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七章 开口

2011-09-09 45页 doc 259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846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章 开口第七章 开口 第七章 开口 一、织造的一般概念 织物:纤维或纱线按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集合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其它结构的织物) 二、机织物及形成 1、织造:经织前准备的加工处理,将纱分成经、纬两个系统,把这两个系统的纱放在织布机上交织成布,这一过程叫织造。 2、织物组织:经纬纱交织规律叫织物组织 3、机织物分类: 按原料分:  纯纺织物     混纺织物     交并织物 两种以上不同原料合并成股线再织造     交织织物 经纱和纬纱分别是不同的纯纺纱 按纱线是否染色分: 本色织物     色织物 按花纹分: 素色织物...
第七章 开口
第七章 开口 第七章 开口 一、织造的一般概念 织物:纤维或纱线按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集合物(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其它结构的织物) 二、机织物及形成 1、织造:经织前准备的加工处理,将纱分成经、纬两个系统,把这两个系统的纱放在织布机上交织成布,这一过程叫织造。 2、织物组织:经纬纱交织规律叫织物组织 3、机织物分类: 按原料分:  纯纺织物     混纺织物     交并织物 两种以上不同原料合并成股线再织造     交织织物 经纱和纬纱分别是不同的纯纺纱 按纱线是否染色分: 本色织物     色织物 按花纹分: 素色织物、小花纹织物、大花纹织物 按幅宽分: 宽幅织物,窄幅织物,带织物   4、机织工艺流程P3图1-1       五大运动:       开口 开口机构       引纬 引纬机构       打纬 打纬机构       送经 送经机构       卷取 卷取机构            保护机构    5、经纬60度交织织物的形成P4图1-2,三相织物 三、织布机分类 1.按原料种类和织物厚度分:    轻型织机: 丝织、高支苎麻织物        中型织机:棉织、精纺毛织    重型织机:呢绒、毛毯 2.按织物用途分: 普通织机: 一般衣着、装饰用织物    特殊织机: 特殊用途,如造纸毛毯用织物 3.按引纬方式分:  有梭织机、无梭织机(片梭、剑杆、喷气、喷水) 4.按补纬方式分: 普通织机、自动织机 5.按梭箱数目分: 单梭箱,多梭箱 6.按开口机构分: 凸轮织机(织8片综以下)、                     多臂织机(小于等于16片综)、                     提花织机(织大花纹) 7.按幅宽分: 狭幅(小于140cm)宽幅(大于140cm) 开口机构的任务: 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便于引纬。 开口机构的应用方式: 织三原组织: 踏盘(凸轮)式、共轭凸轮、连杆式、沟槽凸轮。 2-8片综 织复杂小花纹:多臂式开口机构16-32片综,具有两套系统,其一控制综片升降,另一套控制升降顺序。 织复杂大花纹:提花开口机构,直接通过综丝控制经经纱,也有两套系统,一套通过综丝管理经纱升降,另一套控制升降顺序。 第一节 梭   口 一、梭口 梭口:开口时上下层经纱所形成的梭形空间叫梭口 B-C1-D-C2-D 梭口高度:经纱随综框运动的最大位移C1-C2 梭口深度:织口到停经架的水平距离B-D 前半部梭口深度:综丝到织口的距离L1 后半部梭口深度:综丝到停经架距离L2  二、经位置线:平综时织口到后梁之间经纱的折线BCDE 1、折线产生的原因(与走梭板面距离,张力差) 2、工艺上改变后梁高度 三、拉伸变型计算 四、影响拉伸变形的因素 1、梭口高度: 伸长变形与梭口高度成正比,工艺上应控制梭口高度,并把变动频繁的经纱放在前综。新型织布机断头少。2、梭口深度: 一般前半部梭口是不变的,(取决于曲柄尺寸)后部梭口深度与经纱伸长变形呈双曲线关系。L2长则变形小,L2短则变形大,(为减小张力时L2应大,紧密织物L2小) 3、后梁高度: 工艺上要求下层经纱应有适当张力差异,而后梁高度大则差异也大,(变换后梁高度必须变换停经架高度)开口过程快,可视为急弹性变形,F=KS上层经纱比下层经纱变形小,故纱线下层张力大,对保证梭子飞行是有利的。   补充: 剑杆织机为减少边经磨损,整经时可对边经多加张力,开口时为防止断头和有利于开口,可用调节杆使边部的后半部梭口缩短。如图 后梁配置方式:P22  1)后梁位于经直线上 △λ=0 等张力梭口 2)后梁在经直线上 △λ>0 下层张力大,不等张力梭口 3)后梁在经直线下方 △λ<0 上层张力大,不采用。 