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型健身车

2012-02-25 6页 pdf 1M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9941

暂无简介

举报
新型健身车 �2 Vol. 3 No.7 / Jul. 2009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新型四驱健身车的研制 靳海洋  张俊  龙志健  胡颖 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活质量的 不断提高,我国健身器材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健身器材产业开始注重产品 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普遍提 高。但与此同时,外国健身器材企业开始瞄准中国 市场,并借助奥运招...
新型健身车
�2 Vol. 3 No.7 / Jul. 2009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新型四驱健身车的研制 靳海洋  张俊  龙志健  胡颖 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活质量的 不断提高,我国健身器材产业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健身器材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健身器材产业开始注重产品 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这使得产品质量有了普遍提 高。但与此同时,外国健身器材企业开始瞄准中国 市场,并借助奥运招商的机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并以他们优质的产品和积极可行的市场营销来 抢占中国的健身器材市场[1]。在与国外健身器材企业 的竞争中,国产品牌暴露出缺乏产品研发,技术创 新能力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加大 对健身器材的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强 自主研发能力,使本国的产品与国际接轨,在健身 器材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健身车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商用室内健身器材。 它由自行车衍生而来,并沿袭了自行车双脚交替踩 踏的运动方式。从结构形式上,健身车可分为立式 (图1)和卧式(图2)两种。另外,还出现了采用同样运 动形式的手摇式健身车(图3)。虽然采用手来驱动, 锻炼的肌肉群也与普通健身车不同,但是根本上来 说,他们都是模拟自行车的双脚交替呈180°的运动 形式。多年来,健身车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虽 然发展迅速,但都只是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进行的 改进,在其核心运动形式并没有突破性的进步。 新型四驱分立式健身车具有手、脚共4个独立驱 动。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合理,每个驱动都能顺 畅、舒适地完成360°整周运动。这种四驱的运动形 式是对传统健身车运动形式的一种质的突破,不仅 充分锻炼了人体上下肢、腰腹等主要肌肉群,其丰 富多样的运动方式组合也使锻炼过程充满趣味性, 更能让人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奔驰的感觉。 2  四驱分立的原理和设计 2.1 运动原理 四驱健身车采用了双手双脚分别驱动的原理, 使每个输入端都能在不影响其他驱动的情况下,独 立驱动主轴转动,从而使骑行者能根据个人喜好, 以不同的的运动姿态进行运动,实现踏楼梯、豹奔 跑、蛙泳等不同运动方式。 这种双手双脚多驱动装置主要利用了超越离合 器的超越功能。其四套独立的驱动装置代替了以往 摘  要 全本项目研究一种具有手脚四驱分立的多功能互动健身车。通过变换双手和双脚的运动组合和运动姿态,不仅可 以实现一般自行车的交替骑方式,还可以实现如踏楼梯、豹奔跑、蛙泳等不同运动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其全新的运动方式 和独特的结构方案进行系统和设计,并着重分析了其运动原理,对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因工程 分析设计以及产业化机型的研制。 关键词 四驱健身车;仿生跑;人因设计   图1 立式健身车              图2 卧式健身车                             图3 手摇式健身车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新型四驱健身车的研制 �3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健身车的单驱动装置,并分别驱动阻力系统的从动 元件。 超越离合器是一种特殊的机械离合器,在机械 传动中,它可以根据主、从动部分相对运动速度的 变化或旋转方向的改变,自动结合或脱开。驱动元 件只能从单一方向使从动元件转动。如果驱动元件 改变方向(如顺时针变为逆时针方向),从动元件则自 动脱离,不产生任何传递动力的功能。 图4 超越离合器的使用示意图 以两驱动为例,如图4所示,每个驱动装置用一 个超越离合器作为驱动装置的正、反向自动转换开 关。当驱动装置A按图示箭头方向旋转时,超越离合 器A结合,带动从动装置按同一方向旋转。此时,超 越离合器B自动脱离(超越),使得驱动装置B不连动。 反之,驱动装置B按图箭头方向旋转时,离合器B结 合,带动从动装置旋转,此时,超越离合器A脱离 (超越)。 2.2 传动系统设计 区别于普通健身车固定式把手的设计,四驱健 身车的双手也能进行运动。