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2017-12-27 46页 doc 86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乳山市金岭中学 刘志文 2011年7月14日 22:00推荐 宋丽波于11-7-14 22:10推荐并加0分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文如其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刘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从广义上讲,所有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的所有生活阅历,都是“积累”的组成部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积累,语文积累,尤其是一个广义的、多层面的概念。语文积累,不但包括基础知识层面,它可以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更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只要用心、细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可以为语文学习服务。深厚...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乳山市金岭中学 刘志文 2011年7月14日 22:00推荐 宋丽波于11-7-14 22:10推荐并加0分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文如其人,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刘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从广义上讲,所有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的所有生活阅历,都是“积累”的组成部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过程。积累,语文积累,尤其是一个广义的、多层面的概念。语文积累,不但包括基础知识层面,它可以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更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只要用心、细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可以为语文学习服务。深厚的积累,会让我们拥有锐利的眼睛、敏捷的思维、通透的洞察力。基础知识层面的积累很重要,只要老师督促到位,大部分同学能做好。然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从阅读、写作的层面去积累,这个层面需要老师做一定的引导。所有的引导都需要有一个切入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在正课开始前的几分钟,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做一点积累的工作,对于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营造一种语文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作用。 积累的方式有多种,在这里列几条自己尝试过的积累方式。 1、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或“语文积累本”,不仅仅记录一些往往成为过眼烟云的“知识点”,还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只要坚持下来,必然很有收获。这一点,今天的视频中也提到过,也很多老师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我所经历的每个语文老师都曾经这样教导过我。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很少有同学能够不懈地坚持下去。但是非常明显的是,坚持下来的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成绩都是很不错的。老师能够做个示范、榜样,应该很有效果。 2、课前让学生轮流在黑板右下角写一段话,或者是自己的感悟,或者是名人名言,关键是能激发人的思考,有激励作用。 对于在黑板上写的东西,大部分同学会积极主动的拿出自己的“小册子”去积累。这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根据所写的话的特点,可以让写的人起来读一遍并出自己的解释;也可让全班同学齐读一遍,形成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这是从魏书生的教学随笔中讨得的方法,开始时行之有效,学生也比较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学生的惰性蔓延上来,便进行得不够顺利,许多同学老是忘了到黑板上写。作为老师,也有了点“审美疲劳”,于是有了第二种方式—— 3、我自己找一些简短的话语或小文章,制作成课件,课前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找学生读,或者齐读。这种方式与学生到黑板上写结合起来,又一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仍有记录或摘录大屏幕上那些简短的话语或小文章的习惯。这是个很好的积累方式,坚持的时间也比较长,不过老师需要多费一些心神。 4、课前让学生到讲台二分钟演讲。这种方式是一种多层面的积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同学们思考、表达、写作的能力都有帮助。我们组徐慧老师采用的“百家讲坛”,让学生上台讲几句话,或向同学们介绍一个成语,让人耳目一新,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非常受学生欢迎。我听课后,大受启发,到自己班里,东施效颦 了一回,但效果也实在只是“东施效颦”的效果。于是,仍然大部分时间采用大屏幕展示和学生写、记相结合的方式。 有意识地把课前几分钟作为“语文积累”一个切入点,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若能坚持下去,学生会自然的把“积累”与所有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阅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语文”的意识,达到一切皆为“语文”所用。不仅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正是在反复的思考、尝试中积累起来的。 浏览:58评论:4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5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刘典翠5 分钟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老师的水平也是来自于其扎实的教学积累~这也是积累与运用的一个好例子~ 乳山市金岭中学郑志灵1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课前几分钟作为“语文积累”一个切入点,好~ 乳山市金岭中学郑志灵1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老师能够做个示范、榜样,应该很有效果,这一点我非常同意。 黄山中学崔海鸿6 小时前IP:112.252.*.*回复删除 方法真是好方法,区别在于是否能坚持不懈地做,我们之所以成效甚微,大概源于此。 山东省日照第三中学赵从海6 小时前IP:119.184.*.*回复删除 以“百家讲坛”的形式,让学生上台讲几句话,或向同学们介绍一个成语,相信会有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推荐 乳山市金岭中学 郭微微 2011年7月14日 16:46 宋丽波于11-7-14 16:55推荐并加0分无推荐理由~ 学语文,高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教语文,教师有三烦恼:一烦每天批作业,学生默写照错不误;二烦肢解文本,累得筋疲力尽,讲的口看舌燥,学生脑中无痕迹;三烦强调语法、句式、实词和虚词,披星戴月总结知识点,却是学生眼前浮云。 说的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够否认,我们经常干着事倍功半的事,这都源于我们在盖着空中楼阁。 要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之行,始于积累。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积语,积语言;累文,累文字,累文学。 心理学有一种效应叫“篮球架效应”。说的是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么高,没有人能够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努力地投球;如果篮球架给一个人那么高,随便谁都可以百发百中,大家也就觉得没意思。可以说,正是由于篮球架的高度适中,只有经过不断努力才能投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有过努力,有过适中的目标,有过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所以才是篮球备受人们青睐。 高中学生进行积累也一样。要让他们有努力付出劳动的过程,要有适中的目标,更要有实现目标后的成就感,而这个成就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考场上的成绩。那么积累的内容以及方法也就要有针对性。 积累的内容及方法要能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要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1、知识类积累 他应该包括一切文字类,包括实词,包括虚词。 在街头巷尾看到的错别字,比如汽车打(腊)蜡、欢(渡)度春节;在报纸、电视中常用错的成语,比如经常见到的说某个楼盘“炙手可热”。 在学习文言文中,总结的工作也交给学生,例如学习完《劝学》,让他们自己整理虚词“而”,整理特殊句式。 2、积累语言技巧 每个人可能在大街上都看到过这样的:“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在读文章时也会因为一个句子而受到心灵的触动。 积累语言,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读书时去观察、去邂逅一份精彩。 3、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看生活,看文,看史,看人,看人生,看经历,看思想,弥补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化学生的思想,促使他们思考问不要停留在表面,考虑问题不要偏颇。而我们要做的,是源源不断地提供好的素材,比如在学习唐诗宋词时,提供诗人词人的经历、 思想、文章、诗词,名人写的关于他的评传等等给学生,让他们去汇总他们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去结合现实感受,创造机会让他们的思想能够得到碰撞。 我们传授给学生往往是技巧,而真正难的是思维水平的提高,这要靠学生自己的积累,有心得,有感悟才会让他们提高。 4、积累想象,读写结合 针对课堂上的一个点,展开想象。比如看到灯光,联想到家,进而想象家中温馨的场景。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和感受,还可以保持他们头脑的灵活性。 为了巩固这些积累,让这些积累具有时效性。我们需要在课堂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劳动展示出来。 1、知识类的积累要求比较多,要全,要正确,要实用,这时不妨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力量,采取自批、他批的方式,最后整理汇总,简单装订成本,轮组使用,相信这种认可方式不用特别表扬也足够可以给学生积累动力。 