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2011-09-29 3页 pdf 311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7914

暂无简介

举报
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文学教学研究 2010.10 121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M X I A N D A I Y U W E N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 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 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 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 培...
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文学教学研究 2010.10 121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M X I A N D A I Y U W E N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 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 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 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 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 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 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 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 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 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 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 ○黄爱华 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 尔却沉沦于共在世界,从来没能进入自身世界。此外,卡什 的生存状态介于两者之间,他偶尔能进入自身世界,但更多 的时候却沉沦于共在。 四、结语 余华的《活着》给我们展现了人生存的极端状态,对处 于社会底层的福贵们来说,他们只需要也只能“活着”。挣 扎在生命的边缘,“活着”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现实。 《活着》无疑是一部优秀作品,引人深思,但作者为了让读 者理解“活着”,就只聚焦“活着”这种沉沦于共在世界甚 至周围世界的生存状态,而置现实多样的生存状态于不顾, 未免低估了读者。此外,为了使福贵的“活着”状态更加合 理,作者安排了七次亲人的死亡和三次熟人的死亡,更加显 得刻意,使《活着》与伟大作品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同是 “存在”主题的《我弥留之际》却通过众人物的独白给我们 展现了最原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活在不同世界的多样 的生存。其中,艾迪的死亡足以展现人性;达尔的感悟直击 人心;安斯的麻木令人震撼。不同的人物本来就活在不同的 世界,只有将人物还原于他应有的状态,在真实环境中作品 才会更有说服力。优秀的作者从作品中隐退,他是表现者而 不是创造者,更不是教育者,无需为读者限定主题,读者自 能评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着》与《我弥留之际》这 两部作品也“活在不同的世界”。 注释: [1]余华:《活着·中文版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版。 [2]缪川:《海德格尔的死亡观》,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8 期,第102-103页。 [3]威廉·福克纳著,李文俊译:《我弥留之际》,上海译文 出版社,2004年版。 [4]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著,吴蕙仪译:《从存在到存在者》,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李文俊译的《我弥留之际》误将“be”译为“是”,此处 更正为“存在”。 [7]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8]夏可君:《F u g e:海德格尔的世界问题》,江苏社会科 学,2000年,第5期,第45-50页。 (米莉 浙江省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文学教学研究 2010.10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M122XI A N D A I Y U W E N 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 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 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 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 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 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 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 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 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 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 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 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 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 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 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 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 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 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 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 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 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 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 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 雪》、《菊花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 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 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 文学。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 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 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 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 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 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 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 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 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 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 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 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 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 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 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 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 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 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 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 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 “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 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 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 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 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 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 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 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 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 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 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 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 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 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 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 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 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 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张幼良.谈谈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变革[ J ] .常熟高专学 报,2000,(6). [4]廖文华,陈芒.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赣 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6). (黄爱华 辽宁省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 116000)
/
本文档为【外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刍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