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2011-12-15 11页 pdf 1M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2671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考古 2011年第 7期 � 本刊专稿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关键词: 江苏苏州市 木渎古城 吴国 春秋时期 KEY WORDS: Jiangsu Suzhou City Mudu Ancient City Wu S tate Spring-and-Aut umn Period ABSTRACT: In 2010, archaeolog ical excavat ion w as conduct ed t o the Mudu Ancient City site lo- cat ed in Suzhou City...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考古 2011年第 7期 � 本刊专稿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关键词: 江苏苏州市 木渎古城 吴国 春秋时期 KEY WORDS: Jiangsu Suzhou City Mudu Ancient City Wu S tate Spring-and-Aut umn Period ABSTRACT: In 2010, archaeolog ical excavat ion w as conduct ed t o the Mudu Ancient City site lo- cat ed in Suzhou City , Jiangsu. T he excavation recovered the remains of the nort h w all and moat at Wufeng Village, the south w ater gate ( cit y gate through w hich a r iver or canal gets in or out ) at Xinf eng Village and the east and w est w alls, fr om w hich proto-porcelain and pot tery w ares w ere uneart hed. I t is preliminarily infer red t hat the nort h w all w as built in t he late S pr ing-and-Autumn Period and t he south w at er gat e w as used also in t he late Spr ing-and-Autumn Per iod, and t he Mudu Ancient City w ould be a m etropolis in t his per iod. T he excavat ion to M udu Ancient City site provided impor tant archaeolog ica l clue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the capit al of t he Wu State and im port ant st art ing po int fo r the understanding o f t he var ious remains of t he Easte rn Zhou Period and the resto rat ion o 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 ries o f that time. 苏州木渎古城考古项目是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为了 解苏州市木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古城址、墓 葬等遗址群的时代、布局、性质和人地关系 等一系列学术问题而联合对苏州西部山区 及周边地区先秦时期遗存进行的综合考古 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 对于吴国的都城,�史记�吴太伯世家� 张守节所做�正义�云: �吴,国号也。