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天堂四人行

天堂四人行

2011-11-18 27页 doc 79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8969

暂无简介

举报
天堂四人行天堂四人行 从维熙 (上传者说明:我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是因为文中提到恩师王同策先生的家事。王师湖北襄阳人,退休前为吉林大学教授、图书馆长。文中说王师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抓走后枪决于刑场”。王师长兄王同竹,中央编译局俄文翻译,专译马列经典,业余译、写小说、散文发表,57年打成右派,发配西北劳改。文革乱起,狱卒外出造反闹革命,与几位难友逃离监狱,70在南京被枪决。我在长春二十年,从其他前辈处风闻一二,但不敢向王师问知详情,王师也从未亲口说起这些,大概痛不欲言罢。偶然从网上读到此文,始知其详。离开长春前,曾与王师谈及之,师谓丛文皆信史...
天堂四人行
天堂四人行 从维熙 (上传者说明:我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是因为文中提到恩师王同策先生的家事。王师湖北襄阳人,退休前为吉林大学教授、图书馆长。文中说王师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抓走后枪决于刑场”。王师长兄王同竹,中央编译局俄文翻译,专译马列经典,业余译、写小说、散文发表,57年打成右派,发配西北劳改。文革乱起,狱卒外出造反闹革命,与几位难友逃离监狱,70在南京被枪决。我在长春二十年,从其他前辈处风闻一二,但不敢向王师问知详情,王师也从未亲口说起这些,大概痛不欲言罢。偶然从网上读到此文,始知其详。离开长春前,曾与王师谈及之,师谓丛文皆信史,复言师伯家破人亡之惨状,外人尚难详道也。文中之“历史问题”,乃谓王师先父原为湖北地区最早之中共党员之一,1927年脱党,建政后被诬为叛徒。王师乃古文献学家,三余所撰见闻掌故,吾人不可不读。兹转《“文革”初期查禁作品的作者一览》一篇,附载于丛文之下。) 1970—2006年,时间已经跨越了36个年头。在1970年“文革”的“一打三反”期间,知识分子中的受难群体,受到了生命中最为严酷的煎熬。 我是在这年被戴上手铐的,上厕所无法自理,还得让同号为我擦屁股,可谓丢掉了一切自尊;去了新疆劳改的老地下党员陈野,是在这一年接受赤脚走蒺藜狗子的惩处,满脚血痕累累之后,被吊在房梁上打,一直打到他蹿了稀屎汤子为止;也是地下党员的张沪这年在曲沃服了敌敌畏,想奔天堂而未果,棺材板都钉好了,她又从阴曹地府还阳了;老革命加老书生朱希,这一年在长治被判为死刑,而自己竟浑然不知,多亏林彪坠机温都尔汗,不然他将因反林彪而被枪决于晋阳大地……尽管,这几个都是右派群体中的不幸儿,但是对比起在这一年先后被以反革命罪处决的姚祖彝、王同竹、孙本乔、陆鲁山四个右派来说,还属幸运儿之例——因为不管前者承受了多么大的时代高压,但毕竟活了下来,笔者言及的四个老右,可谓悲情之最——他们在这一年被处决在南京的刑场,倒在了昔日雨花台烈士殉难的圣土,不仅增加了雨花台浓浓的血色,还给后来人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叩问:他们为什么会遭遇这般的噩运? A. 哭祖彝 记得,上个世纪的60年代之初在团河农场劳改时,我们曾被勒令修建一个“人工湖”,几百个赤背裸胸的老右,在方圆200多米的平地上挖土造湖。当时,精通英语的姚祖彝,负责为工地挑着水桶送水,并兼顾打扫驻地卫生。他虽年长我几岁,不仅身上没有老气,反而学生气十足。记得,挖湖人在劳动的间隙喝水时,我曾看见他躲在树阴之下,偷偷翻看外语辞典。那本书虽然很厚,但体积很小,可以随时装进口兜,以逃脱专政的视线。这在劳改队的大染缸中,称得上一奇:人都掉进井里了,耳朵还挂得住?倒是有苦中作乐的同类,拿一些儿童看读的连环画册打发日子。 为此,我曾问过他:“体力劳动加脑力劳动,你不累吗?” 他很清淡地回答:“现在读ABC,可以转移痛苦;我想总不能改造一辈子吧,外语这东西不比中文,一旦丢下就难再拾起来了。” 知识分子天生爱做梦,在姚祖彝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除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之外,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一个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人。当时正值大饥饿年代的尾声,集中到这里的右派,一些没有家属探视的老右,在饥饿年代留下的饥饿后遗症,还像影子一样紧紧追随着他们。记得,钢铁学院来的大肚汉徐继和骨瘦如柴、当过人民教师的刘岳等每天收工之后,便围着伙房乱转,他们难以割舍胡吃海塞的积习,常常捡些菜帮、菜叶一类的东西往嘴里塞。 姚祖彝负责清洁卫生,这些被伙房扔出来的东西,属于他清理的范围,因而无法避免与他们发生接触。他先是用大道理劝阻这些肚饥的人,不要胡吃海塞,吃了不干不净的东西,得了病还得到公安医院……后来当他发现劝说失效之后,另一种人道情怀便油然而生:就借着打扫卫生的机会,把伙房摘下来当垃圾处理的菜帮和菜叶,用自来水洗净收藏起来,留给几个永不知什么叫饱的饥饿号充饥。 我和姚祖彝住的屋子,只有一墙之隔。在炎热的夏日,为躲避屋子里的闷热,晚饭大都端到院子里来吃,我看见他把自己分到的窝窝头,送给石油学院来的大肚汉刘士康吃。当刘推让时,姚祖彝说的理由是:我干的是往工地送水的活儿,比你们流汗少。有一天,我吃饭时与他坐在一起,他突然用勺子往我窝窝头上,抹上了一块黄黄的东西。我定睛细看,才发现那是一块黄油。我没有询问他何以会有这种高级营养品,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这人间罕见之物的,一定是家中非常富有之人。事实证明我的推论绝对正确,后来我知道这是他的家人,从南方邮寄到劳改队的。继而,我知道了他的老家在浙江,属于书香门出身,由于与我的家庭出身近似,彼此便有了更多的接触。 有一天,他挑着热开水到挖湖工地上时,还没有到劳动的休息时间。他放下水桶,就到工地上来挥锹挖土。当时正逢抬土的打擂比赛,看谁的肩膀最能负重。我刚刚压断了一根扁担,他就推开了我,并在筐绳中间插进去一条新扁担。由于在右派群体眼里,他并非正常的劳动力,几百双老右的视线,都投向了他的身上。很遗憾,他根本没能抬起那三四百斤重的泥筐;虽然他失败了,人们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之所以如此,因为他并非劳动的正规军,能主动请缨来“力拔山兮”,足以证明他心中的火焰,并没熄灭。 当天晚上,我们坐在一个大炕上学习时,我向他耳语说:“你体力不行,今后千万别干力不从心的活儿。” 他小声回答说:“我常常这么想,应该多给国家添砖加瓦。