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四.五节

2011-12-08 50页 ppt 1MB 1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722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四.五节null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生产决策 第五节 定价决策 第六节 非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本章复习思考题 *第四节 生产决策(一) ——生产品种的决策(生产什么的决策)第四节 生产决策(一) ——生产品种的决策(生产什么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是否停产/转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副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零部件应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第四.五节
null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生产决策 第五节 定价决策 第六节 非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本章复习思考 *第四节 生产决策(一) ——生产品种的决策(生产什么的决策)第四节 生产决策(一) ——生产品种的决策(生产什么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是否停产/转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副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零部件应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有关方案均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可以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直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如果已知业务量,可以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进行决策。 *【例6-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例6-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解: ∵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cm=sp-vc =200-160=40(万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万元/台) ∴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cm/单位产品耗用资源量 =40/10=4(万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6=5(万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例6-2】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例6-2】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仍按例6-1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 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解: (1)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10=6000(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6=10000(台) (2)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Tcm=cm×X = (200-160)×6 000 = 240 000(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100-70)×10 000 = 300 000(万元) ∵300 000>240 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可以考虑使用差别损益分析法或净贡献边际总额法进行决策。 *【例6-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例6-3】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已知: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6-2,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 000万元和70 000万元。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 *解:依题意,两方案增量成本分别为它们的变动成本,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如表6—1所示:解:依题意,两方案增量成本分别为它们的变动成本,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1所示:表6—1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null由表6—1可见,评价指标差别损益为+2 000万元,大于零,可以据此断定应当开发A品种,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2 000万元的利润。 *null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净贡献边际总额 Tcm’=cm×X-专属成本 = (200-160)×6 000 -8 000 = 232 000(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净贡献边际 =(100-70)×10 000-70 000 = 230 000(万元) ∵232 000>230 000 ∴开发A品种比开发B品种更有利 *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二、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若企业不改变经营方向,利用现有生产经营条件调整个别品种结构,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将其生产能力用于开发其他产品或增加其他产品产量,这类决策一般可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例6-4】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转产其他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例6-4】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在是否转产其他产品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80%,60%和50%;它们的年收入分别为20 000万元、30 000万元和40 000万元。  如果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1)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 000万元;(2)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使其年收入增加14 000万元;(3)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13 500万元收入。 要求: (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解: 解: (1)依题意编制贡献边际总额分析表如表6—2所示: *null由表6—2可见,无论是增产乙产品,还是增产丙产品,还是开发丁产品,都比继续生产甲产品有利可图。结论:无论如何都应当考虑转产。由于评价指标贡献边际总额的大小分别为:8 100万元、7 000万元、6 000万元和4 000万元,所以各备选方案的依次顺序为:开发丁产品、增产丙产品、增产乙产品和继续生产甲产品。 (2)应当转产开发丁产品,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得4 100万元(8 100-4 000)的利润。 *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半成品是一个与产成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那些经过初步加工而形成的,已具备独立使用价值,但尚未最终完成全部加工过程的特殊产品表现形式。*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狭义在产品狭义在产品广义在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直接出售出售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三、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种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所作的决策。 无论何种情况下的决策,半成品成本均属于沉没成本,决策中不予考虑。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追加收入-追加成本=追加利润 当追加利润>0 应深加工 当追加利润<0 不应深加工*【例6-5】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简单条件) 【例6-5】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简单条件) 已知: 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8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万元/件,年产量1 000件。 