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2011-06-10 6页 doc 5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467

暂无简介

举报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沈盼盼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摘 要:近十年是民国电影研究加速发展的时期。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是电影创作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电影理论进行了探索,民国电影的外来因素影响、电影与电化教育的关系及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专题研究存在不足,史料建设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关键词:电影创作 电影理论 综述   民国时期是中国早期电影从探索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逐渐民族化的时期。民国电影研究是民国史和电影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沈盼盼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摘 要:近十年是民国电影研究加速发展的时期。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是电影创作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电影理论进行了探索,民国电影的外来因素影响、电影与电化教育的关系及电影检查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专题研究存在不足,史料建设和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关键词:电影创作 电影理论 综述   民国时期是中国早期电影从探索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影逐渐民族化的时期。民国电影研究是民国史和电影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已出版专著200多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召开专题研讨会20多次。本文拟从电影创作、电影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学术界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概述。 一、电影创作 有学者将民国电影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萌芽与初创时期、20年代的尝试与摸索时期、30年代的兴盛与高潮时期、抗战时的突变与低潮时期和战后的成熟与厚重时期。[1]对各个时期的研究不乏专著和论文,但大多数学者仍主要关注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 20世纪30年代,夏衍、田汉等左翼人士加盟电影业,创作具有积极、先进色彩的左翼电影,并力倡电影批评、电影行为,掀起了左翼电影运动。袁庆丰以1932年的《火山情血》为例探讨了中国早期左翼电影暴力基因的植入及其历史传递。[2]林伟民探讨了左翼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先锋性、鼓动性、真实性、时代精神和视觉形象性的现代性审美特征。[3]赵小青分析了影片类型的转变和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指出小知识分子女性和城市贫民女性成为银幕上最常见的角色。[4]唐锡光阐述了左翼电影的寓言化倾向及其历史合理性。[5]张大伟梳理了左翼文艺作品的商业价值及它对左翼文艺和意识形态的推动。[6]张巍剖析了左翼电影创作观对电影剧作的影响。[7]陈浥分析了左翼电影运动对中国表演观念的推进。[8]周斌、刘诗兵也对此展开了研究。[9]在左翼人士的推动下,电影批评蓬勃兴起。李道新对1932-1937年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的批评目的、批评和批评方式进行了探讨。[10]李然梳理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民族话语在不同时期的流变规律。[11]还有些学者考察了左翼人士为代表的"硬性电影论"者与"软性电影论"者的论争。黄献文分析了两派的观点,认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电影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倾向性问题。[12]孟君以电影本体为核心,对这场电影论争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进行批评。[13]盘剑通过分析黄嘉谟的电影观来揭示"软性电影论"的艺术观念。[14]安燕回顾了软性电影论者的观点,肯定其在电影理论建构中的作用。[15]抗日战争的爆发,打断了正常的电影工作,动员抗战成为时代主题,大量抗战电影出现。田本相、史博公介绍了《热血青年》、《壮志凌云》、《英雄的中华儿女》等14部抗战时期的电影。[16]史公博还根据创作环境、创作诉求与创作观念的差异,把1932-2005年间面世的抗战电影划分为五个时期,并分别进行了扼要的描述与阐释。[17]丁亚平剖析并评价了1937-1945年电影的现实表现。[18]虞吉探讨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的特殊历史作用。[19]邬阳波具体分析了抗战时期纪录电影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肯定电影工作者的杰出贡献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0]黎萌介绍了战时纪录电影的数量、种类、原因、不足并对其"真实性"和以政治宣教为目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21]在1937年7月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前后,黄琳、张珂全面介绍了以埃德加·斯诺和尤里斯·伊文思为代表的数位外籍新闻纪录片工作者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大量影像纪录活动并对他们对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22]此外,陈犀禾、颜慧、索亚斌等学者对战时电影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以及抗战题材和教育题材的动画电影做了简单的梳理。[23]孤岛电影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左眩从政治经济背景、社会动态、影片类型和特征等方面对这种"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泛滥"做了一次简析。[24]郦苏元剖析了吴永刚孤岛"电影中对人性的审视和讴歌。[25]乔晓英对孤岛时期的新华公司的发展契机和摄制活动进行了梳理。[26]陈星星细致分析了"孤岛"时期上海电影繁荣的原因、影片分类及内容和作用、电影业的特点与局限性。[27]丁亚平阐述了"孤岛"与沦陷时期的电影的现实表现。[28]段运冬分析了孤岛电影的重要地位。