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听觉口语法

听觉口语法

2017-12-03 6页 doc 19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听觉口语法听觉口语法 1、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听障儿童都拥有可加以运用的剩余听力。 2、 配戴适当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电子耳之后,听障儿童可察觉到语音范围内多数的声音。 3、 听觉通道是认知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帮助下,听障儿童会得到以听觉通道正常发展语言的机会,而不必依赖视觉的学习。 4、 听力问题的诊断、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的配置与听觉的刺激,这些都必须及早进行,以免错失神经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5、 若未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及时开发听觉,音响的输入效果将会因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变差。6、 听觉口语治疗是以...
听觉口语法
听觉口语法 1、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听障儿童都拥有可加以运用的剩余听力。 2、 配戴适当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电子耳之后,听障儿童可察觉到语音范围内多数的声音。 3、 听觉通道是认知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在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帮助下,听障儿童会得到以听觉通道正常发展语言的机会,而不必依赖视觉的学习。 4、 听力问题的诊断、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的配置与听觉的刺激,这些都必须及早进行,以免错失神经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5、 若未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及时开发听觉,音响的输入效果将会因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变差。6、 听觉口语治疗是以正常语言之发展为架构,因此在大环境都支持的情境下,婴幼儿、儿童与养育他的人,若能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他们所学到的都将是最有效的语言。 7、 透过听觉通道来学习语言,将会连带发展出阅读的技巧。 一、 团队合作方式: 团队成员包括:听障儿童的家庭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听力师、听觉口语治疗师、儿童心理师、社工人员、职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遗传学家、语言病理师、校方人员、父母或养育儿童的人。所有成员都以支持与协助父母为目标。而由于听觉口语治疗师与父母往来频繁,所以双方尤其要维持良好的关系。Estabrooks(1994)特别提出一个听语治疗团队的模式,其中,听力师、听觉口语治疗师与父母则是最主要的核心人员(Simser, 1993;Estabrooks,1994)。 二、父母的深度参与: 三、 语言输入为主要的听觉刺激: 强调以"语言输入",而非使用周围环境的声音,做为孩子最主要的听觉刺激。因为要促进语言能力,唯有从"语言输入"本身着手(Simser,1993;Estabrooks,1993) 四、依循正常发展程序来教学: 课程中的五个主成分:听觉、说话、语言、认知、沟通,都是以正常发展为架构,因此听障儿童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相似,只是在开始时发展速度较慢(Simser,1993)。 五、强调听觉的运用: 听障儿童必须学习用听觉接收讯息,而非使用视觉。有时候,为了达到真正刺激听觉的效果,老师会运用一些技巧,以避免听障儿童并用视觉(即读唇)与听觉。这些技巧包括:遮住嘴型、与儿童平行而坐等等。听觉口语治疗师发现,强化听觉对孩子在发展说话、语言、认知、沟通时,将能产生良好的循环效应;亦即当他们听、说的能力增强时,说话、语言、认知、沟通等能力也会跟着进步,反之亦然。至于读唇则不必刻意教导,因为听障儿童在音响不佳的沟通情境中,自然会用上视、听并用的方式(Simser,1993;Estabrooks,1993,1994;Marlowe,1993)。 六、有效的听觉管理: 1. 72.7%的人将自己归属在听人世界 2. 26.7%的人将自己归属在听人世界及听障世界 3. 1%以下的人将自己归属在听障世界 4. 将近90%的听障者在上国中之前,已经完全回归正常学校 5. 77.6%的听障者可以使用电话 6. 75%的听障者,其配偶听力正常 7. 95%的听障者在高中毕业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注:回答此问卷者,有93%是重度或极重度听障者 陈淑云的《情景自然口语法》之运用方法和心得交流 <情景自然口语法>可以为很多不知道怎样展开语言对话的康复师或者家长提供素材并且扩展思路,我们很多家长用过后都说现在对着孩子说的话更多了,我觉得把各类优秀的在同一主题上加以整理后会觉得更全面,更适合孩子们学习! 我有个疑问:假如每个孩子都按这个学,那不是每个孩子对某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成一种模式的了? 我想既然说是方法,那么就是要我们掌握的是方法,而不是模式.书中罗列了很多的情景内容,并不是要让家长们简单的复制给孩子,而是家长掌握方法.开阔思路.将生活中的情景对话有机的结合, 及时地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展开训练. y?0?/漏 比如说在二、情景口语对话 <家> 里的内容.要求的是孩子熟练掌握和家有关的词汇,进而再提升到掌握短句,再完成组织语言的一个过程, N:畵.I?S 其中列举了24个对话问答.我们可以看第一个,"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名字叫什么,我叫?????? "在这里是一个答案几种问法,他所体现的是孩子的思维能力训练.