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

2012-04-17 19页 doc 360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1676

暂无简介

举报
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 协作开放式教学是新课程革新理念所倡议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革新的目的是片面贯彻教育方针,片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下就信息技术《网页中的多媒体元素》这节课如何应用农远工程形式三的教学设备实施协作开放式教学予以剖析。    一、剖析纲要、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制定教学目的    《网页中的多媒体元素》是重庆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的《高中信息技术》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将多学科知识与技艺迁移其中融会贯串...
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
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 协作开放式教学是新课程革新理念所倡议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革新的目的是片面贯彻教育方针,片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下就信息技术《网页中的多媒体元素》这节课如何应用农远工程形式三的教学设备实施协作开放式教学予以剖析。
  
  一、剖析纲要、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制定教学目的
  
  《网页中的多媒体元素》是重庆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的《高中信息技术》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将多学科知识与技艺迁移其中融会贯串,来完本钱节课的学习义务,有利于培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才干,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味和艺术修养。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此前学生学习了应用FrontPage制造复杂网站网页,应用WPS停止文字处置,应用Excel制造表格统计数据,应用Photoshop加工图片,应用Gold Wave处置声响等;初步把握 了网络通讯的基础知识、网络信息的搜索、阅读和下载。学生曾经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与操作技艺,但因客观努力、客观环境的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网页中的多媒体元素。
  教学重点:把握 在网页中拔出声响、视频、Flash动画文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ActiveX控件添加多媒体元素,培育学生的协作肉体和创新才干。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艺:把握 在网页中拔出声响、视频和Flash动画文件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FrontPage制造网页的操作技艺。培育学生搜集、查找、处置信息,特殊 是应用多媒体元素表达信息的才干。运用所学知识发明性地制造多媒体网站网页作品,培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才干。
  进程与方法:经过火组自拟主制造网站网页的义务驱动,让学生协作学习应用多媒体元素表达信息;经过作品效果的共享,展开小组自评、互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为小组制造的网页出谋划策,培育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以及乐于助人、勾搭协作的肉体;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维护看法,尊重他人休息效果的未来公民。
  
  二、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做好课前预备
  
  新课程革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教学活动必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阅历,倡议自主、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协作开放式的教学适宜具有基础性、运用性、整合性、兴趣性、交互性等特点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确定以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触及全体教学法、演示教学法、鼓舞教学法、目的教学法与因材施教法。
  依据教学目的,本节课选择农远工程形式三的教学设备作为主要教学媒体。为保证教学的顺利停止,教员课前必需反省教学设备及其软件运转能否良好,并提早一周给学生布置制造网站网页的义务;将全班学生分红6个~8个小组,分组可以参照班级学习小组,由于学生普通具有学业水平、才干倾向、特性特征、性别与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这样的组合可以保证协作完成学习义务;明白小组长的责任——担任组织分工。
  此外,教员还要为学生查找资料预备资源库。教员提供的教学支持资料包括网站范例、网站设计主题参考、网页制造素材库、学生网站评价量规、学生网站评价表、参考书籍、教学支持网站等,并将其保管在教员机共享资源库中,如\\Teacher\ ZYK,以供学生制造网站网页时参考选用;确定分段教学目的,制造贯串整个教学进程的网络课件。
  
