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2011-08-22 14页 doc 69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67089

暂无简介

举报
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推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这个概念,也有人称之为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也好,表现手法也好,据己之见,两种说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所在是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具体内容,这也就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的重点。为此,笔者参照有关资料和教学体会,从整体构思和局部描写这两点总结出以下看法。(语言方面的表达技巧已在上一个问题里有专门论述,故本节不再重复) 先谈一谈整体构思方面的表达技巧。 1、虚实结合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用现实的景或事同想象的景或事互相映衬,抒发同一种感情的表达技巧。这里,“实”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   推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这个概念,也有人称之为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也好,表现手法也好,据己之见,两种说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所在是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具体内容,这也就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的重点。为此,笔者参照有关资料和教学体会,从整体构思和局部描写这两点出以下看法。(语言方面的表达技巧已在上一个问题里有专门论述,故本节不再重复) 先谈一谈整体构思方面的表达技巧。 1、虚实结合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用现实的景或事同想象的景或事互相映衬,抒发同一种感情的表达技巧。这里,“实”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虚”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想象性。两方面巧妙组合,“实”便成为引发“虚”的基础,“虚”便成为“实”的延伸。因此,虚实相生,也就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是常用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和下阙所写的内容都属虚写。这些虚写的内容和上阙的实景实事相结合,用别后的孤独寂寞的心境映衬诗人与心爱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更让人为之悲伤。再举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第一句一问一答,既写出了朋友的思念与期待,也写出了人的惆怅与无奈。紧接下来,诗人却抛开第一句的话题,描写了“巴山夜雨”的景象。这句看似无关的话,实际上是景中有情。诗人就是想借此来表现出当时他客居异地的孤独寂寞,绵重不已的愁思和对朋友的渴切思念之情。如果只按这两句所写的内容去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意图,那还未免有些过早。接下去在诗的第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想象有一天两人聚首交谈,而谈话的内容却又恰恰是今夜巴山听雨、吟诗寄远的情景。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这一来,全诗一下子摆脱了低沉抑郁的感伤情调,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朋友的失望和诗人的惆怅,突出了两人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情。读至此,这首诗的主旨才如水落石出,清晰可见。据此,可以说这首诗在总体构思上确实体现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的妙处。 2、衬托(含动静相衬乐景哀情) 这种表达技巧指的是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另一事物的技巧。由于主体与衬体二者的关系不同,这种技巧又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在古诗词中,运用这种技巧构思谋篇的作品是比较多的。如我们常说到的“正侧结合”的技巧应属于正衬,“抑扬结合”、“乐景哀情”、“动静结合”中的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应属于反衬。下面就按照我们常用的说法将这些与衬托有关的表达技巧分别说明。 ⑴以侧衬正的正侧结合 诗人在描写事物时,有时通过正面和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以使所要描写的对象更突出,更鲜明。这种表达技巧就是“正侧结合”的技巧。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里,“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都是直接描写花开的盛况,使人如同看到那繁盛的花朵开满蹊径的景象,而且照应了题目“寻花”之意。后两句写“戏蝶”的“时时舞”、“黄莺”的“恰恰啼”,不只是为增添黄四娘家路上春色之美而已,而且更是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作者所要赞美的繁花似锦。同时,作者写“时时舞”的“戏蝶”之“留连”和“恰恰啼”的“娇莺”之“自在”,也是想借此--蝴蝶和黄莺的情态--来抒发诗人“寻花”的情趣。 ⑵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抑扬结合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在诗中同时写出贬抑和褒扬两方面内容,使描写对象的某些方面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其目的却是为突出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就形成了或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不同构思技巧。