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

2011-08-09 13页 doc 5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6537

暂无简介

举报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希腊神话和传说注重世俗个体的自由和人间英雄的荣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古希腊民族在追求生活欲望的满足或与命运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完整的人性和最浪漫奔放的自由精神;同时,它始终关注人类的存在境况,展示了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冒险带给人们的悲剧性与喜剧性的人生体验,蕴藏着深刻的现代性价值。希腊神话以诗性想象表达了远古希腊人力图诠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原始观念,是对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一种前哲学、前逻辑的思考和诠释;它是躁动不安的西方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希腊神话和传说注重世俗个体的自由和人间英雄的荣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古希腊民族在追求生活欲望的满足或与命运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完整的人性和最浪漫奔放的自由精神;同时,它始终关注人类的存在境况,展示了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冒险带给人们的悲剧性与喜剧性的人生体验,蕴藏着深刻的现代性价值。希腊神话以诗性想象表达了远古希腊人力图诠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原始观念,是对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一种前哲学、前逻辑的思考和诠释;它是躁动不安的西方 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希腊神话和传说注重世俗个体的自由和人间英雄的荣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古希腊民族在追求生活欲望的满足或与命运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完整的人性和最浪漫奔放的自由精神;同时,它始终关注人类的存在境况,展示了生命的个体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冒险带给人们的悲剧性与喜剧性的人生体验,蕴藏着深刻的现代性价值。希腊神话以诗性想象表达了远古希腊人力图诠释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原始观念,是对人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一种前哲学、前逻辑的思考和诠释;它是躁动不安的西方思想文化超越性发展模式的内驱力。   希腊神话和传说具有惊人的艺术魅力,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叙述了动人的情节,以优美的描写创造了美妙的意境。在古希腊人的幻想中,晚霞是给女神吻过的牧童的赤颊;山中回响是因为失恋而隐居深山洞穴的女神,她往往听到人声便长吁短叹;池沼里的水仙花,原来是个顾影自怜、抑郁而死的美男子;欣长而窈窕的月桂树,是给太阳神阿波罗追逐而无处藏身的美女的变形;第一个模仿苍鹰翅膀飞天的代达罗斯的大胆幻想,终于使他逃出迷宫、飞向自由的天空……这类想象丰富、意味深长的故事,在希腊神话和传说中举不胜举。远古的希腊人民,尽管其生产能力低,却怀着征服自然的热望和珍视生活的憧憬,所以凭藉艺术的想象创造出这样具有魅力的神话来。   一、“永久的魅力”:文明的摇篮与精神的源泉   希腊神话和传说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又名《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又名《奥德修纪》)是在古希腊神话和传说的基础上创作的,是早期希腊神话的延续和引伸;它不仅是瑰丽的文学作品,也是宝贵的历史资料。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的作品,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希腊神话的故事内容。   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明的最早的艺术结晶和文学样式,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有人曾形象地比喻道,“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哺育西方文明成长的两只丰硕的乳房。以希腊神话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神话学,在20世纪随着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非理性神话的复活又勃然获得了新生,日趋发展成为一门横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国际显学。   二、民族精神的隐喻:世俗个体的自由与人间英雄的荣誉   意大利思想家维柯曾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希腊神话和传说正是以隐喻或象征的形式反映了古希腊人意识的真正觉醒。   美国著名文化学学者伯恩斯和拉尔夫在其《世界文明史》中对希腊人创造的文化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为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整个一部希腊神话,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行为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他们的“冒险”,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健美、勇敢、技艺和智慧,是为了得到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在他们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欢乐。阿喀琉斯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最充分的代表。