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2011-08-30 5页 pdf 111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2534

暂无简介

举报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上海翻译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05 No. 2 [收稿日期 ] 2004211209 [作者简介 ] 褚东伟 (1968 - ) ,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讲师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语言与翻译。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褚东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 ] 如果把翻译本身看成一个系统 ,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的、极其复杂的混沌系统。翻译的混沌 是由各种变量决定的。但是 ,翻译并不是完全没有秩序的 ,某些变量稳定...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上海翻译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05 No. 2 [收稿日期 ] 2004211209 [作者简介 ] 褚东伟 (1968 - ) ,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讲师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语言与翻译。 翻译的混沌与秩序 褚东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 ] 如果把翻译本身看成一个系统 ,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的、极其复杂的混沌系统。翻译的混沌 是由各种变量决定的。但是 ,翻译并不是完全没有秩序的 ,某些变量稳定下来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作业和研究首先 应该建立在承认混沌的基础上 ,然后确定临时的、相对的秩序。 [关键词 ] 翻译 ;系统 ;混沌 ;秩序 [中图分类号 ]H 0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29358 (2005) 0220006205   一、引言 有关系统的理论在译学研究中并不陌生 ,如埃 文2佐哈尔 ( Even2Zohar) 等探讨过翻译文学在文学多 元系统的位置 (埃文2佐哈尔 , 2000 ; Gentlzer , 2004 : 1062144) 。也有人试图把翻译本身当作一个系统来 研究 ,如赫曼斯 ( Hermans ,2004) 。如果我们把“翻 译”两个字能够包括的所有内容称作一个系统的话 , 那这个系统无疑是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非线 性的、极其复杂的系统。社会学家 Luhmann 把现代 工业社会按功能分成不同的基本系统 ;政治、经济、 宗教、法律、科技、文化和教育。每个系统都是有别 于其环境 (其他体系的总和) 的社会系统 ,每个系统 内部的交流与其环境相比具有不同的密度和质量。 虽然不同的系统间有明显的互动和互需 ,每个系统 看世界的视角都是独特的 ( Hermans ,2004 :138) 。我 们可以把翻译视为一种公认的社会现象 ,既是一种 知识范畴 ,又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的意义存在于 词典中 ,由被称为“翻译”的业余或专业活动所确定 , 并不断被翻译工作者协会、教育、学术、新闻以及其 他公共或私人话语所确认。我们把认识和规范两方 面的期待 (expectations) 带入翻译是有充分理由的。 两套期待不断被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讨论、确 认、调整和修改。在这样的意义上 ,我们可以把翻译 领域视为一种系统 ,按照Luhmann 说法 ,一种能够适 应环境的、自我规约、自我醒思和自我生产的系统 (Hermans ,2004 :141 ,142) 。 “混沌”的概念来自解释复杂系统的混沌理论 , 用于解释翻译系统其实也非常合适。人们对“混沌” 一词并不陌生 ,圣经开篇《创世纪》即以混沌开始 : “起初 ,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 ,渊面黑暗 ⋯⋯” 如一本科普书 (玛丽·格里宾 ,2003) 所描述 ,有不少 事物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而且对初始条件的变动十 分敏感 ,如天气。微风聚集起来就产生了风 ,风推动 周围的云层 ,从而改变了下雨的地点。微风开始的 时候是非常无力的。比如巴西森林里的蝴蝶 ,它们 稍稍拍动几下翅膀产生的细小气流 ,可能会对几周 后伦敦的降雨多少产生一些影响。这就是著名的 “蝴蝶效应”。如果我们知道每只蝴蝶是如何拍动它 们的翅膀的 ,蝴蝶效应的影响就不会这么不可思议。 同样 ,如果我们能够确切知道微风产生的所有因素 , 并且每时每刻都能了如指掌的话 ,我们就能准确地 预报天气。但是很遗憾 ,我们今天都在笑天气预报 不准确。 