这种抑扬结合技巧可使作品内容造成波澜,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从诗的前两句的“求贤”“访”“才调更无伦”这些词语来看,一定会认为诗人在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之英明。然而,第三句一个“可怜”便使全诗内容、情感一下子出现了逆转。等到看完全诗,才明白作者哪里是在赞颂汉文帝的求贤若渴,而分明是在鞭挞他和以他为借代的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仅不能识贤用贤,而且昏庸至极!细读全诗,能不为诗人极尽抑扬吞吐之妙而叫绝吗?再看一个运用先扬后抑的例子。唐诗人罗隐有一首题为《蜂》的绝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不论”“无限”“尽”这些词语极力称赞蜜蜂的占尽风光。正由于这两句的蓄势,使读者继续欣赏之后立即感觉出前后反差竟如此之大,不仅蜜蜂的“尽占风光”被一扫而空,而且落得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结局,岂不悲哉?”由于古诗词常出现见仁见智的现象,所以有人对这首诗的主旨有另外的理解,但不管这首诗的主旨如何理解,其所运用的先扬后抑的技巧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⑶以乐景反衬哀情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内心哀愁的构思技巧。这样写哀情比之正面烘托的感染力要强烈得多。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青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有山有水,有鸟有花,而且色彩明丽,相互映衬,更显迷人的魅力。然而,面对这样迷人的春景,诗人虽是年年观看,而每次观看却都是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每每想到归期遥遥,诗人又痛苦不堪,那还有半点欣赏之情? ⑷动静结合,以动反衬静和以静反衬动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有时为避免景物的呆滞,或为求得反衬的艺术效果,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使二者形成动静结合的映衬关系,构成一种情趣,其中有的动静结合互为烘托,有的或以动反衬静,或以静反衬动。如贺知章的《咏柳》诗就实现描写了静态的柳姿,写出了春柳碧绿青翠的新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接下来诗人运用大胆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在春风中婀娜婆娑的舞姿,令人随之展开遐想。这样一静一动地来描写春柳,比之“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无名氏《读曲歌》)的直观式的描写要生动得多。 再看以动衬静的一例。王维有首《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景物。诗的前两句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静谧,后两句虽写到了受惊的山鸟,且在山涧中“时鸣”,但却让人感到的恰恰不是聒噪,反而更觉得春山寂静的出奇。这就是作者运用以动沉静的技巧所带来的效果。 再看以静衬动的一例。 3、象征 这种表达技巧是指借用某种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现象,寄以某种深邃的思想,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理的技巧。这种技巧在古诗词里托物言志类的作品中运用得最为突出。如唐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向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这里用来形容蝉的触须。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宦,所以“垂绥”暗示显宦身份。)这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全诗以蝉作为象征物,写蝉的生性高洁,写蝉的居高、垂绥,都是借以写诗人自己的。特别是写蝉声的远传却非是借助于秋风,充分体现出蝉的清朗俊逸的气韵,而这正是作者要向大家表白的意思,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在的有利条件,自能声名远播。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而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由此可知,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能说没有自况的意味吗? 4、渲染 这种技巧指的是诗人对环境、景物、事件、人物的行为或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对象,强化欣赏者的审美感受的技巧。这样表达的效果能让读者从具体形象的物相组合中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表达较之直陈其事要形象得多,体味更深。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年孤愁的复杂感情。但是,在前两联中诗人并没提到“秋”字,而是用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夔州秋景图,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这里诗人采用的就是渲染的手法。从内容上说,能以给读者对夔州之秋的形象感受;从情感上说,能以让人体味诗人当时的沉郁悲凉心情和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慨叹。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里对秋景的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诗人写的也是秋景,同样也没提到一个“秋”字,但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秋的意味。在这里诗人也同样运用了渲染这种技巧,所不同的是,毛泽东与杜甫各自抒发的情感有天壤之别。 5、白描 这种技巧指的是诗人以简洁明白的语言具体地描绘客体,突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鲜明的艺术形象的技法。运用这种技巧能让读者尽快获得描写对象的特征,并因此对描写对象产生相应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这种技巧的特点是以简代繁,寥寥几笔勾勒得形神毕肖,所以非常适合诗歌这种文体。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五言绝句总共20个字,却让我们从一问一答的片断中,了解到了诗人所访之人的身份和生活情趣,访问的结果。