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2012-02-23 50页 ppt 10M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205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null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 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 第四节 中世纪的法国 null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一、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西欧在十C以前,基本上不存在工商业城市。 十一C后工商城市兴起的背景: (1) 西欧封建领主制确立后,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为城市兴起提供了剩余农产品和劳动力。 (2) 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复杂化,促使农业和手工业重新分离,这种社会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在此基础上,西欧工商城市重新兴起。...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null第二章 西欧封建的发展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 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 第四节 中世纪的法国 null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一、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西欧在十C以前,基本上不存在工商业城市。 十一C后工商城市兴起的背景: (1) 西欧封建领主制确立后,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为城市兴起提供了剩余农产品和劳动力。 (2) 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复杂化,促使农业和手工业重新分离,这种社会分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在此基础上,西欧工商城市重新兴起。 城市的状态null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二、 城市的自治运动和内部斗争 城市三种政治斗争:自治运动,行会革命,平民反抗斗争 1、西欧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反对领主权和争取自治的斗争。原因: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之初,政治环境相当恶劣,那时各国的王权一般较弱,大贵族往往称霸一方。 城市就是兴起于教会或封建主的土地上,于是教、俗封建主就象对待自己的庄园和农奴那样对待城市及其居民,享有复杂的领主权null西欧城市争得的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利 一些城市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一些城市,则只有不完全的自治权 尽管城市取得的自治权在程度上千差万别,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是类似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居民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城市土地拥有权。 2、城市居民一般都获得了人身自由,农奴只要在城市生活101天就可获得自由。 3、城市在行政司法财政等方面也不程度上实际自治,城市居民组成城市公社,建立了市政厅、城市法庭,并有自己独立的税收机构。 4、领主的收税权、市场管理权被取消,由城市向领主缴纳一笔固定款项。 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二、 城市的自治运动和内部斗争 2、13到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行会手工业者又展开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称“行会革命”。 3、中世纪末期,城市发生发生平民反抗斗争。中世纪欧洲城市生活图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三、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 行会,是城市中同行业手工业者以遵守行规为条件,以捍卫共同利益为目的的联合组织。  由行东组成行东大会是行会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会要求对某一行业进行垄断,不允许来自内部或来自外部的竞争,不允许行会成员对于生产条件、产品的规模、数量、质量等方面有差异。   行会内部分匠师(行东)、帮工、学徒三个等级。  一个行会内部没有社会劳动分工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行会手工业是一种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简单的商品经济,仍属于封建范畴。 阻碍作用: 扩大再生产的限制商会,是类似的组织商会,是类似的组织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第一节 西欧工商城市的兴起 四.市场、市集、贸易区和城市同盟 市场 市集,最著名的是法国的香槟市集 贸易区,有地中海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 城市同盟,最大的是德国的汉萨同盟null五、工商业城市的兴起的历史意义 ----形成二元制经济结构,结构性变化。 (1)培育了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 -市民。使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复杂化了 (2) 城市的兴起,有助于加强城市之间的商业往来和城乡间的经济交往 (3) 市民与国王结盟,使王权得到加强,封建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4)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5)促使剥削方式从劳役租转向货币租,促使领地制、农奴制解体 (6)西欧城市兴起与发展,奠定了思想解放和文化昌盛的物质基础,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 (7)交通发展、商业手段和商业组织发展、贸易扩张等,催生“大航海”时代到来等。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一、背景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和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 1.宗教方面 朝拜圣地的宗教传统。 1054年教会的分裂与重新统一的要求。一、背景一、背景2、世俗方面 ◎ 生存空间的需要。 乌尔班二世称:“因为你们居住的土地被大海和高山峻岭所围困,不够满足你们众多的居民;而且物产并不丰富,物产填不满庄稼人的肚子……走上通向圣墓的征途,把圣地从邪恶的种族手里夺回来,归你们自己占有。正如《圣经》说的,那块‘丰饶之国’是上帝赐给以色列的子孙的。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世界文明史)。此处颇显坦诚,不似现代人的羞羞答答。 ◎ 东方财富的向往。 ◎ 过境贸易与商路的控制。 ◎ 1089-1095年西欧连续七年的自然灾害。一、背景一、背景 3、外在条件 ◎ 阿拉伯人的衰落。 ◎ 突厥人的分裂。 ◎ 1071年后东地中海的政治形势与拜占廷帝国的求援。一、背景一、背景4、直接起因 ◎ 1095年克勒芒宗教会议 停止私战。 拯救圣城。教会承诺: 参加者可免除债务, 可无需领主的同意转让土地, 家属和财产受教会保护。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1096~1270年)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十一世纪的拜占庭重骑兵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阿拉伯的轻骑兵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轻骑兵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十一世纪法国骑兵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骑士。 可以看出中世纪欧洲骑士的盔甲,是以鱼鳞甲和锁甲为主,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第二节 十字军东征二、8次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1096-1099):占领耶路撒冷 第二次(1147-1149):法国路易七世、德皇康拉德三世,萨拉丁国家 第三次(1189-1192):德、法、英三国联合以及失败 第四次(1202-1204):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拉丁帝国,儿童十字军 第五次(1217-1221):进攻埃及 第六次(1228-1229):德皇腓特列二世组织 第七次(1248-1254):法王路易九世 第八次(1270):法王路易九世null三、十字军东征的影响三、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罗马教会利用十字军东征,掠夺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增强的政治影响力 十字军东征导致了西欧农奴制的走向解体 十字军东征刺激了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发展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时期东西方文明冲突与交融的体现 也给东西方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简介 王表 (大事记) 罗马人统治时期(90-407) 盎格鲁撒克森时期(407-1066)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安茹王朝(1154-1399) 兰开斯特(1399-1461) 约克王朝(1461-1485) 都铎王朝(1485-1603)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汉诺威)温莎王朝(1714-今)nullKing Henry VII 享利七世King Henry VII 享利七世null荷尔拜因画 亨利八世肖像 此画是副本,原画已失。是绘制在木板上的,约为82.5×73.6厘米,现藏罗马国立美术馆。 null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亨利八世之女。 为了纪念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逝世400周年而特意举办伊丽莎白一世纪念展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一、 英国封建化进程(七世纪初,到十二世纪上半期) 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七世纪初至1066年诺曼底征服。 在这个阶段,农村公社逐渐走向解体。出现拥有自由份地的自由农民,每个农民大致拥有一海德土地(120英亩);同时一些盎撒贵族用暴力掠夺村社土地,使一些自由农民依附于自己,因而开始出现封建关系,只是封建化进程还极其缓慢。