  三、组织教学进程 实施协作开放式教学
  
  1.范例激趣 创设情形 应用形式三中的投影设备或在教员机上运用网络教室软件展现包括多媒体元素的网络课件。要求学生思考 并回答网页中包括哪些构成元素,激起学生在自己制造的网站网页中参与这些元素的兴味。
  2.明白目的 义务驱动 义务一:(1)分组自拟主题,应用FrontPage制造网站网页。(2)在网站网页制造进程中,要求分组总结拔出音频、视频与Flash动画文件的方法。完成时间限定20分钟。
  3.协作学习 指点点拨 各组学生在定时义务驱动下分工协作、互动探求。借助教材、同步光盘和教员指点,各小组普通都能打破学习难关,按时完成义务。
  4.归结小结 各组代表经过网络演示所完成的义务,教员依据状况总结补充并突出教学重点,指点学生翻开网络课件中的网站评价量规。教员要求各组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如何完善网页制造。第一堂课完毕。
  5.演示解说 温习导入 第二堂课伊始,用教材所附的同步光盘课件演示解说、温习上节课知识。展现综合义务二:(1)网页制造:版面规划合理、颜色搭配赏心顺眼。(2)在网页中除按需求参与文本、图像、静态效果(字幕、计数器、静态HTML效果、网页过渡效果、悬停按钮)外,还必需有可以烘托主题的声响、动画和视频影像。(3)导航明晰、可以便捷地停止交互式操作。(4)将制造的网站网页作品上传至教员机指定位置,如\\Teacher \xshzp。
  6.学生综合练习 学生经过本节课把握 的方法,在完成义务进程中,参照量规,修正完善所制造的网站网页;教员巡回指点,为学生完成义务提供协助。
  7.展评网站 共享效果 应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与投影设备展现各组学生制造的网站网页,参照网站网页评价量规停止讨论、评点。
  教员停止总结深化,指出制造网站网页的软件除FrontPage而外,还有Dreamweaver、Fireworks等,Dreamweaver、Fireworks与Flash共称为“网页制造三剑客”,要制造愈加理想的网页,除学习HTML言语外,还要学习Java、JavaScript等计算机专业言语,以激起学生继续求知的兴味。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采用农远工程形式三的主要设备,以纲要和新课程革新理念为指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践,经过制造不限站名的网站网页的教学驱动义务,让学生将多学科知识技艺整合其中,协作互动,学会应用多媒体元素设计制造网站网页。整个教学进程贯串有剖析、讨论、评价,课堂气氛生动,教学实践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教员的角色从知识技艺的传达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点者、教学进程的组织者、与学生共同到达教学目的的协作者。教学效果到达了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制造网站网页的兴味很大,课内课外积极性很高,按时完成了教学义务,到达了教学目的。
  二是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艺、信息素养、创新才干失掉培育和开展。
  三是学生查找、归类、处置信息的才干失掉增强。
  四是让学生体会到协作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发扬团队作用的重要性。
  短短两个学时的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网站作品内容却触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历史、生物、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学生课前、课间、课后都在围绕教学义务积极举动,完成了新课程革新所倡议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表现了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要培育学生“学会认知(1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学集协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活(1earning to be)”的教育理念。
  
  

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本文讨论了关于软件工程专业职业能力模型的研究的内容和模型,根据胜任能力模型原理提出了一个软件工程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并在实际的教育需求中进行了实践论证。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胜任能力模型;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今天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精英”、“时代的宠儿”。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伴随而来的问题是,日益增多的大学生却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碰壁时只是一味地抱怨自己文凭不高,竞争力不强。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一般只会为合适的人才付出合理的价格,“只找对的,不买贵的”成为了很多企业用人的原则。由此可见,大学生除了一纸文凭之外,还需要在“职业能力”方面多下功夫。目前,在美国有一门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正在日益兴起,称为职业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为本文以下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2胜任能力模型
  
  所谓生涯,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道格拉斯•霍尔(Douglas T. Hall)认为,它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则是对每个职业长期从业人员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活动和行为的概括。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就是通过研究、归纳、分析不同职业的活动和行为,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使其加速成长。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产生了动态的演化。这种变化更加凸现了面向技术型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职业生涯管理要求构建参照各个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一般公司的职位序列的等级基本表示了员工的能力,在客观公正地评估和确定员工在职位序列上的等级后,就需要有效地培养员工,以促使其能力的快速提升。能力评估和培养是实施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一环,而构建胜任能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则是能力评估和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石(如图1所示)。
  
  2.1胜任能力的独特性
  一般应用胜任能力模型的公司,通常会定义出适合于该公司的胜任能力,比如IBM公司胜任能力模型中的基本能力要素包括诚信、团队和协作、沟通、承担责任、客户导向、进取、业务激情、创新、适应能力等;领导能力要素包括客户伙伴能力、积极应对挑战、赢得信任、促进绩效和成长、发展人员和组织、承担战略性风险、跨组织的思考、协作式的影响等。这些能力要素是针对于IBM的现实需要研究提炼出来的,具有IBM的独特性,并不适用于其他公司。
  2.2胜任能力的多层次性
  影响一个人工作业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知识、技能层面,还包括态度、思维模式等层面,而且态度往往是影响业绩更深层、更核心的要素。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只要他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这些知识和技能就一定能够习得,只是不同人因为资质不同,习得的速度可能有快慢之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应该既要“like to do”,又必须“able to do”,只有两方面都具备了,才会做出高绩效。
  2.3胜任能力的可操作性
  构建胜任能力模型,需要将圆满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这些行为应具有可操作性,是可指导、可观察和可衡量的,而且对个人发展和企业成功都很重要。从西文中引进的胜任能力(Competency)通常与我们所说的更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有所区别,比如“积极进取”,按照我们过去的理解,可能认为不应该属于能力之列,但按照胜任能力的定义,它却是核心要素之一。
  2.4胜任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关系
  胜任能力与岗位职责具有密切关系,岗位职责告诉一个人“做什么”,胜任能力则告诉一个人“怎么做”。岗位职责的不同决定了应具备的胜任能力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能力结构的不同,也可能是同一能力要求程度的不同。
  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原因很多,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目前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市场脱节,不能和市场、企业有效衔接造成的,我们的学生可以怪就业大环境形式不好,但是反过来说,站在企业的角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真的具备了能够真正为企业现在或者将来做些什么的能力,但是答案往往令人尴尬,究其实质,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学校教育缺少按照企业的胜任能力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环节。
  
