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2012-01-12 25页 pdf 374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6945

暂无简介

举报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学研究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郑 震 提要:本文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试图分析和勾勒出空间概念在西 方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境遇变迁,并深入探讨当代西方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思 想来源、基本特征和理论意义。这一空间转向将空间概念社会本体论化,它 具有借鉴并超越传统的客观环境论和主观空间论,以及反客观主义、反普遍 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主导特征。但是其空间视角依然不同程度地为笛卡尔的 主客体二元论所困扰,并受制于时间与空间二元化的传统思路,针对于此, 本文将展望一种对空间概念的理论重构。 关键词:空间 ...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学研究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郑 震 提要:本文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试图和勾勒出空间概念在西 方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境遇变迁,并深入探讨当代西方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思 想来源、基本特征和理论意义。这一空间转向将空间概念社会本体论化,它 具有借鉴并超越传统的客观环境论和主观空间论,以及反客观主义、反普遍 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主导特征。但是其空间视角依然不同程度地为笛卡尔的 主客体二元论所困扰,并受制于时间与空间二元化的传统思路,针对于此, 本文将展望一种对空间概念的理论重构。 关键词:空间 社会空间 空间转向 空间本体论 西方社会学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在列斐伏尔、福柯、吉登斯、哈维、索佳、 卡斯特、布迪厄等一批社会理论家的共同推动下,空间问题才成为西 方主流社会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空间概念也才成为社会学理论的核 心概念。以至于人们广泛地意识到,在当代西方社会学乃至社会理论 中,一种空间转向已经发生。以下我们将首先对当代空间转向之前的 西方社会学的空间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勾勒,并结合我们的论题对主要 外在于社会学领域的现象学的空间思考给予一定的关注,我们将看 到,这两条线索对于我们理解当代西方社会学乃至社会理论的空间转 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前空间转向的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厄里认为:“社会学经典确实探讨了空间,但探讨的方式却很不 明晰,很不充分”(厄里,2003:510)。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的社 会学家没有能够就空间给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洞见,只不过他们关 于空间的敏锐洞见往往被社会学的后继者们所忽视了。 1 社会学研究 与他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时 间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相比,马克思关于空间的讨论显得贫乏得多。“马 克思主要将空间视为一个物理的情境,是生产场所的总和,不同市场 的领域,被时间和日益自由的资本的运作所‘克服’的一个天然的距 离冲突的来源”(Soja, 1989: 126)。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空间主要呈 现为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机构内部所进 行的资本的生产过程中,空间体现为劳动时间在生产的物理环境中横 向并列和扩张的可能性,“如果从空间方面来看工作日,——从空间 方面来看时间本身,——那就是许多工作日同时并存”(马克思,1995: 378)。另一方面,空间则体现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的扩张 过程中需要加以征服的国家的乃至全球的市场和距离(马克思,1998: 128)。不可否认的是,与时间问题相比,马克思并没有针对空间进行 过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化建构,尽管他的许多论述都隐含着空间的因素 (例如,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资产阶级使农村从属于城市的 统治;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工人的集中和革命联合等等),但他并 没有就此发展出一种明确的空间理论的视角,这使得空间在其思想中 既重要却又并不突显,既不可或缺,却又地位模糊,究其根本则是由 于马克思主要将空间理解为是客观的环境条件。这也就难怪索佳指 出,马克思意识到了空间性在隐藏基本的社会生产关系方面所具有的 不透明性,间接触及了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性,但是马克思 并没有对这一问题性给出有效的惟物主义解释(Soja, 1989: 126-127)。 应当说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并不缺少在当代意义上进行空间化的基本 条件,他那些隐含着空间维度的讨论完全可以被一种更具建设性的空 间视角所激活,并从中发展出一系列超越客观环境论的空间理论。 相比之下,另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则要积极得多,他 从其社会决定论的视角出发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空间理论。涂尔干敏锐 地意识到了空间划分的社会差异性(涂尔干,1999:22),换句话说, 不同的社会往往赋予空间以不同的意义。“空间本没有左右、上下、 南北之分。很显然,所有这些区别都来源于这个事实:即各个地区具 有不同的情感价值。