2、针对其他类的积累不妨给每个小组一个办班报的机会,针对一个话题,有材料的展示,有深度的解析,有自我的感悟,自己的劳动成果给全班提供一个阅读的机会,心里也会乐开花的。 有的时候,积累就像一块石头,如果背着他,就会越走越累,越走越疲倦;如果把它放在脚下,他就会帮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累,会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比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浏览:70评论:27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8 评论列表 乳山市第三中学宫常青11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郭老师对积累认识的很深刻,道出了语文老师心里的纠结。 乳山市第六中学张大林11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自己的劳动成果给全班提供一个阅读的机会,心里也会乐开花的。 乳山市第六中学宫灵美11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累就像一块石头,如果背着他,就会越走越累,越走越疲倦;如果把它放在脚下,他就会帮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老师说的对呀~ 指导教师刘典翠13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语,积语言;累文,累文字,累文学”,说得不错。全文深入浅出,不错~ 寂寞的“积累本”——也说积累和运用 乳山市第六中学 任凤焦 2011年7月14日 14:32 刘典翠于11-7-14 16:35推荐并加0分为何积累,如何积累,怎么积累,任老师从“寂寞的积累本”说开来,既有听课的体会,又有对平日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了自己,也启发了我们~[撤销] 记得小时候,同学都以拥有一本甚至多本漂亮、工整、内容丰富的积累本或者是剪贴本骄傲不已。那时候家里不富裕,每天没有太多获得信息的机会,所以我总 拿着韩方影的本子爱不释手,看看里面的“大千世界”。当时有句话印象十分深刻,“我们就像小树苗一样,接受阳光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的好接班人”,无论是作文,还是演讲,只要一有机会我就拿出来卖弄,每次都能“奸计得手”,获得好评。 现在生活富裕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多了,甚至可以说是“信息爆炸”,可是我发现那梦中的“积累本”却是寂寞了许多。一寂:百度谷歌多了,摘抄体味的少了。二寂:“积累本”内容丰富了,学生“文化底蕴却薄了”。(好词佳句、诗文成语记得不少,但平时交流或是作文却很少运用。)三寂:学生翻看的次数少了。 另外今年必修四模块也发生了一件让人懊恼的事:“出神入化”这个词在平时检测含义,举例分析时,学生都答得不错,但是我班依旧有语文比较优秀的学生没有选择出来,而我在试卷讲评时再次提问这些学生词语含义又回答得非常正确。那这是为什么,我想这就是“积累本内容丰富了,学生文化底蕴却薄了”的真正原因:积累是积累了,但是不会运用。这就像“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所以,积累不能仅仅是积累,更重要的运用。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就是教师如何激活学生积累,让积累本不再寂寞,让我们的语言也“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知其意,懂其理,识其用。 我非常赞同“沃春霞老师将赏析,背诵,朗读,创作,作为对学生积累的指点拨”这一做法。要想积累,首先要知其意,懂其理,方能识其用。 二、多角度激活运用,抓好落实。 抄来不等于记住,记住不等于运用。教师只有激活运用,抓住抓好落实方为上策。 1、组词造句,正反比较。(好比出神入化,就可以让学生各造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句子进行比较。) 2、仿写改写好词佳句,加深记忆。 必修四第一单元学习活动要求改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一句诗歌,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说改写,按理说改写也该完全正确。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乱石穿空”写成“杂乱的石头穿过天空”。经过再次讲解以及检测之后,学生就很少有犯这类毛病的。所以有好的方法,还需要有好的落实。 3、引用化用诗词,引诗入文。 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课题现场会中,威海二中魏老师执教的《满园春色关不住——爱上诗词》以“我爱记歌词”栏目为模板,以“我爱记诗词”“我爱赏诗词”“我爱用诗词”为主线,抓住“如何赏”“如何用”两点激发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融会贯通。试想,如果没有引诗入文这一步,那么这堂课就是“满园春色‘关’得住”了。 当然,其它类的积累也可以如此,比如说可以改写成语,改写对联等,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用心,用脑,任何方法都是有用的。 而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给学生一个展现的舞台,让他们绽放光彩;给学生一个模范(老师),让他们去欣赏模仿。所以,像我这样“白话”“痞子”老师,也该行动起来了~ 浏览:51评论:18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8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如何让寂寞的积累鲜活起来,任老师用切实的感受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指导教师刘典翠14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让积累本不再寂寞,让我们的语言也“满园春色关不住”,任老师的文章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乳山市第三中学宫常青16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任老师的总结很是让人有所启发,有所心得。只要有心,语文总是灿烂的。 聊城市外国语学校卜淑娟16 小时前IP:202.102.*.*回复删除 “寂寞”的积累本。是啊,有多少同学的积累本如同蒙尘之珠啊,这是我们的失职啊~ 采来百花酿成蜜 乳山市第一中学 安琼 2011年7月14日 11:11 刘典翠于11-7-14 14:33推荐并加0分安老师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积累的经验值得学习~[撤销] ——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学生不乏“巧妇”,只是缺下锅之“米”。大学问家苏轼之所以能够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成功的秘决就是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只有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这正如蜜的形成,那是辛勤的蜜蜂采来百花酿成的。 道理谁都懂,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我们不妨先来读个寓言故事: 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够把一个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一上来就飞扬跋扈,狂刮乱吹,企图用它的寒威一下子就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哪知,越刮行人就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不同,它徐徐吹拂,就像母亲的手在脸上抚过。渐渐地,行人觉得惠风和畅,慢慢地觉得身体温暖了,轻轻地解衣敞怀,舒舒服服地脱下了大衣。这则寓言故事很耐人寻味。 语言的底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熏陶,厚积之后才能薄发,不可能一锨挖个井,一口吃个胖子。如果你只是一厢情愿地向学生倾诉积累多么好,多么有用,那是苍白无力的;或只是一味地像北风似的逼着学生就范,死记硬背,而没有必要的措施和方法来引导,既不会长久,也不会取得良好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他们感到厌烦。何不学学南风,引导学生去品尝积累的甜头,去感受积累的力量,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首先,向学生提供的语言素材要精挑细选,有很高的含金量,要能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舍不得丢弃。切忌只是笼统地向学生推荐一长串必读书目,报刊杂志。因为很有 可能这些材料连老师也没读过,也不清楚,到底对写作有多大帮助。这样在积累的过程中,既无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无法进行指导运用,怎能取得良效, 看下面的材料: 1、沈从文的墓碑上刻有十六个字: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是他事业与人格的真实写照。 2、汪曾祺在《随遇而安》中这样写道:“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如此淡然,让人叫绝。 3、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4、泰戈尔名言:(1)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2)使生如夏日花朵之绚烂、死如秋天树叶之静美。 (3)鸟翼系上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 5、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 这样的材料,既生动形象,又深含哲理,记在心里,不仅仅为了考试赢得高分,对思想是一种提升,对生命也是一种滋润,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 第二,见缝插针,配合着语文课的进行,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提供语言素材。 正如教材(鲁人版)“卷首语”所说:“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先贤的谆谆教诲,和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可以感悟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可以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可以透过那未暗淡的刀光剑影,解读昨日的战争……” 其实教材(必修选修、读本)给我们写作提供了很多素材。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对于教材,请走近她,再走近她,然后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精彩,请记住入宝山,切莫空手而回。比如说,学习《报任安书》一课,就要挖出“司马迁”这个素材,同时在拓展阅读中向学生推荐《天地苍茫一根骨》《择死与择生》。其中的语句“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阅读这两篇文章,不但升华了学习《报任安书》的意义,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 第三,对学生来说,能得分才是硬道理,要让他们感受到,积累是作文得高分的基础。 曾担任过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在自己的阅读札记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优秀的考场作文绝不是在考场上临时发挥出来的,而是在充分回忆平时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变通和组装写成的。”