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2-03-16 50页 doc 1M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2256

暂无简介

举报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〇〇九年二月 目 录 11总论 11.1项目建设意义 21.2评价目的 31.3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61.4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 71.5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81.6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10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02.1 地理位置 10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02.3 预测交通量 1...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道G105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大纲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5号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〇〇九年二月 目 录 11总论 11.1项目建设意义 21.2评价目的 31.3评价范围及评价 61.4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 71.5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81.6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102 工程概况与工程 102.1 地理位置 10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02.3 预测交通量 112.4 建设规模、主要工程数量和技术指标 122.5 土石方平衡及渣、料场规划 142.6 工程设计布局 202.7 占用土地及拆迁安置情况 212.8 资金筹措与建设进度 212.9 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02.10 评价因子筛选 333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333.1 环境概况 333.1.2 气候气象特征 373.2 社会经济概况 403.3 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44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4.1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444.2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 444.3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444.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465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465.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465.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465.3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465.4施工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486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486 .1营运期声环境影响 486 .2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 486 .3营运期水环境影响 486 .4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496 .5营运期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07环境保护措施 50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2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558评价结论 1总论 1.1项目建设意义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中部平原的水网地带,毗邻广州、中山与港澳。为了进一步拓宽顺德发展空间,顺德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顺德快速干线的构想,以进一步密切佛山市以及顺德区内各镇街的交通联系,实现区域内外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集散。 2006年12月28日,顺德区交通局的交通调研会议上提出了建设顺德干线公路的构思,要求充分利用多年来区内已建成(仅小部分未建成)的主干线公路,形成基本涵盖全区、畅通无阻的干线公路通道,打造顺德30分钟经济圈,通过与其他纵横主干道路的有机衔接,大大提升顺德路网效率。规划的顺德快速干线呈一个巨大的“中”字形,以佛山“一环”南延线为中轴,以东部纵向的碧桂路、西部纵向拟建的乐龙路及同兴路、北部的“横六”干线、南部高富路与“横九”干线(红旗大道)为大框架,全长约78公里,沿线经过大良、伦教、北滘、乐从、龙江、杏坛、容桂、勒流8个镇街。 顺德快速干线的建设将强化顺德区与佛山市干线路网(尤其是一环)的对接联系,使全区路网布局更加合理,通过快速干线与105国道、佛山“一环”、325国道、“横九”干线、顺番路、一环南延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等干线路的衔接,以及顺德区与市公路局合作对省、国道改造,将优化顺德路网结构,提高快速通行能力,形成中心城区与各镇(街)之间便捷的半小时生活圈,实现不同层面的区域交通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并与佛山市一环及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的快速干线有效衔接,大大提升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顺德区与广佛都圈及珠三角城市群的融合,为顺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由乐龙路和同兴路两部分组成,为顺德快速干线网的西段部分。