忘我的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捍卫个人尊严的敏感意识,作为三个顶点构成了阿喀琉斯的性格三角形,其中对于英雄荣誉的理解与追求则是这个三角形的核心 宇宙是在150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   地壳的形成,根据目前掌握的科学资料推断,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科学,太阳系是在约50亿年前形成的,目前太阳正处在主序星阶段的后期。   通过对许多生命细胞所进行的生物化学的比较,已经证实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均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共祖的标志存在于驱动所有细胞的核心生物机制当中,所有细胞生命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信息转录是通过核糖核酸完成的。在核糖体上,核糖核酸的遗传信息通过在人体,细胞黏菌,橡树及伤寒菌内部相同的三联体密码被转译,将氨基酸变成蛋白质。一切生物体内部存在着细胞的这种基本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它们共同的祖先也曾如此,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即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只有一个起源。 P16   40亿年前,因为氧化硫等氧化物的产生,海底开始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微生物。5.7亿年前,进货过程加快,生物物种开始多样化。   因为海水中的光合作用,大气中开始出现氧气。海底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生物开始出现。 P17   海洋生物的出现(约6亿年前)   生物在6亿年前就在海洋中出现了。最初出现的是由单细胞构成的简单生物。经过长期进化,出现了由多细胞构成的复杂生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海洋生物都是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为了保护它们柔软的躯体,壳,脊椎得到发展。脊椎动物中首先出现的是鱼类。鱼类出现于奥陶纪(5.1亿-4.4亿年前),在泥盆纪时(4.1亿-3.6亿年前)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鲨鱼开始在海中猎食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此后,很多海洋生物不断地产生或消失,不久,海洋中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物。   恐龙灭绝之谜   有很多生物曾出现在地球上,但大部分都象恐龙一样灭绝了。这种生物的灭绝,大多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二叠纪(2.9亿-2.45亿年前)末期,地球有一半面积被冰所覆盖,很多生物在这种的环境下灭绝了。恐龙灭绝于白垩纪末期的5000万年前,有一种说法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有巨大的陨石与地球相撞,它的碎片将地球整个覆盖,并导致地球环境破坏而引起的。   或者说,恐龙没有灭绝,如今还以某种鸟的形态生存着。据说,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原始哺乳动物(2亿-2300万年前)   真正的哺乳动物最早出现于三叠纪后期--大约2.2亿年以前。到白垩纪末期,约6500万年以前,最早的灵长目动物,已经形成自己的外貌特征,与当今的一种哺乳动物--树鼩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在整个恐龙时期,哺乳动物仍然很小,相貌和生活方式都与鼩或者老鼠相像。恐龙开始灭绝的时候,哺乳动物开始扩展自己的栖息地,使自己适应于更加广泛的生活空间。中新世时代,发生了哺乳动物进货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在当今地中海的两端发生对接,这一新的大陆桥使得欧亚大陆的哺乳动物侵入非洲,而非洲的大象和类人猿也向北迁徙,占领了欧亚大陆。   许多恐龙巨大,有的重达1000吨。恐龙分两类:蜥臀类和鸟臀类。蜥臀类恐龙有现代蜥蜴的盆骨。有的种类仅有两条腿且食肉,如霸王龙;有的种类四条腿,半水栖,食草,如巨梁龙。鸟臀类恐龙盆骨类似鸟,包括甲龙,剑龙,三角龙,鸭嘴龙,鬣蜥齿龙。 P18   几大洲的出现   地球上的陆地曾是一个巨大的整体,称为联合大陆。由于板块的不断移动,形成了今天地球上陆地表面的7大洲和15个大小不同的板块,每个大洲都有附属的岛屿。从政治角度而言,亚,非,欧3洲都相对独立且界限分明,但是在地球位置上3洲形成一个统一的大陆板块,称为欧亚非大陆。并且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57.2%。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各大洲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最原始的部分,然而这种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被推翻。现在已有可能证明大陆板块在地球表面漂移,海底在不断地扩张,最古老的大洋地壳也不超过2亿年,还不足地球历史的5%。据科学资料推断,在白垩纪时期,地球整体——联合古陆分成两个超大陆,即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风瓦纳古陆。   地球历史的划分   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地史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作5个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代”下面再分若干“纪”,“纪”下面又分为若干“世”。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极低等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到元古代的晚期,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的动物也开始产生了。古生代分为6个纪。最早的纪是寒武纪,这是三叶虫繁盛的时代;其次是奥陶纪,笔石(一种腔肠动物)在这时占据重要地位;接着是志留纪,鱼类开始出现;泥盆纪,鱼类进入了全盛时代,而三叶虫到这时渐趋灭亡;古生代的末期是从石炭纪到三叠纪,这里除了许多动物之外,植物的生长也很茂盛,许多地方都布满了茂密的森林。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界。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们在中生代大量繁殖,统治着大陆和海洋,有的还能在天上飞行,可是到了中生代末期,恐龙就逐渐衰亡了。