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12-03-17 1页 doc 38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0082

暂无简介

举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疾病大多能自愈。病人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 传染途径 EB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健康人群中带毒率约为15%,在卫生状况良好的环境,病毒感染延迟至青壮年。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多见。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2次发病不常见。发病以晚秋初冬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疾病大多能自愈。病人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 传染途径 EB病毒普遍存在于人群中,健康人群中带毒率约为15%,在卫生状况良好的环境,病毒感染延迟至青壮年。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经口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经飞沫及输血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更多见。病后可获持久免疫,第2次发病不常见。发病以晚秋初冬为多。 病理改变 基本特征是淋巴组织良性增生。淋巴结肿大但并不化脓,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主要为异常的多形性淋巴细胞浸润。 症状 除极轻型病例外,均有发热,伴有寒战和多汗。60%的患者有浅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皆可被累及,以颈淋巴结最为常见,肿大淋巴结消退需数周至数月。半数患者有咽痛,齿龈也可肿胀。约10%病例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者可达2/3,约5%~15%出现黄疸;几乎所有病例均有脾肿大,检查时应轻按以防脾破裂。 约10%的病例出现皮疹,呈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荨麻疹等,偶呈出血性;多见于躯干部,常在起病后1~2周内出现,3~7天消退;比较典型者为黏膜疹,表现为多发性针尖样淤点,见于软、硬腭的交界处。神经系统极少被累及,可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周围神经炎等。  病程 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多为1~3周,少数可迁延数月;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短,病情轻;少数病例的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并发症 约30%患者可并发咽部细菌感染,5%左右患者可出现间质性肺炎;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并发心肌炎者约占6%;可出现脑膜炎、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约为1%;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10~21天内;溶血性贫血、胃肠道出血、腮腺肿大等。 治疗 本病的治疗为对症性,即针对所并发病症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大多能自愈。 预防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有主张急性期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漂白粉、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本病预后大多良好。本病病死率为1%~2%,死因为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虽EB病毒亦可见于淋巴瘤患者,但本病不会转化为淋巴瘤。 注意事项  体温超过38.5度应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2-3周,减少机体耗氧量,避免心肌受累。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干硬、酸性、辛辣食物,保证供给充足的水份,每天饮水量大约是少儿为1000-1500毫升、年长儿为1500-2000毫升。 又称接吻病
/
本文档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