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12-04-24 5页 pdf 1M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3619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第 9 卷  第 5 期 红河学院学报 Vol.9 No.5 2011年10月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Oct.2011 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朱韩兵1 , 丁 颢2 (1.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红河学院...
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第 9 卷  第 5 期 红河学院学报 Vol.9 No.5 2011年10月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Oct.2011 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朱韩兵1 , 丁 颢2 (1.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2.红河学院工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8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归因风格问卷的调 查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测试,探求二者相关性;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归因干预,探求归因对职业自 我效能感的影响。结论:①大学生归因风格没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职业自我效能感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 女生,大一新生高于二、三年级学生。②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③通过归因风格的实验干 预,大学生被试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风格;职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1)05-0093-05 引言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各 高校也非常重视就业指导,然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 课更多强调的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准备,而对 职业心理学中所提到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重视程 度不够。有研究表明,个体对职业效能的知觉影 响职业选择的果断性和对决定正确性的事后思考[1] (Crites,1974)。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 心理学家A.班杜拉(A.bandura,1977)最早于 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Bandura 认为, 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 信心或信念[2]。随着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选择和发展 领域中应用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开始使用职业自我 效能感(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的概念来表达 与影响职业选择和发展的活动、决策、行为等有关 的自我效能。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 否胜任与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3] (Hackett & Betz,1981)。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 个体的归因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其自我效能感(魏 立莹,1999;Weiner,1986)[4-5]。归因就是对行为或 事件的结果找原因,或者说,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 归属于某种原因[6]。归因风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 倾向”[6]。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归因风格属于认知系 统和人格系统,职业自我效能感属于动力系统,其 二者之间应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外众多心理学 家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往研究基本 停留在归因或归因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其中也 涉及到学业、心理健康领域的特殊自我效能感)的 关系层面上,并未深入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领域。 本研究将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大学生群 体的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以及通 过实验干预,探求归因训练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 响,以揭示其因果关系,以此在教育实践领域为提 高大学生就业效果提供可靠的心理学理论指导和切 实可行的实施途径。 研究一 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 效能感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 能及其各维度上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选取皖北两所本科高校在 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565人(年龄在19—24岁 之间),其中文科专业300人,理科专业265人。发 放问卷565份,回收问卷541份,有效问卷483份,问 卷有效率89%。其中男生152人,女生331人;大一 学生69人,大二学生203人,大三学生211人。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彼得森和塞利格曼(Peterson & S e l i g m a n 等 , 1 9 8 2 ) 编 制 的 “ 归 因 风 格 问 卷 ” (Attributional Styles Questionnaire,缩写为ASQ)和 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Taylor和Betz编制的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量表。   (1)归因风格问卷。本问卷共包括48个项目, 涉及到假设的6个积极事件和6个消极事件。每个事 件都包涵4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受测者回答造成 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此问题不用于评分,只是为 了更好的回答后面的3个问题。接下来的3个问题测 量的是归因的3个不同维度: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关 收稿日期:2011-04-01 基金项目:宿州学院人文社科项目(2009ysk15) 第一作者:朱韩兵(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红河学院学报 2011.5/教育学·心理学 于内外因的)、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普遍的还是特 殊的。每个问题采用7点计分,在积极事件中,1为最 低得分,7为最高得分,而在消极事件中则反之。   (2)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全量表共39 道题目,分为五个分量表:自我分量表有6个项 目,收集信息分量表有9个项目,选择目标分量表有9 个项目,制定规划分量表有8个项目,问题解决分量 表有7个项目,均采用5点记分。该问卷同质性信度为 0.93,重测信度为0.656,并具有较高的辨别效度。   2.3 研究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一主试和指导语, 每名被试一次性完成两份问卷。为保证客观、真 实,回答问卷不需署名。问卷经过回收和初步整 理,获得有效问卷。数据的统计处理在SPSS13.0软 件上完成。   3.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分析   3.1.1 大学生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 差异 94   男、女生归因风格差异的t检验显示,在总体归因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 事件归因和消极事件归因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男、女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t检验显示,在职业决策自我 效能感的各个维度以及全量表中,男生在全量表和五个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女生。(见表1)   3.1.2 大学生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 表2 不同年级学生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方差分析 一年级(n=69) 二年级(n=203) 三年级(211) M SD M SD M SD F P 积极事件归因 14.21 2.54 14.92 2.25 15.19 1.80 2.56 .079 消极事件归因 11.64 2.19 12.15 1.90 12.11 2.10 1.21 .296 总体归因 2.76 2.66 2.84 2.73 3.14 2.51 0.73 .485 自我评价 21.86 3.19 20.79 3.82 20.94 4.05 1.31 .272 信息收集 32.21 4.47 29.87 5.48 30.58 5.51 3.57* .028 选择目标 30.87 3.93 28.92 5.74 29.28 5.62 2.14 .118 制定规划 27.99 4.74 25.18 5.24 26.11 5.16 3.82* .024 问题解决 24.67 2.62 22.61 4.72 22.77 4.73 3.57* .028 全量表 137.57 15.21 127.36 21.37 129.66 22.13 3.85* .023   不同年级归因风格的方差分析显示,一、二、三年级学生在总体归因风格以及积极、消极事件归因风格 都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职业自我效能感方差分析显示,在全量表和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 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上,一年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都比二、三年级学生要高,其中,全量表、信 息收集、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四个维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3.2 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显示,总体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全量表及五个 分量表都存在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性水平。积极事件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的全量表和五个维度之间 都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消极事件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全量表和问题解决分量表 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而与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分量表之间没有显著 的相关。(见表3) 表3  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的相关 全量表 自我评价 收集信息 选择目标 制定规划 问题解决 总体归因风格 0.32** 0.29** 0.24** 0.25** 0.26* 0.31** 积极事件归因风格 0.24** 0.26** 0.25** 0.26** 0.25** 0.28** 消极事件归因风格 -0.20* -0.07 -0.07 -0.09 -0.09 -0.24**   表1 男、女生归因风格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的t检验 男(n=152) 女(n=331) M   SD M   SD t P 积极事件归因 14.56 2.32 15.01 2.13 -1.06 .296 消极事件归因 12.35 2.16 12.21 2.05 1.68 .097 总体归因 2.45 2.44 3.10 2.69 -2.33* .019 自我评价 21.64 3.83 20.72 2.16 2.12* .037 信息收集 31.52 5.05 29.81 5.48 3.60** .000 选择目标 30.17 5.62 28.92 5.55 2.01* .046 制定规划 26.96 5.43 25.29 5.11 2.99** .003 问题解决 24.42 4.34 22.31 4.57 4.59** .000 全量表 134.78 20.93 125.99 21.26 3.52** .001        注:*在0.05水平显著;**在0.01水平显著。以下同 朱韩兵 , 丁 颢: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讨论   本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总体归因风格和积极事 件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全量表和所有分量都呈 现显著正相关。在职业行为中则表现为,个体越是将 成功事件归于自身稳定的原因,就越能在职业选择和 解决职业问题中表现得积极。至于消极事件归因风格 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则不显著,表明个体对失败 事件的归因与职业自我效能感无直接关系。本研究的 最终目的是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从而改善大学 生的职业行为,因此,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继续实施 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来探讨如何通过归因风格的改善 以提高个体的职业自我效能感。 研究二 归因训练对大学生职业 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干预研究   1.研究目的   研究一表明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 存在相关显著性,但相关性并不能说明事物内部的 本质关系。本研究将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 验性研究,运用归因训练,探讨归因风格如何影响 着职业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归因风格对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从而在本质上确定其因果 关系。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95名, 共来自两个自然班级,一班为48人,二班为47人, 其中男生40人,女生55人,平均年龄为22.4岁,标 准差为0.33。 95   2.2 研究工具   研究一中所采用的归因风格问卷和大学生职业 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   2.3 研究程序   步骤一:前测分析。选取研究一中的两个平行 班(简称一班和二班,量表测试显示归因风格和职 业自我效能感均无显著差异),将其设为实验组和 对照组。自变量为归因训练,因变量为职业自我效 能感及其五因子。实验定为实验组进行归因干 预,对照组不进行归因干预。