另一本科普书 (施特凡·格雷席克 ,200l : 7 ,8) 说 ,科学的一个支柱是“简单化处理”,混沌理论指出 简单化处理的合理性是有限的 ,就好象一条手臂离 开了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无法发挥作用一样 ,如果我 们忽视了环境因素 ,许多系统的运作就可能得出全 新的结果 ———即使我们忽略的只是蝴蝶翅膀的震 颤。 但是 ,复杂的、非线形系统的行为并不总是无序 的 ,就比如江河 ,数以亿万记的水分子以十分复杂的 方式相互作用。尽管如此 ,江河仍缓慢而平稳地向 入海口奔流。 翻译就是混沌。任何一个小小的变量 (variable) 都可以改变翻译的结果 ,翻译的实践可谓混沌一片 , 没有两个人的译文是一模一样的 ,机器说明书上操 作温度被中国的翻译员写错可能会引起德国工厂的 一场大火 ,正如上述蝴蝶翅膀微动之于天气 ;翻译实 践之混沌反映在翻译理论上就是概念与体系的混 ·6·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乱 ,没完没了的争论。但是 ,另一方面 ,翻译工作在 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混沌中也建立了一些临时的、相 对稳定的概念和理论 ———如严复“信、达、雅”、泰特 勒 (Tytler ,1790)“翻译三原则”、描写派的“翻译规 范”、雅各布森 (Jacobson ,1966) 的“语内翻译”和“语 际翻译”、加特福德 (卡特福德 ,1965/ 1991) 的“翻译 移位”说、弗米尔 (弗米尔 ,2000)的“翻译目的”论 ,再 如有关“对等”的论述、关于“直译”与“意译”、“归化” 与“异化”等的争论 ,帮助人们很好认识翻译、改进翻 译和使用翻译 ,也就是说翻译并不是完全混沌的系 统。这个混沌系统中还是有某种相对的秩序的。 二、翻译之混沌 翻译系统之混沌体现在实践 (翻译工作者的作 业)和理论 (翻译系统自指性的描述)两个层面 ,但不 限于这两个层面。这种说法 ,本身是对翻译混沌系 统的一种简单化处理。不管分类方法和范畴多么不 可靠 ,毕竟 ,为了说明复杂问题我们得诉诸各种分类 方法和范畴。 在实践层面上 ,我们得承认 ,翻译是建立在各种 变量的基础上的 ,如翻译的目的、翻译的专业领域、 承载翻译结果的媒体、译者的不同、译者从事翻译工 作的目的、译者的双语能力、译者的知识面、译者的 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译者所处的时代、工具书齐全 与否与质量、翻译技术手段的应用、翻译工作的时限 等等。这么多的变量加起来肯定构不成一个常量。 翻译结果的不同源于各种变量 ,这些变量有些是可 知的有些是不可知的 ,于是 ,翻译的结果是不可知 , 是不可预测的。任何一个初始条件的变化都如蝴蝶 震动翅膀对天气的影响一样巨大。为了说明问题 , 我们以翻译中的文本操作为例 : 友邦人士之来侨居于中国者 ,其势不能不有所 感想于中国。此等感想 ,出于怜悯之态度者 ,将占绝 大多数 ,出于失望者 ,间或有之 ,至若真知灼见 ,能洞 察而明了中国者 ,恐将等于凤毛麟角。固不问其人 本为爱中国者抑为憎中国者 , 即令其人实未身临中 国 ,有时亦免不了频涉遐想 ,觉得中国是一个遥远缥 缈的老大国家 ,一若不甚与此世界相连属者。——— 《吾国与吾民》“闲话开场”(黄嘉德译 :1) 外国人一旦来到中国 ,总是不得不有所感想。 他们总是同情中国 ,有时也不免失望 ,然而却很少能 够真正地理解与鉴识中国 ,因为他们总是在说爱中 国或者恨中国。 也许一个人在来中国之前 ,有时会 想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 ,遥远缥缈 ,似乎不属于 这个世界。———《中国人》“引言”(郝志东、沈益洪 译 :15) 这两段截然不同的译文来自林语堂的英文作品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Lin Yutang , 2000) 开篇 Prologue : When one is in China , one is compelled to think about her , with compassion always , with despair sometimes , and with discrimi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very rarely. For one either loves or hates China. Perhaps even when one does not live in China one sometimes thinks of her as an old , great , big country which remains aloof from the world and does not quite belong to it . 比较两个版本的译文 ,我们至少可以发现这些 不同点 : 1. 两个版本除“来”、“中国”、“感想”、“爱中国”、 “有时”、“遥远飘渺”和“世界”几个字段外 ,基本不再 有字面相同的地方 ,而“遥远飘渺”的两次出现也纯 属偶然 ; 2. 黄译包括了“之”、“者”、“也”、“其”、“若”等明 显的文言文痕迹 ,使用的语言为早期白话文 ;而郝译 明显地为现代白话文 ; 3. 黄译“此等感想 ,出于怜悯之态度者 ,将占绝 大多数 ,出于失望者 ,间或有之”与郝译“他们总是同 情中国 ,有时也不免失望”在句式上和与上句的逻辑 关系上都有重大不同 ; 4.“即令其人实未身临中国”与“也许一个人在 来中国之前”,显示两种版本的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 时有着明显的差异 ; 导致这些不同的变量归结起来至少包括三个 , 而变量“译者”还包括几个分变量 :译者 (分变量 :译 者是谁 ;译者的英文理解力 ;译者的中文表达力 :译 者的中国文化背景 :译者经验 ;译者翻译时的心理状 态 ;译者翻译时的身体疲劳状态) ;译文产生的时代 背景 ;译文产生的先后顺序。 