如再细细品味,还能让人感到诗人的那种寻人不遇却不扫兴,反而饶有余味的诗意的感受。这里,诗人就是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和童子问答的情景来叙述其“寻隐者不遇”这件事情的。除此,诗中的“松下”“云深”也是采用白描手法既描写了寻访时的环境,有间接烘托出“隐者”的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面貌,真可谓简笔中之简笔。还有,那童子的回答(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地方)看似是在补充说明“采药”的地点,实则还是不能让人知道其师父到底在哪里。这又是通过人物语言的特点来描写人物的白描手法,让我们由此想象出那个童子的憨态实是可掬也。总之,这首小诗在叙事、描写环境和人物这几方面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可说得上是言简而意赅了。 6、照应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在诗中有意识地使前后内容形成呼应的手法。其目的有的是为点题,有的是为使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为突出或作补充发挥。这种手法用得恰当,可使结构更为紧凑、严谨。如前面举过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两次出现了前后照应的内容。诗的第二句提到了“巴山夜雨”,这可以说是照应了题目。诗的第四句再次提到“巴山夜雨”,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复式的前后照应的方式。全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前者是写实景,后者是诗人设想的重逢时的谈资。这样,能让读者既形象地感受到诗人想念挚友的愁思,又别有情趣地体会出诗人和挚友之间的情谊是多么真挚深厚。 以上是从古诗词整体构思方面讲了几种表达的技巧,下面再从局部描写方面讲一讲古诗词表达的技巧。 说到古诗词在局部描写方面的表达技巧,就必然要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修辞方法。就目前对中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来看,应注意那些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一般说来,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较物、对比、双关这些修辞手法。除此之外,也可适当地了解拈连、移觉、示现、呼告、互文、用典等一些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下面仅就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1、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把要表述的事物写的具体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一般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炼。因而,这种表达技巧是汉语现象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表达技巧。自然也就成了一种非常适用于古诗词的状物抒情的技巧。如前面提到的贺知章的《咏柳》就是运用比喻中明喻、暗喻的修辞手法较典型的例子。下面再举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说说运用借喻的现象。《芙蓉送辛渐》的最后一句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的“冰心”“玉壶”都是喻体,本体是诗人的高洁品行。诗人通过这个具体形象的比喻表述了他的志趣和自信,也使我们通过这个比喻仿佛看到了他--王昌龄那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洁伟岸的形象。 2、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表达技巧,前者称作拟人,后者称作拟物。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拟人的修辞方法运用得较多。这种方法就是根据作者对禽兽、草木等的观感给他们以人格,让他们也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会说,会笑,会做事情。这种拟人的方法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呆板的变成活泼的,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总之,可以收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如唐诗人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台城景象的描写,意在说明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早已成为历史上匆匆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台城柳的“无情”--拟竟不管人间兴亡,照样繁茂,“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方法说柳树“无情”,正透露出诗人目睹台城柳时所引发的无限感慨。诗人当时对唐王朝重蹈六朝故辙已有亡国之不祥预感,故而借此凭吊之机,赋予台城柳以情感,来寄托诗人的伤怀。 3、夸张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而读者看后不仅不觉得不合理,反而觉得悦耳有趣,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夸张。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夸大言者的语言气氛,启发对方的想象力,从而突出要说的意思。如前面举过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极言舟行似箭,而其行速之快,如按照实际情况来看,那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我们读后非但不疑,反觉妙哉。缘何?就是因为这里的“言过其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当时在流放途中遇赦后的那种喜悦之情,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的神态。这就是夸张的修辞方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4、借代 这种方法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名称来替代本体事物的名称的表达技巧。