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万元的乙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万元。 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本题暂不考虑年度内加工进度问题)。 要求: 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决策. *解: 解: (1)依题意,各决策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3所示: *null表6—3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null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 000万元的利润。 另解: 单位产品深加工的追加收入=200-100=100(万元) 单位产品深加工的追加成本=80 万元 单位产品深加工的追加利润=100 -80=20 (万元) ∴应深加工,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 20万元×1 000件=20 000万元的利润。 或解:产品深加工的追加收入 =(200 -100) ×1 000=100 000 (万元) 追加成本=80×1 000=80 000 (万元) 追加利润=100 000 -80 000=20 000 (万元) *【例6-6】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例6-6】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5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 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作出是否将全部甲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解: (1)依题意,深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 15 000万元。 (2)6 000万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因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4所示: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4所示: 表6—4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null根据表6—4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万元的利润。 或解: 产品深加工的追加收入 =(200 -100) ×1 000=100 000 (万元) 追加成本=80×1 000+15 000=95 000 (万元) 追加利润=100 000 -95 000=5 000 (万元) >0 ∴应该深加工 *【例】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例】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中的应用(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5的资料。假定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如果每年支付21 000万元租入一台专用设备,可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专属成本;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null表6—5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null决策结论:不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1 000万元的利润。 *【例6-7】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例6-7】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5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可以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确定“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3)作出是否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解: (1)依题意,两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 1 000×80%=800(件) (2)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万元。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6所示: *null表6—6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null决策结论:应当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1 000万元的利润。*【例6-8】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例6-8】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复杂条件) 已知:仍按例6-5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不能转移;但甲和乙的投入产比为1:0.9。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解: 解: (1)“将全部A半成品深加工为B产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1 000×0.9=900(件) “直接全部出售A半成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6—7所示: 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8 000万元的利润。 *null表6—7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null或解: 产品深加工的追加收入 =200 ×900 - 100 ×1 000 =80 000 (万元) 追加成本= 80×1000 =72 000 (万元) 想想:应用1000件,还是900件? 追加利润=80 000 -72 000=8 000 (万元) ∵追加利润>0 ∴应该深加工 *null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的差别损益分析表标准格式方案将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直接出售半成品差异额相关收入产成品单 价半成品单 价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差别收入相关成本其中: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加工成本单位加工成本×相关销售量0-机会成本已知0-专属成本已知0-相关成本(以下各项合计)0+0+0差别损益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之差与可以转移的深加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项目为形成深加工能力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产成品相关销售量××半成品相关销售量0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差别成本*四、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四、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的多种产品的统称。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就是围绕究竟是选择“深加工联产品”方案还是选择“直接出售联产品”方案而展开的决策。  进行此类决策,联合成本为无关成本,不予考虑,可分成本为相关成本,必须考虑。 *null原材料甲联产品乙联产品丙联产品丁产品直接出售出售深加工*【例6-9】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例6-9】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已知:某企业对同一种原料进行加工,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三种联产品,年产量分别为2 500千克、1 500千克、1 000千克。全年共发生450 000万元联合成本,每种联产品承担的联合成本分别是225 000万元、135 000万元、90 000万元。其中丙联产品可直接出售。    企业已经具备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万元。丙联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为1∶0.7。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 000万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可以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甲、乙、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是200万元、210万元和135万元,丁产品的单价为240万元。。*【例】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例】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计划年度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 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 要求: (1)确定各个方案的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 (2)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丙联产品是否深加工为丁产品的决策。 *解: 解: (1)依题意,“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就是丁产品的产销量,为 1 000×0.7=700(千克) 相关收入=240×700=168 000(万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1 000=20 000(万元) 专属成本为22 000万元 *null“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方案确认相关收入的相关业务量包括丁产品的产销量和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 丁产品的产销量=1 000×0.7×80%=560(千克) 直接出售的丙联产品销量=1 000×(1-80%)=200(千克) 相关收入=240×560+135×200=161 400(元) 该方案确认可分成本的相关业务量是丙联产品的产量,为1 000千克 可分成本=20×1 000×80%=16 000(万元) “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 000千克 相关收入=135×1 000=135 000(元) 相关成本=0 *(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损益分析表表6—8 相关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null决策结论:应将80%丙联产品加工成丁产品后再出售。 *null原材料副产品主产品其他产品直接出售出售深加工直接处置*五.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五.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解题方法: 1.确定决策问题中的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2.分别写出两种方案的成本方程. 3.当零部件的需求量已知时,可直接算出两种方案的成本额,进而得出决策结果. 4.当零部件的需求量未知时,可算出两种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得出指导决策的需求量范围. (如果企业已经有能力自制零部件,则与自制能力有关的固定生产成本就属于沉没成本,在决策中不应予考虑.)*【例6-10】自制或外购零件的决策(零部件的需求量已知时) 【例6-10】自制或外购零件的决策(零部件的需求量已知时) 已知: 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 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   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是27元,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 决策. *解: 解: (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0+4+1=25(元/件) (2) ∵自制甲零件的单   外购甲零件   位变动生产成本25<  的 单 价27       ∴ 应当自制甲零件 (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      =(27-25)×100 000=200 000(元) *【例6-11】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例6-11】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已知:仍按例6-10的资料。假定自制甲零件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自制甲零件方案的机会成本; (2)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null解: (1)自制甲零件的机会成本为300 000元。 (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成本分析表如表6—11所示 *null表6—11  相关成本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null根据表6—11的数据,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应当安排外购甲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00 000元成本。 另解: 自制甲零件的成本=25×100 000+300 000 =2 800 000 (元) 外购甲零件的成本=27×100 000 =2 700 000 (元) ∴应当安排外购甲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100 000元成本。 *【例6-12】自制或外购的决策(零部件的需求量未知时) 【例6-12】自制或外购的决策(零部件的需求量未知时) 已知: 企业需用的乙部件可从市场上买到,市价为20元/件;如果安排自制,每年将发生相关的专属固定成本3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件。 要求:作出自制或外购乙部件的决策。 解:设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单位变动成本为b1 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30 000>a2=0 b1=14<b2=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null自制方案的成本Y1=14X+30 000 外购方案的成本Y2=20X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X0   =(30000—0)/(20—14)=5000(件) 决策结论:  当乙部件全年需用量在0件~5000件之间变动时,应安排外购;当超过5 000件时,则以自制为宜 *习题:习题:某企业生产上需要A零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购。自制方案的VC=70元,外购方案的买价为每件100元,运费2元/件。要求:根据下列情况,作出A零件应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1)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自制A零件,但还需增加专属成本25600元。(2)自制方案无需增加专属成本,但如不自制,这部分生产能力可用于生产M产品,每年可获Tcm=50 000元;外购则除支付买价和运费外,每年尚需支付订货费3600元。(3)自制方案需增加专属成本28800元;外购则当年购买量达到1000件及以上时,便可享受88元/件的优惠价,运费不变。*六、是否停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六、是否停产亏损产品的决策直接判断法:就是根据有关判定条件直接作出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方法。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判断亏损产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剩余能力无法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剩余能力无法转移)总之,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 ,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总额,就应继续生产。 【例6-13】已知: 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3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 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110 000万元。 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null(1) 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110 000+(-10 000) =100 000(万元) (2) 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80×1 000=80 000(万元) (3) 20×3年甲产品的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100 000-80 000=20 000(万元) (4)决策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4年应当继续生产甲产品。因为甲产品的相关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贡献边际为20 000万元大于零,符合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条件;如果20×4年停止生产甲产品,将导致该企业多损失20 000万元的利润。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剩余能力可以转移)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剩余能力可以转移)在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根据下列结论作出决策: (1)如果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产。在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停产,企业将因此而多损失相当于上述贡献边际与机会成本之差那么多的利润。 (2)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 (3)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等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则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可以转移)直接判断法在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决策中的应用(剩余能力可以转移)【例6-14】已知:仍按例6-13资料。