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汽车理论学习提纲

2012-05-28 4页 doc 26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7898

暂无简介

举报
汽车理论学习提纲汽车理论学习提纲 第1章 汽车的动力性 1. 汽车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2. 汽车行驶平衡方程式,行驶阻力有几项,各为何? 3.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及万有特性曲线(参见41页)。 4. 汽车车速Va的计算公式。 5. 汽车的驱动行驶-附着条件。 6. 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7.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8. 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及动力因数概念。 9. 功率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10. 液力变扭器无因次特性。 11. 负荷率。 第2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 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2. 等速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法。 3. ...
汽车理论学习提纲
汽车理论学习提纲 第1章 汽车的动力性 1. 汽车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2. 汽车行驶平衡方程式,行驶阻力有几项,各为何? 3.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及万有特性曲线(参见41页)。 4. 汽车车速Va的计算公式。 5. 汽车的驱动行驶-附着条件。 6. 附着力与附着系数。 7.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 8. 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及动力因数概念。 9. 功率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10. 液力变扭器无因次特性。 11. 负荷率。 第2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 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2. 等速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法。 3. 为什么计算油耗的功率P用阻力功率而不用发动机功率。 4. 变工况油耗计算方法。 5.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6. 装有液力变扭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方法。 第3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 汽车比功率。 2.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计算方法。 3. 最小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4. 最高档最大动力因数指中中型货车及轿车常用范围,为什么要在此范围。(结合高速公路最大制造坡度小于4%) 5.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与计算方法。 6. 变速器各档速比的确定方法。 7. C曲线-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绘制方法。 8. 最佳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曲线。 9. 试述怎么用C曲线优化汽车传动系统的匹配。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1.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2. 附着系数与滑动率。 3. 常用路面的附着系数(侧向和纵向)。 4. 制动距离的估算公式。 5. 试述制动跑偏的原因与机理。 6. 制动方向稳定性及与前后抱死顺序的关系。 7. I曲线的绘制方法与物理意义。 8. 同步附着系数及β曲线的意义。 9. 制动的γ线组与f线组及物理意义。 10. 怎样用γ线组、f线组、I曲线及β线优化制动系统的。 11. 利用附着系数及附着效率。 12. 怎样理解ECE法规的制动力分配规范。 13. 防抱制动的原理(ABS)。 第5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 汽车瞬态响应的评价指标。 2. 稳态评价指标。 3. 轮胎侧偏刚度。 4. 侧偏回正力矩。 5. 外倾刚度与外倾侧偏刚度。 6.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的公式与物理意义。 7. 稳定性因数的计算方法及理论意义。 8. 中性转向、不足转向及过多转向与K的关系,与主要汽车设计参数的关系。 9. 表征稳态转向特性的4个主要参数和概念。(如静态储备系数) 10. 弹性变形产生的转向角有哪些? 11. 定位参数(6个)有哪些?这些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关系曲线数为弹性运动学曲线,用他们怎么评价设计不足转向特性。 12. 侧偏柔度。 13. 侧倾中心与侧倾轴线。 14. 侧倾角刚度。 15. 侧倾角增益概念及常用汽车侧偏角增益范围。 16. 侧倾后左右轴荷分配的计算。 17. 轴转向-侧倾转向。 18. 变形转向。 19. 前后侧偏柔度的计算公式及不足转向的计算方法。 20. 不足转向量。 21. 侧偏柔度计算瞬时响应与稳态响应方法。 第6章 汽车的平顺性 1.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2. 人体对振动的敏感区域及几种振动界限。 3. 路面的统计特性-路面谱。 4. 空间频率谱密度Ga(n)及时间频率谱密度Ga(f). 5. 汽车质量系统的振动模型简化方法。 6. 单质量系统的振动响应及基本概念。 7. 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计算方法。 8. 振型的定义和理解。 第7章   汽车的通过性 1. 挂钩牵引力(226页)。 2. 几何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3. 触头和离去失效与接近角与离去角。 4. 跃过台阶、壕沟能力的计算方法。 5. 侧倾失效条件(原地圆周行驶)(重心高、车速、附着系数及轮距)。 6. 坡道失效条件(纵坡)(重心高、车速、附着系数及轮距)。 7. 顶起失效条件(重心高、车速、附着系数及轮距)。 8. 侧坡行驶失效条件(重心高、车速、附着系数及轮距)。   以上共76题,考试时从中随机抽出1/3进行考试。但必须按76题进行复习。
/
本文档为【汽车理论学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