五、梭口高度的确定 1、图解法求梭口高度 1)画出织口和曲柄在后止点时筘座位置(织口位置是近视值) 2)自织口起作距离走梭板最高点1-2毫米的切线 3)过织口和梭子前臂上方X处绘出上层经纱线 挤压度:受挤压高度与梭子高度之比进口25% 出口75% 2、综框配置方法 1)过织口作角分线(综平时前部经纱位置线) 2)做出第二页、、、各页综框位置线    为缩小综框动程和两个凸轮的差异,第二页棕框与第一页综框一般不平行 3)在梭口高度基础上求综框动程 (综框动程和梭口高度有关,即与梭子大小有关)    综框动程S=梭口高度H + 各种间隙(12-14毫米) 4)缓解张力差异方法    不平行综框 非清晰梭口(后页综框开口高度减少) 六、清晰梭口和梭口分类 1、中央闭合梭口 每次开口动中,全部经纱都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运动形成梭口 缺点:是经纱有多余运动    优点:经纱张力瞬时一致,便于利用摆综框 2、全开梭口 在开口过程中,需要改变位置的纱纱发生运动,余者停留在原位置 缺点:没有统一的综平时间,断头处理不方便。 优点:经纱运动少,且动力消耗少 3、半开梭口 在开口过程中,不进行交换的经纱留在下部的不动,而留在上边的经纱先下降一些,然后上升到上部位置。优点是可缓解经纱张力。 4、清晰梭口     前部上下层经纱分别在同一平面内 5、不清晰梭口   前部上下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6、半清晰梭口   前部下层经纱在同一平面内 7、完全梭口     经纱向上下两个方向离开经位置线 8、不完全梭口   经纱单方向离开经位置线 小双层梭口分析 P24(非清晰口) 拉伸变形分析:   第二节 综框运动角和运动规律 一、综框运动角的示(先讲织机工作圆图) 1、开口角:织机主轴一个回转中,开口所占的角度叫开口角 2、闭口角:织机主轴一个回转中,闭口所占的角度叫闭口角3、静止角:织机主轴一个回转中,静止所占的角度叫静止角4、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口角 5、开口时间(综平度):开口与闭口的衔接时间叫开口时间,工艺上指平综时筘到胸梁的距离 (分为 早开口,中开口,迟开口) 综平度大(早开口),打纬时梭口开得大,经纱对纬纱的包围角大,有利于打紧纬纱 二、综框运动角的分配 有梭织机力求静止时间长些,但对于综框运动不利,平纹名角为1/3,织斜纹时静止角小     (主要为减小凸轮压力角,原因是凸轮外廓曲线比平纹陡峭 三、综框运动规律 1、简谐运动规律 2、椭圆比运动规律 一个点沿着椭圆的周界中心作等角速度运动,运动点在短径上的投影所作的运动 椭圆比运动作图法: 1)以短轴做圆 2)以长轴做圆 3)角等分线交于上面(短轴圆过交点作水平线,长轴圆过交点作垂线) 4)绘出新的椭圆 5)以角分线与这一新椭圆作位移规律 3、两种运动分析比较 1)综平时经纱张力小,二者都具有较大的速度,有利于开清梭口,椭圆比运动规律更好。 2)运动后期,二者加速度均较小,有利于梭子飞行,不断头,但椭圆比更好。 3)从加速度看,运动开始时,简谐运动有较大冲击,而椭圆比规律冲击较小,但运动过程中椭圆比加速度变化大,有振动 4)从绘图看,简谐运动规律简单,制造方便。 4、多项式运动规律P26式   **************************************************************** 本课程重点讲传统织机的凸轮开口机构及机械式开口机构的原理。并对凸轮外廓曲线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结论来。 重点: 1、凸轮开口机构的原理。 2、凸轮外侧曲线剖析。 3、复动式多臂织开口织机原理。 难点: 1、凸轮外廓曲线分析。 2、复动式开口机构工作分析。 难点处理: 1、以视频演示分析 2、布置一道实验以引起重视 讨论目: 1.为什么复杂织物不能用凸轮开口机构     2.新式织机凸轮比较 课堂提问: 1、复动式开口机构开的是什么梭口? 2、当变化织物组织时中心轴速度有什么变化? 新增知识点:     连杆式开口机构原理   第三节 开口机构 组成:提综装置,回综装置,次序升降装置 一、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 (一)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1、结构:综框下降由凸轮带动的踏杆牵动完成。 综框上升由辘轳转动的联动完成 (讲出吊综辘轳半径的关系) 补充: 1)前后综开口高度不同 2)提示:综片人为(单列,复列) 2、基本特点 能减少开口机构动力消耗,但一般只适宜织4片综以下的织物,难以适应织物的需要 3、各种织物吊综配置方法 1)两页式吊综方法(织平纹) 2)三页式吊综方法 3)四页式吊综方法           4、凸轮开口机构周期分布 (二)弹簧回综式开口机构 综框下降靠凸轮,上升靠弹簧,结构P30图2-9 优点:品种适应好。 