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会计研究动态的解释

2011-11-29 50页 doc 358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0804

暂无简介

举报
会计研究动态的解释Accounting management status 会计工作动态 会计研究动态 2008年第3期 (总第31期) 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协办 2008年6月20日 目 录 会计工作动态 1解放思想 再铸辉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2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社会福利、雇员福利等若干项新准则、征求意见稿和公开咨询稿 24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任命新技术领导层 25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 学会动态 29...
会计研究动态的解释
Accounting management status 会计工作动态 会计研究动态 2008年第3期 (总第31期) 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协办 2008年6月20日 目 录 会计工作动态 1解放思想 再铸辉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2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社会福利、雇员福利等若干项新准则、征求意见稿和公开咨询稿 24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任命新技术领导层 25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 学会动态 29中国会计学会印发《全国会计科研课招标公告》 30中国会计学会印发《关于续办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企业实施会计准则问题培训班的》 33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在大连召开 35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 会计基本理论 36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 36论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 37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及改进设想 38欧盟顾问支持公允价值变革 会计准则与制度 39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 39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40会计质量和债务契约 40美国政府会计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成本管理会计 42协商式转移定价与成本转移 42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43企业内部报告及其应用领域 43社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关系研究——以科斯理论为基点 财务管理 45财务管理:回顾与展望 45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研究 46大股东控制下的关联投资:“效率促进”抑或“转移资源” 46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47管理增长——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的首要任务 47国有企业富余现金流量规制及其国际比较 48战略财务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审计 49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 49绩效审计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与实现 50国家审计的职业思维模式初探 50政府绩效审计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公共产品供需均衡视角 51走向良治的政府审计宪政建构研究 52多客户审计、审计公司组织形式与审计失败 公司治理 53投资者保护、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 53独立董事对传统内部治理机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54基于企业产权关系的权变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54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CCGI的经验研究 55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力 绩效评价与激励 56美英国家政府绩效考评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56对国有企业建立以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思考 57基于价值创造和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构建——EVA与BSC的融合 57薪酬激励研究述评 58控制权与激励的冲突——兼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59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探析 文献索引 65关于请中国会计学会会员提供联系方式的通知 TOC \o "1-3" \h \z \u 《会计研究动态》编委会 主 任:刘玉廷 刘永泽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化成 汤谷良 刘永泽 刘明辉 刘玉廷 许玉红 杨雄胜 张先治 周守华 夏冬林 魏明海 主 编:周守华 张先治 编辑部主任:许玉红 孙光国 责任编辑: 耿云江 编 辑: 孙光国 池国华 耿 玮 崔 刚 常 丽 陈 梅 袁克利 邬 娟 王政力 张振强 公言磊 乔运锋 王 莉 于 芳 周 鑫 张 晗 张 莹 中国会计学会网址:http://www. asc.net.cn 电子信箱:asc@asc.net.cn 解放思想 再铸辉煌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5月.北京) 同志们: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开拓新领域、攀登新高峰的根本思想武器,也是我们会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灵魂。解放思想,须臾不可忘记;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不懈。 一、解放思想就要总结成绩经验,坚定发展信念 总结成绩经验就是总结解放思想的成果,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光大和弘扬以往时期解放思想的成就,也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事物新的发展变化,夺取更大成绩,更有利于我们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会计改革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让中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绽放更加灿烂、耀眼的真理光芒。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奋斗历程一样,中国会计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行业中每一步重大开拓,无不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辉,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会计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最近5年,会计行业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壤,牢牢把握提高经济效益和会计信息质量这一中心环节,赶时乘势、创新思维、加快发展,使会计模式实现了突破性转变、会计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体制机制建立框架。会计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会计管理机构、行业组织、考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术团体之间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协调通畅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和谐会计理念深入人心,会计行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加强。