路线北接原佛山一环南段(规划广明高速),与佛山新城区主干道岭南大道相连,南至“佛山一环南拓”线位(原顺番公路)。 本项目是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配套工程,也是佛山市规划“纵四”公路主干线的一部分。路线基本利用原“纵四”规划线位,为配合佛山新城区建设,根据新城区及顺德区总体规划,对项目起点线位进行了调整,起点线位略微向西偏移,改为接岭南大道。 本项目路线全长15.190km,主线横断面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双向6车道,路基总宽33.5m。本工程包括跨越顺德水道的乐龙特大桥1座1070.54m,迳口河大桥1座583.54m,中小桥55.62m/3座,互通立交3座(大罗互通立交、龙江互通立交、里海互通立交),下穿地道488m/1座;征用土地1569.4亩,拆迁房屋137073m2,总投资28.4975亿元。 1.2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建设既促经济发展又与人、与环境和谐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对公路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及分析评价,对项目改造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作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分析,提出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并准备好相应的环境管理与跟踪监测计划,以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同益。 (1)完善本项目的决策,确保拟建项目在环境方面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确保由本项目产生环境后果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得到识别,使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重视,并为提出的减缓影响措施提供依据; (3)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环境不利影响的预防、缓解、降低至最小程度的措施和采取补偿措施的途径; (4)为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1.3.1评价范围 本项目的评价范围由评价等级、敏感点分布情况和工程的范围而定。 水环境评价范围:公路所跨越水体上、下游500m的水域。 大气评价范围:公路施工沿线两侧200m的区域。 噪声评价范围:公路施工沿线两侧200m的区域。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公路施工沿线两侧200m-300m的区域。 1.3.2评价标准 (1)地表水 本项目位于顺德区乐从镇和龙江镇,所跨越的水体主要为顺德水道和龙江大涌、跃进河等内河涌。工程所跨越的河流为顺德水道,其主要功能为饮用,水质保护目标为II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工程所涉及内河涌的主要功能为景观、工业、农业灌溉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Ⅳ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废污水排放采用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2)噪声 根据课题组实地考察,本工程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为厂房、鱼塘及部分居民住宅等,楼层以三层为主,因此,根据本工程所在区域的特点,本次现状评价采用《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工程建成营运后,对工程沿线两侧第一排建筑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对工程红线30m外的区域执行《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3)大气 根据佛山市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属于二类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采用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4)评价标准汇总 根据本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本次评价对各种环境要素拟使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污染源评价标准见表1-1~表1-7。 表1-1 本次评价拟使用的评价标准 标准 项目 标准号 标准名称及分类 级 别 环境 质量 评价 标准 水环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I类和IV类 大气环境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2000年修改单 二级 声环境 GB3096-200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类 污染 源评 价标 准 水环境 DB44/26-2001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第二时段一级 大气环境 DB44/27-2001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声环境 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IV类标准限值 序号 项目 IV类标准限值 1 pH 6~9 12 Cd ≤ 0.005 2 DO ≥ 3 13 Cu ≤ 1.0 3 CODMn ≤ 10 14 石油类 ≤ 0.5 4 BOD5 ≤ 6 15 Zn ≤ 2.0 5 氨氮 ≤ 1.5 16 氟化物 ≤ 1.5 6 挥发酚 ≤ 0.01 17 粪大肠菌群 ≤ 20000 7 氰化物 ≤ 0.2 18 CODCr ≤ 30 8 As ≤ 0.1 19 LAS ≤ 0.3 9 Hg ≤ 0.001 20 硫化物 ≤ 0.5 10 六价铬 ≤ 0.05 21 硒 ≤ 0.02 11 Pb ≤ 0.05 22 总磷 ≤ 0.3 表1-3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 单位:mg/L 