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行为心理学2

2011-10-26 50页 doc 360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17954

暂无简介

举报
行为心理学2《行为心理学》: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所以过去才会有人将人的大脑比作暗箱,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但如今,透过《行为心理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认识它、了解它。 譬如,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戴眼镜的人智力较高,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知觉,亦即刻板印象; 又如,一开始就受到双亲粗暴干涉的爱情关系,无论后来两人是否成婚,彼此相爱之情随着这种干涉程度的增加,反而愈加递增,甚至至死不渝,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再如,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反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反态行为; 还有...
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人的心理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所以过去才会有人将人的大脑比作暗箱,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但如今,透过《行为心理学》,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认识它、了解它。 譬如,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戴眼镜的人智力较高,其实这不过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知觉,亦即刻板印象; 又如,一开始就受到双亲粗暴干涉的爱情关系,无论后来两人是否成婚,彼此相爱之情随着这种干涉程度的增加,反而愈加递增,甚至至死不渝,则是逆反心理的现; 再如,一个人如果害怕另一个人,他反倒可能对那个人特别友善,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反态行为; 还有,压根儿就不想去赴一次不愉快的约会,因而在约会过期之后,才突然想起这件事,则是一种过失行为; 而有对夫妻,在前一天晚上大吵大闹,甚至于动了手,大有“有你没我”、 “不共戴天”之势,可是,第二天便重归于好,又肩并肩地出门买东西了,旁人对这件事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对夫妻实质上正是从这打闹中获得快感,这便是一种退行行为; …… 人快乐,是因为笑; 人伤心,是因为哭; 人恐惧,是因为战栗; ……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左右人的行为的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诡谲,由此我们得以卓有成效地揣度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洞察人的行为,最终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行为心理学》序 每一本书都是未完成的作品,作者只写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读者的用心参与,让我们从一个游戏开始吧! 猜心术 记得小时候,表哥给我表演猜心术,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取出五张,展开后给我看,并指出排列次序1,2,3,4,5,让我记好某一张牌和花色,然后,他把五张牌放进自己的衣袋中,看着我叫我使劲地想那张牌,最后他说已经猜中我心中想的是第几张牌,于是由衣袋中拿出四张牌来插回到那叠牌中,这时他要我说出默记的是第几张牌,什么花色,我说是第四张牌草花4,他立刻由衣袋中拿出留下的那张牌,果然是草花4! 我不服气,自己抽了五张牌,排好次序默记了一张,让表哥再来一次,结果又猜对了!真神了!又试了几次,仍然是一猜就中! 我是不相信表哥真能看透我的心思的,这里面肯定有一个窍门!然而,我考虑了好长时间,还是琢磨不出猜心术的奥妙所在,于是我便再三央求表哥,要他说出猜心术的秘密!表哥哪里经得起我死缠活磨,终于把奥妙告诉了我。 读者现在不妨想一想,猜心术的奥妙是什么呢? 在本书中,我提供了答案,但是请不要过早地去找答案——自己先想出来! 《行为心理学》前言 一、现代心理学的潮流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 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灵魂的主宰。 诸如,我国上古奇书《黄帝内经》的著者元阳真人即提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指出,灵魂,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指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 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圣奥古斯丁又进一步认为,通过对意识的内省,可以接近和了解灵魂。 按最早出现于1590年之心理学原名之Psychology一词,系是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 前者,意指“灵魂”; 后者,意指“讲述”。 合之则谓:心理学,亦即阐释灵魂之学。 从其语源来看,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门学问。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正如同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的那样,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 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 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的心理学,是以德国的感官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基础,吸取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某些见解,采用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 冯特提出,把心理或精神作为“物”,同时,把那种被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作是现象,以意识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内省法和实验法的结合人的意识,能够解释人的心理。 这,就是构造派心理学。 构造派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应用实验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第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派别。 冯特,作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正式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因其卓越努力大大提高了心理学的学术权威,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在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不朽之作,它的重要性,有如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构造派心理学成立后不久,即受到心理学界的群起反对。 反对的结果,一方面使构造派心理学不幸短命,后继无人,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绝响;另一方面因为反对者的主张不同,逐渐演变成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 不同学派出现之初,原本一致反对结构主义,但以后,愈争论,愈复杂,终于又演变成各学派之间,彼此互相排斥、众说纷纭的情势。 在美国,与冯特同时代的詹姆斯,虽然同样以意识为对象,但他却把实用主义运用于心理学,把着眼点放在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上。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 所谓意识状态,包括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等。 