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

2012-05-02 8页 pdf 589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8909

暂无简介

举报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 第23卷第5期 2008年10月 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 VoI.23,No.5 Oct.2008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 张静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 摘要: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国际社会曾围绕如何残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谈判,考 虑到2012年后.世界可能面临真正的危机,国际社会一直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激烈地角遂.环境与气候变化同 题与每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能...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
第23卷第5期 2008年10月 宿州学院学报 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 VoI.23,No.5 Oct.2008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上的合作与竞争 张静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 摘要: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国际社会曾围绕如何残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谈判,考 虑到2012年后.世界可能面临真正的危机,国际社会一直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激烈地角遂.环境与气候变化同 题与每个国家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能源结构等息息相关,也事关各国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以反全球的生态利 益。在气候谈判的进程中.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既有利益共同点,但这三个国际社套的 利益相关者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纵横捭阚,与其它国际社会行为者展开了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气候谈判;竞争与合作 中圈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8)05—0013—05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国际 社会曾围绕如何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谈判,考虑到2012年后,世界可能面临真正的危 机,国际社会一直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激烈地角 逐。尤其从2007年起,气候变化问题开始逐渐升温, 从年初的世界经济论坛、欧盟首脑会议√\国首脑峰 会到亚欧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环境保护和气候 变化都成为其中心议题之一,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 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13次会议对2012年后的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机制的 框架与方向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孕育了“巴厘岛路线 图”。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与每个国家的工业生产、 人民生活、能源结构等息息相关,也事关各国的经济 利益、政治利益以及全球生态利益。在未来的气候谈 判的进程中,国际社会中的利益相关者必然会为了 自身的利益纵横捭阖,与国际社会的其它行为者展 开了一系列的竞争与合作。 KyotoProtoc01)就是人类开展重大行动的开端。 为实现议定书的减排约定,减少发达国家为达 到减排目标而付出的代价,《京都议定书》引入了京 都三机制即:排放贸易(ET)机制、清洁发展机制 (CDM)和联合履行减排义务(JI)。其中,清洁发展机 制(CDM)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联合履 行和排放贸易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对发达国家 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而对于发 展中国家来说,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 援助和先进技术[1】。 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 其中中国在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 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2002年5月31日正式 批准;虽然美国在1997年签署了议定书,但2003年 3月布什政府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俄罗斯 在2004年11月5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使 之获得生效。 1京都议定书 2俄、美、欧在京都议定书上的竞争与合作 京都议定书的背景以及京都三机制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而超 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它不仅引起 全球气候变暖,而且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进而 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 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因 而,人类开始行动起来,试图阻止全球变暖。1997年 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各国在 日本京都召开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还引发 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在气候 谈判过程中,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不同的阵 营,他们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重大分歧,可以说 《京都议定书》是各国谈判与妥协的结果。美国学者 德特勒夫·斯普林茨(DetleISprinz)和塔帕尼·瓦 托伦塔(TapaniVaahtoranta)提出了“以利益为基 础”的分析模式[2m叭,根据这一分析模型,国家在国 际环境谈判中的表现分为四类:推动者、拖后腿者、 收稿日期:2008—03一01 作者简介:张静(1982一),女,安徽宿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项士研究生. 13 万方数据 旁观者和中间者[钉。 裹1对国际环境管理(谈判)不同态度的国家分类 田表采铱lDetlefSprinz,TapaniVaahtoranta。TheInternational BasedExplanationof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Pokey”.Internation- alorganizationtV01148,Noll(Winter,1994),p181. 京都时代的竞争 《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之所以艰难,原因在于世 界各国都试图通过谈判使自己更多地获取大气资源 这块蛋糕。