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

2017-11-11 29页 doc 53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 1、某企业某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3月4日,采购员外出采购,预支差旅费250元。 (2)3月6日,售给外地A厂甲产品一批,计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同时代垫运杂费500元,按合同规定采用汇兑结算方式,现已办妥托运手续,货款尚未收到。 (3)3月10日,采购员外出采购归来报销差旅费200元,多余交回现金。 (4)3月10日,收到6日售给外地A厂的货款及代垫运杂费,款存银行。 (5)3月15日,总务部领用备用金500元。 (6)3月16日,预付B厂购货款20000元。 (...
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
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 1、某企业某年3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3月4日,采购员外出采购,预支差旅费250元。 (2)3月6日,售给外地A厂甲产品一批,计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同时代垫运杂费500元,按合同规定采用汇兑结算方式,现已办妥托运手续,货款尚未收到。 (3)3月10日,采购员外出采购归来报销差旅费200元,多余交回现金。 (4)3月10日,收到6日售给外地A厂的货款及代垫运杂费,款存银行。 (5)3月15日,总务部领用备用金500元。 (6)3月16日,预付B厂购货款20000元。 (7)3月17日,上年已确定并转销的应收C公司商品款2000元,今日如数收回,款存银行。 (8)3月20日,总务部前来报销办公用品200元,审核无误,以现金补足其定额。 (9)3月25日,企业收到B厂发来的原材料16239元,增值税2716元。余款已收存银行,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10)3月28日,企业赊销一批货物给D公司,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付款条件为:4/10,2/20,N/30。 要求:编制有关经济业务分录。 : (1)借:其他应收款 250 贷:库存现金 250 (2)借:应收账款-- A厂 23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银行存款 500 (3) 借:管理费用 200 库存现金 50 贷:其他应收款 250 (4) 借:银行存款 23900 贷:应收账款—A厂 23900 (5)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总务部)500 贷:库存现金 500 (6) 借:预付账款—B厂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7) 借:应收账款—C公司 2000 贷:坏账准备 2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收账款—C公司 2000 (8)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库存现金 200 (9) 借:原材料 1632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16 银行存款 1045 贷:预付账款—B厂 20000 (10)借:应收账款—D公司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10天内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3000 财务费用 4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000 20天内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5000 财务费用 2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000 超过20天收回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7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117000 2、某企业年末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 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4000元;第二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896000元;第三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60000元;第四年2月份发生坏账8400元,;第四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48000元;第五年8月份有收回了上年已确认为坏账的8400元,第五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72000元。 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1) 第一年提取的坏账准备 504000×5‰=252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2520 贷:坏账准备 2520 (2) 第二年提取的坏账准备 896000×5‰-2520=196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1960 贷:坏账准备 1960 (3) 第三年提取的坏账准备 -2520-1960=-1680(元) 560000×5‰ 借:坏账准备 168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1680 (4)第四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 8400 贷:应收账款 8400 448000×5‰ +8400+1680-1960-2520=784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7840 贷:坏账准备 7840 (5)第四年已确认并冲销坏账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8400 贷:坏账准备 8400 借:银行存款 8400 贷:应收账款 8400 (6)第五年提取的坏账准备 672000×5‰-8400-7840+8400+1680-1960-2520=-7280(元) 借:坏账准备 728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7280 3、某企业某年7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7月5日,企业售给B厂产品一台,计100000元,增值税税率17%,B 厂以一张年息10%,期限90天的商业承兑汇票支付。 (2)7月10日,收到票据本息10900元,其中利息为900元。以前未计提利息。 (3)7月12日,企业从外地购入材料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发生运杂费2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和运杂费未付。 (4)7月15日,本地C厂向企业购货50000元,增值税税率17%,开来一张面额58500元,年息6%,4个月到期的票据。 (5)7月20日,一张面值为10000元,期限60天,年利息6%的 应收票据,到期被拒付。6月30 日计提了利息。 (6)7月31日,企业将一张面值为20000元,期限6个月的不带息应收票据,在企业已持有3个月后,向银行以10%的贴现率进行贴现。符合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7)7月31日,企业将一张本月1日收到,9月29日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贴现,票面金额40000元,年利率6%,贴现率10%。不符合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票据天数采用“算头不算尾”。 