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32.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大型策划方案(16页)

2012-03-19 16页 doc 40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7698

暂无简介

举报
32.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大型策划方案(16页)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策划方案 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 策划方案(纲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人类历史上无法再造的奇迹。位列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丰碑。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髓;赋予我们民族无限的动力及万世长存永不倒的“长城精神”! 2008的北京展现出充满活力的发展契机,与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她不仅是国际经贸文化合作的广阔舞台,也是世界各国文化名人的神往之地。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全...
32.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大型策划方案(16页)
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策划方案 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 策划方案(纲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人类历史上无法再造的奇迹。位列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丰碑。长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髓;赋予我们民族无限的动力及万世长存永不倒的“长城精神”! 2008的北京展现出充满活力的发展契机,与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她不仅是国际经贸文化合作的广阔舞台,也是世界各国文化名人的神往之地。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圣地,长城文化底蕴厚重,经历了多年的历史变迁,岁月轮回,长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 慕田峪长城在中外素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早在清代就有诗人孙学诗写下了“借问谷中何所有,千树桃花万树柳”的著名诗句。依托慕田峪长城将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举办一系列的国际文化活动,以此向中外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促进社会公众对长城这一中华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 活动主题:我和我的长城 主题口号:我和我的长城 活动目的:利用慕田峪景区开放20周年的契机 ,连续5年举办慕田峪长城文化节,通过对长城文化的挖掘、推广和整合,在传播长城文化的同时,树立慕田峪景区的领导者地位,促进景区发展 活动宗旨 弘扬长城文化;展示慕田峪长城魅力;保护长城、保护环境。 活动时间 2008年02月—2008年11月 活动地点 慕田峪风景区、怀柔区、长城沿线、全国20所重点学校 主办机构(拟) 中国长城学会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 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 承办机构(拟) 北京市怀柔区旅游局 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旅游区办事处 参与机构(赞助商) 媒体支持(拟) 慕田峪长城文化节官方网站、新浪、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凤凰卫视、国家地理、沿线城市相关媒体……(略) 主要活动 (1)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开幕式 (2)慕田峪志愿者探索长城之旅 (3)长城形象大使选拔 (4)长城文化校园巡回展 (5)长城文化论坛 (6)国际长城之友公益活动 (7)慕田峪长城文化圈整合推广 (8)慕田峪景区推广 (9)长城文化挖掘、整理、保护 活动介绍之一 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开幕式 时间:2008年04月 地点:怀柔区万人体育场 内容: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暨慕田峪景区成立20周年开幕式大型演出《长城魂》; 宣布当天为《世界长城日》 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圈春季旅游行动同时启动 活动介绍之二 慕田峪志愿者探索长城之旅 探索时间:2008年 探索地点:嘉峪关—雁门关—外三关—紫荆关—道马关—居庸关—八达岭—慕田峪,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京五省市约2000公里。 探索人员:慕田峪工作人员、慕田峪游客、长城研究学者、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户外探险爱好者、影像师、随行记者共20名。 