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初步建立了政府监督指导、行业自律管理、社会监督约束和单位内部控制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的会计监管体系,在维护法律尊严、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标准改革实现突破。走创新之路、举行业之力,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会计审计通行规则实质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为会计行业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实现顺利过渡和平稳实施,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三)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革会计从业资格和注册会计师注册,从源头上把好职业准入关口;创立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评价制度,通过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评价方式,提高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含金量”;全面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评选全国杰出优秀会计工作者引起强烈反响;依托国家会计学院的智力资源和办学优势,启动实施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注重创新选拔方式和培养机制,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发挥了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项目成为组织人事部门关注、社会各界关切、行业队伍重视、用人单位信赖的一个品牌。截至2007年底,全国会计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其中通过考试取得初级会计资格的234万人,取得中级会计资格的116万人,取得高级会计资格的8万多人,执业注册会计师7万多人。 (四)行业影响日益增强。行业触角不断延伸,服务品种更加丰富,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稳步拓展。行业功效有效发挥,角色定位由传统簿记加速向现代财务会计、高级理财、全面管理转变,推动会计审计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成为健全市场信用、完善交易规则的基础,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点,一批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越来越多的CFO成为CEO,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越来越强,会计专业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教育和会计专业硕士教育赢得广泛声誉,会计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倍受推崇,高级财会人才成为稀缺人才资源。会计已逐渐成为热门职业、受人尊重的职业。 (五)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会计审计国际趋同主张得到广泛认可,趋同等效谈判取得重大成果,为实施做大做强战略、促进我国会计行业“走出去”初步消除了技术障碍。我国在会计审计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中有了更多更高的席位,在全球会计审计规则制定中有了较大的话语权,初步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施加影响的重大转变。通过不断深化会计审计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一个大胸怀包容世界、大踏步走向世界、大行动影响世界的中国会计审计行业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六)理论研究日益深入。会计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会计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一批反映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会计研究成果逐步得到国际会计界认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初步形成,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会计理论宝库,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30年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我们在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丰富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最基本和最根本的有两条: 一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会计行业紧紧围绕构建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这一目标,开拓进取,实现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制度和理论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我国会计模式的根本性转换和进一步与国际趋同,使会计行业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并开始迈向国际舞台。会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强烈的改革精神和超前的开放意识,既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推动者。改革开放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开启了会计事业发展的体制源泉。 二是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我们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真抓就是全国会计管理系统,能够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抓规划、抓战略、抓推动,一件事一件事抓、一步一步抓、一层一层抓、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抓。我们认真分析不同阶段会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难题,放眼世界,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两度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先后实施了“两则”“两制”、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领军人才、做大做强、内控建设、“联合舰队”等一系列战略。实干就是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埋头苦干,就是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志。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不管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始终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将事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会计行业30年来的丰富实践、跨越发展和宝贵的成绩经验,是我们振奋精神、开拓未来的宝贵财富,要总结好、阐述好、宣传好。中国会计学会还将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对纪念会计改革开放30周年做出具体安排。我在这里先抛砖引玉,谈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体会,目的是引导大家做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总结。在座各位都是我国会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亲历者和见证者,都有权利、更有责任一起来回顾、来研究、来梳理、来总结,为今后5年、10年、30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解放思想就要正视差距,增强忧患意识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说过,忧患始于识字。识字了、认字多了,对事物认识就深刻了,就容易看到差距了,就能够认清面临的挑战了,想得也就复杂了。但也正是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才推动历史不断前进。 发现差距、正视差距,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动力。