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能以鲜明地突出本体事物的特征,启发读者的联想。另外,这种方法可打破语言表达的单调、呆板,使语言简练、含蓄,有的还富含诙谐幽默的情趣。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江南春景,其中的“绿”、“红”就是用叶与花的颜色特征来代指叶与花,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叶与花的鲜艳的色彩,增添画面的鲜活美感。试想,如果用“叶映花”来表述,那岂不太呆板了?说不定还会成为败笔呢。 5、对偶 这种修辞方法是汉语修辞所独有的一种表达技巧,因而,这种修辞方法很富有中国气势、中国风格,早就为我国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贴春联的习俗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古诗词中,尤其是格律诗中,这种技巧运用得更为普遍,更为讲究。对偶从内容上看,要求两联的内容或相对,或相近,或相反;从表达形式上看,要求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语法结构必须相同,而且用的词语必须成对,尽量避免用相同的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方法的修辞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给人以视觉匀称的美感;②凝炼概括,把同一事物或事理的某一发展过程表现的集中而又比较鲜明,充分体现了事物对立铜的辩证关系;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对偶的种类比较多,对中学生来说,能掌握住正对、反对、流水对这三种也就可以了。其中,流水对较难把握。流水对是指对偶句上下联内容构成相承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对偶形式。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前两句构成了工整的“正对”形式,后两句则较之前两句对得更为巧妙,因为它不仅从字面上构成了工整的“正对”,而且从两句的关系上又构成了流畅的“流水对”。(对此诗的内容,本文前面已又分析,此不赘述)又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典型的“反对”的例子。从形式上看,“横眉”与“俯首”相对,“冷对”与“甘为”相对,“千夫指”与“孺子牛”相对,对得非常工整;从内容上看,一“憎”一“爱”,鲜明对立,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决不屈服于敌人,甘愿做人民大众的牛的伟大精神。由于王之涣和鲁迅先生都是采用对偶的方法来表达的,所以,这些句名言至今广为流传,众人皆知。其实,何止是他们。我们今天常用的那些名言警句中,又有多少都是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的。从这里,我们不也可体会到对偶的修辞魅力了吗? 6、较物 这种修辞方法就是作者将要描写的对象和另一种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进而突出作者所要描写的对象。正如我们常说的:“又比较才有鉴别。”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表达作者真挚深刻的情感,可以表达作者的雄心壮志、豪迈气概等。如杜牧的《山行》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用“二月花”来和“霜叶”比较,这不单突出了寒秋枫叶的外在美,更让人去深悟蕴含其中的哲理--那经霜的红叶,充满着勃勃生机,不正体现了他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傲霜斗寒的性格吗?从这个比较中,我们自然感受到了作者对寒秋枫叶的热烈而深沉的赞美之情。 7、对比 这种修辞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较物”方法。它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以更详明地突出事物间本质属性的差别和对立,从而表现作者对真假、善恶、美丑的爱憎态度和感情。如唐诗人来鹄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这是一首描写“夏云”的托物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夏云的“千形万象”,但诗人却无心欣赏,“竟还空”就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成辉的心情。这就不仅使我们要问,诗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与景物不相协调的心情呢?诗人的希望又是什么呢?诗的后两句回答了这些问题。第三、四句诗人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大片的旱苗干枯欲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大片云彩悠闲容与,幻化奇峰,自得其乐。这里,一边极重、极急,一边极轻、极缓。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夏云-- 那些高高在上,似乎能给百姓带来希望却无心解救旱情的不问苍生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怒、憎恶之情,而全诗的主旨也就因此而明了了。 8、双关 这种修辞方法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一个语音、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同时表达关联两种事物的双重含义的修辞技巧。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有一箭双雕的作用。由于作者是借助于巧妙的联想而运用了双管这种方法的,所以,读者在欣赏时也要通过联想去体味。这就给欣赏增添了极大的情趣。另外,由于作者借用的载体的不同,所以,双关又可分为谐音双关和会意双关两种。如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春江边听到情郎歌声时所产生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看字面意写的是又出太阳又下雨的自然景象,但联系前面的内容看,很自然会让人想到这是那个女子听到情郎歌声后的微妙复杂的情感--从爱人表面的“无情”听出了“有情”。这字面的“晴”与内含的“情”就巧妙地构成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技巧。又如唐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的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冰雪消融时节胡天北地的和平宁静的景象,是实写的内容。