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2010-12-13 5页 pdf 380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0575

暂无简介

举报
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第7卷第12期总第80期 二oo九年十二月·己丑年 ◎下l西哼厦易现代远程教育、-, ●CHif4ESEMEDC”JEMoDE耐IDI吼ANCEEDUCA]IONOFCHIfH 糖尿病的中医 药研究新进展 钟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中医学七年制(510405) 摘要:全面叙述了近4年来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药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12.238文章编号:1672-2...
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第7卷第12期总第80期 二oo九年十二月·己丑年 ◎下l西哼厦易现代远程教育、-, ●CHif4ESEMEDC”JEMoDE耐IDI吼ANCEEDUCA]IONOFCHIfH 糖尿病的中医 药研究新进展 钟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中医学七年制(510405) 摘要:全面叙述了近4年来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方药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等,并指出了存在的问及建议.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药;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09.12.238文章编号:1672-2779(2009).12—0289.02 TOMResearchonDiab吼esmIitua(DM) Abstract:Thearticleinallsidesstatesthecausesofdisease,thepathogenesis,differentiationofsymptomsandsigns,theformulaandtherapy, thedetailedclinicaltreamlcntofDM,reviewstheexperimentalstudiesofDM,finally,itpointsouttheexistentproblemsandthemethodsfor regulatingtheresearchofit. Keywords=DM:developments:TCM,review 。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复合病因的 综合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以高血糖及糖尿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临床多伴有多尿、 多饮、多食、消瘦、疲乏、尿有甜味等症状。本病归属 中医学的“消渴”、“消瘅”等范畴。中医对糖尿病辨证 和治疗方面颇具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年来有关临床和实 验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 明,但一般认为与胰岛素分泌缺乏、机体对胰岛素不敏 感(即胰岛素抵抗)、遗传、性激素水平、药物等多种因 素有关。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以阴虚为本、燥 热为标,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张氏等【1】认为脾胃虚 弱、肝失疏泄和肾虚足本病的主要病理凶素,与多脏腑 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张氏等【2】认为本病以阴虚内热、耗 液灼津而致血瘀为基本病机。李氏【3】认为糖尿病多责之 于肾,病机多为消渴口久,阴损及气及阳,致气阴两虚 或阴阳两虚。林氏14J认为本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病 机之要。 2辨证分型 中医界对DM的辨证分型数量差异很大,但基本都 是按热、虚、瘀三大类分证。刘氏掣5J归纳出阴虚内热、 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肺热津伤、胃火燔盛、 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等八个证型。赵氏【6J主张根据“辨 体质、辨病、辨证”相统一的精神,根据体质分为阳明 胃热、少阴肾虚、厥阴肝旺、少阳肝郁、太l{fj脾虚五种 证型。阴氏等【_7】按肺胃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 虚血瘀分为四种证型。李氏等【8】消渴病分为气阴双虚、 燥热炽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四型。 3治法方药 3.1 分型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辨证分型不 同,治法亦异,运用的方剂药物也随之变化。临床多据 热、虚、瘀不同分型而应用不同的治法方药。如滋阴降 火,用青蒿鳖甲汤、六味地黄丸等;益气养阴,用生脉 散、沙参麦冬汤等。扶阳育阴,用金匮肾气丸、芍药甘 草附子汤等。理气行血,用柴胡疏肝散、丹参饮等。滋 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等。清胃降火,用 清胃散、玉女煎等。温肾健脾,用真武汤、附子理中汤 等。疏肝解郁,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3.2主方加减DM是一种复合病因的疾病,其临床并 发症很多。不同的医家按照症情灾活选方化裁治疗。对 瘀血阻滞型,用水蛭、地龙等,如闵氏等【9】采用疏血通 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 93.75%。对阴血亏虚型,用赤芍、熟地、生地等,如李 氏lloj应用四物汤加味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 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杨氏等【llj采用口服降糖药加用 中药辨证治疗脾胃气虚,湿郁化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 用党参、白术、山药等,结果能较好地改善症状,而且 能使患者偏高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得 以较好地控制。张氏等【12】应用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60例,用西洋参、苍术、天花粉、水蛭、僵 蚕、生黄芪等,结果总有效率93.3%。李氏pJ采用补肾降 浊汤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用山药、山茱萸、牡 丹皮、茯苓、泽泻、生黄芪、党参、杜仲、桑寄生、大 黄等,与西药黄芪注射液进行对照观察,中药组总有效 率95.8%,对照组75%。 3.3针灸治疗张氏等【13】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 池、合谷、中脘、足乏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 海、地机等,发现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 显著。赵氏等【14】报道医治60例糖尿病周闱神经病患者, 穴取肾俞、脾俞、足三里、涌泉等;发现温和灸治疗糖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疗效肯定。褚氏等【15J选取54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针刺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 关元等穴,发现针刺加药物能较快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 肾病(DN)患者脂代谢紊乱,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袁氏【16】取四肢五输穴,井穴点刺出血,荥、输、经、合 穴针刺得气留针30分钟,针刺治疗非洲地区的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发现疗效仍显著。张氏等【17J报道采用多中心、 随机对照、盲法原则,治疗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得 出调理脾胃针法町改善糖、脂代谢异常造成的进行性肾 损害,改善肾功能。 4实验研究 杨氏等【18】采用以链脲佐菌素制各SD大鼠糖尿病模 型,探讨复方丹参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 经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复方丹参片能明显降低 糖尿病大鼠血清、心肌、坐骨神经LP0、MDA含最,提 高SOD水平。欧氏等【l9】用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 万方数据 寸I裔哼蓬为现代远程教育 I CHI『jESEMEDIC(NEMODERf,lDs'TAHCEEDUCAn0NOFCHf^n 第7卷第12期总第80期 二oo九年十二月·d丑年 (streptozotic,STZ)制造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 模型,观察糖脂宁胶囊对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糖脂宁 胶囊可降低实验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实验大鼠血 清甘油三酯、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 脂蛋白水平,同时改善模型大鼠胰腺、肝脏的病理损害, 明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李氏【20】应用祛痰活血解毒方治 疗由高脂高糖饮加链脲菌素制各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观察给药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抵抗的改变。