詹姆斯把意识描述为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亦即所谓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所谓对意识状态的解释,就是研究它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直接后果。 詹姆斯主张,心理活动是有目的的,它时刻都在顺应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在顺应环境上的功能效应,而不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构造,从而创立了机能心理学。 机能主义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影响不大,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即由新兴的其他学派所取代。 在詹姆斯的影响下,华生刻意把研究的重点,置于作为意识活动结果的行为上。 华生宣称,应该象研究其它任何动物一样去研究人,应该象考察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学中的现象一样去考察人类行为。 华生还断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称之为意识、感觉、知觉、表象或意志的东西,因此,所有这类词汇,必须从描述人类行动的语言中,彻底清除出去。 华生强烈主张,心理学只能研究可由别人客观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实验则应该仅限于客观地观察刺激——反应的结果。 华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创立了曾经风靡一时,并一度独霸心理学领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因行为主义严守自然科学的取向受到批评,同时,也因其它学派理论的影响,一些原属行为学派的学者,如赫尔、斯金纳、托尔曼等人,已不再坚持“客观的客观”的原则,终而,接受意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又倡导了新行为主义。 他们的观点是,在考察行为的同时,也兼顾心理活动。 目前,这种观点,业已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导思想。 然而,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 首先提出这种无意识问题,并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意识的世界进一步扩大到无意识的世界的,就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个对立部分,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无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 要想了解某一个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无意识的世界,则是无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正与冯特心理学的以意识分析为主相反,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的,极为复杂。 事实上,精神分析学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精神分析这个术语,亦是大多数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 许多初学心理学的人,往往认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学,并且认为,这种心理学,只涉及对精神错乱者的治疗,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响之大。 因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现象为基础,以之推论解释到一般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缺点,加之弗洛伊德的理论缺乏人性变异的社会文化解释,亦常遭人非议,故此,精神分析学后继者的理论取向,均将层面放大,包括了在现实社会文化中对一般人行为的解释。 此等心理学者,被称为新弗洛伊德派。 以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瑞克逊等人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派,在神经症状的发生和人格的发展方面,排斥弗洛伊德的生物主义观点,而重视社会和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在德国,较行为主义稍早一年,心理学家韦特墨、苛勒、考夫卡等人即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也就是完形心理学。 他们认为,整体,不能用零碎的部分之合去理解。 并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部分决定整体; 而是,整体规定部分。 整体的特性,是基本的; 而部分的特性,则依赖于它们在整体组织结构中的地位。 把整体还原为部分时,就会见不到整体。 部分之合,不等于整体; 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合。 原因是,在集知觉而成意识时,加多了一层心理组织。 所以,知觉的心理组织,才是最重要的。 以四条直线构成的正方形为例。 人们由此所得的知觉,并不是等长的两条横线加两条纵线,而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四条直线之外,另加了一层“完形”的意义。 他们还认为,心理现象,未必反应物理刺激的事实。 物理刺激,是客观存在的; 而心理现象,则是经由个人对之加以选择与组织后的反应。 整体被知觉为何种形状,将决定人和外部现象的相互对应。 可以说,行为主义,是把重点放在接受外部事物现象(刺激)上,相反,格式塔心理学,则是把重点放在捕捉外部事物现象的方法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纳粹势力开始抬头。 与此同时,德国的许多心理学家纷纷逃往美国。 这样,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各地广泛交流,推动了现代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其中,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方面,从德国跑到美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表现得最为活跃。 勒温通过实验,研究了团体和人际关系的理论,提出了团体力学,为后来兴起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针对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论与行为主义在理念上均非“以人为本”,心理学又兴起了第三势力,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即心理学,必须以正常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生命意义以及爱情、嫉妒、仇恨,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进一步探求人的价值、本质,发扬人性潜能,从而,助人自我实现。 于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嘉思等人,又倡导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以及电脑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西方,一个心理学的新流派逐渐演变而成,这,就是侧重研究人的知之历程的认知心理学。 从广义上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皆可称之为认知心理学派。 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之皮亚杰学派,即被认为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但目前,在西方,则大多数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而,也叫认知加工心理学。 确切地说,信息加工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接收、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即感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等。它强调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且,通过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化,象研究计算机程序的作用那样,在较为抽象的水平上,研究人的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揭示人脑高级心理活动的规律。 