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各国驱逐舰

2011-09-18 50页 doc 3M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7905

暂无简介

举报
各国驱逐舰世界各国驱逐舰(112p) 孔茨级驱逐舰 美国海军大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1957年开工建造,1958年下水,1960年服役,本级舰共10艘。于1958年下水的“孔茨”号导弹驱逐舰是最早装备反舰和反潜导弹的驱逐舰。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全载/吨):5800 舰尺度(长/宽/吃水/米):156.2/15.9/7.1 航速(节):34 续航力(海里/节):5000/20 燃料储备(吨):850 舰员编制(官/兵):21/356 动力装置(类别/功率/匹):锅炉4台/85000 武器系统:1-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
各国驱逐舰
世界各国驱逐舰(112p) 孔茨级驱逐舰 美国海军大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1957年开工建造,1958年下水,1960年服役,本级舰共10艘。于1958年下水的“孔茨”号导弹驱逐舰是最早装备反舰和反潜导弹的驱逐舰。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全载/吨):5800 舰尺度(长/宽/吃水/米):156.2/15.9/7.1 航速(节):34 续航力(海里/节):5000/20 燃料储备(吨):850 舰员编制(官/兵):21/356 动力装置(类别/功率/匹):锅炉4台/85000 武器系统:1-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鱼叉四联反舰导弹发射 器;1-标准双联防空导弹发射器;1-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发射器;6-反潜鱼雷发射管;电子和雷达系统:海军战术指挥系统;塔康战术导航系统;WSC-3卫星通讯;SPS-48/37对空雷达;SPS-10对海雷达;SPG-53H炮瞄雷达;MK76/68/11/111火控雷达;SPG-55B制导雷达;电站功率(千瓦):4000 阿根廷MEKO360级导弹驱逐舰 排水量:满载3000吨 规格:全长362。5英尺(110。5米),全宽43。6英尺(13。3米),吃水12。8英尺(3。9米) 搭载机:一架反潜直升机(可依各国需要选择不同直升机) 装备:鱼叉反舰导弹发射器8具、Mk29海麻雀防空导弹发射器一具、Mk45127毫米两用炮一门、25毫米海天顶近迫武器系统4具、324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 主机:4具MTU20V1163柴油发动机(22536轴马力),航速27节。 MEKO概念的基础,是由德国的布隆&渥斯造船厂发展出来的,是指一系列符合MEKO/FES规格的标准船体及经由标准界面安装于舰体的自含模组。武器功能用舰炮、导弹发射器及反潜火箭发射器的安装,这些单元被嵌入由塑胶及树脂复合而成,用以移动静态及动态负荷至船体结构的单元基座中。可供这些基座配置的武器包括奥图马反舰导弹、角蝰防空导弹、127毫米炮及布瑞达双联装40毫米防空炮。其实由这项系统极富弹性,因此几乎任何只要大小重量近似的武器皆可被采用。 目前MEKO系列最大的是MEKO360级,是一种对世界各地不同的任务形态所设计,能适应任何气候状况的通用驱逐舰。现在已有5艘服役,其中阿根廷4艘:布朗上将号、阿根廷号、赫洛依那号、萨兰第号,阿尔及利亚一艘:阿拉度号。较小型的MEKO200则更受欢迎,土尔其海军拥有4艘:勇猛号、特加德。雷斯号、征服者号及闪电号,且另各有两艘在德国及土尔其国内建造中。葡萄牙海军也在1990至高91年间有3艘加入服役:达伽马号、凯贝洛号及瑞尔号。 德国海军近来与布隆&渥斯造船厂合作建造一种新型驱逐舰,名为Type123,其排水量为4275吨,较现有的MEKO系列大。Type123将采用布隆&渥斯造船厂为MEKO级所发展的模组化建造技术,而MEKO的外销订单已使德国获得了不少模组化建造的经验,而MEKO级驱逐舰亦跃升为当今各国现役舰艇中,最成功的设计之一。 澳大利亚 佩思级导弹驱逐舰 排水量 3370吨(标准),4618吨(满载) 主尺度 134.3X14.3X6.1米 航速 30节以上 续航力 6000海里/15节 鱼雷 2座3联装鱼叉雷发射架 导弹 1X标准MR防空导弹、2座伊卡拉反潜导弹 火炮 2门127毫米炮 该级舰现役3艘(38.39.41),与美国亚当斯级驱逐舰相似,首舰佩思号于1965年服役。为延长服役期,该级舰1972-76年进行了改装后,1985年又开始第二次改装。 查尔斯.亚当斯级驱逐舰(Charles Adams Class) 研制国家:美国 研制单位造价现状:全部退役 一、概述 “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海军的防空主力舰种之一,其舰体与动力系统的设计乃是以前一代“福雷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Forrest Sherman Class)驱逐舰为基础。首舰“查尔斯·亚当斯”级于1958年开工建造,1959年下水,1960年服役,1960年至1964年,该级舰共建成服役23艘,1989年至1993年退役完毕。 二、性能指标 标准排水量是3370吨,满载排水量是4500吨。舰尺度(长/宽/吃水/米):舰长133.2米,宽14.3米,吃水7.3米,航速35节,20节速度航行时续航力为8000海里,燃料储备900吨,舰员编制354人,其中军官24人,士兵330人,4座锅炉和两台蒸汽轮机构成它的动力装置,双轴单舵推进模式,总功率5.145万千瓦,电站功率2000千瓦。 三、结构特点 上层建筑为铝合金、以续航力大而闻名的“查尔斯·亚当斯”级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美军舰艇风格,其造型设计与装备配置等与现代的舰艇大异其趣,还是存留一些二战时代美国驱逐舰的影子。两门MK-42型127毫米舰炮分别位于舰首与舰尾,八联装MK-112(后来换成MK-16) ASROC发射器位于舰身中段前后船楼与两根老式圆柱状烟囱之间,而MK-10“鞑靼人/标准”防空导弹发射器则位于舰尾,而且是全舰位置最尾端的武器,正挡在舰尾MK-42主炮之前。 对一种不到五千吨的驱逐舰而言,查尔斯·亚当斯级的武装堪称相当齐全,同时拥有“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以及“鞑靼人”(Tartar)/“标准”区域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其代价就是舰上没有空间再增设直升机甲板以及直升机库,使其反潜性能受到限制。 四、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1.