这就好像兵书上说的:“兵车未动,粮草先行”。使用虽在一时,功夫全在平日。不积累行吗,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在读书中不断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断积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句子、一个 精彩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而且,我们可以把语句、片段摘录下来,甚至把整篇好文章剪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选”。它将为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通过读书,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指导。总之,多读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写文章便有“源头活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相信只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累,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好感和兴趣,让他们愉快而持久地接受你的说教,不断地丰富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地练习运用,在运用中不断地开拓创新,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你眼前的学生及他们的作文,也会成为百花丛中的蜜蜂和甘甜的蜜。 浏览:55评论:19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5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娓娓道来的从容总能感染读者,能做安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乳山市第六中学宫灵美11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不断地丰富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地练习运用,在运用中不断地开拓创新,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日有所长,学习了~ 指导教师宫本华11 小时前IP:112.246.*.*回复删除 老安,真佩服你,平时工作这么用心,年年培训依然这么有热情~ 乳山市第一中学邓德光11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写的,发自肺腑,让人入眼动心。 乳山市第三中学段海鹰15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每次读安琼老师作业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期待着您的佳作。 指导教师刘典翠16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安老师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的经验值得学习~ 积累:像奸商一样囤积居奇 乳山市第一中学 单增科 2011年7月14日 10:36 刘典翠于11-7-14 11:23推荐并加0分在积累方面,就要全力以赴~单老师的比喻可谓新奇~让知识、情感、技能、思想都“囤积”起来,成为奇货~单老师的分析可资借鉴~[撤销] 苏东坡说:“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刘勰曾说:“积学以储宝。” 苏先生和刘先生说的很文雅,要我说呢,积累,就必须像奸商一样,贪得无厌,大量囤积,因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在时机来了的时候,才能挥洒自如,斩获多多。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忽然想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如果缺失了积累,你在课堂上就会捉肘见襟,只能照本宣科,你的课堂就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作为学生,如果忽视了积累,你就会精殚虑竭,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请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实施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鼓励,更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生活大课堂。 这正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然,落得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你即使呼天抢地,也是无济于事滴。 那么,我们应该积累点儿啥呢,诸君请上眼: 一、积累知识 知识是人的精神粮食,只有不断的积累知识我们的思想才不会陈腐,我们的人格才会得到更好的完善。 美国人比彻曾经说过:“无知是滋生妖魔的温床。”法国学者霍尔巴赫也说:“人格低劣的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无知。” 有人说,无知者无畏。那纯粹是懒惰者和投机者的通行证。毛泽东为何能“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没有平时的积累,如何能够做到。 二、积累情感 巴尔扎克说:“情感是一种熏陶的力量,一个人无论如何粗俗,只要表现出一股真实而强烈的感情,就有特殊的气质,使容貌为之改变,举动有生气,声音有声色。” 我觉得吧,会作文的人,必定是情感丰富的人,因为情到深处,才会有生花妙笔。 试想,一个对世间冷暖没有“知觉”的人,即使好词好句积累了几大火车,也不可能写出让人共鸣的文章。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可以说是“无病呻吟”,令人反胃。为什么,缺少的就是真情实感。 三、积累技能 有些人饱读诗书,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做不成一件像样的事情,为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曰:“技不如人”哪。 医学家有句名言:“手上无功,按摩一空;手上有功,气血皆通。”要想手上有功,必须掌握手法操作的技能与技巧。不能认为,只要有手劲就行,不懂手法要领,盲目地用力会造成不良后果。语文的学习及文章的写作都离不开技巧,只有掌握了技能与技巧,你才能洋洋洒洒,出口成章。 四、积累思想 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技能,都是为塑造一个有思想的人服务的。就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人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甚至你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塑造了你优秀的人格。 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有了思想,就是枯言索语。 试想,如果没有平时思想的积累,在短短一小时内要写出一篇立意较新、较深的文章,这可能吗,再有,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没有思想,语言如何积累;材料是靠观点统率的,没有思想,我们能知道该积累什么材料吗, 唉,写累了,要知如何积累,且听下回分解。 浏览:60评论:3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7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轻松的语言背后是深刻的思想,期待着下一次精彩的“分解”。 乳山市第一中学宋修环13 小时前IP:113.123.*.*回复删除 老单真是语出惊人,平淡的内容,陡增新意。 乳山市金岭中学郑洪舫13 小时前IP:113.123.*.*回复删除 语文的学习及文章的写作都离不开技巧,只有掌握了技能与技巧,你才能洋洋洒洒,出口成章。 乳山市第五中学于斑14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同样在谈积累,看看人家单老师的分析,多新颖。下回分解的也许更精彩~ 乳山市金岭中学郭冬梅15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技能,都是为塑造一个有思想的人服务的。老师的课总是那么幽默风趣,您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 乳山市金岭中学刘建好16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引经据典,单老师用幽默、富有深度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积累的重要性 指导教师马锡刚17 小时前IP:60.210.*.*回复删除 积累思想,好~因为思想是第一位的,有思想才有行动。 语文学习不会“收其效于朝夕” 乳山市第六中学 宫灵美 2011年7月14日 19:31推荐 宋丽波于11-7-14 20:46推荐并加0分这样有心的老师,学生何其幸也~ 语文学习不会“收其效于朝夕” 学习语文是慢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学好语文,请从“积累”开始。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打开电视,广告扑面而来,每一则广告都有它的过人之处,读来朗朗上口,嚼来余味无穷,广告词精致一点的就加上修辞,于是比喻、仿用、夸张、双关、对偶……就层出不穷,这就是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留心的语文,多多积累,那么运用起来不就得心应手了。 把我们的耳朵叫醒 诗词歌赋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记忆背诵一些优秀的篇目,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古诗的理解由于背景的缺乏而难以透彻理解,仅仅利用区区45分钟把一首诗歌理解加背诵未免有点难,偶然听到电视里播放的MTV《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通过演唱者的倾情演绎以及声情并茂的演唱,加上环境的渲染,我们不难理解词中所蕴涵的作者对丈夫真切的眷恋之情。旋律和画面的意境和诗歌极为契合,在学会歌的同时记住了词并理解了诗词的含义与意境,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诵读绝不是机械的记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作者的感情,并在读中对作品扬弃的接受,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口读,用心读,用情读,用心感悟,与作者共鸣,进而达到身心愉悦,思 维活跃,语文素养提高的效果。课内外有许多值得我们好好读的作品,要给学生一个观点:朗读、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例如:读食指的《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诗一开头就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给人们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无论是经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在心底涌起苦不堪言的强烈感触。