美、欧、俄三国在签订京都议定书时代的 竞争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之争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能源问题牵动着 其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俄罗斯批准议定书将影响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将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产生不 利影响。俄罗斯当时人口增长减慢,经济停滞,温室 气体排放量无增反减,因此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 量仅占全球排放量的17.4%。《京都议定书》规定, 到2012年俄罗斯只要维持这个数字就可以了,因 此,加入《京都议定书》对俄罗斯来说几乎没有什么 压力。另外,如果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还可以 与其他发达国家交易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从中获取 巨额收入。 美国当时处于经济增长阶段,人口在增加,而且 美国的经济、生活方式都是粗放的。美国2003年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57.28亿吨,而《京都议定书》 给它的排放只是12.6亿吨,排放量超标,就必 须花钱购买。2001年的美国电力危机后,美国认为 如果美国接受了《京都议定书》的约束,就不可能还 像过去一样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PP8卜踮所以美参 加气候谈判争的是经济利益,也是为了维护大公司 的利益。 . 欧洲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人口处于负增长的状 态,其低能耗、高效益的新技术先进。欧洲减排科技 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的地位,还在不 断进行着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兴能源的开发, 所以欧盟支持《京都议定书》对其本身经济发展来说 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欧盟一直是《京都议定书》坚定 的支持者。 (二)政治利益之争 俄罗斯当时处于转型和经济需要发展的阶段, 最终宣布了承诺加入,其行为挽救了《京都议定书》 机制,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俄罗斯在国际上的 威信,不影响与美国的关系,为自身的创造有利的国 14 际政治环境。但是俄罗斯初期的摇摆举动也为俄欧 关系蒙上一层阴影,使其国际形象严重受损,使其国 际威信大打折扣。 美国担心加入《:京都议定书》可能会让它的国际 竞争力大打折扣。美国也不希望看到欧洲在环保领 域担当领导者,在改变气候上承担领导责任占据主 导权。美国也认为《京都议定书》为全球经济发展设 立了一种制约,这种制约不利于美国高耗能经济的 长远发展。 然而,,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以最积极 的态度强调自己在保护全球环境领域中的领导地 位,这不仅表现在其政治言辞上,还体现在实际行动 中[5]。在某种程度上,《京都议定书》是欧盟制约美国 的制度工具,也是欧盟对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 制的主导权的争夺。欧盟和美国在《京都议定书》通 过后的各项具体议题的谈判过程中的立场常常是对 立的,如关于灵活机制的使用,欧盟坚持对此设定严 格的上限,美国反对设置任何上限。 京都时代的合作 俄、美、欧三国在京都时代虽然面临着政治、经 济等一系列的竞争,但作为国际社会的利益相关者, 不可以避免的要彼此合作。俄、美、欧三国在签订京 都议定书时代的合作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合对发展中大国施压。欧盟为了与美国 达成某种妥协,往往联手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 施压,美、俄对抗欧盟的同时,也试图以此来限制中 国的崛起。美国在减排问题上要求与中国、印度等发 展中国家平起平坐,提出中印等发展大国不接受减 排,美国也不接受,欧盟认为中国若能有所表 态,也将有利于欧盟推行其减排。 (二)研发减排新技术与新能源。欧洲清洁能源 技术领先,温室气体买卖市场趋于完善,欧盟还呼吁 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在开发减排新技术和 新能源领域为世界多作贡献。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 的主要供应者,而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燃煤 少40%,是21世纪的清洁能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欧盟减少废气的排放,应该归功于俄罗斯供应的 天然气。 (三)呼吁美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欧盟代表团 多次访问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协调立场,希望美国 作出妥协。欧盟为了拉拢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 作出了妥协如:支持俄国加入世界贸易的申请等。 3俄、美、欧在后京都时代的竞争与合作 “后京都时代”是国际舆论界对《京都议定书》执 行完毕之后的一个阶段的称谓[6】。在后京都时代, 万方数据 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国家利益集团的立场和态 度有了很大改变,整个谈判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面临国家利益 与全球利益等多重的困境。 后京都时代的竞争 《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 排放限制目标,所以它的影响是短暂的。2012年之 后世界将面临着对各国排放限制目标的讨论和制 定,这就涉及到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再分 配,因此未来的谈判必将面临一系列利益的博弈。 俄、美、欧三国在未来后京都时代的竞争大致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仍是其开展环境外交的 基本出发点。对于俄罗斯来说,采取明确措施监督和 总结《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情况,对俄罗斯来说在经 济上将是实惠的,可以促进外国投资进入俄罗斯的 经济现代化和推广使用环保清洁技术的领域[7],落 实《京都议定书》在经济上对俄罗斯有利,有助于吸 引大量外资投入俄罗斯的经济现代化和环保技术的 应用,也有利于利用经济动力为基础达到生态目 标[8】。欧盟环保技术先进,他们主张发达国家率先就 减排问题做出模范,树立了自己的国际环保形象,也 为本国环保产品打开了市场。 (二)争夺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的主导权 。俄罗斯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利用联合国来推广自己 的立场,坚持国家在生态领域的优先方向,加强自己 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作为环保领域关键的世界大国 的形象[9】。冷战后的世界,美欧一直暗中较劲,布什 在2007年八国集团峰会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 “长期战略”,表明其对世界环发事务领导权的争夺。 (三)对发展中国家减排问题上的争议。普京就 俄罗斯外交战略的整体取向明确表示:俄罗斯的外 交政策倾向于采用的,非意识形态的,协同合作的方 式解决面临的迫切问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指的 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文化,不强迫他人采用不 适合的发展模式,加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过 程r¨]。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一直逃避在国内采取实 质性的减排措施,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同时承诺义务。 