太伯居 梅里, 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 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 诸樊南徙吴。 至二十一代孙光, 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 今 苏州也�。�越绝书�、�吴越春秋�、�元和郡县 图志�、�吴地记�等文献也有类似记载。例如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载: �子胥乃使相土 尝水, 象天法地, 造筑大城, 周回四十七里, 陆门八, 以象天八风; 水门八,以法地八聪。 筑小城, 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 绝越明也。��国语 �吴语�载: �越王勾践, 乃 率中军, 溯江以袭吴, 入其郭, 焚其姑苏, 徙 其大舟。� 对于吴国都城究竟位于何处,学术界过 去的研究仅限于文献记载和古人的注释, 以 及民间口传历史, 认为即在今苏州市区。近 代考古学兴起后, 从考古证据方面来探求文 献记载的吴都之所在成为学界期盼。但在苏 州市区多年的考古工作中并未发现先秦时 期的城墙、城门、大型建筑等与城址有关的 遗存, 学者们对今苏州市区即吴都之所在的 说法提出质疑。学者们将探寻吴都的视线转 第 7 期 � 19(总 59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 州 市 考 古 研 究 所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向了东周遗存密集分布的苏州西部山区。 在苏州市的西南部、太湖东北侧分布 着大量山地。早在 1957年, 在灵岩山一带的 考古调查中就发现春秋时期遗物, 说明存在 这一时期遗址 [1 ]。在金山浜一带也有同期遗 址 [ 2]。在山脊上存在大量石室土墩墓, 对其 中五峰山石室土墩墓等也进行过考古调查 和发掘 [ 3]。1989年, 钱公麟先生首次提出阖 闾所建吴大城不在今苏州市区,而在西南郊 木渎一带的山间盆地 [4 ]。2000年,苏州博物 馆考古部通过考古调查, 在灵岩山侧发现了 大量的长条形土墩和长方形土墩, 总长绵延 数千米, 并初步判断其为一处古代大型遗 址。2001年春, 对 3处长条形土墩进行了试 掘解剖, 根据土墩结构和出土印纹陶片的时 代,初步推测其为春秋晚期城墙。以上这些成 果为进一步探索吴都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自 2009秋至 2010年秋, 联合考古队在 苏州西部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 发掘工作。工作区域位于苏州市的西南部、 太湖的东北侧, 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胥口镇和穹窿山风景区 3个乡镇的部分地 区(图一)。此区域包括灵岩山、大焦山、天平 山、天池山、五峰山、砚台山、穹窿山、香山、 胥山、尧峰山、七子山等山脉,以及由这些山 脉所围成的山间盆地。 一、2009年的区域调查 2009年 11~ 12月, 联合考古队完成了 山间盆地内约 25平方公里的调查和主要地 表遗迹现象的记录及标图工作。苏州地区古 代遗址的保存状况有着自身特点,地面极少 见暴露的陶片, 很少有反映堆积状况的地层 断面, 遗址多位于高出地面的土墩上, 平地 上很少有遗址分布。针对这些情况, 联合考 古队采取了区域调查的方式,重点对高出地 面的土墩进行记录、标图, 并在可能的情况 下对一些土墩的剖面进行清理, 了解其堆积 状况,此外, 注意地面遗物的采集,以发现遗 址。 通过调查, 共发现、记录 235处土墩遗 存,并发现 5处遗址。这些土墩形状不一,或 呈长方形,或呈长条形,或呈不规则形;高度 亦不一, 低的仅稍高出地面, 高的高约 4~ 5 米。由于未经正式发掘,尚难准确推断这些 土墩的时代,可能存在不同时期的遗存。在 不少土墩的堆积中采集到东周时期的几何 印纹陶片、原始瓷片等遗物, 为判断这些土 墩的时代等提供了线索。土墩分布较为密集 的地点包括五峰、新峰、廖里和社光等地。其 中在社光地点发现大小土墩近百座, 分布十 分密集。在附近还采集到东周时期遗物。上 堰头遗址即在社光地点内。发现的 5处遗址 的具体情况如下。 马巷上村北石器作坊遗址 位于马巷 上村北的山坡下部。遗址大致呈长方形, 东 西长约 200米, 南北宽约 100米。在地面上 发现大量陶片、石制半成品及成品等, 所见 器形有石锛、石刀及石坯料等。在遗址的西 端发现 2处地层堆积, 包含大量陶片和红烧 土。在其余部分发现丰富的地层堆积,同时 在有的地面上布满了大量的与石器加工有 关的原料、坯料, 采集了几件凿、斧、锛、刀的 石坯料。 