但是我要声明一点,绝不是出于赎罪之心,我们没有罪可赎,完全是对民族的一腔赤子之情。” 我相信他的真诚。后来我们被分散到各个劳改队去了,他基于满腔热血,在新疆劳改单位来人,动员无家室牵累的人去新疆开垦边疆时,应征到西北边陲去了。我和他再也没有相见之机缘,但他对我倾吐的肺腑之言,我始终牢记于心,这样一个清纯诚实的学子,被划成右派已然是时代的悲剧,到了1970年,怎么会被拉向了死亡的刑场呢?! 在30多个年头之后,有一天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西山脚下的一个公寓,碰到了中国文化部原电影局局长、诗人石方禹和他的夫人卢粹持女士,他们夫妇俩昔日也是从燕京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他们曾读了我的《走向混沌》,在谈起这部书的时候,便谈起了姚祖彝的死,尽管书中只是一笔带过,但这两个燕大校友,都为之感叹不已。方禹夫妇当时虽然和他并不是一个系,但姚祖彝其人,他们还是知其一二的,他当时给方禹夫妇留下的印象,是个清高而正派的学子——为了让我知道他更多的情况,石方禹的夫人,还特意用快递给我送来燕京大学校友纪念专刊。校刊封面印有“雄哉!壮哉!燕京大学”题字和校园内未名湖畔林木森森的图片,其中在有关姚祖彝的条幅里,留下如是的几行文字:“姚祖彝,浙江余杭人,1927年生,1946年入学,1950年毕业于经济系。曾在1949—1950年上半年任燕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参加工作后,历尽艰难,终于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含恨逝世。殁年不详。”在简介之前,还印有一张姚祖彝风华正茂时的半身照片:他身着深色西装,眉宇之间飞溢出一股英爽之气。他两眼的目光,没有射向天空,而是向下凝望。难道这个时候,心怀报国之志的他,就在寻觅地狱之门?抑或是冥冥中的地狱之神,在预示着他并不美好的未来呢? 北京城是1948年冬解放的。姚祖彝在解放后,就担任了学生会副主席一职,这不是已然为他的青年时代定位了。如果不是对新中国的满腔热血,他当时是不会成为燕京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的。他在燕京大学是学经济的,英语又是他的特长,可惜他生不逢时,赶上了中国历史的蛮荒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像风中的树叶,完全没有自主生活的权利。 据难友告知,他是在他上海姐姐家中被抓走的。当时,虽然是“文革”的混乱年代,他也未能预料到这一走,就是与人世永别。因而,他当时还对他的姐姐说:“过些天,我再来看你!”呜呼!他就这么走上了死亡之旅。侥幸活过了那个年代的我,在21世纪的今天,向地下的亡魂志哀! B. 祭同竹 王同竹君的脸虽然不失为清秀,但眉宇间深藏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悲楚。我和他有缘一度成为在劳改队中的难友,除了命运的近似之外,对文学的爱好,当了我们的“红娘”——他在众多右派同类中,是有过作品问世的。 远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在北京日报当编辑、记者时,就知道了他的名字。当时,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要来华访问,报纸副刊要配发一篇有关这位铁血元帅在二战时的事迹。记得,在副刊召开编务会议的时候,负责翻译作品的老编辑,提出在编译局工作的王同竹的名字。不久,我在副刊上读到占了大半个版面的王同竹的译作《铁甲列车》(笔名王竹),当时觉得此人文笔流畅,是个才子型的译者,但是未曾谋面。我做梦也想不到1960年在大墙之内,我们同时成了同一个铁瓮之囚。 记得,他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痛苦的学生时代了:他从小热爱文学,在湖北襄阳中学读高中时,与他的弟弟王同策便在学校里编辑一块名为《晨曦》的墙报。同时他个人在《湖北文艺》、《工人文艺》等文学刊物上,开始发表诗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热爱新中国,并决心为她高歌一生。但是这时,一次对他致命的打击不期而至:他在学校当老师的爸爸,因历史问题被抓走后枪决于刑场。他的母亲和他的妹妹,被押送回乡,城市里只剩下他和弟弟——可能学校出于两兄弟表现还不错的缘故,让他们留在学校读书。年仅18岁的他,经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思想和感情的磨砺:第一,父子的血缘感情,不是挥刀就能立刻斩断的;但是出于对新中国的热爱,他相信政府对他父亲的处理是有依据的,但是需要一个消化过程;第二,父母离开后,他和弟弟没有了经济依靠,如何继续学业成了棘手的问题。王同竹是这样描绘当时的困顿生活的:“我和弟弟上课之余,帮人干活打工,不够糊口时便靠向亲友赊借,充填饥肠辘辘的肚子。当然,填不饱肚子是经常的事情,我便和弟弟到街头菜场捡拾些菜叶菜头一类的东西,煮熟代替粮食充饥。” 但是王同竹没有被艰辛的生活压倒,凭着他性格中的坚毅,走过了他乞讨般的高中生活。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高中毕业后他顺利地考取了武汉大学俄语系。在武汉大学由于其口语出众,不仅深受俄罗斯籍教授的喜欢,他还没有从学校毕业,就常常被武汉外事部门调去当俄语翻译。王同竹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后就被调入北京马列编译局工作。一个受了许多苦难的湖北娃子,做梦也没想到会来北京,但是他当真步入了首都。 “在我看来,这是飞天。我觉得学生时代的噩梦已然结束了。因而在马列编译局,拼命地工作。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的译作《铁甲列车》,就是我的成果之一。”他说,“除此之外,此时爱情也向我飞来。我和一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来自西藏的姑娘相爱了。不仅圆了我的爱情梦想,还连我的文学梦一齐圆了——我和她一起把西藏的童话《公主与铁匠》和《美女的心愿》,编译成汉语,在《民间文艺》上发表……” 王同竹对我回叙这一段青春往事时,是在周日的休息时间。我们彼此交心的地点,选择了院子的自来水下水池旁边——他洗他的衣服,我洗我散发着汗臭的被单。在我记忆中,那是他最为欢快的时刻,哗啦啦的流水声中,夹杂着他的欢声笑语。之所以记忆得如此清楚,因为中间发生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他洗上衣时,口兜里装着的那个与他结为连理的藏族姑娘的照片,差点被他揉搓成碎片。多亏发现得早,他匆忙地将浸了水的妻子照片,从湿衣口袋里掏了出来,因而我有缘看了一眼他的妻子的形影。