武器装备 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座MK-10双臂旋转导弹发射器,发射“鞑靼人”或“标准”防空导弹,载弹40枚,可再装填;1座八联装MK112导弹发射器,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载弹40枚,可再装填;6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MK32反潜鱼雷。 2.电子设备 包括:TDS战术指挥系统;“塔康”战术导航系统;WSC33卫星通讯;它的3座标雷达是远程SPS-39型,导航雷达是LN-66型,对海艘索雷达是SPS-10型,导弹制导雷达是SPG-51C型,炮瞄雷达是SPC-53A型。另有AN/SQS-23声纳系统1套。 五、发展演变 在服役生涯中,“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历经多次现代化改良工程,例如接受新威胁提升(New Treat Upgrade,NTU)改良。 该级驱逐舰从第一艘“查尔斯·亚当斯”号(DDG-2)到第十四艘(DDG 15)均使用MK-10双臂旋转导弹发射器,弹舱容量四十枚。虽然MK-10也能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但是该级舰上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全部装填于舰身中段的八联装发射器内,MK-10的弹舱则全部装填防空导弹。后来从第十四艘开始,改装MK-13单臂发射器来取代MK-10,该舰之后的9艘(DDG-16~24)舰也全部改装MK-13导弹发射器。MK-13的弹舱容量也是40枚,而且增加了“鱼叉”反舰导弹的使用能力。 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已经老迈的“查尔斯·亚当斯”级与同样属于早期导弹驱逐舰的“孔茨”级全部陆续退役,接替它们的是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美国海军新锐“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除了美国海军外,澳大利亚与联邦德国也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各采购三艘该型舰。依照美国海军惯例,在美国生产且外销他国的军舰,即使买主在该批舰艇上使用自订的编号,照样排入美国海军本身同类舰艇的序号;因此澳大利亚采购的三艘被美国海军编号为DDG-25~27,而三艘售予联邦德国的则占用了DDG-28~30,所以这六个号码在美国导弹驱逐舰中就成为空号。 澳大利亚于1962年向美国采购三艘“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与美国自己装备的“查尔斯·亚当斯”级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取消舰身中段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器,在此加装一个结构物,并在这个位置安装澳大利亚自制的“依卡拉(Ikara)”反潜火箭系统。这三艘舰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2001年陆续退役。联邦德国采购的三艘则在1969至1970年服役,而这批舰艇也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除役完毕。 俄罗斯“无畏”级导弹驱逐舰 无畏级导弹驱逐舰的第5艘舰 “维诺格拉托夫海军上将”号 该级舰的2个机库是并排布置的,用倾斜升降坡道与飞行甲板相连。舰上设有三防(核生化)和损管设备及海上补给装置。安装了主动减摇装置,箔条诱饵发射装置位于前桅的两侧和鱼雷发射管的内侧。“笼瓶”(CAGEFLASH)天线安装在主桅架上以及机库顶桅杆上。有迹象表明在SS-N-14发射装置的下发射管上有核武器释放机构或保险装置。 满载排水量:8500t。   标准排水量:6700t。     舰总长:163.5m。       舰宽:19.3m。 吃水:7.5m。 飞行甲板:长20m,宽18m。 航速:29kh。 续航力:2600n mile/30kn,7700n mile/18kn。 人员编制:249人(其中29名军官)。 动力装置:COGAG。2台燃气轮机,功率40.8MW。2台燃气轮机,功率10MW;双轴。 导弹:8座SA-N-9“长手套”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指令制导,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2km,飞行速度2Ma,战斗部重15kg,射高3.4~12192m,64枚导弹,4个发射通道。这些发射装置均布置在船体结构内部,用1.8m直径的盖板盖住。其中,4座位于首楼上;2座位于鱼雷发射管之间;2座位于后甲板室前端的反潜深弹发射指之间。   2座四联装彩虹设计局(RADUGA)SS-N-14“石英”反潜/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指令制导,射程55km,飞行速度0.95Ma,战斗部为5kt当量的核弹头或40型鱼雷或E53-72型鱼雷。若换装舰对舰导弹,其射程为35km,战斗部重500kg。 舰炮:2座100mm/59火炮,仰角85°,射速60发/min,射程15km,弹重16kg。4座AK 630 30mm/65火炮,每座6管,仰角85°,射速3000发/min,射程2km。 鱼雷:2座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发射53cm鱼雷。 反潜深弹:2座RBU 6000型12管回转式反潜深弹发射装置,射程6000m,弹重3lkg, 水雷:布放26枚水雷的布雷轨。 对抗措施:2座PK-2和8座PK-10箔条诱饵发射装置。美国气幕型降噪装置。2部“足球”B(“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以后舰),2部“酒杯”(电子侦察设备),6部“半杯”激光报警器(“列夫琴科海军上将”号以后舰),2部“坐钟”(电子干扰 设备): 火控系统:MP145雷达和光电系统。2部“冠钟”和“圆屋”C数据链。 雷达:对空搜索——“支柱对”雷达,F波段。“顶板”三坐标雷达,D/E波段。   对海搜索——3部“棕榈叶”雷达,I波段。   火控——2部“眼窝”雷达,F波段(用于指控SS-N-14导弹)。2部“十字剑”雷达,K波段(用于指控SA-N-9导弹)。“鸢声”雷达,H/I/K波段(用于指控100mm舰炮)。2部“低音帐篷”雷达,H/I/K波段(用于指控30mm舰炮)。   “塔康"——2部“圆屋”战术导航系统。   敌我识别——“盐罐”A和B型,“箱杆”A和B型。   舰载机进场控制系统——“防蝇纱”B(安在右舷机库)。2部“蝇钉”(nySpike): 声呐:“马颚”(“多项式”POLINOM)主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呐,低/中频。