既然单一文明中的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方式来表现 空间,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划分形式及其所依据的情感价值也必 然是同样普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它们起源于社会”(涂尔 干,1999:12)。人们并不仅仅活动于一个作为物质环境的空间之中, 对于任何一个人类社会而言,空间都已经被注入了人类的集体情感, 2 社会学研究 那些对空间方位的划分并非只是呈现为一些冷冰冰的物理参数,相反 它们都具有特定的社会情感价值。通过对大量人类学资料的研究,涂 尔干指出,空间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同质的,空间的形象只不过是特定 社会组织形式的投射(涂尔干,1999:13),由此人们才可能在空间 中安排具有不同社会意义的事物,就像在时间上来安排各种意识状态 一样(涂尔干,1999:12)。这一理论对于空间的社会性研究无疑具 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是涂尔干的论述显然过于简洁,并且没有得到 作者本人的太多重视和充分发挥——涂尔干显然无意于发展一种研 究社会总体的区域化的空间视角,他那偏好寻求一般性的决定论法则 的实证主义倾向也在实质上阻碍了此种视角的形成。因此在索佳看 来,涂尔干的社会学是相对无空间的,并且将空间维度边缘化为一种 几乎是机械的外在性(Soja, 1989: 144)。涂尔干的确没有完全避免将 空间视为是物理的外部环境这样的消极论断,但他对空间划分的些许 讨论意味着索佳出于论战的需要而做出的批评的确略显偏激。 与涂尔干不同的是,齐美尔从心灵与互动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一 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思想。我们可以对齐美尔的空间思想进行一种双重 的解读,一方面,他和马克思、韦伯①、以及一定程度上和涂尔干一 样将空间理解为客观的物质环境。齐美尔指出,一般空间或空间性是 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空间性既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也不生 产它(齐美尔,2002:459),空间只是本身毫无作用的形式(齐美尔, 2002:459),是可以被某种社会形态加以填充的空虚和无价值的地域 性的空间环境。当然,在有些事件中,空间的形式条件也可能突显为 一种重要的影响事件的力量(齐美尔,2002:460),如一场战争中的 地形条件,而下一盘棋则完全不同,后者尽管也受到空间条件的制约, 但是下棋的人却无需针对这个空间条件本身采取什么认知的行动。总 之,此种对空间的理解是贫乏和消极的,然而,齐美尔几乎同时还向 我们展现了其空间思想的另一种可能,尽管他并没有因此而抛弃关于 空间的客观环境论的论调,但是这一别样的可能显然是极富启发性 的。齐美尔指出:“并非空间,而是它的各个部分的由心灵方面实现 的划分和概括,具有社会的意义”(齐美尔,2002:460)。齐美尔从 与涂尔干的社会决定论视角截然不同的心灵及其互动的角度为我们 重构了空间划分的理论,齐美尔指出:“康德曾经把空间界定为‘待 ① 韦伯不仅将空间理解为机械的外部环境(Soja, 1989:144),而且几乎没怎么讨论到空间(厄 里,2003:511)。 3 社会学研究 在一起的可能性’。——这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相互作用使此 前空虚的和无价值的空间变为某种对我们来说是某种实在的东西,由 于空间使相互作用成为可能,相互作用填充着空间”(齐美尔,2002: 461)。尽管空间概念本身依然缺乏想象力,但是引入由心灵及其互动 所建构的空间划分和概括这一论题,则极大地拓展了社会学的空间想 象力。对齐美尔而言,单纯的地理界线(如山脉的地势、河流、海洋 等等)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充其量也只是消极的诱因,齐美尔真正关 心的是心灵划界的空间化,“如果说这种相互划定界线的普遍的概念 是取之于空间的界线,那么后者——更为深刻的——只不过是惟一切 实的、心灵的划分界线过程的结晶或空间化”(齐美尔,2002:466)。 因此重要的是心灵及其互动的力量。这种关于划界的思想无疑包含着 从互动的视角入手探讨一种不同于客观物质环境的社会空间的建构 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意味着在那个作为物质条件的空间之上,或者 说以这个物质条件的空间为基础,依然可能存在着一种社会性的空 间,它蕴含着丰富的观念建构和实践意义。齐美尔指出:“界线不是 一个具有社会学后果的空间的事实,而是空间性地形成它自身的一个 社会学的事实”(Simmel, 1997:143)。这就意味着界线所体现的具有社 会学意义的空间形态不能够还原为单纯的物理环境的效用,它本身就 具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性。到此,齐美尔在实质上已经与他所坚守 的那种机械的物理环境的空间概念拉开了距离,不是对前者加以批判 和扬弃,而是在心灵及其互动的社会意义中开拓出一种别样的可能 性。 尽管齐美尔已经在空间社会学的研究中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但他并没有能够就此开创一种社会本体论的空间视角,而他对空间形 式的研究也是十分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以上所讨论的这些社 会学早期的开拓者们对于空间的最富创造性的思考并没有能够被之 后的社会学研究者们加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参阅厄里,2003:511)。 事实上,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中,多数社会学中的空间概念仅仅是那些 早期思想家们所共同持有的客观物质环境意义上的空间概念,空间仅 仅扮演着一个消极的物理环境的角色,并且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厄里 认为,20 世纪的大多数社会学是“无时间和空间向度的社会学”,“人 们一般是把社会看成内生性的,有其自身的社会结构,而这些社会结 构既不是时间结构,也不是空间结构”(厄里,2003:505)。在社会 学的领域中,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客观主义和普 4 社会学研究 遍主义立场在社会学——尤其是 20 世纪美国社会学——中的主导地 位所导致的。尽管有所谓的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保持了对空间的 某种兴趣,但是它们显然没有改变主流社会学对空间的态度,它们对 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的空间转向也并不具有什么实 际的影响。它们自身在空间理论上的少有建树无疑是导致这一状况的 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缺陷看 来是它理论上的薄弱,这使它最终衰败下来”(柯林斯、马科夫斯基, 2006:297)。 