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出现了最古的鸟类——始祖鸟,并且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是高等动物的时代,它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是哺乳动物的世界,这里出现了许多兽类。在第三纪始新世之初,开始出现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灵长类中发展出最早的猿类。进入中新世,有很多古猿生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的土地上,其中最主要的有森林古猿,西瓦古猿,禄丰古猿等。到第三纪和第四纪之交,终于产生了人类。   泛大陆。现在地球上有5个大陆,但并不是一直就有5个,大陆经过了长时间移动,融合和分裂。在石炭纪,所有大陆融合为1个,形成了广阔的超大陆范大陆。   出现了新的海洋将大陆分隔开。在产中生代,地面上的冰融化产生大量的水,从而形成了新的海洋。因此,泛大陆被分隔成了数块大陆。   新生代大陆的形成。大陆和海洋已变为我们熟知的形状。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相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美洲大陆约于340万年前连接。 P19   90万年前人类出现   人类进化的道路(450万~4万年前)   从化石上得知,大约450万年前,人类进化的道路就和其他灵长类明显区分开来。这里所说的人类,是对包含人以及人的最近祖先的人科动物的称呼。现在的人科动物只有一种(人),但在200万年前,至少有3种,或许有6种以上的人类生存。最初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东部和南部。它们可分为两大组。一组被称为南方古猿(“南方的猴子”的意思),他们脑部很小,臼齿很大。还有一组叫做人,人类,脑部较大,臼齿较小。他们都用双脚行走,生活于热带的大草原。首先离开非洲的人类是直立人,比起祖先来,他们的身体和脑部都较大,并能使用工具取火。直立人后来进化为早期智人类,并最终成为晚期智人(现生人类)。   直立人(170万~30万年前)   直立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30万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的直立人居住遗址出土了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数以万计的石器,用火的足迹和采集狩猎的遗物。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社会生活的缩影。在北京人遗址中,除了采集食用的树籽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禽兽遗骸,其中鹿化石就有2000多个个体,说明北京猿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智人(30万~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已进入智人阶段。早期智人距今约30万~4万年前;晚期智人距今约4万~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技术有所提高,石器的形态更加规整。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更大的突破,开始生产细石器,出现磨制,穿孔技术,并利用骨,角原料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不仅有骨锥,骨针,骨铲和骨刮削器,还发明了脱柄骨鱼镖和弓箭。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了灵魂信仰和审美观念。 P21   4万年~前5000年的世界   此时,人类的祖先——现生人类(晚期智人)已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是造船渡过浅海到达各地的,也有从东南亚移居到澳大利亚的人。   大约3.5万年前,晚期智人在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海面下降90米的冰河时期得以继续存活。大约1.5万年前,迁往美洲大陆的最早的移居者,穿过了连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冰冻的白令海峡大陆桥。之后,他们又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到达 南美的最南端——巴塔哥尼亚。   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祖先为装饰自己身边的事物,创造了最早的艺术。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作为人类住所的洞窟,装饰着十分生动的动物绘画,而且还模仿人和动物的形状,用骨头雕刻成像。这个时期的人类,是靠狩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的,所以,为了获取食物,常常要反复迁徙。   不久,人类开始种植人物,驯养野生动物,从此定居成为可能。就这样,出现了村落,城市。在这个时代末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P22 *** 大事年表 *** =公元前1万年冰河期结束,由于逐渐变暖,在亚洲开始农耕,并将野生动物驯为家畜。 =公元前约2万~前1万年,北京山顶洞人能够熟练使用“骨针”。 =公元前8000~前5000年,在中国山西怀仁地区,开始使用农具。 =公元前8000年,在西亚出现了用晒干的砖盖的建筑物。 =公元前6000年,安那托力亚高原出现了陶器。 =公元前6000年,在黄河流域种植谷子,将猎物驯为家畜。 =公元前6000年,在西亚和印度河畔开始了农耕。 =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耶利科和土耳其的查得尔·非约克最早兴起了城市。 =公元前6000年左右,半坡文化时期,半坡人建造了一座大型公用集居地。 =公元前6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开始了灌溉农业。 =公元前5500~前4900年,在中国河南新郑的裴李岗,出现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5000年,在长江流域开始栽培大米。 ************   新石器时代的亚洲约4万年前~5000年前   从距今4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这段时间内,亚洲的各个地区,从东亚的黄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到西亚的两河流域以及安纳托利亚高原,早期人类都迈入新石器时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出现了早期的农业,村落以及城市。   