因此,把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的计算机模拟,也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不言而喻,现代心理学是博采冯特的构造心理学在内的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实验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众家之长而形成的,以自然科学为目标的一门科学。 二、动力心理学观点 毫无疑问,心理学如果以实用为目标,那就应该把研究的重点,置于支配、调节人的行为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上。 心理学,应以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客观上能够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解答人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为。 但是,无缘无故的哭,或者无缘无故的笑,绝对是没有的。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 只有处在当时的那个环境状态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眼泪才能流出来,笑声才会发出来。 然而,心理学所说的“环境”,往往与周围的实际状态有所不同。 即,客观的地理状态或物理状态总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是真真确确,实实在在。 这,在心理学中常常不称其为“环境”。 关于上述问题,考夫卡曾举出下面的一个例子。 严冬的一个黄昏,在猛烈的暴风雪中,一个骑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门前。由于一望无垠的大雪覆盖,他已分辨不出哪儿是路,哪儿是田野。在狂风暴雪之中,为了今晚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已策马盘旋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来到这里。店主人走出门口,看见这位旅行人,顿感惊愕万分,于是,讯问旅行人,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旅行人并未答话,只是默默无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这样一来,更使店主人莫名惊讶,他说:“您是从昆斯坦斯湖上渡过来的啊!难道您还不知道吗?”旅行人听到这话后,不由过度惊恐,遂从马背上坠落而亡。 这个故事是说,旅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从客观上看,是被落雪覆盖的湖面,而在当时,却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当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骑马奔驰过来了。 这说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儿即是湖面,他的行为,自然也会完完全全不同。 这样看来,区别在于,把客观上同一个“落雪覆盖的湖面”,即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这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叫做“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即原有的地理环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 不过,必须看到,由于不同的人人生经历不同,认知的层面亦是不同,在多数场合,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方法,“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 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环境或物理环境,而是这种“行为环境”。 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 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 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 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环境刺激,是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 而行为反应,则是环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则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续而又复杂的中间过程。 它们,就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人的心理领域内诸过程及其转型。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总是起着支配、调节有机体行为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反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义在于,它总是激发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顺应环境,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 因此,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 因而,所谓行为,即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顺应。 以研究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其对象的心理学,实质上,也就是研究有机体如何对环境刺激采取行为反应,以顺应环境的科学。 由于从完全的意义上说,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环境刺激、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人的行为包含,而并不排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行为不是,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与动物等同的行为。 人,并不是只能无一例外地对呈现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应。 人,并不是只会“刺激——反应”的机器。 人,比机器人要复杂的多。 要全面地认识人的行为,就必须抓住人类所独有的那些东西,重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 要结合有机体的生理过程,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因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生理机制; 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其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得以发生。 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因而,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分析、研究。 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鸽。 人,就是人。 人,是理性的人。 人,是社会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个性。 人,决不能与动物相混同。 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人的行为,乃是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的人的行为。 应该从人的外部联系,来认识人的行为。 企图脱离社会来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丝毫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所以,心理学,也就应当是人化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理论目标,即在于实用。 与此相适应,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应该具有三种基本效用: 一、以相当的精确性,来解释人的行为; 二、以相当的合理性,来预测人的行为; 三、以相当的有效性,来控制人的行为。 