除此之外,实验组和 对照组在其他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均保持一 致,从而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的平衡和控制。   步骤二:实验干预。整个实验进程持续一个学 期,共分三个阶段,每个星期安排三个课时,对实 验组进行系统干预。第一阶段,主要讲授相关的归 因理论知识,着重介绍在日常决策行为中出现的归 因偏差和消极归因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结 果。第二阶段,进行归因行为矫正,采用教学 法和讨论教学法,运用归因案例进行替代强化,组 织被试分组讨论,通过问题来探讨成功和失败的各 种因素,从而寻找合理的归因,并交流学习后的心 得体会。第三阶段,以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进行 团体心理辅导。有针对性的开发心理小品和团体心 理游戏,适度运用角色扮演,为被试提供可以模仿 和认同的榜样,通过榜样正确的归因,使被试在观 察中学习。   步骤三:实施后测。实验干预过程结束之后, 用中文归因风格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重测,获得后测数据。 表4 实验后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差异的t检验 实验组(n=48) 对照组(n=47) M SD M SD t P 积极事件归因 16.21 1.91 14.49 1.76 4.33 .000 消极事件归因 11.89 1.58 12.50 1.82 -1.60 .113 总体归因 4.30 2.39 2.09 2.56 4.31 .000 自我评价 22.59 3.47 20.88 4.37 2.15 .034 收集信息 32.76 3.95 31.10 6.27 1.69 .093 选择目标 31.96 5.00 28.94 6.12 2.65 .009 制定规划 25.33 5.36 22.35 5.70 1.76 .082 问题解决 24.09 4.07 22.59 5.64 2.31 .023 全量表 137.60 12.4 125.89 22.8 3.39 .001 表5 实验组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的t检验 干预后 干预前 M SD M SD t P 积极事件归因 16.21 1.91 15.34 1.86 3.97 .009 消极事件归因 11.89 1.58 12.03 1.77 -1.51 .123 总体归因 4.30 2.39 3.39 2.26 4.11 .008 自我评价 22.59 3.47 21.05 4.04 1.94 .043 收集信息 32.76 3.95 30.95 6.37 2.31 .068 选择目标 31.96 5.00 29.09 6.12 2.25 .011 制定规划 25.33 5.36 21.16 5.28 2.01 .069 问题解决 24.09 4.07 22.75 5.73 2.33 .024 全量表 137.60 12.4 129.98 24.41 3.01 .002   3.研究结果   实验后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差异的t检验(表 4)显示,实验组在积极事件归因风格和总体归因风 格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消极事件归 因风格方面,则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职业自我 效能感总分以及自我评价、选择目标、问题解决三 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并达到显著水平。同 时,实验组干预后和干预前的差异(表5)显示,实 验组在进行归因干预后,在积极事件归因、总体归 因、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其除收集信息之外所以分量 表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归因训练之前。   4.讨论   本研究尝试着从行为干预的角度探讨归因训练 是否能影响到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变化。研究结论表 明,经过一定时间的有效的归因训练,大学生群体 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到明显提高,所以,干预研究 不仅是对理论问题的论证,更重要的是能为高校就 业指导提高切实可行的途径。 总讨论   1.大学生积极事件归因风格在性别上没有表现 出太大差异,而在归因风格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 生,并达到显著性水平;归因风格没有表现出显著 的年级差异。在职业自我效能感方面,大学生在性 别和年级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生职业自我 效能感总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同时在自我评价、收 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问题解决五个因子 上也显著高于女生,这和以往传统观念中男生相对 比女生更为自信是一致的,特别在职业行为中尤为 如此。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男生相对女生来说在 就业上更有优势,同时,男生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到 职业行为当中。不同年级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方差 分析显示,一年级学生在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收 集信息、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 著高于二、三年级,而二、三年级之间差异不显 著。通过与不同年级学生的个别交谈,发现大一新 生在刚步入大学时,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踌躇 满志地规划着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认为自己有足够 的能力面对人生,表现得信心十足。然而,随着年 级的升高和对大学现实的认知,发现在人生规划中 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障碍,以至于对学习、生活 包括未来职业规划产生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导致 其效能感相对于一年级时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有显 著相关,各维度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这和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一致,但有所不 同的是当前国内外众多研究主要是停留在一般的 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的相互关系层面上。张鼎昆等 (1998)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归因方式,高自我 效能感个体倾向于将失败事件归因于主观努力不 足,低自我效能感个体则倾向于将失败事件归因于 能力问题,但对于成功事件二者并未表现出显著差 异。Baker L & Brown.A.L(1984)研究发现,自我效 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双向作用,自我效能感影响人 们的归因方式,而归因方式反过来也会影响人们的 自我效能感[7]。本研究之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正是印 证了上述研究成果,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 能感的相关其实是一般归因风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的关系在具体领域的特殊表现。这也正是本研究特 色所在,对大学生职业行为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政 策层面,更应该深入到学生内在的心理层面。   3.对归因风格的训练引起了职业自我效能感的 提高,包括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方面自 信心的提升。实验组经过归因干预之后,个体归因 方式更为积极,更加倾向于将个人的成功归因于自 身因素,从而在职业行为中表现的更为自信,对自 我的评价更为积极,职业目标的选择也更为广泛, 在碰到职业困境时更愿意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中 外相关的研究中对归因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实验干 预非常之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尝试,应该说丰富 了类似研究的思路。