缺点: 耗能 拉簧式吊综装置    平卷簧式吊综装置 特点:将拉簧置于两侧,解决挡光问题 一般凸轮开口机构优缺点分析 优点: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缺点: 1)综框与踏杆之间为柔性连接,皮带易伸长变形 2)综框易晃动,不宜高速,(踏杆为圆弧摆动) 3)采光不利 4)易产生油污 纹链开口机构介绍P31图2-10 (三)共轭凸轮开口机构(适于片梭织机)P31图2-11 优点: 综框无晃动,有利于高速,凸轮体积可大些,有利于减小压力角 (四)沟槽凸轮开口机构P32图2-13 优点:磨损少,加工方便,但一般只能织平纹 (五)连杆凸轮开口机构(适于喷气织机)P32图2-13 优点:磨损小,加工方便,但一般只能织平纹   二、多臂式开口机构: 结构P33图2-14分类: 按拉刀往复一次形成的梭口数分:1、单动式开口机构: 每页综框配一把拉钩,(或摆动轮) 主轴每一回转,拉钩(或摆动轮)动作一次 2、复动式开口机构: 每页综框配两把拉钩,主轴回转两转,每把拉钩各动作一次 按纹板和阅读装置方式分: 1、机械式   单花筒开口机构   只能织一种花纹             双花筒开口机构   能织两种花纹交替配置的织物             纹钉方式         用纹钉控制运动             穿孔带方式       用探针阅读 2、机电式 光电转换控制 3、电子式 存储器EPROM控制 (一)传统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 机构简图及原理P34图2-15 1、提综及回综 (设开始时上拉刀在左,下拉刀在右、并设经纱在下) *初始状态,平衡杆压2,3点,6在右,综框下 *下拉钩向左到最大位置,6在左端,综框上升,形成第一口 *下拉刀右行,上拉刀运行一个间隙,6略回复,综框略下降 *上下拉刀速度相同,方向相反,6在略回后的位置,综框停在略回后的位置。 *下拉刀到最右端,上拉刀进入左端,6上抬,综框上升。 *上下拉刀分别到位,6到位,第2次梭口形成 (若设经纱第二次在下侧,从2转到1,拉刀一个往复,开两次梭口,投梭两次) 2、阅读装置   花筒,纹板,重尾杆,竖针 3、纹板及纹板制备 (结合P35图2-16讲解)   要点: 一个纹板上有两行纹钉位置        纹板上有钉数取决于完全经纱数        纹弧块数最少应八块,16根纱 4、机械特性 根据投影原理用作图法绘制综框位移曲线,再求出速度及加速度P59-62 综框运行到最高位置时无静止时期, 而运行到最低位置时有静止时期, 原因是拉刀与拉钩有间隙   平综时综框运动速度快,有利于开 清梭梭口,满开时速度慢有利开梭 子飞行。   综框开始运动时,加速度变化大,会 引起冲击和振动,原因是拉刀在钩取 拉钩时,已经具有一定速度   5、拉刀与拉钩工作分析P35下  1)前次提综本次不提综的工作条件:    前次提综结束,刀铧和拉刀向右运行    刀钩运行到位,拉钩不再运行    刀钩开始上摆,拉刀以运行C段后,开始返回,    刀钩上摆量为D    正确工作条件  2)前次没提综,本次提综的工作 条件     机构特点: 半开梭口,开口高度小,不适于宽幅 (二)新型拉刀拉钩式多臂开口机构 1、拉刀的传动P36图2-18  凸轮一转上下拉刀各往复一次,开两次梭口。 2、提综及回综 P37图2-19    讨论: 1)间隙C作用 2)中心轴与主轴转速比 3)高速方法: 3、阅读装置    花筒、纹板、探索针、提针   4、纹板介绍 穿孔纸带,纹板列数为花型RW速数倍, 不少于8,行数为综综框数的2倍 (三)回转偏心盘式多臂开口机构P38图2-20 要点: 1、组成:轴承内圈,外圈,偏心盘 插销,提综杆 2、多臂轴是经减速和行星轮系传动   变速运动静止时期的作用: 梭口满开后的静止    插销方便 3、无间隙传动平稳,耐高速 (四)电子多臂式开口机构(纹板拷制备耗时,麻烦,不利于高速) 无梭织带机电子多臂开口机构图 工作过程(要点)    电磁铁吸入时,上下拉钩被拉刀带动,滑轮组不移位 电磁铁失电时,一只拉钩被下拉钩钩住,在上拉刀作用下,滑轮组下移 1、逻辑信号处理控制系统P41图2-23 1)组成同步  2)控制程序流程图P41图2-24  3)单路输出电原理P41图2-25 2、纹板制备 1)用CAD软件完成上机图 2)将纹板图转换成数据送入EPROM 3、控制方式 群控:(在线方式,可控制数十台机器) 单机控制:(离线方式)P42图2-26 (五)自学P40,补充:毛织机单动式开口机构 (六)复动式双花筒多臂开口机构《工艺与设备》  要点:1)前后花筒转换工作方式P54    2)P57图的详细说明   本次课主要内容为提花开口机构,在织造开口设备中,提花开口机构最为复杂,本课以机械式开口机构为主,介绍原理,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写出上机工艺。 重点: 1、提花开口机构原理。2、提花程序编制。 难点:提花程序编制。 课堂讨论: 找出经纱运动规律与纹板有孔之间关系。   三、提花开口机构 组成: 纹板 阅读装置    提综装置 回综装置 分类:    单动式    复动式   (一)传统单动式提花开口 原理:P44图2-28 1、竖针是否随提刀上升,取决于纹板和横针。 2、竖针借助于首线,通丝带动综丝运动。 3、重锤使经纱下降,随底板运动。 刀箱升降原理: 1、偏心盘转动,刀架升降。 2、扇形双臂杆齿杆带动底杆反方向运动。   提花开口机构的能力用“口”来表示   (二)复动式提花开口 原理P45图2-29 (三)电子提花开口 1、工作原理 2、纹板制备P46图2-31 (四)连续开口 目的:使织物形成过程连续,提高产量 方式: 1、分段开口法:把幅宽方向分成若干区段,每段开口高度相同,各段织入不同经纱。 2、阶梯梭口法:每段为一个阶梯梭口。 3、波形梭口:上下纱纱组成光滑的波形梭口。 多梭口开口机构综丝结构P75图8-39     在织机中引纬方式有多种,有梭引纬是属第一代引纬方式。本次课全面分析有梭引纬原理,力学分析及制梭原理。 重点: 1、有梭织机引纬原理 2、引纬梭子受力分析 3、引纬工艺调整方法 难点: 1、引纬和制梭的受力分析 2、梭子速度变化分析 难点处理:课后要到中通过现场教学进一步消化。 