而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来:相信未来”,“雪花”既象征纯洁、质朴,也传递着清楚、明了的意识;把不屈于现实的坚定,表现得格外真切:这是从艰难生活中升起的信念~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这样持之以恒的积累,好词好句在写作的时候也会信手拈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形成一种理解和感悟的能力,这不正是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学到的吗,中国浩如烟海的文 章中有多少华章,我们要留心阅读;每年的高考作文涌现了不少的妙文佳作,我们更要用心感悟。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舞台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用心观察,细细琢磨,会发现语文真是奇妙无穷。过春节了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对联,放寒假我布置的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收集春联中个行各业的对联三副。开学时交流,同学们极其踊跃。让学生收集店铺的名字,课堂上互相交流的同时他们也会在比较中发现语言的技巧与妙处。在公共场所注意收集一些警示语,就知道什么是语言的得体,我们不得不承认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依靠小小的课堂,我们也要承认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不能仅仅囿于几册课本。生活才是源头活水~ 课堂里碰撞知识的火花 积累的东西如果没有用武之地就是一种悲哀,就像是一个演员在台下不多揣摩,不断积累,不断演示,但是没有上台的机会让她去展示自己的本领和才华,这是对一个演员的伤害,也是这个演员最大的悲哀。失去一个机会是软暴力,但是带来的却是硬伤~讲解《雷雨》的时候,课文讲解了,电影资料看过了,如果让学生深入作品,自己把故事搬上课堂呢,效果当然不一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所以语文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要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用心留意身边的语文,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学习语文、品位语文、积累语文、运用语文。 浏览:39评论:22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11 评论列表 乳山市金岭中学刘志文17 分钟前IP:113.123.*.*回复删除 要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用心留意身边的语文,有道理。 指导教师王红梅9 小时前IP:221.1.*.*回复删除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要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用心留意身边的 语文,在生活中的各个地方学习语文、品位语文、积累语文、运用语文。说的真好,更要落实到实处。 胶南市第二中学徐中景9 小时前IP:182.40.*.*回复删除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舞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品位语文、积累语文、运用语文。 莒县第一中学郑世娟10 小时前IP:113.122.*.*回复删除 洋洋洒洒,娓娓道来,实在,家常,如父兄的教导 指导教师宋丽波10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这样有心的老师,学生何其幸也~ 指导教师宋丽波10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这样有心的老师,学生何其幸也~ 指导教师刘典翠10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累是个慢功夫,也是硬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确实不能“收其效于朝夕”。 让积累的土壤中长出思想的庄稼 推荐 乳山市第一中学 姜海霞 2011年7月14日 14:43 宋丽波于11-7-14 16:50推荐并加0分无推荐理由~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了。所以在帮助学生积累方面各位老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从今天的几段视频中就可略见一斑。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悉心引导,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无论是学生的表现,还是老师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可是热闹之余,我忽而有了一些别样的想法,或许还是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还是决定写出来,以求斧正。 对于积累,特别是有关字、词、句、章的积累由来已久,应该是从小学开始吧,学生就被要求准备专门的积累本,抄写摘录好的词语、名言警句、段落甚至篇章。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相信每个学生手中都有很多或厚或薄的笔记本,记录倾诉着每个人曾经的积累的足迹和印痕。应该说这样的积累还是有其效用的,比如学生在词汇量、遣词造句、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提升等等它应该是功不可没,可是这样的积累它的作用也仅限于此而已。这样的语文积累是很难培养出富有个性、充满创造欲望的学生的。 常常想是不是在有关积累的问题上我们忽略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语文的积累仅仅理解为对于语言文字的简单的机械的收集和记忆,是不是人为地抛弃了语文更深厚的内涵,比如语文本应有的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这些在学生人格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类似于钙质的东西,众所周知,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部分,可是纵观当前高中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除了肤浅幼稚就是无病呻吟。 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可见思想对于一个人完善人格有着这样的意义。可是由于周围环境以及社会阅历的限制,造成了很多学生思想上的浅薄和感情上的贫瘠,这些势必会反映到学生的作文中,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单纯靠简单的知识技巧的积累是无法改变的。思想永远是文章的灵魂,不可否认,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有追求华丽的形式的倾向,但是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作文,你会发现高考满分作文更多地是依靠深厚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取胜的。想来对于上海09年唯一的满分作文《他们》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该文正是凭借对于现实题材的关注,把目光聚焦在农民工子女身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最终受到阅卷者青睐的。 所以我感觉高中生的积累应该更多地强调思想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积累形式我认为应该属于积累的高级阶段,也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这一阶段的积累重点在于方向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以及随时随处的感悟练笔表达。对此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的积累是从一些有影响的大家开始的。如: 人物:钱钟书 关键词:钱钟书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博学鸿儒,也是一位踏踏实实的中国作家、学者,他不务虚名,宠辱不惊,虚怀若谷,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权势,也没有惊险神奇的经历,甚至没有“大师”、“权威”的气势与派头,有的只是“叫驴拉磨”般的读书精神、学问修养。从这一点讲,钱钟书是极平凡的,但钱钟书又是极不平凡的,不平凡的是他的学问与成就,更不平凡的是他甘于寂寞、澹泊自守的精神! 经典语录: 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 拓展阅读:《陨落的文化精英》 延伸阅读作品: 《围城》《写在人生边上》以及杨绛的《我们仨》和传记《一代才子钱钟书》 事实证明只有阅读有深度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摆脱肤浅,而作为大家他们在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上自然有其精辟独到之处,如此积累下去,我想一定会长出思想的庄稼的。 浏览:29评论:8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6 评论列表 乳山市第六中学宫灵美11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只有阅读有深度的作品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摆脱肤浅,我们要用这样的思想为精神的牵引,种出好庄稼~ 乳山市第一中学邓德光12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说得太好了,真想做一回学生,聆听你的谆谆教诲。 指导教师刘典翠13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累人人皆知,然而让积累的土壤长出思索的庄稼来,却是我们知道却没有想到的妙喻~姜老师抓住一点,深入剖析,令人折服~ 指导教师宋丽波14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思想的缺失是当前学生作文的通病,姜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积累与运用,打开文本教学的另一扇窗 乳山市第一中学 王桂霞 2011年7月14日 11:12 刘典翠于11-7-14 21:28推荐并加0分于反思中细思妙法~好~[撤销] 看完今天的视频,不觉汗颜。说实话,与今天的讲课老师比,自己于积累、于拓展都做的远远不够。总是在强调,课时太少了,可在我们有限的课时里,自己都做了哪些, 反思之余,不觉自问,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可否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积累可以不仅着眼于课外,还可以来充分地利用一下我们的教学文本,让课文成为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捧着金饭碗要饭”。 首先,“借花献佛”,于字里行间学习精妙语言。阅读的根本首先应该是依托于个体对文字的感知来进行的。那么,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名家的散文,通过学习与感知名家名言来优化学生的语言。比如在学习《都江堰》时,我们就可以就势引导学生体会并揣摩一下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应该说他的语言是通脱而富有灵气,简短的句式、对比、联想、想象等手法的大量运用,都巧妙地增添了文章的思辨色彩。 如果我们学生能从中汲取到语言的营养,来为自己作文增色添彩,这也将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让大家也模仿一下余秋雨的语言,写一下你感兴趣的一个事物,结果许多同学的语言写得就很有味道。比如: 弦上字——我看弘一手迹 总觉得弘一的那些手迹仿佛是些旧日的影像。