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太阳能热泵

2010-12-05 6页 pdf 477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4228

暂无简介

举报
太阳能热泵 未堋蓬. 一⋯~SoL^R£~£RGY TAIYANGNENGREBENG 旷玉辉王如竹 一热泵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低品 位热源,如空气、水、土壤、太阳能、工业废热 等。由于它们的温度往往比较低,达不到人们对 用热(如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的温度要求而 不能直接加以利用。所谓热泵,就是靠位能拖动 迫使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的装置。热泵 的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逆卡诺循环工 作,只是工作温度的范围不同,如图1所示。 图2为最简单的蒸汽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图,它由压缩机、冷...
太阳能热泵
未堋蓬. 一⋯~SoL^R£~£RGY TAIYANGNENGREBENG 旷玉辉王如竹 一热泵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低品 位热源,如空气、水、土壤、太阳能、工业废热 等。由于它们的温度往往比较低,达不到人们对 用热(如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的温度要求而 不能直接加以利用。所谓热泵,就是靠位能拖动 迫使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高温热源的装置。热泵 的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逆卡诺循环工 作,只是工作温度的范围不同,如图1所示。 图2为最简单的蒸汽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图,它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组成。 其中,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是 热泵系统的心脏;冷凝器是热量输出设备,它将 蒸发器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一起 输送给供热对象;膨胀阀对制冷剂起到节流降压 和调节循环流量的作用;蒸发器是热量输入设备, 在此制冷剂通过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而蒸发。 供热温良n 环境温度n 制玲温度t 图1逆卡诺循环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仉=Q。+毗(热 泵),p。=p。+Ⅳ。(常0冷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压缩机所消耗的电功 形。起到补偿作用,使得制冷剂能够不断地从低温 环境吸热(Q。。),并向高温环境放热(Q,,),周而 复始地进行循环。因此,压缩机的能耗是一个重 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用性能系数(coemcient “perfomance,简称c0P)来衡量装置的能量效 跚B 图2蒸汽压缩式热泵原理图 率,其定义为: 呱=鲁=旦苗墨=1+鲁(热泵), coP,、-菩乒(制冷机) W C 显然,热泵c0R永远大于1。因此,热泵是一 种高效节能装置,也是制冷空调领域内实施建筑节 能的重要途径,对于节约常规能源、缓解大气污染 和温室效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热泵类型及其应用现状 所有型式的热泵都有蒸发和冷凝两个温度水 平,采用膨胀阀或毛细管实现制冷剂的降压节流, 只是压力的增加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机械压缩 式、热能压缩式和蒸汽喷射压缩式。其中,机械压 缩式热泵又称作电动热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建 筑采暖和空调,在热泵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热 能压缩式热泵包括吸收和吸附式两种型式,其中 水一溴化锂吸收式和氨-水吸收式热水机组已经逐步 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吸附式热泵目前尚处于 研究和开发阶段,还必须克服运转间歇性以及系统 性能和冷重比偏低等问题,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 根据热源形式的不同,热泵可分为空气源热 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泵等。国外 一 万方数据 ⋯⋯—撼骶嘉醯 的文献通常将地下水热泵、地水热泵与土壤源热 泵通称为地源热泵。为了弥补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 局限性和充分利用低位能量,发展了各种复合热 泵,如太阳一空气源热泵、土壤一水源热泵、太阳.水 源热泵、太阳.土壤源热泵等。 l空气源(风冷)热泵 空气源热泵以室外空气作为热源,具有系统简 单、年运行时间长、初投资较低、技术比较成熟等 优点,在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地区,如我国长江中下 游地区,已得到相当厂泛的应用。空气源热泵的主 要缺点在于其制热量的变化与建筑热负荷的需求趋 势正好相反,而且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天气时热 泵效率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法工作。由于除霜技术 尚不完善,在寒冷地区和高湿度地区热泵蒸发器的 结霜问题可成为较大的技术障碍。此外,热泵机组 的噪声舄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年上海 蔷地发生热泵噪声扰民的事件增多,已成为近期城 市中类带有普遍性的固定源噪声污染问题。 目前,空气源热泵的主要产品有家用热泵空调 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据最 新统计,我国空调年产量已超过1340万台,其中热泵空 调器所占份额约为80~90%,年销售量超过1000万台。 