如果不具备上述效用,心理学,就将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追求研究之现实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科学,心理学总是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以实用性为目的,因此,心理学,实际上也就是实用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的动力基础 第一节 人的内部心理动力 日常生活中,常有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 例如,把几滴液溴滴入一个充满空气的烧瓶中,一会儿,溴原子就自动地散布开来,使得溴在烧瓶中各处的浓度都相等,但是,溴散布到空气中后,即不会自动地转回液溴; 又如,将一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墨水便会自动地向外扩散,以至使一杯清水最终成为一杯浅蓝色的溶液,然而,扩散以后,再也不会自动地聚集成一滴浓墨水; 再如,摩擦生热,摩擦的机械运动会自动地转变成热运动,而热运动,却不会自动地再变回摩擦的机械运动。 对于这些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按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分析,则是分子(或电子)排列秩序越来越混乱的现象,亦即无序度增加的现象;按照能量的观点分析,则是能量的“品质”下降现象,亦即能量耗散现象。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非心理的物理过程,存在着同一的自然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能作为基本动力。 这种能,就是心理的能,简称心理能。 人们过去习惯上,也把它称作力比多。 在人的心理领域,心理能是一种多寡不定的力量。 这种能量,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寻求对象,加以释放。 心理能从其本源来说,是人脑的间隙组织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 这种物质,存有自动保持有机体某种适度兴奋状态的特性。 对于有机体而言,这种物质是一定的,或者说,是有限的。 作为自然机能的一部分,它,总是处在持续、永恒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缺,则寻求收缩,过,则寻求扩张,与自然机能不可分离。 所谓静极思动,动极思静,道理即在于此。 这种物质,一旦被有机体以感受环境刺激的形式激扬起来,经血液的输送,进入人的心理领域,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的格局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一种内在的、与无机界释放能量的盲目冲动相类似的生命冲动,从而,给有机体造成紧张; 这种紧张,总是驱使心理的个体通过肉体的与精神的活动,来寻求释放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直到有机体恢复到最初的那种令其较为舒适的紧张水平。 因此,心理能,是生命紧张、生命兴奋、生命冲动的原始基础。 心理能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机体紧张状态的梯度的增加。 第二节 人的内部心理状态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系统。 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一不以能量的形式存在。 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能量系统。 它,总是在不断地吸取、不断地容纳并且不断地释放心理能量。 人的心理,是非平衡的。 因为,对于有机体而言,平衡,实质上就意味着死亡。 人的心理,总是处于非平衡的开放状态。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低于某一临界阈值(这一临界阈值,我们又可称之为意识阈的下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产生一种连续的、平滑的、趋向平衡态的变化,并伴随着无序的增加和结构的破坏。 此时,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处于一种杂乱而又无序的状态,尚未达到有机体所能觉察的水平。 因而,心理的个体即使在耗费了很大的气力之后,也只能是既无所知,亦无所感,而不能将这一心理历程(即某一生命冲动)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此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无意识。 无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无意识,是不能被意识到的东西。 无意识所储存的东西,始终皆不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达到某一临界阈值(也就是意识阈的下限)而又未超过另一临界阈值(这一临界阈值,我们又可称之为意识阈的上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产生一种不连续的突然变化,导致结构的形成和有序的增加。 此时,由于有序态(结构)从原来无序的介质中出现,因而,心理的个体可以很容易地觉察到有机体自身生命冲动的存在。 尽管这一生命冲动并不知道外界现实情况,但却有可能被意识所提取,从而,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当这一生命冲动尚未被转变为意识的材料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前意识。 前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前意识,是虽然在当时并没有被意识到,但在以后,却有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前意识所储存的东西,随时都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当这一生命冲动被转变为意识的材料,也就是,当心理的个体直接从知觉出发,借助精神将这一生命冲动以某种合目的的形式,趋向专一目标以与外界环境现实相联系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意识。 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意识,是在被心灵感悟的状态下存在的东西。 意识所储存的东西,总是同时和记忆相联系。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更进一步增加(超过意识阈的上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由有序态进一步发展到另一种称之为“混沌”的宏观上无序但微观上有序的状态。 此时,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呈现一种紊乱状态。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心理的个体虽然能够感触到自身生命冲动的存在,但这一生命冲动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对于个体而言,却是模糊不清的,个体仅仅只能知晓其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 因而,心理的个体想尽,也不可能将这一生命冲动完全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此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混沌意识。 混沌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混沌意识,是在当时不可能被意识到,但在以后,却有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混沌意识所储存的东西,只有在经过一段能量耗散之后,才有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第二章 心理结构图式 第一节 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是心理能。 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能,总是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 生命冲动乃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内在反应,是促动个体活动的人的心理状态的内在基础。 如果我们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以生命冲动作为基本理念,解释人的心理结构,那么,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总是由三个系统、层次构成。 这三个系统、层次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处于深层; 意识,处于表层; 前意识,则是表层的储存库。 前意识是无意识和意识的过渡领域。 