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容错4500 Linux安装手册

2011-02-18 4页 pdf 119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8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容错4500 Linux安装手册 容错服务器 ftServer4500 RedHat Linux 5系统安装&配置简明手册(Hite V1-2010) 一、 安装预览 安装介质 Stratus ftServer System Software (ftSSS) for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CD/DVD 7.0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4 Server or Advanced Platform DVD or CDs 安装前检测 确认机器...
容错4500 Linux安装手册
容错服务器 ftServer4500 RedHat Linux 5系统安装&配置简明手册(Hite V1-2010) 一、 安装预览 安装介质 Stratus ftServer System Software (ftSSS) for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CD/DVD 7.04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4 Server or Advanced Platform DVD or CDs 安装前检测 确认机器已正确上架安装,接通双模块电源,连接好USB键盘、鼠标和VGA显示器。断开机器与其他 外部设备的连接,如果外部存储、备份设备。确认机器没有安装第三方非兼容性硬件设备。 只保留每个CPU/IO的Slot 0内SAS硬盘,其余硬盘必须全部取出。 二、启动系统并修改BIOS参数 启动机器,当光驱LED灯闪烁时,插入光盘 ftSSS 7.04 DVD Disc。 系统开始启动,按下F2键进入BIOS配置界面(需等待两分钟左右)。 A、 在ftServer BIOS主配置界面,选择Server->Monitoring Configuration->OS Boot Monitoring, 使用键盘{+}号改变值为Disabled,然后按Esc键返回BIOS主配置界面; B、 选择Advanced->Option ROM Scan Monitoring,将Embedded PXE#1 和 #2值改为 Disabled,然后按Esc键返回BIOS主配置界面; C、 选择Boot,用上下方向键和{+}键 选择USB CDROM移至启动列表最顶端。 D、 按下F10键,保存设置并退出 三、系统开始安装 Stratus ftSys 图标显示并提示你选择安装方式,显示器出现Boot:时,按下Enter 键选择默认安装。 如果选择自定义安装请查阅官方英文文档。 安装程序提示一个错误消息(Unable to download the kickstart file…),选择OK并按Enter键,安装 继续。 要求指定安装介质位置时,首先移出ftSSS光盘,并插入Redhat Enterprise 5.4 64bit 安装光盘。然 后在显示屏幕上选择Local CDROM,按Enter键开始安装。 Linux系统安装过程大约一个半小时,需耐心等待。屏幕上出现“Congratulations, the installation is complete”消息时,移出Linux DVD光盘,选择Reboot 并按Enter确认重启系统。 根据消息提示自定义设置Redhat Linux系统,并将服务器连接至网络中。在SELinux 配置窗口中,建 议选择默认选项Enforcing;在Kdump配置窗口中,建议选择默认值128M。在Additional CD配置选项中, 选择跳过。Java包之后可以单独安装。 Redhat 登陆窗口出现,输入root用户名和之前设置的登录密码。 进入Linux系统后,将Jave包(java-1.6.0-sun-1.6.0.15-1jpp.1.el5.x86_64.rpm)复制到/tmp目录下。 然后鼠标右键桌面选择Open Terminal,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 # rpm -ivh /tmp/java-1.6.0-sun-1.6.0.15-1jpp.1.el5.x86_64.rpm 安装完毕后,再次将ftSSS 7.04光盘插入到DVD光驱中。然后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 # mount /dev/cdrom /mnt 回车确认后再次输入: # /mnt/install.sh 回车确认开始安装容错系统管理软件ftSSS。安装过程中弹出一系列EULA接受协议,全部选择Yes并 回车确认。其中Ctrl+C键组合跳过EULA协议显示。 安装程序结束后会自动弹出ftSSS DVD光盘,移出后系统开始重启。 系统重启出现BIOS加载画面时,按下F2键重新进入BIOS配置界面。进入BIOS主界面后,先按F9键 并选择YES恢复出厂设置,再按下F10键保存并退出设置。 登陆Redhat Linux系统后,鼠标右键桌面选择Open Terminal,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 # /opt/ft/bin/ftsmaint ls 回车确认后,会显示所有的系统组件信息。说明系统安装完成。 四、内部磁盘RAID 1配置 在容错服务器4500上安装完Linux系统和ftSSS软件后,上下模块Slot 0(第一对磁盘)已自动配置为RAID 1 镜像组。其中分了四个区 挂载点 大小 镜像组 /boot 0.25 GB 位于/dev/md0 (swap) 12 GB 位于/dev/md1 /(root) 32 GB 位于/dev/md2 /var/crash 33 GB 位于/dev/md3 Unused 59 GB 需要手动创建RAID1并挂载 其他数据盘需要手动创建RAID 1镜像组,包括第一组系统未使用部分(默认59G大小)。 