近东新石器时代的村落以及农业(前1万年~前6000年)   从公元前1.5万年起,地球的气候逐渐变得更温暖,更潮湿。“肥沃月湾”生长着大量可食用,供人工种植或驯养的野生动植物。由于资源丰富,北起叙利亚沙漠,下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直到波斯湾的这块地中海沿岸弧形地域,被称为“肥沃月湾”。约公元前1万年,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以渔猎,采集为生的纳图夫人,建立起永久的露天村落,接着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以及磨光的石器。公元前6000年,发明了陶器,其经济模式传到了野生谷物地带以外。安那托力高原成为当时最富创造力的地区,后来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亚洲的早期智人   有关智人出现的化石证据在亚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仍未发现。然而,在东亚,南亚及西亚等部分地区,却发现许多更新世中期人类居住的遗迹。在中国南方的马坝和长阳及大理发现的人类头骨(在大理发现的大致完整),显现出与直立人的形态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与其在欧,亚的同伴,有着同样古老的智人特征。然而,这些重要的发现,其年代仍有待确定。 P23   半坡文化时期(公元前6000年左右),半坡人所建造的一座大型公用集居地,已发现24间房屋,160个贮藏室。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约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包括中国陕西的关中,山西南部和河南大部分地区。它西到甘肃洮河流域,东到河北中部,北到内蒙南端,南到汉水上游。仰韶文化时期的居民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农具有石斧,石锄,石铲,有收割谷物的长方形石刀或陶刀,还有供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和磨棒。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主要饲养猪和狗。狩猎,捕鱼仍是重要的生存方式。狩猎工具为弓箭和长矛,鹿,獐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猎物。捕鱼工具有骨制的鱼叉和鱼钩,用网捕鱼已较普遍。陶器是当时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物,可作容器,食器,炊具,汲水器。陶器的颜色以红色或红褐色为主,在红陶器物上施以黑色,赭红色或白色的彩绘,这就是彩陶。彩陶上常见的花纹有几何纹,涡纹,方格纹等,也有人面形图案或鱼,鹿,鸟,蛙等动物形象。   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约4万年前~5000年前   考古学家把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作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下来,刀耕火种,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还改进渔猎手段,从事制陶,纺织,木作等手工生产。新石器时代前期(约4万年前~5000年前),氏族集团日益扩大,出现了规模很大的部落。人们的宗教信仰日益发展。仰韶文化时期的居民创造的彩陶主,展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新石器时代后期,人口快迅增加,居址遍布中国大地。各地区的氏族部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多姿多彩。犁耕技术开始出现,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分工及其技术均有发展,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社会结构明显变化,贫富分化加剧,宗教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规模很大的祭坛。还出现了掌握宗教权力和军事权力的首领,掠夺战争频繁,各地纷纷筑造城堡。这一时期,有些氏族部落开始向文明时代迈进。 P24   新石器时代的欧洲   距今4万年前,欧洲的早期人类逐渐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史前时代,欧洲大陆是欧亚大陆块的一部分,原与非洲大陆相连,而非隔以地中海。因此,欧洲的历史总是和非洲大陆所起源的事件有密切关连。此种特性以史前时代特别明显。大约在50万年前,人类可能从南方及东方地区向欧洲迁移,然而,只有适应新环境或新功能而发展出的尼安德特人,才能在最近的冰河期存活。当冰河退却(公元前20000~12000)现代人才出现于欧洲。   约公元前3500年之后,在法国及西班牙创造著名沿穴壁画的狩猎者,开始由知如何去种植谷物和收割农作物的聚落取代。这些早期的家夫从东方迁入欧洲,同时世界上最古老的高度文明,也在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成型。这些在欧洲偏远地区建立聚落的拓荒者,经或简单的农耕,捕鱼与狩猎生活,无法长期逃避来自中东兴盛文明的影响。 *** 大事年表 *** =4万年前,克罗马侬人从非洲移居欧洲。 =1.8万~1.2万年前,在俄罗斯西部建成以长毛象的骨头为柱子的房屋。 =1.3万年前,居住在希腊洞窟中的人类开始用黑曜石制作石器。 =公元前8000年,牡蛎等贝类成为欧洲沿岸居民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公元前6500年,在欧洲东南部,开始了最初的谷物栽培。 =公元前5000年,欧洲开始加工铜和金。 ************   多瑙河文明(6000)   公元前6000年中期,从喀尔巴阡山脉发源的一股势力,迅速将新石器文明传播到无人居住的地区。这股势力被称为“多瑙河文明”,因它沿多瑙河及其支流而下。因其陶器的装饰是纹条状,又称“纹陶文明”。考古学家们发现的人类居址表明,尼安德特人按小部落一起生活,并且互相帮助。他们猎取在的野兽,用打制的石器将野兽杀死,他们躲避在深山洞里抵御寒冷和阴暗的日子。他们可能就在这里编造最初的神话来描绘危险的自然力量。他们在原始的坟墓里,小心地把死人放成睡卧姿势,周围放上燧石制成的随葬品。      欧洲最初的人类——尼安德特人   15万~10万年前,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前生活的人类,具有像猴子一样的轮廓,额头塌瘪,眶上脊大,凳骨明显,并有能适应生存的粗壮体格。由于在尼安德特峡谷的发现最为重要,因此称为尼安德特人。他们能直立行走,所以能自由地利用双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就意味着有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彼此之间能够交尼安德特交流,并且知道用火。    