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2011-05-22 3页 pdf 171KB 1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2573

暂无简介

举报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笪 苤查 !生 ! 旦整 鲞箜 塑 i 』 ! }lr(J! sr Dis,M .h.18.2007,Vo1.4.N。.3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张伟 赵伟秦 卢德宏 【中图分类号】 R741.02 【文献标识码】 A 动脉粥样硬化能发生于大脑、心脏、肾脏以及 其他重要脏器和四肢的动脉管壁,其造成的心肌梗 死和卒中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最常 见的致死原因。因此,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 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热点。我们仅就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笪 苤查 !生 ! 旦整 鲞箜 塑 i 』 ! }lr(J! sr Dis,M .h.18.2007,Vo1.4.N。.3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 张伟 赵伟秦 卢德宏 【中图分类号】 R741.02 【文献标识码】 A 动脉粥样硬化能发生于大脑、心脏、肾脏以及 其他重要脏器和四肢的动脉管壁,其造成的心肌梗 死和卒中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最常 见的致死原因。因此,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 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热点。我们仅就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综述 如下。 1 分型的雏形 早在 l9世纪初,就有学者认识到在动脉内膜 上存在两种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lJ J。一是脂纹 (fatty streak),二是纤维斑块 (fibrous plaque)。脂 纹在儿童期就可发生,由脂质在血管内膜上沉积形 成,是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纤维斑块通常出 现在成人动脉中,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的病变。 有学者认为,这两种病理变化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 的不同时期。病理学家 Aschoff是上述理论的支持 者,他把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成年期前和成年期。成 年期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分为婴儿期、青 春期。婴儿期是指沉积在主动脉根部的黄点,青春 期是指出现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上的脂纹。在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婴儿期和青春期的病理变化非常相 似,都是脂质沉积于内膜上,无纤维组织成分。成 年期是指由脂质和纤维组织形成的纤维脂质斑块。 在20世纪50年代,病理学家们开展了不同类 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使用 了Aschoff提 出的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名称 (包括新增加的一些名词)。研究者们根据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将其分为脂纹、纤维斑块和复 杂斑块 j。而复杂斑块主要是指出现溃疡 、出血和 血栓等并发症的纤维斑块。世界卫生组织 (WHo) 还提出用粥样斑块这个名词来表示只含有脂质成分 的斑块,用纤维斑块表示含有胶原成分的斑块。 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张伟、赵伟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 (卢德宏) 通讯作者:卢德宏,EmaiI:ludehong@yahoo.con1.cn 2 斑块形态与影像学检查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导致的颈动脉狭窄,作为 卒中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引起重视。临床上卒中或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等事件的出现,与斑块形 态及其血栓形成、破裂、出血等病理学改变密切相 关。因此,对斑块形态学的研究及其与临床症状的 关系,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兴趣。CT、MRI、经颅多 普勒超声 (TCD)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已用于进行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的研究。Nandalur等 研究 证实,钙化斑块比未钙化斑块更稳定,患者更不容 易出现临床症状。Serfaty等 研究发现,cT显示 斑块的密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相关性。早在 1987年,Fisher等 就发现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会出现破裂和出血。Virmani等 研究发现,新生 小血管的形成是斑块破裂和出血的原因。而斑块破 裂和出血是导致临床出现缺血事件的重要原因。颈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像学评价通常以血管造影为 “金”,其可显示管腔进展期病变、血栓形成、 斑块破裂和钙化,但不能显示管壁结构,也无法直 接对粥样斑块的成分或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评估。 