讨论题目: 1、为什么毛织机用中投梭机构 2、为什么要先调整投梭力,后调投梭时间。 课堂提问: 1、如何调整投梭时间 2、代表变形在工程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新增知识点:     关于梭子重量的分析   第八章   引纬 作用:把纬纱引入梭口,使经纬交织构成织物 方法:有梭引纬(传统引纬)       无梭引纬(剑杆,片梭,喷气,喷水) 第一节 有梭引纬 投梭机构分类:                         上投梭机构 中投梭机构 下投梭机构   工作原理: 1、下投梭机构P49图3-1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 1)投梭棒顶端作弧形运动,皮结活套在其上,加速磨损。 2)机构刚度低不利于高速 。 2、铁鞋式中投梭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投梭力大,皮结平行运动,投梭准确。 缺点:高速时铁鞋易跳动,投梭凸轮加工不便 3、连杆式中投梭机构 特点:克服了铁鞋式中投梭机构的缺点 4、上投梭机构 优点:投梭有利,富有弹性,用于黄麻织机(《比较教程》P193) 缺点:振动大,不安全。 一、梭子     各种梭子见P51图3-3    (留给学生自学) 二、梭子引纬运动分析    梭子飞行速度变化图P50图3-3(一)梭子在梭口中自由飞行 1、梭子飞行特征:沿筘座的相对运动和随筘座摆动的牵连运动。是空间抛物线,速度特征是近乎匀减速运动。 从惯性分析,飞行时间允许180-240度,由于开闭口限制仅90-170度,梭子进出梭口取决于梭子尺寸,梭口大小、综平时间、综框运动规律及打纬机构尺寸等,当其取定后,投梭就是保证梭子按需要进出梭口。 2、梭子进梭口速度计算: 梭子飞越梭口需时间: 平均飞行速度   Vp 当飞行 为匀减速运动时 结论: 进口速度与织机转速成正比,与梭子飞行角成反比。 3、梭子速度配置原则  速度过大,能耗多,机件易损坏  速度过小,边经易断,甚至轧梭  实践上使速度略大于前式,或采用早投梭(进口角小)和迟开口(出梭口角大)来降低对梭子速度的要求。 4、梭子飞行受力分析(包括重力计11个力) 受力分析               牵连运动筘切向P1 与经纱经向F1惯性力 牵连运动筘法向P2 磨擦力与经纱纬向F2 筘弧P3 与筘F3走梭板弧P4 支反力2个: 走梭板R1   筘R2 相对运动P5 重力W ∑Z=0 经纱磨擦力F1+筘弧离心力P3+切向离心力P1=筘反力R2 ∑Y=0 重力W+走梭板弧离心力P4=法向离心力P2+走梭板支反力R1 ∑X=0 经纱磨擦力F2+筘磨擦力F3=运动惯性力P5 力矩分析 ∑My=0 F3*b=R2*H2 结论:R2点超前重心,从分布载荷看,为图所示,       说明梭子前端紧压钢筘 ∑Mz=0 R1*H3=F2*a 结论:R1一定超前重心,从分布载荷看,梭子飞行       前端压向走梭板 从惯性分析: 1)随钢筘摆动的切向惯性力    当1511织机进入角=120度时,at=47*10-5 *N (米/秒),若N=210转/分则P切=2.12G公斤  结论:随钢筘摆动的切向惯性力为梭子重量的 2倍 2)随钢筘摆动的法向惯性力 当1511织机进入角为120度时,V=65*10-4*N(米/秒),若N=210转/分则P法=0.25G公斤 结论:随钢筘摆动的法向惯性力为钢筘重量的四分之一 3)走梭板弧和筘弧产生的离心力    经计算为0.23G   结论:走梭板弧和筘弧产生的离心力不足梭子重量的四分之一,无必要。     (二)击梭   1、皮结动静态位移差异     代表变形产生的原因是梭子和皮结等惯性     (存在意义P53下) 2、击梭工艺参数           投梭动程         投梭时间     1)投梭动程:又叫投梭力,投梭时皮结的静态位移     关于投梭动程的说明:     设计机器时考虑的动程(充分利用)      生产中考虑的投梭动程(不能太大),它决定梭子速度,要保证梭子按时飞出     讨论:投梭力小,梭子飞行速度低,梭子出梭口时间迟,挤压度大,断头多。过小时梭子飞不到头,碰坏纬纱叉。投梭力大,机物料动力都大。  调整原则:在正常挤压适中的前提下,以小为宜。 2)投梭时间:指转子与投梭鼻接触的时间,理论上是曲柄离开前死心的角度,工艺上是开始投梭时筘到胸梁的距离。距离小则投梭时间早。 讨论: 投梭早:梭子进入梭口早,梭口虽已满开,但距离织口近筘处梭口高度小,挤压度大,边纱易磨损。距离梭口满开时间短,开口不清。底层经纱离走梭板高,易跳花。 投梭迟:梭子可能利用的飞行时间短,出口侧挤压度大。 调整原则:在进口处不出现跳花,断边,走梭平稳的前提下,早投梭。 调整方法:调整转子位置,保证进口处挤压度为70-80%,生产中一般掌握在弯轴下心 前5-15度时开始投梭,即开始投梭角为75-85度,此时胸梁距筘218-240毫米 试验表明: 3)工艺上先调投梭力,后调投梭时间。   (三)制梭 关于制梭:一般情况下梭子动能的15%用于消耗在阻力上,余者均需通过制梭消耗,据分析整台织机的1/2动力消耗在制梭上,并产生振动和噪声。 