这个镜头让我终身难忘,身着藏装的美丽姑娘的影像,虽然被揉了几道褶皱,但当他把照片抚平之后,我还是清晰地看到她那清秀的面容。 “你真是福气不小,家里有这么一位等着你,你改造时该有动力了!”劳改队中难得有片刻的快慰,我开他的玩笑说,“人生得一红颜知己足矣,我祝贺你有这样一位佳丽相伴!” 他背过身去,没有回答。我无意间说出的那句祝愿的话,正好扎在他的心灵伤痛之处,为此我连连向他道歉,从而更深层地了解到凡是来到囚瓮里的人,心里都揣有一本苦难经文。为了转移他的精力,我开始和他说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他到底是性情中人,用自来水洗了一把脸后,对我实言:“一天,我被公安人员戴上手铐,从家里带走。情急之下,她追了出来,一步踩空了,从楼梯上滑落了下来,致使已经怀孕几个月的娃儿流产。”他说之所以保留下她的照片,是寄托对她的内疚和怀念——他甜美的家,早被1957年的那场强台风,撕成碎片了。 记得,谈到文学时我们议论最多的是浩然,觉得他虽然生活朴素,但是似乎得了“目盲”,大饥饿年代的中国,明明饿死了成千上万的庶民百姓,他居然写出了《金光大道》一书,真是知识分子的良心被狗吃了。这是我们交谈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身在囚瓮之中,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身份,而对国家丧失青年人的热情。按着劳改队的惯例,每到各种节日,都要莺歌燕舞一番,因为我过去头上戴过青年作家的桂冠,因而无可逃避地要按队长的指点,编写个节目什么的——1962年的国庆前夕,我又接受了一个光荣任务,写篇诗歌在会上朗诵,我说我口齿不清,建议队长让王同竹担任该诗的朗诵,推荐的理由十分充足:他多才多艺,不仅会拉手风琴,而且有一副好嗓子。队长同意了我的意见,于是在我的往事库存中,留下了与王同竹合作的记忆。 他的认真态度,让我吃惊。劳改队长为了让我们的演出成功,特意给了我们一天的时间,让我们排练。在空荡荡的监舍中(别人都去劳动了),他反反复复吟诵这首诗歌之余,还不断地修改诗中的个别段落。我提醒他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写的这首狗屁歪诗,不值得他那么投入。但是他反驳我说:“谁让你推荐我登台呢,我是个完美主义者。要么不干,干就得干出个名堂来。”我依了他,并为他去食堂打饭,以节约他的时间。记得在排练时,他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曾惊动了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姚祖彝,他隔着窗玻璃为王同竹鼓掌叫好之余,还高声询问王同竹说:“喂!你是不是当过演员?凭这水平,就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也会获得满堂喝彩。真的!” 姚祖彝这一句助兴的话,却使王同竹顿时失音。 我说:“你怎么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那儿是天堂,这儿是劳改队。” “真是一个敏感的文学坯子。”我说,“你是不是想撂挑子不干了?” 他端起水杯,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凉开水,用袖口一抹嘴巴说:“谁让咱们生不逢时,赶上个反右呢,不然的话,你我都是文化界的A角。也怨我们老祖宗屈原,给我们留下到自投汨罗江时,仍然热爱楚国一草一木的相思传统。谁让我是他的子孙呢!哎——”他长叹了一声之后,又附加了几句充满悲凉诗意的自我表达: 尽管我经受了 许多磨难和屈辱 黄土地啊 我是你根上的叶 无法割舍 叶对根的依恋 我为他的诗外诗而动情地鼓掌。 这个排练中的小小插曲,让我永生难忘。因为它不仅是王同竹的精神自白,也是这个受难群体,在那个年代的一幅集体肖像——那就是尽管沉沦为囚,但仍然斩不断对国家民族的苦恋与相思。 这是我与王同竹一次难忘的合作,也是我们欢乐的顶峰。时隔不久,我和他先后被解除劳动教养,身份从“大劳改”升格为“二劳改”。我去农场的百亩桃园,他到农场的千亩葡萄园去劳动。虽然彼此不住在一起了,但由于桃园与葡萄园仅有咫尺之遥,有时还能匆匆地见上一面。大概是到了1965年夏天,我和他在一个商店里不期而遇,他和我咬耳朵说:“我问你个新闻,听说潘汉年曾在桃园附近软禁,你听说没有?”我说:“有这么回事,他常在桃园对面的小河坡上垂钓,总是空竿而回。”他说:“你怎么没找老头子聊聊?”我说:“我们是普通劳改犯,他是特殊的劳改犯,楚河汉界怎么可以随便跨越?”他立刻认真地询问我说:“他住在桃园旁边的哪座楼?”我开他的玩笑说:“你真是又一次生不逢时,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了!老人去了哪儿,只有公安部知道。”他狠狠地捶了我一拳:“真是孬种,要是我早就……”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我已然揣测出他的意思:他要是在桃园劳动,早就与潘汉年老人结识了。 当时,我没有特别在意他的这段话,只是感到他生命中,潜在着一种突破羁绊的力量。这与我们初到这个劳改驿站时,他抱着用以“作茧自缚”的铁丝,突然出现在我的身旁,出自同一生活理念:既然活着,就要敢于突破羁绊。陈野的事发生之后,在右派群体中掀起轩然大波,许多劳改支队中的右派,都准备逃离这块“山高皇帝远”的沙漠。王同竹就是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刻,与孙本乔一块逃离新疆的。临行前夕,王同竹找到哈长林,问他是否也一起离开这块令人伤痛的土地,哈长林与来自矿院的于立仁、来自清华大学的张逢甲,商量了一下,觉得文化大革命一团乱,跑到哪儿都不安全,还是静观之后再说。哈长林在信中这样写道:“真是命运不该我死,我决定留在新疆,如果我随着他们去了南京,那么被枪决的名单中,便又多了我一个倒霉蛋。” 王同竹和孙本乔一行,离开新疆后先到王同竹的湖北老家,想在农村以务农为生,但到了老家的第二天,胳膊上戴着红箍的人,对他们进行了盘查。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另找落脚之地——孙本乔出生在南京的外祖母家,便从湖北调头去了南京,在这座古城里隐居下来,谋求生存之计。据家住在上海、原北京矿业学院的学生卓景星告诉我,王同竹1969年底从南京到上海时,曾夜宿在他的家里。王同竹说他和孙本乔以及后来也逃到南京的姚祖彝、陆鲁山,为了谋生,不得不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大到当搬运的苦力,小到车胎的修修补补,人间的三百六十行,凡是能用以糊口的,他们都涉猎过了。王同竹告诉他,他们虽然生活十分艰辛,但比在新疆为囚,多了几分人的自由。他这次来上海,是来购买照相器材,准备用照相维持生计。阔别多年的难友相见,亲上加亲,卓景星好好招待了王同竹,并送他坐上返回南京的火车。