这三个变量 ,加上语言和文化先天的鸿沟 ,注定 要产生完全不同的译本。即使是同一个译者 ,随着 其翻译观的改变、翻译经验的增加、时间的变化或历 史时代的变迁 ,甚至随着心理 (如动力、情绪)和生理 状态 (如疲劳度) 的变化 ,在不同时间产生的译本也 不一样。也就是说 ,我们不可能两次把脚踏在同一 条河里。 实践上的混沌注定要反映到理论上。至少在几 百年前就有人说过 ,“一切翻译对我来说都是要解决 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 Hermans ,2004 :17)”。翻译不存 在绝对的标准和绝对的正确 ,连“准确”这个词都无 ·7·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说得清楚的意义。所以 ,林语堂先生 (林语堂 :1994) 会说“译学无成规”,甚至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不 可译的 ,即使翻译也是勉强而为之。而且 ,翻译理论 是充满了不清楚的概念的没有体系的体系 ,即也是 个开放的混沌子系统 ,如翻译理论所存在的基础“翻 译”二字的意义也不是绝对确定的 ( Hermans ,2004 : 46254) ,再如最基本的“直译”和“意译”概念就被林 语堂先生所反对 :谁能保证“直译”主张者在实践中 不会把它变成“依字直译”即“死译”,而美其名曰的 “意译”,一不小心就被人用来做“胡译”的替身。“对 等”只是个标签 , 是个概念而无法成为标准 (Hermans ,2004 :96298 :褚东伟 ,2003 :77) 。我不是也 反对使用这样的名词 ,有时为了说明不清楚的问题 我们还必须借助相对清楚的概念范畴。不过翻译的 混沌性质决定了谁也无法建立自己的范畴体系一统 天下 ,不管他怎样具有雄心壮志。在理论层面我们 也可以找出一些变量 :如翻译活动在社会中的作用、 研究者的立场 (翻译实践者、翻译系统内部的理论工 作者、翻译系统外部的研究者) 、翻译新领域的出现、 其他学科的进展、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使用的技术手 段等等。这些变量 ,和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其他变 量一起造成了翻译理论方面的混沌。这样说起来 , 听上去太耸人听闻 ,好像翻译不可行 ,翻译研究不能 有所作为。下文我们着重探讨混沌的对立面秩序和 怎样在混沌中找到秩序。 三、翻译之秩序 翻译系统是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不是绝对没有 秩序的。翻译总是在可译与不可译之间找到一个点 来解决问题 ,有的译员或有的翻译机构总是能够提 交比较令人满意的翻译结果 ,使带有外文说明书的 产品最终销到海外市场 ,使引进外国技术建设的核 电站最终能够投产 ,这就是混沌之中的秩序。翻译 工作者和翻译项目管理者的经验和习惯以及历史上 传承下来的经验和习惯 ,是产生翻译秩序的主导因 素 ,虽然这种经验随时遭受“混沌吸引子”(玛丽·格 里宾 ,约翰·格里宾著 ,2003 :60263) 的干扰。所以翻 译结果总是在无法绝对保证的情况下有所保证。 翻译如打乒乓球。会打与不会打不一样 ;一个 球发出去你无法保证回来时落在什么位置 ,但有经 验的玩家可以随时调整自己采取比较有把握的对 策 ,他会有很多控制不到的球 ,但他会赢。大家比的 不是每一个球的输赢。有经验的译者有足够的机智 和技巧应对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无法做到字 字到位 ,但是“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 ,已为人 事上可能之极端 (林语堂 ,1994 :315) 在文本操作的层面上 ,不同译者对同一段文字 的翻译结果肯定不一样 ,但如果译者都具有充分语 言能力和翻译经验的话 ,翻译目的相同并遵循相同 的翻译策略的话 ,那就会有比较接近的结果或效果。 我们对比一下张培基和温秀颖所翻译的许地山《落 花生》,看是否这样。 Behind our house there lay half a mou of vacant land. Mother said ,“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Since you all like to eat peanuts so very much , why not plant some here ?”That exhilarated us children and our servant girls as well , and soon we started buying seeds , ploughing the land and watering the plants. We gathered in a good harvest just after a couple of months ! (张培 基 , 1999 : 14) 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half a mu of unused land.“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 like that ,” Mother said.