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2012-03-03 7页 pdf 555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3330

暂无简介

举报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李 坡 麟 凌 崇 征 提起一百三十年前在广西桂平县爆发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 萦荆山。 这不仅 因为金田村座落在 它的南麓 , 还由于那群峰穆穆的紫荆山区 , 曾经孕育 了这场震动中外的中国历史上 规模最大 , 历时较久的农民大起义 , 而在起义爆发之后 , 它又曾多次掩护起义军 , 成为武装斗争为天然屏障。 简言之 , 它是太平天 国早期的重要 革命根据地 。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在紫荆山的这一段历史 , 无论是太平天国本身的文献还是清方的 记载都比较简略 , 为了使之饺为翔美...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 李 坡 麟 凌 崇 征 提起一百三十年前在广西桂平县爆发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 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 萦荆山。 这不仅 因为金田村座落在 它的南麓 , 还由于那群峰穆穆的紫荆山区 , 曾经孕育 了这场震动中外的中国历史上 规模最大 , 历时较久的农民大起义 , 而在起义爆发之后 , 它又曾多次掩护起义军 , 成为武装斗争为天然屏障。 简言之 , 它是太平天 国早期的重要 革命根据地 。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在紫荆山的这一段历史 , 无论是太平天国本身的文献还是清方的 记载都比较简略 , 为了使之饺为翔美一些 , 我 �� 曾多次奔赴紫利山区进行调查 。 现在根 据调查所得和 参阅有关史料 , 介绍洪秀全 、 冯云山等人在紫荆山进行革命活动的一些情 况 , 谈谈太平天国起义与紫荆山的关系 , 并就农民起义的根据地问题 , 谈一点粗浅的看 法 。 荆紫山是开创天国大业的 “理想境地 ” 罗尔纲先生曾在 《太平天 国广西首义志 !∀ 一中这样说 # “ ∃ 冯云山 ∀ 离 赐 谷 村 后 , 至桂 平县城留居友人张永绣家月余 。 人有谈县北紫荆山者 , 言其地山深路僻 , 人入 不知处 , 而烧炭种山穷人聚居其间 。 云山闻而窃喜曰 # ‘此吾人 创业地也 , , 乃潜往其 地 。 盖其志 固欲密访发展大业之基础 , 既知有此理想境地 , 遂不惮劳苦而决 心 入 此 活 动 。 时道光二十四年间事也。 ” 紫荆山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 或者 说 , 冯云山为什 么选择紫荆山作为开展 革 命活动的根据地呢 % 打开地图便可看到 , 紫荆山位于广西中部 , 扼济州 , 柳州 、 梧州三府咽喉 , 得江北 岸的金 田平原是它的前庭 , 武宣东乡、 三 里一带是它的后院 , 平南鹏化山区和贵县龙山 山区则是它的左右两翼 , 形势至为脸要 。 山中的羊肠小道 , 当年曾是人们往来柳 、 武 、 象 、 得 、 梧诸地的要冲 。 由紫荆山口的风门坳经金田平原 至大迫江口 , 有水 路 上 溯 桂 平 , 下航梧州 , 沿山径经双髻山下的东乡界 , 可通武宣 , 往北经洪水界可抵象州 , 沟通 柳州 、 桂林等地 。 