想不到的是,卓与王的见面,竟然是人生的永别——1970年7月,王同竹与在困顿中求生存的孙本乔、姚祖彝一块血洒南京。 这四个殉难者,都与我在昔日的劳改营中有过往来——特别是其中的王同竹,因为文学媒介的作用,曾与我一往情深。在这里,笔者只能把这一纸祭文,寄往天堂汉河。遥祝他的文魂永生,并在天堂里抒写人间的悲情与苦难,以警示历史的今朝和来世…… C. 悼本乔 在我的印象里,孙本乔与王同竹判若两人——他来自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在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是个沉默寡言、十分内向的人。在劳改队中,我和他接触很少,但是流传于同类之间有关他的轶事,却常有耳闻。其中让我最为惊奇之处,是说他是自愿钻到囚瓮里为囚的。 记得,那是四个小队的右派集中在一起,奋战在“人工湖”的日子。午休时刻,我看他坐在树阴下喝水,便也拿着一只喝水杯子走到他的身旁,询问这个传说的可信性。他看了看我,只回答了这么几句话:“这是谬传,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愚人,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进监狱的。你们小队的张永贤,与我是同学,你问他就一切都清楚了。” 张永贤与我同住在一个监号,我向他垂询其事时,他对我说起了孙本乔进局子的经过。他说:“孙本乔是个十分聪慧的人,在学校时就智商过人。1957年马失前蹄后,与我一起在清河制呢厂劳动改造。当时我们的活儿非常之轻,天天干的是把新疆羊毛分成一、二、三类,以供制呢时使用。按说这类活儿,男人是干不过女人的;但是让我吃惊的是,他的那双手很巧,每天他分拣的羊毛数量,总是超过了车间的女工,不仅我吃惊,连车间女工也觉得不可思议。为此。在那段日子里,他经常受到车间头头的表扬。”除此之外,在张永贤的心中,孙本乔还是书虫子。在清河制呢厂改造时,厂里每月发给被监督劳动的右派18元钱生活费,他竟然拿出16元钱,在书店里买了一套四卷本的法国文学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为此,他不得不常常勒紧肚皮,吃稀粥吃咸菜。孙本乔本来就长得单薄瘦弱,还要节衣缩食买书,身体越来越糟。后来,监督劳动的项目不再是分拣羊毛,而是让右派分子去远郊琉璃河水泥厂扛运沉重的水泥,他因扛不动那几十公斤重的水泥袋子,不得不向领导提出身体适应不了,要求改换工种时,一顶“罢工”的帽子,便落在了他的头上。先是让同类们对他进行批判,孙本乔不服据理力争,结果是争到大墙里来了。除他之外,凡是以人道情怀同情孙本乔的右派,也同孙本乔的命运一样,被公安人员押解着离开清河制呢厂,送到囚瓮里来了———张永贤就是其中的一个。 听了张的这番话,我理解“自投囚瓮”的含义了:孙本乔并非真正“罢工”,只是因其劳动强度,超出了他的体能负荷,便钢印一盖按罢工论处,关进局子里来了。此为孙本乔的轶事之一。其轶事之二,则不是来自张永贤的陈述,而是我亲自目睹:在周日劳改队歇工的日子,从我对面监号里,常常听到“当头炮”“车沉底”的吆喝声。起初我认为是劳改号们在用棋盘解烦,因为劳改犯的生活非常枯燥,除了铁锹和箩筐之外,没有用以精神解脱的东西,下上一盘棋,并在行棋之间喊上两嗓子,宣泄一下愁楚心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而并没引起我的注意。但是有一次我去找王同竹,走进他们的监舍一看,“楚河汉界”之战的口号声,虽然依然此起彼伏,但是却看不见棋子和棋盘。我询问王同竹说: “这是演绎孙子兵法,还是排练《刘三姐》的对歌?” 他笑而不答,让我猜猜看。 我说:“我听起来像是吟唱《纤夫曲》,可是又没有水和船。” “他们是在下棋。” “没棋子和棋盘,怎么下棋?” 王同竹斜了我一眼:“这就是你这个秀才少见多怪了。棋盘和棋子,都装在双方心里。” 也就是在这个瞬间,我看见下盲棋的双方,一个是来自北京大学的杨路;与其进行心战的对方,就是沉默寡言的孙本乔。王同竹之所以不能与我多言,他在用笔着双方棋子移动的位置——换句话说,他在充当这场高智商竞赛的裁判。 多少年后,张永贤事后回忆说,孙本乔不仅聪明绝顶,还是一个十分忠厚的人,他解除劳动教养较早,从“大劳改”升格到“二劳改”后,还惦记着留在瓮里的同类。他从每月十几元的劳动收入中,拿出钱来为他们买来整瓶的香油和熟肉,以增加难友的身体热能。 当时,与他交往最多的是王同竹,孙本乔每次来右派队看望同类,必有王同竹相伴。但是谁也想象不到的是,孙本乔与王同竹成为患难中的莫逆之后,在那困顿的年代,王同竹竟又把自己的妹妹王同,介绍给了孙本乔,成了孙本乔患难友人中的唯一异性知己;经过时间的磨合,后来成了夫妻。这桩婚姻,一度成了劳改队中流传的佳话。 但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种有悖阶级斗争学说的联姻,会给他们自己埋下祸根——到了1970年处决孙本乔的前夕,不仅孙本乔的弟弟孙本岳随之入狱,就连他妻子王同也被反复隔离审查,家中被掘地三尺。因而,当今天笔者追踪历史往事,打通她家电话寻找本乔青年时代的照片时,她说已然没有任何一张照片了。 D. 忆鲁山 初识陆鲁山是在大饥饿年代的茶淀劳改农场。那是1961年的寒冬时日,可谓饥饿年代之顶峰。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冷色与暖色集于一身的人。初冬的一天,我和同类在西荒地的芦花荡里,干着割芦苇的劳动,由于那儿的芦苇长得十分粗壮,有“铁杆芦苇”之称,因而不断要去磨镰刀,在磨刀石旁边,与正在另一块磨刀石上磨刀的陆鲁山,有过一次交谈。话题是由芦苇谈起的: “你是搞文学的,过去笔下出现过这样的芦苇吗?”他说。 我告诉他在文章中出现过,因为我的故乡也有芦花荡,但没有这样方圆几十里、粗壮得像小树般的“铁杆芦苇”。我没想到的是,他一下子把芦苇人格化了:“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活得还不如它们?” 从他这段精神自白,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阳刚气质的人,因而结识了他。我和他之所以一度成为患难中的知音,还有身世上的原因:我从小丧父,形影里只有母亲;他也是年幼没了父亲,由寡母喂养大的。这种命运上的绝对近似,让我和他更加亲密起来。 记得,在大饥饿年代,劳改号虽然劳动强度极大,但是早饭没有干粮进腹,只供给定量的稀粥。吃早饭时,炊事员用一个大木桶给囚号们发粥,炊事员一手拿着个木勺,一手拿着一根木棍;把木勺里的粥用木棍刮平,才往领粥人的碗里倾倒,以示惜粮如金并向领粥人表示发粥人的绝对公平。有一次我与来自农机学院的陆鲁山,排在队尾打粥,待我俩领完那碗晨粥之后,几个饥饿的刑事犯,便一拥而上手拿胶皮鞋底或把头伸进粥桶去抹吃残留在粥桶边上的粥粘,由于脑袋往粥桶里钻的人太多,致使那个木制粥桶先是被外力倾倒,后来那圆圆的粥桶,便被抢粥人弄得满地滚动起来,那些饥饿的流氓与小偷之类,便索性趴在地上像一条条蠕动的蟒蛇那般,拼命往粥桶里钻,浑身上下被粥粘糊得像浆糊一般。