“Since you all enjoy eating peanuts , let us open it up and make it a peanut garden.”At that my brother , sister and I were all delighted and so were the young housemaids. And then some went to buy seeds , some began to dig the ground and others watered it and , in a couple of months , we had a harvest ! (温秀颖 , 2002 : 137)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 :“让它荒芜着挺 可惜 ,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 ,就辟来做花生园吧。” 我们几姊弟和小丫头都很喜欢 ———买种的买种 ,动 土的动土 ,灌园的灌园 ;过不了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许地山原文) 两个译文都是近些年在中国国内出版 ,阅读对 象都是中国的翻译研究者和英语学习者 ,都为读者 加了翻译注释。这样 ,两个译文都采取了同样的“保 守”策略 ,以经得起同行的推敲并帮助英语学习者进 行中英文转换。两个译文在字面上、句法上和用词 的生僻程度上都是非常接近的。在同一个译者连续 进行的翻译工作中 ,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在具有足 够的责任心、在时限等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 以做到质量稳定的。 相同或相似的经验反映在理论上就是理论的相 似或叠合 ,这本身又说明一种秩序。虽然中外译学 术语不一样 ,但所描写的经验是一样的 ,于是关于翻 译便有这样高度相似的论述 :泰特勒 (Tytler ,1790)的 翻译三原则 ;奈达 (Nida ,2001) 的“功能对等”、严复 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标准”、“通顺标准”和 ·8·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美的标准”。这只是略举几例 ,西方译学史 (谭载 喜 ,2000)和中国译学史 (陈福康 ,2000) 对相同问题 作出相同或相似论断的情况不在少数。当然 ,论述 翻译的人往往从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立场出发 ,各自 会有所侧重 ,对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而且随 着时代的变迁某些新的理论因翻译实践和科学技术 的新发展而产生。我这里是强调一种基本的稳定 性 ,就象我们的祖先也是靠吃饭生存的 ,只是今天我 们获得食物的办法、吃饭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理论总是只能抓住片面 ,让我们以简单化 的眼光看待世界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出头绪来 , 让我们觉得似乎聪明起来 ,把翻译问题“看透”了。 翻译的秩序并不是由所谓正确的概念和标准确 立的 ,而是由习惯和经验构成的。习惯和经验帮助 我们把一些主要变量相对地固定下来 ,如什么样的 译员、什么样的做法、什么样的翻译结果可以固定下 来等 ,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常量”。翻译于是有了 规范。图里 (Toury :2001) 等人的翻译规范 (translation norms)的概念很有用 ,翻译的原语文本、译语文本和 操作都是基于在个性因素 ( idiosyncrasies) 和规则 (rules)之间游弋的规范之上的。 四、揭示翻译之混沌与秩序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混沌。外一方 面 ,混沌之中也有一定的秩序 ,我们不是什么都做不 了。维萨 (VISA)国际组织的创始人 Dee Hock( Hock , 1999)为此创造了“混序”(chaord) 一词 ,即 chaos 加 order ,并用该词表示维萨组织这样适应“混序”的机 构。在翻译作业的组织管理上同样需要尊重“混 沌”,同时又不懈地追求相对的秩序。揭示翻译之混 沌和秩序 ,对翻译操作、翻译组织和翻译研究工作有 以下启示 : 1.翻译之混沌决定了译文没有绝对的好 ,翻译 没有绝对的原则和标准 ,原则和标准只是相对的。 我们知道 ,几千年来 ,中外人士对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有不少的论述 ,没有一种原则或标准可以一统天下。 这些原则和标准的产生都有一定局限性 (时代背景、 历史条件、主张者的个人背景以及工作涉及的领域 等) ,但如果曾有人遵循了某一原则或标准并做出了 成绩 ,该原则或标准即为有效。 2. 翻译工作不适合用某种绝对的标准进行绝对 控制 ,要承认自组织 (self2regulation) 的合理性。文学 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政府文献翻译 ,虽然有相 通的地方 ,但翻译的语域不同 ,翻译的规模和涉及的 语种不同 ,翻译的要求不同 ,翻译的作业形式不同 , 各种工作具体遵从的原则和程序自然应该有所不 同。具体的工作根据委托人的目的和文本的语域确 定不同的原则 ,甚至翻译的标准可以是翻译用户和 翻译提供者由来约定的可执行标准 (褚东伟 , 2003 :1072116) 。如果要进行某种控制 ,我们也只能 建立框架性的原则和一些分门别类的参考标准并要 保持该原则和标准系统是开放的。 3.