欧盟强烈支持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率先采取气候变化行动,并明确表示不给发展中国 家设定减排义务。 (四)是否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内对未来机制进 行谈判。俄罗斯表示愿意同所有与《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关各方进行广泛合作及建 设性对话,以便制定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方面 的未来途径,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 地球的生态状况[1¨。美国在八国峰会上提出的新倡 议实际上是要否定《京都议定书》模式,不能有量化 的减排指标,实际上否定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 原则,否定它作为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的责 任Cl纠。欧盟始终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 定书》的积极推动者,以“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为基础,坚持以《京都议定书》模式解决全球气候变 化问题。 后京都时代的合作 目前“巴厘岛路线图”虽然明确规定,《公约》的 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 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把美国纳入其中。但是未来 的谈判仍然会困难重重,全球化问题依然任重而道 远,仍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保护我们共同的 家园。俄、美、欧三国在后京都时代的合作大致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长远的角度在环境政策上进行合作。地 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国际关系中的各个行为主体 应该从自身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贡献各自的力量。俄罗斯、美国不可以只关心 本国的经济风险意识,而应加强对资源消费和生态 风险意识的认识,积极向欧盟学习。欧盟不仅有较强 的行政手段,而且还有较大的技术减排潜力,而俄罗 斯和美国的的法规、行政和技术手段都很有限,更多 依赖于市场手段和自愿协议,因此,俄罗斯和美国应 该加强对法规、行政政策的执行,同时在技术领域等 方面积极从欧盟引进先进的减排技术。 (二)劝说美国重回”京都”框架。在解决全球气 候变化的努力中,美国的参与不可或缺,世界各国应 呼吁美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合作。俄欧认为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后京都时代”仍应坚 持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应积极努力劝说美国重回,, 京都”框架。欧盟认为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 中,美国的参与不可或缺,至今其没有放弃劝说美国 重回”京都”框架的努力。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布什在八国峰会时提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 略,表明美国愿意参与到全球行动中来,主张依靠技 术进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减排技术[131,以及“巴厘 岛路线图”的通过都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三)进行能源安全的合作以及积极开发新能 源。俄罗斯坚持公约和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 主要框架,加强与印度、中国在落实公约和议定书领 域的技术合作,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提高能效、开发 新能源[1“。还表示将继续增强能源潜力,保障俄国 能源燃料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能源市场 的平衡‘15】。美欧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应该经充分 15 万方数据 认识能源的有限性,提高危机意识,积极开发新能源 ‘保证能源供给可持续、安全和有竞争力,同时应该根 据公约里关于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向发展中国 家优惠而无偿地转让环境友好技术。 (五)非政府组织合作步伐加快。气候变化谈判 是政府间的谈判,但企业、NGO和地方政府等社会 团体在参与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谈判过程中也发挥 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影响力不可小视。俄 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和芬兰“Fortum”公司 利用《京都议定书》的机制开展了几个联合项目,二 氧化碳排放量因之减少了3500万吨,也为俄罗斯能 源控股公司投资项目提供额外的融资来源[1副。Envi- ronmentalDefense(美国环保协会),是著名的美国 非政府非赢利性环保组织,目前拥有超过40万名会 员。自年成立以来,始终为最紧迫的环境问题提供解 决方案,致力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在和未来。 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杜克能源公司组成“美国 气候行动合作伙伴联盟,,[17】。 4未来国际气候与环境问题走向分析 气候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俄 罗斯、美国和欧盟三方都逐渐意识到三方作为国际 体系的利益攸关方,有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气候 和环境问题上不应采取零和博弈的态度,而应该共 同推进全球气候环境的合作。由于三方在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战略目标、价值观念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 差异,合作基础尚且薄弱,还需要三国继续做出努 力。2007年大国关系出现了美俄关系激化局面,美 俄关系激烈碰撞,俄罗斯针锋相对,但是从大的方向 来说,这对各国的气候环境政策不会产生重要的影 响。笔者认为,从但前的国际关系分析,未来的气候 环境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趋势: (一)美国继续以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位借 口,游离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外,走上 “第三条道路”。2005年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曾表 示,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美国走的是一条与《京 都议定书》不同的道路,虽然美国不参加这个议定 书,但美国的目标是与其相同的,与各国的努力是一 致的[1B]。事实证明美国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排 或减排温室气体。早在1955年,美国国会就审议过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问题,制定了《清洁大气法》, 1990年通过了《清洁大气法修正案》[”],美国东北部 的一些州还建立了美国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 体系”[203。美国虽然自闭于《京都议定书》大门之外, 妨碍了该议定书的付诸实施,但不能因此认为美国 的这一立场是表明其不愿考虑或不愿解决由温室气 16 体排放而造成的环境问题[2¨。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 超级大国,完全有能力在减排问题上不依赖俄罗斯 和欧盟,制定自己的限排或减排政策,发展可替代能 源来减少地常规能源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 人类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欧盟未实现议定书规定的承诺,致使国际 社会拒绝承担减排义务。