“牝马尾(鼠尾)”主动搜索可变深声呐,中频。 直升机:2架卡-27“蜗牛”A直升机。 法国 导弹驱逐舰队“卡萨尔”号 “卡萨尔”级驱逐舰(F70AA)是在“乔治·莱格”级反潜驱逐舰的基础上,利用与其相同的船体,加装不同的武器装备和动力系统,以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价格设计建造而成的。主要考虑为各类编队担负防空任务,其作战使命是为法国航母编队和其他水面舰艇编队进行防空保障。是一级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新型驱逐舰。   该级舰总体设计十分合理:舰首呈一 5@的负鞍弧,增大了舰炮射击时的扇面;踞部吃水浅,因而中低速航行时阻力较小。舯部舰桥位置后移,可减小在大风浪情况下海浪对其冲刷。舰上作战系统配置方便、简单,十分利于作战。该级舰采用了“塞尼特”—6作战指挥系统和“织女星”武器控制系统。各个分系统既能独立工作,又能通过总线相互传递信息;而大系统通过数据总线与中央计算机相联。上述配置方法,使作战系统在作战情报系统发生故障时,具有重新组合能力。该级舰采用了当今比较先进的通气技术和机舱内气垫屏蔽等措施。“卡萨尔”级还是法国海军首次采用CODAD联合动力装置的舰。该级舰现役 2艘。首制舰“卡萨尔”号于 1982年 9月动工兴建,1985年 2月下水,1988年 7月加入现役。第二艘“让·巴尔”号(D615)于1990年服役。 “卡萨尔”级的上层建筑是由铝合金制造的,中弹起火遇高温时容易熔化,因而抗毁能力较差。 主尺度:舰长139.0米,舰宽14.0米,吃水5.5米(含声纳罩6.5米) 排水量:3900吨(标准)/4700吨(满载) 航速:29.5节 续航力:4500海里/24节;8200海里/17节 舰员编制:244名(军官22名) 动力装置:4台SEMT-Pielstick 18 PA6 V 280 BTC型柴油机,功率43200马力;双轴. 舰炮:1座Mod68型100毫米舰炮;2座20毫米"厄利孔"速射炮. 舰空导弹:1座双联装Mk13型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40枚"标准"SM-1MR舰空导弹;2座"萨德拉尔"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12枚"米斯特拉尔"舰空导弹. 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飞鱼"MM40型导弹发射装置. 鱼雷:2具324毫米KD 59E鱼雷发射管,发射ECAN L5 Mod4型鱼雷,备10枚鱼雷. 搜索雷达:DRBV 26C型对海搜索雷达;DRBJ 11B型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导航雷达:1229 DRBN 34A型导航雷达. 火控雷达:2部SPG-51C型火控雷达,G/I波段;DRBC 33A型火控雷达,I波段. 声纳:DUBA 25A型(D614)声纳/DUBV 24C型(D615)声纳. 电子干扰:2部"达盖"和2部"萨盖"干扰火箭发射装置. 作战数据系统:Senit系统和OPSMER命令支援系统,11和14号数据链. 舰载直升机:1架"山猫"或"黑豹"直升机. 舰名舷号建造厂动工日期下水日期服役日期 卡萨尔 614 洛里昂海军船厂 1982.9.3 1985.2.6 1988.7.28 CASSARDD 让·巴尔 615 洛里昂海军船厂 1986.3.12 1988.3.19 1991.9.21 JEANBARTD 法国 图尔维尔级驱逐舰 “图尔维尔”级驱逐舰(有人将其划为护卫舰)也称“F67”型,其主要作战使命是防空和反潜。该级舰共建有3艘(舷号从D610至612),首制舰“图尔维尔”号于1970年3月16日开工建造,1972年5月13日下水,1974年6月21日开始服役。 主尺度:舰长152.9米,舰宽16米,吃水5.7米 排水量:5905吨(满载) 航速:32节 续航力:5000海里/15节 舰员编制:301名(军官21名) 动力装置:2台蒸汽轮机,功率58000马力,双轴. 舰炮:2座100毫米舰炮;2座单管20毫米炮;2座12.7毫米机关炮. 舰空导弹:1座八联装"响尾蛇"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26枚). 反舰导弹:6座"飞鱼"MM38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备弹6枚). 鱼雷:2具324毫米KD 59E鱼雷发射管,发射ECAN L5 Mod 4型反潜鱼雷. 电子设备:DRBV 26型预警雷达;DUBV 23型舰壳声纳;DUBV 43型变深声纳;DSBV 62C型拖曳声纳;DRBC 32D导弹发射控制系统;ARBR 16监听器;ARBB 32干扰机;2部"西洛斯"诱饵;SLQ-25"水精"拖曳鱼雷诱饵. 舰载直升机:2架"山猫"反潜直升机. 编号/舰名 建造 下水 服役 F606 / D612 De Grasse 1972.6.14 1974.9.30 1977.10.1 F605 / D611 Duguay-Trouin 1971.2.25 1973.6.1 1975 9.17 F604 / D610 Tourville 1970.4.16 1972.5.13 1974.6.21 法国 絮弗伦级导弹驱逐舰 该级舰共2艘(D602,D603)首舰1967年服役,该级舰共2艘(D602,D603)首舰1967年服役。 休弗伦级最明显的特征是位于舰桥上的巨大球状物,该球状物中包括DRBI 23三维雷达。整体而言,休弗伦级是一性能优异的驱逐舰,它的武装配置均衡,航行时的稳定度亦今人激赏。马拉风反潜火箭提供了长程反潜火力,同时也省略了直升机甲板和机库的空间。 主尺度:舰长157.6米,舰宽15.54米,吃水7.25米 排水量:5335吨(标准)/6780吨(满载) 航速:34节 续航力:5100海里/18节;2400海里/29节;2000海里/30节 舰员编制:355名(军官23名) 动力装置:2台蒸汽轮机,功率72500马力,双轴. 舰炮:2座100毫米火炮;4座20毫米火炮;4座12.7毫米机关枪. 舰空导弹:1座双联装"马祖卡"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48枚). 反舰导弹:4枚"飞鱼"MM38型反舰导弹. 鱼雷:2具324毫米KD 59E鱼雷发射管,发射ECAN L5 Mod 4型反潜鱼雷(备雷10枚). 反潜装备:1座"马拉弗恩"AWS反潜作战系统(备13枚火箭). 电子设备:DRBI 23型对空搜索雷达;DRBV 15A型对空搜索雷达;DUBV 23型舰壳声纳;DUBV 43型变深声纳;DSBV 62C型拖曳声纳;2部DRBR 51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ARBR 17型监听器;ARBB 33型干扰机;2部"萨盖"干扰火箭发射装置;SLQ-25"水精"拖曳鱼雷诱饵. 