在混沌和秩序并存的条件下 ,翻译系统内理 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揭示翻译系统的内部 关系和与外部各种系统的关系、揭示有效翻译的规 范、为有问题的翻译进行诊断 ,为翻译工作就原则、 标准、方法和程序等进行建议 ,译学的系统应该是开 放的 ,兼容并蓄的 ,译学的范畴和理论一方面不能不 探讨 ,另一方面我们得认识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 [ 1 ]  卡特福德著 ,穆雷译.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1965) [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1. [ 2 ]  陈福康 .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000. [ 3 ]  褚东伟 . 商业翻译导论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3. [ 4 ]  郝志东 ,沈益洪译. 林语堂著. 中国人 [M] . 上海 :学林 出版社 ,2000. [ 5 ]  林语堂 . 论翻译[A ] . 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九卷 :语言 学论丛 [M]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 3042 321. [ 6 ]  温秀颖英译.“The Peanut”,载刘士聪编著英汉汉英美 文翻译与鉴赏[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 7 ]  黄嘉德译. 林语堂著. 吾国与吾民 [M] . 西安 :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8 ]  玛丽·格里宾 ,约翰·格里宾著 ,陈传显 ,谢迅译. 混沌 和不确定性[M] .北京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3. [ 9 ]  施特凡·格雷席克著 ,胡凯译 . 混沌及其秩序 ———走进 复杂体[M] .上海 :百家出版社 ,2001. [10 ]  谭载喜 .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11 ]  弗米尔著 ,黄燕 译. 翻译行动的目的与任务 [A ] . 陈 德鸿 ,张南峰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C] . 香港 :香港城 市大学出版社 ,2000 :67284. [12 ]  埃文·佐哈尔著 ,庄柔玉译. 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 的位置 [ A ] . 陈德鸿 ,张南峰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 C] .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1152124. [13 ]  张培基 .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 1999. [14 ]  Gentzler ,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Revised Second Edition [M]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4. (下转第 77 页) ·9·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外学者对比的研究成果。比如谈到翻译是一门科学 的时候 ,他引用谭载喜的话说“翻译只是言语产物即 话语的一种语际 (或语内、符际)转换过程 , ⋯⋯而只 能是技术和艺术。”又引用美国的奈达 ,法国的穆南 , 德国的威尔斯等提出的“翻译是一门科学”的观点。 在说到中国历来被大家奉为圭臬的“信、达、雅”三字 经时 ,又援引子曰、《易经》等权威经典 ,同时又引出 西方与之相对应的“雅”、“信”等翻译主张。 第四、具有对中国传统译论美学的继承、发展和 再诠释的鲜明特征。从文化心理的思维模式来看 , 中国传统译论美学侧重的不是对客体的反映 ,而是 对客体的 ,不是对美和翻译艺术的属性进行客 观的美学诠释 ,取而代之的却是以审美主体的美学 规范 ,以价值判断高于事实判断的特征。因为在中 国传统译论中 ,“神似”、“神韵”和“化境”都是从艺术 审美的角度来评判赏析译文特点的。在赏析文学译 品时 ,人们头脑中总会无形中用“神”“意境”是否传 达来评判译品的好坏 ,而很难用遣词造句或语言特 色等方面去评价它。奚永吉先生说 :“张谷若不仅在 赐予的翻译上字斟句酌 ,而且对原著的文体悉心研 几 ,称量而出。”然而 ,作者却从联想丰富而独特的词 句和某些微言妙语、言语的弦外之音、整体的特殊气 氛和人物的特殊口吻等微观方面 ,结合原作的上下 文语境 ,给予充分的考虑从而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判。 该书是翻译研究者对翻译主体性研究重视的结 果 ,也是对中国传统译论深入研究的结晶。作者对 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具有独创性 ,既系统全面 ,又细致 入微 ,翔实 ,文笔优美。对翻译概念追本溯源 , 并对张先生的翻译艺术观进行艺术的例证 ,由 此可见孙教授在该书以及中外译论研究上所花精力 和心血。 