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2011-10-15 35页 ppt 3M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2475

暂无简介

举报
手阳明大肠经null大肠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1大肠1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2大肠2 (二)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
手阳明大肠经
null大肠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1大肠1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2大肠2 (二)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三)主治概要 本腑病——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 头面五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鼻塞等。 本经循行肢体病——颈项疼痛,肩、上肢外侧疼痛、麻木等。 热病大肠3大肠3(四)腧穴(共20穴,左右40穴) 1、商阳* (LI1)井穴 [定位]伸食指。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疼痛,手指红肿。 2.头面五官病症: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鼽衄,口干。 3.急救——昏迷、小儿惊风,高热,中风,中暑。 4.呼吸系统病症:喘咳胸满。 5.消化系统病症:腹满,肠鸣,泄泻,便秘。 6.其他病症:身热,嗜睡。 [刺灸法]向上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null 2、二间 (LI2)荥穴 [定位]侧腕对掌,半握拳。在食指本节(每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疼痛、指麻肿痛。 2.五官病症: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鼻衄。 3.消化系统病症:肠疾、大便脓血。 4.神志病症:多惊。 5.其他病症:腰痛、多卧嗜睡,身热,口干等。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null3、三间* (LI3)输穴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 (1)目痛,齿痛,咽喉肿痛。 (2)身热,腹满,肠鸣。 (3)手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向合谷斜刺;可灸。大肠6大肠6 4、合谷* (LI4)原穴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肘腕疼痛,指端麻木,半身不遂,痹症,痿证,肩周炎等证。 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阳明经前额痛)、眩晕、牙痛、目赤肿痛,鼻衄,牙关禁闭,痄腮,面肿,口眼歪斜,耳聋、耳鸣。 3.大肠病症: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 4.呼吸系统病症:感冒、咳嗽、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等。 5.妇产科疾病:经闭、痛经、滞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行,乳汁少,乳痈等。(与三阴交相配伍应用) 6.神志病症:癫狂、痫症、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晕厥、角弓反张。 7.其他病症:风疹、丹毒、消渴、尿闭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孕妇禁用。null [现代研究](1)合谷为针刺止痛常用穴位。(2)有临床资料表明,“补合谷泻三阴交”对原发性宫缩乏力所致的滞产有效,也有人用此法引产获得成功。(3)有报道,针合谷、足三里对流感流行期间人群有一定预防效果。大肠8大肠8 5、阳溪* (LI5)经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肘腕疼痛、半身不遂、腕痛连肘、手腕疼痛无力。(腕关节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2.头面五官疾病:头痛、耳鸣、耳聋、舌本强、吐舌、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目痛、目翳。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大肠9大肠9 6、偏历 (LI6)络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肢体病症:肩臂肘腕疼痛。 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鼻衄、目赤、耳聋、耳鸣、口眼歪斜、牙痛、咽喉肿痛、颊肿。 3.消化系统病症:泄泻、消化不良。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上肢6穴,主要治疗上肢疼痛和大肠腑病效果较好。大肠10大肠107、温溜 (LI7)郄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 (1)头痛,面肿,鼻衄,咽喉肿 痛,口舌肿痛,吐舌。 (2)肠鸣腹痛。 (3)肩臂酸痛。 (4)疔疮。 [刺灸法]直刺0.5~1.0寸; 可灸。大肠11大肠11 8、下廉 (LI8)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主治](1)头痛,眩晕,目痛。 (2)腹痛,腹胀。 (3)肘臂痛。 (4)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大肠12大肠12 9、上廉 (LI9)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主治] (1)头痛。 (2)半身不遂,肩臂酸痛麻木。 (3)腹痛,肠鸣,腹泻。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大肠13大肠13 10、手三里* (LI10)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 (1)本经所过肢体病症:肩臂疼痛、上肢麻木、半身不遂。 (2)头面五官病症:齿痛、颊肿、舌痛、口眼歪斜。 (3)消化系统病症:腹胀、吐泻、胃痛、胃胀。 (4)其他:针刺不当引起的上肢不适,感冒,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null [配伍] (1)、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喉,清热邪的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2)、配肩髃、合谷,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腹胀,吐泻。 (3)、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急性腰扭伤。 