注:所有需要创建为RAID1镜像组的磁盘必须位于上下主机模块对应的插槽,另外创建镜像前需要将磁盘 化为fd。具体操作如下: 管理分区(举例,假设执行IO10中第二组磁盘,即/dev/sdb) 在终端命令行下输入: # fdisk /dev/sdb Command (m for help): n //创建新分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指定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Partition number (1-4): 1 //指定分区数 First cylinder (1-8924, default 1): Using default value 1 //使用默认值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8924, default 8924): Using default value 8924 //使用默认值,整块磁盘只做一个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Command (m for help): t //输入t 格式化磁盘 Selected partition 1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fd //输入fd 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1 to fd (Linux RAID autodetect) Command (m for help):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并退出 用类似的管理其他的本地磁盘,命名如下: 创建磁盘 RAID-1 镜像组 选择容错服务器 4500 上下主机模块对应位置的磁盘做 RAID-1 镜像组,如/dev/sdb 和/dev/sdj;/dev/sdc 和 /dev/sdk 等。下面的举例选择的是/dev/sdb 和/dev/sdj。 建议执行下面命令将 ftSSS 的命令调入到当前路径下: # export PATH=$PATH:/opt/ft/bin:/opt/ft/sbin 1\、创建 RAID-1 镜像组命令如下: # mdadm -C /dev/md20 -b internal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j1 查看同步进度命令: # cat /proc/mdstat 或 # mdadm -Q --detail /dev/md20 2、修改/etc/mdadm.conf 文件,按照原来格式添加新增的/dev/md20 信息,这样系统在每次启动时会自动加 载镜像组 md20。 执行命令: # mdadm --detail --scan –v 屏幕会显示所有的镜像组信息,复制新增加的 md20 信息并黏贴到/etc/mdadm.conf 文件中。要遵循原有的 格式,Linux 系统中可以使用 vi 编辑工具。 3、挂载文件系统,需要对新创建的组 md20 镜像格式化并加载到一个文件系统中。具体操作命令如下: # mkfs.ext3 /dev/md20 //设定为 ext3 格式 # mkdir /app //创建目录 app # mount /dev/md20 /app //挂载 # ls -l /pp //显示信息 4、修改文件/etc/fstab 增加一行md20挂载到/app信息,参考已有的格式。 4、查看磁盘同步信息 # cat /proc/mdstat //查看同步进度 # mdadm --detail /dev/md20 //查看镜像组md20信息 五、监控和配置冗余网卡(Bond组) 正确的安装配置完系统后,集成的双口网卡 Bond 组会自动生成。仅需要配置 IP 网络信息即可。 查看 Bond 组状态: # /opt/ft/bin/ftsmaint lsVnd 默认有两个组,bond0 和 bond1,分别是上下两个主机模块左边一对网卡和右边一对网卡。连接网络时需 要将上下成对的网口同时连接到交换机上。 容错服务器提供了创建Bond冗余网卡组的工具,命令是:/opt/ft/sbin/ft-bonding 仅在安装新 网卡是才会使用到。操作方法见英文版文档。 容错服务器上IP地址信息的设定是在bond0或bond1 上完成。可以用Linux系统 vi工具直接 编辑ifcfg-bond0或ifcfg-bond1文件。路径位于/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下。 举例: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IPADDR=192.168.1.152 NETMASK=255.255.255.0 USERCTL=no GATEWAY=192.168.1.1 编辑工具 vi 的详细查阅 Linux 教程即可。 配置完毕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 Server network restart 系统默认所有 bond组中两个成员网卡的工作模式为热备方式(即 mode=1)可以修改为其他工 作方式。具体步骤是编辑文件/etc/modprobe.d/ft-network.conf ,修改 mode=X.。其中 0 为负载均衡,1 为热备。 当然也可以具体指定某个 bond 组成员的工作方式,如指定 bond1 成员为负载均衡工作方式。只要编辑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n,增加一行 BONDING_OPTS="mode=0" 一切 OK。
/
本文档为【容错4500 Linux安装手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