热泵冷热水机组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夏热冬冷 ⋯一 地区得至4了厂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船分城市 图4地源热泵系统 中央窀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占到20~ 泵也不是十全十美,它也要受到可利用的水源条件、 30%,而且应用范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空气 水层的地质结构、水资源使用政策以及能源结构和 源热泵热水器开始在我国热水市场上崭露头角,其工 价格等因素的限制。例如,应用地下水热泵需要有丰 作原理与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相同,只是将全部冷凝热 富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在应用 排八热水箱中以生产热水。同常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 之前必须做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技术经济性能分 水器相比,它具有节约一次能源(热泵c0P可达到3左析。另外,为了必须避免地下水的严重流失,较大的 右),热水生产量大,适用于集中户式供热水方式(如图 应用项目通常要求采用地下水回灌技术,同时保证 3所示)等优点,因而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潜力。 地下水不受污染(通常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加以解 2水源热泵 决)。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体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 水源热泵以水为载体,可高效地利用量大面厂 地表水热泵是值得考虑的一种空调热泵型式,但也 的地F水、地表水、电厂冷却循环水及工业废水、污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一定的地表水体能够承担的 水等作为低位热源,热泵coP一般可达到4~5,节能冷热负荷与其面积、深度和温度等多种因数有关,需 效果十分明嗣。由于水体温度年四季相对稳定,其 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此外,热泵的换热对水体 波动范围远小于空气温度的变化,因而水源热泵不 中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日口也需要预先加以考虑。 仪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运行费用1氏,而且可以实现 北美、中欧和北欧各国对水源热泵进行了大量 机多用,满足供暖、空调及生活热水的需要。据美 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实践,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 国环保署-: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水源热泵平均 楼、商场及公共建筑物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可节约30~40%的供热空调运行费用。但是,水源热 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的水源热泵事业已开始起 —忑丽霹■耍irJ21 万方数据 j圆毂——⋯⋯一 soLAR£N£RGy 步,而且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开 始熟悉热泵,并对其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建 筑科学研究院空凋所对大连电力大厦采用发电厂循 环水作为热源的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能 分析,得出水源热泵供热的coP为4,每平方米采暖 面积可节约年运行费5万元,节约标煤5公斤。清华大 学江亿教授指出采用。一户一机,深井回灌”的水源 热泵方式很适合我国目前同时需要供热和空调的住 宅小区,并介绍了这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深井、水系 统和末端的解决以及投资与运行费用分析与比 较。天津大学对采用地热尾水(4J0—45屯)作为热源的 中高温水源热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筛选出了合适 的低环境危害非共沸混合工质。此外,清华大学、天 津大学分别与有关企业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开发 出中国品牌的水源热泵系统,并建成数个示范工程。 国内的水源热泵制造厂商中,清华同方人工环境设 备公司、山东海阳富尔达是比较早的水源热泵制造 厂家,但目前也有相当多的制冷空调厂家将其普通 的水冷机组改造为水源热泵。中国的水源热泵的研 究和应用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在热泵机组的优 化设计和工程应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3土壤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岩土中储存的太阳能和 地热能作为热源的闭路循环地源热泵系统(closed— 100pgroundsourceheatpump),即通过循环液(水或 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封闭地下埋管中的流 动,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冬季热泵从岩土中 取热用于建筑供暖,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夏用;夏季热 泵逆向运行,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 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因此,土壤源热泵既 保持了地源热泵高效、稳定运行及维护费用低等优 点,又可利用岩土的天然蓄热能力,且对周围环境影 响较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根据 国外经验,由于地源热泵运行费用低,增加的初投资 可在3—7年内收回,地热热泵系统在整个服务周期内 的平均费用将低于传统的空调系统。但是,研究表明, 土壤源热泵的系统性能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逐 渐下降,其经济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受到不同地区、不 同地质条件、不同能源结构和价格的直接影响。