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011-01-21 35页 ppt 578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708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null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基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夏商西周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null本单元学习的核...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null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基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基本知识回顾: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夏商西周秦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null本单元学习的核心是什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null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夏朝建立我国第一 个国家政权;商周经历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期间,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突出四个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汉、唐、五代、宋时期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从汉到明,皇权与相权之争;最终,明清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夏商周公共权力内外服制度 神权色彩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部落氏族色彩分封制、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null请大家结合课本和《形势图》,来讲讲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是怎样进行分封的?分封制为了巩固自己的奴隶制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同姓分封和异姓分封) nullA. 目的: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加大对地方的控制。B.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分封主体) 异姓封国:功臣、殷商降族、 姻亲、古方国C.分封作用 周人的势力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确立了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null 1.目的:巩固秩序,解决矛盾 2.定义: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血缘与政治结合 4.体系:大宗、小宗 5.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维护贵族集团的世代利益稳固内部统治) 宗法制二.中国古代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二.中国古代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1、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2、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全部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教辅P6)null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轨迹—— 1、秦朝:正式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西汉:巩固制度(汉景帝、汉武帝解决王国割据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北宋:加强(宋太祖解决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问题) 5、元:新发展(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 6、明朝:空前强化(废丞相、设内阁、锦衣卫、八股取士制) 7、清朝:达到顶峰(承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高考备忘:2004江苏,29 1、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商鞅变法高考备忘:2004江苏,29 观察下面三幅地图,完成问题:null(1)三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时期? 图1: 春秋 图2:战国、 图3:秦 (2)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点分别是什么? 春秋-诸侯争霸;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兼并战争;一系列变法运动的开展;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 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趋势。 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null中 央郡县乡2、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教辅P6)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教辅P6)问题:如何认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教科书P9)null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中 书尚 书门 下●相权被分割→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皇权加强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三.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中央官制高考备忘:2009江苏, 4高考备忘:2009江苏, 4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步骤Cnull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户礼兵刑工枢密院、三衙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二府三司,相权三分,皇权加强宋朝时期的 中枢权力体系度支盐铁户部null皇 帝中书省元代: 中书一省制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相权反弹→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2.选官用人制度2.选官用人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立军功授官爵 汉武帝:察举制和征辟制 东汉末年始:九品中正制 隋到清:科举制 隋朝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完善科举制高考备忘:(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山西四省文科综合卷) 高考备忘:(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山西四省文科综合卷) 中国古代选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几次变化。据此回答(1)——(4)题: (1)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点是 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 B.主要形式是乡举里选 C.选官不重门第与出身 D.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null(2)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 B.开始实行殿试与武举制度 C.以八股取士 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例null(4)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 A.新式学堂毕业生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 B.学子罢考以抵制科举制 C.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 D.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高考备忘:2006年江苏,5高考备忘:2006年江苏,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 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 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 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B3.监察与谏议制度秦: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汉:中央 御史府 地方 刺史 隋唐:谏议制度确立(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地方——按察使司 3.监察与谏议制度对监察与谏议制度的 教科书P12四.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四.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汉代: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 (1)汉高祖巩固政权—— 郡国并行 中央与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BC154年(3)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①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②实行刺史制度,监察地方(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null2.唐藩镇割据与唐末五代割据局面3.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3.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A.杯酒释兵权转运使(1)收精兵(2)削实权(3)制钱谷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B.节度使C.州郡长官B.收编禁军,把兵权分离C.更戍法,守内虚外文臣担任设通判监督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高考备忘:2009四川,13 高考备忘:2009四川,13 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颁布附益之法 B.设置转运使 C.推行募兵制度 D.实施行省制度B高考备忘:2009广东,5 高考备忘:2009广东,5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 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 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 会议决定D四.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权势丧失四.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秦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西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形成尚书台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并立 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时期雍正皇帝设军机处丞相位高权重专制制度趋于完善、相权分割相权再分割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高考备忘:2006年江苏,27高考备忘:2006年江苏,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答案:史实: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 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高考备忘:2010年上海,34.皇权与相权高考备忘:2010年上海,34.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 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 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 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 一种是启用身边的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其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重复。(2分) 启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null怎样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以前(封建社会的早期)以进步作用为主。(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3)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4)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null明清以后(封建社会的末期)以消极作用为主。(1)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2)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等。(3)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科技发展停滞,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怎样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