无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于意识的某种合目的的形式,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因此,前意识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在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中,人的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领域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相互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 因而,具有常态的性质。 由于尽管人的心理生活的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活动于某一时间内,但在这一时间之内个体却无所觉,因而,我们习惯上,又把这种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统称为潜意识。 所谓无意识,是不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则是有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这样,我们又可把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看作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这两个部分就是:潜意识和意识。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潜意识,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流动的心理过程的能量,是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源。 因而,潜意识,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是心理的实质。 潜意识,虽然暂时不为心理的个体所觉,但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却起着巨大的作用。 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受它的影响。 潜意识的这种动力性,可以称之为“原发性过程”。 意识,则不是心理过程的基础,也不是心理过程的动力。 意识自始自终,不能脱离生命冲动而独立存在。 意识的本质特征,即在于不同于生命冲动的精神。 盲目的生命冲动,需要依靠精神加以导引; 而软弱的精神,则需要借助生命冲动作为其动力。 精神的力量,是从生命冲动那里得到的。 精神和生命冲动的关系,犹如车手和赛车的关系。 赛车,提供能量; 而车手则操纵、驾御赛车,朝着他想要跨越、征服的路途前进。 精神,是藉以帮助生命冲动,而不是妨碍生命冲动的。 而且,总是力图使生命冲动得到满足。 因而,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本质),而只是心理的属性。 并且,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属性。 意识,是旋即消失的。 消失的时间,远较长于存在的时间。 故此,可以称意识为“继发性过程”。 由此可见,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潜意识发展的产物。 潜意识,是在水面下形成巨大旋涡的动力源泉; 意识,不过是隐藏在水面下潜意识的潜流所形成的微波而已。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好似坐落在汪洋大海里的冰山。 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山顶,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小部分意识领域; 而在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山体,也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领域,才是人的精神生活更为广阔的部分。 潜意识的存在领域,远远超过了意识。 除了在特定的条件下进入意识领域之外,大部分潜意识的东西便以各种伪装的形式,在意识的舞台上登场露面。 任何意识,都不过是潜意识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的表现。 意识,并不是心理生活的主要部分。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肯定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否定意识。 恰恰相反,潜意识的东西如果不借助意识的东西,如果不借助意识的某种合目的的形式,如果不转译为意识的语言,它也就不可能显示出来。 因此,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意识是唯一的光线。 只有它,才能照亮被潜意识笼罩的黑暗的王国。 由于有了意识,人的心理现象的全部机制,包括潜意识这一心理的奥秘,才有被揭示的可能。 作为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意识的主要职能,即在于统摄整个心理现象,特别是对潜意识的活力密切控制,对混沌意识的出现严加防范,从而,使人的心理结构继续维持常态,使人的各种活动不断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协调而又有序的进行。 第二节 人的非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人的非正常的心理结构,与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截然不同。 人的非正常的心理结构并非由三个,而是由四个系统或层次构成。 这四个系统或层次,也就是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混沌意识。 此时,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处于一种非协调的、不平衡的紊乱状态。 因而,具有错乱的性质。 错乱的极端表现,就是歇斯底里症状(按:Hysteria,原字为希腊文,意指子宫,在精神医学未发达之前,认为是女性独有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身体上局部功能丧失,如双手瘫痪,半身不遂,眼睛失明,耳朵失聪等,但在生理上却一切正常,经由催眠或在自然睡眠的情况之下,症状就会消失,也称作转化症)。 第三章 意象格局 第一节 人的意象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内驱力是什么呢? 它,就是以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为基础的人的意象。 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于人的意象作用的结果。 人的意象,是人的内心世界最为核心的东西。 意象,是推动或起动的因素,是激发有机体释放心理能的生物力量。 那么,人的意象有哪些? 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的意象,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 1.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 2.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 3.求同的意象; 4.追求优越的意象; 5.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明这五种意象。 一、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 人,作为有机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欲求、外界的刺激,等等,都会使人产生生命冲动,从而,造成有机体某种生理上、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人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 而有机体,则总是试图维持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消除紧张状态,或者,尽可能将紧张状态降低到比较能够忍受的水平。 这,就是人的最为原始的意象——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 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以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为基础,与生俱来,是生命适应的基本形式。 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积极谋求自身生存,寻求安全、安定,避免恐惧、威胁(即“趋利避害”)的具有决定性的内驱力。 二、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 尽管减少紧张状态是人的天性,但从根本上说,由于人的自身能力的局限,人,并不可能完全独立地减少自身的紧张状态。 