要求:(1)进行有关计算; (2)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1)借:应收票据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2)借:银行存款 10900 贷:应收票据 10000 财务费用 900 (3)借:原材料 2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 25400 (4)借:应收票据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5)借:应收账款 10068.33 贷:应收票据 10068.33 到期日7月20日,开票日5月21日 6月30日已计提利息=10000×6%×41/360=68.33(元) (6)票据到期值=20000元 贴现利息=20000×10%×3/12=500(元) 贴现净额=20000-500=19500(元) 借:银行存款 19500 财务费用 500 贷:应收票据 20000 (7)票据到期值=40000×(1+6%×90/360)=40600元 贴现利息=40600×10%×60/360=676.67(元) 贴现净额 =40600-676.67=39923.33(元) 借:银行存款 39923.33 财务费用 76.67 贷:短期借款 40000 第五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 (一)存货的概念 出售的产品、商品,耗用的材料、物料 (二)存货的确认 二、存货的分类 制造业 (一)按经营的范围和用途 1、原材料 2、在产品 3、半成品 4、包装物 5、低值易耗品 6、库存商品 7、代销商品 (二)按保管责任和存放地点不同 1、库存存货 2、在途存货 3、加工中存货 4、委托代销存货 三、存货数量的盘存 (一)实地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 本期发出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期末结存数量 (二)永续盘存制 账面结存制 期末结存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本期发出数量 第二节 存货的计价 一、实际成本法 (一)存货成本的构成 1、采购成本 买价、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 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2、存货的加工成本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 产品费 (二)存货成本的确定 1、购入的存货 采购成本: 买价、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税费(进口关税、 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教育费附加) 2、自制的存货 材料费、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用和相关税金 4、其他 (三)实际成本核算下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入先发出 2、个别计价法 个别认定法,逐一辨认 3、加权平均法 以数量为权数(一个月) 4、移动加权平均法 以数量为权数(每次进货) 二、成本法 第三节 存货的核算 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一)账户设置 原材料——保管地点(仓库)、类别、 规格 期初余额 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入库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 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资产类 在途物资——供应单位 期初余额 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已支付或承付的在途物资价款和 已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 本 运杂费 期末余额 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资产类 (二)原材料取得的会计处理 1、外购原材料 (1)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其他货币资金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验收入 库 借:在途物资 (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其他货币资金 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后,收料单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发票账单已到 借:原材料(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发票账单未到,月末按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收到发票账单时 借:原材料(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其他货币资金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 借:原材料或在途物资(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5)购入的材料短缺或毁损 定额内合理损耗,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2、自制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3、投资者投入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股 本) 资本公积 (三)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 1、销售原材料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例题:甲公司本月销售一批材料,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增 值税额1700元,已经收款。材料实际成本为9000元。 借:银行存款 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000 贷:原材料 9000 2、部门领用,月末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例:某国有工业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47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79.9万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 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三个月,材料尚未到达。 借:在途物资 47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99000 贷:应付票据 5499000 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4700000 贷:在途物资 4700000 例:该企业11 月28日验收入库材料一批,月末尚未收到发票账单,货款未付,合同作 价45万元。 11月28日验收入库时可暂不入账,11月30日,按暂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45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50000 12月1 日,用红字编制相同分录 借:原材料 45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450000 12月5日, 收到上述购入材料托收结算凭证和发票账单,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44 万元,增值税税额74800元,予以承付。 借:原材料 4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4800 贷:银行存款 514800 例: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原材料,金额58000元,生产车间领用库存原 材料,金额47000元。 借:在建工程 67860 贷:原材料 5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860 借:生产成本 47000 贷:原材料 47000 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一)账户设置 原材料——保管地点(仓库)、类别、规格 期初余额 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资产类 材料采购——材料类别 期初余额 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已支付或承付的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已验收入库的材料的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差额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差额(超支差) (节约差) 期末余额 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资产类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类别、品种 期初余额 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初余额 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的差额 ,计划成本的差额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差额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差额 (超支差) (节约差)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计划成本的差额 ,计划成本的差额 资产类调整账户, 调整“原材料”,以求得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账户。 (二)原材料取得的会计处理 1、货款已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价款+运+保+仓+包+损+挑+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其他货币资金 入库并结转差异(实际工作中,月末汇总入库材料的成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OR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超支差异) 借:材料采购(节约差异)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先做采购分录,等材料到达并验收入库后,再做入库分录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1)发票账单已到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OR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超支差异) 借:材料采购(节约差异)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2)发票账单未到,月末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等收到结算凭证后再入账。 (三)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1、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料凭证汇总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即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正、节约 差负)+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正、节约差负)〕/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注: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中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 材料成本差异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的摊销)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的摊销)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其他业务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例:甲公司9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1)甲公司购入L材料一批,货款3000000元,增值税额510000元,发票账单已经收到,计划成本320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已付款。 借:材料采购—— L 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0 贷:银行存款 3510000 (2)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M1材料一批,货款200000元,增值税额34000元,发票账单已经到达,计划成本180000元。材料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 M1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3)甲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购入M2材料一批,货款 500000元,增值税额85000元,发票账单已到,计划成本520000元,。材 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 M2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贷:应付票据 585000 (4) 甲公司购入M3材料一批,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发票账单 未到,月末按计划成本600000元入账。 借:原材料—— M3 60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600000 (5)月末,汇总入库材料的成本,实际成本3500000元 借:原材料 ——L 3200000 ——M2 520000 贷:材料采购——L 3200000 ——M2 520000 借:材料采购—— L 200000 ——M2 2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L 200000 ——M2 20000 (6)甲公司本月汇总发出L材料,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000000元, 辅助生产车间领用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000元,企业行政管 理部门领用50000元。甲公司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 本差异3074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00000 ——辅助生产成本 600000 制造费用 250000 管理费用 50000 贷:原材料——L材料 2900000 L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0740-200000)/(1000000+3200000)×100%=-4.03% 借:材料成本差异 11687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0600 ——辅助生产成本 24180 制造费用 10075 管理费用 2015 例:某公司 11月末的“材料发出汇总表”如下: 材料发出汇 总表 2007年11月 单位:元 (1)结转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发料凭证汇总表” 借:生产 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0000 --辅助生产成本 50000 制造费用 7500 管理费用 15000 在建工程 20000 其他业务支出 2500 贷:原材料 195000 (2)结转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若该公司原材料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为25000元,月初原材料成本的节约差为500元;本月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85000元,入库原材料的成本的超支差为4700元。 材料成本差异率=(-500+4700)?(25000+185000)=2%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00 --辅助生产成本 1000 制造费用 150 管理费用 300 在建工程 400 其他业务成本 5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900 例:原材料甲的计划成本10元/公斤,实际成本11元/公斤,实际采购100公斤,已付款并验收入库。生产产品领用60公斤,月初库存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55元。 借:材料采购 1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 贷:银行存款 1287 借:原材料 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100 贷:材料采购 100 借:生产成本 600 贷:原材料 600 材料成本差异率=(-55+100)/(500+1000)=3%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600×3%=18(元) 借:生产成本 18 贷:材料成本差异 18 假设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130元 材料成本差异率=(-130+100)/(500+1000)=-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600×(-2%)=-12(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 12 贷:生产成本 12 三、库存商品的核算 (一)库存商品的概念 完工入库 (二)库存商品的核算 1、科目设置 库存商品—种类 期初余额 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本期完工入库产品成本发出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资产类 (三)会计处理 1、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销售等原因发出商品,结转销售成本 (1)对外销售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在建工程等部门领用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本月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本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886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25730 制造费用 800 贷:原材料-甲 44000 -乙 21620 -丙 9770 (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8650元,福利费4011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4200元,福利费3388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450元,福利费623元。 