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析副词_却_

试析副词_却_

2011-11-14 3页 pdf 183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9542

暂无简介

举报
试析副词_却_ !"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 “却”进行了再分 析。指出:“却”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转折,并且应分为两 类,即转折副词“却”和情态副词“却”。前者是基本语法 意义,后者是派生语法意义,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语义联 系。尝试结合具体的句式,用比较的方法指明“却”不具 有“进一层”、“恰巧”的意思。 关键词:却;转折副词;情态副词;实词虚化;基本语法 意义;派生法意义;比较;语义信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试析副词试析副词““却却...
试析副词_却_
!"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 “却”进行了再分 析。指出:“却”的基本作用是示转折,并且应分为两 类,即转折副词“却”和情态副词“却”。前者是基本语法 意义,后者是派生语法意义,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语义联 系。尝试结合具体的句式,用比较的方法指明“却”不具 有“进一层”、“恰巧”的意思。 关键词:却;转折副词;情态副词;实词虚化;基本语法 意义;派生法意义;比较;语义信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试析副词试析副词““却却”” 李 莉李 莉 !*绍兴文理学院 中文系绍兴文理学院 中文系!-浙江 绍兴浙江 绍兴 !"#$$$,’"$$$ !+ 关于副词“却”,前人作了不少研究,众说纷纭。最有代 表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 ’.))、’.)/级语言班编的《现代汉 语虚词例释》*以下简称《例释》+。其中“却”的各义项及例 句如下: ’0 表示相对或对立。 我是一个初来的人, · 我却一点不陌生⋯⋯ *《心的歌》+ "0 表示出乎意外,违反常情,超出常态。 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 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 · 却穿着 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 *《鲁迅全集》第 % 卷 + ,0 加强转折语气。 我想喊他等等我, · 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 ⋯⋯ * ’.)!《短篇小说集》+ %0 表示进一层,强调后面提出的事情。 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 · 却更 需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需要健全的人。 *《张弛集》+ 可见,《例释》中的四个义项是按照副词的类来分的。 这种分类值得商榷。我们以为副词“却”的基本作用是表示 转折,分属转折副词“却”和情态副词“却”。 ’0 转折副词“却” 转折副词“却”的语法意义,各家所用术语不同,但看 法比较一致,即认为是 “表示某个动作或行为是和前面所 提出的动作或行为相反或对立”,1 ’ 2相当于“但是”。董淑慧 先生还深入探讨了转折副词“却”的本源:在实词虚化中, 从词汇意义上看,古代汉词“却”作为动词,有“返回”义,进 而由于含有“方向相反”的义素,构成转折副词“却”的语义 基础;从句法结构看,“却”与另一个动词连用构成““却 3 4" * 3 $ +”时,绝大多数语义中心落在后一动词上,使“却” 虚化成副词。 1" 2 明确了“却”的语法意义,“却”的用法却引起了一些争 议。如景士俊先生《析“却”》一文中提到:“却”起关联作用 时,常在转折句中表示转折关系。它所关联的分句,其内容 往往是与上下文的语义相对或相关。1 , 2我们认为这种提法 欠妥,易与“但”类连词相混淆。首先,转折副词“却”是由动 词虚化而来的,故而它是一个修饰动词的副词,而并非重 在关联作用的连词,即其基本语法意义应是表转折,而并 非关联。其次,用“却”表示转折的前后两个分句,无论前后 主语是否一致,“却”都有只能用在后一分句的动词前,而 不能处在主语前。如: * ’ +今天我值班, · 他却不用来值班。 * " +我喜欢吃苹果,*我 + · 却不爱吃桔子。 我们再来看看带“但”字类的句子。如: * , +今天我值班,*但 +他不用来值班。 * % +今天我值班,*但 + · 他却不用来值班。 可以看出,“但”字类是连词,主要表示关联,故而可以 省略。“却”与“但”字类共现也表示转折。明确以上两点, “却”与“但”字类连词的联系与区别就显而易见了。 "0 情态副词“却” 情态副词“却”是转折副词“却”进一步虚化而成的。