对制梭机构的要求:         梭子定位准确,尽可能减少回跳         不产生脱纬,制梭路线长些         各部分配置合理,避免某种机物料损坏 制梭过程分析:碰撞,磨擦,碰皮结,三轮缓冲  9米/秒   8.9      8.69       8.69         6.26 1、梭子对制梭板的碰撞      据动量原理      制梭板:   转动惯量J*初角速度ω=冲量B*cosθ2*半径R     j*ω=B*cosθ2*R      梭子:接收的动量用于梭子减速      B*cosθ1=M(梭子质量)*(V1-V2)     上三式联立后解出 若V1=9米/秒则V2=8.9米/秒 结论:碰撞制梭效果是有限的 2、制梭扳的磨擦制梭      磨擦阻力F= N(压力)*(f1+f2)+G(梭重)f3      阻力耗能W=F*S(动程)     磨擦后梭子速度V       (按动能定理) E3=E2-W 求出V3=8.69米/秒 结论:摩擦制梭作用也是有限的(仅减少4.8%)工程上为增加其作用,采用加大摩擦长度、或改变摩擦系数(如包覆革等) 3、梭子对皮结和投梭棒冲击    冲击过程:略    冲击后梭子速度计算:    据动量守恒定律:   m1v10+m2 V20=m1V1+m2v2  即:   msV3+mpVp0=msV4+mpVp        据恢复系数  (用电测法得知冲击时间为0.0015秒,计算Vp为9.73米/秒。  冲量=力*时间=质量*速度 求出皮结受到冲击力为66.12公斤)   4、 三轮缓冲和梭子回跳   ************************************************************ 本课为第二代织布机无梭引纬的片梭引纬部分,全部内容共分2次课,教学内容要从与有梭织机的异同点进行分析。 重点: 1、片梭织机引纬原理 2、扭轴击梭分析及制梭 难点: 1、片梭工作过程中的制梭分析 2、击梭动力学分析 3、缓冲点理论分析 讨论题目: 1、为什么扭轴投梭机构不将全部储存的能量用于击梭。 2、为什么片梭织机稳定。 课堂提问: 1、片梭可以通用吗? 2、片梭与传统有梭引纬区别? 第二节 片梭引纬 据92年统计,全国棉织机减少17800台,总布机台数886700台。 其中:丝织机增加31700台,达到203800台。 (德国人发明,转让给端士,30年代第一台模型,53年批量生产,80年代已达8万台,60多个国家) 片梭织机特点:1、片梭体积小,质量轻,结构P78图3-36,扭轴投梭快而稳(最大30M/S,是1511的2-3倍) 2、开口高度低(约70mm),1511约100mm,打纬动程小,停顿时间长,有利于高              速 3、梭箱和筘座分离,运转轻快,平衡,噪声低(85-95db) 4、筒子供纬,纬纱张力均匀,纬向疵点小 主要机型 :端士 苏尔泽PS单色片梭机   筘幅 2.2米 (9把梭)2.8米 3.3米3.9米5.5米(20把梭) 苏尔泽PU型六色纬机  车速820M/分 绐投梭角115度,105度 片梭织机横断面图:P79图3-37     (一)扭轴投梭   工作过程P82图 1、凸轮转动通过摆杆,连杆使扭轴逆时针加扭矩 2、进入死点后发生自锁 3、凸轮继续转动自锁解除,扭轴释能击梭 4、缓冲器工作吸收余能。   扭轴投梭系统动力学分析 片梭在导梭片中的状态 片梭引纬动力学分析: 本次课讲授剑杆织机,这是我国引进最早,技术最成熟的第二代织布引纬技术。从引纬方式到引纬机构,具有较大的变化。 重点: 1、挠性剑杆引纬原理 2、双剑杆交接冲程分析 3、剑杆工艺调整方法 难点: 1、剑杆传动系统分析 2、周转轮系传剑原理 讨论题目: 送纬剑与接纬剑运动速度及方向讨论 课堂提问: 1、调整剑杆织机动程实质调整的是什么? 2、交接冲程能够调整吗?   第三节 剑杆引纬 (起绐于30年代) 主要特点:剑杆代替梭子,筒子代替纡子,速度高(220-270转/分,相当于800米/分), 织幅宽,最大5米,噪声低85分贝以下 (一)剑杆引纬的分类  按剑杆数量分:  1、单剑杆:只有一根剑杆P58图3-9A  2、双剑杆:每侧有一根剑杆P58图3-9B双剑杆叉入式(圈状引纬),不利于高速,纬纱退绕 速度高于单纬引入,易断头。     双剑杆交付式(夹纬器引纬)毛纱用     双剑杆夹持式(线状引纬)     双剑杆喷气式,设备复杂 按供纬方式分: 1单侧供纬P58     单纬引入一纬一剪 两侧是毛边     单纬引入二纬一剪 一侧是光边,一侧是毛边 (又叫发夹边)     双纬引入不剪断纱一侧是光边,一侧是针织边    2、双侧供纬 用得很少 按剑杆性能分: 1、刚性:动作可靠但占地面积大(包括刚性伸缩杆) 2、挠性:动作可靠性差,但结构紧凑,有利于高速。 按织机结构分: 1、传剑机构与筘座相连;震动大,不利于高速,便于老机改造。 2、传剑机构独立;优点较多,凸轮传动筘座,静止时间长。 按剑杆形式分: 1、伸缩剑杆P59图3-10A 2、双向剑杆P59图3-10B (二)传剑机构及其引纬工艺特点 1、连杆与周转轮系组合的传剑机构(非分离式筘座织机) 1)传动分析 2)运动分析 结构尺寸确定后,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P62图3-13 重点:送纬剑开始进剑20度       接纬剑开始进剑10度       送纬剑175度进足,接纬剑170度进足,二者交接时间角5度      优点:保证交接平稳,缺点有柔性冲击。 引纬工艺参数:最大动程 调OA影响挤压度,P63中段      重叠长度(交接冲程),由剑头质量结构决定,调定位即可。     最大动程大则幅外空程大     进出口剂压度小(好)     速度高,加速度大,纬纱长(坏) 2、变螺距辊杆传剑机构P63图3-15    用于分离式筘座织机(共轭凸轮打纬),逆向传动压力角大。 