结果显示 祛痰活血解毒方有显著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 作用。董氏等12lJ采用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 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发现 通络益肾汤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显著改善糖 尿病肾病DN高血黏稠状态,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 对血糖和改善肾功方面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杨氏等【22J以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再以阿朴吗啡 (APO)阴茎勃起试验筛选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大鼠模型,发现艾灸对DM性ED大鼠血糖有一 定改善作用,能较明显改善其阴苇勃起功能,提高阴茎 中总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型NOS、诱导型NOS 及环磷酸鸟苷含量。 5展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DM具 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系统的特色和优势,提高治疗效 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在研究方面也 存在着证型与疗效不够统一,观察指标不够科学, 临床与实验资料不够完善等,这些都影响了研究的深入 以及治疗方法的推广。为此,应该组织科研力量,调整 研究方法。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较强临床与科 研能力的单位,联合攻关,争取获得有影响力的成果。 其次,应制定统一的疗效标准。例如临床症状、体征改 善如何确切地划分其程度,实验指标的选择等等。只有 这样才能避免目前临床报道疗效差异过大的弊端,使数 据更有科学性和可信度。最后,依然要深入进行中医药 疗效机理的研究,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层 次阐明,有利于中医药治疗DM的推广应用。 据WHO预测,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3 亿人,相信随着研究的小断深入,中医药治疗DM的疗 效将会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DM的优势将会进一 步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l】张燕,张振雷.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与治法【J1.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4): 347.348. 【2】张琳钧,冯学祯.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陕西中医。 2008,29(4):424. 【3】李春英.补肾降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96例【J】.光明中医,2008’23(9): 1312-1313. f4】林丽,曹惠芬.孟如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8,29(9): l-3. 【5】刘彦平,杜建勇,张程丽冲医治疗糖尿病中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探讨明. 陕两【}l医,2007,28(9):1199·1200. 【6】赵进喜.糖尿病前期的中医干预措施【J】.糖尿病之友,2008(9):50.51. 【7】阴智敏,王宗录.辨病和辨证治疗糖尿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J】.陕 西中医,2006,27(7):778—779. 【8】李小娟,王听,汲泓.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管见哪.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 【9】闵晓莉,蓝柳贵.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J】.陕西t{J医, 2008,29(4):407-409. 【lO】李林英.四物汤加昧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册.陕西中医, 2007,28(8):992—993. [1l】杨喜忠,孙静,康小刚,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川.现代 护理.2007,13(5):487-188. 【12】张琳钧,冯学桢.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J】.陕西中 医,2008,29(4),424. 【13】张萍,刘占芬,王春梅,等.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07。27(4):258—260. 【14】赵建玲,李忠仁.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8,28(1):13-16. 【15】褚芹,王琳,刘国真.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07,27(7):488-490. 【16】袁鹤庭.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手足麻木疼痛明,中国针灸, 2006,26(3):225-226. 【17】张智龙,吉学群,张萍,等.调理脾胃针法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及对肾脏 保护机制: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12):875.880. 【18】杨桂珍,父莉,梁军,等.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LP0含量及SOD 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3):372—374. 【19】欧丽娜,张建军,张德芹,等.糖脂宁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 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8):556.559. 【20】唐迎霄.祛痰活血解毒方对实验性2犁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 ‘fl药药理与临床,2004,20(1):31—33. 【2l】董JE华,李小会,赵童,等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 响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6,27(6):757.759. 【22】杨运宽,荣海波,陈洪沛,等.艾灸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勃起 功能及No-cGMP通路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5):353.356. (奉文校对:史金花收稿日期:2009-10.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生化检测的临J末意义 黄仲麟 江西省黎川县人民医院儿科(344600)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腩病(NHIE)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采用常规酶联免疫等方法测定了“例NHIE病儿及30 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组急性期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较对照组明显异常,有显著差异(P< O.05)。而恢复期的各项生化指标均趋正常。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起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与新生 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且有助于临床早期正确综合治疗。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生化检测;新生儿 doi:10.39690.issn.1672-2779.2009.12.239文章编号:1672-2779(2009).12-0290-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Ⅲ)是围产期宫内窘迫或 生活窘迫窄息引起的严莺脑部损伤,其病情霞,病死率高, 并可产生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 的最常见原因。我院收入住院经治疗存活的64例中重度新 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恢复期进行血清多项生化检 测。其如下: 1 对象 本院儿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 万方数据 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作者: 钟兴华, Zhong Xinghua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5级中医学七年制,510405 刊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英文刊名: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年,卷(期): 2009,7(12) 引用次数: 22次 参考文献(22条) 1.