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有忧患意识,要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的改革开放浪潮,会计事业也将随之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认识行业发展与新形势之间存在的不适应之处,善于发现差距,敢于正视差距,勇于缩短差距。认认真真“查问题、找差距”,说明我们在前进,说明我们在追求卓越,说明我们在为再铸辉煌而紧攥拳头。如果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就会固步自封;如果只停留在已有的经验而不再创新,就会因循守旧;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差距而任由差距扩大,就会半途而废;如果缺乏忧患意识而没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就没有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的动力和行动,最终就会丧失机遇。 当前,行业发展与新形势之间的不适应性或者说差距,至少有以下六点: (一)面向国际化有差距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生产、交易、资本等经济行为和生产要素已经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互动日益紧密,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并将更趋深刻和全面。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为我国会计行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全球化也必然要求我国会计行业强身健体、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近年来,虽然我们在推进中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但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仍只是刚刚破题,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缺乏国际化的系统规划。中国会计的国际化是一项与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与世界会计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就需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目前,我们的会计国际化仍处于初期的、局部的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有目标、有步骤、有战略、有策略、全涵盖、巧整合的系统规划。 当前,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和程度,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比如,对外投资、跨国重组、并购参股日益增多,由资本输入转向资本输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由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积极启动自由贸易区的双边、多边谈判,由被动接受规则转向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等等。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全球化意识,学会并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现实,用战略思维谋划未来,要认真研究这些新现象、新特征,结合世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职业资格的国际化、服务网络的国际化、专业标准的国际化、行业组织的国际化等多个层面,从会计执业、会计教育、会计理论、会计管理等多个维度,依托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国际会计服务外包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对行业国际化进行系统、全面、立体的规划,有效指导并加快推进行业的国际化,在国际化进程中提升我国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大发展。 二是缺乏足够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国际化的复合人才是我国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中石油之所以能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方面取得成功,经验之一就在于其近年来十分注重培养和造就国际化复合人才。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一批国际化的复合会计人才已经“派上用场”,成为中石油开拓国际市场、深度参与全球石油市场竞争的生力军。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总体上,国际化的复合会计人才我国还很缺乏。国内许多正在经历业务全球化的企业,在这方面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国际化复合会计人才既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审计标准,又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和商务规则;既要熟悉企业的内部环境,又要熟悉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既要能为企业提供会计审计服务,又要能为企业资本的国际运作和组织管理提供决策咨询;既要树立国际化战略理念,又要有开放、广阔的胸怀。尽管目前已经开展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和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还要下更大的力气。其中,要特别重视培养高端领军人才适应全球化的战略眼光和驾驭能力,克服对国际化的排斥和畏惧心理,以大国的心态兼容并蓄、正视差距、大步走向世界。 三是缺乏国际化服务网络。服务中国资本走出去,就要使我们的会计服务网络能够遍及资本走出去的每一个角落,提供成本更低、网络更健全、方式更便捷的服务。目前,我们尽管启动实施了事务所做大做强做出去战略,但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机构还为数不多。我们不仅没有审计网络,咨询网络也很差。中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逐渐转变为资本输出国,目前我国在海外投资已占世界第七位。审计服务一时跟不上,咨询服务能不能先行一步,随资本流出而“流出”,逐渐形成网络。这方面既要有战略规划,又要抓紧推动实施。 四是缺乏中国的国际化品牌。走出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形式上的走出去容易,关键是要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这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化品牌,精心打造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国际品牌,打造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是质量,是形象,是信任,是经过长期努力、以诚信打造的“金字招牌”。如果没有品牌,我们在国际市场签署的报告就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就会影响到企业价值的实现,即便是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也很难会选择我们为其服务。 五是缺乏科学的国际化战略路径。我们对自身的优势,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功能定位、战略定位等还缺乏系统研究、论证和实践尝试。推进国际化应先搞什么,后搞什么,应以哪个点作为突破口;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由中心辐射周边,还是由边缘包围中心;走出去的形式、参与国际会计服务外包的方式有哪些等等,这些带有战略性的实践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凝聚各方智慧齐心协力走向国际的局面尚未形成。 (二)面向市场化有差距 会计在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会计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这些新要求相比,我们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会计的职能定位还不能完全顺应市场化的要求实现全面转变。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日益增多。会计作为兼并收购的重要平台,必须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服务向单位经济预测、决策、控制等高端服务转变。