发展 和推广土壤源热泵的关键问题是要根据不同气候条 件下及土壤的蓄、放热能力,选择热泵系统的合理容 量及土壤中放热量的最1圭间距和深度,从而确定出最 佳安装方案以便得到最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源热泵的利用已有几十年的 历史,特别是供热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设计、施工和运 行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迄今为止,美国全国安装的地 源热泵已超过40万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 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 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在新建筑中占30%,并成立 了由美国能源部、环保署、爱迪逊电力研究所及众多 地源热泵厂家组成的美国地源热泵协会,主要从事 地源热泵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瑞典、瑞士、奥地 利、德国等国家的地源热泵主要利用浅层地热资源 (土壤埋管深度通常小于400米),据1999年的统计, 地源热泵在家用供热装置中所占的比例瑞士为 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我国的地源热泵技 术尚处于研发阶段,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大 学、天津商学院等单位均对土壤源热泵进行了大星 的研究,其中包括水平埋管及垂盲埋管(u型管和地 下套管)土壤源热泵、太阳一土壤源复合热泵、土壤 及黄砂混合物导热系数等。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几家 企业引进美国地源热泵技术,推出了一系列商用和 家用地源热泵机组,如广州信利达热泵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美意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但是,由于 地下埋管初投资较高,加上用户对地源热泵技术缺 乏了解,我国地源热泵在空调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小, 规模化应用尚有困难。 三太阳能热泵的分类及其技术特点 太阳能热泵~般是指利用太阳能作为蒸发器热 源的热泵系统,区别于以太阳能光电或热能发电驱 动的热泵机组。根据太阳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的组 合形式,可分为真膨式(direct一“pansionsolaras- sistedhemPump,Dx—sAHP)和非直膨式。在直 膨式系统中,太阳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合二为~, 即制冷工质直接在太阳集热器中吸收太阳辐射能而 得到蒸发(如图5所示)。在非直膨式系统中,太阳 集热器与热泵蒸发器分立,通过集热介质(一般采 胃水、空气、防冻溶液)在集热器中吸收太阳能, 并在蒸发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或者直接通过 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需要预热的空气或水。根据太 阳能集热环路与热泵循环的连接形式,非直嘭式系 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双热源式。串 联式是指集热环路与热泵循环通过蒸发器加以串 联、蒸发器的热源全部来自于太阳能集热环路吸收 一 万方数据 的热量(如图6所示);并联式是指太阳能集热环路 与热泵循环彼此独立,前者一般用于预热后者的加 热对象,或者后者作为前者的辅助热源;双热源式 与串联式基本相同,只是蒸发器可同时利用包括太 阳能在内的两种低温热源。 太阳能热泵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热泵技术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特点: 1.同传统的太阳能直接供热系统相比,太阳能热 泵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采用廉价的低温集热器,集热成 本非常低。在直膨式系统中,太阳集热器的工作温度 与热泵蒸发温度保持一致,且与室外温度接近,而在 非直膨式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环路往往作为蒸发器的 低温热源,集热介质温度通常为20一3∽,因此集热器 的散热损失非常小,集热器效率也相应提高。研究表 明,在非寒冷地区即使采用结构蔺单、廉价的普通平 板型集热器,集热器效率也高达砷~80%,甚至采用无 盖板、无保温的裸板集热器也是可以的。 圈5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曙6非直嘭式(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 2.由于太阳能具有低密匿、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等缺点,常规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往往需要采用较大 的集热和蓄热装置,并且配备相应的辅助热源,这 不仅造成系统初投资较高,而且较大面积的集热器 也难于布置。太阳能热泵基于热泵供热的节能性和 集热器的高效性,在相同热负荷条件下,太阳能热 泵所需的集热器面积和蓄热器容积等都要比常规系 统小得多,使得系统结构更紧凑,布置更灵活。 3.在太阳辐射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太阳能热泵 往往可以获得比空气源热泵更高的蒸发温度,因而 具有更高的供热性能系数(cOP可达到4以上),而 且供热性能受室外气温下降的影响较小。 4.由于太阳能无处不在、取之不尽,因此太阳能 热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受当地水源条件和地质 条件的限制,而且对自然生存环境几乎不造成影响。 5.太阳能热泵同其它类型的热泵一样也具有 4一机多用”的优点,即冬季可供暖,夏季可制冷, 全年可提供生活热水。由于太阳能热泵系统中设有 蓄热装置,因此夏季可利用夜间谷肘电力进行蓄冷 运行,以供白天供冷之用,不仅运行费便宜,而且 有助于电力错峰。 6专虑到制冷剂的充注量和泄漏问题,直膨式 太阳能热泵一般适用于/J\型供热系统,如户用热水 器和供热空调系统。