在我眼前,一卷又一卷的经抄,墨迹依旧色泽沉沉,时间一直向前走。纸面上的时间越来越久远。此时翻看,仿佛看到带着微笑的弘一在萧瑟的黄昏,在纸质的旷野上,打开了自己云水间的一条路„„ 我慢慢伸出手指,仿佛能触摸到他纸张的纹理,手指滑过苍凉的起伏,感觉暗含玄机。弘一的字迹让我嗅到了90年前杭州虎跑寺、定慧寺的气味,字体清瘦,一如其人,但个个傲然屹立,不屈于历史的浮沉,笔峰回转间,流露着心性的平静与智慧。恍若看见他剃度落发时的淡定与从容,全然不顾世人那些流连的眼波„„ 其次,融会贯通,于篇章结构训练缜密的思维。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应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它先谈马克思的逝世,然后说马克思逝世所带来的损失,再说马克思的贡献,从理论贡献到实践贡献,最后说到马克思的影响。行文在井然有序中,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这一点也往往是我们学生在写作时所缺乏的,更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然后,欣然心会,于进文入境唤醒人生的体验。当学生批文入情时,能够从更深广的层面上挖掘作者的人文内涵,我们的文本教学也就具有了更为深切的意义。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相信每个投入阅读的人,都会被作者澎湃的激情感染,他的梦想在一次次的呐喊呼吁中,让我们的灵魂震颤,让我们的“小”无处可逃。这种来自于生命最深处的感动和来源于对信仰无比坚持的力量,正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让他们相信爱,相信梦想,我们的人生会无往而不胜。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文本主旨归纳的环节中,我们尤其应注重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让他们真正地进文入境,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于是,我顺势布置作业让他们写一个能触动自己心弦的人物,字数不限,只希望他们用心写作,用情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与认知。下面是当时他们写得不错的文章: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读三毛 没有人会放弃三毛的作品,因为那是来自心灵与脚步的文字。她一生是浪迹天涯的一生,欧洲、北非、南美,异族,大漠,哪里都有她的足迹,而这一切都通过文字的创作传达给她爱的人们与世界。可以说没有三毛身体的行走就没有心灵的盛宴,没有人生的行走就没有灵魂的自由,也就没有了她文字的温暖。 当她流连在敦煌、在喀什、在和卓香妃的画前,在莫高窟精致的神像前,她的灵魂也真真切切的融入了她所经历的每片热土。读她的东西,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被世俗困扰、不被文明捆绑,用热情与生命筑造的世界,她与她的文字是开在沙漠里的繁花。从她的文字中,我们能感觉到她把生命高举于尘俗之上。她的生命满贮了智能与勇气。 散文是什么,是作家人生履历的痕迹,是属于她自己的独到的生命体验,当三毛写尽所遇之美时,我们只能看见余晖下,她拉长的影子„„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是不是就是说我们呢,让我们的写作教学在文本教学的滋养下开出夺目的鲜花,让我们的积累与运用,打开文本教学的另一扇窗~ 浏览:35评论:1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4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在文本教学的滋养下开出夺目的鲜花”,王老师用生动的实例为我们打开了积累运用的一扇门。 乳山市第一中学邓德光12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积累与运用,打开文本教学的另一扇窗。从你的这扇窗户里,我看到了一个智慧老师教育花园的绚丽多姿。 乳山市第六中学姜晓静15 小时前IP:60.217.*.*回复删除 王老师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老师,相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指导教师刘典翠16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课外的积累固然重要,当我们面对少之又少的时间时,能很好地让学生积累他们所接触的文本知识就非常重要了~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乳山市第五中学 王肖平 2011年7月14日 10:41 刘典翠于11-7-14 21:56推荐并加0分积累语文知识,积累人生知识。认真学习,认真总结,就是积累我们的教学知识~人生重在积累~[撤销] 语文学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就是积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感悟,更难于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会说相同的一句话:我想得到,内心也有感悟,可就是表达不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了,连自己也认为枯燥无味~什么原因,其实由于积累不到位,导致见不多识不广。 首先是语言的积累。 冰心老人曾说:“积累词语,像银行折子一样,存得越多,支取才会越多。”只有记住更多的词语、句子,记住更多的典范的诗词文章,并逐渐对它们加深理解与体验,达到自觉运用的程度,才能源源不断地把更多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与技巧,从而实现语言创新。个人认为,语言的积累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背诵记忆之外,亦可以在平时的听、说、读、写中不断加强。 其次,学好语文必须突出阅读和写作的积累。 在阅读方面,其一,重视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养成勤于、乐于、善于阅读的习惯。不妨允许学生把阅读当成是消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阅读。日积月累,学生就会由一种简单的爱好而生乐趣,再由乐趣而生需求。朱光潜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先要博大而后能精深。”一个常常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学生,一定是个阅读面广的人。其二,加强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因为文本是精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其借鉴意义和教育意义都很大,一旦让心灵走进文本,就往往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无限的联想与思考。其三,提倡学生应当能够大量摘抄优美的文章词句,做好阅读积累。 在写作方面,高中生的文章往往缺乏文采,他们往往把作文看成一种强制性的任务,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所以,写作,首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如做人,文如其人。其次就是多练笔。可以是随笔、杂文、散文、诗歌等成文的文章,也可以是片段,或描写或议论或随自己的兴致而写。因为长时间不练笔,学生的笔就会变得生疏、不顺畅。再次,用评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评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因为评改作文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作文的反思、感悟和提高的过程。不断评改也是在不断反思、感悟、积累,不断反思感悟积累就是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只有抓好阅读与写作的积累,才能真正的达到“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 让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本真,通过不断积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篇的语文世界之中,用长期累积的经验去感悟文字,使其听说读写能力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积累,最终形成语文素养。 浏览:30评论:1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8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回归本真,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乳山市第五中学李芳14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只有抓好阅读与写作的积累,才能真正的达到“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有道理。 山东省金乡县第四中学陈海玲16 小时前IP:123.132.*.*回复删除 题目大气磅礴,到处积累的好处。王老师的每篇作业都是那么认真,内容丰富。 指导教师刘典翠16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通过不断积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篇的语文世界之中”,唯有如此, 才能让学生“胸藏万汇凭吞吐”,说得真好~ 夏津县第一中学宫园月20 小时前IP:222.133.*.*回复删除 抓好阅读与写作的积累,才能真正的达到“下笔如有神”,很有道理~ 厚积方能薄发 乳山市第一中学 谭菊 2011年7月14日 10:31推荐 宋丽波于11-7-14 22:29推荐并加0分无推荐理由~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语文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承载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激情与梦想、抒怀和咏叹,也承载着我们炎黄子孙的欢乐与悲伤、困惑与领悟。透过语文,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以说,它的博大精深令我们华夏儿女叹为观止。 可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钟爱各种各样的游戏,钟爱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钟爱各种各样的快餐文化,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常常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去研读,因而写作素材积累得少而又少,对写作毫无兴趣。一到具体写作时便怨声载道,或者对着作文纸垂头丧气,无从下笔;或者胡写乱写,不知所云。纵使老师讲授了太多的技巧方法,也无济于事。终其原因,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它呢,清朝的袁守定在《占毕丛谈?谈文》中用自己深刻的体会告诉了我们一个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一、在学生的自由阅读中积累写作材料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的写作材料大多是从阅读中获得,没了阅读,我们的语文就成了一潭死水,而且是一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减少变质的死水。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自由广泛的阅读必不可少。 