动脉造影的主要局限性为当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全程性动脉管腔狭窄时,会低估局部的狭窄程 度;许多斑块向外凸出的患者,尽管临床症状明 显,但血管直径仍可表现正常,而无创性的超声检 查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这几种影像学检查各有利 弊,但当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时,均应与病理学 检查进行对照。因此,病理学分型对颈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分型 美国心脏病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于 1995年推出了一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数字分型 j。一方面用罗马数字来替代很多界定不 清晰的病理名词,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罗马数字从 I~Ⅵ型来表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 自然演化 进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 j隧 壶 !生 ! 旦箜 鲞笠 塑 j 』 !!! ! !, ”h.18 ,2007,Vo J.4,N。.3 在 AHA分型中,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 6 型。 I型是指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刺激巨噬细 胞产生,巨噬细胞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 ,泡沫 细胞散在分布于血管内膜上。Ⅱ型病变主要是由多 层的泡沫细胞和含有脂质的平滑肌细胞组成,肉眼 观察被视为脂纹。Ⅲ型是Ⅱ型和Ⅳ型的过渡型,除 了Ⅱ型的病理变化,该型还出现了细胞外脂滴的聚 积,以及由此导致的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断裂 (I~ Ⅲ型为可逆性变化,尚不会出现临床症状)。IV型 也可称为粥瘤,是指细胞外脂滴聚积成为较大的脂 质核心。从此型开始,病变可引起临床症状,虽已 出现了脂质核心,但没有厚的纤维帽,脂质核心上 覆盖的仍然是正常内膜组织。V型是在有较大脂质 核心的基础上,出现一个厚的纤维帽,纤维帽向管 腔内凸起。V型又可被分为很多种亚型,V a指通 常意义上的纤维粥瘤,存在多个脂质核心和纤维结 缔组织。当脂质核心或病变的其他组织结构出现钙 化就成为Vb。若病变含有的脂质很少,而含有纤 维组织,就会演变为V e。从V型开始,动脉管腔 明显狭窄,而且病变非常容易断裂、出血和形成血 栓等。因此,V型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当Ⅳ型 和V型的病变出现出血 、血肿等继发性病理变化 时,病变被称为Ⅵ型。当出现斑块断裂时称为VIa, 出现血肿称为VIb,出现血栓称为VIe。如果 3种变 化同时出现,称为VIabc。 可以说 AHA分型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研究 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其优点在于:①为研究动脉粥 样硬化的病理机制提供了一个形态学变化的标准框 架。②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阶段作出诊断,并 为确定疾病某个发展阶段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提供更 为具体和便于操作的方法。③可将病变的病理学变 化与临床表现结合得更为密切。④为病变形态学和 影像学变化的相结合研究奠定基础。⑤为实施各种 干预后,病变变化、进展 、稳定和可逆性的恢复等 研究提供基础。 2000年,Virmani等 ” 基于对 200例因冠心病 猝死患者的尸检研究,提出了对 AHA分型的修改 方案。原因是:(1)AHA分型是用一系列罗马数 字表示,不便于记忆。 (2)使用罗马数字分型的 目的还在于以数字顺序来表明病变的发展进程,然 而,根据现有文献研究结果,病变或许并不是按照 这种顺序发展,而是存在经多种途径发展演变的可 能。AHA分型是基于血栓形成都是发生在斑块破 裂的基础上,而 Virmani等通过对 200例因冠状动 脉病变猝死的患者进行尸检后,否定了这种推断。 (3)AHA分型存在以下缺陷:①在动物实验中没 有发现Ⅵ型以上的病变出现。②由于影像学技术还 没有到达相应的水平,故分型主要依靠尸检。尸检 对象主要是那些由于冠状动脉病变而猝死的患者, 而那些只有冠状动脉缺血症状的患者没有被纳入研 究,使得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倚。③Virmani等此 前认为,猝死是由于斑块破裂所致并不完全正确, 猝死可能是因斑块破裂,也可能仅由于斑块的糜烂 和裂痕,就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导致猝死。从前认 为,血栓的形成是始于斑块的破裂,而此次研究还 发现,血栓也会由斑块糜烂和斑块内裂痕导致。 基于以上原因,Virmani等 。¨ 将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改变分成7类,对每一类的病理表现进行详 细的定义和描述⋯J。他们期望这种分类能够更好 地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相对应。这 7类分别称为内 膜增厚、脂纹、病理性内膜增厚、纤维帽动脉粥 瘤 、薄纤维帽动脉粥瘤、钙化结节和纤维钙化斑 块。对每一种病变的病理变化和是否可能出现血栓 形成进行了精确描述。内膜增厚被定义为平滑肌细 胞在血管内膜上正常沉积,无脂质和巨噬细胞出 现,无血栓形成。脂纹被定义为泡沫细胞沉积,但 没有出现坏死核心和纤维帽,无血栓形成,通常为 可逆性病变。病理性的内膜增厚被定义为平滑肌细 胞和细胞外脂质沉积于富含蛋白多糖的基质中,没 有出现坏死,无血栓形成,此型病变可以出现糜 烂。当出现糜烂时,动脉腔内可出现血栓,通常是 附壁血栓不阻塞管腔。纤维帽粥瘤被定义为坏死核 心上面存在纤维帽,此型也可出现糜烂,形成血 栓,但是血栓和坏死核心之问没有交通,血栓通常 附壁,很少阻塞管腔。薄纤维帽粥瘤被定义为纤维 帽很薄,纤维帽下是一个坏死核心,巨噬细胞和淋 巴细胞浸润纤维帽,平滑肌细胞很少,故容易破 裂。当破裂时,腔内的血栓和坏死核心交通,形成 的血栓通常阻塞血管。钙化结节被定义为纤维钙化 斑块中出现钙化结节,可形成血栓,但不会造成管 腔闭塞。纤维钙化斑块是指富含胶原组织的斑块, 通常造成管腔明显狭窄,斑块内含有钙化组织,但 很少有炎性细胞,这种病变不会出现血栓形成。 Davies_l 也发现有些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用 AHA分型很难分类,故也推荐了这种新的分类 方式。这种分类强调了病理形态改变,而对病理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l28· 萱痘盘查 !