因此手脚传动系统需要将 双手的运动传递到主轴上,使双手双脚的四组分动系 统联合起来,实现共同驱动健身车的从动装置。 常用的传动方式为带传动以及链传动。但它们 都只能在固定长度的前提下来进行功率传递,无法 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本健身车的把手支撑杆需要满 足伸缩调节功能,同时考虑到传递力矩、平稳性以 及噪音的问,本健身车的上肢功率传递采用直齿 锥齿轮加花键轴传动。考虑到体积问题,决定采用 1:1的传动比[2]。如图5所示,左右手都能通过各自 的超越离合器分别将功率传递给锥齿轮1。内外花键 轴分别与锥齿轮2和锥齿轮3固定。其主要作用是能 够在不影响传递效率的情况下改变双手双脚间的传 递距离,从而达到满足不同人士的需求。通过锥齿 轮以及花键轴的传递,健身车输出功率传递给锥齿 轮4,进而高效率地传递给健身车主轴。与此同时, 双脚同样也是通过超越离合器将功率传递给主轴, 最终达到双手双脚同时驱动的效果。 图5 传动系统示意图 2.3 运动生理学分析 由于双手双脚都可以独立驱动健身车,骑乘者 可以做出多种在普通健身车上无法实现的动作,如 交替骑、仿生跑和踏楼梯等多种骑乘方式,并且能 够随意交替变换。这种一张一弛的运动可使骑乘者 得到有氧(心血管)和无氧(力量)的训练。 其最具特色的是具有仿生跑功能。与通常健 身自行车双脚交替蹬踏的运动方式不同,仿生跑功 能是指仿照马、豹、虎等动物奔跑时四肢蹬开的姿 态,即在双脚大力蹬踏的同时,双手大力向前摇 动,使运动者身体充分地舒展开来。这种姿态不仅 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体潜能,使双臂、双腿、腰 肌、腹肌等几乎全身的肌群得到均衡的锻炼,并且 使运动者感受到自由奔跑的意境。再配合上虚拟现 实场景和音效系统,可以创造出在自然世界自由奔 驰的境界。 3  复合式阻力系统设计 健身车的阻力系统按照接触方式可以分为接触 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阻力系统由于利用摩擦 力来控制阻力大小,不但噪声比较大,并且摩擦介 质磨损比较严重,一般只用于低端的健身车上。非 接触式阻力系统主要是指磁控阻力方式。这种阻力 系统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金属内部涡流原理 [3],将运动的动能转化为金属内部涡流产生的热能, 从而产生阻力。非接触式阻力系统因其无磨损、低 噪音等优点,在一些中高端健身车上比较流行,本 四驱健身车也采用这种磁控阻力系统。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 Vol. 3 No.7 / Jul. 2009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ऎ ऎ ऎ ऎ 亲䕂 ⺕ഫ 䕀䕈 䰏࡯ⶽ 㠉ᴎ ᢝ㒓 ߌ䕂᥻ࠊ ⱘᨚᴚ � 3.1 四驱健身车阻力特性分析 对于一般健身车而言,在一个蹬踏周期内,可 以将曲柄所在位置划分成4个区间(图6)[4-6]。正常骑 行时,一侧蹬踏,起到驱动作用,另一侧的提拉并 不产生驱动作用。 图6 蹬踏周期及曲柄位置区间 对于新型四驱分立式健身车,其脚部周期性踏 力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双脚分别驱动,并且在蹬 踏和提拉阶段均产生对健身车的驱动力。故在整个 周期内,驱动力永远为正,且有两个峰值。一个峰 值出现在II区,为踩踏力的峰值;另一个出现在Ⅳ 区,为提拉力的峰值。且踩踏力峰值远大于提拉力 峰值。由于人的正常运动中很少用到腿部的提拉动 作,故这种踏力波动将会造成骑乘的舒适性大打折 扣。必须减小这种周期性波动的幅度。 此外,由于新型四驱分立式健身车可以实现多 种运动方式。不同运动方式的驱动能力不同。在骑 乘者自由转换运动方式的过程中,势必破坏原运动 方式下的驱动力与阻力的平衡。造成感觉上的不舒 适。这种由于运动方式变化而引起的运动不顺畅, 也需要由阻力系统的设计来克服。 3.2 复合式阻力系统设计 在四驱健身车影响阻力大小的三个因素中,基 础阻力水平由骑乘者主动确定。由运动方式变化引 起的驱动力波动可以通过检测飞轮转速来衡量。当 低速状态时,系统阻力减小,以使骑乘者可以比较 容易的启动;飞轮转速较高时,系统阻力增大,以 防止踏空现象的发生。这两个调节对于实时性的要 求并不高,可以采用传感器采集速度后再与基础阻 力相综合,最后输出为舵机转角的方法。 对于周期性踏力产生的波动,我们必须进行实 时的调整。对于曲柄所处的区域进行跟踪,并同时 进行阻力调节。当曲柄位于II区时,我们可以认为骑 乘者正在进行踩踏动作。相应的,当曲柄位于IV区 时,我们可以认为骑乘者正在进行提拉动作。I区、 III区为过度区域。利用与曲柄同步转动的凸轮机构, 就可以在准确的跟踪曲柄位置的同时,对阻力大小 进行实时性的调节,如图 7。 图7 复合式阻力系统实现方式 4  健身车机构的人因工程设计 4.1 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 相互作用的学科。该学科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逐步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并有机地融合了各 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基本概念、理 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从而形成 了一门研究和应用范围都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 科[7]。因此,它具有现代各门新兴边缘学科共有的特 点,并己成为一切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实现工业设计目标的重要手段。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人体骨骼、关节与骨骼 肌组成的运动系统实现的。人体的不同部位所实现 的运动范围、速度、操纵准确性以及所能施加力的 大小均不同。而且就同一施力部位而言,不同方向 的施力速度、大小、准确性也不尽相同。