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审计独立性

2012-06-14 7页 doc 54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6558

暂无简介

举报
审计独立性1. 审计独立性:审计主体身份上的超脱性,精神上的公正性。身份上的超脱性,是指审计主体至少与被审计人之间,有时还要与委托人之间,在组织人事上要没有隶属关系,在血缘上要没有近亲关系,在财务上要没有关联关系等。身份上的超脱性也叫形式上的独立,是相对于审计关系人之外的人而言,即能使审计关系人之外的人认为审计主题是独立的各种表现。精神上的公正性,是指审计主体能够公正地对待审计活动有关利益各方的品质和能力,也叫实质上的独立,是相对审计关系人之间而言,即使能使所有审计关系人都认为审计主体是独立的各种表现。 2. 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就其...
审计独立性
1. 审计独立性:审计主体身份上的超脱性,精神上的公正性。身份上的超脱性,是指审计主体至少与被审计人之间,有时还要与委托人之间,在组织人事上要没有隶属关系,在血缘上要没有近亲关系,在财务上要没有关联关系等。身份上的超脱性也叫形式上的独立,是相对于审计关系人之外的人而言,即能使审计关系人之外的人认为审计主题是独立的各种表现。精神上的公正性,是指审计主体能够公正地对待审计活动有关利益各方的品质和能力,也叫实质上的独立,是相对审计关系人之间而言,即使能使所有审计关系人都认为审计主体是独立的各种表现。 2. 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就其责任主体认定的可靠性出具的一种保证服务,有三种鉴证业务(1)历史财务报表审计(2)历史财务报表审阅(3)其他鉴证业务 3. 非保证服务包括税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和会计服务 4. 内部控制: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5. 审计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重要性的理解需要关注以下特点: 1 既要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也要从审计人员的角度衡量 2 既要从错报的数额也要从错报的性质来衡量 3 既要从单个错报数额也要从总额的角度衡量 4 既要从财务报表层次也要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5 重要性是特定的环境下来衡量的 6.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1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公允而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却认为其公允反映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未公允反映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反映。审计风险的特点:1具有客观性2具有利害双重性3具有可控制性 按其构成要素分类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按其后果分为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 按其作用不同分为期望审计风险和实际审计风险 7.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包括两个层次:认定层次(它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它指战略经营风险)。 8.检查风险: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是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和执行的有效性。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程序越有效,检查风险越低。 9.风险评估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是必要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特别是为审计人员在许多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同了重要基础。 10.控制测试: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执行是否一贯有效进行审查,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或直接为查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提供依据。 只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控制测试才是必要的; 1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时有效的,审计人员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 2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11.实质性程序:是指审计人员为了搜集用以直接形成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而对会计资料及其记录的经济业务所进行的审查,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它是审计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种工作。 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是每次财务报表审计都应该实施的必要程序,而控制测试则不是。P62 12.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其内容包括审计人员在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时直接编制的、用以反映其审计思路和审计过程的工作记录,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或其他有关的部门取得的、用作审计证据的各种原始资料,以及审计人员接受并审阅的其他代为编制的审计记录。 13.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的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这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14..信赖多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审计人员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受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以上两个都是抽样风险的其中一种类型。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 15..信赖不足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审计人员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拒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审计人员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以上两个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都属于审计抽样风险的一大类。 按照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将审计抽样技术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16.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审计证据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可以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包括: 1 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 2 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 3 审计人员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推断得出的结论的信息。、 根据审计证据的外在具体形态,可以将其划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一般不属于基本证据)。 17.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 函证方式有积极和消极方式。 18.存货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以查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所有存货是否确实存在(真实性),已经反映了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全部存货(完整性),并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当然,要查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完整性和所有权,仅仅进行存货监盘往往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19.期后事项:是指日至审计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生的事实。 根据是否需要被审计单位调整分为:1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2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20.审计报告: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向委托人提交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三个作用: 1 判断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具有鉴证作用 2 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和权益以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具有保护作用 3 对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起到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按内容的详略程度分为详式(长文式)审计报告和简式(短文式)审计报告。 简式审计报告按其格式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属于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21.标准审计报告:是指包含的审计报告要素要齐全,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审计报告,属于无保留审计意见。 ㈠ 审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总体实施审计所要获得的最终结果。 《中国审计人员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具体审计目标:是指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审计人员对各类交易和事项、期末账户余额、列报进行审计时所要查明的各项具体问题。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范围,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依据。一般而言,具体审计目标应当根据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来确定。 ⑴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 ⑵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摊销 ⑶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 ㈡ 审计人员应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和分析信息的过程,它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很关键。 审计人员应从下列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它外部因素 2.