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这、那的情景指示

这、那的情景指示

2012-05-14 3页 pdf 159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这、那的情景指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4年第 1O卷第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10 No.6 95 “这"“那"的情景指示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 200032) 摘要:“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对“这”“那”情景指示的理解总是以 说话人说话时刻或者说话时所处的空间为参照点。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料的考察,主要讨论“这”“那”类情景型时间指示和 地...
这、那的情景指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O4年第 1O卷第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10 No.6 95 “这"“那"的情景指示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 200032) 摘要:“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对“这”“那”情景指示的理解总是以 说话人说话时刻或者说话时所处的空间为参照点。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料的考察,主要讨论“这”“那”类情景型时间指示和 地点指示所指的规律或者倾向性规律。 关键词:指示;手势指示;非手势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6-0095-03 一 、引言 “这”、“那”指代词本身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们的意义随所 指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对它们的理解依赖于听话人与讲话人 之间交际现场及背景的共有知识。在面对面的交际中,情景 指示是直接参与语言交际的一种辅助手段。在面语中,这 些伴随着声调、表情和手势等指示手段的语境信息往往通过 叙述的方式,说明“指示”手段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但不是直 接参与语言交际。因此,不必身临其境,也不必重现交际情景, 读者便可通过这些文字叙述,理解话语中指示词语的所指为 何了。 在交际场景指示用法中,说话者借助于手势、眼神或动作 行为等副语言手段和交际发生时所处的时间、空间等具体环 境以及“这”、“那”指代词的使用等,向听话者传递所要指代的 人、物、时间和空间方位(何兆熊,20OO:60)。我们把借助于手 势、眼神等副语言手段作为参照点的指示称为手势型情景指 示(另文探讨),把借助于时间、空间等手段作为参照点的指示 称为情景指示。本文主要探讨后者。 本文采用的语料是实际使用的倾向于口语化的语料或书 面语语料。我们调查的语料字数共1 038 416字,其中“这”的 出现频率为8 332,“那”的出现频率为 4 789(王道英,2003)。 本文通过对一百万字语料的考察,主要讨论“这”、“那”类情景 型时间指示和地点指示所指的规律或者倾向性规律。我们希 望从不同作家多种多样真实文本中发现的样例能够大致反映 现代汉语“这”、“那”类在篇章中情景指示的全貌。 二、情景指示 与手势用法不同,情景指示(symbolic usage)的指示词语 在使用时不一定有手势、眼神等的伴随,对它们的理解也无须 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所需要知道的只是交际发生的时间、地 点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何兆熊(1989, 20OO)、何自然(1988,1997)等把这类用法称为指示的象征用 法。如:“这是谁啊?”这句话,如果说话人指着相片问受话人, “这”的指称对象是相片上的人;如果这句话是说话人指着一 位穿白裙子跳舞的姑娘时说出,“这”便是指跳舞穿白裙子的 姑娘。两种情景中的指示词“这”的参照点不在语篇的上下 文,而是存在于有形的交际语境中,即交谈者在说话时刻所处 的具体实物语境(如第一种场景中客观存在一张照片,且照片 上有一个人;第二种场景中,客观存在一个穿白裙子跳舞的姑 娘)。根据“这”、“那”所指示的时间或者空间,我们把“这”、 “那”类的情景指示分为时间指示和地点指示两类。 1.时间指示 时间是一个不断流逝的长河,人物的活动总在这长河的 某一点(时点)或某一时段上发生。从这个意义上,任何表述 都具有时间特征,只是有的表现为显性的(有具体的时间词语 表述),有的表现为隐性的(靠上下文或其他语境暗示)(詹人 风,1997:166)。时间指示(time deixis)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 信息时提到的时间或时间段。由于语境不同,时间指示有情 景指示和上下文语境指示等用法。上下文语境中时间表达的 参照点不存在于当前的、具体的交际情景中(何兆熊,2000: 69),而是存在于语篇的上下文中。如: 这件事一定发生在六九年的冬天。因为在那个冬天里 ⋯ ⋯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文中“那个冬天”指上文中“六九年的冬天”。对回指词 “那个冬天”所指的判定只需借助上文中出现过的时间名词。 