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哈贝马斯

2012-05-28 24页 ppt 290KB 1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0086

暂无简介

举报
哈贝马斯null哈贝马斯与其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与其交往行动理论一、生平一、生平 哈贝马斯(1929~ ) Habermas,Jügen 尤根.哈贝马斯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1929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1961年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 null二、研究背景二、研究背景 资本主...
哈贝马斯
null哈贝马斯与其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与其交往行动理论一、生平一、生平 哈贝马斯(1929~ ) Habermas,Jügen 尤根.哈贝马斯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1929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 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1961年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 null二、研究背景二、研究背景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及学术界的反思。null 后现代主义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无论从代表人物的数量,还是从其成员理论建树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它都是20世纪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null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与卢卡奇、布洛赫等人是同龄人,而它的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等人至今依旧健在并十分活跃。 代表作:霍克海默的《独裁主义国家》、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的辩证法》、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等 null霍克海默马尔库塞null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他们进一步强调辩证的否定性和革命性,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并制定了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革命战略。null马克斯·韦伯 null 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 哈贝马斯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范畴出发,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卢卡奇的物化学说以及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的工具理性批判(启蒙的批判)贯穿起来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共同的贡献在于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两大根本问: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而在这当中,卢卡奇的物化学说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null 1999年及2001年,哈贝马斯在北大讲学外,还在社科院、清华、人大、中央党校作巡回。被认为是继罗素、杜威以后最为重要的访华学者。 三、主要著作三、主要著作 《事实与价值》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99年)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9年) 《认识与趣味》(2000年) 《合法化危机》;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2000年)。 《后形而上学思想》 《理论与实践》 《交往行为理论》(邓正来译为沟通行为理论)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null四、思想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四、思想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 哈贝马斯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null (一)哈贝马斯的思想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1.前交往期(1959-1968) 这期间,哈贝马斯的研究主题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历史分析以及认识论的历史重建。哈贝马斯通过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批判科学的概念。 2.交往期(1969-1981) 这期间,哈贝马斯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初步完成了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的建立。 3.后交往期(1982-1989) 这期间,哈贝马斯主要致力于对现代性范畴的历史清理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用以抵抗后现代主义和阐述一种建立在语言学转向基础上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从纵向(思想史)和横向(形而上学批判)的角度,对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元论证。 4.反思期(1990-2000)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开始有意识地把交往行为理论向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推进,通过对自由主义政治要领以及社群主义政治要领的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话语政治模式,提倡用程序主义来重建民主制度。null (二)哈贝马斯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论战性 2.其次是综合性 哈贝马斯是一位杰出的综合大师,他把不同的思想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综合、对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综合、对于哲学先验主义与哲学经验主义的综合等。 3.再者是体系性 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长期以来,他逐步从方法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法学等角度,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试图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加以系统重建。 4.最后还有实践性 五、主要理论 五、主要理论 (一)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1.为什么提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到了近代以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就产生了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2.结构转型类型 (1)广场型的公共领域.这是古希腊的社会结构. (2)代表型公共领域.“这是古希腊广场型公共领域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中间环节. (3)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加入到市民社会中来,并成为领导阶级,同公共权力机关发生矛盾.为此,公共权力依靠科层制,开始控制私人领域,市民社会,从而导致人的行动异化.(二)交往行为理论 (二)交往行为理论 (1)资本主义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们的交往关系呈现出病态的状况 如交往的物质利益泛化,沟通和理解产生障碍等等. 二是交往的风险性增强 诚如贝克所言,现代社会已经处于"文明的火山口上".吉登斯也不无中肯地指出,现代性或者说现代社会导致了风险性的增加,"如核战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及风险环境的扩张"等. 三是交往的空间范围不断缩小 生产,科学以及政治等主题化,分化的专业领域正逐渐形成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的专门化世界,进而吞噬着人们的交往行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活世界。null (2)交往行动的类型 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他将人的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目的性行为 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是借助于工具理性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行动不但不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反而成为压制人的手段,所以不具备合理性。 二是规范性行为 这是以行为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为目标的行为,主要是体现在人们的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价值认同和规范遵守。 三是戏剧性行为 与培根的剧场假相相类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一个个体都要在观众或对象面前表演自己,背诵着早已准备好的“台词”让观众去领会他的“潜台词”,因此这也不是一种合理性的行为。 前面的三种行为或者压制人的主体性,或者使人变为一种社会化符号而异化为某种工具,因而都是不合理的行为,于是他提出了交往行为. 四是交往行动 交往行为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他们各自行动的工具,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如何有效地协调自身的行为上达成一致.它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综合与扬弃,所以就必然是合理性的行为.null (3)交往行为的功能 哈贝马斯认为,他的交往行为概念有四个功能: 一是理解的功能 有助于把握知识; 二是合作的功能 使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社会的目标; 三是社会化功能 即能够使个体认同社会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形成某种价值导向; 四是社会转型功能 因为前三种功能的总目的就是要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重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应有功能,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转型,结构变迁和社会进化.也正因为如此,哈贝马斯始终坚持认为现代仍然是一项"未竟事业". null(4)交往行为理论评价. 话语政治 四、后形而上学 四、后形而上学 哈贝马斯通过对后黑格尔时期的时代性质给出了后形而上的哲学诊断,不再诉求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和实质性,并最终迈向了一种比较复杂的程序主义的沟通范式。 null 对法律的影响: 比利时法学家马克·范·胡克(Mark Van Hoecke)《法律的沟通之维》(Law As Communication)一书
/
本文档为【哈贝马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