横泾郎村东南遗址 东西长约 190米, 南北长度不甚清楚。在地面上采集了少量陶 片、石器等。 南野竹村北制陶遗址 范围不甚清楚, � 20(总 596) � 考 古 东西长约 250米,北侧被采石场全部破坏。 在地面上采集了一些陶片。在断崖西侧发现 1座灰坑, 编号为 S3H1, 出土陶片、陶拍 等。在东侧断崖上发现 1座残陶窑,编号为 S 3Y1。 廖里村遗址 残存部分南北长约 215 米,东西宽 95米。遗址的原有范围应远大于 此。遗址地面上残存 5座土墩。在土墩周围 地面上明显可见灰坑的范围, 并散布着大量 陶片。在遗址中部一条水沟两侧的堆土中, 散布着大量原始瓷片、几何印纹陶片等。 上堰头村东南遗址 南北长约 200米, 东西宽约 95米。在遗址地面上残存 2座土 墩, D212在南, D213在北。在土墩东侧被破 坏的地面上散布着大量夹砂红陶片。 这些发现为认识本区域古代文化面貌 及其变迁、古代聚落布局、城址年代、性质和 结构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2010年考古发掘收获 根据项目整体, 依据 2009年的田 野调查成果,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联合考古 队在多处地点进行了发掘,与古城址有关的 主要发现有以下几项。 (一)五峰村北城墙、城壕遗存 据地面调查,五峰段城墙东南侧起自狮 子山脚下, 向西略偏北方向延伸, 后又折向 北方, 至吴家弄村西南折向西, 一直向五峰 山方向延伸。该段城墙总长 1150米,现存宽 度为 20~ 26米, 高于地面约 0�5~ 3米。 发掘地点位于木渎镇五峰村吴家弄西 约 130米处,为北城墙南北走向段往西北走 向段拐弯处。为了解城墙的时代、建筑方式 等, 所布探方横跨城墙及护城河, 共布 4米 � 10米探方 6个, 以及 4米 � 5米探方 1 个。 本次发掘横跨城内、城墙和城外的护城 河, 除表土层相同外, 不同部位地层堆积各 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图二)。护城河内 的堆积有 6层,分别编号为 H � ~ �。叠压 外侧城墙和外侧城墙叠压的地层编号为 W � ~ �。其中, W � ~ �为叠压外侧城墙 的晚期地层, W �、�应为堆筑城墙之前垫 平地面的垫土层。叠压内侧城墙和内侧城墙 叠压的地层编号为 N � ~ ���。N � ~ �为叠 压内侧城墙的晚期地层, N �~ ���为内侧城 墙所叠压的早期地层。其中,第 1层为表土 层; 第 2层为近代垫土层; W � ~ �层为唐 宋以后地层; W �、�层为东周或早于东周 地层; N � ~ �层为明清时期地层; N�层 为唐宋时期地层; N �层直接叠压在城墙之 上, 属东周时期城墙破坏后形成的地层; N �层为东周时期地层; N �~ ���层为东周 或更早时期地层; H � ~ �层为护城河内明 清时期的垫土层; H �、�层为护城河内较 早时期的垫土层; H �层为护城河内淤积 层。 在发掘的 7个探方内发现的遗迹主要 有城墙、1条护城河(图版柒, 1)和 1座灰坑 ( H1)。 城墙开口于W �、N �层下, 直接打破 N �、N �、W �层和生土。在此次发掘的城 墙地层中出土了一些陶片、石器等。陶片的 纹饰有云雷纹、方格纹和绳纹等, 为东周时 期陶片,同时也发现良渚时期的陶鼎足等。 在 T 0346和 T 0345内城墙叠压的 N �层中 也出土云雷印纹陶片, 表明该城墙建造年代 不会早于春秋晚期。在直接叠压城墙的 N � 层中也仅出土了东周时期的云雷印纹陶 片。据此推测,城墙的使用时间可能很短。 通过横跨城内、城墙和城外护城河的解 剖沟, 可知城墙的结构和堆筑方法。城墙横 截面呈梯形, 上窄下宽。上宽 12�9~ 15�35 米 , 底宽 22�3 ~ 22�35米 , 顶部距地表 0�07~ 1�45米,现存最厚处 3�2米。城墙底 部原始地面不平整, 东高西低。在堆筑城墙 之前, 先垫平低洼的地面再堆筑城墙, 没有 挖基槽。A �、B���、C���和 D�可能是垫土 第 7 期 � 21(总 597) � � 22(总 598) � 考 古 层。在城墙东侧的W �和W �两层被城墙 叠压, 又介于城墙和护城河之间, 故推测其 可能是建城墙之前垫平地面、同时又起防护 作用的垫土层。根据土质、土色,城墙可分为 A、B、C、D、E 五段夯土, 应是同时分五组进 行堆筑的, 但相对有早晚之别, 如 B 段堆筑 到一定高度时紧接着堆筑 A 段和 C 段, 而 D 段则是 C 段和 E段堆筑到一定高度时堆 筑的。中间 B、C、D段夯层大致呈水平状,夯 层较紧密, 但夯层厚度不一, 没有发现夯 窝。