由英国公共政策研究学院 公布的一项报告:按照《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 的规定,英国和瑞典有望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承诺,而其他多数欧盟成员国将无法达成议定书规 定的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8%温室气体排放的目 标[2引。一旦欧盟无法实现议定书规定的承诺,就将 加大美国对《京都议定书》的反对意见,并且将很难 说服发展中国家签署减排协议。 (三)在内外双重作用下,美国重回《联合国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虽然在布什总统曾拒绝签署《京都 议定书》,可是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毫不关心气候环 境问题[2副。2007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缔约方第13次会议在左后的时刻通过了在 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环保框架展开谈 判的计划,意味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 国就“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路线图”基本达成了 一致。在未来的气候谈判中美国一方面受到国际社 会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有可 能会从长远的角度着想,重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在国内,美国大选迫使美国改变原有的气候 环境政策。2007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为了获取更多的 竞选政治资本纷纷打出“气候环境大旗”:希拉里在 其竞选讲话中就批评了布什近来的环境政策o“,奥 巴马在内的一些2008年大选的热门人物,也都表现 出灵活、温和的外交态度来。《时代周刊》更是以“最 后一个诱惑”来形容参选对于戈尔的意义,写道:“美 国不需要另外一个诺贝尔奖,我们需要另外一个总 统。,,[25】 在国际上,美国受到国际社会压力的影响,尤其 是澳大利亚签署《京都议定书》后美国成了孤家寡 人。另一方面,俄罗斯新一任接班人的上任,也将为 未来国际环境问题的谈判埋下伏笔。 总而言之,后京都时代的总量减排、限排是一种 “零一一和”(zero—sumgame)的博弈,我们要严防 个别缔约方不参与的“囚徒困境”现象的再次出现。 未来的环境协议的签署必须努力争取美国加入,同 时也必须考虑到发展中大国的情况,气候变化问题 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国际社会要以 谨慎乐观的态度来共同面对未来的气候谈判,从总 体上看,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已越发积极,也达成了 万方数据 某些问题解决的共识,但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变暖上 仍有认识偏差和利益分歧,后京都谈判还有艰难的 路要走。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大国关系将继续以 合作为主调,在气候和环境体制上会继续相互借鉴, 实行产业链互动,在一些涉及人类共同发展的全球 性问题上必将加强合作与协调。 参考文献: [1]参考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内容httpl//unfccc.int/kyoto-- protocol/background/items/3145.php. [2]DetlefSprinz,TapaniVaahtoranta。TheInternational BasedExplanationof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Policy”,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J],vDll48,Noll (Winter,1994),p181. [3]陈迎.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 [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7,(2). [4]甘峰.新理想时代一对开发,环境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M].学林出版社,P81—85. [5]郑爽.欧盟将如何履行京都议定书.中国能源[J].2002, (4). [6]该称谓可见于各类对《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时代”的国 内外报道. [7]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http://www.russia.org.en. [8]俄罗斯2006年在联合国的工作,2007.02.14,http:// WWW.russia.org.cn/chn/7SID=127&ID=1087. [9]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http://www.russia.org.ca. [10]庞大鹏,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继承性”一普京2007国情 咨文分析。当代世界[J].2007. [11]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http://www.russia.org.cn. [12]参考八国峰会论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讨论, http://www.97.utoronto.ca/980nline. [IS]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N].人民日报,2007— 06一02. [14]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会 晤联合公报,http://www.russia.org.en/chn/?SID: 100&lD=1297 [153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http://www.russia.org.cn. [16]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和芬兰“Fonum”公司开 展联合项目[N].俄罗斯新闻网,2006—11—23 [17]美国气候行动合作伙伴联盟[N].人民日报.2007一01 —22(4). [18]新华社2005年2月15日华盛顿电讯[N].新民晚报. 2005一02—17(1). [19][美]R·芬德利、D·法伯.环境法概要[M].杨广俊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2. [203美国采取措施限排或减排温室气体[N].新民晚报, 2005—02—17(4). [21]周洪钧.《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国际 问题论坛,2005年冬季号. [22]新华社转载英国金融时报[N].2006--01--06(4). [233新华社2005年2月15日华盛顿电讯[N].新民晚报, 2005022--17(A31). [24]爱荷华州首次竞选演讲.希拉里无惧性别问题[N].新 快报,2007一01—29(4). [25]张国庆.暖色调的2008,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 大会最后阶段所发生的戏剧的变化的诠释[N].新民晚 报,2007一12020(3). [26]JenniferLee,TheKyotoProtocolCouldViolateWTO TradeRules,SayExperts。Weathervane(Feature)[J]. April26.2000. [27]那力.WTO的边境调节税与反补贴:我国能源政策和法 律必须考虑的两个国际性问题[R].中国气象学会气象 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快讯(第1期).2007—03--10. [28]陈迎,庄贵阳.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 影响[C].