接下来的后两句,从字面看是说梅花落花的花瓣随风飘散,一夜之间花瓣和花香洒满关山。按说这两句和前两句正好构成非常和谐的意境,但细想一想,胡地没有梅花 ,这岂不是诗人的疏漏?当然不是,一个有名的诗人怎能出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其实,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会意双关的方法。诗人虚拟了一个梅花随风飘散的景象,实际上借此在诗句中嵌入了《梅花落》这个古曲名。这样,诗人的本来意思是要说,羌笛吹奏着《梅花落》的曲调,那笛声随风飘散,一夜之间声满关山。而戍边的将士听到这吹奏着《梅花落》的笛声,自然会由听曲而遐想故乡梅花之飘落,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推荐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这个概念,也有人称之为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也好,表现手法也好,据己之见,两种说法其实指的是同一个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所在是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具体内容,这也就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的重点。为此,笔者参照有关资料和教学体会,从整体构思和局部描写这两点总结出以下看法。(语言方面的表达技巧已在上一个问题里有专门论述,故本节不再重复) 先谈一谈整体构思方面的表达技巧。 1、虚实结合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用现实的景或事同想象的景或事互相映衬,抒发同一种感情的表达技巧。这里,“实”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直观性,“虚”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想象性。两方面巧妙组合,“实”便成为引发“虚”的基础,“虚”便成为“实”的延伸。因此,虚实相生,也就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是常用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和下阙所写的内容都属虚写。这些虚写的内容和上阙的实景实事相结合,用别后的孤独寂寞的心境映衬诗人与心爱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更让人为之悲伤。再举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第一句一问一答,既写出了朋友的思念与期待,也写出了人的惆怅与无奈。紧接下来,诗人却抛开第一句的话题,描写了“巴山夜雨”的景象。这句看似无关的话,实际上是景中有情。诗人就是想借此来表现出当时他客居异地的孤独寂寞,绵重不已的愁思和对朋友的渴切思念之情。如果只按这两句所写的内容去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意图,那还未免有些过早。接下去在诗的第三、四两句中诗人展开想象,想象有一天两人聚首交谈,而谈话的内容却又恰恰是今夜巴山听雨、吟诗寄远的情景。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这一来,全诗一下子摆脱了低沉抑郁的感伤情调,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朋友的失望和诗人的惆怅,突出了两人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情。读至此,这首诗的主旨才如水落石出,清晰可见。据此,可以说这首诗在总体构思上确实体现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的妙处。 2、衬托(含动静相衬乐景哀情)     这种表达技巧指的是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另一事物的技巧。由于主体与衬体二者的关系不同,这种技巧又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在古诗词中,运用这种技巧构思谋篇的作品是比较多的。如我们常说到的“正侧结合”的技巧应属于正衬,“抑扬结合”、“乐景哀情”、“动静结合”中的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应属于反衬。下面就按照我们常用的说法将这些与衬托有关的表达技巧分别说明。 ⑴以侧衬正的正侧结合     诗人在描写事物时,有时通过正面和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以使所要描写的对象更突出,更鲜明。这种表达技巧就是“正侧结合”的技巧。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里,“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都是直接描写花开的盛况,使人如同看到那繁盛的花朵开满蹊径的景象,而且照应了题目“寻花”之意。后两句写“戏蝶”的“时时舞”、“黄莺”的“恰恰啼”,不只是为增添黄四娘家路上春色之美而已,而且更是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作者所要赞美的繁花似锦。同时,作者写“时时舞”的“戏蝶”之“留连”和“恰恰啼”的“娇莺”之“自在”,也是想借此--蝴蝶和黄莺的情态--来抒发诗人“寻花”的情趣。 ⑵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抑扬结合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在诗中同时写出贬抑和褒扬两方面内容,使描写对象的某些方面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其目的却是为突出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就形成了或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的不同构思技巧。这种抑扬结合技巧可使作品内容造成波澜,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从诗的前两句的“求贤”“访”“才调更无伦”这些词语来看,一定会认为诗人在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之英明。然而,第三句一个“可怜”便使全诗内容、情感一下子出现了逆转。等到看完全诗,才明白作者哪里是在赞颂汉文帝的求贤若渴,而分明是在鞭挞他和以他为借代的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仅不能识贤用贤,而且昏庸至极!细读全诗,能不为诗人极尽抑扬吞吐之妙而叫绝吗?再看一个运用先扬后抑的例子。唐诗人罗隐有一首题为《蜂》的绝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不论”“无限”“尽”这些词语极力称赞蜜蜂的占尽风光。