那么,如何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呢,“文选烂,秀才半”,积累素材,就要和韩信将兵一样,要在“多”字上下功夫,只有多多积累,应用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否则捉襟见肘,底气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做阅读笔记是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做阅读笔记,不仅可以将阅读过程 有形化,使学生达到积累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在积累中看到有形的财富,从而获得成就感,激励自己不断走下去。当然,阅读笔记的方式不拘一格,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摘抄优美语段、名言警句,又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等等。这样,通过阅读,学生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在教师的精选材料中有目的地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课外积累语文知识时,受到资料和时间的限制,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由教师动手,针对性地精选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教师精选的材料可以是对课文必要的补充、扩展和深化,如在学习第三册第三单元“观照女性命运”之后,教师精选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女性的天空》,分古代篇、现代篇和当代篇,古代篇首先横穿《诗经》这条河流,寻找《诗经》中“伊人”们的芳踪,接着,寻找古代著名的女子——卓文君、西施、王昭君、李清照、蔡文姬、琵琶女„„听一听她们的诉说,看一看她们的悲剧命运。现代篇选取萧红、石评梅、庐隐、冰心、张爱玲„„,感受她们为摆脱厚重的桎梏,走到阳光下的不悔的追求。而当代篇选取孤独的流浪者三毛与素面朝天毕淑敏等人,让学生感受她们不同的精神魅力。这样,学生不仅对中国女性的命运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此外,教师所精选的材料也可以是名人的相关事例、优美短文的鉴赏、分类话题的相关素材、学生阅读的感悟,甚至是经典作品的导读等,从而让学生的积累,有一定的目标性,避免积累的盲目性、随意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拓展语文的积累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它包罗万象,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在语文范畴内。可以说,语文无所不在, 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书看报是学语文,欣赏名山大川是学语文,了解民俗风情是学语文,参加公益事业是学语文,甚至休闲娱乐游戏亦是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语文的美,用灵魂感悟生活中语文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聚焦时政要闻,把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拓展语文的积累。 五、在活学活用中提升语文的积累。 “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这是“积累”到“运用”的一种最高的境界。积累不是最终目的,否则,那就成为死知识,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而不会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积累不仅仅是背词语解释,背一些好词、好句、语段、篇章,或多记住名家名篇,就完事大吉,而应该活学活用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和优美词句,把它们大胆地用到口语交际中,尝试写进习作中。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活学活用”的历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从这一方面来讲,口语训练以及课外练笔绝不能放松,要让学生经常搞辩论、演讲,或者坚持写日记练随笔写感想等,形式要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这样,说多了,写多了,思维也就敏捷了,提起笔、发表言论时,就会“思如泉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方能薄发。相信,如果我们用蜜蜂采蜜般的毅力积累语文,并在实际中活学活用,那么,博大精深的语文便会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成为我们心中的挚爱。 浏览:30评论:18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5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8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积累--拓展--提升,文章用缜密的思路呈现了积累的层次性,想来这正是谭老师厚积薄发的真功夫,令人叹服~谭老师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更是令人佩服~ 乳山市第一中学王桂霞15 小时前IP:60.217.*.*回复删除 “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这是“积累”到“运用”的一种最高的境界。深有同感~ 指导教师刘典翠16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谭老师的方法指导值得学习~ 乳山市第一中学李素芳1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用蜜蜂采蜜般的毅力积累语文,并在实际中活学活用,博大精深的语文便会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成为我们心中的挚爱。”说的很有道理呀。 淄川区般阳中学赵爱国19 小时前IP:222.134.*.*回复删除 “厚积薄发”是对学者型教师的必然要求,以目前的培训看效果是有的,但能不能达到厚积的目的就难说了。 乳山市第一中学杨洋20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在教师的精选材料中有目的地积累写作素材,这建议很好,向您学习啊~ 乳山市第一中学姜丽洁20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有一定的目标性,避免积累的盲目性、随意性。——谭老师说得怎么这么好呢~ 让学生动起来 乳山市第一中学 马海霞 2011年7月14日 09:06 刘典翠于11-7-14 16:07推荐并加0分无推荐理由~[撤销] 让学生动起来 ——谈积累 今天观看了两段视频,对积累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对于积累什么,我想,应该不需要我在这赘述,怎样积累,是我们在积累方面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看着视频上学生那种活跃的状态,不禁心生羡慕,学生如此兴奋,没有丝毫的紧张,个个都成竹在胸,轻装上阵,为组争光。显然,学生对这种形式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我认为,在积累方面,首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积累的形式应该精心设计 学生复习的时候,我经常对他们说一句话:“要质量,不要数量。”言外之意是希望他们扎扎实实复习,要耐得住寂寞。其实,质量应该要,数量也是应该要的,因为学 习高效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成语课上学生的活跃,与教师采用的形式也是分不开的。过去,总认为类似这样的形式总有作秀的嫌疑,今天,突然发现原来形式也很重要。所以,积累要达到高效,积累的形式应该精心设计。 三、引导学生自己去梳理、消化 平时在病句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在找语病时,不是找语病的主要问题,往往是在一些我们想不到的地方吹毛求疵,让人哭笑不得。今天,看着教师适时的点拨,感触很深。在查找语病时,学生只能从感性上找出某句话的问题,却不能从理论上指出属于哪种语病类型,这时,教师并没有去引导点拨,而是直接告诉学生病句类型,这正是问题所在。如果当时教师提供几个例句,对学生加以引导,或者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自己去总结归类,效果会好得多。学生经常抱怨语文积累,有时不见效果,我们也经常埋怨学生讲过的东西总是不会,其实,是学生没能真正消化,是无效积累。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的平台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积累的东西,可以对学生的积累起到督促的作用,教师应该主动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其积累的东西得到运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积累。 总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累才有效。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做好语言积累,自然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功课。 浏览:43评论:25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6 评论列表 指导教师宋丽波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学生动起来,积累才能活起来。 乳山市第一中学刘福刚9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积累的东西,可以对学生的积累起到督促的作用,教师应该主动给学生提供 这样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其积累的东西得到运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的积累。 乳山市第一中学邓德光12 小时前IP:119.191.*.*回复删除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累才有效。这确实是至理名言,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乳山市第三中学王丽丽14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让学生动起来,做好语言积累,确实是我们最应该做的功课。 乳山市第一中学王桂霞14 小时前IP:60.217.*.*回复删除 积累要达到高效,积累的形式应该精心设计。 指导教师刘典翠15 小时前IP:222.135.*.*回复删除 积累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得有好的方法,马老师的做法很好~ 他山之石——人生之思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积累 莱芜四中 付本军 2011年7月14日 09:27 杨安宝于11-7-14 10:12推荐无推荐理由~ 巢宗祺于11-7-14 14:35推荐无推荐理由~ 众所周知,积累是学好语文的生命线,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做题时不失分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生的财富,是能够与生活融合的财富。可现实是很多人对学生时代烂熟于心的知识,等到走向社会的时候,大部分都遗忘了,那么是谁偷走了我们积累的文学知识, 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我是失败的,因为我没有能够使语文成为一种开启民智,提高学生修养的平台。原先的私塾能够教会学生仁、义、礼、智、信。