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得了浮肿病的右派,因为迟到了几分钟,没有赶上发粥,抱着一只空碗在地上发呆。陆鲁山走了过去,把他刚刚喝了两口的粥,递给了那个同类。那身患浮肿病的同类,推却了半天,陆鲁山还是让他接过了那碗粥。陆鲁山和我一度在劳改队中,当过右派队的篮球代表队队员,他长得人高马大,个子比我要高上一头,试想在那个冰冷的年代里,他是多么需要热量充实体能之需!我把他的送粥之举,看成是他的灵与肉的写真,因而无法忘却。 除此之外,在我记忆中,他是个性情中人。记得最为清楚的一件事,是因为丢失食品而引发的:当时,我的母亲来劳改队探视我,她是两只白薯脚(即小时候缠过足),要先坐汽车,后坐火车,最后步行几十里路才能到达劳改农场。这对她来说已然十分艰辛,由于当时是中国的饥饿年代,她每次来探视我,身上还要背着许多的食物,以防我得当时流行的浮肿病,可以说这些远途而来的每一块糕点上,都沾有母亲的心血。 可是有一次,我母亲为我背来的食物,在我出工后,被留守在家里的浮肿号偷吃了。我对此十分沮丧,但陆鲁山表现出来的却是愤怒。他说:“偷吃这些东西,就等于吞噬你老母亲的心血,你老母亲把这些东西背到这儿来,流多少汗不说,心恐怕也在流血,怎么能原谅这样没人性的恶贼呢!” “行了,只当是进了你我的肚子算了。”我说,“这个贼一定是腹内空空,只当什么也没发生,下次我出工把食物带到农场里去,贼就没有空子可钻了。” 他急了,瞪圆双眼与我争吵了起来:“你这个人是不是个基督教徒?人家打你左脸,你把右脸又伸给人家?” 我自知这种让步是一种软弱行为,但我生怕陆鲁山闹出什么乱子来。因为长着“三只手”的人,都沾有流氓习气,一旦事儿闹大了,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充满血性的陆鲁山,还是去惩罚了那个偷吃的贼。事隔多年,他在劳改队里是如何扮演福尔摩斯,寻到这个偷我食物的贼,我已然无从记忆,可是其事件的收尾,我却一生难以忘却:那是一个周日,劳改队休息的日子,他到我的囚室里把我叫了出去,说是去见一个人。由于丢失食物之事,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我已淡忘了此事,因而不知他要我去见谁。走到后院老残队后,我们在院子里的一个偏僻角落站下。 “你带我来这儿干吗?他们都是快要去‘天堂’报到的人了。”我不无诧异。 “是啊,我原来以为是咱们队里的小偷,偷吃了你的糕点。后来才知道是老残队的人员,溜到咱们囚室,干的这个勾当。我本想狠狠揍他一顿,可是下不了手——他快死了。”说着,他推开一间破屋的屋门,土坑上躺着一个枯瘦老人。 “你说,是不是你偷的?” 老者有气无力“嗯”地应了一声。 我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认出他是地、富、反、坏、右中的反革命。由于是老残队的成员,他寒冬时经常围着棉被在房根下晒太阳,我有一次在得病休息时,曾在墙根下与他有过几句交谈,从而知道他曾是国民党的一个军官。在我和他目光对视的瞬间,他似乎也认出我来了,眨了眨枯涩的眼皮,算是对偷吃我食物的道歉。 至此,我不想再多看一眼他的脸,拉着陆鲁山的衣袖,走出了他的屋子。 “谢谢你……你找贼居然找到老残队来了!” 陆鲁山说了一句:“只当我们是积了善德吧!” 因而,在我的印象里,陆鲁山虽然体态长得五大三粗,像个古罗马斯巴达克斯角斗场上的斗士,但他的心田中的冷色,却常常被暖色所淹没。这就是当年在劳改农场陆鲁山的一幅精神肖像。后来,随着劳改队的不断调动,我没能与他再次相遇。我只是从一些难友口中,得知他也去了遥远的新疆——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个性鲜明的患难友人,也殉难于1970年的南京。据知,他不是与姚、王、孙同时殉难的,姚、王、孙于7月被处决之后,他本来可以躲过灭顶之灾的,但他的个性决定了他在劫难逃——他不断为这三个难友鸣冤叫屈,于1970年的冬天,他终于也踏上了不归之路。 将心比心,我无法想象他老母亲的心情——因为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回到京城后,曾多方探询他老母亲的情况,结果毫无所得;又在昔日患难友人中间搜寻他的照片,但没找到他的遗照,因而只能以此简短文字,祭悼这位患难中的友人了…… 2006年秋时改定 “文革”初期查禁作品的作者一览 王同策 小 序       1958年初,在“反右”运动后的干部队伍清理中,我从东北人民大学( 即今吉林大学)下放到一个乡间小镇的中学。两年之后,又被调到这个县的师范学校教课。其时饥饿正袭击着神州大地,现在从薄一波同志的回忆中得知,为此而丧生的,仅1960年一年,其总数即在一千万人以上(《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第873页).幸免于难的大都也浑身浮肿,当时讳言为“病”,谓之“无名浮肿”,即周身疲惫无力,腿部、面部用指头按下去,凹陷部分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为此,全国实行“劳逸结合”,我所在的单位也不例外,对上下班的遵守要求不十分严格,所以能有机会去县里的图书馆看看书报。      图书馆房子不大,前面是阅览室,门面全是玻璃隔扇,很亮堂。后面是书库,中间一条小走廊,右侧存放报纸、刊物架,左侧隔出一间小屋,垒铺小炕做值宿室。那时人最密集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饭店,确有摩肩接踵之势。相比之下,图书馆则显得很冷清,倒也落得清静。      这图书馆虽算县级单位,其实只有3个人:女馆长原是县妇联的干部,另一位男士高姓,原是教师,因为职业关系,声带坏了,不能再继续吃那碗辛苦饭,调来这里。几年之后,在那次“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 ”里插队当农民时,我就同他编在一个公社里。还有一位青年小伙子姓姜,白净面皮,戴副宽边眼镜,温文尔雅。虽然全馆才3 个人,但还另有下乡包队搞运动、深入基层了解农民文化生活情况的事。前二位承担这方面工作较多,小姜因父亲在押( 解放初期的错案,现已平反),做工作队员诸多不便,大都任留守之职,加之他孑然一身,就长期住在馆里,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较多,时间一长,渐渐地就熟起来。先兄同竹1957年在中央编译局“加冕” 之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妻子与他离了婚,他被押赴京(北京) 山( 山海关)线上的茶淀农场劳动教养,为了活命,要药、要吃的信就只能写给我,为了避人耳目,我就让他把信写到小姜处,由我去领。      在小姜那里,除了能看报、借书之外,还能了解一些关于图书及其作者的信息。