  3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软件工程专业属于新型的应用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制性较强,主要是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软件设计、开发及管理人才。
  一般来说,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通常会从企业底层的职位开始职业生涯,例如一线程序员,然后技术负责人,然后项目负责人等,工作了三年、五年,慢慢地成熟,不断地进行职位晋升和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按照技术人员发展的轨迹,要么“看透工具的本质,把关注点转移到‘团队’的圈子里去”,要么“顺着代码铺就的道路,亦步亦趋地成为良匠大师”。仅以技术方向而言,大概可以做到架构师、总架构师甚至首席架构师;而另外一种途径是由技术转向IT管理的方面发展,逐渐远离具体的技术层面而转入到软件生产管理层面。
  在借鉴各类IT公司职位序列和能力模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IT系统集成和IT服务企业的职位发展管理现状,北京力鼎创新管理咨询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国系统集成和IT服务企业构建了的一个胜任能力模型的框架,该模型将胜任能力分为个人特性能力族和专业能力族两大部分(如图2所示)。
  
  依据图2的专业能力集合,可以得出表1中的对照不同IT职级所需要的基本专业技术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定义一个基于IT职级变化的基本专业技术能力比照列表,通过这个列表来明确各个IT职级基本专业技术能力的胜任模型。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时候,教育者就能按照各个IT职级基本技术能力的胜任模型,倾向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另外一方面,在应用胜任能力模型中,除了专业技术能力之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乎个人特性的核心能力部分,也即是本文提出的“职业能力”部分,这个能力部分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在校本科生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在用人单位用人策略越来越趋向实际的现实情况中,学生如何在了解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完善和积累这部分“职业能力”,并清楚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和企业需要的联系起来,合理地利用这些“职业能力”,将最终成为学生是否被企业真正接纳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引入胜任能力模型有针对性的讨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处理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能力,并希望通过对这个胜任能力模型的讨论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模型研究
  
  在IT企业的管理体系里面,一个人的个人特性决定了个人处在哪个位置,而专业技术技能只是做事实施的必需,企业的管理架构也通常是一个塔状模型,职位越往上发展就会同时对个人有更高的个人素质和技术能力要求,能力归纳起来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专业工作。“个人的能力模型”由“个人特性”和“技术技能”两个方面构成,图3说明了“个人特性”既包括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包括(具体)业务能力;“技术技能”也是如此。所以个人特性主要与“做人”有关,部分地也包含“做事”的要素,并且和专业工作相关。例如,“有效沟通”以及“学会谈判”与做具体的事无关,是个人能力特性的公共方面。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知道如何定目标与求结果。而“风险与防备”是做事过程控制的关键,与前面两项正好构成了一个做事基本能力的完整体系。基本上,这三项个人特性都是一个“普通程序员”所不具备的,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程序员并不愿意去具备这样的个人特性,因为在许多仅仅限于技术层面的开发人员看来:沟通总是会使事情变得更加麻烦,谈判则徒耗时间而无济于事。然而事实上,在整个的架构决策过程中,项目或者工程的具体负责人(架构师或者项目经理)需要不停地沟通与谈判。将“架构”或者“设计”变成“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各个技术角色(及其思想)兼容并包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协调需求、实现各类关系之间的各种问题,也需要面对各种投资者(时间、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决策者)进行谈判,以确定项目的规模——没有规模也就没有范围,没有范围如何展开设计呢?这些问题其实是关系很多实际项目或者工程盈亏的核心问题,有时候好的权衡甚至还能够左右一个项目的生死存亡。但是,这些能力的训练在学校教育里面被长期忽视或者完全没有提及的,这也难怪很多IT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表示需要具有数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而这种要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多或少积累了这方面的能力,上述这些是我们学校教育出来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所不具备而企业又真正急需的“做事”职业能力要素!


