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2012-01-02 12页 doc 65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8260

暂无简介

举报
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编号(学号): 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以致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经营失败。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Strengthenin...
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编号(学号): 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以致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经营失败。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Strengthening our country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of thinking Abstract: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rengthe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o establish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inner requirement. The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not only make the enterprise's resources rationally, raise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more can prevent and found that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raud. But there are quite a number of enterprise to buil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 is not enough attention, lead to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ccounting disorder, illegal discipline phenomenon happen often, so that the management of control, and assets loss, business failure. So,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trategy is the curr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 facing an important problem.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internal control, question, recommendation 目 录 11 引言 12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12.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12.2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23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历史和现状 34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4.1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34.2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合理 44.3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得到彻底执行 44.4监管工作不到位 45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45.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55.2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55.3加大内控的执行力度 55.4强化监管力度 66 结论 7参 考 文 献 8致 谢 1 引言 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的现实,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目前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2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2.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它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保证经营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以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相关岗位,它由于管理目的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而成为企业内控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2.2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1)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持久地进行,而且有碍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失真现象的背后,体现出在日常工作中,单位的各项制度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各项批准授权不清,相互牵制不到位。财务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缺少事前控制制度,多为事后补救措施等问题。当前会计改革应将重点放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上,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之必需。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统合企业整体的有力工具。现代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生产、营销、物资、计划、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的业务虽有单独的系统,但其个别作业与整体业务又必然发生联系,并受其他部门作业的牵制和监督。内部控制正是基于这一点,利用会计、统计、业务、审计等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等作为基本工具,以实现企业统合与控制的双重目的。 (4)防范财务风险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和程序,通过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实施及投资处理等环节的会计控制,以防范投资风险。 3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不作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而是作为政府的指令执行机构为实现政府的宏微观目标而活动。为了保证国家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杜绝贪污舞弊,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步建立。这一阶段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生转变,为了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纷纷改制,逐渐摆脱了过去完全依赖政府的传统经营模式,内部控制的职能也从单一的财务查错防弊向管理控制方向延伸,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如宝钢、一汽、海尔等,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我国的著名企业海尔集团正是由于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才使原来一间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发展成了一间多种经营的大集团企业,从原来的年冰箱生产量为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年亏损147万元的亏损大户成为现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000多个营销点,产品销往87个国家和地区,在产品、技术和资本输出方面初步具有了跨国公司的基本素质,至96年底,集团净利润达8000多万元,成为了盈利和纳税大户,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海尔集团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大集团,是因为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贯彻始终:第一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架构、第二进行“日清日高”的基础管理、第三进行严格的人力资源的控制和开发、第四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海尔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内部控制的发展为我国企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从1963年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至今,我国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如财政部、证监会和中注协等,所发布的关于内部控制领域的法规、指导意见等等,绝大部分是从财务审计的角度来规范财务、销售等部门的行为,也就是说我国内部控制的实施仍然处于以会计控制为主的阶段,很少涉及非会计的管理控制领域,导致近年来国有企业丑闻不断,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4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1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 根据调查显示,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国有企业比例不足60%,而且主要集中于海外上市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如中石油等。未能建立内部控制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①管理者缺乏创建内部控制的动力。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处于国家的行政控制之下,管理者缺乏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观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人员的事,仅仅把它作为查错防弊的工具。更有甚者,认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会阻碍自己违规操作,从根本上缺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②财会人员素质偏低,不能担当内部控制主角的责任。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众多,但是真正精通业务、职业道德高尚的较少。由于体制的原因,很多财会人员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他们或者依靠人情关系,或者是从其他部门半路出家进入财会部门。这些人做日常的简单工作或能胜任,但是严重缺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和技能。 4.2企业治理结构不够合理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使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团体相互制衡,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本前提。然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着所有者监管缺位的致命缺陷。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和上级的要求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类似机构,董事会作为一个较高层次的监督和决策机构,应当与经营者形成一种相互辅助、相互牵制的制衡机制。然而很多国有企业总经理由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兼任,与经营者职能重叠,造成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的权利制衡机制失效。监事会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隶属于股东会或董事会,但是监事会在经济上不独立,且其成员与股东会和经营者有着密切联系,很难实现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这些缺陷导致控股股东享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企业也就成为控股股东追求小团体利益的温床,贪污腐败、无效浪费等现象自然就产生了。 4.3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得到彻底执行 已经建立内部控制但未能充分执行是国有企业的普遍现象。例如,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实现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交叉制衡的状况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如此。有的企业把一项业务的所有事项交予一个部门或个人完成,认为这样可以分清责任,但又没有其他的防弊机制,直接导致了腐败和舞弊。在国有企业中一把手说了算的情况十分严重,申报和审批的控制手段流于形式,重大投资和运营决策不能实现集体决策,时间跨度较长的交易事项监督力度不足,近年来各种腐败事件往往在酿成事故之后才被发现便是明证!另外,国有企业缺乏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也导致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不能充分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与预算等其他管理工具相比是隐性的,不易为经营者所察觉,所以员工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激励,反而可能因为阻碍违规事项的执行受到不公正待遇。 4.4监管工作不到位 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部门、政府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为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来监察督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主要是内部审计部门、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评价机构,多数国有企业设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国有企业的政府监督主要靠国资委,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多而国资委的力量非常有限,无法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但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甚至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出具不符合事实的审计报告,这使它们的审计监督作用也大打折扣。 5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5.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内控意识,为内控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不是企业的所有者,无法从所有者的角度体会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首先应该加强企业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控制和学习增强其内部意识,管理者的认识可以转变成整个企业的认识,管理者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内部控制培训,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促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内部氛围,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内控的重要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5.2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紧密联系,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企业要科学的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个权利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完善企业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董事会负责审批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和重大决策,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批准各项业务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任命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等。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各项战略、政策、制度和程序,负责建立授权和责任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建立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并建立和实施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采取措施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等。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负责对企业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以及董事会、管理层履行的情况进行监督,要求董事会、管理层纠正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做到关键管理岗位不能有家族成员;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企业的决定层人员、决策执行人员和监督及审计层人员必须彻底分离,避免人员重叠。 5.3加大内控的执行力度 加大内控的执行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的都较为完善,但其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其忽略了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使得较完善的内控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管理控制作用。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主要是通过强化各个部门人员的相互配合协调,并积极调动相关人员的对内控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相应的内控执行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来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 5.4强化监管力度 强化监管,重塑内部审计部门,切实发挥监管的功效。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对其监督也就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为了国有企业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应该强化对其的监督力度,主要是通过加强自身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监督。国有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定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主要是由业务熟练、能力较强,在业界比较有信誉的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从而避免了事务所为了自身生存发展而不规范审计的状况。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定期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和主任会计师等来提高审计的监督力度。 6 结论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国有企业一项长期的重要管理工作。每个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所处的控制环境,不断探索、不断,通过不断地实践完善,努力构建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国有企业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为国有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相信随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其对国有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将起到重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探讨.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 [2] 杨伟中航油事件对国企内部控制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3] 梁富斓,甘林君,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和展望.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 [4] 崔海霞,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2007(8) [5] 魏凤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3) 致 谢
/
本文档为【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