探索宗旨:挖掘长城文化、传播长城文化 活动简述:本次活动主要分前期选拔、中期探索和后期推广3个阶段。 前期选拔:(1)通过网络、门票、平面媒体的传播,自主报名并通过一定的选拨考核,选出慕田峪游客、户外探险爱好者、影像师共8名;(2)邀请长城研究学者、地理学家、历史学家、随行记者共10名。(3)两名慕田峪工作人员2名 中期探索:慕田峪志愿者对长城沿线的历史、建筑、民间文化、地理等领域进行考察发掘并纪录,每到一处都举行取土仪式,由随行记者和当地新闻媒体同步报道;和长城沿线的小学结合,开展长城保护和环保交流活动,并向他们赠送捐助品 后期推广:到达北京后,利用沿线的泥土制作精美的收藏品2000只,部分进行拍卖、部分作为礼品和纪念品进行赠送;制作纪录片在《旅游卫视》《凤凰卫视》等频道播出;撰写行程故事在《国家地理》等专业平面媒体刊登。 活动介绍之三 长城形象大使选拔 配合本次和后续文化节的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以商业化的运行模式,依托庞大的立体化媒体宣传平台持续、纵深、全面的推广系统架构,以期达到多赢的社会效果。 长城形象大使:和中华和长城有关联、能够代表长城文化底蕴的形象,亲和健康、热爱生活、有爱心,对社会公益事业有极高的认识和热情,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的海内外华人明星。 选拔方式:(1)自主选出10位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作为候选人;(2)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立体传播;(3)和一家有影响力的卫视合作,推出大型互动娱乐节目,借用时下流行的海选电视模式,由公众通过声讯、短信、网络等方式,选出最后的获胜者。(4)通过新闻媒体和发函两种方式,邀请获胜者担任“长城形象大使”。 候选名单:姚明、刘翔、成龙、杨振宁、李宁、张义谋、张瑞敏、李开复、余秋雨、李嘉诚。 活动介绍之四 长城文化校园巡回展 目的:以向在校学生传播长城文化为由头,传播慕田峪企业形象 活动形式: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展览,包含图片、实物、现场讲解、会等内容 时间:2007年4.5.6月 10月11月 地点:全国10省市 路线:从北京出发经天津,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山西最后回到北京。沿途十六个全国知名高校和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四个中学。 活动介绍之五 长城文化论坛 纪念伟大的中华文明,固化长城的形象,提高文化节内涵和档次,多层面调动中外参与热情,增进中外组织交 流,弘扬长城精神 活动时间:2008年04月 活动地点:大型会议中心 拟邀人员:长城文化专家、政府官员、旅游专家学者、慈善家、知名企业家、长城沿线代表、关心长城的海外 华人和国际友人、新闻媒体 活动内容:高峰会形式,就长城文化进行研讨,论坛结束时发表联合宣言 活动介绍之六 国际长城之友公益活动 活动时间:2008年05月 活动地点:慕田峪风景区 活动形式:邀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如国际长城之友)参与 慕田峪环保志愿者义务清洁长城 发表长城保护宣言白皮书 联手中华长城学会设立“慕田峪”长城保护基金 活动介绍之七 慕田峪长城文化圈整合推广 慕田峪长城文化圈:受慕田峪长城历史和文化影响的周边乡镇和旅游景点。 我们推出慕田峪长城文化圈概念,是为了整合怀柔区的旅游资源并把他们统一在长城文化的旗帜下,借助长城文化的影响力,在做大长城文化节的同时,顺势推广文化圈内的周边乡镇和旅游景点。 怀柔区共有14个乡镇和数十个旅游景点,资源丰富。如渤海镇的板栗、 怀柔镇的红螺湖等资源,都可以整合为本次文化节的一个子项目,共同推广、共同受益。 现在举一个例子: 渤海镇盛产板栗,在果实成熟时会举办板栗文化节,但由于自身的整合能力有限,规模和影响力都不尽如人意, 如果把板栗文化节作为慕田峪长城文化节的一个子项目,在资源、传播、人流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整合,既丰富了长城文化节,又有效宣传了板栗文化节,同时经费分摊,节约了成本。 活动介绍之八 慕田峪景区推广 慕田峪景区举办长城文化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所以在文化节期间,搭车促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长城文化节举办期间,慕田峪景区应借助长城文化节的东风,适时组织诸如游园、实物展、主题周等系列促销活动。 活动介绍之九 长城文化挖掘、整理、保护 发行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邮票和纪念封,作为礼品和奖品赠予与会人员; 组织出版长城地图,作为永久性资料收藏; 组织一档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在传播长城文化的同时,树立慕田峪品牌形象 文化节招商 本次长城文化节采取招商的方式,经费大部分由赞助商提供,赞助商主要有以下种类: 文化节总冠名:一家,约500万; 子项目冠名:慕田峪志愿者探索长城之旅200万、长城形象大使选拔200万、长城文化校园巡回展100万、慕 田峪长城文化圈整合推广每个50万; 供应商:实物赞助,如汽车、场地、宾馆、保险、会议用品、通讯支持等。 筹备路线图 2007年07月前:完成整体策划方案、执行方案和相关筹备工作; 2007年10月: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2008年02月前:完成相关招商工作 2008年03月:召开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END—— 6
/
本文档为【32.2008慕田峪长城文化节大型策划方案(16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