不可否认的是,在很长时期里多数社会学家对于客观主义和普遍 主义的偏好(实证主义者就是其主要代表),使他们在根本上对认真 地探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不感兴趣。人们热衷于在变化的社会时空中 寻找超越时空限制的一般性的法则,因而对历史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寻 找普遍的历史规律,而空间区域则往往被普遍主义的空间隐喻所消 解,这使得人们根本无法看到他们所迷信的那些所谓的普遍规律本身 的时空限制——既是在特定时空中才可能有其或然效用的法则(而不 是决定论的法则。决定论仅仅是一种人为简化的产物(Bachelard, 1984: 104、 108)。),也是在特定时空中被建构起来的法则。不过即便在客 观主义和普遍主义理想占据主导地位的 20 世纪美国社会学中,我们 依然能够看到某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空间理论的存在,它们甚至可能明 确影响到了当代理论家的空间思想。如戈夫曼以舞台的类比探讨了日 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区域化问题(这一研究的某些弱点遭到了吉登斯 的批评[吉登斯,1998a:214],但它对吉登斯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戈夫曼使用“前台(front)”、“后台(backstage)”、“局外区域(outside region)”等一系列概念为我们勾勒了一种社会学的空间视角,其重要 之处就在于它探讨了空间区域的化特征与行动者的情境互动之 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探讨了社会结构如何在区域化的空间建构中凭借 责任的约束和利益的诱惑来建构起行动者的角色特征(Goffman, 1959: 251),并在区域化情境之中的互动各方为维持情境定义所做出的努力 中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Goffman, 1959: 231-32、 243、 254)。戈夫 曼的空间视角贯穿于其综合人格、互动与社会结构的理论尝试,这不 单纯是一种对空间的社会学偏好,它已经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空间化的 社会学思想。不仅如此,戈夫曼还清醒地意识到,他所描绘的日常生 活中自我呈现的空间化图景并非一个普适性的框架(Goffman, 1959: 244)。事实上,戈夫曼始终保持了对空间差异的敏感,这是与他同时 5 社会学研究 代的许多社会学家所不具备的。 二、现象学的空间思想 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的社会学家更多地将空间理解为客观的物 理环境不同,在社会学的领域之外形成并主要外在于社会学而发展的 现象学思潮对空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这一理解为当代社会理论 和社会学的空间转向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批判对象。以下我 们将针对几种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学空间理论进行一个简要 的讨论,它们是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巴什拉的空间思想。 尽管海德格尔在其后期思想中明确指出:“在《存在与时间》的 第七十节中,我试图把此在的空间性归结为时间性,这种企图是站不 住脚的”(海德格尔,1999:27)。但是也正是在同一文本中,海德格 尔又说道:“这种澄明着的将来、曾在和当前的相互达到本身就是前 空间的。所以它能够安置空间,也就是说它给出空间”(海德格尔, 1999:17)。这种根深蒂固的对时间之优先性的强调主要源自海德格 尔对传统存在论从空间出发来规定存在的批判(陈嘉映,1995:149、 150、52),但这一批判所显示出的对时间的过分偏爱则不能不说是一 个同样不小的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暗合了索佳所极力批判的历 史主义(historicism)对时间性的强调和对空间性的忽视(Soja, 1989: 130)。①在《存在与时间》一中(我们以下所讨论的正是海德格尔 在此书中的空间思想),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论上,作为主体的此 在是空间性的,而在世界之内的(within-the-world)空间则只有通过 这一空间性才可能得到揭示。但此在的空间性尽管是此在在世界之中 存在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只有奠基于时间性这一基础才是可能的,毕 竟对海德格尔而言此在存在的意义即是时间性,时间性构成了此在存 在的源始的(primordial)统一状态,此在存在的可能性正是在将来、 ① 索佳将历史主义界定为“一种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的过度发展了的历史的情境化,它积极地 掩盖和边缘化地理的或空间的想象”(Soja, 1989: 15;类似的观点还可参阅哈维,2003: 256-57)。此种历史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就总体 而言社会学家的确更关注于时间过程而非空间区域,且不论人们往往忽视了时间过程同样 也是一个空间课题)。但由于在很长时期里,客观主义和普遍主义统治了社会学的主流话语, 这使得社会学的历史主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这种压制部分地表现为对时间问题的 忽视,部分地则表现为名义上强调对时间的研究,实际上将时间架空为流逝着的分分秒秒 ——如对普遍的历史规律的探究——这在实质上也是对时间的一种剥夺)。 6 社会学研究 曾在和当前的整体性的绽出(ecstases)中到其成为可能之时。“空间 不是在主体中,世界也不是在空间中。就空间已经由构建此在的在世 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所展开而言,空间倒是‘在’世界 ‘之中’”(Heidegger, 1962: 146;海德格尔,2006:129)。这意味着 在本质上由时间性来加以规划的世界的意蕴(significance)结构是空 间性得以可能的基础,“在此在(作为操劳着的在之中)所熟悉的意 蕴之中,存在着空间的本质性的共同展开”(Heidegger, 1962: 145;海 德格尔,2006:128)。海德格尔认为,称手之物(the ready-to-hand) 的存在即是因缘(involvement),因缘靠指引来联络,这一联络的关 系特征即是意指(signifying),而意指的关系总体即是意蕴,后者组 建了世界的结构。正是在世界这一关系系统中,规定了此在之空间性 的去远(de-severance)和定向(directionality)才得以可能。