随着持续 时间的变化其速度、大小、准确性也会发生变化。 人因工程学提供的人体尺度参数、肢体活动范围、 肢体活动角度确定了健身车各个部位的尺寸大小以 及相对位置,使得人的体力得到最有效地发挥。因 此在健身车设计中要充分合理利用人因工程设计。 4.2 机构的人因设计 4.2.1 踏板曲柄的设计 踏板曲柄的设计可以参照自行车的踏板曲柄 结构。众所周知,人在骑自行车运动时,踏板曲柄 新型四驱健身车的研制 �� D E $90 D E 运动一周,相当于人在自然状态下行走一步[8]。所 谓符合人机工程学,就是使人在进行操作时的状 态最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由此,可以得出曲柄的 运动直径最理想的长度等于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 走的步长。我国成年人在自然状态下行走步长约 为300~400mm。因此,曲柄的长度取值范围为 150~200mm,一般取中间值170mm。 4.2.2 手摇曲柄的设计 四驱健身车在双脚进行蹬踏运动的同时,双手 也能进行360°的旋转运动。因此手摇部分也要进行 曲柄长度的设计。由于脚踏曲柄按照人在自然状态 下的步长设计,且双手双脚在同时运动时是模仿动 物奔跑时的姿态的,因此手摇曲柄的长度应该与踏 板曲柄的长度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模仿动物奔跑的 效果,取值170mm。 4.2.3 座垫杆的设计 座垫杆所涉及两个主要参数是倾斜角度和长度 调节范围。 (1)倾斜角度的分析 骑行者在骑健身车运动时,大腿、小腿、踏板 曲柄和座垫杆的平面位置关系如图8所示[9]。为了确 定座垫杆的倾斜角度,假设骑行者的腿伸直,即大 腿和小腿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踏板曲柄正处 于水平位置.现取GB/T 15759-95标准所提供的最小 人体外形模板,即取女性最小会阴高h=673mm作 为设计基准,则绝大多数骑行者将无需把腿伸直, 就可将踏板曲柄蹬到最底部。同时根据人体生理特 点,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角最大取值90°[10],则现取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为90°的位置 进行计算。 图8 健身车运动人体下肢示意图 那么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1) 于是有,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根据受力情况,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的理想角 度为90°。当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越小,座垫杆的倾斜越大,对座垫 杆的材料强度要求就越高。因此取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75°。 (2)长度调节范围的设计 确定座垫杆倾斜角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后,就可以确定座垫 杆长度的调解范围。首先确定座垫高度h的调节 范围。它的取值范围应该介于一级人体模板立 姿会阴高和四级人体模板立姿会阴高之间,即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座垫杆长度L与座垫高度h 的关系为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2) 因此:696.7mm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 886.2mm 增加功能调节量并取整得700mm D �� � � � � $8.75170/673arctan/arctan lhE $8.75dE � E � mmhmm 856673 dd � EsinhL � mmLmm 2.8867.696 dd � mmLmm 900680 dd �880mm 4.2.4 把手的设计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健身车都将把手设计为 固定位置,不可调整,不适用于本健身车。而有别 于其他健身车的把手,本健身车的把手支撑设计为 既可像座垫杆那样进行高度上的调节,还增加了通 过支撑杆绕着主轴转动的调节方式来多方位调节健 身车把手的位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高度调整 根据把手和座垫的高度差的设计,高度差越 大,操控性越差,对手臂的压力也越大。骑乘者在 使用本健身车时,除双脚有蹬踏、提拉动作外,其 双手也参与运动,同时上身也会得到一定的摆幅运 动。此外,人体保持舒适坐姿的向前最大倾斜角度 45°。因此,为了使其更为舒适地发力,把手不宜 过低,应该设计为把手比座垫高。 (2)角度调整 通过高度调整,能使骑乘者在一个相对舒适 图9 人体极限运动姿态示意图 D E $90 D E �� Vol. 3 No.7 / Jul. 2009 D E $90 D E 的高度差范围内进行运动。而在水平方向上,则要 求把手的空间位置必须在训练者上肢功能尺寸范围 内,且与座垫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造成超过人体 保持舒适坐姿的向前最大倾斜角度45°。最远距离 不能超过四级人体模板上肢功能最大尺寸。因此考 虑最远位置,即当四级人体模板上身倾斜45°时的 运动姿态,即可确定把手支撑杆的最大倾斜角度。 根据四级人体模板的尺寸,座垫杆的长度为 900mm,其坐姿肩高为641mm,坐姿上肢功能前 伸长量为789mm。骑行时双臂与上身间通常处于垂 直位置,同时考虑到双手能实现360°圆周运动, 而手摇曲柄长为170mm,因此把手位置相应地减为 619mm。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把手支撑杆最大倾 角约为36.64°。 