借:生产成本 27588 制造费用 5073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650 ——福利费 4011 (3)月末计算本月车间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8400元。 借:制造费用 8400 贷:累计折旧 8400 (4)本月支付生产车间租入机器设备的租金200元。 借:制造费用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5)本月车间固定资产发生修理费567元。 借:制造费用 567 贷:银行存款 567 (6)支付生产车间办公费180元、水电费670元、劳动保护费790元、保险费260元。 借:制造费用 1900 贷:银行存款 1900 (7)A、B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20小时和380小时。分摊工资、 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工资和福利费的分摊: 分配率=(24200+3388)/(620+380)=27.588(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和福利费=620×27.588=17104.56(元) B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和福利费=380×27.588=10483.44(元) =24200+3388-17104.56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16940/(620+380)=16.94(元/小时)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620×16.94=10502.80(元) B产品应分配 的制造费用=380×16.94=6437.20(元) =16940-10502.8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0502.80 -B产品 6437.20 贷:制造费用 16940 (8)月末A产品全部完工、B产品全部未完工。 产品明细账 产品名称:A 单位:元 A产品完工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A 76467.36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76467.36 产品明细账 产品名称:B 单位:元 (9)本月销售A产品30件,单位售价2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已经收款。该甲产品月初结存20件,总成本32000元。企业采用先进先 出法核算成本。 借:银行存款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2000+10×1529.35)47293.50 贷:库存商品 47293.50 (10)工程部门领用10件A产品。 借:在建工程 18693.50 贷:库存商品 1529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 第四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概念 实有数量与账面结存数核对 二、存货数量盘存方法 (一)定期盘存法(实地盘存法) 以存计耗,以存计销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平时记录存货购进数量和金额,不记发出数量,期末实地盘点确定存货实际结存量 (二)永续盘存法(账面盘存法) 期末存货数量=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二、存货清查的核算 (一)存货盘盈 1、发生盘盈(收发计量或核算的错误)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盘亏、毁损 1、发生盘亏、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应交消费税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记) 2、批准处理 借:管理费用 (定额内合理亏损、计量收发错误、管理不善) 其他应收款 (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自然灾害引起) 原材料 (残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第六节 期末存货计价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谨慎性要求的体现)的概念 成本<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 成本>可变现净值 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一)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1、订购数量大于或等于企业存货数量 以合同价格为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企业存货数量大于订购数量 订购数量以合同价格为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超出部分以正常销售价格为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二)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 1、该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大于产成品成本 则材料按材料成本计量 2、该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小于产成品成本 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生产的产成品售价-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费 (三)用于出售的材料等 存货可变现净值=市场销售价格-估计销售费用-税费 (四)产成品、商品等(不含用于出售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 存货可变现净值=市场销售价格-估计销售费用-税费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发生跌价应考虑的因素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1、单项比较法 每种存货 2、分类比较法 每类存货 3、综合比较法 全部存货 (三)科目设置 存货跌价准备 实际发生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和冲按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减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类 与“坏账准备”类似 存货类科目的备抵科目 (三)账务处理 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首次提取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会计期末计算出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已提数,按差额补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会计期末计算出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已提数,按差额冲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3、如果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恢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冲减至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例8:三星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库存A、B、C、D、E五种存货。 (1)单项比较法 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8780-53550)+(32500-31300)+(68420-68200) =665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66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650 (2)分类比较法 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10044-104060=5984(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5984 贷:存货跌价准备 5984 (3)综合比较法 应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944-197110=4834(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4834 贷:存货跌价准备 4834
/
本文档为【第四章应收预付款项习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