其特点是集热面积小、系统紧 凑、集热效率和热泵性能高、适应性好、自动控制 程度高等,尤其是应用于生产热水,具有高效节 能、安装方便、全天候等优点,其造价与空气源热 泵热水器相当,性能却更优越。 7.非直膨式系统具有形式多样、布置灵活、应 用范围广等优点,适合于集中供暖、空调和供热水 系统。如果能够将系统整体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 合起来,并提高智能化自动控制水平,将使该系统 获得臻于完美的效果。 四太阳能热泵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太阳能热利用的先驱者 Jodan和nerkeld就指出了太阳能热泵的优越性,即 可同时提高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系统性能。随 后,日本、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太阳能热泵进行深入的 研究与开发,在各地实施了多项太阳能热泵示范工 程,例如宾馆、住宅、学校、医院、图书馆以及游 泳馆等,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 —面藏茬1禹ir f23 万方数据 燃——⋯⋯⋯ ∞L^R£N£RGr 益。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太阳能热 泵因其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和环境友好性,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 发展中国家也对太阳能热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 产业化发展方面,美国的solarKing系列太阳能热 泵供热设备以及澳大利亚的Quanlum系列太阳能热 泵热水器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产品范例。 我国对太阳能热泵的研究起步较晚,所查得的 相关文献及报道均在近十年内。天津大学、东南大 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先后对太 阳能热泵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天津大学对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热水系统(采用 真空管集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 明,该系统可以一年四季可靠运行,向用户提_;共50℃ 生活热水,c0P达到2.64~2.85(冬),2.6l一3.5(夏)。天 津商学院对太阳一土壤源热泵交替供暖运行进行了 买验研究,测得其总体平均热泵cOP为2.78。青岛 建筑工程学院对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采用 单层盖板的平板集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整个 供暖测试期间,尽管室外温度在一10—4℃之间变化, 室内温度能够保持在16~22℃之间(平均为 1932℃),热泵平均cOP达到2.55。上海交通大学对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热水 器可全天候提供45~50℃生活热水150升,每天耗电 量约为lkw】1(夏)~2kwh(冬),其分体式结构尤其适 合于高层或多层建筑,此外,这种热水器在阴雨天可 以照样工作,其工作形式转变为空气源热泵。 我国具有利用太阳能热泵技术的有利条件: (】)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是促进太阳能热利用 和空调热泵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自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的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和《中国21世纪议程》等,并确立了实现可持续发 展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太阳能 热利用和空调热泵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太阳能热泵技 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目前我国有上千家太阳 能热水器企业,约有30多家年产量超过5万m2,并 被国际上公认为太阳能热水器产量最多、市场最大 的国家。2001年我国空调年产量超过1340万台,其 中家用空涧器总量的60%为热泵型,广泛应用于我 国长江流域。(3)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全国约三分 之二的地区年日照B寸数超过2000h,尤其是大西北地 区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4)建筑市场巨大, 1995~2000年.每年全国城市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 2.4亿m2,其中上海每年新建约1500万m2,北京约 1000m2,天津约600万m2,大连约260万m2。20()o~2010 年,每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3.4亿m2。 但是,我国太阳能热泵的发展和应用还存在几 个方面的问题: (1)投资经济性。能源结构和燃 料价格直接影响太阳能热泵的经济性,例如,我国 西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较低的燃料价 格必将影响太阳能热泵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太BB 能热泵供热/空调系统初投资偏高也是影响其经济 性的重要因素之一。(2)性能可靠性。为了解决 好太阳能利用的间歇性和不可靠性,常用的方法是 设置适当的蓄热装置(蓄热水槽、岩石床等)或辅助 热源(燃气、燃油锅炉或电加热器等),并且合理确定 部件之间的匹配关系以达到投资运行最佳效益。(3) 整体化设计。例如,必须将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结合 起来,既要考虑系统性能又要考虑建筑美观。这需要 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4)智 能化控制。为了实现太阳能热泵的多种功能,充分发 挥其节能优势,需要采用适当的系统控制方案,并不 断提高控制水平,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5)标准化 生产。