因此 , 旧 《武宣县志 》在一幅地图中将武宣东乡至紫荆山这条小路标 明为 “通简大道” , 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 据紫荆山区的老人们代代相传 # 清道光年间 , 每天都有大批 “过山客 ” 沿着山中崎 岖 小路 , 往南通过金田平原 , 将各种山货挑运到汗江边上的大座江口 , 再转运梧州 、 广 州 , 往西 、 北翻过东 乡界和洪水界 , 将大批当时的所谓 “洋货” , 如东盐 、 洋纱 、 火油 等物 , 挑运到武宣 、 象州 , 然后远销柳 &,∋(∋ 、 桂林。 这些络绎于途的 “过山客” , 少者每 天数十 , 有时多达百余人 。 当时有人 在洪水 界下的 界脚 、 深水和东乡界下的花雷等三个 地方开设路店 , 专供来往客商食宿 。 至今 , 当地老人还可以给人们指出 , 那里 那里就是 当年开 设路 店 的地方 , 历历如数家珍 。 琴荆山区幅员二百 七十平方公 里 , 四面奇峰耸立 , 东有大帽山 , 西有双髻 山 , 白马 山 , 南有鹏隘山 , 北有洪水 界和五指山 , 海拔高度都在 ) ∗∗ 一 +, ∗ ∗公尺之间 。 山 中 丘 睦起伏 , 沟壑纵横 , 林木葱郁 , 地势险固 , 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地方志中有这样一段 话 # “在 ∃ 武宣 ∀ 鹤婆石处 , 壤接 佳平紫荆山 , 径曲如 浅道 , 一夫当关 , 万众莫敌 。 唯 双髻山双峰耸峙 , 登巅东可望武 林 , 西 叮观柳 、 象 , 若兼守之 , 凭高制下 , 权 操 必 胜 矣 , ” 另据史籍记载 , 明代大藤映谣族农民袒义军曾据紫荆山天险 , 与官兵 长期周旋 , 侯大狗领导的一支队伍在双髻山据守达七年之 久 ∃ 贝丁守存 《从军 日记 》 ∀ 。 至 今 , 仅 是在紫荆公社听在的三江汗附近 , 还 可以看到过去打仗留下来的营盘二十多处 。 历史上 不断的农民起义 , 又形成了紫 利山人民 丈杭封建 玉迫的革 命传统 。 由于紫荆山地势险固 , 加以土地肥沃 , 因而又成为贫苦农 民谋生的场听 , 清 代中叶 以后 , 紫荆山区的深山密林中逐断聚 集了大比来自山外的破产农民 , 他们无 田无地 , 只 好以烧炭和 拼山种蓝为生 。 由于饱受封 逮剥削和压迫 , 斗争最为坚决 。 据 《桂 平县志 》 记载和 当地群众 口碑传说 , 这些烧 炭佬在太平天国起 义前 “与 当地官绅时有磨擦 ” , 巳 经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 的反清革命力量 。 直至今天 , 紫荆山中还可以 找到数以 百计的 、 当年烧炭留下来的旧炭窑。 那时种 篮锭的人很 多 , 紫荆山里到处育 “蓝冲 ” ∃ 整条由冲 都种蓝 ∀ 。 当时种值蓝靛的地 方一 直达 到南而山口 风 门助外的 乌龟岭下 。 如今 , 乌龟岭 脚还有三只 用三合土 故成的 、 专洪沤制 蓝淀皮用的大 浅缸 。 蓝缸呈圆形 , 每 只可盛蓝靛 二百担左右 。 百多年前遗留下来的这些炭多和蓝缸 , 就是 那个时代紫荆山区社会经济和 阶级状况卯一个缩影 。 萦荆山区既然是这样一个地处铸路 交通要冲 , 进 可以攻 , 退可以守 , 阶级矛盾异常 尖锐 , 蕴藏着巨大的反清革命力量的好地方 , 以开创天国大业为己任的冯云山 , 闻之自 然高兴非常 , 惊叹 “此吾人创业地也” , 并立即 “潜往其地 ” , 这是十 分自然的 。 、 在此之前 , 冯云山同洪秀全 “出游天下 ” , 已经到过粤北一带山区和广西贵县龙山 山麓的踢谷村。 与这些地方 相比 , 紫荆山具备的有利 条件 , 除上述 几点之外 , 还有以下 几点− 第一 , 这里的反革命统 治力量特别薄弱 , 为革命力量的发展 , 提供了可乘之机 。 据 《桂平县志 》记述 # 紫荆山 “自 ∃ 明 ∀ 大藤峡煽乱据 为文奋 , 人迹 罕通 。 平定后招狼人 守隘口 ∃指 紫荆山口 的北定关 , 在今风 门坳处 ∀ 。 清康熙间 , 有匪人 出入 , 经谭总兵征 剿始平 , 随于山口设紫荆汛∃清代兵制 # 凡千总 , 把总 , 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 。 ∀官兵 守之 , 招复人民进隘内开辟 田亩 , 渐 ./ 村落 , 供赋税当夫役 , 与 ∃ 山外 ∀ 宣里民无异 。 嗣是移去山 口 营汛 , 迁大淦江 口 巡检司于新汗 , 木伐道通 , 商旅接踵 , 口成通衙矣。 道 光间 , 广东游匪入境 , 土匪渐染其风 。 时有奸狡之徒 , 或从隘 口入 山过界 , 而 逃 于 武 宣、 象州等处 , 或在山外拐抢回头过界 , 复出隘口 , 潜匿于新汗一带村落中 , 或竟出江 口汗远绳而去。 当时 , 山口卡房只有墉兵一人 , 虽常见贼韭徒往来 , 力难禁阻 。 ” 延绵 毅百更的紫荆山区 , 隘口卡房竞然只有塘兵 一人 , 当然只好眼睁睁地看首 “峨匪” 出入 往来 , 而无力禁阻了。 反革命统治力量之薄弱 , 由此可见一斑 。 所以 , 《佳 平县志 》接 粉又说 # “道光二十六年洪秀全拜上帝会于此 , 三十年起兵金田 , 亦恃有此关易于出入 也。 ” 第二 , 当时在离紫荆 山区不远 − ∃约十五公里 ∀ 的大涅江口 附近浮江河面 , 活跃着好 几支天地会武装 , 他们的首领之一 , 就是 鼎鼎有名的罗 。 这 几支起义队伍与活动在 横州的张嘉祥 , 修仁 、 荔浦的陈亚贵等部互相呼应 , 劫富济贫 , 专与官府作对 , 给清皇 朝造成了严重 的威胁 , 清朝政府不得不一而再 、 再而三地从各地调兵遣将前 来 镇 压 。 +吕0。年冬 , 清广西提督向荣由横州督师赴 得 , 起初就是为了对付天地会灼。 可以设想 , 冯云山之所以选择紫荆山作为开展 反清革命活动的根 居地 , 其重要原 因之一 , 就是 看中 了这几支十分活跃的武装力量 。 冯云山在紫荆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冯云山得知一 个理想的 “创业地 ” , 决心潜入紫荆山 , 是清道光二十四丰 ∃− 公元一 八四四年 ∀ 秋天的事。 进山前 , 他先在紫荆山口前的古林吐呆了几个月的时间 , 给曾槐 英家打工 。 据 曾槐英的曾孙 曾仲藩说 # “冯云山给我曾祖槐英公做苦工 。 有一天 , 正是 炎署天气 , 冯云山担禾回来乘凉 , 一时高兴 , 不觉口吟诗书。 槐 英公十分奇怪 , 问云山 说 # ‘你也识诗书吗 % 何以来此做苦工 % ’ 冯云山说 # ‘不做苦工 , 便入不得此地 。 ’ 槐英公听了 , 越发惊奇 , 乃细叩冯云山家世 , 知道他是个读 估人 , 于足以客 礼待他 。 不 久 , 适大冲曾玉珍家要延请教师 , 槐英公乃荐他入大冲教馆 。 ” ∃ 见罗尔纲 # 《金 田采 访记 》 ∀ 由此看来 , 冯云山进入紫荆山 , 应在道光二十五 丰秋间 。 冯云山入山之后 , 便在大冲曾玉珍家书房教馆 。 当年的 括房遗址 , 至今尚可沸认。 据说那时大冲人家稀少 , 都姓 曾 , 书房中只有学生十余人。 由于学生人数不多 , 冯云山 便在教书之余 , 腾 出时间和精力从事革命活动 。 据紫荆供销社主任凌育忠对 我 们 说 # “我公 乡是∃ 外祖父 ∀ 叫曾延记 , 是 大冲附近黄泥冲人 , 解放初期才死 , 当时 已 九十 多 岁。 我小时候听他说过 # 冯云山自天除了教馆 , 就是睡觉或读书写字 , 夜晚 扰到处去 , 串村过户 , 发功人家参加拜会。 冯云山吃饭之前总是将碗高高节过 少1 顶 , 先对天拜过上 帝再吃。 ” 对照罗尔纲先生在 《金田采访记》中所述 , 曾玉珍之曾侄孙 、 曾玉容之曾孙 曾德周 的话 # “洪 、 冯 ∃在紫荆山 ∀传教 , 吃饭也要诵经 。 ” 两种 说法毖本吻合。 紫荆公社党委书记凌育春也对我们说 # “抗 日战争之后 , 重修马河庙时 , 大冲曾屋 老胶八 ∃ 浑名 , 原名曾八 ∀ 亲口对我讲 # 冯云山在大冲书房教书时 , 每天早 上 天 蒙 蒙 亮 , 便头缠红布条出门 , 眼望青天 , 合掌而拜 , 喃喃而语 # ‘终须会有太平 日’ 。 那时 老鼠八巳八十多岁 , 据他说是听他父亲讲的 。 据紫荆公社三江中心校校长曾乃浮和凌育忠同志说 # 听老人传兑, 冯云山在现今军 营村 ∃ 离大冲书房八华里 ∀ 村背的旱塘坪拜过会 , 宣传天要大旱 , 还要发人瘟 , 只有敬 拜上帝可以消灾免涡。 