特点: 分离式(共轭凸轮)筘座长期在后方静止,开口合理,剑头进出挤压度为零对长丝有利。 3、球面曲柄传剑机构P65图3-17 适于分离式筘座织机 4、共轭凸轮传剑机构 P66图 适于分离式筘座织机 5、刚性剑杆引纬 (三)剑杆引纬的品种适应性 1、纬纱张力小P67图(起步,交接) 起步张力是片梭的1/10-1/20,适于细 弱 低强力纱。 2、握持引纬适于强拈纱 3、夹头适应而宽,可织粗、细、混合品种 4、选色能力大,8-16色 5、刚性剑杆不接触经纱,适于特种织物 ***************************************************************     利用流体引力引纬,属自由端引纬,喷气引纬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使用,本课程要讲引纬原理、对质量的要求等工艺技术。 重点: 1、喷气引纬原理 2、喷嘴结构及对引纬的影响 难点: 1、喷气引纬控制机构 2、流体力学知识 3、临界飞行角原理分析 讨论题目: 1、核心区空气流速与其它区流速区别 2、喷气压力过大的后果 课堂提问: 1、渐缩形喷嘴的优点 2、提高喷气织机速度的途径 3、用加大压力来提高织机速度是否可行   第四节 喷气引纬 一、喷气引纬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利用主喷嘴和辅助喷嘴的射流牵引纬纱 射流分布:    核心区( 长度 为喷嘴长的5倍)    过渡区    扩散区过渡区和扩散区流速                                                                              二、喷气引纬系统及工艺 单喷嘴引纬系统,适于狭幅织机, 多喷嘴引纬系统,适于宽幅织机 1、单喷嘴引纬系统P69图3-22 工作过程 当气流在管道内流动一段时间后,其分布就固定下来了。 吸嘴作用当气流旋向与纱捻向一致时,有补偿捻度作用防止扩散所采取的 1)封闭式管道片P71图3-27(A) 2)风孔带锥度P71图3-27(B) 3)旋转管道片P71图3-27图(C)(缝隙减少) 2、多喷嘴引纬系统 基本结构P72图3-29,又称接力喷嘴系统,气流速度大于纬纱速度P71图3-28 种类:风道筘式(使用普通)       管道片式(应用较早) 1)风道筘式多喷嘴引纬系统P71图 供气系统P73图3-30 要点:主喷嘴3、4供气       附喷嘴分组,出口侧压力高且排列密       延伸喷嘴压力最高       电脑控制相应开关时间P73图3-31 供气方式:低压大流量,适于表面粗、毛羽多的纱。       高压大流量,长丝(压力和流量据工艺) 2)管道式多喷嘴引纬系统 与单喷嘴区别是增加了附助喷嘴使幅宽更大。 3)两种多喷嘴系统比较:P75图3-32 风道式的织机速度可大些 管道式节气(P75中用30立米/小时 而风道式用40立米/小时) 管道式用普通筘,加工方便,价格低,有利于品种翻改 综合: P75下段   4)主喷管 A结构 平直圆形喷嘴 优点:因为圆也直径较大,长度较长,空气流量大,气流平稳  缺点:进纱孔有泄风  纬纱贴管壁前进,不能充分利用气流拖力  补充:(《新型织布》P25)                      各点速度:                  1   136.56m/s                  2   112.91m/s                  3   102.96m/s                  4   100.78m/s                  5     89.43m/s 淅缩型喷嘴P76图3-23  无泄风但芯子位置应仔细调整 B喷嘴孔径 孔径大压力小,引纬速度低,易出现缺纬 孔径小压力高,但风速太高易吹断纬纱,也增大气缸动力消耗(一般选11毫米,管道16毫米) C主喷管长度:进纱吕至喷口距离长则气流牵引力大,但到一定长度后,增加不明显(一般为250毫米以上) D管道片孔径选16毫米(细讲) (三)压缩空气供应系统  1、供气方式  单独供气: 常见的一种形式,随机有小型空气压缩机,无储气罐,活塞速度小,气压低,一般0.3-1.5*10-5帕 集中供气:P77图3-35,压力为3-4*10-5帕   1、单独供气织机介绍 (补充内容《新型织布方法》P15)  活塞驱动机构 供气凸轮驱动方式 四连杆运动方式,机构运动规律固定,不易变化,但可安在机台下部,震动小。 气缸出气方式单向气缸,双向气缸:交替引纬用 3、凸轮驱动单向供气织机工作分析     1)气缸工作四个阶段(《新型织机》P21) A)预喷升阶段 0-50度   动程 20毫米 简谐运动 B)等压喷射阶段 50-150度 动程 30毫米 等加速运动 C)降压缓冲阶段150-170度 动程2 毫米 等减速运动 D)静止阶段    170-180度 准备反向回退     2)气压变化曲线     3)纬纱飞行时间分析       起步----飞行----降速        压力最大时间为80度,70度脱纱 62度打气,飞行时间角为100度 (四)多色纬纱织制方法(《新型织布方法》P37图) (五)定长装置介绍《机织工艺与设备》P177 (六)喷气织机现状介绍 《织造手册》P155-158 《新型织布方法》P12-14 供气压为 X *10-5帕 作业: 怎样理解纬纱飞行角100度 **************************************************************** 本课是自由端引纬的一种方式,教学内容分为引纬原理和水泵工艺调整两大部分。 