P25   新石器时代的非洲   非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到了距今4万年前左右,非洲的早期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代,非洲石器时代中期,阿夏尔式木桶从10万年前一直使用到万年前。此后,发展出地区性的特殊化,首先有南非的法乌斯密斯文化期工艺,赤道非洲的山果文化期工艺,继而有非洲石器时代中期的工艺或北非的阿泰尔文化(约4万年前~5000年前)。    *** 大事年表 *** =4万年前,已出现现生人类。 =3.7万年前,在南非的波达洞窟,使用狒狒胫骨制成的计数工具。 =3.6万年前,在莱索托和赞比亚居住着狩猎采集民。 =3.5万年前,在扎尹尔制成带有石英饰物的小工具。 =2.6万年前,纳米比亚阿波罗遗迹的洞窟壁上,画着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壁画。 =2万年前,扎伊尔住有狩猎采集民。 =1.5万年前,在阿尔及利亚制成赤土像。 ************   非洲石器时代晚期   石器时代晚期之初,非洲的人和为现代人,即智人。他们会使用弓箭而且能混合使用木头,石头和骨来制造工具。非洲的各大族系就是由智人演变出来的。   非洲黑人的某些体质特征是由炎热的气候和不同温度的影响而逐渐演变成的。例如,黑色的皮肤色素即为了抵挡无云天空下的紫外线而形成的。细长的身躯则是酷热所造成的。大鼻孔是为了适应潮湿的环境演变而成的。而小鼻孔则是因应干燥气候而形成的。   公元前6~4千纪间,撒哈拉沙漠南部以及萨赫尔还相当湿润,人们可由溪湖中打鱼为生。高地是大批牧者的居所,其所饲养的牛多源自北非野牛,或是经由突尼斯,埃及引入的牛种。至 公元前5千纪时,居住于尼罗河河谷低处的人们已开始发展耕作农业了,不过他们利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河水来灌溉,然而撒哈拉地区只有夏季有雨,且无天然灌溉,所以不能利用干耕法来栽培小麦,大麦。若要在此发展农业,必须栽培草类植物以增强土壤肥力。      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在当今地中海的两端发生对接。这一新的大陆桥使得欧亚大陆的哺乳动物进入非洲,而非洲大象和类人猿也向北迁徙,分布在欧亚大陆。   非洲畜牧业和农业(1万年前~公元前4000年)   在西非,最早驯化动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到公元前4000多年前,西非已出现了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稍后农业发展起来。在几内亚,加纳,塞拉利昂等地的晚石器遗址中,已发展有两面加工切削的类锄和扁锄。这是农业生产的间接证据。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可能是薯蓣,时间约在公元前5000年。在东非,畜牧业的出现也在公元前1万左右,在整个大裂谷地区,都散布着畜牧业的遗迹。东非属高原地区,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属于高温无雨的旱季,当地原始居民便培育了以黍类植物为主的抗旱性农作物,如小麦,大麦,高粱,芝麻和黑麦等。 P26   美洲的早期人类约1.5万年前   美洲的人类活动出现较晚,只是到了1.5万年前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河时期,亚洲的早期居民通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美洲,美洲从此以后有了人类文明。     亚洲的移居者迁往美洲(约1.5年前)   在历史长河中,万年雪和冰河曾数次覆盖欧洲北部,亚洲和北美的广大地区。这种寒冷的时期——冰河期,大约每10万年发生一次。在冰河期之后,温暖的时期会持续约2万年左右,最后的冰河期开始于公元前11万年左右,约1.5年前结束。在冰河期,由于大量的水冻成冰,海面下降约90米,隔断西伯利亚东北部和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成为大陆桥使两个大陆接壤,住在亚洲的狩猎采集民,通过这个大陆桥,穿过阿拉斯加。但从大约1.4万年前起,白令海峡水位上升,隔断了来自亚洲的人和他们故乡之间的通路。因此,他们在美洲大陆上不断南迁,公元前8000年左右,到达南美洲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 *** 大事年表 *** =1.5万年前,亚洲的狩猎采集民,越过白令海峡,横穿阿拉斯加。 =1.3万年前,人类到达智利。 =公元前9000年,库罗威斯人在美国的大平原上开始捕猎野牛。 =公元前7500年,最古老的墓地建于美国的阿肯色。 =公元前7000年,墨西哥和秘鲁的人类开始栽培谷物。 ************   冰河   冰河是积雪变成巨大的冰块,由于自身的重量和上面的压力,缓慢倾斜地向下移动的“冰的河流”。在冰河期,陆地的1/3左右都被这种冰河所覆盖。冰河的流动戏剧性地改变了周围的地形,即冰流削平了冰下的岩石,形成了现在山谷的形状。 P27   大洋洲的早期人类约4万年前   大洋洲最早的居民也是从亚洲移居过去的,从距今大约4万年前,早期人类的足迹渐渐遍布整个大洋洲。   土著居民的祖先移居澳大利亚(约4万年前)   约4万年前,晚期智人(现生人类)从东南亚移居至澳大利亚。当时,印度尼西亚与欧亚大陆相连,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陆地相连,所以几乎所有的行程都徒步完成。但渡海则用筏子或独木舟之类的东西。这些移居者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真实他们住在海边,靠捕鱼,偶尔也靠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他们在内陆最早居住的地方是澳大利亚南部的湖水地域。移至内陆的土著居民用火焚烧狩猎地域,缩小动物觅食的范围,以易于狩猎。约3万年前的土著居民用研磨过斧刃的石斧砍掉树林,建造适于居住的场所。在冰河期结束的1万年前,海面上升淹没了海岸附近,住在海边的土著居民移居内陆。   狩猎采集与迁移的生活   来到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遇到了在亚洲就见过的鳄鱼,也碰见了很多没见过的动物。有长达3米的大型袋鼠,可怕的塔斯马尼亚虎和犀牛等。这些都是现在已灭绝的动物。他们为了获取食物,拾贝,捕鱼和海龟,捕猎袋鼠,小袋鼠和袋熊,并采集植物的果实,茎叶和魔芋。到了1.8万年前,气候干燥,大片草原沙漠化,土著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只有一部分适应了沙漠的土著居民,在易于得到食物和水的地方跋涉,使生命得以延续。 P29   公元前5000~前1200年的世界   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世界,大部分人仍要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在中国,印度,埃及,地中海东部,欧洲的几个地区,还有美洲中部和南美的一些地区,农民开始建造村落并定居下来,在此之后的3000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农耕普及,人口增多,人们开始建设城市,定居下来,祭祀神灵的富裕者成为统治者并建立国家。