诚然,实验干预的研究程度和 方法从某种角度来说仍可以不断的改进,比如,本 研究的因变量仍然是通过问卷测试来测量,这种口 语报告式的作答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现实情境性,从 而降低结论的客观性。如果在实验中能创设现实的 职业情境,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职业行为,从 某种程度上更能提高实验效度。 参考文献: [ 1 ] Crites,J.O.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es:A model of   v o c a t i o n a l m a t u r i t y [ M ] . I n E . L . H e r r ( E d . ) ,   V o c a t i o n a l g u i d a n c e a n d h u m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PP.299-320).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4. [ 2 ] A.班杜拉著,缪小春等译.自我效能: 控制的实施[M].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2-54. [ 3 ] Betz,N.E. & Hackett,G.The relations of career-related self-   efficacy expectation to perceived career options in college women   and men[J].Journal of Couseling Psychology,1981(28):   399-410. [ 4 ] 魏立莹等.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志,1999,7(4):213-216. [ 5 ] B.Weiner: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Emotion[M].   New York:Spinger verlag,1986:1-30. [ 6 ] 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81-85. [ 7 ]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心理学动态,1999,7(1):39-43. [责任编辑 姜仁达] 红河学院学报 2011.5/教育学·心理学96 The Influence of Attribution Style on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ZHU Han-bing1,DING Hao2 (1.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Suzhou University, Anhui 234000 ,China; 2.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attribution style and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By testing 483 undergraduates with attribution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sense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 efficacy scale, the correlation was explored; set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seek the influence of attrition style on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by intervent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clusions: (1) Attribution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not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grade and gender, but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ha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m: the boys are better than the girls, freshmen are better than the sophomore and the junior.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ttrition style and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3) the 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been promoted significantly by attribution interventing.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attribution style;sense of career self-efficacy 朱韩兵 , 丁 颢: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On Implic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Media Activities: Implication & Communication & Audience LI Gang-cu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   Abstract:Implication exists not only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but also in today's media activities. Studying the implication i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heory, the unique charm can be found, providing valuable comparative frame of reference for the implication in the media activities. Implication, which is popular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and placed in the appropriate context in news media activities, avoiding negative impact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Chinese classcal literature;implication; context; audience (上接第88页) 参考文献: [ 1 ] 章新传,金姝兰.新闻采访应当充分利用言外之意[J].新   闻界,2006(3). [ 2 ] 力量.“言外之意”与语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0(2). [ 3 ] [美]斯蒂文•小约翰. 传播理论[M].陈德民,叶晓辉,译.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35. [ 4 ] [美]史蒂夫•莫藤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关世   杰,胡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6. [ 5 ] 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49. [ 6 ]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34. [ 7 ] 杨保军.新闻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27. [责任编辑 姜仁达] 97
/
本文档为【大学生归因风格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