无论是 去远还是定向都是在探讨生活世界之中的熟悉之物(称手的工具)与 此在之间的寻视操劳的关系(海德格尔将称手的工具与此在之间的关 系称为是寻视操劳(circumspective concern),它意味着以前理论的方 式循着因缘的即事物之用途的方向来与事物打交道),这不是用科学 的来测量距离或确定方位,相反它意在揭示所谓的物理空间仅仅 是一个非寻视的理论化的产物(自然空间),此在生存的直接的空间 性不是物理的空间性,它所意味着的远近不能用数学的尺度来测量, 它所包含的定位也全然不是一个物理方位的问题。对海德格尔而言, 事物是远离还是靠近我们,事物处于怎样的场所和位置,这些都是由 世界的意蕴关联所指引的寻视操劳来加以确定的(Heidegger, 1962: 142- 143;海德格尔,2006:125、126)。被操劳所及之物总是最为靠 近我们的,尽管它在物理意义上可能并不是最靠近我们的。而事物的 位置则是在因缘关系的位置整体中由寻视操劳来加以分派的,这完全 取决于事物作为工具对于此在所具有的意义而定,换句话说,正是在 此在所赋予的意义中,某一工具在一个位置的整体中获得了与其他工 具之间的位置关系(它的位置只有在这个位置的整体中才能获得理 解),从而得以确定它自身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方向之上。总之,在 海德格尔看来,空间首先并不是一个物理的环境,它是以人类主体的 存在为中心来加以组建的人与事物之间的前理论的关系状态。 与空间的客观环境论相比,这一空间理论的主观性是显而易见 7 社会学研究 的。①它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物理空间不感兴趣,转而将视角指向了 一种充满人类主体性的主观的空间,这当然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主观 观念中的空间,而是一个具有其自身现实性的人类学意义上的空间。 如果我们抛开海德格尔的哲学面具,以社会学的方式来理解其此在现 象学的空间思想,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一种社会空 间的构想,它与齐美尔有关心灵和界线的观点存在着某种互通的可能 性,它甚至与涂尔干有关社会情感对空间进行划分的思想之间也存在 着某种遥远的呼应,尽管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 现象学尽管由于其主体主义(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不同的现 象学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而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 是现象学对于主体性的探究的确为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留下了一笔丰 富的遗产。对此,梅洛-庞蒂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空间现象学思 想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现象学主体主义视角之下的空间思维。 梅洛-庞蒂主要围绕他的主体间性的或社会性的身体概念来提出其空 间理论,他区分了物性的客观身体和统一了客观身体与心灵的现象身 体(杨大春,2005:46),后者具有一种超越内在与外在的含混存在, 因为现象并非什么“心理事实”,它是一种在身体的知觉中呈现出世 界的本来面貌的显现,“实在完整地显现出来,实在的存在和显现是 一回事,没有不同于显现的实在”(Merleau-Ponty, 1958: 343)。这体现 了梅洛-庞蒂试图超越内在与外在的二元对立的努力,但也正是因为他 试图将实在的存在与知觉的显现相混淆,才暴露了他对世界加以非法 观念化的主体主义的视角(郑震,2009:112),尽管这并不是一种个 人主义式的主体主义,“每一个他人都作为一个不容挑战的共存的类 型或背景而为我存在,并且我的生命具有一种社会的基调,就如同它 具有一种难免一死的特点一样”(Merleau-Ponty, 1958: 424-25)。我们 必须结合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思想才能真正地理解梅洛 -庞蒂的“现象身体”,对梅洛-庞蒂而言,身体总已经在世界之中存在 着,这是它以前意识的不言而喻的方式所熟悉的世界,世界构成了身 体的知觉场,身体在其主体间性的运动中展开和维持着它存在于其中 ① 但这并不意味着客观环境论对空间的解释便代表着对自然空间形态的绝对把握,事实上, 主张空间的物质环境论的社会学家们通常所援引的那种三维物理空间的图景依然是一种人 的阐释,它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烙印(郑震,2005:369)。巴什拉指 出:“对科学而言,真理是对不断出现的错误的历史的纠正,经验是对共同和基本的错觉的 纠正”(Bachelard, 1984: 172)。关于物理空间的话语自然也不能例外,任何有关客观的物质 空间的描述,无论它具有怎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都不能彻底排除其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8 社会学研究 的世界的意义结构。正是在这样一种身体理论的视野下,梅洛-庞蒂认 为,身体不是如同容器中的物体一样存在在时间和空间里,身体栖居 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我不在空间和时间里,我也不思考空间和时间; 我属于它们,我的身体与它们相结合,并且包含着它们” (Merleau-Ponty, 1958: 162)。由于现象身体处于前反思的知觉层面, 所有对象化的活动在此尚未开始,因此对身体而言,空间并不是一个 思考的对象,也不是一个客观的外部环境,后者只是对身体空间采取 对象化态度的结果。“成为一个身体,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就 是与某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们的身体首先不是在空间中:它属于空 间”(Merleau-Ponty, 1958: 171)。身体的空间也就是世界的空间,在这 一空间中身体的存在展开为它自身的空间性,身体的空间性与身体之 为身体具有内在的关联(Merleau-Ponty, 1958: 172)。因此,身体的空 间性不是在空间中像外部物体那样占据一个位置意义上的空间性,它 是一种以前反思的方式加以熟知的处境的空间性,就像一个荒野中的 原始人无需思考就能够直接确定方向一样,身体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 知晓能力,它将空间包容在自身之中,因为它的存在展开为这一空间 的空间性。只要我们记得,梅洛-庞蒂所说的身体并非一个物理意义上 的躯体,身体的知觉也并非通过越出其内在性的障碍来体验外部世 界,这是一个超越了内外划分的现象身体,在身体的结构和世界的结 构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关联,身体拥有关于其空间处境的前概念的系 统知识,它不言而喻地领会着世界的意义,这便是梅洛-庞蒂以身体图 式(body image)来加以概括的,“最终,身体图式是表明我的身体在 世界之中(in-the-world)的一种方式”(Merleau-Ponty, 1958: 115)。 