正当 21 世纪西方新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时 ,我 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也遭受着同样的尴尬。在我们接 受新事物、新理论的同时 ,还需要更好地挖掘我们自 身的传统精神遗产 ,把前辈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真正做到以我为主 ,西学为补 ,系统引入 ,详加比较 , 继承与发展传统译学 ,翻译并引入西方译论 ,早日建 立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同时 ,该书也为我 们后继者树立了一个风范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 多的关于我国传统译论中主体性研究的著作出现。 本文承蒙孙迎春教授、许婺副教授的指点和修改 ,在此谨表 感谢 !3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2004 年版。 (上接第 9 页) [15 ]  Hermans , Theo. Translation in Systems , Descriptive and System2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 M ]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4. [16 ]  Hock , Dee. Birth of the Chaordic Age[M] . San Francisco : Berrett2Koehler Publishers , Inc. , 1999. [17 ]  Jacobson ,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 A ] . 1966. In Rainer Shulte and John Biguenet e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 . Chicago and London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8. [18 ]  Tytler , Alexand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M ] . Edinburgh : Archibald Constable and Company , 1790. [19 ]  Nida ,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 ,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M ]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1. [20 ]  Toury ,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 M ] .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2001. [21 ]  Yutang , Lin.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 M] .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 , 1998. [22 ]  Jacobson ,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 . In Reuben Brower ed. On Translation [ C ]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The Chaos and Order of Translation ZHU Dong2wei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Guangzhou 510420 , China) [ Abstract ] If we view translation as a system , then it must be a complex , non2linear and chaotic system full of uncertainties. The chao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brought about by various variables. However , the settling down of certain variables may give rise to certain norm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should be don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state of chaos and with a view of implementing a provisional and relative order. [ Key words] translation ; system ; chaos ; order ·77·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翻译的混沌与秩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