就这样,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各自的文明。   最初的文明产生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河之间的意思)的南部——苏美尔地区。约公元前3100年,祭祀神的王者创立了用神殿和城墙圈起来的城市国家。之后不久,在尼罗河流域,农民们创建了几个小城市。这些城市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被统一而形成埃及王国。   在农业发达的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左右,出现了用砖建造的城市。另外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公元前1600年左右,出现了殷朝这个国家。这些世界各地的文明,各有不同,但相同之处也很多。如不管哪个文明都进行交易,使用文字。世界上最早创造文字的,是苏美尔地区的商人。不过,在世界各地,像以前一样过着迁徙生活的人仍有不少。 P30 *** 大事年表 *** =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开始种稻。 =公元前5000年左右,人们开始定居苏美尔地区。 =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铜首次被使用。 =公元前32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楔开文字。 =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地中海东岸建设城市毕布勒。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试制青铜器。 =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建设了乌尔等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出现了车轮 =公元前2700年左右,苏美尔叙事诗中的英雄吉鲁加麦休王的统治开始。 =公元前2500年左右,从遥远的西方带来先进技术的农民们迁移到了肥沃的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300年,在中国,黄帝在涿鹿同蚩尤联军大战,获胜。 =公元前2300年左右,阿卡德国王萨尔贡征服了苏美尔。 =公元前2000年,乌尔的第三个王朝崩溃,亚述人独立,亚述商人与安纳托利亚贸易。 =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神庙的书史使用了乘法和除法表,以及计算根,立方根,倒数和指数的表格。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在巴比伦即位,统一了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600年,最早的轻型战车几近完成。 =公元前1595年左右,在赫梯人的攻击下巴比伦第一王朝覆灭。 =公元前1525年左右,强大的埃及统治者的势力远至幼发拉底河。 =公元前1500年左右,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北方来到潘加布地区,印度文明覆灭。 =公元前1500年左右,赫梯王国的人们,率先使用了大量的铁器。 =公元前1450年~前1300年,赫梯帝国的疆域扩展到了顶点。 =公元前1430年~前进350年,米坦尼帝国达到鼎盛。 =公元前1400年左右,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 =公元前1384年,中国商代的青铜器发达,并出现了甲骨文。 =公元前1380年,毕尔利乌斯成为赫梯的国王。 =公元前1300年在中国,商王盘庚迁都于殷。 =公元前1286年,赫梯人阻止了埃及人对叙利亚的猛攻。 =公元前1260年摩西率领希伯来人逃出埃及。 =公元前1200年,中国甲骨文日蚀。 *************   公元前5000年~前1200年的亚洲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于公元前5000年起源。公元前1792年,作为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国王谟拉比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并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印度河流域的部落建立了城市,最大的在两平方千米以上,大多用土坯和石头垒起数米高的城墙成为城堡。这一时期,东方的中国文明初步发展。在黄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黄帝打败炎帝,蚩尤等部落,首次统一华夏。   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约前3200年)   西亚最早的城市约于公元前5000年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或称为两河流域,即位于今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城市兴起的终极原因是人口压力。过量的人口为了生存必须迁移到新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在西亚,这一时刻在公元前4000年来到了,当时伊朗和伊拉克的过剩人口开始大批移入先前无人居住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地带。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已变成文明社会。该地区至少已有5座城市,它们的居民包括武士——统治者,行政官员和祭司。城市拥有一些雄伟的神庙,精致的私人住宅,公共作坊,公共储藏设施和大型集市。   楔形文字的发明(约前3100年)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他们把代表词汇和音乐的绘画文字用芦苇笔刻在黏土板上。这种文字主要用来做商业贸易往来的记录。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们用一种形状更简单的文字取代了绘画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作“楔形文字”,因为它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湿泥板上刻画而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由于一笔一画形状像楔子一样,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普遍使用的文字有200~300个,这些文字从左往右,横向一排一排的记录。