4.3 人因设计交互界面 由于本健身车具有独特的双手双脚同时运动的 特性,骑行者的身体舒适性以及协调性尤为重要。 加上不同的骑行者,人体尺寸各不相同,分析上述 所讨论的机构应该如何设置,才能使骑行者能够在 一个最为舒适。以及最能发挥自身体力的运动方式 来进行运动。 图10 人因设计交互界面 为此设计一个交互界面。通过骑乘者输入部分 人体参数来确定各个机构的调节尺寸。按照这些参 数,可以得出最符合骑行者的调节尺寸,由此选择 最为接近的各个调节级数。骑乘者只需要按照给出 的调整参数对健身车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获得最佳 的运动姿态。 5 样机研制和实验 目前已搭建出第一台试验样机,着重对确定方 案的原理以及结构进行设计。其中包括传动系统、 阻力系统以及人因工程学的设计。经过对样机进行 多次调试以及相应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 案原理上的可行性。同时按照人因工程设计的各个 机构调节尺寸也都基本符合舒适度的要求。 第一台样机的机构调节满足尺寸和舒适度的要 求,但没有考虑到调节的方便性。为此,在第二台 样机上增加了更多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了座垫 前后以及上下、把手的伸缩以及俯仰的旋钮调节(如 图11中的圆圈所示)等。同时加上了脚踏的调节。这 样使得骑行者随时能够舒适地、简便地进行调节, 从而更好地满足产业化的需求。 图11 样机的实物图 在对仿生跑运动方式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 当把手支撑杆的俯角较大时,测试者腰腹部肌肉的 疲劳感较为明显;俯角较小时,测试者四肢的锻疲 劳感较为明显。这表明健身车把手支撑俯角的变化 对锻炼效果有较大影响。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新型四驱健身车进行原理性以及生 理学分析,验证了健身车的可行性。并按照人因工 程学的要求对其进行整体尺寸规划以及机构设计, 使其更符合产业化的需求。开发了人性化的控制界 面,以便让骑行者及时获取健身信息以及准确方便 地控制,并实现良好的人机信息交互。新型四驱健 身车所提出的全新运动理念,和它给予使用者更大 的锻炼和想象空间,使其势必成为健身器材市场中 一个新的亮点。它的成功研制和产业化将大大地提 升我国健身器械的技术层次。 参考文献 [1] 唐丽,夏炎.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健身器材产业的影 响[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 8-10. [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4.8. [3] 黄可淼 . 健身脚踏车阻尼磁系的研制 [ J ] . 磁性材料及器 件,1994(5): 15-17. [4] 吴翠娥,袁鹏等. 不同蹬踏频率下自行车运动员蹬踏力研究[J]. D E $90 D E 新型四驱健身车的研制 �7 体育与科技,2007(1): 72-75. [5] 何其昌,范秀敏,马登哲等. 交互式自行车模拟器中的力觉反馈 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 795-797. [6] 高 欣,孙汉旭,贾庆轩等. 自行车仿真健身器的设计与实现,系 统仿真学报,2005,17(5): 1163-1167. [7] 张志强.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D]. 山 东:山东大学,2008.5. [8] 徐华文. 基于人机工程的产品设计与仿真研究[D]. 武汉: 武 汉理工大学,2004.3. [9] 张娜英.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自行 车,2001(1):25-29. [10] 丁玉兰. 人机工程学[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 [11] Das, B. and Behara, D. N., 1998, Three-dimensional workspace for industrial workstations, Human Factors, Vol.40, No.4, pp.633-646. 作者简介 靳海洋 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机械电子 工程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为中科院先进技术 研究院认知技术研究室客座学生,主要研究 互动健身车的数字显示系统及控制系统设 计。 张  俊 男,硕士,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实习 员。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 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瑞士联邦材 料研究所(EMPA)参加研究实习。曾参与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小离散制造企业车 间生产系统远程精益驾驶舱研究”、微创胸 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等项目的工作。主要研 究兴趣包括外科手术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 智能机器人。 龙志健 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机械电子 工程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为中科院先进技术 研究院认知技术研究室客座学生,主要研究 互动健身车的机构设计及人因分析。 胡  颖 作者简介见本期封二页。
/
本文档为【新型健身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