大多数农民还是自由的。 第二阶段,诺曼底征服时期。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后,基本上移植了法国的封建制,英国的封建化基本完成。 威廉一世没收了大多数盎撒贵族的土地,自己保留一部分土地(约占全国土地的七分之一),把其余土地分封给随他出征的诺曼底教俗封建主,培植出约180个大领主,这些大领又分一部分土地给自己的附庸,这样就加速了英国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此外1086年《土地赋税调查簿》的制订,进一步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进程,因为在调查时,把许多自由农民登记为依附民,使之成为依附于领主的农奴。 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二、诺曼底王朝的王权 在诺曼底王朝统治时期,英国王权比同期的法德王权要强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王室领地较大,约占全国土地的七分之一,经济实力较强大,而大封建主(男爵们)的土地是在征服过程中逐渐分封的,其地产分散于全国各地,难以形成独立的地区。 2、1086年8月1日,威廉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宣誓大会,要求英国所有领主对他行“臣服礼”。同时,盎撒人持久的反抗斗争,迫使各类封建主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王权支持,这有助于王权的强化。 3、威廉一世废除了以往贵族民主制的重要机构――贤人会议,建立了御前会议作为中央管理机关,在地方,设立郡守,由国王派男爵担任,负责地方治安。 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三、亨利二世改革 军事改革:免除封臣的骑士义务,改为征收代役金(盾牌钱),建立雇佣军;改组民军,自由人都要自备武器装备,以备从军打仗。 司法改革:建立了巡回法庭、陪审制和司法令状制(自由民在缴纳一定费用后,可获得国王的司法令状,把涉及自己的案件从领主法庭移交给王室巡回法庭审理) 。并且规定,由王室法庭颁布的法律在全国具有普遍效力,形成西方著名的“普通法系”。 null四、国会的起源与发展  国会,又议会(Parliament),它起源于英国,因而英国国会有“议会之母”的称号,早在十三世纪就已形成,可是它的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以追逆到盎撒时期时期。 (1)在盎撒时期威塞克斯王朝统治时期(7-9世纪),国王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必须同贤人会议商量,不得独断专行 (2)威廉统治时期,贤人会议演变为“大会议”,由封建大贵族参加,英国议会就是从这种“大会议”直接演变而来的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3)无地王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王权被置于“大会议”所制订的法律约束之下,为国会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4) 1258年,无地王约翰的继位者享利三世,在牛津召开“大会议”,封建主武装出席大会,强迫国王接受会议通过的“牛津条例”,条例规定,由大封建主十五人组成委员会,国王不经委员会同意,不得作任何决定,这次牛津贵族会议,后人称为“疯狂国会”。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 (5)1265年革新派贵族伯爵西门·孟福尔击败享利三世,并召开大会议,骑士代表、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它是国会的雏形 。伯爵西门·孟福尔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  (6) 1295年,享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一世为了筹集战争经费,又召开了国会,他接受历史的教训,逐渐和骑士、市民联合,与会者的成份和1265年的议会一样,这样,英国各封建等级在国会的形式下组成联合,国会成了各等级代表机关,国会正式形成。以后国会经常召开,它们都以1295年的国会为榜样,1295年国会因此被称为模范国会。 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英国(7) 国会从1343年分为两院,上议院由教俗封建主组成,下议院由骑士及市民代表组成。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  从此,国会成为一种正式的政治机构,英国政治制度从分权君主制变成“等级君主制”了五、英国农民起义--瓦特泰勒起义五、英国农民起义--瓦特泰勒起义1、十四世纪,英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制瓦解,农民对贵族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动。但随着封建主对货币的追求增加,也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 2、1348年流行黑死病,死亡人数占全国人数的一半以上,从而造成了人口奇缺,物价飞涨。但封建主却倒行逆施,颁布劳工法令,企图把工资限制在黑死病蔓延以前的水平上,以保障封建主利益。违者要投进监狱,甚至要用烙铁烙印。 3、与此同时,百年战争,又加加重了人民的捐税,仅人头税一项从1377年到1380年间就增加了两倍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普遍充满反抗情绪。 4、威克里夫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 威克里夫(约1330~1384)威克里夫(约1330~1384)Wycliffe,John 英国神学家,哲学家。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之一。