据说紫荆四水之中, 吃田心 、 花雷两水的人因参加拜 上 帝 会 的 多 , 死人特别少 , 所以 , 紫荆山参加拜会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众所周 知 , 冯云山在紫荆山进行革命活动 , 是 以烧 炭耕山的几百贫苦农 民 为 依 靠 的 , 而他最先结识的是 扬秀清 、 肖朝贵二人 。 据金 田地区老人锤玉亭说 # “扬秀2青是 个 靳柴烧炭工人 。 他担柴到曾家 , 冯云山奇其人 , 就和他结识 。 ” ∃ 见罗尔纲 《金田采访 记 ∀∀ ∀ 紫荆供销社主任凌育忠同我们说得更加具体 , 他说 # “我公 是曾延记对我说 , 冯 云山入紫荆 山不久就知道扬秀清的大名了, 有心 想结识他。 有一次 , 扬秀清担炭出新汗 卖 , 路经大冲书房门口 , 冯云山特意托他买猪肉。 扬秀清卖了炭 , 又帮冯云山买回了猪 肉。 云山留他在 书房吃饭 , 秀清不肯 , 说家中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等他带 米回去煮夜 。 云山心中暗笑 , 早知道他巳父母双亡 , 但并不 说穿 , 只是问他为何这样穷% 又说了一些 只要敬拜上帝 , 将来便可不穷之类的道理。 两个越谈越入搭 , 扬秀清忧留在书房 与冯云 山一道吃夜饭 , 并且加入了拜上帝会 。 ” 通过扬秀清 , 冯云山又结识了肖朝 贵。 “暂借荆山洒彩凤 , 聊将紫水活蛟龙 ” 3 这副脍炙人口 的对联 , 大概 就是在 冯云 山结识 了扬秀清 、 肖朝贵等人 , 拜上帝会燕蒸 日上的倩况下写的 。 其++寸参加拜 会的人渐 多, 革命形势一天比一天好 , 冯云山已经是按捺不住了 。 正是壬 甲这 副对联 , 冯云山与 萦荆山石人村豪坤王作新之间产生了矛盾 , 以 致引起了后来的一场轩然大波 。 据王中浪 ∃紫荆公社企办室干 部∀对 我们说 # “王大作是我的公太太 , # 4 作祈是我的 叔公太太。 他们两人都是 座生 。 王大作 坦刃 并不 理会拜上帝会的 一+‘, 以 为这只不过是传 救活动 。 王 作新还经常与冯 云山诗文往来 。 后 未见冯云山在书房门 口 贴出对联 , 回家之 后兄弟俩议论开了 。 王作新说 # ‘冯云山此人口气甚大 , 不是 一寻常之辈 。 ’ 言下甚为佩 服。 王大作不 同意 , 说 ‘此人久后必反 。 如果他写的是金龙二字 , 日后必得江山 。 如今 只写蛟龙 , 必是 妖龙 , 不过是搞乱江山之人 吧了 。 ’ 王作新醒悟道 # ‘对 。 是搞乱江山 之人 , 不是 坐江山之人 。 ’ 自此不与冯云山来往 , 且时刻问机要与冯云山为 难 。 ” 据 《桂平县 志 》记载 , 王大作还亲至大冲书房 , 与冯云山而对面展开辩论 。 冯云山5以他个人的胆识 、 智慧和非凡的组织才能 , 有策略地 、 艰苦地进 行 革 命活 动 , 直至洪秀全二次由广东到来时为止的短短两年中 , 在紫荆山便发展 了二 、 三千人入 会 , 而且在山边的企 田 , 茶调一带村庄 , 建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 韦 昌辉 、 曾天养等人就 是在这个时候加入的 。 同时 , 他还还过 当地外来的耕山烧炭、 种蓝的外地贫 苦 农 民 入 会 , 把拜上帝会组织扩展到玉林 、 丹州两州府属的陆川 、 博白 、 贵县 、 平南 、 武宣等县 的广大地区 。 据史料记栽 , 在此期问 , 冯云山曾到过贵县踢谷村和龙山山区一带 。 但是光靠他一 个人 , 拜上帝会的发展是不 可能如此之快的 。 我 们在紫荆山调查付 , 三江中心校佼 长曾 乃伴所说的一段话 , 解决 ‘ &’这个问题 。 他说 # “我亚泊份亚凤过去在三江汗做更伏 , 花 名叫打更凤 , 曾在三江 −汗上开设鸦片烟馆 , 听来来往往 (印久烟客讲过许多有关冯云山的 伶说。 曾亚凤对我说过 # 冯云山在大冲书房教馆时 , 每至夜晚就川流不息的有人来找他 谈天说地。 有的是本山人 , 有的是来路人 。 