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需要逐步实现系统部件化、部件标准化,从而大幅度 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在建筑供热空调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 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c0:和其它 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 术。在本文所讨论的几种主要的热泵系统中,空气 源热泵的初投资最少,但效率较低,且应用条件受一 定的限铷,仍将在部分冬季气候温和的地区得到较 多的应用。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热泵系统受水资源 条件的制约,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土壤源热泵适用范 围广,运行费用低,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在北美和 欧洲的许多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成熟的 技术;但我国在地源热泵的应用方面还刚刚起步。目 前,在我国制约太阳能热泵应用的主要障碍是系统 初投资较高以及政府、建筑设计人员和公众对这一 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 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 验,我国太阳能热泵将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发展。 一 万方数据 太阳能热泵 作者: 旷玉辉, 王如竹 作者单位: 刊名: 太阳能 英文刊名: SOLAR ENERGY 年,卷(期): 2003,(2) 引用次数: 21次 引证文献(26条) 1.魏兆凯.刘凯.王晓洲 太阳能热泵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 2009(3) 2.李智.刘骥.虞维平 双热源型太阳能热泵夏、冬两季的节能运行分析[期刊论文]-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8(03) 3.任淇.崔铭俊 浅议太阳能的建筑应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4.赵宏伟.胡明辅.李勇 太阳能热泵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能源与环境 2008(02) 5.王强.魏林滨.张从菊 蓄热太阳能风冷热泵技术的应用[期刊论文]-科学咨询 2008(01) 6.李智.刘骥.虞维平 双热源型太阳能热泵夏冬两季节能运行分析[期刊论文]-建筑节能 2008(03) 7.矫洪涛.王学生.魏国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能源技术 2007(05) 8.王恒彪.刘志军.刘智 木材除湿干燥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木材 2007(03) 9.胡连营 热泵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期刊论文]-可再生能源 2007(01) 10.王振辉.崔海亭.郭彦书.彭培英 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综述[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7(02) 11.王巧丽 双热源空调热水器一体机的设计及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12.韩继成 太阳能在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资源节约与环保 2006(05) 13.于胜水 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6(11) 14.郑宗和.高金水.葛昕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在西藏地区的应用[期刊论文]-煤气与热力 2006(12) 15.周恩泽.董华.涂爱民.彭冬根 太阳能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流体机械 2006(04) 16.吕东彦.龚光彩 太阳能与热泵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中的进展[期刊论文]-节能技术 2006(06) 17.孙志林.杨柳.屈宗长 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其供热系数比较[期刊论文]-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5(06) 18.褚建.党建国 浅谈太阳能热泵技术应用[期刊论文]-青海科技 2005(02) 19.王建辉.刘自强.彭国辉.刘伟 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05(02) 20.杨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费用年值分析与工程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1.毕文峰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2.雷帮伟 太阳能热泵蓄热系统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3.许彩霞.张璧光.常建民.高建民.伊松林.张双保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木材加工机 械 2004(05) 24.许彩霞.张璧光.常建民.高建民.伊松林.张双保 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木材加工机 械 2004(05) 25.韩继成 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与太阳能利用潜力及对策[期刊论文]-广西节能 2004(01) 26.旷玉辉 直膨式太阳能辅助热泵空调及热水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yn200302010.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0月12日
/
本文档为【太阳能热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