正由于这两句的蓄势,使读者继续欣赏之后立即感觉出前后反差竟如此之大,不仅蜜蜂的“尽占风光”被一扫而空,而且落得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结局,岂不悲哉?”由于古诗词常出现见仁见智的现象,所以有人对这首诗的主旨有另外的理解,但不管这首诗的主旨如何理解,其所运用的先扬后抑的技巧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⑶以乐景反衬哀情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内心哀愁的构思技巧。这样写哀情比之正面烘托的感染力要强烈得多。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青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有山有水,有鸟有花,而且色彩明丽,相互映衬,更显迷人的魅力。然而,面对这样迷人的春景,诗人虽是年年观看,而每次观看却都是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每每想到归期遥遥,诗人又痛苦不堪,那还有半点欣赏之情? ⑷动静结合,以动反衬静和以静反衬动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有时为避免景物的呆滞,或为求得反衬的艺术效果,往往把静态与动态的景物描写构想在同一个意境中,使二者形成动静结合的映衬关系,构成一种情趣,其中有的动静结合互为烘托,有的或以动反衬静,或以静反衬动。如贺知章的《咏柳》诗就实现描写了静态的柳姿,写出了春柳碧绿青翠的新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接下来诗人运用大胆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在春风中婀娜婆娑的舞姿,令人随之展开遐想。这样一静一动地来描写春柳,比之“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无名氏《读曲歌》)的直观式的描写要生动得多。     再看以动衬静的一例。王维有首《鸟鸣涧》,诗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景物。诗的前两句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静谧,后两句虽写到了受惊的山鸟,且在山涧中“时鸣”,但却让人感到的恰恰不是聒噪,反而更觉得春山寂静的出奇。这就是作者运用以动沉静的技巧所带来的效果。 再看以静衬动的一例。 3、象征     这种表达技巧是指借用某种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现象,寄以某种深邃的思想,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理的技巧。这种技巧在古诗词里托物言志类的作品中运用得最为突出。如唐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向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这里用来形容蝉的触须。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宦,所以“垂绥”暗示显宦身份。)这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全诗以蝉作为象征物,写蝉的生性高洁,写蝉的居高、垂绥,都是借以写诗人自己的。特别是写蝉声的远传却非是借助于秋风,充分体现出蝉的清朗俊逸的气韵,而这正是作者要向大家表白的意思,即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外在的有利条件,自能声名远播。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而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由此可知,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能说没有自况的意味吗? 4、渲染     这种技巧指的是诗人对环境、景物、事件、人物的行为或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对象,强化欣赏者的审美感受的技巧。这样表达的效果能让读者从具体形象的物相组合中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表达较之直陈其事要形象得多,体味更深。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年孤愁的复杂感情。但是,在前两联中诗人并没提到“秋”字,而是用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夔州秋景图,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这里诗人采用的就是渲染的手法。从内容上说,能以给读者对夔州之秋的形象感受;从情感上说,能以让人体味诗人当时的沉郁悲凉心情和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慨叹。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里对秋景的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诗人写的也是秋景,同样也没提到一个“秋”字,但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秋的意味。在这里诗人也同样运用了渲染这种技巧,所不同的是,毛泽东与杜甫各自抒发的情感有天壤之别。 5、白描     这种技巧指的是诗人以简洁明白的语言具体地描绘客体,突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鲜明的艺术形象的技法。运用这种技巧能让读者尽快获得描写对象的特征,并因此对描写对象产生相应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这种技巧的特点是以简代繁,寥寥几笔勾勒得形神毕肖,所以非常适合诗歌这种文体。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五言绝句总共20个字,却让我们从一问一答的片断中,了解到了诗人所访之人的身份和生活情趣,访问的结果。如再细细品味,还能让人感到诗人的那种寻人不遇却不扫兴,反而饶有余味的诗意的感受。这里,诗人就是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和童子问答的情景来叙述其“寻隐者不遇”这件事情的。除此,诗中的“松下”“云深”也是采用白描手法既描写了寻访时的环境,有间接烘托出“隐者”的洁身自好、高蹈尘埃之外的精神面貌,真可谓简笔中之简笔。还有,那童子的回答(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在那云雾迷蒙的地方)看似是在补充说明“采药”的地点,实则还是不能让人知道其师父到底在哪里。这又是通过人物语言的特点来描写人物的白描手法,让我们由此想象出那个童子的憨态实是可掬也。