情景型时间指示的参照点存在于当前具体交际情景之 中,离开这一具体情景,所表示的时间就无法确定,如门上贴 着“我二十分钟后回来”这样的纸条,如果纸条上没有表明写 这句话时的具体时间,那么就无法确定说话人究竟是什么时 候回来。这里我们只讨论书面语中情景指示中的时间用法。 情景型的时间指示常常以说话人的说话时刻为依据(何 自然,1988:29)来计算和理解,它们所指的参照点不在上下文 收稿日期_'2004一∞ 一l0 作者简介:王道英(1966一),女,四川简阳人,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教师,博士,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6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O卷第6期 中,如: (1)“⋯⋯她死了,但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她是决不甘休 的!尽管她不能再用语言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相信,她也 一 定会用某种形式向你传达信息的。你这几天要警醒!”(王 朔《空中小姐>) (2)但说不出来,好像有千把刀子插在喉头。她心里想: “我要撑过这一分钟,无论如何要撑过这一分钟⋯⋯”(宗璞 《红豆>) (3)如果换了以往心情好的时候,我会自认倒霉,饶恕所 有犯罪的女性。但这个夏天我胸中积聚了满腔悲愤,我决计 找每一个人算帐。(苏童《井中男孩>) 上面三例中的“这几天”、“这一分钟”、“这个夏天”等都 是以说话人说话时刻所处的时间或时间段为基点的。在现代 汉语表达与说话时刻有关的时间中,以“这”类的组合最为常 见。它们往往是由“这”类代词加量词(有时,量词可以省略), 再加上表时间的名词,如星期、月、年、早晨、晚上,或星期中的 某一天或某一个月份的名称所构成的复合型时间短语等组 成,即汉语中“这”类的时间表达是由“这 +(量词)+时间名 词”组成。 情景型中的时间指示强调说话人说话时刻所处的时间点 或时间段。“这”作为时间指示的指代词语通常是指“现在”这 一 时间或者时间段,如:这两天、这一次、这会(回)、这几年(几 天)等等。而“那”往往指将来或过去的时间。我们的语料中 这一类用法共有614例,全部使用“这 +(量词)+时间名词” 这种模式,无一例外。 每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都以一定的时间作为背景,另一 种常见的情景指示中时间指示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如: (1)⋯⋯这倒霉的季节里人都疯了。(苏童《井中男孩>) (2)⋯⋯这一天厂里是那种寻常可见的好天气。(池莉 《来来往往>) 在时间的情景型用法中,既可以是连续性的表时间的短 语,也可以是非连续性的时间表达。在下面两个例子中,就是 非连续的当前时间的表达。 (1)“老爷,,J、狗子娘说,‘小狗子爹呀,处在这兵荒马乱的 年头儿,咱们死啦没要紧,可是能眼巴巴的看着小孩子饿死 吗?”’(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2)回国吧!这正是哈尔宾公园里开放第一枝樱花的时 候。(萧军《樱花》) 情景型用法的时间指示还有一种较不典型的用法,或者 称为时间指示的变体用法。这种由“这+(修饰词)+名词”构 成复合短语,往往与说话人的说话时刻或时间段有关。如下 例(1)“这节骨眼”是指说话人说话时的某一时刻,(2)“这辈 子”和(3)“这一生”等是指说话人所生存的那个时间段。 (1)“我可告诉你何雷。”石静放下板刷,严肃地说,“你可 给我放老实点。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 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你就塌塌实 实跟我过日子吧。”(王朔《永失我爱》) (2)石静委屈地说,“我早不气了,可想想还是有点气,我 这辈子受过谁的气?我妈都没给我气生,当你老婆倒受起你 的气。”(王朔《永失我爱》) (3)不完满的,而且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弥补的。我们已 经到了这一生快要完结的时候了⋯⋯(张洁《爱,是不能忘记 的》) 2.地点指示 地点指示又称空间指示(space deixis),指话语涉及的地 点。地点指示的情景型用法(symbolic use)指说话人和听话人 在说话时共同处于同一个空间平面或者较笼统的空间单位, 这个空间单位是听话人熟悉的、能看见或能感知的地点。如: (1)我臂如灌铅,手若针刺,但仍坚持一下一下把白灰水 刷上墙,灰水白色的泪痕滴滴掉在我的脚上。我面前的墙变 得干硬板结,雪白无暇。“石静,如果没有我,你会和谁住在这 儿?”(王朔《永失我爱》) (2)她从口袋里拿出钥匙,开了门,引着男子进去⋯⋯“春 桃,你这屋里收拾得很干净,一个人住吗?”(许地山《春桃》) 上面两例中的“这儿”和“这屋里”是指说话人说话时刻所 处的地点。又如: (1)我以为我这儿已没她的一点痕迹,那些甜蜜的信我都 烧掉了,可我烧不掉记忆⋯⋯(王朔《空中小姐>) (2)吴姗端着饭坐在我对面的一张桌上吃,偶尔往这边看 上一眼。“你瞧你,没吃多少倒糟蹋了一多半。”(王朔《永失我 爱》) 上面两句话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方法,以靠近 “我”的一方为参照点,“我”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这儿”和“这 边”所指示的空间方位。这样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语言更精 炼,衔接更紧密。 情景指示中的地点指示也可以指听话人不在现场的场合 下,说话人在说话时刻自己和对方所处的位置。如: (1)我有一个预感,灵虹还在这个城市里。