这在一个小镇上,对总想了解一些各方面情况的读书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比如1959年庐山会议后不太久吧,就有文件规定把《保卫延安》提存,所谓提存,就是把该书从架上“提”出来,“存”放在一边,不再外借。比提存进一步的是化浆,即把该书送造纸厂“化”为纸“ 浆”,也就是不再让它继续“存”下去。更进一步的是“就地焚毁”,可能是怕“化浆”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文革”初期,上面提到的《保卫延安》就有专门文件升格为“ 就地焚毁”的。小姜馆里的《保卫延安》焚毁没有,我没有问他,但从他一向奉公守法、循规蹈矩来看,想来一定是认真执行了的。 “文革”开始,“横扫一切”。我所在的单位,其时已改为耕读大学。那是当时刘少奇主席提出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上级就原来的师范学校改建的。学校里的教师大都是各学校在历次运动中视为政治包袱的;而学生也大都是政审不合格或其他原因未能录取的。有的学生自嘲说,这学校是“圣( 剩) 人教贤( 闲) 人”,大体符实。      运动起时,我首当其冲。后来从开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当权派交锋会上得知,运动开始前很久,我即被定为全县12名重点人之一。大字报揭露的罪状,除了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与“右派”哥哥划不清界线之外,还有买书订报。有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是:王同策订的什么报?————《北京晚》;王同策买的什么书?———《燕山夜话》。        写书犯罪,道理容易明白,读公开发行的书报,而后追加罪名,古今中外则不多见。回想1957年“反右”时,我当时订的是《文》,在几次过关批判时,并没有人提到这件事,尽管当时已有那篇很知名的定性社论在。于此也可见时代真个是在飞速前进。批斗之后,就监禁劳动。直到批判反动路线的时候,单位的领导者们凭他们在多年政治风浪中养成的敏锐嗅觉,预感到自身的日子将要难过,就及时地拿出钱来“支持革命小将外出串连”,同时,对我们几个当时被叫做“黑帮”的也放松了监管。总算大家方便。星期六下班后准许回家( 校址在远郊,教职工均住校) ,便又可以去小姜的图书馆了。 因为“破四旧”的声势很大,小姜所在的图书馆对外已经关闭,但他还住在那里,我只能晚上去可以遇着他,就便看看书报。同时常去的还有一位在地方剧团工作的上海姑娘小朱,她和小姜相处得很好,所以,我和她也就认识了。其时,各种“造反组织”,已经建立很多,并且很快就有了与之相对立的组织,运用大字报、广播相互攻击。都一样地戴着红袖标,一样地背着绿挎包,一样地里面装着“红宝书”,一样地宣称誓死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真有些如真假老包一样不好分辨。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只要自报“革命”,就有点差不多可以算数的意思,即如我们旧日的“黑帮”,也早已自我解放,加入或自建了“组织”,走向街头,参加辩论。只是这种辩论为期十分短暂,因为双方争辩时,不免夹杂些讽刺、挖苦,继之以谩骂,继之以拳脚,继之以棍棒,最后,正如众所周知,继之以枪炮、坦克(四平市两派武斗,一派开坦克上街,为笔者目睹).小朱除了是她所在单位的运动积极投入者外,还已“走向社会”,在跨单位、跨行业的“组织”中活动,组织,宣传,忙得不可开交。和她众多的同龄人一样,信奉虔诚,身体力行。举止言谈中无一不渗透出投身彻底拔除修根、建立无产阶级红色根据地这一宏伟事业的自信与自豪。健壮的身材,短短的发辫,有神的眼睛,处处显露出勇于批判、誓死捍卫的精神。      一天晚上,当她得知我是我所在单位除“当权派”以外惟一未参加任何“造反组织” 的人的时候,嘴角泛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如果说这微笑中有一点点鄙夷的话,更多的则是怜悯。但终于还是遵照对落后的人不应嫌弃而应注重教育的教导,劝我积极革命造反,为捍卫革命路线而奋斗。出于对她由衷的同情,我反过来劝她利用串连机会回上海与家人团聚,有时间就读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书和我国古典文学著作,用以增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应有的修养。她可能感到我已属落后到顽固不化程度的分子,拿起用来写批判稿而挑出来的报纸,和我有礼貌地点点头,走了。几天之后,她被对立派别抓获,动用各种酷刑,把她活活打死,“支左”部队会同两派验尸的时候发现,阴道还被捅了一刀!一株挺秀但略嫌稚嫩的东海幼苗,就这样过早地凋枯在塞外莽原中。她的深沉悲哀不在她的死,而在她至死也未能正确了解她死的原因与有无价值。随着武斗升级,小姜的图书馆已几度被抢,屋里地上到处是书报杂志,一片狼藉。但他还是冒着危险守在那里。因为他父亲问题的重压,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总是沉默不语,埋头苦干,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对小朱的死,他感到十分哀痛,我也后悔没能着力地劝阻住她,心里感到担负着若干责任。以后的一段时间,每次我去,就与他默默地对坐着,各自漫不经心地翻阅着散乱的书报。       其时,“文革”战果展览结束不久,展品胡乱堆积在墙边,散落在地下,我顺手拾起一张夏衍同志挨批斗的照片,回家贴在我《夏衍选集》的扉页上,并在照片下写上“作者近影”四个字,算是为这段人生难逢的历史留下点形象的记录。下面这份名单,也是当时在脚下踏着的废纸堆里被我无意发现的。        材料看来是由某家图书馆编辑油印、逐期寄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各图书馆用作“提存”时的依据。其后为什么没有继续编下去,大约是生活本身已经否定了这件事情的必要。随着“批判”的无限止扩大,不被“提存”的已所剩无几。两年后,我就看到过这图书馆门前贴的“本馆现借阅自然科学书籍,除马恩列斯、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诗词和革命样板戏之外,其他社会科学、文艺书籍均不借阅”的通告。远承秦始皇焚书“所不火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的固有传统,近合尽管“大学还是要办”但仅限于“理工科大学”的指示精神,可算得是古今一体、相得益彰的了。      虽然生活板荡,长年积习难改。一见有意义的资料,总想设法加以搜集保存。这份名单当时草阅一过,即向小姜借了携回,当晚过录一份保存。几天之后送还他,几次去都是门头落锁,大约他为了避开武斗越来越密集的炮火,再也顾不了人们的是非毁誉,另选栖身之地了吧。       