而不是简单的模式言语训练.他需要孩子自己问句的 不同,并做出回答. 这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中,是只做一个提问.孩子做一个回答.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孩子机诫记忆.这样也就是模式训练.所以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说的很好.问什么答什么.可一改变提问的方法,就蒙了.比如我见过的一个孩子,语言清晰度很好,问"几岁啦?,今天吃的什么?你是衣服颜色是什么?我的衣服颜色是什么?回答的都非常好.然而转换了方式.问"你身上什么东西是蓝色的,我身上什么东西是白色的."那孩子的眼睛开始转向妈妈来寻求答案. 而在第19个对话里是给了一个提问若干答案的情景.19.你上幼儿园吗,可以回答"1,我不上幼儿园,2我上幼儿园.3.我在**幼儿园.4我今天不上幼儿园 5.我明天上幼儿园,通过回答句式变化.让孩子在思考中学习和理解语言的内容同时增加词汇量. 就这两个我简单的分析了一下,或许理解还不够深,请老师们指正, 我想这套方法.不是简单的提供教学的模式,而是方法.他所解决的就是孩子理解力的问题.因此对于生搬硬套的家长请注意及时改正.对于书中的内容要自己先理解,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 但我的孩子每次回答我的话(对话时)总是说很短的句子。是不是每一次我都要地求他说完整才行, 多了他很烦躁的。比如:你喜欢去麦当劳还是去肯德基,你想去哪里吃饭, 麦当劳。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 司机。(看见他舅舅开车送我们回家小家伙挺羡慕。)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有时候真的是很烦恼的。 哈哈! 我到是想不出来比你孩子更好的回答了. 就这两个问题这样的回答是最适合的.我们教孩子语言,就是要教孩子一种交流的技巧. 可能您是希望孩子这样回答"妈妈.我想去麦当劳吃饭." "妈妈.我长大后想做司机" 这样的回答是很完整,但要是对于一个正常孩子来说,也是很罗嗦的,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是按这样的模式回答问题,那么变化性就没有了.孩子简短有力的回答,应该是思考后的一个结果.而不应该视为偷懒或笨的现. 我们一直在句长、语法等等的框架中帮助聋儿建构一种一种僵化的语言模式,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来达到这些目标,殊不知,语言的真正意义在于运用,失去了在自然情景中的交流和运用,10000个模式也等于零,而只要能实现交往的目的,0.1也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8年前,我在新乡县遇到一个聋儿(我的定义,孩子的父母根本不这样认为),父母(均为大专学历)在孩子不到1岁的时候就为孩子验配了助听器,当时孩子2岁3个月,当我在当地康复机构的要求下劝孩子的父母到机构来训练时,孩子的母亲用现场和孩子的交流做了最好的拒绝回答,孩子用稚嫩的 童音,基本清晰的词汇和母亲毫无障碍的说笑,我无法让自己的劝说开始,我最终选择了放弃,而今孩子已经在正常小学就读,直到现在孩子的父母没有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聋儿。 虽然是一个个案,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道理,真正的语言教育就应该 是立足在自然情景下的交流中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归宿必然是交往,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你采用何种模式,运用什么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回答问题时用比较简短的句子,那还不算什么问题。 你的孩子可以用5-8字的句子来进行提问或用3-5句话叙述一件事情么, 如果不可以,你一定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具体方法可以用“参与法”和“把握法”。即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交流中,把握孩子的心理,帮孩子把他想说而不能说的话说出来,将他表达不清、表达不准确的意思表达清楚、准确。 当然,这个阶段最好能有您的爱人或其他家人配合您对孩子进行训练,给孩子正确的、自然的沟通交流的完整示范。使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表达,体验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带给他的乐趣,从而产生语言学习的兴趣。 这是一个聋孩子康复的必经之路,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如果您的孩子体验到了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带给他的乐趣,您孩子的康复就已成功一大半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正常幼儿园那边吸取他们的东西来填充我们语训的内容~ 我们的孩子除了听力上要视为“患儿”外,其他从心理和生理上来讲在他们首先就是孩子啊~应该以正常孩子的心态对待我们的这群孩子~~ 正常幼儿的语言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他们首先也是简单的词语回答,然后慢慢地过度到句子和完整的提问,讲述故事等等。对待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是同样的过程吧~ 先是简单的词语再是慢慢的到完整的句子。在日常的简单交流以口语为主,但孩子还是要慢慢地学会长句的书面表达~这方面又涉及到了书面语和口语教学的问题了,我想还是要以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口语为主,孩子会用简单的口语回答,我们在听到孩子回答完时立即给予孩子肯定,但工作还没有完,还要有意识的去以完整长句的形式重复一遍孩子刚才所说的话~比如:你喜欢去麦当劳还是去肯德基,孩子回答“麦当劳”我们马上回应“哦,知道了~宝宝喜欢去麦当劳吃饭啊~那下次你肚子饿的时候怎么告诉妈妈呢,然后很自然的就能引导孩子说出“妈妈,我想去麦当劳吃饭。”等这种长句啊~~~
/
本文档为【听觉口语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