  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对于能力模型中的个人特性(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还涉及不多,或者没有一个定性的研究,图4中给出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个人特性(职业素养能力)的抽象概念,在个人特性“职业能力” 方面的定性研究探索对消除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鸿沟将是极其有益的。
  
  5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本文上节讨论的应用本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素,仅仅依靠目前常规的课堂教育是很难有效培养这些能力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从做中学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怎么“做人”,课程的设置要面向市场,以“厚基础、精方向、重实践、突特色、强 在完毕不久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低碳经济被推向前台。IT技术的节能减排也逐渐成为各大IT厂商的竞争要点。但市场对绿色技术的反响能否积极,如何运用户让渡到绿色技术上,是厂商在推进“绿色”主题上的要害 效果。
  1月15日,惠普发布了其首届“2010惠普文印环保大奖”的获奖者,该奖项旨在惩处在打印及成像范围采用抢先环保战略和处置

的出色企业。该奖项往年授予了毕马威中国、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据了解,“2010惠普文印环保大奖”由IDC支持,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IDC的一项调查,该调查经过对370多名治理 者停止在线问卷,从而选出12家入围第二阶段的企业。该调查始于2010年8月,旨在就文印环境方面评价中国企业以后的环保战略、抢先水平、执行才干和处置才干,同时经过这一大奖引导国际用户对绿色技术的注重。
  目前,国际众多企业在绿色技术的需求上还稍弱。依据IDC的调查报告,69%的受调查企业注重其业务对环境所发生的影响。但仅有不到1/3的调查对象在IT和打印产品推销环节会思考 绿色环保要素。仅有18.1%的受调查企业制定了绿色目的和相关政策,并已末尾部署创新型绿色IT处置方案,以促进环境的可继续开展。仅有22.6%的受调查企业拥有专门的团队制定可继续开展战略,并采用最佳实施方案。
  惠普公司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亚太及日本地域副总裁、企业文印治理 事业部总经理 Pierre Mirlesse表示:“大少数企业并未看法到高效治理 打印环境除了可以实在增加本钱和完成更高的任务效率外,还能带来更多的优势。理想上,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加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IDC亚太区调研副总监Carter提到:“在中国,评价办公环境中外围设备和纸张发生的碳对环境的影响仍处在初级阶段。IDC意见企业在打印和成像环境中停止碳排放剖析,并将此作为深化了解碳对环境影响水平的第一步。”

高中物理教学中向心减速度和向心力一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但传统教材中向心减速度的实际推导确不尽人意,教员难教,学生了解困难。如今教材大多不停止实际推导,只经过定性实验失掉结论,又让学生特殊 是效果较好的学生感到心里不踏实;而有些教材让学生自行探求方法。我应用学生已有的熟习物理数学知识,运用和运动分解法和矢量分解法停止相关推导,并对两种方法停止比拟,供中学物理教员和学生参考。
  由于应用极限概念定义瞬时速度是研讨运动学的终点,所以简直一切向心减速度公式推导都要用到极限概念。
  1.运动分解法
  应用学生熟习的平抛运动和相似三角形知识结合极限概念停止推导。
  如图1,设质点绕点作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为v,半径R,从A点经很短时间抵达B点。由于在A点减速度a与速度v方向垂直,因此在AB段的运动,我们近似以为作平抛运动。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在A点匀速圆周运动战争抛运动的减速度a与速度v方向均垂直,当t→0时它们减速度大小应相反。教员应用学生熟习的平抛运动和相似三角形知识停止推导,使学生能轻易了解。缺乏是没有表现速度v,速度的变化△v,减速度a的矢量性,以及对减速度a=是v速度的变化快慢物理意义的深化了解。
  2.矢量分解法
  如图2,设质点m绕o点作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为v,半径R,从A点经很短时间t抵达B点,A点速度为,在B速度为,、大小相等,设为v,由几何关系有、方向的夹角θ与转过的圆心角相等,由矢量分解法,有:
  以上推导表现了速度为v,速度的变化△v,减速度a的矢量性,以及对减速度a=是v速度的变化快慢物理意义,缺乏是运用了学生不太熟习的矢量分解规律,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具体状况指点学生停止推导。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在整个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之后,根据国内、外相关调研,确定“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实际,介绍了该课程在课堂教学、试验教学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1 引言
  