鲁迅先生在他的《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后记》里,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禁书目录;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中收入了更多的禁书令,和下面这份材料比较一下异同,倒可开人眼界,增长见识。首先,就有麻烦与省事的区别。比如《后记》转引的“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批答执字第1592号”批件中,前面虽也重申30种图书“严予禁毁”,另30种“ 禁止发售”,另31种“暂禁发售”,另22种“应删改或抽去后方准发售”,特别是还有37种竟因“系革命以前作品,内容均尚无碍”,所以“禁令准予暂缓执行”,但总是麻烦得很,远不如后者之简单省事,只要是这个人写的(编辑者苦心搜集了各人的“化名和笔名”,就使得这一工作进行得更能彻底) ,不问写作时间,不管所写内容,一律禁绝。就如唐初的骆临海( 宾王) ,如生活在“文革”之日,因曾列名那篇讨伐武后的檄文,那就连他7 岁时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在查禁之列的,省却许多区分的麻烦。      其次,还有精明的洗练与过分执着的区分。收入《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中禁书令上的查禁书目都分别各书写出查禁理由,如“诋毁本党”、“宣传赤化”等。既然已列入禁书目录,就是需要查禁,其实是无需什么理由的。相较之下,下列名单就显得棋高一着,它深得老杜(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精髓,只简明地在额头上冠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其一切文字即均在查禁之列,无需过分执着,还去分别开列书目,说明什么“理由”。     其三,有并非偶然的重复。尽管距三十年代已过了30多年,国家也有地覆天翻的变化,但新旧查禁书籍的作者,有不少竟同为一人,比如夏衍、田汉、周起应、李达、匡亚明等等。这一并非偶然的重复,构建出了一道难以理喻但确为事实的极为奇妙的风景线:两个绝对对立,乃至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政权,在不同时期,使用同样十分决绝的手段来整治同样一群文士。      其四,下列名单中,本还应有不少名声显赫、昭昭在人耳目的名字,但他们大都抢先一步或几步,还未能等到这次空前的“横扫”,早已在一次次运动中(特别是在“反胡风”、“反右派”运动中)分期分批地照章发落。加之当时欲批者众,版面极紧,“死老虎”自勿需再劳武二郎动手。而还有一些后来被大肆挞伐的,其时可能“隐藏得很深”,因无“新动向”可寻,故未“深揭深挖”出来。这两批“人犯”的未能列入,多少削弱了名单的阵容,但过来人也都大体了解,当然也就无必要再作画蛇添足的增订。      最后,旧日的查禁图书,多只从政治性的“反动”加以否定,并不着力还否定其书的学术价值,说它如何浅陋,或是文艺作品,就说毫无艺术价值,简直不值一文等等。而“文革”时的禁书,确有创造性的发展,较之过去远为周密、完备。批判政治上的“反动”当然是“第一性”的,但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要把它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统统否定,其结论得是政治上反动透顶,学术上、艺术上也一文不值。因而就是已经成为“至圣”的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后被批判的时候,其罪名政治上当然是“复辟狂”的反动无疑了,而所谓“ 教育家”、“政治家”等,也统统都不是(即使是反动的).其后在“教育大革命”中,有意制造传播的什么某教授考一般常识得零分,某医学专家把用于肛门的体温计塞到病人嘴里去了等,“其源盖出于此”。这些,下面的名单确乎未直接显示出来,只不过既然提到查禁,自然引起有关批判的联想。无类可归,暂缀于此。      鲁迅先生写过《德华焚书异同论》,他在其他文章中,将中外古今相类的事拿来比较异同的也不少,大抵这种比较,往往耐人寻味,启人深思。师法巨匠,放胆一试:强作冯妇,难免效颦之讥;画虎不成,勿责亵渎先哲。至于这名单本身的情况和我过录它的想法,还需要再说几点:       一、我这文章的副题虽名“作品的作者”,实则这里边有些人是并无什么“作品”的,其中有的是各级大大小小的宣传部长、文化局长,因为他们当时已经有了“阎王殿”、“ 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的美封,用一句当时说这个部门一位负责人的话来说,就叫 “在数难逃”,逃出的确乎不多,尽管当时有“打倒阎王,解放小鬼”的话,但这些好不容易才解放出来的小鬼们,又被列入那“一切牛‘鬼’蛇神”一类而被“横扫”了,那年头文教宣传行当流年不利。与那些著述等身的“作者”比较,他们上此名单着实有些委屈,尤其联想到个人于“反胡风”、“反右派”、“反右倾”中之不凡建树,更难免令人愤懑。不过,批判者对“作品”的要求远不像现今评定职称要求得那样苛刻,必须某级某类刊物公开发表。因而,如打印的会议动员、总结报告之类,也均放宽算数。当时的颂辞中常用“大海” 一词作喻,这名单也有海洋一样的宏大胸怀,不嫌涓涓细流,一并收下。      二、每批材料题目中“化名”的提法很有深意。文化人写文章( 有些即使不写文章)起个笔名本属常事,但在造反派看来,笔名只不过是文人学士的成果见诸书刊时用用的文坛韵事,与之相联系的往往只是吟花哦月,最多也不过还有“红袖添香”之类封资修一套,其罪恶深重程度远不理想。相反,这“化名”则常见于公安局的布告,使用“化名”大都是窜犯边境的敌特与抢劫强奸的流氓惯用的手段,而令人联想的情景则往往是月黑杀人,风高放火一类。两相比较,真有霄壤之别。于此也可见编辑者文字根柢之深,一字之异,其间包藏着极大的杀机,这一点是不应忽略的。      三、我的目的只在存真,所以一切照录,“不理解的也照样执行”。如我过去的老校长李达后面注以“前武汉大学校长”,当然是怕与另一同姓名的我军将领相混(这绝非编辑者的过虑,日前读回忆录,得知《红旗》杂志创办时,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通知与会者名单中有“李达”,结果两位都去了,真正通知的当然是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召集人对武将李达说:“既然来了,听听也好。”但上这名单与那座谈会名单迥异,不好不细加区分),但两见的马识途,均注以“西南地区的”则就不易理解。我身在“东北地区”,似乎还从未听说过此间有叫这名字的写作者。至于原件中的错别字,如夏衍笔名蔡叔声,误为蔡汉声,王西彦又名王西征,则又有西微,颇疑“微”为繁体“徵”字之误。