但相当多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基础的记账、算账、报账服务上,停留在“平衡于借贷之间,忙碌于账证之间,淹没于报表之间”的初始状态,还不能从公司治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等多个层面,重新思考和认识会计的职能和定位,没有全面实现向决策有用型、决策支持型转变。在我前些日子召开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对现代会计的职能作用总结的非常好。他说,现代会计工作对企业内部要管治理层面的事,对外要管企业形象层面的事,对企业开拓市场要管战略筹划、财务工程层面的事。这个总结很深刻,也很到位!对于会计要管企业形象层面的事,可能有同志不太理解。实际上,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就是会计管企业形象的一个例证。宁波有一家民营钢铁企业,主动请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自愿对外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目的就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市场形象。时任高盛公司董事长及CEO、现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就主动约请该公司董事长,并参股该公司,使其缓解了资金瓶颈,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二是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服务理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新领域的要求。比如,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产权交易、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企业投融资活动日益活跃。而我们队伍的知识结构总体还比较单一,现代金融知识还比较匮乏,还不能很好地反映和控制金融创新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又比如,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居民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快速提高,个人理财、个人报税等新的会计服务需求大量涌现;巨额的“三农”资金、社保资金、扶贫资金以及其他直接补助到个人的资金,使得会计服务正由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单一格局,转向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服务的多元化市场格局。这都对会计服务的主动性、敏感性以及服务网络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会计信息还没能得到市场的充分认知。当前,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作用更加突出和重要,但投资者、管理层等对会计语言的认知程度还不高,制约了行业作用的提升。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于自己看自己,满足于会计的专业性而忽视会计的社会性,没有赋予会计信息像经济统计数据、审计报告语言那样的通俗性。因此,会计行业必须同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要学会从投资者、从CEO、从监管者、从普通大众的角度看待会计,看待会计语言,采取必要的方式使会计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方便交流和有效利用。 四是会计信息综合利用程度不高,还没有建成反映市场整体运行状况的会计“风向标”。 综合利用好会计信息是会计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会计服务宏观经济的重要表现。一个企业的会计指标,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运行状况。一个国家市场整体的运行状况,为什么不能通过科学的会计指标来反映?过去我们没能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近几年来,“CPI”等指标数据,不仅得到宏观管理部门的重视,甚至普通老百姓也都耳熟能详。我们能不能通过研究和分析会计信息与经济风险、市场整体运行之间的内涵关系,一套具有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的会计“CPI”,并有效建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将会计与统计结合起来,对分布于各行各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会计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判断,对市场整体运行状况起到评价、引导、预警作用,那么会计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面向信息化有差距 信息化正彻底改变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对会计行业提出严峻挑战。面对信息化,会计行业还存在手工搬家、信息化基础不牢、缺乏创新和有效应对方法等问题。 一是信息技术还没有广泛运用到会计工作之中。传统的计算工具、传统的核算方式一些单位仍在使用,会计工作还没能更加广泛运用财务软件、信息系统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一方面造成会计工作的低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纸质的信息无法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汇总、分析,使得会计信息的利用大打折扣。 二是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没有形成体系。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大大简明,任何一个生产部门、营销部门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最原始的会计信息进行输入,这使传统的内部会计核算职能在逐步分解,会计与非会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方面传统会计核算职能明显弱化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又无所不在。在新的情况下,会计如何核算、如何控制等,都需要进行明确和规范,但我们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缺少通用的标准信息化“会计语言”,所以信息化下的会计工作缺乏统一性,缺少规范性和可比性。 三是信息化会计还没能很好地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机结合起来。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已不再是孤立的管理部门,应和所有的信息生成部门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会计流程只有有机地与业务部门或者业务环节结合起来,每一项业务活动在发生的同时就能实时反映到会计系统当中,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才能变强,会计信息反映企业运行状况的针对性、准确性才能变高,会计参与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才能变大。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处于封闭运行的状态,还没有很好地融入企业的业务流程,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再造。 四是会计信息的集成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当中,对方便将来信息集成化重视不够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比如信息系统的建设相互孤立、没有接口、不能兼容等等,这必然导致新的信息“孤岛”,为今后实现信息的集成带来巨大障碍。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预见到未来信息集成化的趋势,一方面要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管理信息的集成化,另一方面要为今后基层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部门信息的集成预留接口和通道。通过集成化,实现会计与业务的融合化,实现会计信息处理的高效化,实现会计信息利用的综合化。 五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监管工作还没有跟上。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会计监管对象、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必然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对会计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比如,集团总部可以利用系统对其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进行集中核算;会计公司也可以利用网络为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户进行代理记账。