  信息安全专业是在最近几年才起步的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如何开展,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等问题都还在探索之中。我校于2002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是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课程,面向该专业高年级学生。本文就该课程的具体建设,介绍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2“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在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全国开设该专业的各高校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家都在探索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参考;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性质、专业的定位有关。面向工程应用是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指导方向之一,而“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正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涉及的技术(PKI技术,智能卡技术,生物认证技术等)在目前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同时该课程也是信息安全相关技术的综合运 用,对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解信息安全原理,解决信息安全领域的实际问题,了解信息安全相关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现状,展望相关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中指出,信息安全是一个直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专业领域,而我国恰恰在工程教育方面比较落后。本课程的推出,是对我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同时对其他兄弟院校也有借鉴和推广作用。
  “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在整个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课程要求的先修课程较多。它不仅是信息安全类相关课程的直接运用,同时也是计算机类课程数据库原理、模式识别、图形学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等课程的综合运用,又因为该课程没有后续课程,所以我们将其安排在第八学期。在众多的先修课程中,“模式识别”和“嵌入式系统”可加深“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生物认证的匹配算法,生物认证和智能卡技术的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等)的理解,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作相应的变通,如不设置这两门课程或只开设其中一门,或将它们也安排在第八学期。
  
  
  3 课程内容
  
  3.1 相关调研
  在确定了设置“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之后,就要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笔者的调查,除西北工业大学有类似的课程之外,国内其他大学还没有涉及,在国外也没有直接对应的课程。这样我们就直接从信息安全认证技术的市场需求与应用入手,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什么内容应该上,什么内容可以上,并考虑该课程的内容与信息安全其他课程是否有重叠部分,最后确定该课程的内容。
  美国国防部(DoD)发表的《理解受信系统中识别和认证的指南》(浅蓝皮书)认为认证有三种类型[2],即基于知识的认证(Authentication by Knowledge, Something They Know)、基于所有物的认证( Authentication by Ownership ,Something They Have)、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Authentication by Characteristic ,Something They Are)。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发表的电子认证指导方针[3]中认为认证技术可以分为基于口令的认证(PASSWORD BASED AUTHENTICATION),基于信物的认证(TOKEN BASED AUTHEN-TICATION)和基于生物的认证(BIOMETRIC BASED AUTHENTICATION)三种。
  同时考虑到相关认证理论在信息安全其他课程中已有涉及,如“密码学概论”中报文认证、身份认证算法的介绍,“网络安全”课程中也有与认证相关的协议(如SSL等)的讲解,因此将这些内容在本该课程中仅作简要介绍。而PKI原理在“密码学概论”和“网络安全”课程中也有介绍,但PKI技术却没有在这些课程中涉及。国内外有不少观点也认为,PKI技术是认证技术的基础和必要组成,于是在本课程中将PKI技术的实现、标准和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3.2 课程内容的确定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四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认证的相关理论
  该部分首先介绍信息安全中认证的地位和作用,接着回顾“密码学概论”和“网络安全”课程中介绍的有关认证的密码学算法和协议,PKI的一般原理,最后给出认证技术的分类,重点讨论三种认证技术(口令、智能卡、生物认证)的对比,介绍多要素认证的概念并举例分析。
  第二部分:PKI技术
  该部分介绍PKI提供的服务、公钥证书的实现、公钥密码体制标准、认证中心标准、安全协议的实现、PKI的应用、PKI的实施。
  第三部分:智能卡技术
  主要介绍智能卡的历史、智能卡的分类、智能卡的应用和市场、智能卡的物理特性、智能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智能卡芯片、智能卡操作系统(COS)、智能卡的传输协议、智能卡安全体系、智能卡新技术。
  第四部分:生物认证技术
  介绍了生物认证的历史,生物认证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生物认证技术及比较,生物认证的市场和应用,生物认证系统的组成与认证过程,生物认证的性能分析、评估指标、测试类型和质量证明,指纹认证技术的详细讲解(指纹认证历史、指纹认证图像学基础、预处理技术、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匹配算法),其他认证技术(手型认证、脸型认证、语音认证、虹膜认证、视网膜认证、签名认证、击键动力学、DNA认证、步态认证)的一般介绍,新技术的展望(静脉图案认证、脸部热成像等),生物认证的活体检测,生物认证的标准,生物认证的法律问题。
  