城内侧 A段呈斜坡状堆积,明显是采用 堆筑方式。城外侧 E 段也呈斜坡状,也应是 采用堆筑方式, 但精细度要略好于 A 段, 两 者的各夯层厚度也不一致, 均没有发现夯 窝。总体来说,城墙的堆筑是无序的,且没有 统一的夯层宽度和厚度标准。 城墙东面为护城河, 开口于第 1层下, 打破W �层和生土。现存宽度至少 13�92 米以上, 距地表 0�1~ 0�22米, 最深处约 1�28 米。护城河底部距城墙东边底部 1�05~ 1�24米。 H1位于 T 0345北部偏中, 北半部压在 北隔梁下,开口于第 1层下,打破 N �层,未 出土陶片等可供断代的遗物。 (二)新峰村南水门遗存 1�遗迹 在新峰村附近地面调查时发 现另一段城墙遗迹。此段城墙正处于清明山 和尧峰山之间山口的北侧。城墙总体呈东西 走向,总长约 560米, 在西侧有一豁口,两侧 城墙分别向南延伸,形成�两墙夹一河�的基 本布局。城墙向南延伸部分长约 360米。城 墙现存地表墙体宽 15~ 45米。 发掘地点位于胥口镇新峰村的河头村 北约 120米、顾家上村南约 130米处, 正在 城墙的豁口处。通过发掘确定了发掘地点的 基本层位关系为 � � � ! � ∀� G1� � �堆筑土 � ��生土, 下面以 T 9426d探 方地层堆积为例进行说明(图三)。 第 1层: 表土层, 灰黄色土, 土质松软, 内含少量青花瓷片和砖块等。厚 10~ 15厘 米。呈水平状分布于整个探方内。 第 2层:黄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内含较多 瓷片和砖块等。厚 10~ 20厘米,距地表约10~ 15厘米。呈水平状分布于整个探方内。 第 3层: 青灰色淤土, 质地较黏, 含黄褐 色锈斑, 内含瓷片和砖块等。厚约 25~ 30厘 米,距地表约 20~ 35厘米。呈水平状分布于 整个探方内。 第 4层: 黑褐色淤土, 质地较黏, 含少量 黄褐色锈斑, 内含砖块和釉陶片。厚约 10~ 45厘米, 距地表约 45~ 65厘米。在探方内 由西向东略倾斜分布。 G1:开口于第 4层下。其内堆积可分为 7层。 G1 � 层: 灰白色淤土, 中间夹杂一条灰 黑色草灰带, 质地较黏, 内含炭屑, 未见陶 片。厚约 0~ 20厘米, 距地表约 55~ 110厘 米。此层仅分布在探方东南部, 由西北向东 南倾斜。 G1 � 层: 浅灰褐色淤土, 质地较黏, 内 含炭屑和较多褐色锈斑,未出土陶片。厚约 0~ 15厘米, 距地表约 55~ 130厘米。此层 仅分布在探方东南部,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G1 � 层: 浅灰色淤土, 质地较黏, 较纯 净, 近岸边处堆积中含红色土块。厚约 0~ 40厘米,距地表约 55~ 145厘米。此层仅分 布在探方东南部,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G1�层: 黑灰色淤土, 质地较黏, 内含 大量炭屑、草灰, 近岸边处堆积中包含较多 红锈土, 出土 1块陶片。厚 0~ 45厘米,距地 表约 55~ 185厘米。该层分布在探方东部,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G1�层: 灰色淤土, 质地较黏, 内含炭 屑, 出土硬陶片和原始瓷器, 较为集中地出 自东壁下, 其中可复原 1件原始瓷碗。厚约 25~ 30厘米,距地表约 55~ 230厘米。除西 北角外, 该层分布于整个探方, 由西北向东 南呈坡状倾斜。 第 7 期 � 23(总 599) � G1�层:灰蓝色砂土,内含大 量砂土颗粒, 质地较为疏松、纯 净, 未出土遗物。厚约 0~ 20厘 米, 距地表约 180~ 260厘米。该 层主要分布在沟底的边缘部分, 底部略平, 其下直接叠压沟底的 生土。 第 5层: 青灰红色花土, 内含 褐色斑点、炭屑和少量红土点, 未 出土遗物。由于未清理, 其厚度不 明, 距地表约 60~ 135厘米。该层 主要分布在沟边较为和缓的坡岸 上, 除探方东南角的沟边陡坡上没 有分布外,在探方内均有分布。 堆筑土:应为城墙遗存。发掘 区内的堆筑土可分为南北两部 分, 相距约 12�2米。北侧部分与 D184相连。D184上部已被破坏, 仅残存高约 20厘米的堆筑土。东 西长约 94米, 南北宽约 78~ 116 米, 东侧较宽。此处堆筑土遗迹位 于 G1外侧, 距古河道边约 1�5~ 4�5米。南侧部分与 D186西北拐 角相连。在此处 D186由东西走向 变为南北走向, 与之相对应的沟 也由东北- 西南走向逐渐变为南 北走向, 两者走向一致。通过对 D186剖面的清理, 大致了解其为 堆筑方式修建。堆积的厚度不一, 薄处仅有 8厘米, 厚处达 38厘 米。