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2011-02-20 4页 doc 46KB 2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7766

暂无简介

举报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近来,在如何广义地看待人类行为这一问题上,心理学家的意见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本项研究正是这一变化的代表。倘若你想体会一下这种变化,可以对以下这个问题稍作思考:“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看起来宽泛而复杂,但你不必深究,也无须在哲学和玄学中走的太远,只需花一点儿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个性特征,即你的“人格特质”:你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合群还是孤僻?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自信还是自卑?勤奋还是懒惰?请思...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近来,在如何广义地看待人类行为这一问题上,心理学家的意见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本项研究正是这一变化的代表。倘若你想体会一下这种变化,可以对以下这个问题稍作思考:“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看起来宽泛而复杂,但你不必深究,也无须在哲学和玄学中走的太远,只需花一点儿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个性特征,即你的“人格特质”:你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合群还是孤僻?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自信还是自卑?勤奋还是懒惰?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你认为与之相关的问题。慢慢而来……完成了吗?现在,请回答下面这个对本文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换句话说,是什么因素使你变成了现在的你?     一般而言,你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将此归结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他们灌输给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权衡轻重的原则等。你也许会认为这其中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叔叔阿姨以及在你的品格塑造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同伴的影响;有些人会想到那些给予我们谆谆教诲对我们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们;还有些人会想到生命中的一些重大转折,如生病,失去爱人,对大学﹑专业甚至是课程的选择,都是可能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产生极大影响。当然,在分析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因素时,以上这些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然而,所有这些影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环境因素。几乎没有人会对“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报以“我生来就是这样,这都是我的基因使然”的回答。     所有人都承认身高﹑发色﹑体型及眼睛的颜色等体态特征具有遗传性,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癌症﹑心脏病和高血压等许多疾病的发病倾向也有很明显的遗传成分,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在人的心理品质中基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说到这些,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但我们的“环境偏向”事实上确有原因可循。     首先,在 20 世纪后半叶,心理学领域一直被一种叫做行为主义的人性理论所统治。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被环境因素所左右,其中包括引起人的行为的刺激和某种选择反应的结果。严格的行为主义者相信,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不仅不能用科学的手段加以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对完整解释人类的行为无关而多余。行为主义的理论是否为大众文化所理解或接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行为主义的信仰已在人们心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大家普遍认为,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或唯一因素。     其次,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直接观察到,这便是人们普遍接受用环境因素解释人类行为的又一个原因。人们常会说:“我成了一名作家这是因为我在七时,我的写作老师曾给我深深的启发和鼓励。”你记得这些影响的存在,它们是你亲眼所见的,是你过去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你目前能够意识到的经验。我们很难意识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很少有人会说,“我成了一名作家,这是因为在我的 DNA 中包含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我的身上得以表现,它使我先天就具备了妙笔生花的倾向。”基因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位于身体的哪个部位!     最后,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在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因为前者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而且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对那些限制人在意识层面对事物作出判断的理论,很多人都很反感。因此他们便趋向于回避和反对行为及人格的遗传学解释。事实上,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我们所有问的惟一一个问题是:此二者中是谁占了主导地位?或用媒体的惯用表达方式来说,便是:“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节我们将要探讨的是由托马斯·鲍查德﹑戴维德·莱肯及其助手们在位于明尼苏达大学所完成的论文。文章所涉及的是一项开始于 1979 年的研究,该研究意在检验基因在个人心理品质的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人们试图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人的行为和人格中的遗传影响(先天)和环境影响(后天)加以分离,这便促使了该项研究的出现。但是,假定你们每个人都不是被收养的,且生长于遗传赠与者(即父母)所营造的环境里,你们想想,此时要把遗传和环境因素分离开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举个例子,你可能和你父亲一样具有幽默感(绝无冒犯之意),这种幽默感是你从他那儿学到的(后天的)呢?