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但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 000万元贡献边际。 要求: (1)指出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null(1)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25 000万元 (2) 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110 000+(-10 000) =100 000(万元) 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80×1 000=80 000(万元)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100 000-80 000=20 000(万元) 可以转移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有关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 根据题意,可得出以下决策结论:20×4年应当停止继续生产甲产品。因为继续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贡献边际20 000万元,小于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如果继续生产甲产品,将使企业多损失5 000万元的利润。*null案例 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1998年甲产品产销量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发生亏损10 000元,其完全成本为110 000元。假定1999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能够转移,可以分别用于对外出租和承揽零星加工业务。 如果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全年可获得租金收入30000元,折旧费为30000元;如果承揽零星加工业务,全年可获得额外收入40000元,同时发生变动成本15000元。 要求:作出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 *第四节 生产决策(二) ——生产方式的决策(怎样生产的决策)第四节 生产决策(二) ——生产方式的决策(怎样生产的决策)一、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由于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少,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但往往采用较先进的设备装置,导致固定成本高;而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时,情况就会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例6-15】已知:某企业决定生产A零件,有甲、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24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乙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为1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件。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采用何种工艺方案的决策。 *解: 解: 设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乙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240 000>a2=160 000 b1=80<b2=1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甲方案的成本方程Y=80X+240 000 乙方案的成本方程Y=120X+160 000*null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240000—160000)/120-80)     = 2 000(件) 决策结论:  当A零件的需用量小于或等于2 000件时,应选择乙工艺方案;当A零件的需用量大于2 000件时,应选择甲工艺方案。*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加工方案的决策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不同加工方案的决策【例6-16】企业生产F产品,可采用三种机床加工 要求:该企业在各种生产经营范围内分别应采用什么设备加工F产品?设备类型普通机床半自动机床全自动机床FC VC100 000 12140 000 8200 000 5*null方案1的成本方程Y1=100 000+12X 方案2的成本方程Y2=140 000+8X 方案3的成本方程Y3=200 000+5X 分别求出每两个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 X12=10 000 (件) X13=14 285.7 (件) X23=20 000 (件)*null FC3 FC2FC1Y普Y半Y全X12X13X23*null另:1000014285.720000普半普全半全普半半全*null因此:当0≤X<X12时 用普通机床; 当X12 < X<X23时 用半自动机床; 当X>X23时 用全自动机床; 当X= X12用普通机床和半自动机床均可; 当X= X23用全自动机床和半自动机床均可。 *第四节 生产决策(三) ——生产数量的决策(生产多少的决策)第四节 生产决策(三) ——生产数量的决策(生产多少的决策)一、资源限制条件下的产量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企业生产产品的总规模不能超过企业人力、设备、原材料、资金、技术等资源条件的限制,由于每种产品的盈利水平不同,占用资源的多少不同,因此就存在合理利用和调配资源,选择最优产品组合的问题。 由于这类问题一般不改变现有的生产能力,所以FC是无关成本,Tcm最大的产品组合其利润也最大。*(一)多种产品,一种资源限制时(一)多种产品,一种资源限制时这里约束资源只有一种,假设其它资源是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的产品优先安排生产,直至需求被满足,然后应选择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次高的产品安排生产,直至需求被满足,依次类推,可使企业总的贡献边际最大。*null例: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100 000机器小时,可生产A、B、C三种产品, A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60)/10=4(元/小时) B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80-50)/5=6(元/小时) C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60-40)/2=10(元/小时) 产品 SP VC 单位产品耗用资源 最大需求量 (元) (元) (小时) (件) A 100 60 10 10 000 B 80 50 5 10 000 C 60 40 2 10 000*null∴首先安排C的生产,C的最大需求量为10000件,耗用10 000×2=20 000机器小时,剩下100 000-20 000=80 000小时再安排B的生产,耗用10 000件×5=50 000小时,∵80 000-50 000=30 000小时,可安排30 000÷10=3000件A产品的生产。 因此产品组合为A:B:C =3 000:10 000:10 000*(二)多种产品,多种资源限制时的产品组合(二)多种产品,多种资源限制时的产品组合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线性问题 见教材164页例: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企业的设备工时总数为18 000小时,企业的人工工时总数为24 000小时,A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3小时,人工工时5小时,单位贡献边际为42元;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5小时,人工工时6小时,单位贡献边际为60元。预测市场销量:A为3000件,B为2000件。*null(一)逐次测算法 在实务中应用这个方法,可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进行,人工测算是不可行的。 (二)图解法 1、根据题目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不等式 设A产品产量为x,B产品产量为y,则: 约束条件: 5x+6y≤24000 (L1) 3x+5y≤18000 (L2) x ≤3000 (L3) y ≤2000 (L4) x,y ≥0*null目标函数:S=42x+60y 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方程的直线,找到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域。 ①L1直线及对应的解域 x=0时y=4000;y=o时x=4800 ②L2直线及对应的解域 x=0时y=3600;y=o时x=6000 ③在X轴上定出6000的位置, 在Y轴上定出4000的位置; 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共同 解域为多边形OABCD. ⑤根据目标函数S绘出斜率为 -42/60=-7/10的一组平行 的等利润线。(虚线) y=-7/10.x+S/60, 截距为S/60。L1L2L3L4600048003000200040003600OABCD*null等利润线的截距越高,S就越大。但x,y的值不能超过共同解的解域。