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花蕙兰

2011-07-10 6页 doc 46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9465

暂无简介

举报
大花蕙兰鲜切花栽培学课程论文             题目: 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 本文从大花蕙兰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 营养基质及组培苗特性等方面,对大花蕙兰的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并提出组织苗各发育阶段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大花蕙兰; 栽培技术 Cultural practices for Cymbidium hybridum Abstract: Some cultural practices for Cymbidium hybridum were studied i...
大花蕙兰
鲜切花栽培学课程论文             题目: 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 本文从大花蕙兰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 营养基质及组培苗特性等方面,对大花蕙兰的栽培技术进行讨论,并提出组织苗各发育阶段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大花蕙兰; 栽培技术 Cultural practices for Cymbidium hybridum Abstract: Some cultural practices for Cymbidium hybridum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quired, nutrient substrate and character of tissue-cultured plants.The exact measures cultivation for Cymbidium hybridum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were provided. Key s: Cymbidium hybridum;cultural practices 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为兰科兰属植物是兰属大花和中花型品系的地栽和半地栽种。原产于东南亚地区,是高山地生兰,所 又称为“东亚兰”,也有人叫“新美娘兰”、“虎头兰”,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高湿、光照充足、通气赵好、昼夜有温差的生态环境。大花蕙兰又分为切花种和盆栽种两类。株型较大(特别是切花种),花朵硕大、色彩鲜艳、花色多,特别是近2O年来经人工杂交产生出各种综合色彩, 使颜色、花型更加艳丽多姿,每一花序着生十几朵乃至数十朵花。花期在冬、春季之间,观赏期长达三个月左右,是切花和盆栽观赏的高级花材。[1] 1 保护地管理措施和要求 生产大花蕙兰的场地,实行全隔离管理,除兰花生产管理人员外,谢绝外人进场参观, 以防感染病虫害。保护地内的一切设施,如供保温的大棚、塑料薄膜、遮光网、花框架、排风扇、喷灌系统、道路、排水沟等环境控制装置, 均要求化。必须根据大花蕙兰的生长特性和物候期,为兰株建立所必需的局部环境,这是种植大花蕙兰成功的关键。 2 兰株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 要求良好。在夏、秋季要防止直射强光, 光照15 000~60 000 Ix 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要求达到80%~90% 和 风 可见到植株叶梢飘动 、 温 度 夜间温度8~20"C, 日间温度20~30"C 水 质 以井水、泉水最佳,pH5.8~6.6,ECO.O5~O.2OlI1s。水井、水池要加盖,防止污染 种植盆 以软塑料盆为主,盆口要宽、盆脚要高、盆底要收、盆孔要大;小苗种小盆.中苗种中盆,大苗种大盆;从苗到开花株要换3~4次盆 培养土 栽培基质要求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胶体含量少、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排水性强、 保温、保温性好. 以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兰菌的麸生能力 肥 料 基肥要加大骨粉用量.根据生长不同阶段使用不同N.P.K 比例, 以薄肥勤施、增加根外追肥为佳。 垫着物 瓦砾、木炭、桫椤。 3 品种的选择搭配与登记 主要是选大型和中型花,色彩鲜艳、叶短、株形好、花期长,抗病力强,容易栽培且市价高的品种。从引进瓶苗开始.就要进行栽培种名的登记和编号。对弱苗、畸形苗和严重感染病虫害的苗要及时淘汰。 