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凭证,更不要说核算流程和内部控制。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我们也还缺乏一套完善的办法和规则。此外,如何充分利用好行业信息系统,加强系统维护、数据更新和信息利用工作,也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监管效能的新要求。 (四)面向理论先导化有差距 会计实务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和引导。面对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会计理论研究尚有不小差距。 一是会计理论和方法原创研究待加强。原创性要求学术研究创出新意境,发明新范式,孕育新思想,挖掘新证据。原创是学术的生命。现实中,我国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移植的东西多了一些,原创的东西少了一点。要在博采世界会计理论和方法百花园中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践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力争出新思想,出新理念,出新框架,出新方法。 二是对会计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组织攻关研究待加强。伴随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推广实施,会计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涌现,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寻求突破。为确保新准则顺利、平稳过渡和实施,各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但正式实施以来的情况如何,组织力量攻关研究不够,尤其是实证研究不够。目前做得比较多的还是一般的统计工作,比如统计净利润增长情况、非标意见数量等,再作深入分析就少了,实证结论也不多见。这不利于推动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等效谈判,也不利于我国会计实践进一步走向国际化。 三是对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研究待加强。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现象,金融创新、经济风险等对会计发展提出严峻挑战。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现象、新要求,对会计职能的重新定位、会计国际化、会计信息化、应对和防范国际风险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指导和引导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 四是对国外先进理念研究待加强。国外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在会计、审计、内控、行业发展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一些先进的经验,体现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观念。我们应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开放的胸怀,对这些先进理念和观念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系统研究这些理念、观念、规则和方法背后的东西,以更好地促进我们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五是对中国经验国际推广待加强。我国会计实践对世界会计实践的贡献是巨大的,要认真研究总结,并积极向世界推广,展示中国会计改革的真实面貌、成功经验和改革智慧,扩大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改变注重做宣传、不注重做新闻的习惯。要创新方式方法,将中国会计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经验向国际会计界介绍到位,让国际会计界自己对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有依据的、符合实际的判断。 六是学风建设待加强。要克服浮躁心态,摒弃功利主义,扎扎实实沉入到会计理论研究当中;要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会计与经济相互影响的方方面面,关联起来,系统研究。 (五)面向诚信机制化有差距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会计诚信是整个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石。多年来,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与建设行业诚信文化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诚信理念还没能完全落实到执业实践中。对于诚信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也都会讲,但有一部分人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融入到思想中,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没有提升到树立自身“品牌”、提升自身价值的高度。一旦个人利益、单位利益的短期实现与诚信的要求相冲突,一些人就会把诚信抛之脑后,做假账,出假报告,弄虚作假、串通舞弊,这些害群之马,严重影响到行业的诚信形象。二是诚信的教育和约束还缺乏一套好的方法。诚信教育中,概念层面的东西比较多,案例警醒做得不够。会计监督中,技术层面做得比较多,职业道德层面关注不够;监督惩戒做得不错,但发现好的典型、表彰好的事迹、宣传好的经验做得还不够到位。三是会计文化的诚信内涵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发展。相比传统的市场环境,当今市场程度的深化、市场交易的复杂化、市场利益的交织化,对会计诚信产生影响的因素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和不断发展会计诚信的内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指导行业诚信文化的建设工作,使得会计人才诚信、会计评价诚信、会计信息诚信。 (六)面向行业优质化有差距 相比以往的“又快又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会计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好”字当先,“好和快”均衡。当前,我们距离这一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是发展数量较多,发展质量还不够。我们1000多万的会计人员队伍,从数量上讲,不可谓不多,但是队伍的素质还不很高。会计理论文章发表的不少,但真正有深度、有见地、达到国际学术水平的文章却不多;会计审计著作越写越厚,越写越多,但真正能影响广泛、影响长远、影响国际的却不多。二是少数个体较强,整体均衡还不够。比如,我们有一批现代化的会计人才,有些甚至是国际化的高端人才,但同时,会计人员队伍中多数人的专业知识结构、会计理念和方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队伍整体素质还是参差不齐;又比如,我们一些单位、一些地区的会计创新能力很强,有力推动了本单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单位或地区会计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会计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再比如,有些地方会计管理部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疲于应付,缺少工作热情和干劲。三是单兵作战能力较强,团体协调还不够。会计口各领域工作的推进很有成效,体现了很好的单兵作战能力。但是,如何发挥整个会计团体的优势,协同作战,这方面还有欠缺。如何把会计教育、会计理论、会计执业和会计管理等领域的工作整合起来,高效率地发挥协同作战的威力,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上我讲了六大方面的差距,不一定都对。但可以肯定的是,除此之外,还能找到一些差距。我们的差距集中起来,就是思想创新不够、观念创新不够,思考问题不够长远,知识面还不够宽,心性之域相对滞后,如同我国现在的国产飞机主要落后在“发动机”和“电子”系统上那样。 同志们!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我们既要更加珍惜事业发展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又要善于发现和正视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既要更加珍惜新形势所蕴含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增强事业发展的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正确估计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既要反思过去、总结成绩经验,又要向前看、朝前走,以更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各项挑战,坚定不移地推动会计事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 三、解放思想就要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规划是要明确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实现路径,关系到目标的准确性、措施的有效性和步骤的合理性。