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近代前期侵华战争

2011-10-23 7页 doc 95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9195

暂无简介

举报
近代前期侵华战争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自主学习】  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
近代前期侵华战争
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自主学习】  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  (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考点3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  2.经过:  (1)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_______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2)________陆战:清军失利。 (3)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_______等地。 (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_______》。  (1)事件:1895年4月。  (2)内容:割_______、台湾及附属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危害:  ①割地:使中国的______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______。 ④设厂: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的发展。  4.影响:  (1)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_______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4  八国联军战争  1.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_______》。  (1)时间:1901年  (2)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_____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覅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危害:  ①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_______。  ③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  ④承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该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  (1)清政府成为_______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②影响: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迁移应用】  1.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其实质是(  )  A.希望加强同中国的贸易往来     B.把中国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D.为以后资本输出准备条件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迁移应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比,不同的目的是(  )   A.保护各国的在华使馆           B.推翻慈禧的独裁统治   C.镇压中国的反抗斗争           D.扩大各国的在华权益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战争 条约 影响 侵华特征 实质 影响(对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迁移应用】  3.“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在华关系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是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恶棍”、“流氓”所依据的特权是(  )  A.设立和管理租界的权利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4.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四、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1.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2.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形成与结束  (1)形成: 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迁移应用】  5.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质上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经济上是半殖民地,政治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典例剖析】 1.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剖析】世界史观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问题,是近年高考的方向。本题以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的言论为问题情境,考查提取获取信息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剖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事件虽然在题目中没有直接叙述,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与中国的史实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高考考查角度不拘泥于教材,而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由材料中的“可卡因合法化”和“战争赔款”两个信息综合,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D  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剖析】从英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商业战争;从中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是指两种不同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   【答案】B  4.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   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剖析】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其他列强可以享受这一特权,故B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破坏的是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B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剖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  【答案】A  6. 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剖析】明确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从对抗到和好、再到对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回答。  【答案】(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利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危及到清朝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列强要侵略中国,只有“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才能达到目的,而清政府要维护其反动统治也需要借列强的力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故二者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3)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曲折,使中国人民不得不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启示:反帝的同时必须反封建;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当时的中国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巩固演练】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商品滞销                   B.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的抵制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2.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时说:“我深爱我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其中近代以来中国“历经磨难”与英国有关的史实有(  )  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②侵占香港地区  ③取得协定关税权  ④取得领事裁判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5.下图为法国明信片上的一幅漫画,画中所示局面的出现与以下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密切关系(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7.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8.“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   9.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 A.闭关政策      B.文字狱        C.重本抑末         D.吏治腐败  10.据英国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D.中国已经变成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  11.阅读下列材料: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请回答: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高考真题】  1.(2010·江苏卷)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2009·广东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2009.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2009·广东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009·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6.(2009·上海卷)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牌单,回答问题。  日期 拍卖行 拍卖品描述 1861.7 佳士得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1862.6 佳士得 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 1864.7 佳士得 36件表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考点1    1.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   2.香港岛  下关江面   3.南京条约  香港岛  考点2   2.广州  圆明园3.天津条约  中国内地  北京条约  天津  考点3    2.朝鲜半岛  平壤  旅顺 3.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  领土  内地  民族资本主义 4.半殖民地化  考点4  3.辛丑条约  4.5亿两  使馆界  大本营  4.帝国主义  【迁移应用】 1.B  2.C   3.C   4.B  5. B  【巩固演练】  1.A.2.C.3.C.4.D.5.C.6.D.7.D. 8.B. 9.A.10.D.  11.(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高考真题】  1.【解析】A.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正确答案为A。  2.【解析】A.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侵略本质。  3.【解析】B.本题借助《天津条约》的内容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从材料中“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  4.【解析】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是因为《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和赎辽费。  5.【解析】B.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  6.【解析】(1)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难度较低。(1)从材料中所提供的时间可以看出所列拍卖清单都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而且所有物品均来自中国,全还是皇家专用,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拍卖品当时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京后掠夺所得。(2)考查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较大。只要能够结合国际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相关原则,证明上述战争是违背了这些国际原则的就能说明战争的侵略性。(3)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中等。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2)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3)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该的。
/
本文档为【近代前期侵华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