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楔形符号共有500个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尽管如此,在2000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P31   腓尼基的城市国家(前3000年)   腓尼基地处地中海东岸北部的沿海地带,东起黎巴嫩山,南临巴勒斯坦,北接小亚细亚,位于海上和陆上商队贸易路线的交叉点,有利于商业和航海的发展。境内多山,盛产木材。山坡,沿海地区,适于园艺农业,盛产橄榄,葡萄和椰枣。公元前3000年初,在腓尼基地区先后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每个国家都以某个港埠作为经济和行政中心。其中最有名的有毕布勒(即格巴尔),乌伽里特,西顿和推罗。这些小国除毕布勒只有长者会议外都有国王,但国王的权力受城邦长会议的限制。长者会议由富有的奴隶主把持,城邦的官吏也从富有的奴隶主中选出,实行遗族政治。这些国家彼此之间互争雄长,没有形成统一的局面。   萨尔贡一世   古代西亚阿卡德王国开国君主(约前2371~约前2316年在位)。最初做苏美尔北部城邦基什王的持杯近侍,后率兵打败乌鲁克王卢伽尔札吉西,因此萨尔贡成为整个美国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的国王,都城阿卡德。后继续扩张,阿卡德王国成为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大国。萨尔贡的阿卡德王朝商业发达,与许多地区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些地区包括印度河流域,阿曼沿海地区,波斯湾沿岸及各岛屿,天青石矿产地区巴达赫尚,出产雪松的黎巴嫩,有丰富银矿矿藏的陶鲁斯山区,卡帕多细亚,克里特甚至希腊。 P32   苏美尔人的历法   苏美尔人发明了太阴(月)历,这也是人类早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极其恶劣的气候下,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确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种标明时日行程以确定其周而复始的可靠途径。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就是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峨眉月运行到下一次最初的峨眉月共需要29天半时间,人们就可以考虑把这样1个循环视为1个基本的计时单位(我们把它称为1个月),然后累计这些计时单位的数目,直到季节完成1个循环。就这样,苏美尔人得出结论,在月亮运行了12个这样的计时单位(6个是29天,6个是30天)后,1“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开始播种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1年”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绕转1周的时间,月亮的12次循环或12个月比1个太阳年少11天。900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他们就要在其年历上另加1个闰月,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季节的循环。   腓尼基人实行海外殖民(前2000年)   从公元前2000年起,腓尼基人开始在海外建立据点。古代的腓尼基人以航海,经商包括贩运奴隶而闻名,其航海殖民活动也相当广泛。从公元前20世纪起,腓尼基人已开始在小亚细亚沿岸,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甚至黑海南岸建立商业据点,并逐渐发展为居留地。公元前2000年后期占领了塞浦路斯等岛屿。他们沿马耳他,西西里和撒丁尼亚西进,直达西班牙,并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在海峡以西建立了卡迭尔城(今西班牙卡地斯)。公元前9世纪末,又在北非建立了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迦太基曾称霸西部地中海,与罗马展开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P33   巴比伦王国建立(前进792)   在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000年之后,相当于现在巴格达南部的巴比伦开始强大起来。要公元前1792年,作为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国王的汉谟拉比即位。他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国家,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整个地区,建立了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他留下了很多业绩,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他制定了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的基本内容是,国王是神灵的代表,绝对不允许强者压迫弱者,力图中央集权化。   古巴比伦的数学   数学是古巴比伦文化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由于美索不达米亚有关数学知识的最早记录都是古巴比伦时代留下的,因而难以确定古巴比伦的数学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苏美尔人。不过这些记录所显示的算术和代数概念十分先进,必定是以苏美尔人成就为基础的。虽然如此,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神庙的书吏使用了乘法和除法表,以及计算根,立方根,倒数和指数的表格。这些成就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把天分为两个12小时,每个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为60秒。   赫梯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前1700~前1300)   赫梯人发源于中亚大草原,操印欧语。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赫梯人定居在阿那多利亚的哈图斯的周边地区,在公元前1700年之后,在小亚细亚建立了赫梯王国,到了公元前1600年,他们占领了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其后200年间沿地中海东岸向南扩展其帝国的疆土,征服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圣经》准确地指出,赫梯人把其统治扩展到幼发拉底河。