总之,这首小诗在叙事、描写环境和人物这几方面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可说得上是言简而意赅了。 6、照应     这种技巧是指诗人在诗中有意识地使前后内容形成呼应的手法。其目的有的是为点题,有的是为使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为突出或作补充发挥。这种手法用得恰当,可使结构更为紧凑、严谨。如前面举过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两次出现了前后照应的内容。诗的第二句提到了“巴山夜雨”,这可以说是照应了题目。诗的第四句再次提到“巴山夜雨”,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复式的前后照应的方式。全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前者是写实景,后者是诗人设想的重逢时的谈资。这样,能让读者既形象地感受到诗人想念挚友的愁思,又别有情趣地体会出诗人和挚友之间的情谊是多么真挚深厚。 以上是从古诗词整体构思方面讲了几种表达的技巧,下面再从局部描写方面讲一讲古诗词表达的技巧。 说到古诗词在局部描写方面的表达技巧,就必然要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修辞方法。就目前对中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来看,应注意那些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一般说来,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较物、对比、双关这些修辞手法。除此之外,也可适当地了解拈连、移觉、示现、呼告、互文、用典等一些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下面仅就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古诗词中运用的情况作一简要说明。 1、比喻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把要表述的事物写的具体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一般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炼。因而,这种表达技巧是汉语现象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表达技巧。自然也就成了一种非常适用于古诗词的状物抒情的技巧。如前面提到的贺知章的《咏柳》就是运用比喻中明喻、暗喻的修辞手法较典型的例子。下面再举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说说运用借喻的现象。《芙蓉送辛渐》的最后一句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的“冰心”“玉壶”都是喻体,本体是诗人的高洁品行。诗人通过这个具体形象的比喻表述了他的志趣和自信,也使我们通过这个比喻仿佛看到了他--王昌龄那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高洁伟岸的形象。 2、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的表达技巧,前者称作拟人,后者称作拟物。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拟人的修辞方法运用得较多。这种方法就是根据作者对禽兽、草木等的观感给他们以人格,让他们也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会说,会笑,会做事情。这种拟人的方法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呆板的变成活泼的,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总之,可以收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如唐诗人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台城景象的描写,意在说明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早已成为历史上匆匆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台城柳的“无情”--拟竟不管人间兴亡,照样繁茂,“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方法说柳树“无情”,正透露出诗人目睹台城柳时所引发的无限感慨。诗人当时对唐王朝重蹈六朝故辙已有亡国之不祥预感,故而借此凭吊之机,赋予台城柳以情感,来寄托诗人的伤怀。 3、夸张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而读者看后不仅不觉得不合理,反而觉得悦耳有趣,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夸张。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夸大言者的语言气氛,启发对方的想象力,从而突出要说的意思。如前面举过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极言舟行似箭,而其行速之快,如按照实际情况来看,那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我们读后非但不疑,反觉妙哉。缘何?就是因为这里的“言过其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当时在流放途中遇赦后的那种喜悦之情,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的神态。这就是夸张的修辞方法产生的艺术效果。 4、借代     这种方法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名称来替代本体事物的名称的表达技巧。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能以鲜明地突出本体事物的特征,启发读者的联想。另外,这种方法可打破语言表达的单调、呆板,使语言简练、含蓄,有的还富含诙谐幽默的情趣。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江南春景,其中的“绿”、“红”就是用叶与花的颜色特征来代指叶与花,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叶与花的鲜艳的色彩,增添画面的鲜活美感。试想,如果用“叶映花”来表述,那岂不太呆板了?说不定还会成为败笔呢。 5、对偶     这种修辞方法是汉语修辞所独有的一种表达技巧,因而,这种修辞方法很富有中国气势、中国风格,早就为我国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贴春联的习俗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古诗词中,尤其是格律诗中,这种技巧运用得更为普遍,更为讲究。