是服务要创新,工作时间争取超过一百年。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华西村的老百姓,帮吴仁宝算了一笔账:吴仁宝今年已经78岁,工作50多年,从不讲节假日,没有礼拜天,每天工作12—13个小时(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果每天就按12.5小时计算,与8小时相比,每天延长4.5个小时,50多年来,实际多干了29.81年,加上节假日和双休日22.06年,总计延长51.87年。工作50多年来,实际上他已经干了100多年。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想者 中国有90多万个村庄,“三农”一直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问题。同处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华西村为什么历经40多年 的风云变幻,始终挺立潮头,红旗不倒,为什么从负债2.5万元,到如今拥有固定资产60多亿,为什么被大家一致公认为“天下第一村”,除了吴仁宝始终是邓小平理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忠实体验者,是人们利益的忠实代表外,还与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从吴仁宝当“村官”几十年,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坚实脚步中,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思维中,我们也许能找到他独具特色的“华西理论”的脉络。 “华西理论”的基石是实事求是。熟悉吴仁宝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的人。吴仁宝对实事求是有着深刻的,他说:“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大难化小难,小难变不难。”他认为,作为基层领导,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40多年来,他坚持不懈地追求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华西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利益三者的完美统一。在执行上级精神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对于有条件做的,就领先做;对于暂没有条件领先做的,就争取今后领先,使华西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979年,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吴仁宝认为,华西村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分田到户不适合华西的实际。他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全村500多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一做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为华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了乡镇企业改制的浪潮,许多地方都在搞企业转制。吴仁宝提出,华西村要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这个决定使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2003年8月,吴仁宝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有关报道,提出了“新投项目‘急刹车’、技改延伸项目‘开稳车’;已投项目‘开快车’”的“三车原 则”,这和中央2004年提出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不搞“急刹车”、“一刀切”完全一致。华西村的改革思路新,有特色,别开生面,既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华西村的实际,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大中小各类企业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华西理论”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这是吴仁宝对富的解释。华西村过上富裕生活后,吴仁宝怀着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激之情,带领华西村人民,先富帮后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2001年6月开始,华西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新机制,纳入周边16个村共同发展。如今,大华西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人。不仅“并”了村,还“并”了心。真正是人心所向,社会安定。华西村已经实现“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三守促勤劳,小康步步高”。青年人得到了就业,老年人按月领取了保养金,确实是“不种粮田吃白米,不做工作有钱拿,不是天堂胜似天堂”。去年初,华西村还给在华西村工作的周边村村民送股5368万元,给在华西村打工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送股3833万元,合计9201万元,带动他们共同致富。与此同时,吴仁宝还委派华西村的干部,在宁夏、黑龙江建成两个“省外华西村”,现在又准备在江西吉安县建设“省外华西第三村”。 “华西理论”的是和谐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坚定德育为先,做到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是华西村发展中的更高追求。华西村始终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物质精神“双富有”。华西村对党员和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旺季”和“淡季”,而是几十年一贯制。村党委坚持例会制度,村里还组织村民、职工认真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土地法》、《刑法》等等,从而推动依法治村,促使华西人发扬华西精神,做到“三守”(守法、守 约、守信誉)、“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在吴仁宝的倡导下,华西村成立了国外没有、国内唯一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二十世纪90年代末,华西村在村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华西特色艺术团,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农村第一团”。 正是吴仁宝的这种面对现实、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才使得华西村不仅产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而且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论。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不在于他自己富到什么程度,活得是否潇洒,而在于他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事业,作出多大贡献。吴仁宝把华西精神演绎成了一套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即“华西理论”,这正是华西精神具有生命力的成功之处。“华西理论”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理论的突出代表,吴仁宝不愧为是一位能把深刻哲理应用于实践的思想家。
/
本文档为【天下第一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