福特基金会资助课题工作论文系列之七. (上接第52页)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应该不断的完 善和发展现行的不适合物流业发展的体制,从体制 上保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应该制定和颁布 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成立物流行业协会,一方 面规范物流企业的行为,保证物流行业的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还应该不断加强物流业的诚信建设,改变 当前物流业的无序竞争状况。 参考文献: [1]薛伟.关于发展我国物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 界,2004.(3). [2]黄福华,谷汉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2005.(2). [3]朱世平.中国物流业发展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5, (2). [4]王欣欣.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D].东北财 经大学.2005. [53贺登才.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J].中国流通经济[J].2005·(6). [6]朱安明.我国物流总费用接近两成GDP超发达国家一 倍.中国财经报,http://www.sei.gov.cn/ShowAni- cle2008.asp7ArtielelD=142547。 [73李智勇.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黑龙江对外经贸[J].2006,(7). [8]张敏.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组织政策研究[J]. 商业时代,2008,(2). 17 万方数据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 争 作者: 张静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上海,200062 刊名: 宿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U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8,23(5)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28条) 1.郑爽 欧盟将如何履行京都议定书[期刊论文]-中国能源 2002(04) 2.甘峰 新理想时代一对开发,环境与和谐社会的思考 3.陈迎 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 2007(02) 4.Detlef Sprinz;Tapani Vaahtoranta The International Based Explan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1994(ll) 5.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 6.俄罗斯2006年在联合国的工作 2007 7.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内容 8.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2007 9.八国峰会论坛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讨论 10.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 11.庞大鹏 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继承性"-普京2007国情咨文分析[期刊论文]-当代世界 2007(6) 12.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 13.该称谓可见于各类对《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时代"的国内外报道 14.陈迎;庄贵阳 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影响 15.那力 WTO的边境调节税与反补贴:我国能源政策和法律必须考虑的两个国际性问题 2007 16.Jennifer Lee The Kyoto Protocol Could Violate WTO Trade Rules,Say Experts 2000 17.张国庆 暖色调的2008,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阶段所发生的戏剧的变化的诠释 2007 18.爱荷华州首次竞选演讲,希拉里无惧性别问题 2007 19.新华社2005年2月15日华盛顿电讯 2005 20.查看详情 2006 21.周洪钧 《京都议定书》生效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005(04) 22.美国采取措施限排或减排温室气体 2005 23.R·芬德利;D·法伯;杨广俊 环境法概要 1997 24.新华社2005年2月15日华盛顿电讯 2005 25.美国气侯行动合作伙伴联盟 2007 26.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和芬兰"Fonum"公司开展联合项目 2006 27.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概论 28.俄罗斯联邦、印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会晤联合公报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毅 全球气候谈判纷争的原因分析及其展望 -环境保护2001(1) 本文从气候系统的全球公用地性质、解决气候变暖的科技难点、全球环境政治的特殊性以及<京都议定书>的遗留问题等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谈判陷 入僵局的原因,认为全球气候谈判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选择正确的方向、建立公平有效的长期行动框架比解决议定书存在的问题更重要.文章还对 未来前景和中国的选择进行了展望. 2.学位论文 徐文文 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 2008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重要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 范围内气候谈判和环境政策研究的焦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经过多年艰苦谈判而形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 重要法律文件,它们的签订成为了国际气候制度的法律基础,并成为气候变化问题解决的指南。 然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环境领域的问题,更多的关系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几乎成了每逢国际会议必谈的议题。后京都时代来临 ,气候变化领域的谈判与争执愈演愈烈,国际气候制度何去何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制度构建为核心,对相关问 题加以阐述。 本文共四章、十二节。 第一章中,笔者概述了国际气候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第一节的气候变化和国际气候制度的概况;第二节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形成和演进 、主要内容和特点;第三节有关《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内容,如制定生效、主要内容和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历史影响等。 第二章,笔者从《京都议定书》的先天不足和实施困境入手,分析了现有国际气候制度存在的诸多的缺陷,介绍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 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相关议题和成果,并且分析了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新形势。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分为三个部分,是笔者关于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构建的思考和建议。