处置方式较为随意,未见明显 的夯打痕迹, 当是利用当地泥土 的黏性直接堆筑即能保持足够的 强度。此处堆筑土位于沟的内侧, 距沟边约 0�4~ 3�1米。 第 6层: 在诸多遗存中, 该层 时代最早。由于叠压在上部的第 5 层和堆筑土层并未清理, 所以仅 能通过数个晚期坑的剖面对其进 图四 2010SDK 新峰发掘点平面图 � 24(总 600) � 考 古 行了解。该层土色略黑,含黑色土斑,但质地 较为纯净, 应属于所谓�次生土�。该层堆积 仅分布在第 5层与堆筑土相交处, 或可认为 其与堆筑时的人类活动有关。 第 6层下为生土。 在南北两侧的堆筑土上, 均叠压第 5层 堆积。由北侧数个晚期坑的剖面可知,其恰 好直接叠压在堆筑土边缘部位,走向与堆筑 土的走向一致,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该层堆 积主要位于沟边较为和缓的坡岸上,似为当 时人们在沟和 �城墙� 之间活动留下的遗 存。其近沟侧的边缘多在陡坡以上,也说明 了这一点。在该层中出土 1件陶片,属东周 时期, 这说明了该层堆积的时代。北侧的第 5层堆积宽约 4�7~ 6�1米, 南侧的第 5层 堆积宽约 2~ 3�8米。 在两段 �城墙�之间有一条宽约 12�3~ 13�9米的沟状遗存。此遗存的发掘部分总 长约 26�3米。东北侧呈东北- 西南向,至南 侧变为南北向。沟内填充很厚的河相堆积, 表明其为一处水道遗迹, 可能通向南侧山外 的太湖。沟的坡岸呈明显的台阶状,上部呈 缓坡状,下部呈陡坡状。第 5层堆积即直接 叠压在缓坡上。这反映了沟在使用时其上部 即为缓坡状。沟深约 1�75~ 1�9米。G1内的 7层堆积可分为三大层。最下部的 G1�层 为砂土层, 与上部的淤土不同, 且仅分布在 沟边的陡坡处, 或为岸坡塌落的堆积, 经长 期水泡形成。中间堆积包括 G1�~ �层,上 部堆积包括 G 1 � ~ �层。其中 G1 �、�层 中均含大量草灰,具有很显著的指示性。在 这些堆积中, G1 �、�、�层分布在整条沟 内,而 G 1� 、� 、�层仅分布在沟拐弯处,此 处沟较宽, 较易形成沉积。 由 �城墙�、第 5层和 G1内出土的遗物 和层位关系可知,其时代均属东周时期。从 平面图上(图四)可以看出,三处遗存的位置 相近, 走向一致, 构成一组密切相关的遗 存。三者应是同时期修建和使用的遗存,初 步判断其为一处�水门�遗迹。 2�典型出土遗物 包括原始瓷器、陶 器等。 原始瓷碗 10SDKT 9426d� � 10, 敛 口,鼓腹。碗内侧从底到口沿均有凹弦纹。口 径 10、底径 5�2、高 7�2厘米 (图版捌, 2)。 10SDKT 9426d �� 14, 筒状, 侈口。碗内侧 从底到口沿均有凹弦纹。口径 14�5、底径 9�2、高 11�2厘米(图版捌, 5)。 陶钵 10SDKT 9326d �� 1, 泥质灰 黑陶。敛口, 弧腹, 平底。口径 16�6、底径 8�4、高 5�4厘米(图版捌, 7)。 陶瓦片 10SDKT 9326d��� � 1, 泥质 灰黑陶。略有弧度,一侧尚存圆唇边。一面饰 第 7 期 � 25(总 601) � 图五 木渎古城主要遗存分布示意图 绳纹, 内侧素面。厚 1�1厘米。 木构件 10SDKT 9426a � � 1, 长 34、 厚 4厘米(图版捌, 6)。 铜镞 10SDKT 9326d � � 1, 双翼, 有 铤。长 6厘米(图版捌, 3)。 (三)东、西城墙遗存 2010年秋季, 为寻找东西城墙, 在盆地 内的东部和西部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其 中,西部的穹窿山风景区堰头村东侧土墩经 解剖可知, 时代属东周时期, 南北两侧有多 处断续分布的土墩遗迹, 推测与西城墙有 关。位于东部的木东路一带地势高于两侧, 且与新峰南城墙相接, 推测应与东城墙有 关。 (四)合丰小城 在合丰村一带发现一座小城址,近圆角 方形, 东西长 450米, 南北宽 500米,面积约 22万平方米 (图五)。城址的北侧和东侧有 多座土墩, 呈一线分布,构成小城的城墙,长 约 600米, 城墙外侧有环壕。 三、初步认识 (一)主要遗迹的年代 依据出土陶片特征、 地层堆积关系和城墙等古 代遗迹的结构特征,可以初 步判断北城墙修建于春秋 晚期。南城墙与水道密切关 联,彼此之间形成一座南方 古城特有的水门遗迹。河道 底部淤泥中出土的印纹陶 片、瓦片、铜镞、原始瓷碗、 陶钵等遗物显示其使用时 期为春秋晚期。据现有资料 可知,南北两道城墙之间的 距离为 6728米。如果计算 南北城墙之间的正南北直 线距离也有 6145米。 (二)遗址性质 根据我们的初步考察, 并结合过去的考 古调查和发掘成果可知, 在苏州西部山区, 如上方山、七子山、观音山、五峰山、天平山、 真山、胥山、横山等山峰、山脊上, 存在大量 春秋时期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 其中有许多 是高等级墓葬, 如真山、树山、阳宝山、鸡笼 山等地大墓等。