[29]另外,沦陷区电影研究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30] 二、电影理论 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理论的创建成为迫切需求,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尤其是近年来加快了研究的步伐。民国电影理论研究亦是关注的焦点。在美学方面,丁珊珊透过电影杂志剖析早期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传统资源。[31]周星梳理了近百年中国电影的美学形态流变。[32]余纪叙述了早期中国电影剧作美学的发生,并对其由自发到自觉、由粗浅到精致、由感性体悟到理性把握的轨迹进行了阐释。[33]赵艳分析了中国文人电影的基本内涵和文化渊源,及其诗意抒情之趋向、写意韵致之品藻、空灵淡雅之格调的美学意蕴。[34]在叙事理论方面,李道新阐述了中国早期电影叙事在曲折的情节设置和动人的情感诉求方面的优良传统。[35]左衡阐释了中国电影叙事传统中蕴含的"戏"和"传奇"的核心观念。[36]彭文祥审视了中国影视艺术的"家-国一体化"的叙事特点。[37]张振华、孙玲探讨了中国电影伦理叙事的历史变迁。[38]何春耕细致分析了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叙事传统和形式风格的创新性。[39]岳晓英梳理了中国早期苦情戏电影的商业文化语境、叙述模式、社会反思,重点剖析了故事编织、角色设计、修辞手法、喜剧穿插等方面的叙事特色。[40]饶曙光、邵奇指出电影叙事应该肯定鸳鸯蝴蝶派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的贡献、重视社会心理对电影制作的影响和加强对中国商业电影的传统与经验的研究。[41] 在现代性理论方面,左衡探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认为叙事电影只展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观,议论功能薄弱。[42]周星对中国行了梳理。[43]余纪从20世纪的中国电影中去观察华夏人类心灵由传统向现代蜕变的过程。[44]唐佳琳指出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建构的两个层面,并分析"新兴电影运动"提出的以民族主义为首要诉求的现代性。[45]何春耕阐释了现代性与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之间的关系。[46]徐敏以现代中国电影中的现代交通影像为切入点,以《都市风光》、《新女性》、《八千里路云和月》、《小城之春》等作品为主要分析对象,着力分析了作为现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生产力形式的现代交通。[47]在白话现代主义理论方面,张英进评述了近年在西方迅速发展的有关早期电影的理论,尤其是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体系,指出以动感为基础的"集体感官机制"学说有待与意识形态批评做进一步的对话。[48]杨状振、黄雯则运用中层理论、冲突律来解析中国电影。[49] 三、其它方面 1895年电影诞生,次年传入中国,一些外国商人看准中国市场,在中国巡回播映或建立影戏院,放映了大量的外国影片,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在对外国影片的观摩中,中国电影破土而出,因此,中国早期电影融入了许多外来元素,其中受美苏的影响较多,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考察。 关于美国电影的影响方面,王瑞具体分析了格里菲斯发明的运用电影手段进行叙事的方法和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人的电影意识、中国民族电影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50]虞吉对早期中国电影的主体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好莱坞的更为实质而深入的影响,促使早期中国电影镜头语言体系紧密地围绕着传奇性而生成。[51]周斌认为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电影观念与审美情趣的渗透和定型上。[52]沙丹指出美国电影不仅影响了早期中国本土叙事、类型、传播,还对中国电影语言的转变、影院空间更新、人员技术交流和"明星——类型——制片厂——受众"间的交互功能都有着全方位的示范意义。[53]李欣则分析了孙瑜对好莱坞式的性感女郎形象的创造性改造,使之和中国传统的朴实、健康的女性形象结合,从而实现"对本土传统和好莱坞影响的双重改写"。[54]胡克探讨了卓别林电影对于中国早期喜剧电影的影响。[55]另外,汪朝光、李道新等学者还对好莱坞电影进军中国市场的情况、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作了细致分析。[56]关于苏联电影的影响方面,孙绍谊以具体的分析有力地论证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在思想资源和技术资源上主要受苏联蒙太奇方法的影响。[57]周斌探讨了苏联的电影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进步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建设的影响,并探讨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电影以及日本、英国、瑞典等国的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58]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的教化功能很快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被应用于教学中;电影与电化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丁兴富对早期电化教育的历史做了简单描述,解释了电化教育一词的来源,指出美国视听教育与中国电化教育存在联系。[59]南国农对1936年以来的电化教育专业发展史做了梳理。[60]徐红彩、潘中淑梳理了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历史沿革过程,阐述了两所学院创办早期电化教育专业的历史经过及其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要素,并对它们所创办的电化教育专业的共同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61]孙健三介绍了南京大学早期的电化教育实践和电影教育思想,分析了其在中国的电影教育历史中、电影历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62]杨登峰探寻了南京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的足迹,介绍了孙明经等人从事的电化教育工作及取得的辉煌成就。[63]朱敬、辛显铭、桑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孙明经的生平、电教观、人才培养观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评价。[64]白一淼探讨了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的发展道路。[65]郭琴从"创新"的角度解读电化教育的创新性。[66]于波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67] 为规范电影行为,并使之为其统治服务,南京国民政府陆续在中央和地方颁布了一系列检查制度。目前研究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学者不多,其中汪朝光的成果颇多。