由 于转折副词“却”由动词“返回”义虚化而成,故可从“返回” 的方向性来看,分成: &0 原路返回,即逆转。如: * ) +这虽说是酒楼, · 却毫无酒楼气。 *鲁迅《在酒楼上》+ 5:旁路返回,即侧转。如: * 6 +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 · 却很 憨涩。 *冰心《鸟兽你可与同群》+ 在语义表达上,逆转的“却”比侧转的“却”更强调转 折。因而当表逆转的“却”进一步抽象,完全用来表示一般 事理或情理上的逆转时,重在突出说话人的内心感受,使 其虚化为情态副词“却”,一般多用在感叹句中。如: * / + · 他却是这种人7 可见,情态副词“却”相当于“竟,竟然”,表示所提出事情 或动作 *如上面“他”与说话人心中的“预设”相对立,不是好 人 +是出乎意外或违反常情,超出常态的。可以说情态副词 “却”是转折副词“却”的顺承、虚化。所以我们认为副词“却” 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转折。转折副词“却”是“却”的实用用法的 体现,而其虚用用法则体现在情态副词“却”上。 ,0 副词“却”的常见句式。 “却”和复句。 由于“却”有逆转与侧转之分,所以,它在各种复句中 收稿日期:"$$’($’(’6 作者简介:李莉 * ’./.( + -女,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学生。 "$$’年 / 月 保 定 师 专 学 报 89:; "$$’ 第 ’% 卷 第 , 期 8<=>?&@ H G<@@FDF 4I:; ’% ?I; , !" 的作用也不同。大致说来,在并列句、连贯句中“却”多表侧 转。如: # ! $情绪良好时,经历了两天就像只过了一 天;心情不好时, · 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 % $后来,他们被打散,后来他们又路遇,开 口相问, · 却道天涯零落。 #景士俊《析“却”》$ 在上述 # ! $ #% $句中,并无“峰回十八转”的逆转,只是 重在比照。相反,表逆转的“却”#包括情态副词“却”$更多 的用在递进句、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让步句中,往往造 成前后语义的对立。如: # &’ $科学不但并不足以补中国文化之不足, · 却更加证明了中国文化之高深。 #鲁迅《偶感》$ # && $许多事业有成就,条件相当好的大龄 姑娘, · 却难觅夫婿,原因就是小伙子们“不愿高 攀”。 # &( $无论论述的问怎么艰辛, · 读起来却饶 有兴味,不感吃力。 # &" $如果真是这样, · 这却正是我们要尽量避 免误入的怪圈。 # &) $即使父母没有过分的变化,在孩子眼里 · 却会变得很严重。 #景士俊《析“却”》$ 在上述复句中,“不足”与“高深”、“条件好”与“怪圈” 等等,由于前后两个分句在意义上相反或对立,并且全句 的中心在后一分句上,并用“却”造成后转之势,加强转折 的力度。但倘若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意义上并不相反或对 立,只是对前一分句所表示意义的追加或补充,则不用 “却”。如: # &* $我们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但是这 种新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文化呢+ 在 # &* $句中,“却”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由“却”的 基本作用决定的。 虽然⋯⋯但是 #⋯⋯ $却⋯⋯ 这是由连词“虽然”等引起表示转折的分句,“但是”等 连词表示转折的分句紧跟其后,再用“却”表转折构成的句 式。如: # &, $ 因此,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出发点 虽然不同,但是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 · 两者却是 一致的。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其实是让步从句的扩充。“却”在此处表逆转,是语 义表达的焦点。“前让后转”进一步加强强调“转”,“转”的 语义信息仍落在“却”上。“但是”等只是与“虽然”等相呼 应,重在起关联作用,故而有时可以省略。如: # &- $他起来之后,他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 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 · 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 古怪了。 #《鲁迅全集》第 &卷 $ 既然⋯⋯却⋯⋯ 邢福义先生在《“却”字与“既然”句》中对此句式有充 分论述。他指出“既然⋯⋯却⋯⋯”中的前后分句,不是顺 承关系“. / 0”式,而是逆转关系“. / #0 $ /非 0”式,这是 “却”字进入“既然”句 #推论因果句 $的必要条件。