重点: 1、喷水织机引纬原理        2、喷射方式效果分析 难点: 1、水压力分析 2、水泵工艺调整 讨论题目:喷水织机与喷气织机区别   第五节 喷水引纬 补充内容:(参考《新型织布》P54-61) 以水代替气,利用其集束性和磨擦力大的优势 适用于蔬水性纤维及改性纤维 世界上主要生产国:日本,意大利,捷克,端士,美国。  日本占世界总量的75% 生产能力:     三高: 车速高,产量高 ,质量高     三小: 劳动强度小,机物料消耗小,噪声小    车速   1000-1500米/分    综片   12-16片    色纱     4-8色    幅宽     150-280厘米 据《纺织报》93年报导: 合成纤维90年164.2万吨 2000年达280万吨 我国90年向日本订购1万台,未来5年再订5万台 优点:牵引力大,扩散性小,可用于长丝引纬 ,但不适应于亲水纤维。 (一)喷水系统 P86图3-42   包括:定长机构,水泵,喷嘴,接水装置,割纬装置 1、喷嘴P87图3-43 2、喷射泵:P89图3-47      结构:    3、夹纬器P90图3-48 4、水箱   (稳定水源) 5、水流分析 (参考《机织》P159《纺织厂空调》P231)   在任一截面水流方程为: 把水柱视为球体计算迎面阻力时:       结论:水喷出后,衰减较少,曲线平坦,较喷气优越,通常纬丝速度为水流的75%左右。 (二)喷水系统有关参数分析(参考《机织学》P200-205) 1、飞行速度与筘幅、车速的关系                                                                    2、喷水速度与筘幅落差关系 喷色方式:   上仰    水平 3、喷射速度与压力的关系P89式3-37      (1)出口速度高则减速时呈卷缩现象      (2)压力大水易雾化 4、喷射工艺 喷水量调节:凸轮角形杠杆等均能调,一般调定位螺丝。一般2.41-6.36ml/纬 开始喷射时间:调凸轮位置,主轴85-90度喷射 压力调节:   弹簧刚度,原则尽可能小 射流速度与距离关系P88图3-45 (1)当压力为1Mpa时,出口29m/s,后来24m/s平缓 (2)压力高则衰减快,易前拥后挤 ************************************************************** 本课内容为引纬辅助机构,含储纬器、布边机构和多梭梭口引纬装置。 重点: 1、动鼓式及定鼓式储纬器 2、气流式储纬器应用 3、多梭口引纬方法 难点: 1、定鼓的卷绕方式 2、多梭口形成方法 第六节 无梭引纬的辅助装置 一、储纬   早期无储纬,但退纱速度高,相当于入纬率的2-3倍,断头,储纬使退纱速度下降到1/3-1/2 分类: 积极式储纬(剑杆,片梭)只起储纬作用,无定长功能消极式储纬(喷气,喷水)有定长功能1、动鼓式P96图3-53 略有加拈 缺点: 转动惯性大  2、定鼓式P97图3-54 消极式排纱(靠锥度下滑) 积极式排纱(靠指形爪)  3、定长储纬器 先卷绕,退绕圈数可检测,卷绕直径可调节 二、无梭织机布边 1、布边结构 2、绞综装置 三、纬向多梭口引纬 补充:(参考《毛织学》P169) 关于多梭口引纬 有梭织机与无梭织机共同的点都是1/3时间用于引纬 入纬率L入=b*n  速度    梭子15米/秒 喷气 23米/秒         剑杆11米/秒 喷水 30米/秒         片梭25米/秒 第一代织机(有梭)L入=500米/分 (目前最高380米/分) 第二代织机(无梭)L入=500-2000米/分        片梭 1082米/分 喷气 870米/分        喷水1200米/分 剑杆 800米/分 单梭口即使另2/3时间也用于引纬,入纬率也不高 第三代织机(多梭口)       低速高产,是传统的10倍       无冲击,震动和噪声       精度低       适应性好       开口低,筘幅不受限制      梭口方式: 经向多梭口     纬向多梭口(常用) 四、部分国家多梭口织机概况(参考《新型织布》P100) (一)平型织机的引纬 1、利用筘齿压力推进载纬器P93图3-51 特点:载纬器飞行靠近织口,对打纬有利,但梭口利用率低,且必须水平放置 2、利用电磁推进载纬器(补充内容) 3、利用拨杆传动载纬器(参考《毛织学》P164) 特点:运动可靠但机构复杂 4、运输链输送载纬器P208 (二)圆织机的引纬P95图3-52 (三)几种无梭引纬的比较P94表(自学)         本课为打纬原理分析,根据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织机的工艺特点,打纬有四连杆机构、共轭凸轮机构、圆筘片机构三种。 重点: 1、四杆打纬原理及过程分析 2、打纬与织物形成。 3、打纬过程分析 难点: 1、打纬角及织物形成过程 (重点讲清如何是振动过程) 2、打纬效果分析及调整 讨论题目: 1、打纬从何时开始     2、打纬角与织物形成关系 课堂提问: 1、不同的织物打纬有什么特点? 2、多梭口织机打纬有什么办法?   