第一部分阐述了国际气候制度的原则,其中 “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是重中之重;第二部分是关于影响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构建的非气候因素的分析,它们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因素 ;第三部分中,笔者提出了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的构架,包括基本构成要素、模式选择和机制等内容,希望对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有所益处。 最后一章中,笔者将研究视角落回国内,概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原则和作用;分析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 问题上所面临的多重压力以及中国的责任和战略选择;总结梳理了中国气候变化的立法和政策现状,指出其中的缺陷,并提供了完善的思路。 3.学位论文 王英平 《京都议定书》及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制度 2006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重要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范围内气候谈判和环境政策研究的焦点。《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经过多年艰苦谈判而形成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法律文件。 气候变化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其实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在气候谈判过程中,各国在其各 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立场不同的两大阵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大国家集团——欧盟、“伞形国家集团”(由美、日、加、俄、澳等国家 组成)、“77国集团加中国”,他们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重大分歧,《京都议定书》是各国谈判与妥协的结果。因此,它本身存在着履约制度的问题、 灵活机制的问题、议定书生效后的实施问题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等问题。《京都议定书》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气候系统具有全球公用地性质,各国都有 “搭便车”的倾向,容易造成“公用地的悲剧”;全球环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复杂性,深入影响到一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再 加上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问题,几乎没有短期的政治风险,政治家们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谈判中,出于自己政治生涯的考虑会尽可能减少对自身经济的不 利影响,维护本国利益。 尽管如此,《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还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人类社会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合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生效对各国政 治、经济和人类自身活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中国既面 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议定书》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准备 的时间;它的生效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融资机会;还给我国提供了技术引进与改造的机遇。同时,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当前温 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2年左右,排放量将赶上美国。由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 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不久即正式宣布拒绝接受《议定书》,其理由有三:其一,该协议对美国不公;其二,气候科学存在不确定性;其三,协议所运 用的削减、限排方法太原始,应引进排放交易机制取而代之。布什政府的理由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违反了国际环境法的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利的尊重,追求实质公平就应当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应当履行《议定书》 。其次,违反了国际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当存在造成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的威胁时,不应以科学上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为理由推迟采取预防 措施。最后,违反了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在环境损害负担方面,污染者负担是一般原则,排放交易制度是例外,只能作为国内正常履约的补充机制严格 控制适用。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已迫在眉睫。在后京都时代,同10年前相比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国家利益集团的立场和态 度有了很大改变,整个谈判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国际气候制度具有灵活的承诺方式、新的技术促进机制、适应性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等特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中包括在 国际上面临着树立良好环境形象和抵制发达国家过高环境要求的压力;在国内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压力。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从国际环境和具 体国情出发,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开展环境外交,推动环境和政治经济领域国际不合理秩序的改革,既在斗争中维护主权,赢得利益,又在合作中 抓住机遇,争取主动,力求平等的、有效的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4.期刊论文 刘晓丹.Liu Xiaodan 全球气候谈判的影响因素及实施情况分析 -经济师2007(10) 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督促着气候谈判的进程,而各个国家在气候谈判中又都维护着各自的利益,这使全球气候谈判步履维艰.文章分析了影响气候谈判的 环境、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并关注了《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情况. 5.学位论文 王倩 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国际制度的研究视角 2008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还主要停留在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与认知阶 段,自1977年世界气候大会起逐渐上升到构建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层面上。