人,或多或少地需要依赖其他人的支持、协作和帮助,才能最终减少自身的紧张状态。 这,就使得人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 因与他人关系友好、默契,而获人相助,逢凶化吉,得到利益,满足愿望; 因与他人关系淡漠、不友善,而受人推拒、反对、敌视、攻击。 这些经验,使人学会采取一种讨人喜欢的、合乎时宜的、能为他人所接受的、可能同自己的“真正的”目的并非一致的行为,来争取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注意、赏识和关怀,寻求与周围的人建立互助合作的亲密感情,以趋利避害。 这,就使得人的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得以形成。 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它是生命适应的初级形式。 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按在他认为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的强有力的驱动力。 三、求同的意象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和集团之中。 人,不能脱离社会和集团而孤立地生存。 人,必然要与社会和集团发生联系。 因与大家保持一致,而获得社会和集团的好感、承认、接纳、支持; 因我行我素、自行其事、独来独往、不合群,而遭受社会和集团的轻视、冷遇、讥讽、排斥。 这些经验,使人学会采取一种与大家保持一致的行为,来迎合众人,避免自己与所属社会和集团之间的对立和不必要的摩擦,争取自己所属社会和集团的其他成员将自己接纳、认同,视为“自己人”,以趋利避害。 这,就使得人的求同的意象得以形成。 所谓“求同”,也就是寻求与大家保持一致。 这种一致,不仅包括观点上的一致,而且,包括个体与社会和集团之间所存在的某种意义上的一切相似性。 人的求同的意象,和人的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一样,是人在后天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是生命适应的初级形式。 求同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按照社会和集团的要求,作出显示自己属于某一社会和集团的行为的强有力的驱动力。 四、追求优越的意象 作为环境社会独特的一员,人,并不是盲目地只能为社会所左右,而是能够主动参与自己的命运。 因在某些方面强于他人、优于他人,而受人重视、推崇、礼遇、青睐,获得利益,达成愿望; 因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比他人差,而遭人鄙视、挖苦、嘲笑、淘汰。 这些经验,使人学会采取一种追求优越的行为,来展示自己,竭尽所能促使自己日趋完善,力求使自己达到或者超越周围人的优异标准,从而,在社会生活中赢得优势,以趋利避害。 这,就使得人的追求优越的意象得以形成。 人,由于追求优越,使得人总是被一种不甘落后的、想不断超过他人、不为他人所摆布的向上的力量所支配。 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人总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奋斗,力争上游,想尽办法在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加以发展自己,竭力使自己具有不为他人所摆布的超凡能力,企图凌驾于他人之上,促使自己做一个有权有势的、没有缺点的、完善的人,进入想象中的优越状态。 从完全、完整的意义上说,当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趋向于进入理想中的优越状态时,从这个人的身上,总是可以找到下列的客观标志: 1.自尊,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在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3.受到环境社会的普遍尊重; 4.具有使人信服的威望; 5.具有使人信从的力量; 6.在社会中获得大量的社会财富。 追求优越的意象,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生命适应的高级形式。 追求优越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想尽办法不断进步,不断向上,不断施展抱负,不断追求权力、名誉,不断从一个发展不甚完美的阶段进入比较完美的阶段的具有决定性的内驱力。 五、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 从本质上说,人,并没有任何决定他的生活和行动的本体。 人,是不受束缚和制约的。 人,是自由的。 人的真实状态和实质,就是自我。 所谓自我,是在人的表层心理意识的冰层下绵延的,连续不断的变化的东西。 自我,是一种与无机界盲目释放能量相类似的生命冲动,是一种无间断、无方向的心理能流,是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的浑然一体的绝对流动性,又是变化不居的众多质的展现。 自我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然而,其归宿却只有一个:或者属阴,或者属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 作为唯一的实在,自我带有一种快乐的需要的本能,强烈地倾向于行动。 为自我而战,是人的心灵本性。 由于自我在作永恒不息的变化,只有靠本能的直觉(按:指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进行判断的认识能力),才能达到自我的本质。 因而,人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是通过理性,而是在情感、直觉中体验到的。 肯定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 恰恰相反,理性对于人至关重要。 人,是理性动物。 而理性,生来就是以自我为动力,是人用来实现自我的工具。 作为一种最高形式的心理活动,理性,是人的实践智能的集中体现。 理性在人的自我需要与环境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理性的功用,即在于指引人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最终实现自我的目的。 从理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意义上说,理性,只是为了改善人的适应行为而存在。 离开了与行为的关系,理性,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只有理性,最终决定人的行为。 对于人的行为,不应把它看作是孤立的和独立的事件来研究,而应把它看作是以理性为灵魂的人的一种积极的和继续进行着的一部分。 由于人的行为只是全部潜在于可能性领域内无限多的行为中的一个,所以,它,是一种选择的结果。 而决定这一选择的,正是人的理性。 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理性,必须对人的一切行为作出选择。 因为,人,是自由的。 对自己行为的自由选择,正是自由的具体表现。 人的前途,永远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是自由的,是无所依靠的,人,必须自己创造自己,这,就使得选择总是成为孤独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个脱离一切的、象大海中的孤岛一样的天地,时刻都被一种根本的、永恒的、难以排遣的孤独所包围。 这种孤独,就是选择的孤独。 因为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是孤独的,人,只能在可能性中,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并表现自己。 然而,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对未来无法把握,这,就使得选择又总是成为烦恼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种左右为难、心烦意乱的苦闷之中,时刻都被一种朦胧无际的、无法驱散的烦恼所包围。 这种烦恼,就是选择的烦恼。 烦恼意味着,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为,人是自由的,人的行为既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不受外界的支配和影响,人,就必须对自己所作的一切行为,负有完全责任。 但是,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责任尚未确定,而人,又必须对自己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作出的选择负起完全责任,这,就使得选择又总是成为畏惧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种害怕被与之对立的世界遗弃、作弄、伤害的恐惧之中,时刻都被一种没有具体对象的、不可避免的恐惧感所包围。 这种畏惧,就是选择的畏惧。 选择的孤独、选择的烦恼、选择的畏惧,总是三位一体,附着于选择的过程中,浸透人的心灵,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犹如被抛如无穷的孤独、烦恼、畏惧的深渊之中,总是处于一种想要作出选择,却又害怕作出选择的惶恐不安的状态,而不能合乎自然地生活。 