第九章   打 纬 作用:把纬纱推向织口 (结合P110图4-1讲,前止点,后止点)  第一节 对打纬机构的要求 分类:     四连杆打纬机构     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片梭,剑杆)     圆筘片(多梭口) 一、四连杆打纬机构 1、概况     应用:传统有梭织机,部分无梭织机PT500剑杆,ZA205喷气,JAT600喷气, ZW喷水,毛巾     特点: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仁筘座无静止时间,对引纬不利     基本组成:曲柄,连杆,摇杆     筘座的作用:  打纬 导梭 均匀分布经纱用控制幅宽   分类:     按牵手长度分       短牵手: 粗梳毛织(加速度大,飞行时间长)     中牵手: 棉织,精纺毛织     长牵手: 丝织(作用柔和)     按轴心位置分 轴向打纬:车速高,棉毛丝麻均可 (打纬动程小,震动小)     非轴向打纬:     轴心偏上(棉织,打纬角小,缓和) 轴心偏下 (粗梳毛织,打纬角大,可提前投梭,适于宽幅) 1、四连杆打纬机构分析   当曲柄处于任意点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均可求出,精确求法(三角函数法),近视求法(几何关系),筘座运动规律P111图4-2  2、共轭凸轮打纬机构                    特点:筘座静止角大,回程积极传动,有利于高速,可用于片梭        结构:P112图4-3 3、圆筘片打纬机构      特点:无摆动运动,机台平稳,可用于高速织机,        ( 参考<<机织工艺与设备>>P243) 第二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       织物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影响因素:经纱上机张力,后梁高低,开口时间 一、织物的形成过程与打纬工艺的关系 1、平综后又开口,纬纱前移阻力很小,越前移阻力越大    当阻力猛增时为打纬开始.筘到达最前方时,阻力最大,为打纬终了(结合P113图4-4讲) 2、织物形成过程 筘后移阶段:最初由于经纱张力,织口后移,筘离开织口后,在经纱压力作用下,纬纱逐根移动     织物形成区:筘离开织口平综时,从最后一根纬纱开始, 到不再运动的那根纬纱的区域叫织物形成区,以纬纱根数表示(<<机织学>>P98) 3、织物形成区存在的意义:    缺点: 加速磨损    优点: 有利于步面丰满和纬纱的均匀排列 4、织物形成区分布:    一般平布,府绸为2-4根    厚重织物,帆布,条绒,因经纱刚性大,张力大, 纬向紧度小的织物 (如斜卡类) 0根 形成区结构 5、打纬阻力分析:参考<<机织学>>P99    取纬纱为分离体    取经纱为分离体(X点)    纬纱静止时 P经=P织P打=P阻    纬纱向织口移动时,X点平衡条件:    P经=P打+P织 或 P打=P阻=P经-P织 随着纬纱前移阻力增加,当P阻>P经-P织 时,X点前移 此时P经上升,P织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P阻>P101)    打纬时筘平面与织物的夹角叫打纬角    理论上90度时力与织物方向相同,打纬力最大, 但此时上下层经纱包围弧相等,阻力也最大,为使布面丰满,用锐角打纬, 但过小则布面下沉,一般为82-84度 二、经纱上机张力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上机张力: P114平综时经纱的静态张力 1、张力大 经纱屈曲小,纬纱屈曲多,打纬时经纱相互作用加剧 2、张力大 打纬区宽度小P115图4-6 3、张力大 布面平整 4、张力大 经向(支持面)和断裂功小 P115图4-7.耐磨和牢度减弱 (结构相为 1-9 其中 5时屈曲波比=1 数小则纬屈曲大) (断裂功: 拉伸到断裂时外力作功之和) 5、张力大 缩率大 三、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筘痕存在P116图4-8    消除筘痕需使经纱移动,若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时:    经纱张力大则移动量小 手感不足    经纱张力小时移动量大,但开口不清 打纬区宽 当上下层经纱张力不等时,可消除筘痕P117图4-9,途径改变后梁高度 后梁配置原则:     粗号纱,密度小,纱强力高时后梁应高                 细号纱,密度大,筘痕不明显,纱强低,后梁高度应小     化纤易开口不清,上层张力不能太小后梁高度应小      斜纹织物自身存在张力差异,无需高后梁              一般0-22毫米 四、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    (飞行时间理论上180-240度,实际90-170度) 开口时间影响因素: 1、打纬时筘对经纱摩擦长度 2、打纬时包围角(反向移动量) 3、高后梁状态下,打纬时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 4、打纬时夹持纬纱时间: 迟(纬缩) 早(夹梭) 配置原则: 1、平纹:早开口(阻力大)    3、纬密大:迟开口   2、斜纹:迟开口(摩擦)      4、开口应与投梭配合
/
本文档为【第七章 开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