汪朝光着重梳理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民国电影检查制度和战后国民党政府的电影检查,并对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和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68]此外,任克敏以三民主义为线索,阐述了1927年国民党上台当政后颁布的各种电影检查。[69]冯俊锋全面探讨了20世纪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时期对电影的管理与控制、国共两党在电影领域里的角逐。[70] 综上所述,近10年来民国电影研究的成果十分丰硕。其一,在数量上, 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间共发表论文400多篇,而2000年以来的10年间就发表了300多篇。出版专著共200多部,是此前20年总数的一倍多。其二,研究视野不断扩展。左翼电影、抗战电影研究更加深入,电影理论、电化教育研究得到重视,电影产业、电影检查研究欣欣向荣。有的学者开始思索电影小说、电影音乐、电影团体的历史价值。另外,有的学者更加积极地把中国电影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考察,为总结中国电影特点、创作中国特色的影片和与世界电影接轨提供了借鉴。其三,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一些学者引入文化学、大众传媒学、产业经济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与例证相结合,拓展了研究视角。其四,史料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报纸、电影刊物、回忆录等资料受到重视,国外的资料,如当事人的日记、笔记等也被采用。 然而,民国电影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专题性研究仍有待深入。如对电影人的研究受到冷落,视角主要集中在导演研究,对电影公司(厂)管理人员、电影音乐制作人、电影理论家、电影艺术家、影评家的研究非常不足。在电影产业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少数影响较大的影业公司上,范围不广且缺少深入的分析。在区域电影研究方面,对根据地、解放区电影的研究多局限于人物访谈等回忆性史料方面,对于孤岛电影的研究,学者普遍对其积极意义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但有些零散。 总之,由于电影胶片与相关材料的大量损毁和遗失、老一代电影人的相继离世,民国电影研究困难重重,因此,对民国电影的深入研究不仅有赖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留存的材料,更需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视角;这有待广大学者的继续努力和学界同仁的持久关注。 参考文献: [1]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袁庆丰.中国早期左翼电影暴力基因的植入及其历史传递——以1932年的《火山情血》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 林伟民.左翼电影的现代性审美特征[J].当代电影,2006(5) [4] 赵小青.左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当代电影,2002(5) [5] 唐锡光.浅谈30年代左翼电影的寓言化倾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从电影的革命到革命的电影: 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左翼电影[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6] 张大伟.论左翼文艺作品的商业价值[J].学术月刊,2006(12) [7] 张巍.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编剧卷)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8] 陈浥.表现与创造的驰骋:现代电影表演创作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 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刘诗兵.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10] 李道新.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1932-1937)[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1) [11] 李然.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民族话语"[D].苏州大学,2004 [12] 黄献文.对三十年代"软性电影论争"的重新检视[J].电影艺术,2002(3) [13] 孟君.话语权·电影本体:关于批评的批评——"硬性电影"与"软性电影"论争的启示[J].当代电影,2005(2) [14] 盘剑.娱乐的电影:论黄嘉谟的电影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2) [15] 安燕.再读"性电影论"[J].电影艺术,2003(5) [16] 田本相,史博公.抗战电影[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7] 史公博.一种题材别样风采——中国"抗战题材"电影述评(1932-2005)[J].当代电影,2005(5) [18] 丁亚平.体验·关怀·直接的时代感——由1937-1945年电影的现实表现看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文化趋向[J].当代电影,2006(5) [19] 虞吉.杂陈共生,蓄势促发——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的特殊历史作用[J].文艺研究,2005(9) [20] 邬阳波.抗战时期纪录电影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军事记者,2006(1) [21] 黎萌.论"战时纪录电影"及其历史性关联[J].电影艺术,2001(3) [22] 黄琳,张珂.国际友人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闻纪录片[J].电影评介,2006(21) [23] 陈犀禾.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戏剧[J].社会科学,2005(8);颜慧,索亚斌.铁扇公主与抗战时期的中国动画电影[J].电影新作,2005(6) [24] 左眩.孤岛时期古装片的复兴缘由[J].四川戏剧,2005(6) [25] 郦苏元.对人性的低语和追问——吴永刚"孤岛"电影探微[J].当代电影, 2004(5) [26] 乔晓英.孤岛时期的新华时代[J].四川戏剧,2005(6) [27] 陈星星.抗战时期上海电影研究(1937-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8] 丁亚平.体验·关怀·直接的时代感——由1937-1945年电影的现实表现看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的文化趋向[J].当代电影,2006(5) [29] 段运冬.