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领域 签订的最重要的国际公约,该公约体系采用的是“公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议定书当属《京都议定书》,可以说,《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构成了气候变化国际法的核心。这些条约既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制度平台,也是国际气候合作的成果,气候条约的缔结过程就 是各国进行国际气候合作的过程。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在决策中都面临着如何协调短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都希望“免费搭车”(free riding)或将负担转嫁到其他国 家,因此,国际气候制度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激励机制,以鼓励和加强全球范围的国际环境合作。正是由于在国际气候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难题 与困境,因此本文力图在吸取和整理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制度中相关的研究视角,比较系统的对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国际环境合作进行 研究。 本文首先从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揭示出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制度根源。地球大气层是典型的自然的全球公共物品,它的外部性特征必然 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是典型的人造的全球公共物品,它的搭便车特征是使关于《京都议定书 》的国际谈判陷于困境的原因之一。 其次,具体介绍国际气候制度构架形成与演化的具体发展过程,从整体上分析国际气候制度形成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并对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然后,针对国际气候谈判的格局,重点分析主要利益集团的立场和政策,总结了国际气候谈判格局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应用博弈论的思路对 国际气候谈判格局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阵营之间、发达国家阵营内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利益分歧和 矛盾日益突出,甚至难以调和。只有建立有效的和不断完善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合作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后,将分析视角聚焦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国,在 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中国在承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面临的压力与挑战、机遇和潜力,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促进国际气候合 作的角度,在深刻解析国际气候谈判的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为我国参加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6.期刊论文 邹骥.陈吉宁.张俊杰.王灿.艾宁.齐小凡 对布什政府取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承诺的分析 -环境保护 2001(5) 布什政府公开放弃对美国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控制的竞选诺言,并声称不会执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保护全球气候进程中的一个严重事件.本文从 气候变化程度与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进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美国经济与能源发展产生的影响、美国立场的实质及未来国 际气候谈判的前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一严重事件进行了分析. 7.期刊论文 龙俊 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谈判:艰难进程与前景展望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8(1) 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如何推进国际社会达成新的减排承诺协定,成为近年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议题.由于各方利益博弈,"巴 厘岛路线图"确定的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在实际操作中举步维艰,成果寥寥.本文对巴厘岛会议以来的国际气候谈判过程和结果进行了粗略梳理 ,并基于此对将于2011年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结果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认识谈判不力的根源所在和研究应对策略之用. 8.期刊论文 吴思珺.Wu Si-jun 气候变暖、气候谈判引发的思考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9(3) 气候变暖是一个有着全球背景的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作了多方面的努力,以制定和形成全球气候保护规则为主要目的的气候谈判就是 其中之一.气候谈判在经历了《京都议定书》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气候谈判是一场国际博弈,各个国家都想从博弈中获得自己的利 益.气候变化、气候谈判的历程告诉我们,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需要热情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 9.期刊论文 《中国减灾》编辑部 气候谈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中国减灾2010(2)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0.期刊论文 郁琳琳.唐为中.YU Lin-lin.TANG Wei-zhong 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论分析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7,7(3)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经过艰苦的谈判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 都议定书》为核心的国际气候机制.国际气候谈判的过程是国家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本文尝试用博弈论来分析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zszxb200805005.aspx 授权使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ncjzf),授权号:59ec8bca-0a05-419d-8683-9ef80102c502 下载时间:2011年6月4日
/
本文档为【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在气候与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的合作与竞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