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017-03-23 3页 doc 8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进行深入的,是心的1个重要课题。而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1条理解两种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新思路。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3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进行深入的,是心的1个重要课题。而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1条理解两种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的新思路。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3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1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1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1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1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1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1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1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1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   可喜的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1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分析。通过对5百多名中国人思维方式评定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5个维度来衡量:①变化性: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东西;②矛盾性:世界并不是精确和清晰的,而是充满着矛盾的统1体;③折衷性: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做极端的事情;5联系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⑤和谐性:客观事物只有与其它事物放在1起的时候才有意义。至于西方人思维方式的维度,我们和国外的合作者正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不过有许多实证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西方人的思维特征符合上述的分析。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1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1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信念,并导致对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在这个社会认知系统中,社会组织对认知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辩证和逻辑思维就是这种认知过程的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1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文化基于农业,这种社会是1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这两种思维系统的维持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1起,因而2者是1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思维系统引领社会实践,同时社会实践也强化着思维系统。这1观点在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中得到了更进1步的体现,尼斯比特认为人类的认知并不是处处相同的,亚洲人的思维特性和西方人的思维特性截然不同。   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我们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1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1种宏观上的认识,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只是近代地派关于文化差异的翻版。我们认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   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意义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从上讲,思维方式研究可以回答1些我们以前难以回答的。英国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很显然,如果考虑到东西方人的思维特性,这种矛盾并不难理解: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在处理客体时,他们会把1个客体从它所处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忽略它所处的环境的作用。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都需要对作用力的分解。西方人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1点。   尼斯比特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理论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理论提供了支持。任何1种文化都来自于某种传统,文化可以互相影响,但1种文化永远不可能代替另1种文化。在进步,文化也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从对比中认识我们自身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同时也应该为继承和创造良好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服务。相信随着心理学和其它诸多学科对中国文化的进1步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必将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实践上讲,研究思维方式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学对思维方式问题的进1步研究,人们对文化影响机制问题的认识也必将越来越深入。
/
本文档为【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