编号/舰名 开建 下水 服役 D603 Duquesne 1964 .2.1 1966.2.12 1970 .8.1 D602 Suffren 1962 .11.21 1965 .5.15 1967 .7.20 “乔治·莱格”级驱逐舰Georges Leygues Class 法國海軍F70型反潛驅逐艦,又稱“喬治·萊格”級(F70ASM),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該級艦是在“薩弗倫”級和“圖爾維爾”級驅逐艦的基礎上設計的,但在武器裝備和作戰效能方面都有較大提高。它的主要任務是為法國海軍的導彈核潛艇提供安全保護,為航母編隊護航;此外,還可擔任運輸船隊護航、保護海上交通線、支援登陸作戰等任務。   1971年,新艦草圖完成,1972年進入設計階段。1974年9月,首艦“喬治·萊格”號開工,1978年11月下水,1979年12月服役。該級艦共建造了7艘。1990年7月,最後一艘順利入役,從此,法國水面艦艇部隊增加了一支強大的反潛力量。 主尺度:舰长139米,舰宽14米,吃水5.5米 排水量:3550吨(标准)/4350吨(满载)(D640-D643);3680吨(标准)/4580吨(满载)(D644-D646) 航速:30节 续航力:9500海里/17节(柴油机动力);1000海里/30节(燃气轮机动力) 舰员编制:219名(军官15名)(D640-D643);235名(军官20名)(D644-D646) 动力装置:CODOG动力方式,2台"奥林普斯"TM3B燃气轮机,功率46200马力;2台SEMT-Pielstick 16 PA6 V280型柴油机,功率12800马力. 舰炮:1座Mod68型100毫米舰炮;2座"厄利孔"20毫米速射炮(D640、D644-D646号舰)/2座"厄利孔"30毫米速射炮(D641-D643号舰). 舰空导弹:1座八联装"响尾蛇"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26枚; 反舰导弹:2座四联装"飞鱼"MM38型导弹发射装置(D640、D641号舰)或"飞鱼"MM40型导弹发射装置(D642-D646号舰). 鱼雷:2具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ECAN L5 Mod 4型鱼雷,备10枚鱼雷. 舰载直升机:2架"山猫"直升机. 舰名 GEORGES LEYGUES DUPLEIX MONTCALM JEAN DE VIENNE PRIMAUGUET LA MOTTE-PICQUET LATOUCHE-TRéVILLE 编号 D 640 D 641 D 642 D 643 D 644 D 645 D 646 建造时间 1974.9 1975.10 1975.10 1979.10 1981.11 1982.2 1984.2 下水时间 1976.10 1978.10 1980.3 1981.11 1984.3 1985.2 1988.3 服役时间 1979.10 1981.6 1982.3 1984.3 1986.11 1988.2 1990.7 易洛魁人级驱逐舰--易洛魁人号 加拿大海军大型防空导弹驱逐舰,首制舰1969年开工建造,1970年下水,1972年服役,本级舰共4艘。 (易洛魁人号(DDH280) 休伦号(DDH281) 阿萨巴斯堪号(DDH282) 阿尔冈金人号(DDH283) )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全载/吨):4700 舰尺度(长/宽/吃水/米):129.8/15.2/5.4 航速(节):29 续航力(海里/节):4500/20 舰员编制(官/兵):27/258 动力装置(类别/功率/匹):气轮机4台/57400 武器系统:1-127毫米高平两用炮;2-海麻雀八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1-地狱深水弹发射炮;6-反潜鱼雷发射器; 电子和雷达系统:DA08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LW08型对空搜索雷达   2部STIR火控雷达:LIROD型光电指挥仪;UYS 503型声纳浮标处理器 SQS510型变深声纳;   SLQ501“卡纽斯”电子侦察设备;SRD503型电子侦听设备;   SLQ-25“水精”拖曳鱼雷诱饵;2座“纳尔卡”诱饵发射装置; 电站功率(千瓦):2750 舰载机:2架“海王”CH-124A型反潜直升机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号(DD963):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2.11.17 下水时间: 1973.11.10 服役时间: 1975.09.20 退役时间: 2005.03.23 保罗·F·福斯特号(DD964):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3.02.06 下水时间: 1974.02.23 服役时间: 1976.02.21 退役时间: 2003.03.29改为试验舰 金凯特号(DD965):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3.04.19 下水时间: 1974.05.25 服役时间: 1976.07.10 退役时间: 2003.01.07(2004.07.14作为靶舰沉没) 埃利奥特号(DD967):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3.10.15 下水时间: 1974.12.19 服役时间: 1976.01.22 退役时间: 2003.12.02作为靶舰 亚瑟·W·雷德福号(DD968):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4.01.14 下水时间: 1975.03.01 服役时间: 1977.04.16 退役时间: 2003.03.18改为试验舰 奥尔登多夫号(DD972):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4.12.27 下水时间: 1975.10.21 服役时间: 1978.03.04 退役时间: 2003.05.01 约翰·汉考克号(DD981):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6.01.16 下水时间: 1977.10.29 服役时间: 1979.03.01 退役时间: 2000.10.16 尼科尔森号(DD982)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6.02.20 下水时间: 1977.11.11 服役时间: 1979.05.12 退役时间: 2002.12.18(2004.7.30作为靶舰沉没) 改装前 改装后 戴约号(DD989):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7.10.14 下水时间: 1979.01.27 服役时间: 1980.04.12 退役时间: 2003.11.06作为靶舰 英格索尔号(DD990):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7.12.05 下水时间: 1979.03.10 服役时间: 1980.04.12 退役时间: 1998.07.24(2003.07.29作为靶舰沉没) 海勒号(DD997)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80.10.20 下水时间: 1982.03.27 服役时间: 1983.03.05 退役时间: 2003.08.25(2004.11.13作为靶舰沉没) 费夫号(DD991) 用途: 反潜驱逐舰 开工时间: 1978.03.06 下水时间: 1979.05.01 服役时间: 1980.07.12 退役时间: 2003.02.28 在60年代,大批服役于美军中的二次大战型驱逐舰已渐陈旧过时,美国海军急需一种能大量替换旧型舰只的驱逐舰,史普鲁恩斯级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设计建造的,其主要任务是反潜,且较上一代驱逐舰大了许多。