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主要包括: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3.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记忆相关经营风险 5.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㈢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和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2008)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一下要素:⑴内部环境、⑵风险评估、⑶控制活动、⑷信息和沟通、⑸内部监督。 构成内部环境的因素有:1治理结构、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3内部审计、4人力资源政策5企业文化。 控制活动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2授权审批控制3会计系统控制4财产保护控制5预算控制6运营分析控制7绩效考评控制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通常包括下列职能: 1 识别与记录所有的有效交易 2 及时、详细地描述交易,以便在财务报告中对交易做出恰当分类 3 恰当计量交易,以便在财务报告中对交易的金额做出准确记录 4 恰当确定交易生成的会计期间 5 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交易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1 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 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㈣ 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审计计划中常常会运用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编制计划,确定收集证据的多少以保证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之间的关系为:重要性水平要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则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揭示出的错误成为重要错误的可能性越小,最终的审计风险越低。反之,亦然。审计人员应当选用以下两种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1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是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降低检查风险。 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因为重要性水平越低,即可容忍的错报金额就越小,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获取大量的证据以揭示出所有超过容忍错报金额的错报 ㈤ 审计人员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 只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控制测试才是必要的; 3 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时有效的,审计人员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 4 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㈥ 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或综合采用以下等实质性程序来获取审计证据 1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 2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审计人员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这种程序大多数适用于对现金和存货的审计,也适用于对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固定有形资产的验证。 3 观察、是指审计人员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4 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大内内部或是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5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状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6 重新计算、是指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7 重新执行是指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8 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㈦ 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1标题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标题统一为“审计报告” 2正文 审计报告的致送对象通常为被审计单位的全体股东和董事会。审计报告应当载明审计收件人的全称。 3引言段 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财务报表已经过审计,并包括下列内容:1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2提及财务报表附注3知名财务报表的日期好涵盖的期间 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应当说明,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会计政策3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5审计人员的责任段 1 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2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的金额好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是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3 审计人员相信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其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6审计意见段 审计意见段应当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7审计人员的签名和盖章 审计报告需要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审计人员签名盖章并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才有效。 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 9报告日期 审计的报告日期不应早于审计人员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审计人员在确定审计报告日期时需考虑: 1 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已经完成 2 应当提请被审单位调整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单位已经做出调整或是拒绝做出调整 3 管理层已经正式签署财务报表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只是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错报提供合理的保证?并说明理由 这种说法是对的。 财务报表业务属于鉴证业务,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的保证,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做出决策,但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并不是对被审计财务报表公允真实性提供绝对保证或担保,也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也不是代替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公允真实性的判断。 因为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着固有限制影响审计人员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 判断审计计划中存在哪些不当支出 审计风险模型描述: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消除时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而审计人员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期望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主观预先确定的、准备承受的风险。 从审计风险模型可知,期望审计风险与计划检查风险存在正向关系,而期望审计风险与计划审计证据,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内容: 1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1分工控制2人员控制3授权控制4程序控制5限制接触控制 2 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1严格遵守《库存现金管理暂行条例》2严格遵守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和结算纪律 3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1票据管理要求2印章管理要求 4 监督检查1或资金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而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2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3支付款项印章的管理。4票据的管理情况。 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意见有四种类型 无保留意见:1标准无保留意见 当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获取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审计人员应当提出无保留意见。①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②审计人员已经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2增加强调段的无保留意见①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②重大不确定事项。 保留意见: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审计人员应当提出保留意见1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提出否定意见。2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提出无法表示意见 否定意见:当审计人员完成审计工作,获取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存在的重大错报会诱导使用者,审计人员应当提出否定意见。 无法表示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以至于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可能存在问题,无法对财务报表提出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审计人员就应当提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
/
本文档为【审计独立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