项目 第二时段二级 项目 第二时段二级 pH(无量纲) 6~9 悬浮物(mg/L) ≤ 100 CODCr(mg/L) ≤ 110 石油类(mg/L) ≤ 8.0 BOD5(mg/L) ≤ 30 动植物油(mg/L) ≤ 15 NH3-N(mg/L) ≤ 15 磷酸盐(以P计)(mg/L) ≤ 1.0 Cu(mg/L) ≤ 1.0 Zn(mg/L) ≤ 3.0 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二级标准限值(mg/ m3)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SO2 0.50 0.15 0.06 NO2 0.12 0.08 0.04 PM10 — 0.15 0.10 TSP — 0.30 0.20 表1-5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摘录) 单位:mg/m3 项目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SO2≤ 0.4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NO2≤ 0.12(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颗粒物≤ 1.0(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表1-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等效声级Leq: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2 60 50 4a 70 55 表1-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A)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 70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1.4评价等级与评价重点 1.4.1评价等级的确定 (1)水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位于顺德区乐从镇和龙江镇,所跨越的水体主要为顺德水道和龙江大涌、跃进河等内河涌。其中顺德水道水体规模中等,水质要求为II类,龙江大涌、跃进河等内河涌的水质保护目标为IV类。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基坑废水、冲洗废水等,废污水排放量较小(<1000t/d),污水的复杂程度不高,经采取措施后不会排放至顺德水道;在运营期产生的污水仅为路面径流。因此,根据项目和建设地区环境特征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本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2)声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位于顺德区乐从镇和龙江镇,沿线环境在本工程建设前后有较明显增加,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的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噪声影响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和龙江镇,为平原地貌,建成后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2和CO,根据类比调查初步估算出本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等标排放量为P<2.5×108m3/h,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价定为三级。 (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本工程按影响范围为路两侧各200m计,拟建工程影响范围小于20km2。施工沿线地区主要为农田、鱼塘和村镇,区域内没有发现珍稀濒危物种存在,植被类型比较简单。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定为三级从简评价。 (5)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有关规定,评价工作级别按表1-8划分。 表1-8 评价工作级别表 剧毒 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 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 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 根据现场勘查和项目的可研报告,本工程的环境风险主要为营运期车辆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倾入顺德水道从而污染水源的风险以及交通意外导致的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的泄漏及爆炸等。因此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等级为二级。 1.4.2评价重点 顺德水道有饮用功能,集中分布着顺德区数个水厂取水点,本项目上游2200m处为龙江水厂取水口,下游2100m处为勒流水厂取水口,地理位置比较敏感,桥梁桥桩施工可能会影响水厂水源区的水质。公路在运营期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汽车尾气和噪声问题,评价区域为乡村区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村庄,会对周围的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水环境、大气和噪声环境的影响评价为本次评价的重点。 1.5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1.5.1环境敏感点 经实地走访,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周围居民点及农田等环境敏感点距离较远,工程沿线两侧均为鱼塘和农业用地,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较为稀少,且不存在珍稀濒危动植物,也不存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动植物。 本次评价的大气和声环境环境敏感点为沿线经过的村庄和民居等,见表1.5-1。本工程所跨越的水体主要为顺德水道,水质保护目标为II类。考虑到公路危险品运输可能造成的风险,本次评价将龙江水厂及勒流水厂取水口作为水环境敏感点。 1.5.2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施工区域、工程红线两侧200m内区域的大气和声环境环境敏感点,不因项目实施受到显著影响。 (2)生态保护目标 保护工程施工区域及沿线的植被,不因施工和工程营运而使数量明显减少。 (3)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顺德水道等水体的水质目标和水体功能不因本工程的施工而受到影响。 1.6评价方法和工作程序 1.6.1 评价方法 本项目路线短,根据对项目沿线的实地踏勘,项目无周围敏感点,因此集中对工程施工和营运的影响进行评价。 (1)根据《工可报告》中路段预测交通量、工程、地形、气象等环境特征划分,有针对性地对路段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2)大气、声环境评价主要采用模式预测法进行计算、分析;生态环境、 水环境、水土流失评价采用调查、类比分析和模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和公众参与采用调查分析方法。 1.6.2工作程序 本工程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图1-1 环评工作程序示意图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顺德区西部乐从镇和龙江镇境内,北接佛山一环,跨顺德水道,先后与龙洲公路、珠二环相交,南至顺番公路,路线呈北南走向,路线全长15.90km。地理位置见图2-1。 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2.1路线走向 路线走向:路线北起佛山“一环”北侧乐从镇大罗村附近,向南下穿佛山一环,与藤湖路相交,经大闸村,跨越迳口河、顺德水道,进入龙江镇境内,与北华路相交后,跨龙江大涌,沿原龙良公路与龙洲公路相交,跨跃进河,向南利用同兴公路,跨龙良公路,下穿珠二环高速,终于顺番公路(佛山一环南拓的一部分)龙江镇左滩村境内,终点接大金山隧道。推荐路线全长约15.190km。 2.2.2主要控制点 全线主要控制点有:岭南大道线位、佛山一环大罗通道、乐从镇污水处理厂、大闸村、迳口河水闸、顺德水道、龙洲公路、西庆村、同兴路、珠二环预留通道、新世纪农业基地、圣淘湾别墅区、顺番公路及沿线重要建筑物等。 2.3 预测交通量 1. 车型比预测: 由于项目区经济发展较快,深加工工业等比较发达,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逐渐提高,所以货车呈小型化和大型化的趋势。小型货车承担城市内的短途、小批量的货物运输配送,预计将会有稳定的增长。由于受到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汽车工业水平限制,中型货车占有主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汽车工业水平的进步,货车的大型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型货车的数量将会逐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WTO,集装箱运输方式将成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货物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未来将呈现快速增长。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出行次数将会进一步增加,客车交通所占比例将逐步增加,尤其是小客车进入家庭后,小客车所占比例将会继续增长。预测车型比例见表2.3-1。 表2.3-1 未来车型比例预测表 单位:% 区间 小货车 中货车 大货车 小客车 大客车 集装箱 2010-2015 14.55 20.94 20.79 25.42 9.15 9.15 2015-2020 14.32 19.82 21.00 25.92 9.47 9.47 2020-2025 14.53 18.71 21.20 25.97 9.79 9.79 2025-2030 14.66 17.60 21.41 26.10 10.12 10.12 注:以上按PCU计算。 2、交通流量预测 道路交通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进行,道路现状交通量及各未来特征年交通量预测见下表。 表2.3-2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d 路段名称 2011年 2012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大罗立交~龙江立交 30574 33087 41937 48843 55634 60174 龙江立交~里海立交 24958 26955 33955 39409 44292 47422 2.4 建设规模、主要工程数量和技术指标 2.4.1道路等级 本项目为与佛山规划“纵四”主干道的一部分,参照佛山、顺德道路规划,结合本道路在项目区域的地位及作用,本项目推荐采用一级公路标准修建。由于项目位于泛城市化地区,作为连接各镇街的主干道路,兼具城市道路的性质。 为满足各组团间快速联系的要求,本项目定位为部分控制出入的一级干线公路,服务于长距离、大运量及主要城镇的交通出行。 根据本项目在佛山市和顺德区公路网中的地位、功能及本项目2030年预测交通量为55072辆/日(折算小客车)。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同时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车速100km/h。 2.4.2主要技术标准 1.主线技术标准 本项目道路等级推荐为部分控制出入的一级干线公路,同时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主线具体技术指标见表2.4-1。 表2.4-1 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1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 2 设计速度 km/h 100 3 路幅宽度 m 33.5 4 行车道数 道 双向6 5 行车道宽度 m 3.75 6 停车视距 m 160 7 平曲线一般/极限最小半径 m 700/400 8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m 4000 9 回旋线最小长度 m 85 10 最大纵坡 % 4 11 最小坡长 m 250 12 竖曲线一般/极限最小半径 (1) 凸形 m 10000/6500 (2) 凹形 m 4500/3000 1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 14 桥梁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I级 2.互通立交技术标准 根据本项目相交道路等级、所在区域路网规划要求及交通量预测结果,互通立交分别采取不同交叉形式。匝道设计车速由转向交通量、相交道路设计速度及匝道线形指标来确定,一般按40~60km/h考虑。互通立交主线技术指标见表2.4-2。 