《木兰从军》:隐喻与想象交融的影像坐标[J].当代电影,2005(3) [30] 张学智.满映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铁证(上) [J].电影艺术,2003(1);王洪.失节的影像——"满映"论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李秉奎,冯小丽.华北"治安强化"运动中的日伪宣传活动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陈星星.抗战时期上海电影研究(1937-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1] 丁珊珊.从电影杂志看早期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传统资源——以《电声》、《青青电影》为例[J].当代电影,2009(8) [32] 周星.略论中国电影美学形态流变[J].电影艺术,2000(5) [33] 余纪.早期中国电影剧作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评判[ J].电影艺术,2004(3) [34] 赵艳.论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04 [35] 李道新.中国早期电影叙事的优良传统[J].电影艺术,2006(4) [36] 左衡.中国电影叙事研究导论[J].当代电影,2004(2) [37] 彭文祥.论中国影视艺术的"家-国一体化"叙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38] 张振华,孙玲.中国电影伦理叙事的历史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9] 何春耕.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的叙事传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1) [40] 岳晓英.中国早期苦情戏电影的叙事奥秘[J].中国图书评论,2009(9) [41] 饶曙光,邵奇.观众·类型与电影叙事——对中国早期电影叙事模式和叙事传统的另类解读[J].电影艺术,2006(5) [42] 左衡.早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问题[J].当代电影,2006(2) [43] 周星.论中国电影现代性进程[J].戏剧,2000(1) [44] 余纪.中国电影伦理观念的现代性转换[J].电影艺术,2005(2) [45]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 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中国传媒大学,2009 [46] 何春耕.现代性与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J].电影艺术,2006(6) [47] 徐敏.电影中的交通影像:中国现代空间的视觉重塑[J].文艺研究,2006(3) [48] 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J].当代电影,2005(1) [49] 杨状振.求索的镜像:中国电影文化的转换与位移[J].四川戏剧,2006(6);黄雯.怎一个"冲突"了得——浅析中国电影在冲突律上的突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1) [50] 王瑞.美国早期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中美电影比较初探[J].当代电影,2001(6) [51] 虞吉.早期中国电影:主体性与好莱坞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6(10) [52] 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3] 沙丹.构建新巴别塔:中美电影的现代交流与跨国合作[J].电影艺术,2009(4) [54] 陈犀禾,向宇.走向"共存"和"共赢"——"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电影,2006(5) [55] 胡克.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J].当代电影,2006(5) [56] 汪朝光.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1(1);李道新.中国的好莱坞梦想——中国早期电影接受史里的好莱坞[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7] 孙绍谊.叙述的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J].当代电影,2005(6) [58] 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9] 丁兴富.从实践发展的视角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9) [60]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61] 徐红彩,潘中淑.中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始末——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创办电教专业的历史与总结[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62] 孙健三.南京大学早期的电化教育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1) [63]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4] 朱敬,辛显铭,桑新民.解读孙明经教授——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 [65] 白一淼.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史研究[D].河南大学,2009 [66] 郭琴.创新推广与电化教育——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二)[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67] 于波.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9(8) [68] 汪朝光.民国电影检查制度之滥觞[J].近代史研究,2001(3);战后国民党政府的电影检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6);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4(6);影艺的政治:一九三○年代中期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J].历史研究,2006(2) [69] 任克敏.从民国早期的电影检查制度看对其三民主义的贯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70] 冯俊锋.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时期对电影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8 162504082011
/
本文档为【近十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