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孔子与老子

2011-03-15 2页 doc 35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656

暂无简介

举报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说课稿 邓沛勇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课程标准 1.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
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 邓沛勇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课程 1.知识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2.能力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四、教法与学法     高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根据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本课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孔子的思想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在世界各国以及国内的影响。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引导探究 创新感悟 孔 子 与 老 子 孔子思想的影响 (课件展示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理解孔子思想的局限性;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指导学生看书 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与思考”,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宗? 学生看书,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老子的思想及影响 (课件播放视频资料) 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2.老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3.现实生活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结合影片和课本的内容,回答问题 从哲学和政治两个方面把握老子的思想核心。 老子的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等,都能在现实生活找到影子 小 结 课件显示本节课的知识架构 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学生积极发言 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 七、巩固练习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D )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 B、(2)(3)(4) C、(1)(3)(4) D、(1)(2) 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B )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B ) A、新兴地主的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八、布置作业: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九、板书设计:
/
本文档为【孔子与老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