张燕.张振雷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与治法[期刊论文]-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4) 2.张琳钧.冯学祯 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8(04) 3.李春英 补肾降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96例[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2008(09) 4.林丽.曹惠芬 孟如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期刊论文]-云南中医药杂志 2008(09) 5.刘彦平.杜建勇.张来丽 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探讨[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7(09) 6.赵进喜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干预措施[期刊论文]-糖尿病之友 2008(09) 7.阴智敏.王宗录 辨病和辨证治疗糖尿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6(07) 8.李小娟.王听.汲泓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管见[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 2005(03) 9.闵晓莉.蓝柳贵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8(04) 10.李林英 四物汤加味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7(08) 11.杨喜忠.孙静.康小刚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7(05) 12.张琳钧.冯学桢 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8(04) 13.张萍.刘占芬.王春梅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7(04) 14.赵建玲.李忠仁 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8(01) 15.褚芹.王琳.刘国真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7(07) 16.袁鹤庭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手足麻木疼痛[期刊论文]-中国针灸 2006(03) 17.张智龙.吉学群.张萍 调理脾胃针法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及对肾脏保护机制:随机对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针 灸 2007(12) 18.杨桂珍.吴莉.梁军 复方丹参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LPO含量及SOD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7(03) 19.欧丽娜.张建军.张德芹 糖脂宁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 志 2007(08) 20.唐迎雪 祛痰活血解毒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01) 21.董正华.李小会.赵童 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DN大鼠血浆ET影响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6(06) 22.杨运宽.荣海波.陈洪沛 艾灸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及No-cGMP通路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 针灸 2007(05)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朱章志.熊曼琪 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机理研究 2004 本文回顾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发展史并综述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证防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理研究的现 状,针对糖尿病防治工作提出走辨病与辨症相结合、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2.期刊论文 柴可夫.黄晓玲.CHAI Ke-fu.HUANG Xiao-ling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中的 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应用也较多,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3.期刊论文 张静波.方朝晖 脂联素在糖尿病中的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中医药研究探讨 -安徽医药2009,13(1) 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唯一对人体有保护性作用的脂源性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其对糖尿病血管 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中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4.学位论文 艾艳珂 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2007 我国古代医学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它是我国古代众医家辛勤实践的结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先辈留给我们的 珍贵宝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正如前苏联医学史专家培脱洛夫在20世纪曾经预言的那样,“新的世纪将是一个健康的世纪”。因此 ,如何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将治未病思想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尽管中医药的很多疗法已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普遍应用,然而由于中医的治疗体系和治病原理不能以西方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基础,难以用现代医学 的理论加以阐述,因此,未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循证的传统医学(evidence-based traditional medicine)强调从基本 的药物目录制订到临床研究与实践都应当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进行,以便为占全球80%的传统医疗卫生服务实践提供科学的证据。循证的传统医学 ,暨循证的中医药学(evidence-based Chinese medicine),已成为医学领域不可回避的发展潮流。 本课题对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 性。本课题共分为三部分: 1.文献综述:综述一探讨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研究现状,“治未病”思想中医临床应用现状及“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一致性。综述二 总结了前期糖尿病干预研究的进展,具体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干预、西药干预、和中医药干预三种方面。 2.理论研究:该部分对仲景“治未病”思想的起源和内涵进行文献整理和归纳,及“治未病”思想对消渴病防治的影响进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三 个方面: (1)《内经》为仲景“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的“治未病”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未病先防,在疾病发生之前主动 地对抗疾病,充分发挥人们自身的能动性,而不是将自己的健康寄托在医生身上;二、治其未成,指在机体偏离健康状态但还未形成疾病时,及时采取 相应的措施;三、治其未发,指把握发作性疾病以及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时机,先其发时而治,及时发现一些潜藏在体内伏而未发的病理因素;四、治 其未传,指既病之后,宜及早治疗,防止疾病传变,也就是在治疗过程中,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 (2) 张仲景创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给“治未病”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其“治未病”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未病先防,张仲景非常重视 在疾病未发的情况下“慎养”防治疾病,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精神、饮食预防疾病的方法。