很显然,梅洛-庞蒂并没有像海德格尔那样明确地贬低空间性,他 并没有将空间和空间性建立在世界的结构之上,没有用时间性来解释 空间性或让时间来给出空间,相反身体的空间性正是身体在世界之中 存在的展开方式,由此身体才成其为一个身体。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关 系,梅洛-庞蒂的讨论并不充分,他认为时间是空间的,它是一个现在 (present),时间与空间并不彼此排斥,因为原初的空间性正是我们在 世界之中在场(presence)的抽象形式(Merleau-Ponty, 1958: 482)。事 实上,梅洛-庞蒂主要是在身体对世界的感知尤其是对世界之中的物体 的感知问题上谈论空间和空间性,相比而言,对时间性的讨论则直接 切入到作为其现象学核心的主体概念的建构之中,“这个完全是重新 解释和重新铸造的主体性概念,是梅洛-庞蒂对时间和时间性分析的结 9 社会学研究 果”(施皮格伯格,1995:775)。这不能不说在客观上还是抬高了时 间的地位。 与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相比,巴什拉的空间现象学研究在研究的 手段和讨论的范围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巴什拉试图通过诗歌中的空间 形象来研究空间,他进而将此种形象主要局限于那些区别于“恶意空 间的形象”和“斗争空间的形象”的“幸福空间的形象”。“我们的探 索目标是确定所拥有的空间的人性价值,所拥有的空间就是抵御敌对 力量的空间,受人喜爱的空间” (巴什拉,2009:引言第 23 页)。 海德格尔所谓的“被抛于世界”被认为是次要的,因为更为原始的是 在幸福之中的存在,这是家宅中的存在,它抵御着家宅之外的那个聚 集着他人的敌意和世界的敌意的环境(巴什拉,2009:5-6)。凭借诗 歌的文本而不是直接面对现实本身,面对由想象的价值而非实证的价 值所主导的幸福的家宅而不是广阔的生活世界,这一切都表明,巴什 拉将现象学的主体视角推向了极致,“我们的研究侧重的是内心领域, 这是一个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巴什拉,2009:11)。在这个 内心的空间中,先于行动的想象力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其现象学的意 义就在于:“想象力的现象学不能满足于把形象还原为辅助的表达工 具:想象力的现象学要求我们直接体验形象,把形象作为生活中遭遇 的事件。当形象是新的,世界就是新的”(巴什拉,2009:49)。这种 迷恋于空间的语言编码的现象学研究受到了列斐伏尔的严厉批评,对 列斐伏尔而言,重要的是去揭露实际的空间生产,而不是通过研究那 些空间的语言编码来创造一种关于空间的话语(Lefebvre, 1991: 16)。 而现象学的主体视角则和物理环境论的客体视角一样被以列斐伏尔 等人为代表的当代空间理论的综合取向加以批判和吸收(这一综合取 向的具体特征往往也是因人而异的)。列斐伏尔明确指出,其空间理 论的目的在于在那些被分别地加以理解的领域间建立起一个理论的 统一体,这些领域包括:物理的——自然、宇宙;心理的,包括逻辑 的和形式的抽象;以及社会的(Lefebvre, 1991: 11;此外还可参阅索 佳,2006:230-33)。列斐伏尔认为,社会空间既不等同于心理空间, 也不等同于物理空间,“我将试图去证明的是,这种社会空间既不是 由一群物体或一种(感觉的)资料的集合所构成,也不是由像一个包 裹一样用各种内容加以充满的一个虚空所构成,并且它也无法被还原 为一种强加于现象、事物、物理实体的‘形式’”(Lefebvre, 1991: 27)。 列斐伏尔批判了社会空间的客观环境论和主观空间论,但他同时也指 10 社会学研究 出,社会空间的最初基础是自然的或物理的空间(Lefebvre, 1991: 402),而且他以“(社会)空间是一个(社会)产物”的论断既肯定 了社会建构的意义也否定了个体还原论的可能性。 三、空间转向 20 世纪的 70 年代,在西方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的领域中开启了一 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变革,空间的社会本体论化和空间概念进入社会学 研究的核心成为这一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此前所论述的客观环 境的空间概念、现象学的主观空间论以及抑制空间思考的普遍主义、 客观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立场,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直接或 间接的反思和批判。这种思想的变革固然有其学术领域中的争论和超 越的特殊缘由(那些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解释各种问题时日益暴露出的 捉襟见肘的窘况,学术反思、争论和创新的内在动力等等),但不可 否认的是,范围更加广阔的社会世界的发展和变革无疑是导致以上那 些传统思维方式受到广泛质疑的一个重要诱因。城市化空间的社会生 产对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量 (Lefebvre, 1984: 47, 135; Soja, 1989: 88、 96- 97);资本在国内和国 外向那些并非完全是资本主义的生产领域的扩张,在国内是通过资本 主义的自我强化,而在国外则是通过不均衡的发展和在地理上“延伸” 至世界范围内的较少工业化的区域(Soja, 1989: 88);资本主义的全球 扩张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的不均衡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的生存所具有 的重要性(Soja, 1989: 107;哈维,2003:368、370);以及在时空压 缩背景下的全球化的同质性和空间的多样化发展(哈维,2003:369、 370)和所谓的脱嵌(disembedding)与时空伸延影响下的全球性对地 方性的拓殖(Giddens, 1990: 108-109)等等,这些不同程度地彼此联 系甚至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或多或少地推动着人们将理论的视野 聚焦在空间之上。 在这场空间转向的运动中,列斐伏尔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先驱之 一。列斐伏尔认为,20 世纪中期以来,城市化的问题日益突显,城市 的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目标和意义(Lefebvre, 1984: 195),以至 于列斐伏尔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中,空间的组织在支配性的 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支配性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11 社会学研究 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生存的主要基础。