其中, 2010年春季发掘的 D33位于真山北端一座直径 30米、高 3米 的土墩上。墓葬结构为在山体基岩上铺垫一 层厚约 30~ 40厘米的碎石, 然后在其上垒 砌�石椁�,再在上面覆以封土。主墓东西向, 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成�石椁�。外围东西长 13、南北宽 9�3米, 内部东西长 7�2、南北宽 6米, 最高处为 1�8米(图版柒, 2)。虽然该 墓被破坏,但残留两个器物坑。其中, K1出 土器物 48件 (图版柒, 3) , 包括印纹硬陶瓮 24件、印纹硬陶罐 4件(图版捌, 1、4)、陶鼎 5件、原始瓷盖碗 15件; K 2出土器物 10 件, 包括印纹硬陶瓮 2件、罐 3件和原始瓷 碗 5件。 � 26(总 602) � 考 古 1986年发现的严山玉器窖藏, 在一个 长 2米、宽 1�5米的略呈长方形的土坑内出 土遗物 402件, 其中软玉器 204件, 其余为 玛瑙、绿松石、水晶器和玻璃器。主要种类有 璧、环、璜、琮、镯、 、管、珠等, 玉质好,等级 高, 其时代属春秋时期 [5 ]。有学者推测其是 吴国王室玉器。 如此大量的高等级墓葬和高等级玉器 窖藏的存在,显示附近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 高等级政治中心聚落的存在。除此之外, 历 年考古调查还发现周边有许多两周遗址, 如 越城、鱼城、张墓村遗址等。 依据对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城墙、城门、 护城河、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一般居 址、墓葬、窖藏等各类遗存的年代、等级和性 质的研究, 及对由各类遗存所构成的聚落群 的综合分析,目前可初步认定苏州西南部山 区木渎、胥口一带山间盆地内存在一处大型 遗址, 其性质为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 的城址。 四、学术价值初步评估 据文献记载, 东周时期, 吴国曾建都于 苏州一带, 但一直未获考古发现证据的支 持。本次春秋时期大型城址的发现为这一问 题的解答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线索。 过去在苏州一带发现大量各种等级的 石室土墩墓、土墩墓, 以及玉器窖藏、一般遗 址等, 但一直未见与之相应的中心性遗址。 本次考古发现显示当时存在大型中心性遗 址。以这一中心性遗址为核心,不同等级的 遗址、墓葬构成了较完整的聚落群。这一聚 落群为我们理解苏州地区东周时期的各种 遗存现象和重构当时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 重要基点。 本次联合考古队将工作重点放在包括 区域调查、城址发掘、墓葬考古和多学科综 合研究上, 试图将吴越文化考古由以往多注 重对墓葬的发掘与研究转变为聚落视野下 的区域考古研究,学术研究思路上的转变开 创了苏州地区东周考古新局面。 附记: 本次考古发掘的领队为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和苏州市考古研 究所张照根。参加调查和发掘的有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锦琼、付仲杨、宋江宁、 于忠昌、傅合庆,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丁金龙、 詹东、孙明利、牛煜龙、周官清、闻惠芬、王 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吉野彩 美、西北大学研究生马林、南京大学研究生 曹栋洋。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得到了国家文物 局、江苏省文物局、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胥口镇及穹窿山风景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 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执笔者 徐良高 张照根 唐锦琼 孙明利 付仲杨 宋江宁 注 释 [ 1 ] 南京博物院: �苏州市和吴县新石器时代遗址 调查�, �考古�1961年第 3期。 [ 2 ] 政协吴县委员会、吴县文化馆: �吴县的古文 化遗址�, 1963年。 [ 3 ] 朱江: �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 �考古 通讯�1955年第 4期。 [ 4 ] 钱公麟: �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 �东南 文化�1989年第 4、5期。 [ 5 ] 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 器窖藏�, �文物�1988年第 11期。 (责任编辑 洪 石) Archaeology 2011年第 7期 本期要览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2010年初, 对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进行调查, 共发现 30多处窑址。同年 3~ 11月, 对南山窑址进行发掘, 共揭露 3条窑炉、8个灰坑、2个 贮料坑、1条水沟和若干个柱洞, 出土大量原始瓷器。南山窑址是一处商代几乎纯烧原始瓷 的窑场,为探索瓷器起源、原始瓷产地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 2007年以来, 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进行了发掘, 已清理 300多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棺椁,墓主多为仰身直肢。大中型墓以随葬青铜器 为主,小墓以随葬陶器为主。这处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霸�, �霸伯�是最高权力拥有者。大河 口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西周分封、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2010年, 对江苏苏州市木渎古城进行发掘, 发现五峰村北城墙 和城壕遗迹、新峰村南水门遗迹,以及东、西城墙遗迹等,出土遗物有原始瓷器、陶器等。初步 推断北城墙修建于春秋晚期,南水门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木渎古城应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 都邑性质的城址,木渎古城的发掘为探索吴国都城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2010年, 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 清理 了 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 200平方米,还出土 大量文书残片。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 5世 纪前后。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1995年以来, 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 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街 道区、土司墓葬区等。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青花瓷等。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大多建于明 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广东汕头市 �南澳�号�明代沉船 2010年 4~ 7月, 对广东汕头市 �南澳�号�沉船进行发 掘。发现的船体纵长约 27米,有 17道隔舱板和 16个隔舱。发掘出水各类遗物 1万余件,以 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 应为漳州窑 16世纪末至 17世纪初的产品, 沉船所属年代与此大致相 同。�南澳�号�沉船的发掘为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
本文档为【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