表2.4-2 互通式立交范围内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技术指标 1 主线设计速度 km/h 100 2 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值 m 1500 极限值 m 1000 3 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形:一般值/极限值 m 25000/15000 凹形:一般值/极限值 m 12000/8000 4 最大纵坡:一般值 % 2 最大值 % 2 本项目互通立交按其功能分为两种,即枢纽型和一般型互通立交。互通立交匝道技术指标如表2.4-3。 表2.4-3 互通式立交匝道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1 匝道设计速度 km/h 40 60 2 停车视距 m 40 75 3 行车道宽度 m 3.50 3.50 4 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 m 60 150 极限值 m 50 120 5 匝道回旋线参数 m 35 70 6 匝道回旋线最小长度 m 35 50 7 匝道最大纵坡 % 5 4 8 匝道最小竖曲线半径 凸形:一般值 m 900 2000 极限值 m 450 1400 凹形:一般值 m 900 1500 极限值 m 450 1000 9 匝道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 m 40 70 最小值 m 35 50 10 保持正常路拱的圆曲线半径 m 800 2000 3.跨越航道及道路净空标准 (1)通航河流通航净空 本项目所经通航河流主要为顺德水道,根据广东省佛山市航道局(佛航道函【2007】11号)文件,乐龙大桥跨越的顺德水道为国家Ⅲ级航道。 表2.4-4 乐龙大桥通航净空指标表 河流名称 航道等级 净高(米) 净宽(米) 上宽(米) 侧高(米) 备注 顺德水道 Ⅲ-(2) 10.0 75.0 56.0 6.0 两孔通航 (2)跨越等道路级的净空标准 表2.4-5 跨越等级道路的净空标准表 道路等级 跨越净空指标(米) 主线被跨越净空指标(米) 二级公路及以上 5.0 5.0 城市道路 5.0 三、四级公路 4.5 (3)通道净空标准 表2.4-6 通道净空指标表 通道类型 净高(米) 净宽(米) 汽车通道 3.5 8.0 机耕通道 2.7 6.0 人行通道 2.2 4.0 2.5 土石方平衡及渣、料场规划 公路全线路基挖方18.25m3,填筑土方52135m3,需借土方52117m3,无弃渣产生。路基土石方估算结果详见表2.5-1。 表2.5-1 土石方估算表 单位: m3 桩 号 挖方 填方 利用方 借方 YK19+180~YK21+080 9.09 25863 9.09 25854 ZK19+180~ZK21+080 9.16 26272 9.16 26263 合 计 18.25 52135 18.25 52117 1. 路基填料:路线所经区域为冲积平原,项目附近砂源丰富,在填土量不足时,采取砂质路堤形式,结合粘性土包边,减少取土数量,节约占地。 路线大部分路段经过地区为软土地基,路基填料可考虑采用粉煤灰填筑,一方面,采用轻质填料可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及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可减少污染,改善生态和自然环境。 2. 砂料场:沿线河流纵横,砂源丰富,东平水道、顺德水道、顺德支流及西江、北江上游均产中粗石英砂,砂质纯洁,质地坚硬。可通过水路转公路运送至工地。 工程用碎石、片石、石屑,鹤山境内石场产量较大,可开采或出售各种规格的片、块石。西淋岗、张队石场出产的石料,可用于路面碎石及人工构造物。 工程所用土、砂、石料必须购自当地政府批准的持证合法取土、采石和采砂场。 3. 其他主材来源及供应 钢材:普通钢材大部分可于区内购买,少部分普通钢材及高强度钢丝需从广州市购买。 沥青:本地区内无生产路用沥青的厂家,路用沥青需从广州市或外省购买。 木材:当地主要以冲积平原为主,森林较少,木材供应不足,需从区外采购。 水泥:区内水泥市场供应充足,可在区内就近购买。 4. 工程所产生垃圾均运至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处统一处置,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 2.6 工程设计布局 2.6.1 路基工程 2.6.1.1路基宽度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度为33.5m。路基标准横断面见图2-1。 图2-1路基标准横断面(近期) 2.6.1.2路幅布置 1、主线标准横断面布置 (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0.75(土路肩)+3.0(右侧硬路肩)+3x3.75(行车道)+3.5(中间带)+3x3.75(行车道)+3.0(右侧硬路肩)+0.75(土路肩)=33.5m。其中中间带:0.75(右侧路缘带)+2.0(中央分隔带)+0.75(右侧路缘带)=3.50m。 (2)大桥横断面布置 主线大桥按双向六车道、上下行两幅桥梁布置。两幅桥间距1.0m,半幅桥桥梁宽度布置为: 0.5(防撞护栏)+0.75(路缘带)+3x3.75(行车道)+3.25(右侧硬路肩)+0.5(防撞护栏)=16.25m。 (3)中小桥横断面布置 中、小桥梁桥宽度与路基同宽。 2、匝道标准横断面布置 匝道采用单车道和单向双车道两种形式。单车道匝道路基宽8.5m;双车道匝道无紧急停车带,路基宽10.5m;双车道匝道设紧急停车带,路基宽12.0m。匝道桥梁与匝道路基同宽。 2.6.1.3一般路基设计 1、路拱坡度 正常路段行车道、硬路肩采用2.0%,土路肩采用4%。最大超高横坡为6%。 2、设计标高 设计标高位于中央分隔带边缘处,即平面设计线两侧各1米处。 3、路基填筑高度 路基填土高度均小于8m,桥头填土高度按4~6m控制。 4、路基边坡 主线填方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立交匝道外侧边坡坡率采用1:1.5,内侧边坡坡率宜采用1:3。放坡受限制路段,可考虑设置边坡挡土墙收坡。浅挖方路段,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1。 5、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采用突起式,设双向的2%横坡;表面植草、栽种灌木。 6、用地范围 用地范围为坡脚外2m。 2.6.1.4路基路面排水 1、路面排水 考虑项目沿线将逐渐城镇化,同时考虑减少占地、减少借土数量,本项目路面水采用管道排水方式。通过在路面外边缘置拦水缘石将路面水汇集,集中引入硬路肩外边缘处的偏沟式雨水口,雨水再通过横向及纵向雨水口管流入对应的检查井内及纵向雨水管内,最终排入天然河渠内。 2、路基排水 因主线路面均采用管道排水,路面污水不会流向边坡及周围田地,路基边坡仅径流坡面水,通过植草绿化,坡面水不会对周围田地造成污染。同时为节约占地及降低工程造价,主线路基边坡坡面水采用散排方式。 3、互通区排水 互通沿线广布鱼塘,为避免匝道路面污水流入养殖水体,原则上立交匝道路基外侧设置“U型”或矩形排水沟,用以排除路面及路基坡面水。