  3.3 课程内容安排的原则
  3.3.1 历史发展原则
  由于本课程介绍的是技术,而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讲解某个技术时,一般首先介绍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在该技术讲解结束时再介绍该技术的最新发展,这样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该技术;其次可以让学生在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掌握技术革新的一般过程,激发创造性思维;最后通过对最新技术的介绍,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过时,同时为毕业后的研究生学习或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如在介绍智能卡技术时,讲到了USB-KEY技术、RFID等技术,并结合作业,给同学提供RFID方面的英文资料,要求他们独立阅读,并写出阅读报告。
  3.3.2 点面结合原则
  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而课时又有限,因此在有些内容的安排上采取点面结合的原则。如具体的生物认证,只重点详细讲解指纹认证技术,而其他技术只作一般性的介绍。生物认证技术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应用上最广泛的技术,该技术的实现对其他技术的实现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3.3 面向应用和市场原则
  技术应处于一定的应用和市场,离开了应用和市场的技术是象牙塔里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讲解某一技术时,应该介绍技术的应用和市场问题。同时通过对该技术市场占领情况的介绍,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生物认证技术时,我们就分析了最近几年各种生物认证技术的市场份额,并通过近几年来各种生物认证技术所占市场份额比例的变化分析哪些是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认证技术。

3.3.4面向标准(规范)原则
  在实际的应用中,技术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至关重要。刚进入某个市场的时候,如果不按照其标准来生产或开发,产品就很难被市场所接受。当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时,你就可以左右该技术的行业标准了。在“认证理论与技术”课程中,在讲解所有的技术时,我们都会讲解该技术的行业标准。这样学生毕业后,如果从事相关技术方面的工作,也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通过有关标准的学习,进一步将理论和技术、原理和应用结合起来,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
  如在PKI技术中,主要介绍了PKCS(公开密钥密码体制标准)系列标准, X.509(公钥数字证书标准)系列标准,XKMS(XML密钥管理规范)等;在智能卡技术中,主要介绍了7816系列标准,重点讲解7816-4标准(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行业间交换用指令)。而RFID的国际标准尚在制定之中,所以讲到这一部分时我们也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参与制定RFID国际标注方面所做的工作。在生物认证技术中,我们重点介绍了ANS X9.84标准(生物认证信息的管理与安全),BioAPI(生物认证应用编程接口)规范版本1.0等,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生物认证标准。
  
  4 课堂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探究式教学方法。“认证理论与技术”的授课对象是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的学生(第七、八学期),学生在英文阅读和独立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考虑到很多同学毕业之后将从事研究性的工作或学习,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采取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实际上,我们选择探究式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证的理论与技术”所涉及的不少内容比较新,适合于做探究式教学。
  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用在所谓的探究式学习或探究式教学中,其含义应该是后面一个层次,即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文献[4]中指出,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探索式教学的具体教学形式也不是固定的。在“认证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就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探究式教学。表1给出的是要 摘要:本文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目标,给出了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教学过程的组织模式和实施方式,形成了科学的、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这种模式在同类院校中类似专业中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项目化;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
      
  1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项目化”实践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专业各种项目的管理、设计、开发、测试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所谓的项目,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综合实验项目、设计性的模拟项目,也可以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软件工程项目等。
  “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以项目训练为主要内容,模拟项目公司的组织管理方式,设立相应的岗位并赋予责任和义务;该模式强调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主体,以自愿选择、自由组合为原则,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某个模块小组的某个岗位,组成若干合作关系的小组,构成项目开发团队;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指导作用,主要负责讲清楚项目背景知识和主要需求,设定项目情景,协调并核准学生们的组合,完全以 “教练”的身份指导学生进行协作能力和专业研发技能的训练。
  从教学目的性来说,“项目化”实践教学的目的与以往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专业的科学实践能力。只是长久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借鉴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证实性实验”方法,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现在对这种方法和结果的争议日渐强烈。“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其内涵决定它具备了与社会人才需求相一致的评价标准,人才培养途径和手段也与社会问题情境一致[1],因此,它的教学结果必然引导学生朝向社会需求的方向成长。
  
