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2017-10-14 6页 doc 19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随 笔 , 辛乙 l已 "礼义"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常常 会碰到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是什么?笔者注 意到,现代学者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都倾向 于把它理解为"礼意",即礼的内涵,"藏在礼 的形式后面的精神"(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页).如黄侃 《礼学略说》云:"何谓礼意?《郊特牲》日:'礼 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 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传记之言发 明礼意者,所在而是."(《黄侃论学杂着》,上 海古籍...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 随 笔 , 辛乙 l已 "礼义"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常常 会碰到的一个概念.它的含义是什么?笔者注 意到,现代学者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都倾向 于把它理解为"礼意",即礼的内涵,"藏在礼 的形式后面的精神"(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页).如黄侃 《礼学略说》云:"何谓礼意?《郊特牲》日:'礼 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 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传记之言发 明礼意者,所在而是."(《黄侃论学杂着》,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0,463页)就把《礼记》中的 "义"字解为"礼意";王秀臣《"礼义"的发现与 (孑L子诗论)的理论来源》中对"礼义"的定义 与之相同(《江海学-71j))2006年第6期);再如陈 桐生在其新着《礼化诗学》中称"西周礼乐制 度将诗乐纳入政治,宗教,外交礼仪之中,作 为达某种礼义的工具"(学苑出版社,2009, 58页),孔子"深谙礼义"(93页),也是将"礼 义"等同于"礼意"了.然而,中华民族自古被 称为"礼义之邦",这个"礼义"显然就不宜解 为"礼意".那么"礼义"产生之初的确切含义 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对此做一具体考察. 工首先,需要明确一下"义"的含义.先秦时 辗"义"本作"谊".郑玄《周礼?春官?肆师注》引郑 华司农语:"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 为'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说:"'谊', '义'古今字.则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仁义'字也."中山王方 壶铭文有"不用矍宜"句,则从出土文献的角度证明了战国时"礼义"作 "礼谊","璺宜"为省文.关于"谊"的含义,许慎《说文解字》云:"人所宜 也."可理解为"对于人来说合理,适当的事物".杨伯峻《论语词典》释 125 ]礼义一的含义及其发生 爹 "义"为"合理的,有道理"(《论语译注》附,中华书局,1980,291页),取的 正是"谊"的意思.许,杨二人的解释应是"义"在先秦时的准确含义. "礼义"之"义"也应取该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礼记?祭义》:"礼 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义"就是指"合理的,有道理的",这在 《礼记》中也有明确的表达,如:"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别,而理夫妇 之义也"(《昏义》);"理者,义也,节者,礼也"(《丧服四制》);"故燕礼 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射义》). "义"和"序"并提,显然也不是"含义"的意思,而是讲一种道理,与《乐 记》"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中的"理"字同义. 相应地,"礼义"也不是"礼意"的意思.张奇伟在其《论"礼义"范畴 在荀子思想中的形成》一文中指出:"苟子融礼与义为一体,生成一崭 新的范畴:礼义——由人之社会本性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人伦规则和 道德自律理性的'义'与'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基础之上的冠,婚,丧, 祭诸礼仪制度规范的'礼'的有机融合."(《北京师范大学12001年 第2期)我们认为,"礼义"的产生就是在"礼"的基础上融入了"义"之 "合理的,有道理的"这一含义,但仍以"礼"为核心,只不过它更强调礼 对于社会和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也正因如此,"礼"与"礼义"基本含 义相同,很多时候二者可以互换,如: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礼记?乐记》) 礼义以为纪„„礼义以为器.(《礼记?礼运》)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 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 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礼记?冠义》) 以上句中的"礼义"如果解释成"礼意"显然是说不通的,但如果把它们 替换成"礼",则无不可.张奇伟也指出"苟子在讨论中,多次以'礼'与 '礼义'互换使用,说明在荀子眼里,这两个词几乎等同"的现象. 既然"礼义"与"礼"含义大致相同,为什么还要有这一词语出现 呢?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动以及人们对礼的认识发生变化 有关.张奇伟认为"礼义"是荀子的创造,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在 126 ?随笔.札记0量?? *m"一:一一„一}„一 《苟子》之前,《孟子》,《礼记》中就已经出现了"礼义"的说法.只不过, "礼义"在《孟子》中出现过5次,在《礼记》中出现过18次,远没有在《苟 子》中出现过的106次多."礼义"的出现应该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春秋后期,"乐坏礼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儒家学者开始关注,探 究蕴藏在礼后面的道理,即"礼意".但当时并没有"礼意"的说法,它被 仍称为"礼",只是是更高层次上的"礼"礼仪——"礼"原来的所指,与 之对言时则被称为"仪",如《左传》记载: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夏侯谓女叔齐日:"鲁侯不 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日:"何为?自郊劳至于赠 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 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 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 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 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 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昭公五年) 子大叔见赵筒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 礼也."