(Soja, 1989: 91)由此,列斐伏尔 着手建构起一个空间本体论的社会理论框架,从而与福柯等人一同开 启了一场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列斐伏尔空间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莫过于他对资本主义的社 会空间的反思和批判,它将这一空间命名为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 而他对抽象空间的分析和批判则主要是围绕着他所谓的社会空间的 三个要素来展开的,它们是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象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现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在 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实践属于社会空间的被感知的(perceived)维度, 或者说它意味着被感知的空间(perceived space)。它担负着社会构成 物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职能,并且包含着作为任何社会构成物之特征的 特定的地点(Locations)和空间位置(sets)(Lefebvre, 1991: 33)。对 列斐伏尔而言,空间实践是社会空间的物质建构的维度,它是对体现 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尤其是土地和地产所有权的社会构成物(如住宅、 商业街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等)的生产与再生产,它既是这 一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其结果。在空间实践和社会的空间之间存 在着微妙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Lefebvre, 1991: 38),一个社会的空 间实践隐藏了这个社会的空间,它既生产社会的空间同时也以之为前 提,在分析的意义上,只有通过对其空间的解码,才能揭示一个社会 的空间实践。关于空间表象,它属于社会空间的被构想的(conceived) 维度,它是一个概念化的空间(conceptualized space),或者说构想的 空间(conceived space)。空间的表象属于生产关系及其秩序的层面, 它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各种知识、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 起。这是一个属于科学家、城市规划专家、技术统治官僚和社会工程 师之类人物的空间。“这是在任何社会(或生产方式)中的统治的空 间”(Lefebvre, 1991: 38-39)。它体现了统治群体所掌握的知识和意识 形态的表象化作用及其介入并改变空间构造的实践影响,它无疑是一 个表象着统治者的利益和存在的空间,它作为统治的工具主要凭借的 是各种呼唤着统治表象的建筑方案来发挥作用,就如同在国家的技术 官僚和专家的支配下所进行的城市规划和改造所做的那样。因此,空 间表象并不只是意味着抽象的观念,它通过实践的影响而具有客观 性,尽管这一客观性由于知识和意识形态的相对性而从属于变革的过 程(Lefebvre, 1991: 41)。与空间表象不同的是,列斐伏尔给与了“表 现的空间”某种政治上的而非本体论的优先性(刘怀玉,2006:416)。 12 社会学研究 它是一种直接经历的(lived)空间,这不是说人们只是在表现的空间 中才体验到了空间,而是意味着对批判和反抗空间表象的空间真理的 亲身体验,“表现的空间体现了复杂的象征系统,有时是被编码的, 有时则没有,这些象征系统与社会生活的暗中的或反对现存体制的方 面相联系,同样也与艺术(它最终更多地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表现的空 间的符号,而不是一个空间的符号)相联系。”(Lefebvre, 1991: 33) 与空间表象主要偏好于理智上所建构的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的是,表现 的空间更倾向于或多或少一致的各种非语言的象征和符号系统 (Lefebvre, 1991: 39)。这是一种想象的和乌托邦的空间,在这个毫无 疑问是被支配的空间中,客体倾向于被象征性地使用(Lefebvre, 1991: 39),而这个空间的惟一的产物就是象征的作品(Lefebvre, 1991: 42)。 ① 列斐伏尔认为,时间与空间虽然彼此不同,但却不可分割 (Lefebvre, 1991: 118、 175)。自然空间只是自然时间的手迹(script) (Lefebvre, 1991: 95)。而伴随着现代性的到来,时间从社会空间中消 失(Lefebvre, 1991: 95),仅仅被记录在像钟表这样的测量工具之上, “经济空间使时间从属于它自身;政治空间将其作为(对权力的)威 胁和危险而加以驱逐。经济的并且尤其是政治的首要性暗示了空间对 ① 列斐伏尔严格区分了“象征(symbol)”、“符号(sign)”和“信号(signal)”。他写道:“信 号完全运作于它自己的功能发挥中,并且在那里被耗尽;符号(词语)只有当它属于一系 列的符号并且在它们的彼此的相互作用中才是有效的” (Lefebvre, 2002: 284)。而象征与符 号和信号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似乎是不可穷尽的(Lefebvre, 2002: 284)。列斐伏尔认为,传 统的农业社会是由象征系统所控制的,而现代工业社会使信号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后者 不断地侵蚀着传统的象征体系,使得语义领域变得越来越简化和统一,以至于“在工业的和 技术的社会中,在现代工业中并且因为现代工业,这个领域(指语义领域——引者注)在 总体上向着‘信号’一极而被取代”(Lefebvre, 2002: 300)。换句话说,现代工业社会在语义领 域中所造成的形式化、客观化和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与情感激发、情绪、自发 性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象征系统,甚至将其作为非理性的因素而贬低为无意识的 (Lefebvre, 2002: 297、 303、 334-338)。这一立场构成了列斐伏尔对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 批判研究的重要组成,对列斐伏尔而言,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象征 体系的瓦解。