生于约克郡。曾在牛津大学研读并教授哲学和神学。1361年入教会供职。曾任英王的侍从神父。 反对教权至上,主张建立不受教廷控制的英国教会。要求简化教会仪式,用民族语言举行仪式,认为《圣经》具有高于教会的权威。其思想得到下层教士和平民的支持,却遭到教廷的谴责,本人则受到通缉。甚至死后还遭掘墓焚尸。曾将《圣经》译成英文, 威克里夫的思想激起一些极进主义思潮,一些下层神父如约翰·保尔提出要消灭封建制度,实现人人平等的主张,这些下层教士的宣传为农民起义作了思想准备。 瓦特·泰勒起义瓦特·泰勒起义起义于1381年5月首先在东南部的肯特和埃塞克斯两郡爆发。很快遍及全国。起义军在首领瓦特·泰勒领导上,于6月进入伦敦,烧毁贵族的住宅、法院的档案,杀死很多法官、贵族和大臣。打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人,并把英王查理二世藏身的伦敦塔包围起来,迫使国王答应谈判。谈判中,农民提出废除遥役;在国内实际自由贸易;赦免起义者;每亩货币租不超过四便士等。 国王假意答应,一些农民离开了军队。瓦特·泰勒继续领导斗争,并进行了第二次谈判,提出废除农奴制;废除劳工立法;没收封建主强占的公有地,并把土地分给农民等。封建主在中杀害了泰勒,追杀起义军。起义失败。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农奴制灭亡,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前提。 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法国王表及大事记 加洛林王朝(843-987年) [诺曼人的入侵] 加佩王朝时期(987-1328年) 法国王权的加强 瓦洛亚王朝(1328—1589) 百年战争 波旁王朝(1589—1792) null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法国王权加强的过程(统一民族国家形成过程) 背景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增强,客观上要求结束政治分权的局面,实行政治和领土的统一 2、社会关系的变化进一步瓦解了封建分权政治存在的社会条件。领主贵族日益成为一个“多余并阻碍着发展的阶级”,他们在政治、经济、司法及军事上保持独立统治的历史正在消失,这就为加强王权准备了社会条件 3、封建地主制的形成和城市的兴起,还为封建王权的加强提供了依靠的阶级力量——封建地主阶级和城市市民 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第三节 中世纪的法国法国王权加强的过程(统一民族国家形成过程) [王权发展的道路] 王权的强化,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 一、通过王室领地的扩张,消除割据势力,以增强王权。国王利用联姻、外交、战争、购买等手段,干方百计扩张王室领地。 二、提高国王的威望,不断扩充国王的实权。把私权性质的宗主权,发展为公权性质的君主权 法国统一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法国统一民族国家形成过程1、十二世纪初,路易六世(1108—1137)制服了王室领地内不顺从的贵族。 2、腓力二世(1180—1223)努力削弱英国国王兼安茹伯爵在法国的领地。陆续派兵占领了诺曼底、曼因、土伦、安茹等地。腓力二世的王室领地扩大了3倍。 3、路易八世(1223—1226)将南部的朗基多克地区并入王室领地 4、路易九世(1226—1270)进行了两项重大改革。一是司法改革,将司法权控制在国王手里。二是币制改革。王室铸造新的化金、银货币,流通全国。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提高了法国王权的威望。 5、腓力四世(1285—1314)通过联姻合并了香槟伯爵领地。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法国开始了封建等级君主制时期。 6、路易十一(1461~1483年)打败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组织的“公益同盟”,兼并兼并了勃艮第公国和普罗旺斯等地。 7、其子查理八世合并了最后一块独立领地布列塔尼,法国统一最后完成。扎克雷起义扎克雷起义扎克雷愿意是“乡下佬”。背景与英国起义类似。具体导火线是巴黎市民改革: 1357年,以巴黎商会会长艾田·马赛为代表的法国富裕市民,利用三级会议中贵族席位暂时减少的机会,迫使摄政太子查理进行有利于市民的改革,即定期召开三级会议,会议有权决定战争、媾和、捐税收支、任命国王顾问等,是为“三月大敕令”。不久,太子逃跑。1358年2月马赛组织巴黎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举行起义。5月底,法国北方博韦农民举起义旗,很快发展到北部大部分地区,势力达10多万人。这次农民起义被称为“扎克”起义。“扎克”是封建主对农民的蔑称,意为“乡下佬”。起义者以吉约姆·卡尔为领袖, null查理纠集近千名英国和法国的骑士,于6月10日诡称谈判,农民军领袖卡尔轻信敌人,只身去敌营中谈判,立即被捕。敌人乘机进攻,农民军失败,有两万多人被杀。农民起义失败不久,8月太子查理率部攻占巴黎,巴黎市民起义也被镇压。 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农奴制的瓦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促进了王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百年战争百年战争背景 1、历史沿革、领土纠纷以及民族国家的矛盾。 2、争夺佛兰德尔 3、导火线为法王位继承。 四个阶段 略 影响 对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法国因为这场战争完成了民族的统一大业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丧失了几乎所有在法国的领地,结果迫使其放弃大陆制霸的企图,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而走上了海上帝国的道路
/
本文档为【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