从平隘山方向来的是平南人 , 从勒竹坳方向 来的是武宣人 , 也有专门来紫荆山种蓝靛的陆川 、 博 白人 。 他们当中 , 不 少人接受了冯 云山宣传的道理 , 加入了拜上帝会 , 后果回到了本乡本上 , 又建立了拜会组织 。 ” 就这 棒 , 拜上帝会很快扩展到了玉林 , 得州两州府属各县。 曾乃伴同志还告诉我们说、 紫荆 山土质适宜种蓝靛。 ‘ 当时广东蓝靛畅销 , 于是便有不少广东商人来到新汗 , 专门出钱雇 谙本地人在紫荆山种蓝。 因此 , 山区人民一时种蓝成风 , 连外县 也有不少穷人 来到紫荆 山种蓝谋生 。 这些人便成为替冯云山传播革命思想的种子 。 至今 , 紫荆山中的马扁 、 蒙 冲、 寻蓬等不少村落还可以 看到过去专门种蓝的蓝冲 , 冲卫留 一下的车多蓝缸 , 便是这一 页历史的见证 。 而且 , 现在寻蓬的李姓人就是从平南县来种蓝时留下来的 。 洪秀全发展了紫荆山的革命事业 史籍 记载 , 洪 秀全于一八四 七年二次入桂 , 先到贵县踢谷 讨, 得知冯云山 为下 落 , 便急忙从 赐谷村起程 , 由池的侄王维正指引 , 走偏僻山路 , 经武宣勒马 、 东乡 , 两天 时间便到了紫荆山与冯云山 重会 。 他 目睹紫荆山一片龙腾虎跃的功人景象 , 不禁大喜过 望 。 那时 , 广西连年灾害 , 不是水灾 , 便是旱灾 、 虫灾 , 贫苦农民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 靠野菜 、 草根 、 树皮度日。 “姗及儿女者 , 往往有一之 ” 。 ∃ 《桂平县志 》卷二十九 ∀ 人 民群众实在活不去了 , 唯 一的出路就是起来造反 。 一八四一年至一八五 ∗ 年这十年间 , − 全国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茶 , 数达一百一十多处 , “随起随灭 , 随灭随起 ” 。 广西地处 祖国边睡 , 封建皇朝鞭长莫及 , 于是 , 广东 、 湖南各省的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武装 , 也 纷纷向广西转移 。 这样一来 , 广西就成了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库 。 洪秀全耳闻目睹这些悄况 , 觉得革命形形大好 , 起事时机 日渐成熟 , 豪情满怀 , 壮 心不 巳 , 于是挥笔写下 一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 即 《时势诗 》 # 近世烟氛大不 同 , 知天有意启英雄 1 神州被陷从难陷 , 上帝当崇毕竟崇 。 明主敲诗曾咏菊 , 汉皇置酒尚歌风 , 古来事业由人做 , 黑雾收残一鉴中。 据紫荆山群众说 , 冯云山办事稳重 , 洪秀全性情比较急操 。 凌育忠同志对我们说 # “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后 , 就在大冲书房与冯云山同住 。 书房背后有田头伯公 ∃ 与社公差 不多 ∀ , 洪秀全发现后 , 连夜把 田头伯公挖起丢去。 第二天 , 村中群众发现后 , 又把田 头伯公立起来 。 夜里洪秀全又把它移去 。 这样接连几次 , 群众都说 # ‘奇怪 , 奇怪宜 ’ 从此 , 拜 田头伯公的人就逐渐少 了 。 这件事是老人传下来的 , 我的公提曾延 记 对 我 说 的 。 ” 另据口 碑传说 # 冯云山在大冲 括房供有孔子牌位 , 除去 。 ∃ 见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 查汇编 》 ∀ 洪秀全来到发现 , 就把孔子牌位 鉴于革命时机日渐成熟 , 加上洪秀全又是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 所以当他来到紫荆山 不久 , 轰轰烈烈的反神权斗争就如火如茶地展开了 。 关于拜上帝会聚众捣毁象州大樟甘 王庙和萦荆大冲雷庙的起因和经过 , 群众中的传闻与史籍记载 羞不多 , 这里没有必要重 复。 