如: # &! $既然读过大学, · 为什么却不认得几个字+ 而且带有“却”字转折的后一分句,通常采用“为什么 1 何以 1为何 1怎么⋯⋯呢”等来表示反诘,这也是“却”字进 入既然句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2 ) 3 )4 几点补充 “却”字没有“进一层”的意思 邵敬敏先生曾提出副词研究的科学方法,“区分副词 的基本语法意义和派生语法意义,并找出其内在联系”。2 * 3 我们认为:作为转折副词“却”的语法意义应是“却”的基本 语法意义,而情态副词“却”的语法意义则是派生语法意 义。派生语法意义是基本语法意义衍生出来的。但在《例 释》中提到“却”有“进一层”的意思。#举例如前 $在此,我们 先通过比较,来看看“却”到底有无“进一层”的语义。如: 5 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 ·· 却更 需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 6 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 · 却需 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 7 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 · 更需 要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 8 我们需要钢、需要机器、需要粮食⋯⋯需要 人,需要社会主义的新人⋯⋯ 在原句 5 中,似乎“却”除“转折”外,的确有“进一层” 的语义;但在只有“却”的句子 6中,发现“却”没有附有“进 一层”的语义信息,而只表示“转折”。可见,“进一层”语义 由“更”负载。同样,在只有“更”的句子 7中,全句“进一层” 的语义非常清晰,失落了“转折”之义;在 8句中,则只是并 列的,并无“进一层”和“转折”之义。因此,“进一层”是“更” 字类所附有的语义信息,“却”只带有“转折”的语义。“却” 与“更”字类共现时,仍强调转折。 “却”字无“恰巧”的意思。 景士俊先生在《析“却”》一文中说:恰巧表示碰巧或凑 巧的意思,而“却”有时候反映这种语义。2, 3并举例为: # &% $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 ·· 却正 撞见这人的眼睛了。 #鲁迅《示众》$ # (’ $ ·· 老画家黎鲁却恰是一个例子。 应该看到,以上两句的“恰巧”义应由“正”“恰”表示, “却”仍表转折。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比较句子 # (’ $,来看“却”是否 附有“恰巧”的语义。如: 5 老画家黎鲁是一个例子。 6 · 老画家黎鲁恰是一个例子。 7 · 老画家黎鲁却是一个例子。 8 ·· 老画家黎鲁却恰是一个例子。 我们发现,在 5 句中,只是平淡的叙述,无“恰巧”和 “转折”之义;6句中,由于“恰”的存在,出现了“恰巧”的语 义;在 7 句中,“却”字使整句句子附上了“转折”的语义信 息,无“恰巧”之义;在 8句“恰”与“却”共现,使全句先“转” 后“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见,“恰巧”义是“恰”字类 附载的语义信息,“却”仍一如既往的表示转折。 正如陆俭明和马真两位先生所担忧的那样:“在虚词研 究中,切忌将含有某个虚词的某种句子格式所表示的语法 #下转第 %&页 $ 李莉:试析副词“却” !" 保定师专学报 #$$"年第 %期 忧同乐的事迹,就一清二楚了。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炎黄子 孙团结友爱、和衷共济的优秀品德。 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是两个对立的立脚点。一个社 会,只要存在两极分化,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完全的共 同富裕。是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以及两者在社会上所 占的比重如何,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而 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经济制度。历史和现实早已证 明,并仍在不断地证明,两极分化的根源,也即共同富裕的 根本障碍,就是私有制。私有制不除,两极分化就不会消 除,共同富裕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如果一面倡导共同富 裕,一面却维护、提倡私有制,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南辕北 辙而已。共同富裕当然不应该是平均主义,但为了反对平 均主义而容忍两极分化,恐怕离共同富裕就更远了& 而在 一个存在两极分化的社会中,即一部分人、而且是社会成 员中的少数人,腰缠万贯、穷奢极欲,而另一部分人、而且 是社会成员中的多数人,则入不敷出、穷困潦倒,是不可能 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人权”、“平等”、“自由”、“博爱”的。 