由于史普恩斯级被要求以有限有经费尽可能增加建造数量,因此虽然是一种大且耐航性极佳的驱逐舰,但却只配置了少量的武器,与其舰身大小有不相称之感。 史普鲁恩斯级成功的设计也反映在后来的纪德级驱逐舰及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这三种军舰皆使用相同的舰体,这种舰体在设计之初即被要求不使用稳定装置而使舰身的横摆与纵摆减至最低。同时这三种军舰也采用相同的推进系统,主机皆为4具通用电气LM-2500燃气涡轮机,这也是此种主机首次使用于美国的主要作战舰只上。LM-2500在必要时仅需一人在控制室即可操作,经服役后证实了拥有极佳的静音性与高度的效率,由12节加速至32节只需53秒。 史普鲁恩斯级的武装与感测器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变,这点可由舰上乘员数量的变化略知一二,设计时每艘乘员为什么232人,而目前已增至315人,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此外,常有单独一艘史普鲁恩斯级被实施了“仅有一次“(one-off)的新武器系统测试,因此,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常有各舰武装不相同的情况。 国籍:美国 排水量:8040吨。 规格:全长563.3英尺(171.7米),全宽55.1英尺(16.8米),吃水19英尺(5.8米)。 搭载机:一架卡曼SH-2F海妖式LAMPSⅠ或一架塞考斯基SH-60B海鹰式LAMPSⅢ反潜直升机。 主动力: 全燃联合动力方式(COGAG),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功率86000马力;双轴; 最高航速: 32.5节 续航力: 6000海里/20节; 舰员编制: 319-339人(其中军官20人) 武器系统: 2座Mk45型127毫米/54倍口径舰炮;   2座通用电气(GE)/通用动力(GD)Mk15型"密集阵"近防炮;   1座Mk29型八联装"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24枚);   2座四联装RGM84A"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1座Mk16型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   2座三联装324毫米Mk32 Mod14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 Mod5型/Mk50型鱼雷,备14枚鱼雷; 电子系统: AN/SPS-40型对空搜索雷达;   An/SPS-55型对海搜索雷达;   SP-60炮控雷达;SPQ-9A炮控雷达;   LN-66或SPS-53导航雷达;URN-25战术导航系统;   SWG-3"战斧"武器控制系统;   SWG-1A"鱼叉"武器控制系统;   Mk95导弹火控系统;   AN/SQQ-89型声纳系统(包括AN/SQR-19拖曳声纳,AN/SQS-53B型舰首声纳),探测距离130千米;   UHF卫星通讯系统,NTDS战术数据系统 “阿利·伯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美国海军最新型DDG 98谢尔曼号阿利-伯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装备新一代“宙斯盾”系统的“钟云”号导弹驱逐舰 由英格尔斯造船厂建造的第21艘DDG 51级导弹驱逐舰“罗斯”号 排水量:8422吨(I型),9033吨(II型),9217吨(IIA型,满载) 主尺度:长153.8米,宽20.4米,吃水6.3米(IIA型长155.3米) 动力:4台通用电器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105000马力,双轴,可调螺旋桨航速:32节 续航力:4400海里/20节 人员编制:303人,其中军官23人(IIA型380人,其中军官32名) 现状:建造总数为62艘,第46艘“班布里奇”号于2005年11月刚刚服役,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巴斯钢铁造船公司将为美国海军建造最后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计划于2010年交付。 “阿利·伯克”级是美国海军现役和正在建造中的最新一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该级舰共计划建造57艘,到1999年12月已订购48艘。主承包商为巴斯钢铁公司和利顿公司英格尔斯造船厂。“阿利·伯克”级分成几批建造,DDG-51I批首舰“阿利·伯克”号于1988年12月开工建造,1991年7月4日建成服役,共建造21艘,舷号DDG51-DDG71;DDG-51II批是DDG-51I批的改进型,更新了部分武器装备,共建造7艘,舷号DDG72-DDG78。目前,前两批已经全部建成服役,正在建造中的是最新改进型DDG-51IIA。 阿利•伯克”级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宙斯盾”系统并全面采用隐形设计的驱逐舰,武器装备、电子装备高度智能化,具有对陆、对海、对空和反潜的全面作战能力,代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最高水平。“阿利•伯克”级分成几批建造,第一批“阿利•伯克”级I型首舰“阿利•伯克”号于1988年12月开工建造,1991年7月4日建成服役,共建造21艘,舷号DDG51-DDG71;第二批“阿利•伯克”级II型是“阿利•伯克”级I型的改进型,更新了部分武器装备,共建造7艘,舷号DDG72-DDG78。目前,前两批已经全部建成服役,正在建造中的是最新改进型“阿利•伯克”级IIA型。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舰体和动力装置,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 1.