筒子日:"敢问何为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日: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则之.则天 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 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筒子曰:"甚 哉!礼之大也."对日:"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 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凸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大.不亦 宜乎?"筒子日:"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昭公二十五年) 诸如"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夫礼天之经也,地 之义也,民之行也"等,都是"礼意"层面的探讨了. 然而,儒家学者探讨礼意的终极目的并不是阐发蕴藏在礼后面的 旨意和精神,而是要由此证明礼之合理性,进而呼吁社会从各个方面 恢复和遵循礼.这体现的正是"礼义"的追求.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一下 "礼义"和"礼意"的关系了,即先秦儒家在论述礼义时,阐发了礼意.礼 127 意只是具体途径,礼义才是最终目的.这也许正可解释何以不是"礼 意"而是"礼义"出现在先秦哲学史上的原因. 我们不妨把春秋后期称为礼义的萌芽期.因为这时有关"礼义"的 思想虽然已经产生,但"礼义"作为一个语词尚未正式出现.《论语》中 没有"礼义"的说法.《左传》中"礼义"出现过两次: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 (成公十三年) 《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昭公四年) 但这里的"礼义"都应作"礼仪".第一个"礼义"与"动作","威仪"并列, 应指行为意义上的"礼仪",而不是抽象的"礼义".第二处所引诗句不见 于今本《诗经》,但产生年代应与之相仿.今本《诗经》也无"礼义"之说. 不过《小雅?楚茨》日"式礼莫愆",与"礼义不愆"句式,意思相类.《楚茨》 中的"礼"指的正是具体的礼仪,由此我们推知《左传》所引诗句中的"礼 义"也应作"礼仪"解.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左传》中的两处"礼义"也 应作"礼仪".前引郑玄注《周礼?春官?肆师》:"古者书'仪'但为'义'." 《说文》"义"正作"己之威义也"解,段《注》:"古经转写既久,肴杂难辨, 据郑,许之言可以知其意."所以,"仪",周时写作"义",汉时写作"仪". 《左传》中的两个"礼义"中的"义"字,应当是保留了古"仪"字的写法. 称春秋后期为萌芽期.还因为这时儒家虽然提出"礼"比"仪"更重要的 观点,从而将礼的内涵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他们所言的礼仍具有较强 的实义,即注重礼经国序民的实效性.李泽厚在周礼的特征时说:"它 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 系统化."(《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页)春秋儒 家对"礼义"的追求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即证明这一规范,系统的合 理性.《左传》中很多关于礼的言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如隐公十一年:"礼,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襄公 二十一年:"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 立,是以乱也."如此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寄托的儒家政治理想. 战国时期,随着地域国家制的出现,以西周宗法制为基础的周礼 128 随笔.札记-篓?„„,„':?s 几乎被完全摈弃了.正如顾炎武所言:"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 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 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 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 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 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EI知录》卷l3)与此同时,儒家却以空前 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事礼书的着述和整理.由于礼所依托的政治实体 已然崩溃,儒家对礼的探讨更倾向于"以希望导出一般性质的原则,与 适应时代的新形式"(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l,59页)."礼义"中"合理 的,有道理"的含义被格外强调,所以战国时期成为"礼义"正式形成并 逐渐被儒家学者普遍应用的时期. 《礼记?聘义》云: 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 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此众人之所难, 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 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 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 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 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 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 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 这段文字集中论述了礼,行,义之间的关系."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 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礼是可行的,因而是合理的,这便是 "礼义"一词所蕴含的思想深度.战国儒家大讲礼义,呼唤人们勇敢地 去坚守礼,践行礼,似乎与其时人们弃周礼如蔽履的现实形成鲜明的 对比.而这却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因为人们遵循礼的时候,它的可行 性及合理性是毋庸赘言的. 由于脱离它所依托的政治实体,战国时期"礼义"的抽象性也越来 越明显,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名词.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129
/
本文档为【“礼义”的含义及其发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