科学规划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体现在规划上。半个多世纪以来,会计行业根据形势发展先后发布过四次规划。今后,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分析和判断行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行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探寻实现目标的合理路径,实现会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在座者的庄严责任和神圣使命。 (一)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解放思想基础上的科学发展为中心(一个中心),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走进世界会计舞台为着力点(两个着力点),以加强机制建设、标准建设、业务建设、人才建设、文化建设、理论建设为支撑(六个支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造屹立于世界会计之林的中国会计大厦。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会计体系。初步考虑,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体系建设: 第一,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依法管理和经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系; 第二,健全与国际惯例持续趋同并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经济体等效,实现会计、审计、内控、监督、评价紧密联动、互相支撑,具有中国特色、能够产生较好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审计、内控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第三,健全与现代企业管理和实施国际化战略相适应,能够满足不同服务对象需要、国内外不同市场需要,能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精细化、高端化、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会计审计服务体系; 第四,健全能够较好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充分及时反映企业运行状况、资本市场变化和宏观经济走势并能与世界市场情况作对比分析的会计信息和指标体系; 第五,健全能够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和诚信水平,会计基础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相结合、具有国际水平并融入国际的会计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价体系; 第六,健全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国际影响、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先导作用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让中国会计在世界会计舞台上居于引领地位和具有重大影响力。 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充分考虑了国际市场和世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把中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同国内外市场需求、同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要建设的六个体系,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会计体系。会计管理体系的健全对于标准体系、服务体系、指标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健全,对于其他体系的建设具有支撑和先导作用;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健全,为会计审计服务体系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会计信息和指标体系的建设能够使会计审计服务体系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显现,同时,会计审计服务体系的健全能够使会计信息和指标体系的建设成为可能。 同志们! 我们应当有这样一个理想甚至梦想,即再经过30年,我们的会计能够集统计、金融、管理等学科知识之大成,设计出既反映会计特色,又通俗易懂、易用的指标体系、网络体系、服务体系;会计语言得到进一步“优化”,不仅彻底摆脱会计信息因过于专业而不能“流行”的困惑,还能像统计信息那样广泛地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服务、惠及亿万公众;我们的会计人员能够成为企业资本运营和国际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行家里手;我们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国际舞台打出自己最响亮的品牌;我们的会计理论能够走在国际会计理论的最前沿,引领潮流;我们的会计行业成为最受人尊重、最为人信赖、最被人重视的行业之一;我国的会计行业在国际舞台更有创造力、更有影响力、更有话语权! 我们要有这个志向,要有这个理想,要有这份追求!如果说我们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今后30年,我们要建好桥,修好路,先滚动式发展、协调式前进,后大踏步向前,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移,去追求会计人梦寐以求的那份卓越。如果我们将改革开放前30年的会计工作归结为一个“算”字,即追求算清一本账,那么改革开放30年可以概括为一个“改”字,即通过不断的“学”,促进不断的“改”,今后30年将贯穿一个“升”字,即通过进一步的“改”,促进不断的“升”,不断提升会计工作水平及影响力! 这一美好的愿景,是建立在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成绩之上,是建立在对未来几十年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信心之上,是建立在对我们整个会计队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信任之上。有梦想才能有蓝天,有激情才能有创造,有责任感才能有宏图,有使命感才能有壮志。蓝图已经绘就,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继往开来,我们的会计事业一定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科学发展并奏出华美的乐章! 四、解放思想就要改革创新,抓住发展关键 解放思想就要改革创新,以创新思路寻求治本方略,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谋求新发展,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有益做法,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破解工作难题,抓住发展关键,稳步实现会计行业整体发展战略和目标规划。 (一)创新体制 体制问题,往往带有全局性,是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当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脉搏和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和调整完善,建立健全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能够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行业整体服务效能的科学管理体制。总体上,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包括监管体制已基本理顺,但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市场主体的迫切需要相比,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 1.一些地区财政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职责交叉,要把握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责调整的契机,争取尽快理顺。