所以,不管一些发达国家多么富有,不管这些国家的政府 及其首脑多么喋喋不休地大谈什么 “人权”、“平等”、“自 由”、“博爱”之类的美妙动听的富有时代感的口号,只要他 们不触动私有制,容忍以至助长两极分化,那他们就始终 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欺世盗名而已。 !"#$%&’ ()&$*$*+ ,-%.)/ $* !""# "$ %&’()*+ !"#$% &’()*+, "#$ -+)./(, 01 23(4)*5(4 !"#$%&’( )*#+,*-. +$//*(*,"#$%&’( 0*1*& 2342546 7,&’# 8 012")&%"3 !""# "$ %&’()*+ +$’9#&’. #1:’%#’9 #’% ;-$<$:’% ;,&/$.$;,= +$’+*-’&’( *9=&+#/ 9-#&’&’( #’% *%:> +#9&$’? @9 ,#. # (-*#9 &A;#+9 $’ 9,* +$’+*;9 $< 9-#%&9&$’#/ 7,&’*.* *%:+#9&$’? 4-# 5.)/23 !""# "$ ,&’()*+- *A;,#.&B&’( *9=&+#/ 9-#&’&’(C *D9-*A* E&’%’*..C ,*/;&’( $9,*-.? ’上接第 (%页 ) 意义硬归到格式中所包含的这个虚词身上”。*+ ,同样,在具 体研究某个虚词的语法意义时,我们也要撇开与它共现的 另外虚词的语义影响。这不能光靠语感,必须有形式上的验 证,其办法是用“比较”来判定这个虚词是否附有其他的语 义信息。 “虚词只表示语法意义,而一个虚词在句子中往往有种 种不同的用法。”*( ,的确,副词“却”在不同的句子中,人们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去反映,从而产生不同的说法。但 归本溯源,副词“却”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转折,不要把某一句 式或由其他词表示的意义强加给“却”。“却”可细分为表基 本语法意义的转折副词“却”和表派生语法意义的情态副词 “却”,而且两者有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 " ,北京大学中文系 "!--. "!-+ 级语言班 / 现代汉语虚 词例释 *0 , / 北京:商务印书馆,"!!1. *# ,董淑慧 . 谈“却”字三项副词用法的演成及其与几个相 关副词的平行发展 * 2 , / 汉语学习3 "!!1,’ 4 ):-%. *% , *1 ,景士俊 . 析“却”* 2 , / 内蒙古师大学报3 "!!-,’ " ): 4$. *4,邢福义 .“却”字和“既然”句*2,/ 汉语学习3 "!!1,’1):(. *- ,邵敬敏,饶春红 . 说“又”——— 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 * 2 , / 语言教学与研究3 "!(-,’ # ):4#. *+ , *( ,陆俭明,马真 .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0, /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 0*&’#2$2 .* "6- 0/7-)1 89- 01 05 !7,&’*.* F*;#-9A*’96 G,#$D&’( H-9 #’% G+&*’+* 7$//*(*, G,#$D&’( I,*J&#’( K4L2226 7,&’# 8 012")&%"3 "#.*% $’ 9,* <$-A*- -*.*#-+,6 9,* #:9,$- A#E*. # -*#’#/=.&. $< 9,* #%M*-1“N:*”? ),* 1#.&+ <:’+9&$’ $<“N:*”A*#’.“9:-’&’(”6 #’% &9 +#’ <#// &’9$ 9,* <$//$O&’( 9O$ (-$:;.P 9,* 9:-’&’( #%M*-1“N:*”#’% 9,* A$%*/ #%M*-1 “N:*”? ),* <$-A*- &. 9,* 1#.&+ (-#AA#9&+ A*#’&’( O,&/* 9,* /#99*- &. 9,* %*-&M#9&M* (-#AA#9&+ A*#’&’(? ),*-* &. .*A#’9&+ -*/#9&$’ 1*9O**’ 9,*A? "= +$’+-*9* *D#A;/*.6 9,* #:9,$- +/*#-/= ;$&’9. $:9 9,#9 “N:*”%$*. ’$9 ;$..*.. 9,* A*#’&’( $<“<:-9,*-”#’%“+$&’+&%*’+*”? 4-# 5.)/23 N:*C 9:-’&’( #%M*-1C A$%*/ #%M*-1C 1#.&+ (-#AA#9&+ A*#’&’(C %-&M#9&M* A*#’&’(C +$A;#-&.$’C .*A#’9&+ &’<$-A#9&$’? ))))))))))))))))))))))))))))))))))))))))))))))
/
本文档为【试析副词_却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