人,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体会到追求超越,以求人的行为与人类精神及自然法则取得和谐,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神圣的安详。 这,就使得人的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得以形成。 由于人之所以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其根源,即在于人的精神对自我的执迷与专注,因而,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有效途径,即在于通权达变,放下小我,脱离自我中心,也就是转移焦点,一心去予,集中注意于自我以外的事物,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事心存宽厚,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从而,毫无痛苦地从选择的状态中超脱出来,融合一个真实的世界。 这,就是忘我。 人的最高选择,总是指向超越的。 人只有忘我,将个人生活汇合于人类全体的生活之中,为理想、为信仰、为事业、为正义而献身,为人类的不断进步作贡献,人才能超越个人的存在,而达到普遍的存在,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超越为自我奋斗,而达到为人类全体自由而奋斗,从而,无所忧愁,活得满意,活得无拘无束,活得自然,活得有希望,获得稳定而又和谐的快乐。 因此,人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实质,也就是忘我。 忘我,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最高形式。 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脱离自我中心,服务社会,投身理想、信仰、事业、正义之中,为追求人类美好的幸福和未来而奋斗的强有力的内驱力。 第二节 人的意象格局 作为一个有机体,人的上述五种意象是彼此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 如果我们将人的意象按照由低级意象到高级意象、由自然意象到社会意象的顺序加以排列成塔形的五个层次,即首先是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而后是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求同的意象、追求优越的意象,最后是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就构成了一个逐步上升的系统结构。 这,就是人的意象的完整性结构——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 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是人的意象的一种关系的组合,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意象)之间的关系。 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整体性。 即,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是按照由低级意象到高级意象、由自然意象到社会意象的组合规则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对它的部分,具有优先重要性,就像贯穿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是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中至为核心的东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一切行为,都无一例外地要受其“统摄”。 2.转换性。 即,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中的各个部分(意象),可按照整体的要求,以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为目的顺时而动,互相替代,而不改变结构本身。 3.自身调整性。 即,组成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中的各个部分(意象)都互相制约、互为条件,以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为目的而转移,而不受外部其它因素的影响。 人的意象层次模式结构,总是以其平易让人了解,以其简约显示功能。 它表明:天下人虽然沿着不同的道路,但却走向同一个目的地;虽然有千百种思虑,但却有统一的目标。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危险,在生存的时候不忘灭亡,在清平的时候不忘动乱,明白将来的忧患,知道适度克制、警戒自己,懂得权衡利弊,坚持正道,顺势利导,便宜行事,因此,生命安全,不会有过失,而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亦可以保存。 第四章 心智模式 第一节 人的经验世界 人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心灵本性的体现。 人在生活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以达成自身的意象,从而,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 人对意象的实现,是由低层向高层,而后又由高层向底层交替变化的。 也就是说,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得到基本实现后,才想去实现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 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及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得到充分实现后,才想去实现求同的意象。 依次类推,一个一个地交替上升。 人,是一个为意象而战的战士。 人的意象,只有通过人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人的活动,是人与外在世界发生作用的唯一中介。 人在进行任何一项活动,从事任何一种事业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是受到人的意象的作用、驱使和支配。 人的一切的活动,都是人的意象的显现和产物。 只有人的意象,能够解释人的行为。 由于人的意象可以由多种多样的方式表露出来,得以实现,因而,人的意象具有丰富多样性。 人的全部活动过程,构成人的经验世界。 人的经验世界,包括呈现在人的主观映象中的一切东西,既有丰富多彩、清新亮丽、栩栩如生的感性形象,也有朦朦胧胧、韵味十足、富有浪漫色彩的抽象概念。 人的经验世界,总是从无到有。 它,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世界。 人的经验世界,只是全部潜在于可能性领域内无限多的世界中的一个。 它,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自身选择的结果。 人的经验世界和外在世界,并非一般无二。 对于一个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具体的人而言,外在世界,不过是为人的意象服务的偶然的机遇。 人,变成什么样子,完全是偶然的。 其它一切,都是变幻不定、可以怀疑的。 但是,人的经验世界,却是“真实”存在、“确定”无疑的。 第二节 人的认识结构 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以得出对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最有利的效果,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的一种机能。 这种机能,是社会化的产物。 它,是生命适应的反映形式,是人的智慧或人的认识的本质。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主体,是指在人的意象驱使下活动着的社会的人; 客体,则是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并和人发生联系的外在事物。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预先决定了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 它,既包含着主体,也包含着客体。 人的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 正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客体的分化,替代了原来那种混沌一体的模糊状态,并使人的最初的、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本能意象驱使下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简单的、间断的、无组织的原始格局,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发生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以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复杂、连续而又秩序井然的新的格局——认识结构,从而,达到认识发展的较高级阶段。 