研发背景 “阿利•伯克”级策划于70年代中期,主要研制目的有两个:一是用于替换从1959-1964年服役的老导弹驱逐舰,包括60年代初建成的10艘“孔兹”(Coonts)级和23艘“亚当斯”(Adams)级在内的老式导弹驱逐舰;二是因为“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价格太昂贵了,美国海军希望新研制的这款驱逐舰能够作为“提康德罗加”级的补充力量,因此,它成了美国海军中最早装备“宙斯盾”(Aegis)武器系统的驱逐舰。 2.研发过程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最初是在1976财政年度提出来进行概念设计研究的,当时称作DDX计划,至1979年完成了DDX的可行性研究,列入了美海军1980-1984财政年度的造舰计划。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认为:DDX从造价上可以接受大量建造,新舰在对空、对海和反潜战方面具有编队协同作战的能力。   在审议1980-1984财政年度的造舰计划时,当时的国防部长布朗建议取消DDX计划,新建一种排水量4000-6000t,航速29kn,以对空作战为主的导弹驱逐舰。美海军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将来水面舰艇的替换中,最急需的是一种对空作战能力和攻击能力很强的导弹驱逐舰。因此,最终美海军推荐了这样一种以防空为主的导弹驱逐舰,并把DDX计划正式更名为DDGX计划。   申请这一计划的批准和签订首舰“阿利•伯克”号建造的时间是1985财政年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前海军部长、二战美国海军著名驱逐舰指挥官阿利·艾伯特·伯克(Arleigh Albert Burke)。   该级舰于1981财政年度开始初步设计,编制最高需求书和最高规格书,制订总计划,签订DDGX舰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基本研究合同;并开始编制不同作战部门的系统规格书,作战系统的设计和软硬件的发展。1982财政年度开始作战系统的工程研究。美国海军于1983财政年度完成了“阿利•伯克”级的初步设计,并开始合同设计,1984年第二季度完成合同设计。1985年开始详细设计。 1985财政年度的预算中美海军得到了 “阿利•伯克”级首舰的经费,总计11.2亿美元。巴斯(Bath)钢铁公司、英格尔斯(Ingalls)船厂和托德(Todd)太平洋船厂三家参加了竞争。1985年4月2日巴斯钢铁公司获得了建造同。首舰以后命名为“阿利·伯克”号,它于1988年12月开工,1989年9月下水,1991年7月完工交付海军。 “阿利·伯克”级的建造计划几经变动。最初计划建造57艘,现在已经增加至62艘,是美国也是世界上乞今为止建造数量最大的导弹驱逐舰,主承包商为巴斯钢铁公司和利顿公司英格尔斯造船厂。由于建造量很大,从1988年第一艘开工到2010年最后一艘交付使用,该级舰的建造周期长达22年,这个时间创下了美国造船业的历史纪录,在世界造船史上也是罕见的。 结构特点: “阿利·伯克”级采用了大水线线型,长宽比只有7.5。这种线型具有极佳的适航性、抗风浪稳性和机动性,能在恶劣海况下保持高速航行,横摇和纵摇极小;特别是在北极海区其适航性更为突出;其踞部采用了楔形结构,使航速得到提高。 该级舰的动力装置新颖独特;舰上螺旋桨采用定距浆,为现代燃气轮机舰艇首次使用,可提高全速前进的效率,且噪声低,提高了隐蔽性。 “阿利·伯克”级是美国海军中首级具备隐身能力的水面战舰。其上层建筑比同类舰只要小, 舷侧和桅杆基座倾斜, 边角采用圆弧过度,因而可散射掉相当多对方发射的雷达波,大大降低对方雷达的发现概率;舰体一些垂直表面涂有吸波材料。其次是在烟囱的排烟管末段安装红外抑制装置,以降低红外辐射量,从而减少了被红外线探测到的机会。 与此同时,舰上还装有一种“气幕降噪”管路,能够在舰体外形成一层由气泡构成的消声层,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并减少被对方潜艇和声自导鱼雷发现和攻击的机会。 为了提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生命力,舰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减轻战损和在战损情况下保持战斗力的措施。舰上的关键部门,包括作战情报中心和通信中心均位于水线以下,且被加固。舰体全部采用双层钢壳体,重要舱室都敷设了“凯芙拉”装甲;数据系统采用了分散布局形式,并有五条线路,这样一旦舰船中弹不致于使武器探测装置失控。 全舰装设了三防用的过滤通风系统,这在美国舰艇上是第一次。所有舱室都采取增压措施,重要系统均有抗冲击加固,能经受水下和空中爆炸的冲击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阿利·伯克”级在建造中较多地采用积木式结构,所以它的修理和改装相当方便。 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1.武器装备 对陆:美国海军的BGM-109A、B、C舰载”战斧”巡航导弹均可由“阿利·伯克”级的垂直发射装直发射。由MK-41系统垂直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分为对地攻击型和反舰型。其中对地型又分为核装药型和常规弹头型。核装药型射程为2500公里,命中误差为80米;常规弹头型射程为1300公里,命中误差仅为10米。 反舰:主要为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ⅡA型将取消该系统)该弹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主动雷达寻的。另有127mm全自动炮1座,射程27公里。 防空:由MK-41系统垂直发射的“标准Ⅱ”防空导弹。MK-41系统首尾各有1座,载弹量分别为29枚和61枚(ⅡA型为32枚和64枚)。该系统视作战任务决定“战斧”和“标准Ⅱ”和“阿斯洛克”的装弹量,但无疑以“标准Ⅱ”为主。该弹为指令加惯性制导,半主动雷达寻的,2马赫时射程73千米。 该舰还装有两座MK156管口径20毫米“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最大射速为 3000发/分,最大射程6000米,有效射程1500米,弹箱容量1000发。该系统雷达可在5000米范围内探测到有效发射面积为0.1平方米的目标,并可跟踪目标的飞行,自动进行火炮校正。系统的反应时间不大于3.7秒,一次集火射击为2~3秒,击毁目标概率很高。 另外,ⅡA型将增加用MK-41发射的改进型“海麻雀”近防导弹,该弹长3.7米,重282千克,射程30千米,机动过载50g,速度比原型提高1倍,可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在1个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标准贮运发射箱中可装载4枚,这将使该级舰近程反导能力大为提高。 