生 旦! 旦筮 鲞筮 』 ! mvasc Di ,Ma h.18,2007,Vo1.4. N。.3 态改变的精确描述,使研究者能够将病理改变与临 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更好地结合,从而无论是在动 物实验还是在患者的治疗目标上,都找到了更好的 靶点。如糜烂、斑块破裂及薄帽斑块是最容易出现 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学基础。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薄 帽斑块 (或称易损斑块),这种斑块是指斑块中的 坏死核心占斑块总体积的25%以上,纤维帽厚度 <65 Ixm,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这种斑块很容易 破裂,导致致命的后果。因此,对薄纤维帽斑块的 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分型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分 型是否切实可行,需要考虑 3个方面的因素。首 先,这个分型是否能够覆盖所有的病变;其次,这 个分型能否适用于动物模型中产生的病变分类;再 次,这种分型能否显示斑块的病理学特征,为研究 病变如何从动脉粥瘤发展到威胁生命的斑块提供依 据。显然,最后一个问题需要人们特别关注,也是 分型应首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Stary HC,Blankenhorn DH,Chandler AB,et a1.A definition of the intima of human arteries and of its ath— erosclerosis—prone region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t— tee on Vascular Lesions of the Council on Arteriosclero— sis,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Circulation, 1992,85:391-405. [2] Stary HC,Chandler AB,Glagov S,et a1.A defini— tion of initial,fatty streak,and intermediate lesions of atherosclerosis.A report from the Committee on Vascu— lar Lesions of the Council on Arteriosclerosis,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rterioscler Thromb,1994, 14:840—856. [3] Nandalur KR,Baskurt E,Hagspiel KD,et a1. Calcifie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s associated 1ess with ischemic symptoms than is noncalcified plaque on MDCT [J].AJR Am J Roentgenol, [4] [5] [6] [7] [8] [9] [10] [12] 2005, 184:295—298. Serfaty JM,Nonent M,Nighoghossian N , et a1. Plaque density on CT, a potential marker of ischemic stroke [J]. Neurology,2006,66: l18—120. Fisher M,Blumenfeld AM,Smith TW.The importance of carotid artery plaque disruption and hemorrhage [J].Arch Neurol,1987.44:1086—1089. Virm ani R,Kolodgie FD,Burke AP,et a1.Athero— 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nd vulnerability to rupture:angiogenesis as a source of intraplaque hemor— rhag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1.2005。 25:2054-2061. 王家祥,方平 ,肖湘生.超声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的实验研究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22:212-215. Stary HC,Chandler AB,Dinsmore RE,et a1.A defi— nition of advanced types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a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ttee on Vascular Lesions of the Council on Arteriosclerosis,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5,15:1512—1531.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 l J 1. N Engl J Med,1999,340:115—126. Virmani R,Kolodgie FD, Burke AP,et a1.Le ssons from sudden coronary death:a comprehensive morpho— log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rterioscler『J]. Thromb Vasc Biol, 2000,20: 1262—1275. Stary HC.Natural history and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an updat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1177—1178. Davies MJ.Anatomic features in victims of sudden cor- onary death: coronary artery pathology [J]. Circulation,1992,85:1 19—124. (收稿 日期:2006-02—14) (本文编辑:史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