公元前1450年左右至前1300年,赫梯帝国的疆域扩展到顶点,经济也达到了极盛时期。公元前1286年,赫梯人阻止住了埃及人对叙利亚的猛攻,而在晚些时候,他们仍有能力抵挡住由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讲闪语的亚述人的进攻。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   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能够把五大行星(火,水,木,金,土)和恒星区别开来,并将肉眼能够看到的星辰划分为星座,以后又从星座中划分黄道十二宫,即12个顺行于太阳在天空视运动轨道的星座,如狮子座,双子座,巨蟹座等。这些名称直到现在仍为欧洲天文学界所使用。巴比伦人将天文学的知识运用到制定历法和计时方面。他们根据对月亮盈亏规律的观测,制定了太阴历。1年分12月,6个月每月30天,另6个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这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行的时间差11天5时48分46秒,他们就用闰月来补足。到公元前6世纪后期,先后有了8年3闰和27年10闰的。在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时期,人们还根据月相周期变化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七曜日),分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星球的名称来命名。 P34   古代叙利亚,巴勒斯坦与黎巴嫩(前1650)   公元前1650年起,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历史便与的强大帝国密切联系。南方的,北方的西台和东方的米坦尼等大国,都在争夺该地区繁荣的城邦以及它们控制的贸易通道。这个地区的居民是闪族的亚摩利人和迦南人,这两个民族尽管文化不同,用的却是同一种语言。古代叙利亚城市埃卜拉位于阿勒波以南,从公元前30世纪晚期的阿卡德文件中可了解这个城市。公元前2500年,这里就已经是繁荣的贸易城市,其居民先于游牧民族亚摩利人定居此地。亚摩利人一度被认为是叙利亚最早的闪族居民。在公元前2000年,亚摩利人抢掠了埃卜拉,公元前1800年左右,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有好几个亚摩利王国,从托鲁斯山脉到幼发拉底河都在其版图之内,统治者是诸如阿拉拉赫这种属国的国王。公元前1570年之后,强大的埃及统治者控制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部分地区,公元前1525年左右,其势力远至幼发拉底河。埃及称霸期间,贸易十分繁荣。而阿肯那顿(前1379~前1362)统治期间,埃及失去了许多地盘。尽管后来作了努力,并终于在公元前1269年与西台人缔结和平关系,但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疆界。   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文字的产生,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航海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频繁地涉及商贸活动的计算,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懂的文字作为记载和交际工具,腓尼基文字应运而生。它出现了南方城市毕布尔,是一种线形字母文字,共22个,没有元音。后逐渐成为腓尼基通用的字母文字。尽管腓尼基字母文字没有元音,只有辅音,拼读起来比较困难,但它毕竟是文字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发明与创造。这种文字比当时流行的任何一种文字都简便易写,所以很快在腓尼基,叙利亚,巴勒斯坦,西里西亚,克里特岛,迦太基等国的城市和西部地中海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传播开来。希伯来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古希腊字母等字母文字都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因此,称腓尼基字母是世界上字母文字之母当不过分。 P35   印度文明的建立与衰落(约前2500~约前1750)   公元前2500年左右,来自遥远的西方并带有先进技术的农民们迁移到肥沃的印度河流域。他们为了分散河水和防洪而修建了运河,水渠使作物的收获量增加。沿河的部落不久都发展成了城市,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的面积都在两平方千米以上,而且都用土和砖垒起数米高的城堡,城堡中有集中供暖式的公共浴场,集会场所和谷物仓等。城市进行有规划的建设,大路走向平行分布,路两侧排列着带平台屋顶的房屋。大多数房子都是用砖盖的2层小楼,为了防潮,墙壁和屋顶都涂有防水剂。大户大家甚至有水井用于饮用和洗澡,排水设备也很完备。但是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不断受到地震,洪水,河流改道等重大冲击,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又侵入此地,城市迅速衰败。   哈拉帕文明的消失   哈拉帕文明持续了500年,其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它疆界不断扩展,东达恒河地区,南及古吉拉特,这些地区都兴建了新的城市。它同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在萨尔贡死后曾一度衰落,但到乌尔纳姆统治时期又再度中兴。尽管哈拉帕师竭尽全力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印度河周期性的大洪水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河谷南部地带偶尔还遭受大地震之灾。哈拉帕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村落生活还在继续,工艺和技术得以保存,其城市的遗产传向东方,促成了恒河流域和印度北部城市的出现。   早期雅利安人   公元前2500年,雅利安人从西亚长途跋涉,越过印度库希山脉,在印度北部平原定居下来,他们被认是本地居民的最初起源,好战的雅利安部落穿过印度库什,向南挺进占领了印度河上游和中游地区流域。这些入侵者是被一个强有力的宗教传统联结在一起的,在神圣的《吠陀》篇章中就有记述。在吠陀文化沿恒河向东南传播时,印欧语系中的梵语结合了许多来源于达萨人语言的词汇和发音。雅利安人的宗教教义也和早期居民的信仰相互融合,在以后几个世纪里的相互联姻使纯种的雅利安种族逐渐消亡。之后,某些种族也把他们外来的文化成分带到次大陆来,每一个都渐次被这个由雅利安人帮助创立的独特社会所吸收,雅利安人在那里约有1000年之久。
/
本文档为【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