  2 “项目化”实验的教学目标
  
  (一) 培养职业角色意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依照软件公司的管理模式,在项目团队中分别设立“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员”、“首席程序员”、“软件测试员”等与实际项目开发责任相一致的岗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志向,自主选择有兴趣的岗位,这种自主进行的“择业”,贯穿于大学四学年学习过程中,通过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反复进行职业训练,学生对各种岗位能力的观察、体验,必然能够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得到专业兴趣培养、专业基础奠定、专业技能成长,最后,理性地、恰当地完成自己的职件业规划。因此,“项目化”实践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岗位角色需求奠定基础,缩短了职业适应期。
  (二) 因材施教,促进整体发展。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通过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实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教育原则。打破了“不容选择、封闭式、千人一面的个体任务”实践模式,转变成“选择性、开放式、因人而异的团体任务”模式。教师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岗位角色、学习知识并承担各自的责任,这种差异化训练、教育的模式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获得整个学生群体的和谐发展。
  (三) 建设创新的学习氛围。“以脑为本”学习理论认为,建设自主自愿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不再是被动情境下的不得已接受考核,而是在“教练”指导下接受团队的信任而承担责任,与学习困难相伴而生的些许恐惧和焦虑早已被维护人格尊严的心理愿望所驱散,并在同组伙伴和老师的真诚关怀下获得及时的援助;小组和整个团队的共同责任,使得关于如何完成任务的探讨成为主动、积极的研究行为,深入地挖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了基于协作的自主求解问题能力。“项目化”实践教学充满自主和自由的想象,沉浸在实践、求索、创新的学习氛围中。
  (四) 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在美国公布的人才素质指标中,第一项就是“合作能力”[2]。在现代大学生中,不乏唯我独尊、刚愎自用,或性格内向、孤僻之人,在学习与工作中很难与他人沟通合作,用人单位反映强烈。在沟通技术中,除了语言表达外,文字描述也是非常关键的,这正是理工科学生所匮乏的。高校关于加强理工科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呼声一直很高,甚至把它作为综合素质训练的首要内容。“项目化”实践教学中,几乎每一课程项目的实施都伴随有工程文档和教学文档的写作训练。
  合作从沟通开始,“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就是以团队沟通合作为基础组织教学的。项目的所有进展,都是在学生们大量参与和自由表达的环境下得到推进,加之教师有意安排的正式或非正式过程性讨论,使得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在专业情境中沟通与合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一次次的沟通、合作实践,不断地修补着沟通合作的意识不足、方法不当、文档不符等问题,逐渐培养出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使得专业情境的沟通合作训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实践机会。
  
  3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组织基本上是采用实际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4]。根据项目的大小,项目模块的多少及人员组织情况,在项目总经理(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负责下,分成各种开发、设计小组,其中开发小组内部设立有开发经理(组长)、交互设计员、首席程序员、数据库设计员等角色;测试小组内设有测试经理(组长)、软件测试员、文档写作文书等角色;针对项目较复杂、模块较多的情况,需要在各个小组中协调,因而还要设立项目办公室,有秘书和项目过程监理员等角色。如图1所示。与真实的软件公司一致,各角色都有不同的规格要求,除了各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外,所有角色均由学生担任,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地,在一个项目完成之前角色基本固定,下一项目可以自愿申报另外的角色。这样几轮下来,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职业角色,为今后从业方向的确定打下了基础。
  
  4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
  
  在对IT行业用人单位及软件公司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了“项目化”运行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筛选项目。针对来源不同的项目,研究其目的需求及开发意义,结合训练对象及训练课程,项目太大、技术性太强完成不了,项目太小没有训练的意义,所以要选择适宜的研发项目。然后确定训练班级和训练课程。
  项目分析。将项目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对于适合于课程训练的项目,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多少划分模块,对每模块设定角色岗位,项目小组4-6人比较适宜,一般地每一模块配备一名指导教师。
  学生分组。按模块分配项目组长(经理),由组长组建学生团队,组长和组内角色由学生自愿报名,项目组长对教师负责,组员对组长负责制。
  
  项目研发。该过程首先是“集中授课”,由项目总经理委托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讲解清楚项目开发背景、实现目标、技术平台、组织方式、考核要求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其次是“分组讨论”,按照模块需求,小组成员讨论实施方案。再次是与“用户交流”,锻炼学生与用户沟通能力,充分理解用户的真实需要,完善设计方案,以开发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作品评价。软件研发出来后,需要经过多次测试试用的修改过程,需要用户对作品进行评价,直到达到用户满意,交付使用,并保证维护时间。
  总结与考核。针对“项目化”训练的课程进行总结,完善作品说明书、与课程相关的文档资料,结合“项目化”实践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个人、组长及教师、用户的总体考核。
  
