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企业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2011-09-27 4页 pdf 79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6061

暂无简介

举报
企业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市场广角 Market Economy & Price 2010年第7期30 王 靖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金 融危机的波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广东东西两翼、粤东山区和省外转移。在珠三角产业大转 移的过程中,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 状,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企业的功能定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 企业作用 珠三角地区 中图...
企业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市场广角 Market Economy & Price 2010年第7期30 王 靖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金 融危机的波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广东东西两翼、粤东山区和省外转移。在珠三角产业大转 移的过程中,企业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现 状,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企业的功能定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 企业作用 珠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4-1618/F(2010)07-0030-03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产 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决定启动产业和人口 的“双转移”,即在珠三角地区实行“腾笼换鸟”, 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制造环节向广东的东、西、北部 地区转移,同时吸引东、西、北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以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 结构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广东产业转移一方面承载着区域协调发展的使 命,另一方面也是解决珠三角地区发展瓶颈的一个 途径。结合当前的经济背景,立足珠三角产业发展实 际,本文根据产业转移理论,结合广东省产业转移现 状,就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展开阐述,以待能为 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政策帮助。 一、引言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 因素,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在资源供 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将处于创新、 成熟或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与行业的产品生 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从其发生的地域范 围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区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 是指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 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 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 业为主导,政府则应当对这一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 扶植。产业转移不能是仅仅依靠政府招商,产业转移 说到底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选择。 二、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纵观众多文献,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是 从产业转移的理论根源、集群视角下的产业转移、产 业转移中的生产模式、产业创新以及产业转移中出现 的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析,核心思想——企业在 产业转移中起主导作用。 1.产业转移的理论渊源 产业转移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是企业实 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苏扬 (2008)认为,产业转移源于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古典 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 (1)传统的以企业区位选择为中心的区位理论 的形成主要是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它最初是解释农 产品的来源问题,与其有关的两个互补性理论分别由 作者简介:王靖,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 企业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市场广角Market Economy & Price 2010年第7期 31 李嘉图(1821)与杜能(1826)提出。新古典经济学 认为,企业区位选择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 标的自发行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市场及技术条 件,使企业面临成本与收益的取舍,从而也得出一个 区位选择矩阵。(2)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 与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所决定的企业区位 选择、区域生产力布局及区域发展模式观点不同,该 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所引起的聚集经济、递 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等角度 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从这个 角度看,企业是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体而在 产业转移中起到主导作用的。 2.集群视角下的产业转移 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在空间 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集群特征,是一种“分散的集中”。 隋映辉等(2007)认为全球产业转移形成的集群路径有 多种形式,包括跨国公司转移带动集群形成,产品“外 包”带动的集群形成,以及创新本土化带动的集群形 成。彭一峰(2007)认为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有利于避 免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成 本和提升区域品牌,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做法,其 中一点就是要主动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企业的投 资往往会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投资,形成以点带面 的良性产业发展格局。朱华友等(2008)将产业转移的 集群路径形式归纳为四大类:(1)跨国公司转移带动 集群形成;(2)通过龙头企业的迁移带动形成集群; (3)制造业中生产外包形成产业集群;(4)承接地工 业园区的建立带动集群形成。 3.产业转移中生产模式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伴随着国际生产方式的演进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王小进等(2008)研究了国际产业 转移中生产模式的变迁,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组织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 也发生重大变革与进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次 第出现了福特制、丰田制、温特制和最近出现的国际 生产网络等生产模式,对产业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四 种生产模式的出现,无不是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的。 4.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创新 产业转移不会天然地推动承接地的技术进步。在 国际产业转移中,有固定与发达国家技术级差的可能 性。由Posner提出并由Hufbauer等人发展起来的“技 术差距理论”认为,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 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差距,向国外出口这 种新产品;然而当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跨国 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后,就 能模仿生产减少进口,并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优势向技术领先国家出口这样的产品;这时,技术领 先国的创新利润将逐渐消失,但它们可以通过不断引 入新产品和新流程,制造新的技术差距,如此循 环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从 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出发只会把落后技术向外转移, 产业转移不会带来国外最先进技术。 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加大技术投入的 力度,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跳跃性发展,才能 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5.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转移中已经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需要 企业作为主体加以防范和解决。王海霞(2008)认为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她指出,东业西移对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 响。如果忽略了这些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 业,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 效,甚至会延缓西部的发展。 产业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恶化问 题。发达地区产业向边缘地区的转移会使落后地区 的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若处理不好则会反过来 影响经济发展。由于地区间环境标准存在梯度差,可 能会为发达地区已经或日趋淘汰的与环境不友好的技 术、产品“搭便车”转移到不发达地区提供了条件。 二是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不发达地区如果盲目承接发 达地区产业转移可能会影响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导致 产业结构失衡。承接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容易 造成经济落后地区一味的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缺乏 创新,使得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低附加值化,在一定程 度上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间。