还是你继承了他那载有“幽默感”的基因(先天的)?我们似乎无法找到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把两种因素分开,对吗?     然而,鲍查德和莱肯会回答“错!”他们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确定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他们对这种方法颇有信心。 理论假设     这确实不难,你所要做的就是找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把他们分开,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把他们抚养成人。然后你就可以假定,到他们成年时,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的相同之处便是遗传因素所致。但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呢(别回答“克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即使我们能找到,要强迫他们进入完全相反的生存环境也很不道德,不是吗?正如你已经猜到的那样,研究者没必要这么做。社会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这一切:同卵双胞胎实际上就是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结构。之所以称其为同卵双胞胎是因为他们始于同一个受精的卵子,简称受精卵,然后才分裂成为两个相同的胚胎。异卵双胞胎和其他非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一样,仅具有遗传的相似性。不幸的是,双包胎弃婴被不同家庭所收养的情况时有发生。收养机构也尽力把兄弟姐妹放在一起,特别是双包胎,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家庭,尽管这异卵双胞胎为不同的家庭所收养,他们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反差强烈的环境里长大,而且人们通常都不知道他们还有个双胞胎的兄弟姐妹。     鲍查德和莱肯从 1983 年便开始鉴定﹑寻找这类双包胎并将他们集中起来,他们最终找到了 56 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 MZA ),这 56 对双胞胎来自美国等 8 个国家,他们同意参加为期一周的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量。在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后,鲍查德等人于 1990 年完成了这篇研究(这项研究是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进行的,该市与圣保罗市是美国著名的“双子城”,该项研究在该市进行,似乎有点嘲弄的味道)。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那些共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 MZT )进行比较,得出了惊人的发现,在整个生物与行为科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方法 被试 这项研究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寻找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研究者要进行这项研究的消息以口头传播方式流传开来以后,找到了许多被试。双胞胎本人﹑朋友或家庭成员与明尼苏达双胞胎收养和研究中心( MICTAR )取得联系,该机构里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员也在其中协助进行联系工作。有时,也会出现双胞胎之一与中心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的情况,他们希望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所有的双胞胎在参加研究之前均经过检测以确保他们确实是同卵双胞胎。 程序     研究者想要在双胞胎来访的一周内获得足够多的。每一名被试完成将近 50 小时的测试,测试内容几乎涵盖你可以想到的每个维度。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另外,被试还要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例如:家用电器﹑望远镜﹑艺术珍品和《辞海》等),以评估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一张家庭环境量表以测量他们对养父母方式的感受。他们还要进行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每名被试的所有项目全部分开独立完成,以避免一对双胞胎间存在不经意的相互影响。     正如你可以想到的,数小时的检测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资料。下面我们将讨论这其中最重要﹑最令人惊讶的结果。 结果     表 1 显示了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 MZA )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包含了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 MZT )在该方面的测量结果。相似程度在表中用相关系数或相关值“ R ”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其相似程度越高。在此有这样一个逻辑假设: 表 1 分开养育的同卵双包胎( MZA )与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 MZT )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关系数( R )的比较 特征 R(MZA) R(MZT) 相似性 R(MZA)/R(MZT) 生理 - - - 脑电波活动 0.80 0.81 0.987 血压 0.64 0.70 0.914 心率 0.49 0.54 0.907 智力 - - -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0.69 0.88 0.784 瑞文智力测验 0.78 0.76 1.030 人格 - - - 多维人格问卷(MPQ) 0.50 0.49 1.020 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 0.48 0.49 0.979 心理兴趣 - - - 史特朗-康久尔兴趣问卷 0.39 0.48 0.813 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量表 0.40 0.49 0.816 社会态度 - - - 宗教信仰 0.49 0.51 0.961 无宗教信仰社会态度 0.34 0.28 1.210     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包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正如你所看到的,研究者所发现的并非如此。     将 MZA 双包胎间每种特征的相关系数与 MZT 双包胎间的相关系数相除,所得数值列在表 1 的最后一列,这列数值表示两类双包胎在每种特征相似性上的差异。如果两个相关系数相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是 1.00 ;如果它们完全不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会接近 0.00 。仔细观察表 1 中的第四列数据,就会发现 MZA 双胞胎和 MZT 双包胎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惊人地相似,即其比值大多接近于 1.00 ,没有低于 0.70 的。
/
本文档为【经典实验二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