反潜:在Ⅰ型和Ⅱ型中没有直升机机库,没有驻舰直升机,仅有降落平台和油、弹补给设施,这不能不损害其反潜能力。在ⅡA型舰上将设双直升机库,使其可以携载2架SH-60B/F“海鹰”直升机,反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利用MK-41系统,该级舰还可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垂直发射后的“阿斯洛克”射程增加到20公里。 在自身防御方面,它采用2座MK-32-3型324mm鱼雷发射装置,它可发射带主、被动声自导系统,两组尾翼可控的MK46、MK50轻型鱼雷, MK46鱼雷速度 45节,航程9.5千米;MK50鱼雷速度60节,航程20千米。 2.电子设备 雷达:1部SPY-1D型相控阵雷达(相控阵E/F波段),ⅡA型为SPY-1D(V)型(带跟踪起始处理器),兼有对空搜索和火控任务。对海搜索为1部SPS-67(V)3型(G波段),作用距离370千米。SPG-62(I/J波段)火控雷达作用距离93公里,用于“标准Ⅱ”防空导弹末制导,而且可导引其它舰艇发射的“标准”舰对空导弹。导航设备为SPS-64(V)9型(I波段)雷达,战术空中导航雷达为URN-25型。 电子设备:作战数据系统为NTDS-5带4A、11、14号数据链,Ⅱ型和ⅡA型为TADI×B和战术数据交换或16号数据链。电子战为SLQ-32(V)2型,Ⅱ型和ⅡA型为SLQ-32(V)3型--此电子对抗系统具有对雷达辐射源的侦察能力,可同时干扰80部雷达正常工作,以对付带有雷达自导的反舰导弹。另外,该电子对抗系统不但能向本舰导弹系统提供目标实时数据指示,而且可自动给带箱是和红外诱饵的干扰火箭提供目标指示数据。三批舰均备有2座超速散射箔条发射器和1座“水精”鱼雷诱饵装置,鱼雷诱饵可减少敌方鱼雷的命中概率。 声呐:装有AN/SOR-19拖曳线列阵声纳和 AN/SOS-53C舰壳声纳,AN/SOR-19拖曳线列阵声纳是用于进行被劾探测预警的,其本身不发出声波,它的被动探测距离为130公里;AN/SOS-53C通过对回声、噪音的测定和水声通讯等方式,可同时探测、识别、跟踪多个目标,其主动探测距离约18.5千米;被动探测距离为55~65千米。这两种声纳可以配合使用。(ⅡA型取消了SQR-19声呐。) “阿利·伯克”ⅡA型舰是美国海军在冷战结束后战略调整的产物。由于其战略重点从“两强全球对抗”变化为“地区冲突”,从“海上决战”变为“沿海对陆支援”,所以要求新舰应具备远距离续航、浅海反水雷、对陆打击和联合作战能力。为此,该级舰取消了“捕鲸叉”反舰导弹,增设了双直升机库,增加了导弹载量,并采用了诸如抗爆炸气浪冲击舱壁、先进的推进器装置、区域式配电系统、综合生存能力管理系统和光纤数据多路传输系统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1.“阿利·伯克”级是西方国家中最先进并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一级导弹驱逐舰   (l)该舰不仅是世界上第一级装备“宙斯盾”武器系统的驱逐舰,在西方国家海军驱逐舰中首次采用了导弹垂直发射技术。   在“阿利·伯克”级装备的两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中,首部装4个模块,尾部装8个模块,首部备弹29枚,尾部备弹61枚,总备弹量90枚。“标准”舰空弹、“战斧”巡航导弹和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混合装载。“标准”导弹的备弹量足以对付2次空中饱和攻击。由于采用垂直发射技术,发射率可达到1发/s,与常规发射架相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并且同样的空间至少可多贮存25%的导弹。   SDY-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配合3部SPG-62目标照射雷达,再结合能全方位、高发射率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使“阿利·伯克”级成为世界上第一级能够对付空中饱和攻击的驱逐舰。   (2)具备了远程的核攻击能力和常规攻击能力   “阿利·伯克”级装备了“战斧”巡航导弹使驱逐舰的使命已远远超出了护卫防御的范围,“战斧”导弹使“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具有强大的远程常现对陆攻击能力,也可以成为一种具有核攻击能力的舰种,它使驱逐舰的使命和使用价值获得了重大突破,其意义十分深远。   2.设计思想主次分明   (1)突出以编队的防空作战能力为主   美国海军从70年代初期以来就认识到迫切地需要解决将来反舰导弹的空中饱和攻击问。为此,美海军开始以提高对付反舰导弹攻击为重点的“新威胁改进”计划,该计划是将舰上的全部雷达结合起来,使之能自动搜索、跟踪目标,并能自动进行威胁判断和开始攻击准备。这一计划虽然改进了对空作战能力,但是,由于使用一般雷达,因而在对空作战的反应时间上,低空目标的捕获能力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此外,对空弹的发射率还受到回转式发射架发射方式的限制;对空弹的制导还受舰上制导雷达数量的限制,每发射一枚导弹,自始至终需要一部制导雷达制导。这些固有的问题使一般雷达和发射架发射方式不可能解决对付空中饱和攻击问题。   “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对付空中饱和攻击问题而研制的,并且经过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得到了满意的证实。为了确保进入21世纪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能胜任为航母和其他大型机动编队担负防空护卫的主要任务。美国海军认为该级舰必须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在费用限额的前提下,美海军认为,该级舰其他方面的装备应服从于装备这两个系统,甚至作必要的牺牲,从而使“阿利·伯克”级的排水量不致过大,造价不致超标。   (2)牺牲区域反潜能力   美国海军的现役驱逐舰大都具有很强的区域反潜能力,均设有完善的舰载反潜直升机系统,机库可带 2架 LAMPS I或LAMPS II系统的直升机。装备以反潜为主要用途的舰载直升机可以说是世界上70年代以来各国驱逐舰的标准装备。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之一,“阿利·伯克”的I型、II型舰都没有装备直升机,只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加油设施,这是美海军在“阿利·伯克”级费用限额的前提下,保证舰的编队防空能力,牺牲舰艇区域反潜能力的不得己而为之的措施。