而且,随着产业转移的 市场广角 Market Economy & Price 2010年第7期32 延续,还会不断地强化这种结构,形成相当大的结构 刚性使得结构转换升级的代价上升。 三、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现状 近年来,由于珠三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受 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制约导致营商成本快 速上升的影响,珠三角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 企业陆续关闭或外迁,形成了产业转移现象。从迁往 地区看,主要包括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国内其他 落后省区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迁移,具体而言 是向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营商成本更低或 政策更优惠的其他地区迁移。 遵循梯度转移的理论,广东省是处于经济发展的 高梯度上,应向梯度低的地区(如粤北山区、贵州) 转移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以腾出空间承接 与高新科技、服务业相关联的国际产业和资本,进一 步提升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和服务功能,加快经济 国际化步伐,并以资本、技术、信息和产业链节点为 纽带,辐射带动欠发达地区。这样,通过大力拓展内 外两个市场,逐步构建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自 身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有两大路径:一是向广东省外转 移。这一类转移更多地带有产业全国布局的味道,其战 略目的或是为了靠近内销市场,或是为了靠近原材料基 地。另一个路径则是省内转移。省内转移的驱动力有两 个:一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二是着眼于获 取更具规模的土地空间,使二三十年来在珠三角零散布 局的工厂在新的空间里进行整合,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珠三角企业的省内转移即指产业整合与产业提升。 从对于珠三角地区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中,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中对于企业主导地位的肯定。李 文溥(2007)认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促进泛珠三角 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因 为它将有力地提高企业因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 而获得的有形、无形资产的产权收益,当这些资产产权 为企业所在地区居民所有,所在地区将分享产业结构 升级和地区间转移的企业产权收益,因此,存在着促进 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的正向激励。彭连清、詹 向阳(2007)认为,随着产业和劳动力的持续集聚,珠 三角地区产业重型化和高技术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 型产业开始出现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向。产业转移是 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政府主要起引导和服务作用。周 边欠发达地区要抓住珠三角产业向外转移的契机,促 进本地农村劳动力由大规模异地转移向就地或就近转 移模式转变。伍凤兰(2007)认为,产业内部的结构差 异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导致泛珠三角各省区第一产 业在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上存在一定的阶梯状差 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比较优势转换、 政府推动与政策引导等诱使第一产业在区域内梯度转 移。在以市场导向为主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有效 干预将加速实现区域内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政策建议 结合珠三角产业布局的现状以及产业结构政策 等,笔者认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的问题: 1.产业转移是企业的市场行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是企业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企业自主选择转移 的产业类型和转移地。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 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平 台,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一是要建立 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二是要营造良好的产业 区域转移环境。积极推进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圈 的市场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要尽快建立起区域内统一 的要素市场,这样才能为珠三角产业的成功转移提供 良好的市场软环境。 2.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实施园区、大企业 和名牌带动战略 实施园区带动,加快产业园区、专业镇、特色产业 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和创新服 务平台,建设集约型园区和特色专业镇,提升园区经济 和镇级经济的集约化发展水平。实施大企业带动,积极 引进和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大的产业项目,推动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和产业对接,形成专业 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中小企业集群。还必须具有长 远眼光,实施名牌带动,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企业、名 牌产品,强化中国区域品牌,构筑名牌群体优势,吸引 (下转第16页) 调查 Market Economy & Price 2010年第7期16 部门对已取得开采经营权的采砂企业,按照标的的开 采范围和年采砂量进行严格监督检查,防止国有矿产 资源的流失。 (三)加强河砂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加强河砂市 场价格调控监管,规范引导河砂市场健康有序经营。 物价部门要会同水务、国土等部门对获得开采经营企 业的采砂成本进行监审,为平抑河砂市场价格和下一 轮招投标提供依据。 (四)加强监督检查和宣传力度。物价部门加强监 督检查,规范河砂销售的明码标价工作,积极引导砂石 行业协会、经营企业遵守国家相关价格政策,做到合法 经营、诚信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河砂市场价格秩序。 对采砂企业不明码标价,或由行业协会拟定河砂价格, 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按价格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五)防范和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凡招投标工 程,无论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还是定额计价,均应 在招标文件和工程发承包合同中对河砂价格的升降幅 度作出明确约定,并以此规范工程发承包双方的履约 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利益。 (六)必要时启动河砂价格临时干预。砂石 价格属于市场放开的商品,价格由市场需求决定。如 果某个地方的河砂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暴涨,可以由市 政府向省政府启动河砂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实行调价 备案,以平抑河砂价格。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省人大常委会[第40号]公告. [2]省水利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 条例>的意见的通知》(粤水建管〔2008〕99号). [3]韶关市政府办《印发韶关市贯彻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 施意见的通知》(韶府办〔2008〕225号). 优势产业的进入,带动优势产业集约发展。 3.要结合省情突出特色主导产业 不论是产业移出地区,还是产业移入地区,在推 动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时,都必须因地制宜选好 本地主导产业,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不能“饥不择 食”、“遍地开花”,否则就会出现简单转移、重复 建设、产业分散、项目落后等现象。那些仅为追逐优 惠政策而产生的简单产业转移无法给移入地区带来真 正有效的产业升级,而且一旦优惠政策出现调整,这 些“候鸟企业”就会离开以寻求更优惠的政策。因此 移入地区必须主动以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与环境来促 进移入产业扎根本地。 4.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如果承接能耗较高、污染 较大的产业转移项目,要改造后再投入运营,不能随 意引进,通过摸索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好的发展模 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要 完善地区的地方环境标准,加强招商引资的审批管理。 5.承接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承接技术转 移与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 创新,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构筑平台、抢抓机遇,加 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政府更应当发挥必要的调 控作用,一是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包括加强知 识产权保护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通过规划和协 调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和 供给,营造良好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环境。 二是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 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 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 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参考文献: [1]苏扬.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商界.2008(3). [2]隋映辉,解学梅,赵琨.全球产业转移:分散化、集群路径与规制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8). [3]彭一峰.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冷思考[J].商场现代 化.2007(12). [4]朱华友,孟云利,刘海燕.集群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的路径、动因 及其区域效应[J].社会科学家.2008(07). [5]王小进,何奇,频蒲银.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模式的变迁[J].商业 营销.2008(11). [6]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商业 时代.2008(3). [7]李文溥.自主创新能力与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问题探讨[J]. 东南学术.2007(5). [8]彭清连,詹向阳.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 转移模式的演变[J].当代经济研究.2007(5). [9]伍凤兰.泛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湘 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上接第32页)
/
本文档为【企业在珠三角产业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