鲁鱼亥豕,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而已,算不得什么毛病的了。而一人前后重出,笔名张冠李戴,笔画计算错误等情,亦均只实录,不加改动,以存其真。      四、似水流年,苍黄反复,昔日有些因报纸点名批判而魂不守舍、措颜无所的人们,在现今已视这单上有名为一种光荣了。不是有不少包括“文革”时期在内,大半辈子都在当打手、吹鼓手的,现在也大讲其如何如何“受迫害”么?————倒是那些当时也并不以为意的人,现在依然一如既往的平静。故而这单上之有名无名,就涉嫌是否对上述诸公的新的 “迫害”。好在每期材料均标明时间断限,编者复有说明:“因时间紧迫,可能有遗漏的” ,该时限内报上确曾涉及而今却单上无名,则责不在我,敬祈谅察。名为“小序”,已经罗嗦不少,就此打住,不再饶舌。在见到这名单的当时,我就认为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极有意义的一份资料,故加抄录收藏。至于在历经彻底否定“文革”后的今天,读者们可以或者说是应该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引出何种教训,那就不是我所可以越俎代庖、妄加臆测的了。    “横扫一切”30周年   记于长春吉林大学。1999年秋修订旧稿 -----------------------------------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 ( 此名单是从1966年5 月至6 月27日在报刊上公开揭露出来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被公开批判的毒草的作者以及其化名。因时间紧迫,可能有遗漏的。笔名和化名是参考有关资料加以补充的。) 〔二画〕丁秀生( 丹丁 南天) 〔三画〕万绳楠 〔四画〕王纪刚 王谷林 王志超 王吉泽 邓拓(左海 卜无忌 于遂安邓云特 艾芮 向阳生 单文生 邓云台 邓云时 高密 高梁 马南村 丁梦庵 岳征夫 金世伟 赵凯 鸥子 殷洲 吴南星)  孔方 牛乃文 〔五画〕尼米希依提 白刃 石凌鹤 田汉( 田寿昌 陈瑜 伯鸿 明高春夫 张  汉仙 漱人 铁瑞章) 〔六画〕刘相如 刘明凡 刘梦洪 刘砥石 许思言 匡亚明( 何畏 何晨梦苏)  阳翰笙( 欧阳继修 华汉 竹箐)  孙叔平 朱劭天 朱剑 纪根根 〔七画〕汪小川( 孔见 去非 全璜)  汪家  宋硕 李止舟  李平心( 平心)  李默林 李景春 李琪( 李东石) 李孟北( 史常真)  李伏伽 杨献珍 杨述( 文淑阳)  杨纪卿 张文松 张黎群( 张秀嵋)  张习孔 ( 羽白 平实)  陆平 陆地 陈其通 陈伯林 陈逸( 野艾)  陈冷 陈荒煤( 荒煤) 吴晗(刘勉 刘勉之 友声 吕庆 公孙器之 何无忌 辰伯 酉生 吴辰伯吴南星 吴春晗 梧轩 吴子直 高光 草白 章武 赵彦 刘恢之 燕明 韩武) 吴连增 谷霁光 何定华 余修( 鲁灵光) 〔八画〕范瑾 范季高 林杉 林增平 尚之四 孟超 ( 史优 陈波迦陵)  周信芳 周游 周桓 〔九画〕洛汀 赵剑秋 贺绿汀( 山谷) 〔十画〕秦牧 袁乃晨 袁文殊 陶白( 东方既白 闻起 石陶 谢石陶谢复 谢泉 既白 马平沙 平沙 石墨 黄篱 罗空江 孟豫 谢嘉壮 谢念南)  陶雄( 小捷 健夫)  铁衣甫江 夏衍( 丁一之 丁谦吾 宰白 沈宰白席耐芳 崔若沁 黄子布 蔡汉声 罗子扬 罗浮 黄似 沈端先 余伯约陈桑 伯约 姜添 司马牛)  顾行 唐谟 〔十一画〕康濯 萧泽宽 〔十二画〕彭康 彭 云蒋星煜( 朱素君)  程光远 〔十三画〕雷勃 〔十四画〕漆侠 廖伯康廖沫沙( 廖墨沙 文益谦  容 闻璧 荣云 沫沙 繁星 吴南星 林默怀湘) 〔十五画〕翦伯赞( 淋零 林宇 高辛 农畴 太史简 司马剑 钱肃端陈恩逵) 〔十七画〕瞿白音( 颜可风)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二) (1966年6月27日—7月4日)   〔四画〕方徨   〔六画〕江村 刘丹 孙冶方    〔七画〕李达(前武汉大学校长) 李俊民 吴晓庄 杨述(杨实 艾煌 萧文兰 子方 甄尼 文兰) 邵荃麟(荃麟)   〔八画〕河洪 林默涵 周扬(周起应 羊枣 企新 绮影 周笕) 周谷城 周万诚 周予同   〔九画〕赵力   〔十画〕郭晓棠 袁水拍 贾荣甫   〔十一画〕龚育之(方求)   〔十四画〕蔡三坚 颜义泉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三) (1966年7月5日—7月10日)   〔五画〕田蔚   〔六画〕刘志明   〔七画〕李凡夫(李平) 武克仁 吴富恒   〔八画〕郑依平 周仲德   〔九画〕柯麟   〔十画〕夏雨   〔十一画〕程云(禾得雨)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四) (1966年7月11日—7月16日)   〔三画〕马识途(西南地区的)   〔四画〕王冬青 王西彦(王西征 王希曾 王伯谛 西微 潘宗耀)   〔六画〕江隆基 〔七画〕李亚群 吴天石( 石友李 天石 李实 周裔 石莹 铁尺 黄荪实小桂)   〔八画〕林谈秋(钱逸) 林戈鸣(歌鸣) 林杉(李文)   〔九画〕董边   〔十画〕秦牧(林觉夫 觉夫)   〔十一画〕黄静涛 黄秋耘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五) (7月15日—7月25日)   〔三画〕马识途(任远,西南地区的)   〔四画〕王愿坚   〔五画〕卢叨   〔六画〕刘秀山 刘知侠(知侠) 孙恩白 那沙 华山 〔七画〕沙汀( 杨子青 仲俊 晚紫)  汪洋 陈登科 陈翰伯 陈虹张春季 杨嘉 李门( 磊落) 李累 李友欣   〔九画〕赵鲁   〔十画〕袁水拍(马凡陀)   〔十一画〕梅阡 黄辅忠   〔十二画〕蒋捷夫   〔十五画〕黎洪   〔十七画〕蹇先艾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及其化名名单(六)  (1966年7月26日—8月1日)   〔二画〕丁非    〔三画〕王中青 王林岗 于伶(于人 尤竞 任伽) 马积高(野马) 〔六画〕羊春秋 刘知渐 孙叔平( 海英 苏平 秋阳 秋萍  江枫梅枫 杜任远 江海文)  阮迪民 任白戈 〔七画〕李广田( 李洗岑 黎地)  李安乐( 胡洛)  李亚群( 春生 群夫晓亚 王立文 黄鹿鸣 吴明 冯妇)  张庚 张新旭 邹人煜 吴坚   〔九画〕施培毅   〔十一画〕康濯(毛季常 毛家耀) 雪凡 黄胄   〔十二画〕程季华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公开批判的毒草作者 及其化名名单(七) (8月2日—8月15)   〔三画〕马莹伯   〔四画〕王培育 王金鼎 王玉胡 王盛炯   〔六画〕刘肖元 〔七画〕张庆田 杨元勋 何锡麟 
/
本文档为【天堂四人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