大肠15大肠15 11、曲池* (LI11)合穴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null[主治] 1.本经所过肢体病症:肩臂疼痛、上肢麻木、瘫痪、肘关节疼痛。 2.肠腑病: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 3.高血压 4.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痛、目不明、牙痛、咽喉肿痛。 5.其他病:湿疹、荨麻疹、丹毒、皮肤干燥、热病、风热感冒。 [刺灸法]:直刺1.0—1.5寸;可灸。null [现代研究](1)有报道针曲池穴可见胃、空肠、回肠蠕动有即时性改变,能使其蠕动弱者增强,强者减弱。(2)对阑尾炎患者,针足三里、曲池穴,无论在X线下观察或直接手术观察,均见阑尾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呈移位、摆动、排空加快等变化,有的还见到阑尾血管收缩,原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动物实验也证实,用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犬阑尾壁注射所致的阑尾炎模型,用强刺激手法针其“曲池”和“阑尾”穴,有肯定的治疗作用。(3)还有大量资料表明,针曲池,对血糖、血氧饱和度、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的调整作用,而且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及中风病人的血管舒缩、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均有改善作用。大肠17大肠1712、肘髎 (LI12) [定位]正坐屈肘,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肱肌。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侧副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1)肘臂酸痛、麻木、挛急。 (2)嗜卧。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大肠18大肠18 13、手五里 (LI13)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 (1)肘臂疼痛、挛急。 (2)瘰疬。 (3)嗜卧身黄。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可灸。 大肠19大肠19 14、臂臑* (LI14)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主治] (1)肩臂疼痛,颈项拘挛。 (2)目疾,瘰疬。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上斜刺0.8~1.5寸;可灸。 [现代研究](1)临床观察表明,针刺臂臑、内关、合谷等穴,对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等均有良好镇痛效果。(2)针臂臑等穴的镇痛作用在损毁下丘脑外侧区后明显下降,提示其针刺(电针)镇痛作用与下丘脑外侧区有关。大肠20大肠20 15、肩髃* (LI15)手阳明、阳蹻交会穴 [定位]外展上臂平肩。肩臂活动困难者可自然垂臂。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简易取穴: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的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 (1)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周炎,臂神经痛。 (2)上肢不遂。 (3)瘾疹,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大肠21大肠21[配伍] (1)、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2)、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3)、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现代研究](1)有人以肢体血流图为指标,证实按揉肩髃穴后能改善动脉弹性,减小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2)取肩髃、天宗、足三里等穴组成针麻处方,进行开胸手术,结果表明其镇痛效果较好,且对开胸后的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及血氧分压与酸碱平衡的波动均有调整作用,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大肠 22大肠 22 16、巨骨 (LI16)手阳明、阳蹻交会穴 [定位]正坐。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 (1)肩背及上肢疼痛,上肢 抬举,伸展不便。 (2)瘰疬,瘿气。 [刺灸法]直刺(微斜向外下方)0.5~1.0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可灸。大肠 23大肠 2317、天鼎 (LI17)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主治](1)咽喉肿痛,暴喑,梅核气。 (2)瘰疬,瘿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大肠 24大肠 24 18、扶突 (LI18)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主治](1)咳嗽,气喘。 (2)咽喉肿痛。 (3)暴喑,吞咽困难。 (4)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大肠 25大肠 2519、口禾髎 (LI19)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深层有上唇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等分布。 [主治](1)鼻塞,鼽衄。 (2)口喎,口噤。 [刺灸法]平刺或斜刺0.3~1.0寸;可灸。大肠 26大肠 26 20、迎香* (LI20)手、足阳明交会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 (1)鼻塞,鼽衄,鼻息肉。 (2)口喎,面痒。 (3)胆道蛔虫。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平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现代研究](1)本穴为治疗鼻病的首选穴,对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和慢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2)针迎香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
/
本文档为【手阳明大肠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