对偶从内容上看,要求两联的内容或相对,或相近,或相反;从表达形式上看,要求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语法结构必须相同,而且用的词语必须成对,尽量避免用相同的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方法的修辞效果大致有以下几点:①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给人以视觉匀称的美感;②凝炼概括,把同一事物或事理的某一发展过程表现的集中而又比较鲜明,充分体现了事物对立铜的辩证关系;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对偶的种类比较多,对中学生来说,能掌握住正对、反对、流水对这三种也就可以了。其中,流水对较难把握。流水对是指对偶句上下联内容构成相承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对偶形式。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前两句构成了工整的“正对”形式,后两句则较之前两句对得更为巧妙,因为它不仅从字面上构成了工整的“正对”,而且从两句的关系上又构成了流畅的“流水对”。(对此诗的内容,本文前面已又分析,此不赘述)又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典型的“反对”的例子。从形式上看,“横眉”与“俯首”相对,“冷对”与“甘为”相对,“千夫指”与“孺子牛”相对,对得非常工整;从内容上看,一“憎”一“爱”,鲜明对立,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决不屈服于敌人,甘愿做人民大众的牛的伟大精神。由于王之涣和鲁迅先生都是采用对偶的方法来表达的,所以,这些句名言至今广为流传,众人皆知。其实,何止是他们。我们今天常用的那些名言警句中,又有多少都是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的。从这里,我们不也可体会到对偶的修辞魅力了吗? 6、较物     这种修辞方法就是作者将要描写的对象和另一种事物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进而突出作者所要描写的对象。正如我们常说的:“又比较才有鉴别。”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表达作者真挚深刻的情感,可以表达作者的雄心壮志、豪迈气概等。如杜牧的《山行》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用“二月花”来和“霜叶”比较,这不单突出了寒秋枫叶的外在美,更让人去深悟蕴含其中的哲理--那经霜的红叶,充满着勃勃生机,不正体现了他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傲霜斗寒的性格吗?从这个比较中,我们自然感受到了作者对寒秋枫叶的热烈而深沉的赞美之情。 7、对比     这种修辞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较物”方法。它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以更详明地突出事物间本质属性的差别和对立,从而表现作者对真假、善恶、美丑的爱憎态度和感情。如唐诗人来鹄的《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这是一首描写“夏云”的托物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夏云的“千形万象”,但诗人却无心欣赏,“竟还空”就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成辉的心情。这就不仅使我们要问,诗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与景物不相协调的心情呢?诗人的希望又是什么呢?诗的后两句回答了这些问题。第三、四句诗人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大片的旱苗干枯欲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大片云彩悠闲容与,幻化奇峰,自得其乐。这里,一边极重、极急,一边极轻、极缓。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夏云-- 那些高高在上,似乎能给百姓带来希望却无心解救旱情的不问苍生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怒、憎恶之情,而全诗的主旨也就因此而明了了。 8、双关     这种修辞方法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一个语音、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同时表达关联两种事物的双重含义的修辞技巧。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有一箭双雕的作用。由于作者是借助于巧妙的联想而运用了双管这种方法的,所以,读者在欣赏时也要通过联想去体味。这就给欣赏增添了极大的情趣。另外,由于作者借用的载体的不同,所以,双关又可分为谐音双关和会意双关两种。如唐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春江边听到情郎歌声时所产生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看字面意写的是又出太阳又下雨的自然景象,但联系前面的内容看,很自然会让人想到这是那个女子听到情郎歌声后的微妙复杂的情感--从爱人表面的“无情”听出了“有情”。这字面的“晴”与内含的“情”就巧妙地构成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技巧。又如唐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的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冰雪消融时节胡天北地的和平宁静的景象,是实写的内容。接下来的后两句,从字面看是说梅花落花的花瓣随风飘散,一夜之间花瓣和花香洒满关山。按说这两句和前两句正好构成非常和谐的意境,但细想一想,胡地没有梅花 ,这岂不是诗人的疏漏?当然不是,一个有名的诗人怎能出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其实,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会意双关的方法。诗人虚拟了一个梅花随风飘散的景象,实际上借此在诗句中嵌入了《梅花落》这个古曲名。这样,诗人的本来意思是要说,羌笛吹奏着《梅花落》的曲调,那笛声随风飘散,一夜之间声满关山。而戍边的将士听到这吹奏着《梅花落》的笛声,自然会由听曲而遐想故乡梅花之飘落,那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
本文档为【古诗词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