(苏童《井中男 孩》) (2)后来又因为 H港的生活费太昂贵,便又坐了汽船,一 直的到了这 M港市。(郁达夫《过去》) (1)中的“这个城市”和(2)的“这 M港市”都是以说话人 的所在地为参照点。如果说话人在广州,“这个城市”或“这M 港市”就是指广州;如果说话人在北京,它们就指北京。 有时,说话人空间指示的参照点是说话人说话时刻所处 的某一笼统的空间或空间段,如: (1)“现在这社会是人是鬼都是写小说写诗的。真他妈恶 心⋯⋯”(苏童《井中男孩》) (2)这世界虽说很大,实在也是很小,两个浪人,在这样的 天涯海角⋯⋯(郁达夫《过去》) (3)江玫倚在萧素身上,一面想,一面说:“这个人吃人的 社会,不只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宗璞《红豆》) 在这类用法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地点指示的情景型用法 都是由“这(个)+(修饰形容词)+社会/世界”等构成。 从语料统计中发现,情景型的地点指示有 524处使用 “这”类指代词语,只有 1处使用“那”类指代词。如: (方鸿渐)一脚撞翻了椅子,撞痛了脚背和膝盖,嘴里骂: “浑蛋,谁坐了椅子没搬好!”⋯⋯ (柔嘉)“这张椅子 ,是你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道英 “这~那”的非手势型情景指示 97 在那儿的⋯⋯”(钱钟书《围城》) 由“这儿/里”类构成地点指示既可以是情景型用法,又可 以是回指用法。如: 我和夏雨结伴而行去本市最新潮的康乐舞厅跳舞。⋯⋯ “别买门票,你跟着我进去。”夏雨说,她抬起手在我脸上抚了 一 把,“精神点,别像蔫茄子一样招人嫌。这里的人都不是好 东西,你要摆出独特的气派才能引人注目。”(苏童《井中男 孩》) 这句话中的“这里”既可是情景型指示用法,指说话人夏 雨说话时所处的地点,又可称为回指用法,因为从上文中可以 看出,“我和夏雨去的地方是康乐舞厅”,因此“这里”回指“康 乐舞厅”。 三、小结 情景指示是以说话人说话时刻所处的时间、时间段或者 空间、空间段为参照点。“这”与“那”类代词所指的同一时空 平面的人物、时间、空间等的意义都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非 手势用法的时间指示总是以说话人说话时刻为参照点,因此 毫无例外地使用⋯这’+(量词)+时间名词”或者⋯这’十名 词”等构成。在情景型地点指示中,说话人以自身所处的空间 方位为参照点,越靠近说话人的一方,空间和心理距离越靠 近。越倾向于使用“这”类指代词。语料统计结果表明:情景指 示共有 1139例,其中有 1138处使用“这”类指代词,只有 1处 使用“那”类指代词。这一结果证实了对语境依赖强的情景指 示中使用近指代词的趋势。 参考文献I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6]詹人风.现代汉语语艾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上接第78页) 上角的第一字或第二字的右下方。压角印的变化比较广泛, 其内容每每是作者喜欢的诗句和简短的格言。一般盖在正 文右下角略高处。名号印一般阴阳成对,或独有一方亦可, 多是正方形或正圆形。盖在款识的最后,其地位不要和压角 印盖在一条水平线上,也就是说正文左右的红色要有高低参 差。另外,作品中的印章使用必须慎重。一方面,作者所选 用的印章需随正文及款识的需要而使之大小合宜;另一方 面,印章盖多盖少,也须合理掌握,切不可片面地以为印多即 美。有时钤印过多反而伤害作品的格调和气韵。 五、神韵 神韵指神采、气势、情趣,韵味等等,即为书法作品的精 神部分。“神”指神采,“韵”指意趣,“气”指生气、气势和书 卷之气。神必有韵,韵从神来,韵由气发,气满韵足,此乃表 现作品档次的最高形式。历代学者对此论述甚多。唐张彦 远谓“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况周 颐称作品“凝重中有神韵,去成就不远矣。所谓神韵,既事外 远致也。”清翁方纲云:“神韵者,格调之别名算。虽然,究竟 言之,则格调实而神韵虚,格调呆而神韵活,格调省而神韵无 迹也”。 神韵因是一种崇高的境界,非有精深的造诣和广博的艺 术修养而难以表现。然艺术修养可以说是书法艺术创作的 生命。创作中要加强构思,既要注意避免与别人雷同,也要 注意避免自相雷同,使每幅作品自成面貌,妙趣横生。具有 神韵的精品,犹如一首优美的诗词 ,以其抑扬顿挫,铿锵有声 的韵律,使读者齿颊留馨;又如一首悦耳动听的音乐,以其流 畅和谐,富有节奏的旋律,使听者余味无究。同样一幅生趣 盎然的书法,以其轻盈端重、跌宕明快的笔调,使观者目注神 驰。在这一点上,各种艺术都有其共通之处。 古代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其创作手法虽不同,但无不 纵横驰骋,文从理顺,心手相合,操纵自如。其作品恰似一幅 人物画,给人以一种召之欲出、呼之欲动、如闻其声、如见其 影的感受。缺乏神韵的作品,就象泥塑木雕、不说不笑、固窒 板滞,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气松神散,对欣赏者无甚吸引力。 上面所说,单就毛笔书法而言,而硬笔书法是毛笔书法 的派生和附属,创作方法与之相似,主要是掌握好“笔势”、 “结构”和“章法”三个问题。其难度和艺术价值不可与毛笔 书法相提并论,在此毋庸赘述。至于篆刻艺术,既可划为中 国书法的一大部分。又是一门独立的高深学问,非干百字能 予说清,斯文暂不言之。 参考文献I [1]浅谈书法艺术中的矛盾规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3):47—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这、那的情景指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