二、既病防变,笔者认为此部分内容又细分为有病早治,先安 未受邪之地,中病即止,慎治防变四个方面。三、瘥后防复,仲景非常重视瘥后防复,其《伤寒杂病论》中论述大量药后饮食等禁忌,皆在提示人们注 意病后调护,以防疾病复发或生变。 (3)“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防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防治消渴病;二,情志调节防治消渴病;三、运动防治消渴病:四 、节制房事防治消渴病;五、调养体质防治消渴病。 3.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 (1) 背景 前期糖尿病是指患者的血糖介于正常人血糖值与糖尿病者血糖值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有人认为前期糖尿病、“消渴病”的前期或属于早期的“消 渴病”阶段,防止从前期糖尿病发展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近年来临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报道,大致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干预、中 医药干预、西医降糖药干预三种方法,但具体哪种方法更有效,对病人的经济负担较轻和副作用较小,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2) 目的 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3) 检索策略本论文对以下数据库进行了电子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 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对《中医杂志》杂志进行了手工检索。并检索了灰色文献数据库:中国医学学会 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4) 纳入标准所有的中医药干预早期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都被纳入。 (5) 资料收集与分析两名文献评价者独立进行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和结局,对每一篇报告的临床试验根据Schulz和Jadad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6) 结果 本系统评价共检索921篇文献,最后共纳入19篇中医药干预或中医药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前期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471例病人,所获得的文献试 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表明:中药联用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前期糖尿病,具有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RR 0.41;95%CI 0.23~0.72),增加糖调节受损复常率(RR2.99;95%CI 1.72~5.2),降低空腹血糖(WMD-0.59;95%CI-0.84~0.3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WMD- 1.14;95%CI-1.59~0.69)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WMD-0.37:95%CI-0.54~1.20)的作用。金芪降糖片联用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降低空腹血糖(WMD- 0.71;95%CI-1.03~-0.39)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WMD-0.95;95%CI-1.77~-0.13)mmol/L的作用。中药比较二甲双胍具有增加糖调节受损复常率的 作用(RR1.51:95%CI 1.10~-2.08)。1例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但是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7) 结论 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具有降低糖尿病发生率,增加糖调节受损复常率,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但由于所获得的文 献试验的质量较低,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结果。 综上所述,本课题在“治未病”思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中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方法,探讨中 医药干预前期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提出新的课题研究方向。 5.期刊论文 王晶 糖尿病脑病的中医药辨证理论 -中外医疗2009,28(26) 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更好的发挥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病的可能作用机理为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强海马 LTP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防治神经元退变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 6.会议论文 刘铜华.王芬 建国五十多年中医药诊治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2005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国以来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研究治疗的发展概况,然后阐述了其发病病因病机的概况,最后论述了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及存 在的问题. 7.期刊论文 李旋珠 对《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思考 -光明中医2009,24(5) <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行业,具有权威性和约束性,同时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发展.2002年出版发行的<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部分标准与临床实际不尽相符而难以操作,本文就其"中医证候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疗效标准"进行评析. 8.期刊论文 杨小波 糖尿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的若干问题分析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若干专业特点对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的影响.方法:选择1979-2000年间有代表性的糖尿病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 其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同质性、辨证分型、治疗方案、疗效评价等方面的专业内容进行评价和讨论.结果:80%的文献研究目的不明确,仅7.5%的文献说明 不包含并发症,2.5%的文献对病情轻重情况进行了限制;89%的文献一方到底、未考虑证候变化;疗程、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亦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在开展中 医药临床研究时,要充分考虑疾病本身和中医药证治等专业特点的影响,恰当进行方案设计,才能使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9.期刊论文 于方举.侯玉芬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5)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指糖尿病患者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 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10.会议论文 王芬.何华亮.刘铜华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06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对糖尿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 的进展,特别是在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方面.为此,笔者就此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yxdycjy20091223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6日
/
本文档为【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