  5 “项目化”实践教学的评价形式
  
  良好的评价体系具有诊断、导向、激励、促进教学功能,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科学、实用的基于“项目化”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
  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客户,评价关系有师师、师生、生生、生师、客户对教师与学生等;评价内容不局限于学习效果,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沟通能力、创新精神、技术水平及文档写作水平等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多样化,如多元统计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等。表1列出了普通小组成员的评价表,还有客户参与的、针对项目经理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其评价指标和权重设置都是不一样的。
  
  
  6结束语
  
  “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可谓是塑造专业领域综合素质的良好方案。它典型地再现了未来职业环境中真实的专业领域问题,使得置身其中的学生们得到“学与习”的高度统一。学生们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协商决策的行为,不仅综合了个人所有能力素质(个人品质、人际关系能力、专业技术能力、领导能力等),也综合了个人与团队关系和岗位责任的认识(正确处理专业技术原因决定的人际关系、行政关系、岗位责任关系等),全方位地训练了专业职业环境下的能力素质[3]。
  “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脱离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改革措施,是一种综合性强、互动性高、知识含量大、实用性广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系三年多的教学试验表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欢迎,较好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很多学生由此看到了未来职业对自己的要求,因而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职业方向,增强了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就业情况使教师们也普遍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扭转“供

浅谈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教与学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与学
 摘要:通用技术开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目的的,但目前开设情况不理想,老师普遍认为是一门难教的课程,面对通用技术与其他传统科目的特殊性,老师和学生如何适应新教材,如何配合才能把这么课程吃透理想并真正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对此本文从老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出发探讨教学中的关键点。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设置的科目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技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全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的是向学生传播创造发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国家开设此课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开设几年时间下来,我们发现开设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在“非高考科目”的意识下学校不开设此课程或者用很短时间讲授完应付上级检查;学生对课程不重视、不感兴趣,不愿主动学习;一些老师认为这门学科是一门比较难教的学科。学校不开设是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老师有困难是因为没有把握通用技术教学的精髓,产生逃避心理,针对老师的疑惑有必要谈下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教与学,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把握课程教学的关键点。
  在传授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教的最大功能呢?1.提高老师自身知识面和技术素养才能教授更多知识。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面的宽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教材的理解能力与传授内容的新颖程度。由于通用技术囊括了自然科学、技术、经济、伦理、文史、社会、人文等多项内容,它对教师的个人素质、知识视野、技术水平和技术素养要求很高。但在我国的师范教育培养机制内,并没有可以直接胜任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范生。现阶段不少通用技术老师是从计算机、物理、化学、体育等课程中转调过来的,对技术知识的掌握仅限于一门或者两门,全面掌握的屈指可数,因此这些老师需要重视自身知识积累并加强培训。平时注重浏览网页、新闻、最新科技,利用网络、电视、相机等各种媒体搜集各种信息,做个有心人。2.采用多种方法把知识点认识透彻,用一切方法把课备好。通用技术教材有几个版本,各个版本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分析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所举实例也不同,因此个人认为老师在备课时除了参考教参外应多阅读各版本的教材,这样一个知识点才能掌握更全面,讲授时也能融会贯通不会有难度。除此之外,网络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使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同行的各种资料,进行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另外,一个教研组可集中备课,各位老师集体贡献智慧,避免单个老师备课耗时耗精力,这样做能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不仅减少备课时间和难度,也使知识点把握更加准确。3.用贴近生活的教具丰富课堂氛围。当前,我们没有通用技术课配套的教具,如果只一味地讲解,没有适时的实验演示,显得内容有些空泛,如果能自制一些教具,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就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初次备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的《结构的强度》时,我自制了一些教具,如:用硬卡纸做纸筒,做的时候保证它们周长相同;用放蛋糕的碟子做秤盘;还有一个,图示中的压棒不好做,因为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出来以后的圆、三角形和正方形高度是不一样的,不好压,为此我特意找了三个玻璃胶桶做压棒。讲到“不同截面形状的悬梁的强度测试”试验时,拿出准备好的教具,并且找同学上来协助,模拟课本上的例子,把教具摆放好,让学生去压。整个过程中,学生们特别新奇,精力特别集中,课堂的效果非常好。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不少东西都可以成为教具,从塑钢铝合金材料到书桌椅子等,只要是个有心人,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切身感受到技术就在自己身边。4.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通用技术拜托了原有劳动技术课的“单纯劳动”或“劳动技能”模式,强调创造力的开发,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那么学生怎么才能学好这么课程呢?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学生该做哪些功课才能吸收知识,领悟技术,并且把技术得以合理应用呢?首

/
本文档为【农远工程“形式三”下的协作开放式教学课例探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