但是有一点值得一提的 , 就是 凌育忠 、 凌育春两位同志 部这样说 # “据老人传落的 话讲 , 当时拜上帝会众把打菩萨叫做 ‘打妖 , , ‘打沃去呵 3 打 妖去啊 ( ’ 所以参加的人很多 。 拉队去象州打‘菩萨!&6 天 , 一路 5 7大喊 # 自从打了菩萨 , 拜上帝会和 当地豪绅之间的矛盾加深了 。 紫荆山区 出现了 “拜上帝 人与拜上帝人一 伙 , 团练 与团练 一伙” 的紧张局而 。 洪 秀全 、 冯云山 沈是 在这 个情况之 下 , 将拜 上帝会沟总机 关由大冲书房迁到地 吟险固的高坑冲去的 。 蒙冲大队沙湾村八十 一岁老人黄更润对我们 说 # “戎亚公黄明和 , 原来住在高坑冲 , 他十几岁的时候见过洪 秀全 , 人高高大大 , 面 圆圆红红的 , 住 庄卢姓量里 。 明 6(& 公死了将 近八十年了 , 死时七 十多岁 , 当时我电世才两岁 。 这些事是 我亚泊 ‘黄毛二 , 后来对 伐井的 。 ” 太平天国起 义后 , 高坑冲鲜众有的跟太平军走了 , 有的迁居别处 , 这 里至 今不 再育人居住 。 提起拜上帝会的武装团营 , 人们 自然会问 # 拜 5 7帝会灼死讨头后来息祥了 % 据凌育 春同志对我们说 # “听老人讲 , 团营时 , 杨秀清 、 肖朝 贵在金 田讨专门派了一支人马入 萦荆山 , 要捉王作新 。 可借将到古林社被王漠村刘性地 主的困丁截住打 了起来 , 刘姓地 主又派人进山通风报信 , 王作新得知 , 全家逃跑了 。 ” 紫荆山中的拜 5 7帝会众接列团营 令的首先跑到石人村要严惩 王作新 , 但王作 沂已全家逃走一空 。 拜 上帝会众气汲 , 便将 其住屋楼房烧毁 , 在大门前留下一副对联 # “得转还仇千古恨 , 更深夜静细思量 。 ” 以 示惩诫 。 ∃ 见 《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 查资料汇编 》王朝森述 ∀ 紫荆山成了太平天国革命摇篮 一八五一年一月十 一日 , 洪 秀全在金田村庄严宣告起义 , 建号太平天国 。 在以后的 半年多时间里 , 天险紫荆山一 直是太平军坑击清军的重要根据地 。 据紫荆山中群众传说 , 太平军在撤离江口 , 经新坪西进武宣时 , 先头部 队 直 插 东 乡 、 三里 , 大部队在紫荆山住了两三天 , 主要 日的是扩大太平军队伍 。 为 了动员数月8前 未及参加团营的群众加入太平军 , 杨秀清、 肖朝 贵走遍了紫荆四水 。 大坪 、 大广两水沿 岸的十几条村庄参加团营的人较少 , 肖朝贵在 那里转了足足两天两夜 , 发动 了不少人参 加太平军 。 至今还流传紫荆 、金 田一带的民谣 # “葡萄上 架藤牵藤 , 朝贵串连 来到讨 , 百 姓听得流眼泪 , 愿烧房屋双髻奔 。 ” 唱的就是这件事。 据说当时加入太平军的人 , 一律 到双髻山下 的东乡界集中 , 然后开到武宣东乡 。 太平军 由象州 、 武 宣回师 金田 , 大部队在紫荆山住 了一 个多月 , 至今紫荆山群众还 流传着不 8少这方面的传说 。 凌育忠同志对我们说 # “听老人讲 , 太平军很守纪律 。 由象州 开回来驻扎在紫荆山 时 , 一律住在营盘 , 不住老百姓家 。 当时三江汗附近有二十几座营盘 , 通通 住 满 太 平 军。 , 凌育春同志也说 # “当时太平军在我们马扁村屋背营盘驻 扎 。 营盘有一亩 多宽 , 住 了二 、 三百人 。 营盘东南西北四向有口 子出入 , 都有太平军把守 。 当时讨里每 天都要煮 两担米饭送上营盘给太平军吃 , 太平军吃后给回银钱 。 ” 这反映 了太平军与当地群众鱼 水担依的密切关系 。 马扁 村背有两座营盘 , 六十年代还看得十分清楚 , 当时我们曾去甘 过 , 近几年社员在那里开荒种木茹 , 才逐渐削平了。 在起义之初 , 太平天国领导人仍同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据曾乃浮同志说 # “我 ,们曾姓的开文公同洪秀全对过老同 ∃ 认同年兄弟 ∀ , 彼此常来常往 。 太平军由象州拉队 5回到紫荆山 , 在茶地立大馆 , 在军营村立中馆 。 