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试图以技术的方式来激发或取代创造力和自发性,而创 造力和自发性是来自于与自然和生命的节奏、循环的时间和象征体系密切相连的日常生活 的,这就导致了工具理性对日常生活的异化。列斐伏尔认为,人的活动可以分为积累的和 非积累的两种主要的过程类型,积累的过程包括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知识、信号、 符号等等,它是相对理性的,与空间相关联(我们将在后文讨论这种观点);而非积累的过 程则包括感官知觉、感性、声色、自发性、一般的艺术、主观的或来自于习俗的道德(区 别于依靠法律和国家的客观的道德)和与文化相对立的最广泛意义上的文明等等,它是相 对非理性的,与时间相关联。(Lefebvre, 2002: 334-35)列斐伏尔正是试图通过这一两分法 (不是将它们割裂开来,它们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以及包含着不一致、不平衡、差异和冲 突的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揭示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异化,并进而引发其超越 现代社会的构想。不可否认,列斐伏尔晚年的空间生产理论正是其一生所从事的日常生活 批判研究的一种空间化的发展,其有关抽象空间的理论正是这一发展的关键。 13 社会学研究 于时间的霸权”(Lefebvre, 1991: 95)。列斐伏尔显然反对时间和空间 相互分离的论调,他同样拒绝对它们进行还原论的讨论,不过,他显 然赋予时间和空间以不同的社会历史地位,并且试图从两者的关系中 揭示某种社会历史特征,也正是因此,所谓的积累和非积累的过程才 分别地与空间和时间联系在一起,并且两种过程之间的永恒的相互作 用则暗示了空间和时间之不可分割的关系。换句话说,列斐伏尔赋予 了现代社会的空间和时间不同的社会分析和批判的价值,日常生活的 异化揭示了现代社会空间的消极意义,而时间则被视为是某种被压制 和潜藏的解放潜能的处所(Lefebvre, 1984: 182)。列斐伏尔否定了在 一般意义上区分时间和空间何者优越的可能性,但是在他看来,在现 代社会中空间无疑具有优越性,“日常生活及其话语倾向于被安置在 一个空间中,这个空间拥有对时间性的优先权”(Lefebvre, 2005: 71)。 ①以至于特定的社会时间只有在空间中并凭借空间才能够被生产和再 生产,尽管这个时间具有无法被空间所还原的特征(Lefebvre, 1991: 339)。这种对空间和时间的区别表明列斐伏尔并没有摆脱西方传统的 时间和空间的二元论调,从而仅仅停留在两种不同现象相互作用甚至 相互斗争的视野之中。这也就难怪当列斐伏尔发现了现代社会空间的 生产意义和消极特征的时候,并没有在同样的路径中去思考现代社会 时间,现代社会时间的生产和统治意义并没有得到清醒的反思(列斐 伏尔显然没有意识到其对现代社会空间的分析和批判不可避免地就 已经是在分析和批判现代社会时间),相反列斐伏尔理所当然地将时 间建构为批判和超越现代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赋予它一种辩证的 解释,即被压制的时间去反抗空间的霸权,空间的霸权不是绝对的), 以至于表现的空间所具有的乌托邦潜能是由时间支配的。总之不是将 空间和时间理解为是一体的(这不是两种不同现象通过相互作用所构 ① 列斐伏尔甚至赋予了现代社会空间以一种社会本体论的地位(刘怀玉,2006:408)。关于 这一本体论的内涵列斐伏尔指出,社会空间既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前提,也是其结果;社会 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固有地存在于财产关系中(尤其是关于土地和地产的所有权),并 且与生产力(它将一种形式强加于那个土地或地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尽管它是被使用 的产品,被消费的产品,它也是一种生产的手段;交换的网络和原材料与能量的流塑造了 空间,同时也被它所决定(Lefebvre, 1991: 85)。可以说列斐伏尔所说的“社会空间是一个社 会产物”的论断并不意味着社会空间仅仅是一种社会基础所派生的现象,相反他在马克思主 义的语境中将现代社会空间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密切联系在了一起,他承认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生产了社会空间(Lefebvre, 1991: 210),但他同时也指出,社会空间的一部分在生产 力中发挥作用(Lefebvre, 1991: 349),对于列斐伏尔而言,空间的生产对工业化乃至资本主 义的生存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Soja, 1989: 91),它对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挥以及维持 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重要的本体论意义。 14 社会学研究 成的那种整体,相反时间和空间正是在现实的经验中人为抽象出来的 分析的维度——我们将在最后一节进一步地讨论这一问题),并始终 在此种一体的意义上探究解放的可能性,而是在二元论的逻辑下,戏 剧性地将时间和空间在相互作用中对立起来,所以当空间获得压迫的 霸权时,时间就成为了解放的主导,尽管其中的理由只是列斐伏尔的 一厢情愿。 在讨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现的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列 斐伏尔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它们是否构成了一 个一致的整体则是另一回事。但是在讨论资本主义的抽象空间时,列 斐伏尔却提出了一种悲观的论调,不仅空间的实践被空间的表象所支 配,从而沦为其思想的非思,而且对于统治秩序具有颠覆性的表现的 空间也消失在空间的表象之中,后者吞噬了前者(Lefebvre, 1991: 398)。这一点与抽象空间的基本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列斐伏尔认为, 抽象空间是权力的空间(Lefebvre, 1991: 51),一方面,任何新的国家 和政治权力都会以它自身的方式去分割空间,并提供它自己关于空间 以及空间中的事物和人民的话语(Lefebvre, 1991: 281);另一方面, 如果没有空间和空间生产的概念,权力的框架就不可能获得具体性 (Lefebvre, 1991: 281)。由此可见,抽象空间并不外在于权力,空间 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导权力的生产,抽象空间作为国家统 治的空间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这一特征也构成了福柯对现代空间的一 种理解,只不过福柯的具体思路与列斐伏尔有着一定的差异),它是 在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的工具(Lefebvre, 1991: 289、 371、 391),因此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抽象空间固有的就具有它自 身所特有的主导权力(或者说暴力),这一中心化的权力总是试图将 异己的权力加以消除(Lefebvre, 1991: 281),它要求成为总体的权力, 其运作显然是暴力化的,尽管这一暴力的特征往往掩盖在一种关于统 一的合理性外衣之下。