4.C.P.苗的培育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高品质的种苗是大花蕙兰栽培中极其关键的第一步。因我国在大花蕙兰的育种及种苗工厂化生产水平上相对还比较落后,国内市场上提供的一些种苗存在着品种老、混杂、退化等问题,日本著名育种公司及韩国种植商的进入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生产组培苗时最后一次生根用的瓶要尽量选择高、大一点的,出瓶期最好控制在9~11月,此时苗的叶子及根系大约已有6~8cm 长。出瓶时要求不伤及叶片和根系,并洗掉根系上的培养基,再根据苗的实际状态选择合适的营养杯(为黑色不透光9 × 9cm 或8 × 8cm),用消毒过的细松树皮(大小在5mm左右)作为基质上盆后浇透水。上盆时无需刻意地把基质压紧,以免影响基质的透水及透气性。出瓶后的苗要求放置在通风好的苗床上,但要避免强风吹到。开始的2~3 个星期保持光照在5000~7000Lux,温度在15~28℃之间,每天上午浇水1次,同时给叶片喷水数次,以保持较高的湿度。3~4周后新根长出,光照可逐渐增强至1万Lux左右,并给予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可考虑施肥,用肥量根据肥料品种的不同来设定(如:有机肥3~5g或缓释性的便利肥3~4g或奥绿肥2~3g)。以后光照可慢慢增强至2~2.5 万Lux。大约7~9 个月后,即可移植到13 × 13cm的黑色营养杯中。[2] 5 C.P.苗各阶段管理要点 5.1幼苗期的管理 C.P.苗移植后第一年, 可用直径10cm软盆种植, 每盆1株,每平方米框架可放50盆,到6月份每平方米可调松为4O盆。 5.1.1环境控制植料基质可用树皮粒、水苔或泥碳土加煤渣,直径为O.5~1cm的小粒。基质检测:pH 5.1,Ec 0.1ms。 温度:夜间15~20℃ , 日间温度20~30℃ 。 光照: 11月份至翌年5月份15 000~20000Ix,6月份至10月份30 000Ix。在11月份至翌年4月份, 大棚覆盖塑料薄膜,不必用遮光网,尽量增加光照强度。5月上旬可把塑料薄膜除去, 换上50%~-光网。根据厦门地区的光照强度, 必要时加上二道可调节的遮光网, 以调节适合的光照,避免强日光灼伤叶片。 通风:送风量须达到植株叶梢晃动为准。 空气湿度:保持80%~90%。 5.1.2栽培 灌水: 一般应定时灌水,春、夏、秋植株处在生长旺盛时期,特别是秋季的气候干燥,需水量就要多.每天都得及时灌水,甚至有时一天要灌水两次。冬天植株生长慢,需水少,2至3天灌一次.且灌水要求在上午11时左右, 以免伤根。总之,应该是见干(植材表面 变干泛白)才灌水,灌水量只要水自盆底流出即可。控水管理是大花蕙兰栽培中最重要、最 复杂的管理技术。 搪肥:幼苗期一般以根外追肥为主, 以薄肥勤施为原则,每周一次按N、P、K (8:3:8)的复合肥1 000倍液施用或喷施。寒冷的冬天一般不施肥.必要时以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避免造成腐根。 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有叶枯病、茎腐病、过滤性病毒、介壳虫类、蛞蝓、蜗牛、蚜虫和螨类等。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5.1.3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大棚通风良好并定期清除杂草:用5%漂白水消毒植床、花框架及大棚地面、道路;蒸汽熏蒸或暴晒种植基质; 切刀等用具每次使用前均用5%福尔马林和5%氢氧化钠混合液消毒;上午浇水(需要时才浇),保持植株干燥过夜:新进兰株要与原兰株保持三个月隔离期或至叶生长成熟为止; 浇水前先清除感染病害植株及组织, 移出大棚并集中喷施2%福尔马林液后掩埋或烧毁;隔离已知或怀疑遭受病害的植株。 5 2中苗期的管理 当10cm软盆的苗根充分伸展,植料基质呈隆起状时, 即可改用12cm 软盆, 如根量不足,换盆时间就必须适当推迟,使用植料基质颗粒可适当粗些, 即lcm 至1.5cm 左右。换盆时不可伤根,换盆前、后各浇水一次 每平方米框架可放25盆,第二年可换宽为15cm盆。植料基质的检测、通风换气、湿度和灌水同5.1。 5.2.1环境控制 温度:夜间温度为l8℃, 日问温度为23℃ 。 光照:通常将植株置于半透光的遮阳网下养护, 让植株接受充足的散射光, 利于花芽分化。[3]到1O月份,要调整遮光网,增加光照度,并确保通风良好: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拆除遮光网, 覆盖塑料薄膜。光照40 000 Ix,12月份尽量全光照。 5.2.2栽培管理 施肥:换盆时在盆底施10g基肥(豆粕和骨粉按7:3混合),7月份之前为促进生长,每月一次用N、P、K (20:20:20)通用复合肥为置肥,8月份之后每周施一次液肥,9月份以后以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进行根外追肥。 疏芽:为充实分生假球茎.生长中途分生假球茎发生的芽.必须全部除去.但如不出新叶, 生长有停顿之势, 应将芽留下, 以便更新。 病虫害防治:大花蕙兰对空气湿度要求比较高,一般相对湿度要达到80%~90%。