可现在呢,我们的语文已经实现不了这种功能,哪怕一点。现实中,当老师的太注重知识的功利性,忽略了知识的生活性、民族性。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强调这个知识在高考中怎样怎样重要,而没有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它是如何如何重要,所以这就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过后忽略了甚至抛弃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他们把知识的积累当做了开启大门的钥匙,一旦大门打开,他们就不再去学习那些“可爱的知识”了。语文,我始终认为他不同于其它科目的,在社会的交往中,很多成年人对一些诗词曲赋,对一些文化常识都只是一知半解,隐隐约约的知道那点事,但不再清晰不再具体,所以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种失败,大家还记得宋楚瑜演讲期间,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了一幅小篆书法,内容是清末外交官、中国驻新加坡首任总领事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诗《赠梁任父同年》:“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音“夸”)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由于字画是用篆书写成的,竟“难倒”了顾秉林。他念到“离分裂力谁任”的“侉”时被 卡住了,后还是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笑声连连,相当尴尬。而顾秉林是谁呀,他是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是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等一系列大师母校的校长,可他不会,而且是真的不会,这是悲哀呀,我相信在宋楚瑜先生的心中,对大陆文化的认同感肯定是不小的打击。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说过,让我招学生的话我就考一场语文,语文都学不好的话,其它免谈。对呀,你可以不会数学、不会英语但不能不会语文。在教学中,我们没有让积累的知识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没有在精神层次上去认知、去获取。很多学生过后都忽略了语文知识的学习,现在的大学还有几个能开设大学语文课,他们舍本逐末,专业没有教好的同时也丢掉了民族经典的传承。 所以要想做好语文知识的积累,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多一些文学性、愉悦性,少一些功利性。不管这个知识考不考,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我们的语文是国粹,我们所节选的一系列优美的文章是经典,即使你不是学生,也必须要学会,因为这是一种民族的文明。 二、博览群书,点滴做起。不要刻意的指定学生去学哪一个知识点,要让学生明白除了考学之外,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没有哪一个国家对国粹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级上,关键是要继承发扬民族的东西。 要让学生懂得,不要以为,新文化运动就是对以往知识的全盘否定,那些文化健将们,胡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等,哪一个人不是拥有雄厚的中国古典知识的积累,他们是站在以往的知识上成就的自己。如果国家想进步,民族要发展,不是只有高科技就成功的,科技可以学习,可民族的内涵学不来。语文是一根线,这根线所贯穿 的长度才是我们国家的长度,因为这是文明,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在目前的中国,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远远不够…… 浏览:130评论:39专家浏览3指导教师浏览8 评论列表 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刘东环9 小时前IP:111.14.*.*回复删除 母语是我们的终身必修课,但是母语怎么考,考什么,也很值得我们思考。毕竟,我们的语文我们教的不轻松,学生学的也不轻松。 莱芜四中吕军14 小时前IP:113.121.*.*回复删除 要让学生懂得,不要以为,新文化运动就是对以往知识的全盘否定,那些文化健将们,胡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等,哪一个人不是拥有雄厚的中国古典知识的积累,他们是站在以往的知识上成就的自己. 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魏跃华14 小时前IP:222.132.*.*回复删除 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时下的考试模式,可以说是“无解”。 博兴县第二中学殷玉莲15 小时前IP:119.186.*.*回复删除 积累而不用,犹如被偷走,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一针见血。 莘县第一中学郭福强16 小时前IP:221.2.*.*回复删除 语文教师应该有如此的民族责任感,我们经常批判古代的私塾教育,但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又怎么样呢,恐怕不及古代私塾吧。拯救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从每一个语文老师做起。 让个性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反思我们的积累教学 德州一中 刘冰 2011年7月14日 17:23 耿军于11-7-14 17:36推荐对我们的积累教学方面的反思很到位,很深刻。 厉复东于11-7-14 20:21推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个性积累正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积累。刘老师的观点令人赞赏。 刘文合于11-7-14 22:34推荐好一个活跃的课堂 语文是一个丰富精彩的世界,但当这个世界与“积累的话题”联系在一起,就会有一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 新颖有效地积累方式、方法层出不穷,但当这一种种方式、方法与学生个体对接时,又总会有一种“可惜不是你”的味道。 09年、10年暑期培训,使我们时时刻刻更新着的目光,来审视面前的每一个教学话题。在过去的一年教学过程中,我给“积累”的关键词就两个:一个是个性,一个是习惯。 (一)、个性积累是把“不幸的积累”变为“积累不幸” “世界上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都有着各自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面对繁如星海的字音、字形、词语、文言知识点„„,学生努力用心积累,最终往 往还是“不幸的”。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上面这句话:不幸的积累——变换一下— —积累不幸。 例如:病句类型的个性积累 1、选择30个典型病句练习题(来源历年来高考真题)。 2、限时完成后,认真对照答案,选择出,自己未能发现的病因的病句。 3、依据选择出的句子,建立病句积累的个性标志。 ?个性标志举例: (1)、有关联词的句子 (2)、有数词的句子 (3)、有介词的句子 (4)、有代词的句子 (5)、有是否的句子 (6)、有“的”和“了”的句子 (7)、一个意思,两个说法的句子 (8)、多个短语并列的句子 „„„„„„„„ 根据自己出错的句子,建立自己的个性标志,同时,在每一个标志下,细化每一个标志的类型。 如1、有关联词的句子: 句子因为关联词出错,一般病因有三,一是选用的关联词不配对,再是选用关联词不合句子逻辑关系,还有关联词位置错误。 ?特别是针对成份残缺和搭配不当两种热门类型,建立更加明确的个性化标志。 (1)、成份残缺未能发现的原因 (2)、搭配不当未能发现的原因 在个性标志建立之后,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补充,不断地明确,不断地巩固。无论多繁琐模糊的病因,只要进入个性积累的档案,都会眉清目秀般呈现在眼前。 (二)、个性积累是把“不幸的积累”变为“积累精彩” 对于语文学科中基础知识点的积累,是在积累“不幸”,而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则是要积累“精彩”。这里的“精彩”的对象,不再来源于自己的失误,也不是来源于别人的精彩,而是出自自己笔下的文字。 例如:写作素材的个性积累 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阅读?写作”教学单元 1、我们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文字音像材料,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红歌„„,并且本周我们每日一歌的曲目也是红歌。 2、一周的时间,包括2个课时的课内阅读,还有一周内的课下自由阅读。 3、选择感兴趣的文字(篇、段、句)诵读,背诵。 4、写作素材个性积累过程(1课时), ?具体环节 (1)、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自己的文字随笔。字数不限,有一句话就不写半句话。(老师可适当给出下水文字提示) (2)、小组内交流,选出精彩之作,再一次共同修改,形成个性经典。 (3)、最后集合各组经典随笔形成个性积累,放在手抄报的固定版面。 红 色 的 记 忆 当那久违的旋律在耳边响起,当那鲜艳的色彩在心底随思绪澎湃而起,还有那一段段的记忆,绵延不绝,飘荡在脑际„„ 我们才知道,有一种红——红色的记忆,一直在随着我们的生命紧紧相拥,不曾离弃。 那就将它变成文字吧,如血液一般的文字,流淌在你我的躯体,如骨骼一般的文字,挺立在你我的脊梁,如生命一般的文字,随你我的生命成长而延续„„ ——题记 当 年 的 红 领 巾 朱隆祥 一队身穿海军服的小学生,胸系红领巾,阳光的笑容,满脸的期待„„ 等候在大礼堂的台阶上,看着一队队的进去,一队队的出来,我很好奇那大大的屋 子里有什么。不一会,一位老师探出门口,提醒准备登台。大家整理衣襟,严肃面容, 步入神秘的礼堂。第一眼望到的是一排蛮有学问样子的老师,还有那空旷的礼堂„„ 踢踢踏踏地站上舞台,立稳身形,还未发声,我的小手已攥出了汗。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不管多少年了,那颤抖的声音,一直就在我耳边响。 映在眼里的,是一张泛黄的旧照片,最耀眼眼的,还是,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 青 春 的 色 彩 赵丹 谁也没有你热情奔放,谁也没有你绚丽张扬 你,便是我们的青春色彩——红色。 荏苒时光,记录下那些红色的过往„„ 还记得,酷暑里,我们昂着头,呐喊着在军训的操场上飞舞吗,那是专属红色的热情,耀眼。还记得,考试失利,面对着可怜的分数,泪流满面的笑脸吗,那是专属于红色的乐观,坚毅。还记得,一起逃学,就为了吃一碗拉面吗,那是专属于红色的不羁,张扬„„ 泪水、迷茫、失落、逆叛„„ 汗水、乐观、坚持、努力„„ 那些美丽的过往和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因为你——红色——青春的色彩而无所畏惧,张扬着,热烈着,去面对~ 抱紧那红色的记忆 牛安然 “请告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将记忆抱紧„„” 每当红歌的旋律在耳边飘荡,就会伴随着闻一多先生的话,撞击我澎湃的思绪。 红歌何尝不是一种记忆。那记忆,鲜艳的让人沸腾;那记忆,美丽的让人感动;那记忆,壮丽的让人敬畏。 红歌是一声声宣言:时代的车轮隆隆碾过,却绝不会带走一个民族的气骨和精神,带不走一个民族最神圣的坚守。 红歌是一首首誓词:心中,铭记民族的屈辱、坚韧;双肩,扛起中华民族的奋争、崛起。 声声红色的旋律在天地间飘荡,那红色的记忆,与你我的生命紧紧相依„„ (节选) 红,是一种色彩,鮮亮、明麗。 红,更像是一粒种子。种在生命记忆的土壤,就会綻放出热烈、绚丽的人生„„ ——后记 (三)、让个性积累成为一种习惯,我依靠集体的力量。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有概率组、向心力组、小蜗组、饕餮组、朴力组„„它们 是一个学习小组,也是一个个人。