人的认识结构,是一种可变动的发展中的开放的结构。 开放的人,面对开放的世界。 人,总是在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对新事物进行辨别、认识,把新事物加以同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或者是修正、调整、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以顺应外界环境,并与外界现实求得平衡。 因此,人的认识结构总是在不断丰富、不断建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由初级的向不那么初级的(或较为高级的)结构过渡,使得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体现为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 第三节 人的价值系统 认识结构,是人在与外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人应付环境的基本手段。 人,总是从现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来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凭借自己的直觉,对感性经验进行彻底的清洗,通过直觉的主观反省,抛弃经验之中与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甚相干的细节和偶然的东西,最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多样性中保持不变的、有助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现的那种东西上,从中体验经验的意义。 这,就是理解。 理解,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辨认活动。 认识结构,则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 一切理解最终的理由,都是根据意象的目的而来。 因而,一切理解,都是有所选择的理解。 理解的终极目的,即在于发掘经验和经验之间所存在的这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能够顺利地从人的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客观事物比较完美地联系起来,而且,这种联系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效果,也就是,能够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的意象,取得成功,避免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相背离,而造成过错、引发灾难。 这种联系,对于人而言,就是有报酬、有效用的东西。 能够帮助人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满足自身意象的需要,就是有价值。 对于为实现自身意象而奋斗的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有意义。 无价值的世界,只能是无意义的世界。 由于一个被估价的东西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作为评价主体的人的自身的意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人的自身意象的需要,因而,价值总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那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价值,事实上并不存在。 每一个人所谓的价值,都只是他自己从经验中所体验到的意义。 一个人掌握价值的程度,则依赖于他对生活感受的深度。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象的需要,从有连续性的经验世界中,把他所注意到的有效用的部分精心地加以挑选出来,组织成一种各部分相互之间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的,合理而又有序的高效的整体结构。 这,就是人的价值系统。 人的价值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开放的系统。 人,总是在现有的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得生活丰富的样式成为现实。 而新的经验,又带来新的理解; 新的理解,又不断发掘新的价值。 人的价值系统总是向新经验、新理解开放,不断溶合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因而,人的价值系统,总是日趋完善。 一个人的价值系统与其经验世界、认识结构一道,组成一种复杂而又统一的反应倾向系统。 这,就是人的心智模式。 人的心智模式总是根深蒂固于一个人的内心,而且不易觉察,但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一个人的方向。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心智模式决定着一个人以后活动的性质。 也就是,这个人,真正想要做些什么?想成为什么?拥有什么?而且,为什么? 这个人,又能够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 这个人,应该如何对环境采取能动的目的性行动? 第五章 情绪与意动 第一节 情绪 从根本上说,人的一切的活动,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环境刺激为有机体感觉器官感受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心理的个体通过其认识结构,对环境刺激加以识别的过程。 对于环境中的众多刺激,个体不可能一一全都专心投入地去感受。 因为,那等于是在徒然浪费精力。 而事实上,个体的精力,毕竟总是有限的。 正如肚子饿时走在街上,眼睛总是盯着饮食店,而对书店和服饰用品店等并不介意那样,个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通常是存在取舍选择的。 个体,往往只选择其中一个,或一部分去感受; 而对选定目标之外的刺激,个体,很可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心理的个体从其认识结构出发,对环境中的众多刺激取舍选择,对选定的环境刺激加以感受的心理过程,就是识别。 严格地说,进入同一超级市场,众多顾客虽然在感官上可能接触到的刺激,大体是相同的,但每一个人真正所感受到的,其实并不一样。 对于环境刺激的感受,未必决定于客观刺激的本身,而主要决定在个体的识别。 正是由于各自的识别不同,同是一则电视股票跌停板的新闻,对买进卖出与不玩股票者听来,将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人,在醉心于工作的时候,连周围的噪音,都注意不到; 一个人,在精神紧张时,甚至连挨打,都不觉疼痛。 由此可见,个体的识别,与其自身意象格局有关。 个体在饥饿时,食物对实现其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重要; 个体在求偶时,异性对实现其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重要。 识别的道理,即显现于此。 识别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心理的个体的一种主动的、自发的检测过程。 它,直接与人的意象格局相联系。 其功能,即在于自动地引起有机体身心内部的变化,即激发有机体脑的间隙组织提供心理能量,促使有机体在其心理领域形成生命冲动。 生命冲动内所储存的心理能量的多寡,则取决于环境刺激与个体意象格局的相关程度,有机体某种程度的先天结构与当前身体的状况,以及由于季节、气象等环境因素变化给有机体所带来的影响。 对环境刺激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的知觉,就是情绪。 情绪,并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只是一种身心状态的感知——人的心灵对有机体自身内部状态的变化,即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冲动运行的反映或感知。 情绪经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体的识别有关,但联结情绪状态的生理变化,心理的个体却是无法控制的。 所谓心理测试仪,俗称“测谎器”,即是根据情绪状态下,个体不能控制其身心变化的原理而设计。 例如,声带震动测谎器(按:一般测谎器在使用时,总得在受试者身上安置一些仪器,如此自然难免将引起情绪状态的原因复杂化,除了是否说谎的因素之
/
本文档为【行为心理学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