但湿度大时如果通风不良、空气不流动、光照不足也会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4]。 5.3大苗的管理 C. 苗的第二年底至第三年初,可换上18ore 软盆。每平方米框架可放9盆。植料基质可以较粗,一般1~1.5cm。换盆时问为3~4月份, 此时12~m 软盆内已充满根系, 植料有隆起,停止长叶, 中间长出假球茎状的苗。换盆时不可使根尖受到损伤.盆底先垫上瓦片,施上基肥, 并填上5cm厚的植料, 再把苗整体移入,然后四周再填满植料。 5.3.1环境控制 温度: 夜间温度18~20"C, 日间温度23~30"C。 光照:40 000~50 000 lx。 空气湿度:保持80% 90%。 5.3.2栽培管理 灌水: 由项上喷洒约20min,灌水量以自根饱胀为宜。 施肥: 换盆时先施基肥14g,追肥用菜籽油柏、豆饼二份, 骨粉一份混合作为置肥.每月施用18g:12月份以后单施骨粉, 必要时用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增施根外肥 疏芽:从年初到10月份应不断疏芽,一个球茎若同时长出两个或更多芽,可留下茁壮芽1个, 将其余的摘去:11月份至翌年1月要决定开花茎的数量.大型种可培养中间茎一枝,开花茎二枝,中型种可培养中间茎二枝,开花茎三枝。 病虫害的防治; 同5.1。 5.4开花植株的管理 5.4.1环境控制 温度:3~5月份, 温度应控制在夜间15~20"C, 日问23~25"C:6至l0月份,夜间18~23℃ , 日间28~30℃ ;11月份以后夜间10~15℃ , 日间20℃ 。光照:40 0oo Ix,高山上60 000 Ix,遮光度控制在40%。 通风; 同5.1。 空气湿度:保持80%。 灌水:大花蕙兰喜水,尤其中苗期植株处于生长旺盛期,而且5 月份后温度升高,兰株需水量增多。待兰株栽培基质表面变干、颜色发浅时及时浇水,一般10 d左右1 次。气温低时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浇水时可采用叶面喷雾喷水,以水自盆底渗出为宜,不可淋水过多,淋水过多会造成基质的透气性差,易发生病虫害。大花蕙兰喜微酸性水,以雨水为宜,但温室中大规模栽培时不易做到,因而一般用纯净水(用锰酸、木炭等过滤的自来水)浇灌,也可以用自来水,但需放置2~3 d ,并用FeSO4或其他有机酸处理至微酸(pH 5. 5~6. 0)才可使用[5]。 5.4.2栽培管理 施肥: 只用置肥(同5.3), 从2~4月份每月施一次,每盆10g,4月份以后每盆18g。 上山时间:平原地带日温差及最低温度无法满足大花蕙兰花芽分化的要求,因此,选择离高山花场 (海拔1 000m 左右)作为催芽场所。6月中旬上山。当花芽出现后应立即停止施肥。11月份花穗固定后即可迁回兰花场管理。 栽培密度:每平方米框架6盆。 疏叶芽:要留的花茎定下之后,将所有再发生的芽全部除去。9月份至l0月底即可看到花芽。花芽是从当年长出的假茎基部长出的,但有时也会从同一地方长出叶芽。叶芽的形成大多是由于营养过多,若任其发展,花芽将不会生长,因此,一经发现即将其折断(花芽前端呈圆形,整体有如毛笔的笔尖, 叶芽的前端呈尖锐扁平而瘦的三角形) 竖立支柱:用直径5mm 的铁丝做支柱,上山后,当花芽出现时即予竖立为宜。从大花蕙兰花芽出现的时间来看,最早者在6月份(仅2%左右),此时气温炎热,大部分花芽经不住高温而夭折。9~10月份出现花芽最多,大约占80%以上:11月份以后出现的花芽约占15%,这时气温较低,开花率最高。 从C.R苗开始管理,在正常情况下,满三年开花的仅占20%左右,满四年才开花者约占60%, 其余为四年以上才会开花。 病虫害的防治: 同5.1。 5.5花后管理 大花蕙兰开花后, 有时一盆己长成5~6株, 需分盆栽植。一般每盆2株以上较好, 若分为单株盆, 则必影响明年的开花。分株时,通常将欲分株的球茎, 以左右手各紧握一边,用力掰开,如果仍拉不开, 以双手反向略扭曲,则可分开;伤12I经消毒,略晾干后, 即可种植。对于无叶片的老球茎亦可掰开,伤12I消毒后阴干,用水苔培养仍可长出新芽。等待新芽长到10cm 以上即可上盆种植。 6小结 大花蕙兰是近年来我国花卉市场上十分流行的高档盆栽花卉及高档切花,而且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繁殖方式周期长、速度慢、繁殖系数低,远远不能满足大花蕙兰商品化生产的要求。需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花蕙兰进行快速繁殖以及先进的栽培技术,推进大花蕙兰产业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连星,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1,30(1):54-58. [2] 袁洪华, 大花蕙兰栽培初探,上海农业科技 2007-4 [3] 王成付,大花蕙兰的栽培管理,种植业 2008,(1) [4] 唐黎标,怎样栽培大花蕙兰,林业科技 2008,(4)42-43 [5] 张江丽,孙艳香 , 冯会娟,管立峰,胡俊华,大花蕙兰温室管理技术,北方园艺2008(7) :116~117
/
本文档为【大花蕙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