有条件时设置一些沉淀池,以阻隔来自路基的污染水源直接排入河涌。立交路基内部设置浅碟型环保排水沟,沟壁采用河卵石或草皮铺砌。 匝道填土高度小于等于4米的路段,路面水漫流排至排水沟;对于匝道填土高度大于4米的路段,采用急流槽将路面水集中排至排水沟内。 2.6.1.5边坡防护 填土路基当边坡高度小于4m时,坡面采用植草(掺灌木种)防护;当边坡高度大于4m时,坡面采用三维网植草(掺灌木种)防护;当边坡高度大于6m时,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拱架结合草灌防护。挖方路基边坡高度均小于4m,坡面采用植草(掺灌木种)防护。沿河(塘)路段路基设计洪水位加0.5米以下的路基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路基放坡受限制路段,可采用重力式浆砌片石挡墙或现浇钢筋砼挡土墙收坡。 2.6.1.6 新旧路基拼接设计 边坡开挖:先清除边坡表土20cm,处理原边坡范围外软基后,再分层开挖边坡、分层填筑与边坡范围内软基处理交替进行。 路基拼接:新老路堤接缝处,对老路挖台阶,台阶高度0.8~1m,视稳定情况采用木板临时支护。每2个台阶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型号TGSG40-40,用U形钢钉固定。 2.6.1.7软土路基处理 项目所在地为三角洲平原地带,主要地貌类型为海冲积相平原,沿线表层基本为0~4.0米厚的填筑土,在填筑土下广泛分布有软土,基本组成为:淤泥、淤泥质土、淤泥质亚砂土,连续分布。软土厚度一般在2.0米~15.0米之间,局部厚度大于20米。埋深一般在20米之内,局部埋深大于30米。软土具有含水量高、空隙比大、高压缩性及抗剪能力低的特点,对路基、路面、人工构造物及桥梁桩基的稳定具有破坏作用,应进行特殊处理。 1、路基控制填土高度的确定 根据沿线软土地基的分布特征及软土的性质,结合广东省以往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软土路段路基填高不宜过高,以减轻桥头跳车及工后沉降变形。本项目路基填高控制在6.0米以下,原则上6.0米以上的路段修建桥梁。 2、软基处理的选定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广东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经验,初拟以下处理方式: (1)挖淤换填处理 本项目的大部分地区为鱼塘,当软弱土层埋深在3m以内时,清除全部软土,然后回填砂或级配较好的粗粒土。 (2)排水固结处理 对于软弱土层埋深大于3m时,一般路基路段拟采用袋桩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袋装砂井直径为7cm,塑料排水板宽10cm,排水体间距采用0.9~1.5米,正三角形布置。为加快软土的排水固结速度,在排水体上满铺一定厚度的砂砾垫层,并结合路基超载、等载的方式联合进行。 3、复合地基处理 本方法适用于桥头、涵洞、挡墙等构造物的深层软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为主要目的,处理宽度为路基边坡或挡墙以外1米的范围内,具体处理方法可采用粒料桩、CFG桩、水泥搅拌桩及预应力管桩等。当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时,桩间应布设塑料排水板,以消散桩间孔隙水压力。水泥搅拌桩处理深度一般不宜超过12m,CFG桩处理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0m。居民密集区不宜采用粒料桩及管桩。 旧路基加宽部分为保证原有路基的稳定,宜应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工期较紧的一般路段,为加快施工进度,也可考虑采用复合地基处理。 2.6.2 路面工程 本工程路面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1、技术标准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荷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2、路面结构 1)辅道路面结构 干燥及中湿路段采用如下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上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8cm4%水泥稳定石屑 总厚度66cm。 潮湿路段采用如下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上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 下基层:18cm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8cm4%水泥稳定石屑 垫层:15cm未筛分碎石 总厚度81cm。 2)桥面铺装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总厚度10cm。 沥青砼面层与桥面之间设防水粘结层,沥青砼面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 3)主线路面结构 采用如下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中面层: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基层:38cm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4%水泥稳定石屑 总厚度76cm。 2.6.3桥梁工程 一、桥梁工程设置原则 1、本项目沿线沟渠纵横,因此在桥涵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同时兼顾沿线群众生活、生产、工作方便的需要。 2、桥型方案的选择根据桥位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方便、养护容易的原则,选择受力明确、施工简便的桥型方案。 3、桥梁上部结构型式,对于通航要求较低的河流,优先采用标准化施工、建筑高度低、运输吊装方便的空心板、小箱梁结构。跨径一般以16m、20m、25m、30m为主,便于标准化、系列化施工,便于施工管理及控制,以便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4、桥梁下部结构型式根据施工及地质条件确定。桥台高度一般控制在6米以内。 5、涵洞的结构型式,结合排洪、排灌的需要,选用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的钢筋混凝土箱涵。 二、桥梁设计标准 1、车辆荷载标准:公路—I级。 