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2012-01-24 5页 doc 25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0089

暂无简介

举报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浅释戏剧新理论的类比推断和模糊视界 徐柏森   现代戏剧学理论把舞台上演出的戏剧,看成是对观众产生如物理学的“场”的磁力一样,使观众在这种力的矢量作用下,与舞台上的戏剧发生感情交流,形成“场”的理论,即戏剧的“场”。而当代戏剧心理学,则把舞台上呈现的艺术实体,其作用于观众头脑中留下的完整映象,认为是只有通过剧场感知,才能激发情感,触动想象,获得对剧情的理解。这两种论说各有类比,前者借助物理学,后者依傍心理学,无非都是为了推断戏剧实现过程中,戏剧如何作用观众,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又是如何形成双向交流...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 ——浅释戏剧新理论的类比推断和模糊视界 徐柏森   现代戏剧学理论把舞台上演出的戏剧,看成是对观众产生如物理学的“场”的磁力一样,使观众在这种力的矢量作用下,与舞台上的戏剧发生感情交流,形成“场”的理论,即戏剧的“场”。而当代戏剧心理学,则把舞台上呈现的艺术实体,其作用于观众头脑中留下的完整映象,认为是只有通过剧场感知,才能激发情感,触动想象,获得对剧情的理解。这两种论说各有类比,前者借助物理学,后者依傍心理学,无非都是为了推断戏剧实现过程中,戏剧如何作用观众,以及演员与观众之间,又是如何形成双向交流的。 “场”理论认为,戏剧的“场”,包含着戏剧各种要素,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而且包括观众席上的气氛和剧场建筑、照明等等,这一切都构成同演员观众相关联的要素。它们同观众“心理场”中的自我,共同构成一种以“场”的形式存在的审美环境。因此,“场”具有相交流的特点。观众在这种交流中,不仅对舞台上的表演产生一种真实感,体验到真实环境,还能在自已的“心理场”中展开联想,产生一连串的心理——生理活动。这种心理——生理活动造成观众席上的氛围,进而观众席上的氛围影响演员情绪,而演员的情绪又反过来影响观众。 感知理论认为,剧场感知是整个戏剧审美活动的基础,它与一般的生活感知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强度不同。剧场感知是比生活感知更强的感知。产生这种感知强化的原因,首先是在于剧场感知中观众的心理处于舒展的状态。观众看戏一般总是敞开胸襟来接受刺激的,他们解除了生活中的心理羁绊,整个感受器官处于舒展状态,因而感知到的形象特别鲜明。其次,剧场感知是一种浓缩性的感知,戏剧家为观众提供的是最强烈的刺激物,它与观众好奇的心理相叠加。再次,剧场感知是一种整体感知,它调动了观众的听觉和视觉,强烈地使观众心理产生共鸣。 “场”理论提到了审美环境和心理场等问,感知理论特别强调了感知强度和心理共鸣等问题,从比较中看,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剧场环境和演员、观众的心理定势、心理体验为基础的。如果离开这个基础,这两个不同的视界的理论,就很难论证问题了。我们必须承认,戏剧演出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任何一个观众对一出戏的审美态度,都与其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原因有关,这既可联系他的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又可联系到他的文化素养、戏剧经历等等,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势,决定了他在剧场中的感知程度如何。不同观众审美经验的心理定势,也是“场”理论的重要基础。“场”理论一再提到的“心理场”,实际上说的就是观众审美经验的内化和泛化。所谓内化即内向性沉淀。因为戏剧作品和观众对作品的感受并不是随着戏的闭幕而消失,甚至并不随着对剧情的遗忘而消失,许多儿时观剧的记忆,成了以后观剧的经验,就是一个例证,这显然是戏剧审美活动的一个特点。所谓泛化,是指沉淀过程中,具体的经验拓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感受。这也就是“场”理论中提到的,展开联想,产生一连串的心理——生理活动的论说。 再从感知理论看,所谓剧场感知与一般生活感知不同,这里面也有个观众观剧的心理定势问题,而这种定势又是由纵横两个方面交织而成。纵向为历史文化传统,横向为现实的社会关系。正因为感知是在人的经验层面产生,因此感知也是一种体验过程。说到心理体验,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它不仅指个体有体验,还指向演出过程所有参与这一活动的集体心理体验。包括演员与观众联成一体,通过不断地心理递接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交融,从而使台上台下对剧情共同感受、共同领悟、一起进入到一种整体的相互沟通的心理状态。集体心理体验的观念,使戏剧家们把目光从舞台空间扩展到整个戏剧空间,把演员和观众的共占时间、共享空间连接到一起。 说到这里,戏剧的“场”与戏剧感知这两种不同的视界的理论,在进行类比之后,他们几乎能够同一起来了。因为他们都认定这种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是一个无限相互反馈的过程。而反馈在时间上,明确表示这是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承续关系,观众反应是对演员上一个动作发出的,而当这个剧场现象,从中引发了新的认识,但理论自身的模糊性质,也是反应送达演员后,即成为一种反馈,使演员据此对下一动作实行自我调节,而这种调节,又刺激观众发生新的反应。于是前之果成为后之因,表演就是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进行下去。实际上,在剧场里这种反应和反馈是相当复杂的,演员与观众之间,演员与演员之间,甚至观众与观众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关系。如果再从更大范围和更长的过程看,剧作家、导演也与观众之间存在着反馈关系。但从“场”理论和感知理论看,他们特别强调的还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反馈关系。戏剧的这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直接心理交融,是其它艺术形式中少见的、独特的,故而现代戏剧学、当代戏剧心理学,都特别用了较大篇幅对这个问题,反复加以论证,并从各种不同的基点,推断出新的结论,成为现当代各具特点的新兴艺术理论。 尽管在戏剧领域里,人们借用这一新的观念,研究某些戏剧现象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人的艺术思维包孕着复杂的心理因素,诸如感性的、知性的、理性的各种成份,但要想把每个人的艺术思维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是极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再如戏剧的价值,无论是真的、善的、美的价值,经常表现出多义的、多值的、多争议的矛盾状况,加之观众对戏剧的鉴赏与审美,由于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审美素养,要达到完全一致的、清晰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那些隐喻、象征所包含的内容,这更难为每一位观众所把握。因此,这些现象在新兴理论那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加以阐释。他们只能借用某一科学定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对戏剧进行交叉研究。因而不精确的部分,当然具有模糊性质。 鉴于此,我们对待新观念、新理论,不能完全照搬,只能从总体上采取参照、比较,或为我所用的态度,才是比较恰当的考虑。 (原文发表于江苏省《艺术百家》1997年3期,后被中国知网收存。)
/
本文档为【戏剧的“场”与剧场感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