开文公去茶地大馆探 洪秀全 , 经常带着 一只狗去 。 开文 公入屋 与老同倾谈 , 那只狗就伏在大门口等候。 ” 8 拢魏的紫荆群山 , 既是建立和发展拜上帝会组织的根据地 , 以后又成为掩护太平军 的可魄屏障 , 确实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摇蓝 。 历 史 的 启 迪 − 第一 , 回顾太平天国的 听史 , 我们 可以得出这 样一个结论 # 农民起义一定要有牢固 #的根据地 。 起义之前 , 冯云山 、 洪秀全便着意经营紫荆山区 , 把它建设成为开展反清革 命活动的重要 根据地 。 从一八四五年秋 , 冯云山迸入紫荆山起 , 便积极发展了拜上帝会 姐织 , 培养了大批骨干 。 洪秀全到来之后 , 又通过轰轰烈烈的反神汉斗争 ,进一步发 动了 群众 。 接着是杨秀清 、 肖朝贵等人领导 −为营救冯云山出狱的斗争 , 又大大锻炼了群众。 在万众一心 , 众志成城 , 武装斗争条件 完 全 成 熟 的 时 候 , 才正式宣告起义 。 因而 , 在起义之后能够以少胜多 , 以弱胜强 , 几次击败清军的围攻 , 取得武装斗争 的 节 节 胜 利 。 从太平天 国革命初期重视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这一点来说 , 也足以证明太平天 国起义 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高峰 , 是历代农民起义所不可比拟的。 与前期相比 , 太平天国后 来就不那么重视根据地的建设 了。 首先 , 在定都南京作为建国后的大根据地这点来说就 垦欠慎重而不够策略的 。 定都天京以后 , 洪秀全 、 杨秀清虽然迭次派兵北伐 、 东进 、 西 征 , 但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建设强大的根据地 , 而是为了拱卫天京的安全 。 也就是说 , 是 为了消极的防御 , 而不是为了积极的进攻 。 可以说 , 缺少牢固的根据地是太平天国最后 归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二 , 不能忽视农民起义的地 理因素 , 这是太平天国以紫荆山为根据地给我们的又 一启示 。 − 历史巳经证明 , 天险紫荆山和富 浇的金 田平原 , 不但孕育了太平天 国起义 , 成为掩 护拜上帝会进行革命活动的天然屏碍 , 金 田起义后 , 太平军又曾据紫荆山之险 , 同敌人 浴血奋战 , 给清朝反动派以 沉重的打击 。 林彪 、 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时 , 大 搞 形 而 上 学 , 在史学领域中把 “阶级 ” 绝对化 , 淮要是提到根据地的地理因素 , 他便给谁盖 上 “唯地理因素论” “自然环境决定论” 等大帽子 。 这是对马列主义 、 毛泽东 −恩想的肆 意歪曲。 回顾一下我国的农民战争史 # 西汉末年的赤眉起义军 , 开始是以泰 山 作 为 根 据地的 , 同时由王匡 、 王风领 导的另一支起义军 , 则 以地势险要 的绿林山 ∃今湖北大洪 山 ∀ 为根据地 , 因此 称为绿 林军 。 隋末翟让领导的农民起 义军 , 叫瓦岗军 , 他们最初是 在瓦岗山上的瓦岗寨起事的 。 山东的梁山泊 , 曾经飘扬过宋江起义军反对宋 王 朝 的 大 旗 。 而延绵起伏的陕西商洛山区 , 则是闯王李自成长期隐藏 、 休养生息 、 重整旗鼓的地 方 。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 , 地理条件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在 紫 荆山下的金田村 , 又一次证明了这一 点。
/
本文档为【紫荆山与太平天国起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