2、地震动峰加速度:0.10g; 3、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P=1/300 中小桥、涵洞 P=1/100 三、沿线主要桥梁设计概况 1、佛山一环跨线桥: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柱桥墩,肋板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2、藤湖路跨线桥 全桥长:430.54m,跨径组合为:(3×25)+(4×25)+(4×25)+(3×25)+(3×25); 上部结构: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鱼腹式);下部结构:桥墩采用蘑菇墩,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3、迳口河大桥 迳口河大桥桥长583.54m。 左幅:(3×25)+(2×30)+(5×25)+(3×37.5+18+37.5)+(6X25)m, 右幅:(4×25)+(2×30)+(4×25)+(3×37.5+18+37.5)+(6×25)m;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4、乐龙特大桥 (1)桥位概述 桥位属珠江三角洲冲淤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桥位跨越顺德水道,河道微弯,江面宽约470m,水深约15m,桥位与水流交角约5度。 桥位地层参照相邻大桥地质资料,上部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冲积层等组成;下伏基岩为白垩系大朗山组,棕红色~棕褐色泥质粉砂岩及灰白色~青灰色粉砂质泥岩组成。桥址区20m深度砂土属轻微~中等液化等级。桥址区地层结构总评价为中等~复杂,除软土(局部较厚)和液化砂土分布外,未见其他不良地质现象及深大活动性断裂通过,宜于建桥。 (2)桥梁设计标准 桥梁设计车辆荷载:公路Ⅰ级; 桥梁宽度:双向六车道、上下行两幅桥梁布置。两幅桥间距1m,半幅桥桥梁宽度为16.25m。 设计洪水频率:1/300,最高通航水位:1/20; 最高通航水位:5.346m; 顺德水道通航标准:国家内河航道Ⅲ级,双向通航BxH=150x10m;单向通航BxH=75x10m。 (3)桥型方案 桥址河道微弯,河水流速平缓,成桥后定性分析对水流影响不大,在双孔单行可保证通航安全性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双孔单向通航桥型以降低工程造价,桥型方案分述如下: 跨径组合: (5×25)+(5×25)+(45+2×40)+(60+2×100+60)+(45+2×50)+(5×25)+(4×25);全桥长:1070.54m。 上部结构: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45、50m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25m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 连续刚构主墩采用单肢薄壁箱形空心墩;主桥边墩、45m引桥、50m引桥墩身采用桩柱式墩;25m引桥墩身采用桩柱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桥桥跨组合采用60+2×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边中跨比值为0.6,以有利于减小桥梁运营期主跨跨中下挠。桥梁分左右双幅桥,单幅桥宽16.25m,采用单箱单室断面,结构简单且抗扭、弯刚度大,整体性好,受力明确,便于施工。箱梁支点梁高580cm,跨中梁高250cm,以2次抛物线过渡以增强韵律,箱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以使结构轻盈化,主梁采用挂篮悬浇施工。墩身在满足连续刚构桥对柔度要求上兼顾墩身自身抗撞强度,故主墩采用单肢薄壁箱型空心墩,墩高14~15m,墩厚250cm。承台顶标高控制在常水位以上0.5m。 引桥采用40、5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以跨越堤围,并使主桥与引桥25m跨在跨径变化趋于连续协调。采用单箱双室断面。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引桥25m跨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组合小箱梁。经济美观,预制吊装,施工便捷。 引桥部分:跨越堤围过渡跨引桥部分,本桥提出连续箱梁与T梁方案。连续箱梁造型美观,与主桥连接自然顺畅,并且设计与施工均较成熟,风险小,工期与质量均有保障,施工可选择采用常规的搭设支架逐孔现浇的施工方法。本设计选择现浇连续箱梁方案作为过渡跨的推荐方案。大跨径T梁通常采用预制吊装施工法,施工速度快,但是50mT梁的吊装重量较重,达170余吨,施工难度大,风险大。 5、人民路跨线桥 全桥总长: 475.54m,跨径组合为:(6×25)+(4×30)+(4×25)+(4×25)。 上部结构: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6、北华路上跨桥 全桥总长:290.54m,跨径组合为(4×25)+(25+36+25)+(4×25)m。 上部结构:第一、三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第二联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式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7、锦华路上跨桥 全桥总长:290.54m,跨径组合为(4×25)+(25+36+25)+(4×25)m。 上部结构:第一、三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第二联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式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8、龙洲路上跨桥 龙洲路上跨桥桥长526.7m。 跨径组合(5×25)+(2×25+33)+65+(4×25)+(3×25)+(3×25)。 上部结构:主桥上部结构采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墩身采用框架式墩;引桥墩身采用花瓶式墩;桥台采用薄壁式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9、龙良路跨线桥 全桥长:473.28m, 跨径组合为(3×30)+(3×26)+(3×30)+(3×30)+(4×30)。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鱼腹式);下部结构: 桥墩采用蘑菇墩,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10、顺番公路跨线桥 全桥总长:535.54m, 左幅(4X30)+(2X30+42+2*30)+(30+38+30)+(5X30),右幅(4X30)+(2X30+42+2*30)+(30+35+33+30)+(4X30); 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鱼腹式);下部结构: 桥墩采用蘑菇墩,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 2.6.4交叉工程 本项目作为佛山纵四主干道的一部分,未来佛山新城区的重要出口道路,同时是顺德区快速干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控制出入的一级干线公路。