如个别地区反映的农村会计人员管理问题;有的地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通过考核搞地方“粮票”问题,等等。 2.会计口各单位之间的职能也需随着环境变化、法制完善进行必要的调整优化。基本原则是,该由政府管的坚决要管、坚决管好;能由市场管好、能由协会学会、考评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办好的要坚决放手。 3.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之间的事权划分问题。国家财政部门负责政策法规制定、宏观规划指导、行业准入退出、市场监管、高端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协调等,那么地方财政部门干什么?能否在贯彻政策法规、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组织监督检查、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多做文章?要加快研究探索,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会计管理新格局。 4.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的配置问题。应当逐步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能作用。 5.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的协调问题。在加强政府和中介机构事后监督的同时,应当更多注重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控制,通过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防火墙”作用,实现外部监管关口前移,提高中介机构审计效率。 (二)创新机制 机制问题,往往带有关联性,是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紧要问题。机制不活,效率堪忧。比如: 1.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机制问题。这个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如何解决目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培训层次低、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市场混乱等问题,相关各方都要深入思考,逐步构建起政府部门规划指导,协会学会、考评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组织推进,社会办学机构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高级人才培养机制。 2.沟通协调机制问题。着眼加强对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与证监会、交易所等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成效很好。各地区可以参考借鉴,因地制宜抓好沟通协调问题。今后,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更大发展及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加速融合,会计监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进一步显现,监管沟通协调机制如何及时跟进、如何顺势而为,需要抓紧研究。同时,要切实加强与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的沟通协调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其的意见、建议、诉求和呼声,为完善制度、改进工作、优化服务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比如,能不能选择一批企业作为联系点,跟踪研究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问题?能不能聘请一批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总会计师组成专家库,经常问计于他们,从中汲取营养? 3.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问题。对已经建立起经常性联系和良好工作关系的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国家机构,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鉴证与审计准则委员会、亚太会计师联合会、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和科索委员会、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改进动态跟踪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意见反馈机制,做到耳聪目明、反应迅即、应对有力。对刚刚开始或者准备接触的相关境外组织,例如美国会计学会等学术团体,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建立互信、取得成果。 4.会计“司令部”机制问题。会计口各单位都是设计、组织、指挥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工作的“司令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司令部”的指挥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决策不好、指挥不灵,我们的行业发展前景便可想而知。首先,要创新会计“司令部”的工作体制。各会计口的“司令部”都可以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各个“司令部”的组合又可以是一个更大的自组织系统。按照自组织系统理论,自组织系统是系统内的个体能够按某种规则,各尽其职且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的系统。自组织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机性,能够使系统基于内部有关变化的阻力进行自动调节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会计口各单位必须转变观念理念,苦练内功,树立全局意识,营造和谐,发挥创造性,在努力把自身建成一个良好的自组织系统的同时,致力于铸造更大更强更优的“大会计”自组织系统,实现由和谐会计到科学高效会计管理系统的跨越。其次,要创新“司令部”的用人机制。从财政部各会计口做起,今后进人、任用和提拔干部,要从严把关,要不拘一格选人才。要用那些有眼光、有魄力、有才干、高素养的人,不断改善会计“司令部”的人才结构。在此也请地方财政部门的领导继续关心所辖各会计口“司令部”的建设,今后安排干部时,多挑一些精兵强将;提拔任用干部时,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唯德是用。只有“司令部”各方面均“优秀”,才能真正“司”好令,带领好1000多万会计人员开创事业美好未来。再者,要创新“司令部”服务意识。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工作以及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化全局和未来,集中精力议大事、谋大事,抓关系会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事,办各级领导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理解关心、业内人士欢迎期盼和基层单位迫切要求的事;必须大力培养具备国际胸怀,研究国际态势,顺应国际潮流,熟悉国际规则,深化国际合作,在推动行业国际化发展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树立民族品牌;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地学习“充电”,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地砥砺才干,大幅度提高领导行业的本事,把“司令部”建成一个适应变化、反应敏捷的“司令部”,视野宽广、胸襟开阔的“司令部”,素质过硬、能力卓越的“司令部”,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得赢硬仗的“司令部”。只有这样,各“司令部”的工作才能进一步得到重视,各“司令部”的人才能进一步得到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 (三)创新制度 制度问题,往往带有实践性,是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制度不优,不能长久。良好的制度安排,对于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不断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要认真研究改进以下制度设计: 1.总会计师管理制度问题。这几年的人大政案提案多有涉及,包括职责权限界定、资格条件要求等。总会计师制度建立以来,我国总会计师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会计师职责不到位、位置排末位等现象还比较突出,这在深层次上是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安排的问题,但与总会计师法规制度的设计也有一定关系。