我们知道,多边形的切线位置最高,切线有两种可能,一是过某个多边形的顶点,二是与某个边相重,本题中约束方程的斜率都不为 -7/10,所有只有第一种结果:使Tcm达到最大的解一定是解域多边形某个顶点的坐标。教材166页表6—20已算出了各个顶点的坐标及对应的Tcm,其中,使Tcm最大的顶点坐标值即为所求。 (三)单纯形法(迭代法)求解 (线性代数)*二、最优生产批量决策二、最优生产批量决策定义:全年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 之和最低的生产批量。 假设下一工序对本工序半成品的全年需要量(基本工序全年总产量)为D,本工序每日生产量为P,下一工序每日耗用量为W。又假设每批生产的准备成本为K1,每件半成品的储存成本为K2。如果每批产量(即批量)为Q,则每批产品生产周期为Q/P。本工序每批生产周期内产品被下一工序耗用量为W×Q/P,本工序每批期末存货的最高库存量为Q- W×Q/P,因此:*null 平均库存量= = 存货总成本Tc=生产准备成本+平均储存成本 =D/Q×K1+(1-W/P)Q×K2/2 根据最优批量法原理,当TC‘=0时,TC取得极小值,因此: TC’=-D/Q2×K1+ (1-W/P)Q×K2/2=0 最优批量Q0=*第五节 定价决策 第五节 定价决策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以竞争要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定价策略*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一)成本加成订价法 价格= =单位成本×(1+加成率) “单位成本”有三种情况:1、指企业的全部成本,此时加成率为全部成本的加成率,加成部分构成企业利润;2、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加成率为生产成本的加成率,加成部分为企业提供期间费用和利润;3、指产品的变动成本,加成部分为企业提供固定成本和利润。*(一)成本加成订价法(一)成本加成订价法例:某企业为其改型产品订价,有关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5元/件,直接人工4元/件,变动制造费用4元/件,固定制造费用7元/件,变动期间费用2元/件,固定期间费用1元/件。 1、假设该企业采用生产成本加成订价,加成率为50%,则目标售价=(5+4+4+7) 2、假设该企业采用全部成本加成订价,加成率为30%,则目标售价= 3、假设该企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订价,加成率为100%,则目标售价=(5+4+4+2)*习题习题某公司投资200万元,每年产销产品5万件。此产品按年产5万件计算的单位成本为30元,推销及管理成本70万元。假设公司希望获得25%的投资报酬率,则其加成率是多少? 解:期望投资报酬 200万×25%=500 000 推销及管理费 700 000 合计 1200 000 生产成本 5万×30=1500 000 加成率 1200 000/1500 000=80% 因此,价格=生产成本×(1+加成率) =30 ×(1+80%)=54(元)*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意义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意义尽管成本加成定价法并不能最终确定价格,但它提供的数据对经理人员订价是必不可少的。 1、经理人员在进行订价决策时,成本加成订价公式提供了简便的办法,给了经理人员一个探索的起点。 2、采用行业惯例形成的加成率确定价格,可使经理人员从价格上推断自己的成本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二)损益平衡订价法(二)损益平衡订价法它是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创造的一种定价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提供特定的价格水平,而是提供一系列销售量下的保本价格,这个价格是企业能接受的最低价格,在决定是否投产和价格谈判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由于:总收入=价格×销量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在损益平衡时, 价格×销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保本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null损益平衡订价有两种用途: 1、在销量确定时,这个方法可提供最低的价格。如在通过销售预测已知销量后,用该方法可知道产品的最低价格; 2、在价格确定时,如国家管制价格,或者市价不受个别企业的影响,这个方法可提供企业能接受的最低产销量。 3、在目标利润已确定时,则可按下式计算不同销量下的所需价格,或计算不同价格下所需要的销量: 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量*(三)特殊订货定价(见教材190页)(三)特殊订货定价(见教材190页)当客户出的价格低于产品正常售价,甚至低于产品的成本,企业可否接受该订单? 1、只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特殊订单,不减少正常销售,只要 特别订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就应该接受订货。 2、接受订货会影响部分正常销售时,只有 增加的利润=特别订货的贡献边际总额-减少正常 销售而损失的贡献边际 >0 时,才应该接受订货。 3、如果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获利方案,其利润应是接受特殊订货的机会成本。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增量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当某公司生产经营的A产品的售价为100万元/件时,可以实现销售量10 000件,固定成本为300 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万元/件,实现利润为100 000万元。假定企业现有最大生产能力为19 000件。 要求:利用利润无差别点法评价以下各不相关条件下的调价方案的可行性。 (1)若将售价调低为85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16 500件左右; (2)若将售价调低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0 000件以上;*【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例6-40】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3)若调低售价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3 000件,但企业必须追加50 000万元固定成本才能具备生产23 000件产品的能力; (4)若调高售价为110万元/件,只能争取到7 000件订货(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5)调价水平与销量情况同(4),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贡献边际60 000万元。 *解: 解: (1)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85-60)=16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件>预计市场容量=1 650件 可望实现销量=1 65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1 6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null(2)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80-60)=20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9 000件<预计市场容量=20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19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20 000件 ∴不应调价 *null(3)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50000)+100000/(80-60)=22 500(件) ∵最大生产能力=预计市场容量=23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23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2 5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null(4)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110-60)=8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件>预计市场容量=7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7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 000件 ∴不应调价 *null(5)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300000+(100000-60000)/(110-60) =6 8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件>预计市场容量=7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7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6 800件 ∴应考虑调价 *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如果资料中既涉及收入又涉及成本,可以采用 哪些方法进行决策? 相关成本分析法与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区别在哪 里? 利润无差别点法与成本无差别点法有何区别? 如何确定最优售价?*作业题与作业题与练习题习题与案例相关题目*null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
本文档为【第四.五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