为充分发挥干线公路快速通行的功能,充分发挥拟建公路大运量的经济效益,全线主要相交道路的交叉均推荐采取立体交叉,次要相交道路采用右进右出方式,主线全线不设平交路口。 一、立交设计 根据路线总体布局、建设条件、现有及规划道路等级、功能、交通量以及所连接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地方意见和本项目投资情况,拟设置互通立交3座,分离式立交6座,通道1座,人行天桥4座。 1、大罗互通立交 根据各转向交通量大小,结合本项目周边场地情况,大罗互通立交采用部分苜蓿叶加定向匝道形式,主线利用佛山一环既有通道桥,下穿佛山一环,左转交通量较大的北滘至龙江方向及禅城至北滘方向采用定向匝道,其余两个左转采用环形匝道。 图2-2 大罗立交平面布置图 本方案主线设计速度100km/h,环形匝道设计速度40km/h,其余匝道设计速度60km/h。 2、龙江互通立交 龙江互通立交采用主线下穿修建地道,龙洲公路直行车辆修建跨线桥,主线修建四条匝道的菱形立交形式。本立交分为三层结构,左转车辆采用信号控制的平交交叉来完成交通转换。该方案可保证相交道路的直行主交通流快速、通畅;左转交通位于原地面第二层,采用完善的渠化的信号控制方式,可基本满足交通需求。主路及龙洲路在平交两侧分别设置调头车道。 3、里海互通立交 里海互通立交采用顺番公路主线高架桥跨越同兴路+同兴路、登东路左转匝道桥+地面辅道方案。 图10-11里海立交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顺番公路主线设置高架桥跨越同兴路,同兴路、登东路设置左转匝道桥。登东路左转匝道车流汇入顺番公路辅道后再至同兴路口处平交口进行左转、掉头等交通转换。登东路左转车流汇入顺番公路辅道出口距离同兴路口平交口140m,直行和左转交织长度为140m,对行车不利。 同兴路往左滩村方向车流、顺番公路左转车流均可通过平交口进行交通转换。 交叉口设计时,将入村大道处双向行驶的逆向车流提前穿过顺番路高架桥底,汇入由东向西辅道,再至交叉口处进行交通转换,避免了双向车流集中在交叉口处的行驶混乱问题。 二、分离立交设计 全线共设分离式立交6处,其中4处为主线上跨,2处为被交路上跨。其余规划道路均采取支线上跨方式。 表2.6-1 分离式立交一览表 序号 桩号 被交路名称 被交路等级 交叉形式 交叉关系 备注 1 K3+010.50 藤湖路 城市次干道 分离式立交 主路上跨 2 K7+090.06 北华路 城市主干道 分离式立交 支线上跨 3 K7+610.74 人民路 城市次干道 分离式立交 主路上跨 4 K8+357.95 规划锦华路 城市次干道 分离式立交 支线上跨 5 K10+732.14 龙良路 城市主干道 分离式立交 主路上跨 6 K13+793.77 南坑路 城市次干道 分离式立交 主路上跨 三、下穿地道设计 龙江互通立交推荐主线下穿龙洲公路,修建主线地道。该地道总长633m。其中挡墙段长145m;敞口段长395m;闭口段长93m。地道最大挖深约9.8m,最大覆土厚度约1.5m。 (1)地道地质情况 地道沿线表层覆盖有一层2.9~6.6m的填筑土,其下为3.8~4.5m厚的淤泥质土,再下面为粉砂、细砂或中粗砂层,基岩为强~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稳定水位在地下1.5~2.3m左右。 (2)地道线形 地道平面位于直线和曲线半径R-1000、缓和曲线A-410的半径内,正常路段路拱横坡为2%,最大超高值为4%;地道两侧纵断面分别为2.988%和3.0%,凹竖曲线R=5000m。 (3)横断面 横断面布设根据路基标准横断面及检修、排水等实际需要确定。下沉式地道断面同主路采用双向六车道,具体断面布置如下: 地道闭口段横断面:1m(侧墙)+0.75m(检修带)+0.75m(路缘带)+3x3.75m(机动车道)+0.75m(路缘带)+0.5m(检修道)+1m(中墙)+0.5m(检修道)+0.75m(路缘带)+3x3.75m(机动车道)+0.75m(路缘带)+0.75m(检修道)+1m(侧墙)=31m(外墙外侧之内)。地道净空高度:5.2m。 (4)排水措施 隧道设置纵向和横向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进入隧道排水泵站排走。泵站为解决隧道排水而设计的全地下式泵房。隧道处在弯道上,需设置超高,隧道内排水会换边。 (5)抗浮措施 抗浮设计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采用采用D32锚杆抗浮,锚杆成孔直径为10cm。锚杆呈正方形布设,间距2.2~2.8。一种采用抗浮桩抗浮,横向在侧墙及中墙底布置三排灌注桩,中桩直径采用120cm、边桩直径采用100cm或120cm,纵向桩间距5~6m。锚杆抗浮需结合复合地基完成抗浮和软基处理;抗浮桩兼具抗浮、抗沉降双重功能。锚杆+复合地基造价相对灌注桩方案低,但施工方法较复杂。推荐采用抗浮桩抗浮。 (6)基坑支护 支护设计共采用三种形式:放坡、钢板桩支护、钻孔灌注桩+钢横撑支护。 当挖深小于2.5米,采用1:1.5放坡开挖、临时降水。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2.5m,当小于4.5m时,采用先放坡,再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4.5m小于6.5m时,采用先放坡1~2米,再采用Ф1200mm@140cm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6.5m时,采用先放坡,再采用采用Ф1200mm@140cm钻孔灌注桩+钢管横撑支护。 挖深8米以内设置一道横撑;8米以上设置二道横撑;横撑间距5米。 对于泵房侧路段,考虑结构安全因素,该段支护方案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 (7)基坑止水 基坑开挖大部分位于稳定水位以下,这对基坑开挖造成较大影响。 基坑施工止水采用两排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桩径Φ50cm,纵横向间距35cm。水泥土搅拌桩应在基坑开挖之前施工完毕。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两侧底部应设置临时积水沟汇集渗水,再用水泵抽出。当开挖至设计标高,在实施垫层后,应尽快浇注一层混凝土垫层,封住基底涌水。 (8)回填 当箱体及挡土墙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时,箱体、U型槽与钢板桩、灌注桩间应回填砂性土,回填压实度应不下于90%。箱体顶回填砂性土,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要求。 四、通道设计 路线与地方道路交叉时,设置通道。通道净空标准
/
本文档为【佛山市乐从至龙江公路主干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