不带直升机的配置使“阿利·伯克”级I型和II型舰只具有区域反潜探测能力,而没有区域反潜攻击能力,I、II型不带直升机始终是美国军内外多方面批评的重点,IIA型弥补了这一重大缺陷。   3.注重效费比,追求经济性   注重效费比,追求经济性是贯穿在DDG5I级研制中的又一个设计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舰的造价   1983年2月该级舰还处于初步设计时,当时的海军部长莱曼就规定了首制舰1983财政年度的限额造价为11亿美元,后续舰的造价限额为7亿美元,并提出该级舰的造价不超过“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的75%。为此,在这级舰的设计中除了保证对空作战能力的外,尽量压缩与限制其他方面的费用。   (2)尽量减少风险投资   “阿利·伯克”级的主系统 “宙斯盾”系统是经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考验过了的,用“宙斯盾”系统装备”阿利·伯克”级只是作了一些简化,以减小体积、重量与费用,基本没风险。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选用也如此。   (3)尽力简化舰的一些设备   在基本不影响舰的主要作战功能的情况下,尽力简化舰的装备。以“宙斯盾”系统为例,与“提康德罗加”(CG47)级巡洋舰相比,“阿利·伯克”级把相控阵雷达的发射机由CG47级的2部减为1部,不影响发射能力,只是降低了冗余度。又如像“阿利·伯克”级这样大的以防空为主的舰,按美国的惯例,除了装三坐标雷达以外,还会配二坐标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阿利·伯克”级上都没有装这样的二坐标远程对空警戒雷达。   此外,还有“阿利·伯克”级只装备1座127毫米舰炮,而以前的“斯普鲁恩斯”级和“基德”级驱逐舰都装备2座127毫米舰炮,“阿利·伯克”级电站的发电机组由CG47级舰的4台减为3台。I型舰的电子战系统装的是SLQ-32(V)I,只具侦察不具备干扰能力。   这些简化措施无疑降低了舰的造价,但是不影响“宙斯盾”系统对空作战能力的发挥。   (4)牺牲续航力控制排水量   “阿利·伯克”级舰20 公里每小时速度航行时的续航力为4400海哩,比“斯普鲁恩斯”级和“基德”级的续航力小1000多海哩。“阿利·伯克”级续航力的减小,是由于燃油贮备量的减少引起的。如果要保持6000海哩的续航力,必然会造成舰的排水量的增大,随之舰的造价必然增长。为了控制舰的造价,只好控制排水量牺牲续航力。   4. 强调编队协同作战   强调编队协同作战也是美国驱逐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判断一级美国驱逐舰的作战能力的强弱不能孤立地看这级舰本身,还必须看它的编队。以“阿利·伯克”级I、II型舰的反潜作战能力为例,如果孤立地看I、II型舰,它们不具备区域反潜能力。但是,从I、II型舰参加的航母编队来看,情况就不同了。以单航母编队为例:2艘“提康德罗加”级、2艘“斯普鲁恩斯”级、2艘“佩里”级、2艘其他导弹巡洋舰和2艘“阿利·伯克”级中的I或II型舰组成的护卫兵力中,至少前6艘舰每艘带 2架直升机。 “阿利·伯克”级 I、II型舰都装有SQQ-89(V)6综合反潜作战系统和SQQ-28舰载直升机数据链,因此,DDGSI级I、II型舰仍可协同进行编队区域反潜。这也许是I、II型舰不装备直升机最终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舰载直升机是“鱼叉”反舰导弹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的重要手段之一,“阿利·伯克”级I、II型舰“鱼叉”导弹的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的主要手段之一正是依靠编队内的直升机。   5.重视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   美国GE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从1975年“斯普鲁恩斯”级首舰服役使用以来已有力多年的历史。31艘“斯普鲁恩斯”级、4艘“基德”级、27艘“提康德罗加”级和“阿利·伯克”级先后均选用4台LM2500组成的联合使用的COGAG全燃动力,”阿利·伯克”级的动力装置从前三级舰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经验。4级舰选用这种标准的动力装置,也为美国海军的使用、训练、维修、后勤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改进这种全燃联合方式在巡航低工况时的使用经济性,增大“阿利·伯克”级的续航力,美国海军曾立项研究兰肯循环能量回收系统。该方案利用LM2500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生产饱和蒸汽,然后把炮和蒸汽送人轮流式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传递给轴系的传动装置,作为辅助功率传送给螺旋桨。据报道,兰肯循环能量回收方案可使“阿利·伯克”级最大输出功率下的油耗节省26%,巡航功率下的油耗降低29%,这就意味着巡航时的续航力可提高20%。美国国会军事委员会大力支持这一方案,要求从第9艘舰开始使用这种燃蒸复合动力装置。但是,美海军从动力装置的可靠性、可维性和可用性考虑,最终否定了这一方案。 6.采用了新型船型  美海军从“斯普鲁恩斯”级到“基德”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采用的都是“斯普鲁恩斯”的同一船体,其线型是典型的美国驱逐舰船型。“阿利·伯克”级的船型设计改变了美国驱逐舰的传统线型,明显吸取了前苏联驱逐舰船型的优点,如:加大了舰的宽度;采用了丰满的水线面;水线以上明显外飘;首部采用V形剖面。这些船型特点改善了“阿利·伯克”级的耐波性。   “阿利·伯克”级的船型设计,在外观上最引人注目的感觉是船型显得肥胖,其水线处的长宽比从DD963级的9.6降为7.9。这种船型增加了舰内的容积,有利于舰的内部布置。   7加强了生命力的设计   现代化海战中,在高精度的制导武器的攻击下,尤其是在反舰导弹的攻击下,驱逐舰的生命力显得比较脆弱。马岛海战中,英国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号遭到“飞鱼”导弹的攻击而沉没,特别引起了各国海军对水面舰艇生命力的重视。美海军在“阿利·伯克”级的设计中,十分重视生命力的设计,采取了下列种种措施。   (1)注意舰的隐身性设计   ①尽力减小舰的雷达截面积   降低了舰顶端至水线的高度、压低了上层建筑的高度,使舰的外形低;减小了上层建筑的总长度,消除上层建筑和水上部分舰体的雷达波强反射部位,上层建筑的侧壁都倾斜一定的角度;上层建筑和水上部分舰体使用了专用的雷达波吸波材料。   ②注意降低舰的噪
/
本文档为【各国驱逐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