现行总会计师条例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难免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有脱节。要抓紧开展调查研究,择机推进条例修订工作,早做工作,争取主动。 2.考试制度改革问题。关键是要从通过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逆向思维,以发展目标驾驭改革过程,努力实现提高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能力素质与打造国际认可的金牌证书的统一。要按照这个基本思路,统筹研究设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从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抓起,成功之后再逐步扩展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画出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调节表”,拿出与主要国家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科目互免对照图,确保改革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进展有序、效果明显、彻底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国际化问题。 3.表彰奖励制度问题。能不能探索3年一大评、一年一小评、综合奖和单项奖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数量不在多、规模不在大,关键要有导向,要有声音。例如单项奖的设置问题,能不能评选十大杰出总会计师、十大诚信执业注册会计师、十大见义勇为会计人员、十大理论创新会计教授、十大钻研进取会计学生?等等。 4.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制度问题。取消从业资格年检后,是否存在管理弱化、放任自流的现象,要引起重视。继续教育制度是保障会计队伍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但现在层次不清晰、内容不突出、考核走形式、市场不规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扭曲了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政策本意。要结合行业从业人员能力框架开发建设,开动脑筋,加快解决。 5.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也要创新。会计电算化不仅存在基本标准与国际接轨问题,而且整个管理制度都要加强和创新。软件评审和手工甩账审批取消之后,电算化、信息化管什么、怎么管,要认真研究。会计档案管理中也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譬如跨国经营模式下和集中核算方式下原始档案的存放、调转如何规范,值得研究。与此相关联的还有一个问题,即在实施针对境外上市公司的跨国联合监管中,如何合法、规范地调阅会计资料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四)创新理论 理论问题,带有思想性和前瞻性,是影响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理论不先进,发展无后劲。中国会计学会、地方会计学会和会计行业分会在推进理论创新中承担重要职责、发挥主导作用,希望你们以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与经验为契机,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繁荣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要扎扎实实抓出大成果,树立具有国际影响的系列标杆式专著,致力于干别人很难干、干不成的事情,推动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比如: 1.能不能围绕聚合、开发会计信息资源,探索建立反映经济趋势、引导资源配置的财会指标系数、投资者保护指数、透明度指数以及生态环境控制指数?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的彼得·林奇就是一位十分关注会计指标的华尔街著名投资家。他从枯燥单调的会计数据中,别具匠心地提炼出一组会计指标系数,将复杂而专业的财务分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创造了神奇独特的“彼得·林奇会计语言”。透过他的会计语言,人们看到是诸如PE/G(市盈率比收益增长率)、负债比率、“真实”账面价值等一个个活泼生动的会计“音符”,并由此联想到不同公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有朝一日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也创新出这样浅显易懂的会计指标,形成如此简洁明快的会计语言,我们将会发现,原来会计并不晦涩难懂,而是如此有趣、如此实用、如此能够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2.能不能从鲜活的实践中吸取营养,丰富和拓展会计理论。比如,近年来金融创新活动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如火如荼地开展,并以较快的速度传入我国。其中,尤以财务(金融)工程的构建和迅速发展对我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目前,财务工程的范围已广泛地涉及计算机、财务、数学与统计等多个领域。对此,要注意加强会计理论创新。一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总结我国财务工程所取得的初步实践经验和所面临的紧迫的财务会计问题,创新会计基础理论;二要切实加强对财务工程会计问题的研究,逐步探索建立会计与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统计学等学科的新型关系,促进会计在财务工程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要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等财务创新问题的系统研究,未雨绸缪,从会计的视角前瞻性地提出如何利用财务工程创新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以及如何通过监管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来引导好、规范好、发展好财务工程;四要着手研究财务工程师资格的认证工作。 3.能不能瞄准学术前沿,结合会计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组织开展创新型和基础性课题攻关,譬如新会计审计准则实施情况实证分析研究和经济后果分析研究问题、新会计审计准则实施与企业改进业绩评价、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联动互补问题,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取得的崭新研究成果,一定会受到国际会计审计学术界的青睐,何愁我国会计文章走不进国际会计学术殿堂?! 4.能不能研究剖析会计教育培训现状,特别是先结合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提出更新教学理念、重构学科体系,促进会计教育与鲜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政策建议?将来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后教学如何跟上要研究;现在财政部不直管院校了,但联系、引导院校会计教育、培训改革的工作还要做,这方面的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也要研究。要设法改变目前这种良莠不齐办会计教育的局面,研究探索注册会计师考试部分科目在部分院校会计专业确认免考的制度,以此来引导、推动会计教育改革,进而推动健全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5.能不能改进会计学术研究的运行机制,加强多聚人才、多出成果的制度和平台建设?能不能在改进会计学风、防止浮躁和拜金主义问题方面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逐步扭转“研究目的功利化、研究方法片面化、研究成果形式化”的不良现象?能不能通过鼓励创办英文会计学刊、定期编发会计研究英文版或创办年度“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报告”等形式,加强对我国会计改革发展成就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展示,丰富世界会计理论园地,并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要鼓励创新,鼓励革命性创造,鼓励质疑传统保守的观念与思想,同时要允许有叛逆精神,允许有异想天开。在会计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一些有冲突的观点不要怕,不要大惊小怪,关键要争鸣、要研究、要思考、要反思,要有一股不求真理不罢休的勇气。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要做努力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五)创新方法 方法问题,往往带有策略性和技术
/
本文档为【会计研究动态的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