事实上,抽象空间的总体性要求正是通过宣称 一种政治的合理性来实施的,后者依赖于技术专家阶层的表象化建 构。抽象空间的空间表象建构了一种总体化的意识形态,它试图消除 表现的空间所具有的异己力量,并且将空间的实践纳入到自身的客观 化之中。然而,列斐伏尔并没有在他的悲观论调中彻底丧失希望,事 实上,他始终坚信,抽象空间通过对空间的分化和整合所制造的同一 性仅仅是一个幻觉(Lefebvre, 1991: 285、 287、 308)。这一幻觉依 赖于抽象空间以各种意识形态的符号表象来替代真实(用自我的形象 15 社会学研究 来取代自我本身,用女性的形象来取代女性本身,用性的形象来取代 性本身等等,这是一种符号的异化统治),它总是试图以意识形态的 抽象化的精神表象来掩盖或否认它的实际状况——这也就是为什么 它是一个抽象的空间,以至于“在知觉领域中的关系并不反映社会关 系本身——相反,它们掩饰后者。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即生产 关系——在感觉的-肉体的(或实践和知觉的)空间中是不可见的” (Lefebvre, 1991: 211)。这也就是我们在前文所说的空间实践对社会 空间的隐藏作用,只有通过对社会空间这种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 的意识形态解码,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一种空间实践。 列斐伏尔认为在抽象空间的同一性表象之下包含着矛盾 (Lefebvre, 1991: 52)。今天阶级斗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铭刻在空间 之中,并阻止着抽象空间的总体化进程(Lefebvre, 1991: 55)。列斐伏 尔既没有试图用空间的矛盾来消解或吸收资本主义的历史矛盾(即空 间中的矛盾),也没有试图用空间的生产来取代空间中的物的生产, 在他看来空间的矛盾和空间的生产只是包含、预设、扩展、提升和放 大了历史的矛盾和物的生产所提出的问题(Lefebvre, 1991: 334)。在 此前提下,列斐伏尔以一种尼采式的身体视角来诠释他的革命理想 (刘怀玉,2006:410),这意味着列斐伏尔的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理 论的身体转向在论域上发生了交叉,不过与同样受到尼采影响的身体 理论家福柯不同的是,列斐伏尔对尼采的解读显然要积极得多(但也 正是在这一方向上列斐伏尔陷入了一种缺乏经验论证的乌托邦幻想 之中,这与福柯的同样缺乏经验论证的过分悲观的论调恰成对照)。 在列斐伏尔看来,身体固有的就是空间性的,而空间的生产也不能没 有身体的行动这个必要的条件,身体生产和再生产了空间。(Lefebvre, 1991: 40、174、 199- 200、 216)列斐伏尔认为,尽管面对着抽象空 间的压制、剥夺、吸收、蔑视乃至忽视,而身体也的确可能在抽象空 间的意识形态统治下陷入一种消极的状态,但身体依然具有一种不可 彻底还原的反抗性,它为我们揭示了差异的可能性,另一种空间的可 能性。当列斐伏尔沉醉于尼采的酒神精神而幻想着身体欲望的造反时 (刘怀玉,2006:33),另一位推动空间转向的社会理论家福柯却在 资本主义的社会空间与身体的论域中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 —福柯彻底否定了现代身体的积极内涵:身体的欲望也只能是权力— 知识所建构的消极产物。 正如索佳所指出的,列斐伏尔与福柯构成了当代空间转向的两位 16 社会学研究 重要的代表人物(索佳,2006:232-33),我们对当代空间思想的研究 也将主要围绕他们两人展开。不过福柯并没有像列斐伏尔那样将资本 主义的社会空间作为一个专门的论题来加以广泛的讨论,福柯仅仅将 视角集中于现代空间中的权力—知识与身体和主体性的关系,以及这 一关系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统治所具有的意义。除此之外,“跟 列斐伏尔不同的是,福柯从未以具体或系统的方法来清楚地将空间性 加以理论化,此外他也不承认空间是他的哲学论述与政治学的核心, 这点与列斐伏尔也正好相反” (索佳,2006:233)。这就意味着, 福柯的空间思想只是隐含于他对现代身体或者说现代主体性的研究 之中,空间是他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维度,但却不是他所关注 的主要对象本身——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含混和不足。 福柯对于现代身体的解释和批判基本是在一个以空间为主导框 架的视域中进行的(相对于时间而言),尽管对福柯来说建构身体的 是权力—知识这一关系体,但是对福柯而言,权力与知识正是在空间 中联系在一起,不能外在于空间去想象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及其运作, 换句话说,权力只有在空间中才能够生产知识并通过知识去发挥效 能,正是通过建构起一个特定的空间,权力和知识才可能作为一个关 系的整体去建构身体(我们暂且将时间的问题置入括号)。虽然福柯 赋予他所谓的现代社会的关系权力(我们所讨论的纪律权力是其主要 形式之一)以一种相对于知识的逻辑上的优先性,但是权力只有通过 生产知识并在知识的实践运用中才能够存在并发挥其支配性的作用, 而这一过程不可能外在于各种空间的安排,“一旦知识可以通过区域、 领域、置入、移置、易位来加以分析,人们就可以把握知识作为权力 的一种形式发挥作用并撒播权力的影响的过程”(Foucault, 1980: 69)。 也就是说,福柯是以一种明确的空间视角来铺陈其权力—知识建构身 体的叙事的,权力—知识只有通过各种空间的安排才可能发挥其支配 的作用。不过当福柯谈论身体的建构时,空间主要被描绘为权力的工 具,它甚至是由权力所创造和组织的,“在组织‘单人室’、‘场所’ 和‘等级’的时候,纪律创造了复杂的空间,它们同时是建筑的、功 能的和等级制的。正是空间提供了固定的位置并允许流动;它们开辟 出个别的部分并建立起操作性的联系;它们标记场所并指出价值;它 们确保个体的服从,还确保对时间和姿势的更加节约的使用。它们是 混合的空间:既是实在的,因为它们控制着建筑物、房间、家具的安 排,也是观念的,因为它们是对特征描述、估价、等级制度的安排的 17 社会学研究 具体化”(Foucault, 1977: 148)。福柯将实在和观念加以混合的做法显 然是要克服物质环境论和主观空间论之间的冲突,空间是物质和观念 的混合体,尽管这一混合体由于福柯的客体主义立场而彻底否定了现 代主体的能动性(郑震,2009:148),以至于它的观念性仅仅是建构 身体或主体性的客体性的力量。福柯丝毫也没有掩饰在空间的构造中 权力所显示的支配性,是权力安排和创造了空间,这一过程体现了权 力所生产的知识
/
本文档为【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