所有的个性积累工作,需要他们每一个人努力,更需 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还是举例子吧。 例如:病句类型的个性积累 1、小组内每一个人,都要建立自己的个性标志, 2、值日组长,集合本小组成员的个性标志,整合形成本小组的个性标志。 3、依据标志多少,集中选择具有标志性的病句,进行强化训练。 4、值日课代表根据各小组标志情况,形成语文学科班级个性标志。 5、老师参照有关数据,制定小组对抗赛的具体内容。 6、以小组对抗赛的方式,减少已有标志,同时发现顽固的标志。 当积累不再是一个笼统的集体概念,而是与个性相结合,通过有效地运用活动将其 变为一种自然的习惯,也许,一切就会变得简单。 浏览:156评论:64专家浏览2指导教师浏览25 评论列表 邹城市第二中学王秀文1小时前IP:221.194.*.*回复删除 个性积累,积累不幸,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 胶南市实验中学张艳艳1小时前IP:182.40.*.*回复删除 所有的个性积累工作,需要他们每一个人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指导教师崔桂静6 小时前IP:60.211.*.*回复删除 刘老师真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积累的好老师,向你学习。 指导教师何立军8 小时前IP:221.2.*.*回复删除 让积累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一种必不可缺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指导教师刘艳青8 小时前IP:112.242.*.*回复删除 让个性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消息快递: 被省专家推荐文章及作者 《精读为点,以点带面》 任凤焦 《阅读是自由的梦》 安琼 被指导教师推荐的文章及作者 《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 刘志文 《用好那只盛汤的碗》 刘志文 《积累:像奸商一样囤积居奇》 单增科 《精读和泛读之间,游走着智慧的灵魂》单增科 《让灵魂翩翩起舞》 谭菊 《厚积方能薄发》 谭菊 《寂寞的“积累本”》 任凤焦 《采来百花酿成蜜》 安琼 《积累与运用,打开文本教学的另一扇窗》王桂霞 《在精读与泛读之间,从容游走》 王桂霞 《让阅读教学有意义》 宫灵美 《语文学习不会“收其效于朝夕”》 宫灵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郭微微 《让积累的土壤中长出思想的庄稼》 姜海霞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肖平 《让学生动起来》 马海霞 《学做一个好导游吧》 宫本岩 《采得百花酿成蜜》 高连红 《在成就感体验中调动精读乐趣》 马胜云 《关于“泛读”的题外话》 宫常青 《得意而忘言》 李芳 《读书如饮食精、泛宜结合》 焉蓬勃 结束语——文摘选读 做有幸福感尊严感的老师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教师这一职业如今已置于全社会的审视之下。作为教师,究竟该如何应对,3月 19日,在太原市全民终生学习大讲堂上,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就此作了解答。 过去,教师在物质上是清贫者,人们对教师在感情上给予无限同情,以至于掩盖了这个职业的矛盾和问题。 现在,国家在物质上给予教师越来越多的保障,社会也提供了很多选择,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来塑造教师形象,马兆兴说:“我更想把这个题目交给老师进行思考。” 多种挑战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的要求今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和家长的期盼之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管理,但是一部分家长并不希望对孩子管得太严,这时老师就产生了矛盾心理。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面对众说纷纭的问题得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赢得社会不同方面对自己的理解、支持和欢迎,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体现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素养。 家长、社会的期盼有人感慨,上世纪,西南联大培养出多少杰出人才,言下之意,现在教育培养的人才少了。以前的教育是精英教育,那时能上西南联大的都是精英分子。今天的教育早已扩展到大众化阶段,这给教育带来很大挑战。现在很多家长不管孩子的资质、禀赋如何,都有一个很高的期盼,希望孩子上北大、清华。教育公平首先是机会的公平,而不是获得教育的公平。在进行中考的时候,如果让一部分人考另一部分不考是不公平,但是让所有参加中考的孩子都上同一所学校,这显然不可能,也不是教育公平的要义。 教育改革带来挑战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太原市现阶段的“小升初”政策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同时让一批 资质、禀赋不同的孩子在同一环境学习,这对教师是极大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教资质相对好一点的学生,也能教资质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教育首先是“有教无类”,其次是“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先得适应这种要求。 自身面临压力第一,师生关系。问一个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中美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在美国,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堂上,哪怕学生提出一个最愚蠢的问题,老师也会非常耐心地解答。”我们的课堂上,如果有学生问简单的问题,老师一定会先想,这是你这种程度的学生该问的么,有的老师甚至开始讽刺,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甚至连头都不愿抬起来看一眼。有的教师还自我安慰:“不是我没吸引他,是他程度太差。”但是美国老师一定会先想我为什么不能吸引他,要怎样吸引他, 第二,心理素质。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毕业后可能每月赚5000元,老师自己才赚2000元,有些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也导致一部分人在诱惑面前经受不住。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在道德上对教师又有很高要求,别人可以做的教师不能做。 第三,知识结构。现在很多教师只知道自己所教学科的东西,甚至只知道教材上的部分,与之交流起来,没思想,没观点,没看法。一个知识结构非常完备的教师,课堂效果肯定好,知识面越窄,知识结构越单一,教学难有进步。 为人师,要有尊严感幸福感 尊重别人是前提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就得先尊重别人,你给别人多少尊重,别人就还给你多少尊重。作为教育者,首先要尊重学生。16中的一位老师说:“教育中最可怕的不是学生犯的错误,而是在纠正错误时让他感到一颗冰冷的心。”对待学生要永远 抱有信心,也许你用尽了全力,他都没有大的改变,但是相信10年之后,当他想起你时会觉得非常温暖。 把持住道德底线面对诱惑,不能做与教师这个职业相违背的事情。现在因为个别教师有违反师德的行为,让教师群体颜面尽失。据一位家长反映,上课中间,某老师的手机响了,他(她)打了差不多5分钟,放下电话,不知道因为什么引起的话题,他(她)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在课桌上甩得山响,说:“以后你们一个月赚不到这个数,都不要来见我,我也不想见你。” 教育的过程是老师用符合道德标准的言行走向学生的过程,以不道德的言行想要达到道德的教育怎么可能,一些学校有“学生评教”一项,老师为了让学生给自己多画“满意”的勾,什么办法都使出来,让学生觉得不耻。 改变源于习惯 经常听到老师说,我的工作就是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日复一日,热情被消磨殆尽。习惯是改变人最大的力量。你今天晚上选择看书还是看电影,看电影吧。明天晚上选择看书还是跟朋友吃饭,吃饭去吧。看书永远被搁置,最后生活就由看电影、吃饭、聊天组成。可能别人选择了另一条路,10年之后,这两个人的差异一定会很明显。 怎么能让明天的工作跟今天的不一样完全由自己决定。有一个画家,画完画总爱让别人挑毛病,结果大家挑出的毛病又让他很郁闷,他的夫人很有智慧,说你为什么不让大家挑这画的好处。于是,他重新拿了画出去,让别人挑好的地方,结果大家指出了很多。 桃李满天下杜威先生说,每个人对社会都给予美好的理想,有的人为了实现理想当政治家,操刀改变社会,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那就当一个教育家,可以为未来的新社会培养公民。这样说来,老师正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一个新社会。 保持积极的状态时刻有目标,时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如意,能够智慧地调试,那你就生活在积极的状态中。16中的一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一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被评价为“一位普通的老师,一本平凡的著作”。为什么一位普通老师能够写出一本书,因为他有目标,当目标实现的时候,他感到的一定是幸福。 以名师为标杆,做有绝活的老师 独特的教学理念现在的老师似乎都在比赛谁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多,你布置5道题,那我布置10道题,增加学生负担不说,效果还不见得明显。于是,有位老师做了项改革,学生到他班上学数学,他保证学生课后不做一道题而且学得很好,这其中一定包含了这位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学相长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有的老师教龄看起来有30年,实际上他的教学经验只有5年—10年,此后的20年只是在吃以前的老本。现在很多教师只出不入,这样在教学上永远没有进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对老师是一个珍贵的机会,如果在30年的教学中一直在积累经验,最后一定会有大收获。 应该有绝活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根本没有位置的时候,也就是教育的力量消失的时候;如果每个老师身上都能有一点东西引起学生敬佩,这样的教育才有力量。有位女老师字写得很漂亮,每次她带新班级,转身在黑板上一写,台下一片“哇”的赞叹声,学 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教育就很流畅。北京四中解放前有两位老师很出名,一位叫“韩三角”,另一位叫“李几何”,名字的得来源于这两位老师一个教三角知识最棒,一个几何教得最好,而且无论什么程度的学生到他们那里,都能教得非常好。 让工作有新鲜感孩子是一天一个新样子的,教师一定要下工夫发现变化。罗丹说过“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带着应付差使的心,你肯定发现不了这种美。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马兆兴说:“教师群体应该率先实现这个目标。真正的名师一定是有尊严感幸福感的。有名师作标杆,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就要努力成为名师。路很漫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
本文档为【有意识地培养“积累意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