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2010-11-11 22页 pdf 1M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6842

暂无简介

举报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Modem Foreign Languages(Quarterly)Vo1.25 No.2 April 2002:120—141 Guangzhou ,China Generalized Leftward Merger Hypothesis:Evidence from adjuncts DAI Man.chun Categories such as DP(D and , Neg,C,Agr enter syntactic derivations by means ofbottom-up. 1eftwardme...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Modem Foreign Languages(Quarterly)Vo1.25 No.2 April 2002:120—141 Guangzhou ,China Generalized Leftward Merger Hypothesis:Evidence from adjuncts DAI Man.chun Categories such as DP(D and , Neg,C,Agr enter syntactic derivations by means ofbottom-up. 1eftwardmerger.However,adjuncts,including adverbs,prepositionalphrases,adverbial clauses,areadjoined toXP,leftwardorrightward,thusviolating strictcyclicityin derivationandcausingchaosin orderofelements . Theseinconsistencies concemingadjunction are obviouslytheoreticalflawsandhave causemany problems, suchasdeterminationofthelinearorderof syntacticobjectsandthemaintenanceof strict successivecyclicity inderivation(LaFson 1988,Kayne 1994,Chomsky 1995b,Epsteinetal 1998).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Generalized Leftward Merger to guarantee a smctly successive cyclicderivationofany syntactic configurationinabottom-up,leRwardmanner. r'rimiphofGeneralizedLef~ ardMergerfPGLM) Inthe whole process of syn tactic de rivationfrom base generationto convergence,all categories enterthe configurationin aleftwardmannerandanymoving/remergercategoriesmoveleftward. Full evidencefromadjunctshasbeenfoundtoprovethe explanatory adequacyand simplicityofPGLM. Adjuncts including adverbs,prepositional phrases and adverbial clauses,ale not adjoined to categories they modify.Instead,an adjunct c-commands the modified in base generation and stays s/tu unless it is topicalizedorfocus-topicalized.Itsfinalpo sitionisthe resultofmovementsofmovablecategories. PGIA,I adopts Derivation by Phase proposed by Chomsky(1999)and extends his analysis to complex preposition phrases,which are analyzed as strong phases CP in PGLM Adverbial chuse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㈣ containingpredicatesaletreatedasequalsinthatbothaleheadedby apreposition maninherent property【±P],thechoiceofwhichdetermines whethertheclauseinPPhastenseornot,orwhetherthe subject DP(usuallyanalyzedasobligatoryPRO)movesoutornoLas suggestedinHomstein(1999). Our study showsthat adjuncts alegeneratedinmodifyingpositionsofVPorTPandareonlyliabletobe topicalizedorfocus·topicalized.Th eir surfacepo sitions arethems~tsofderivation,thatis,overtan d covert featurechecking.EvidencefromadjunctsinbothEnglishandChineseprovesthatadjuncts ale merged infour differentpositions(A,B,C,D)as specifiersofiterated VPorTP,dependingonwhatdomaintheymodify. Post-verbal adjuncts are not adjoined to vP rightwar&Instead they are merged in AdvA(Spec of VP) andoccur po st-verballywhenVanditscomplementmoveoutofbaseVPtohavetheirfeatures checked .After derivation,adjuncts mergedinAdvB positionsoccurbetweenlightverbs andmainverbs whileAdvCadjuncts arebetween subjects andlightverbs.AdvD adjunctsare sentential adverbials. MoreoveLwehavefoun devidence supportingthefollowingconclusions: Some C·type adverbials in English have subject-oriented reading because they c-command subjects in base positions while in Chinese post-verbal adjuncts derived from A positions may have subject-oriented readingifthey ale headed by ‘'de’’andthe subjects ale raised from object positions which are c-commanded by ‘‘出”adjunctsinbasegeneration. Adjunctsofthe salneproperty alenotallowedinAand(or)Bpositionsunlessthey are conjoined. Keywords: adjunct,derivatio~generalizedleftwardmerger,phas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ofLinguistics,College of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082, 兄 China CenterforLinguisticsResearch,BeijingForeignStudies Beifing 100089, 兄Chin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 ·广州 1. 引言 现代外语 (季刊)第25卷2002年第2期 (总第 96期):120.141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戴曼纯 本文按照最简框架下的理论探索思路’尤其是Chomsky(1999)的 ((语段推导》, 论证句法推导可以完全按自下而上、由右向左的方式进行。由于附加语的推导在现 有理论中有不同的处理并且带来许多理论上的问题(Lal'son 1988.Kayne 1994. Chomsky 1995b,Epstein et al 1998),作者以此为研究突破口,试图取消右向附加。 大量的例句分析显示,以往通过附加手段处理的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可以 通过合并的方式进入句法.~ftS-。它们的表层位置均是其它语类经过相关移动后推导 出来的结果。 通过分析英汉语的附加语,我们发现附加语有 A、B、c、D四种合并位置, 均在VP和TP的指示语位置,即rrPAdvD[TPSpec[TPAdvC rrPT【v PAdvBIv P Spec[v P V [AgroP Spec【AgroP Agro rVP AdvArVPⅣ DP】】】Ⅷ】】]珈。例如,句末附 加语的基础生成在下层VP的指示语位置,动词和宾语移动后,停留在原位的附加 语位于句末。所有附加语都在成分统制被修饰对象的位置进入句子的推导。 作者将 Chomsky的语段推广至带谓词的介词短语 (关联词也是介词,因此状 语从句是介词短语),认为这类结构是 CP强语段。介词的内在属性 【+P】决定T 是否有 EPP特征,或者说是否有主语。有些介词没有带主语是因为在此无法删除 特征的DP通过CP语段的边沿移动至主句的相关位置。 关键词: 附加语、推导、广义左向合并、语段 现有最简方案框架下的理论探索(如Chomsky 1995a,Epstein et a1.1998,等)在处理不同语类进入 结构的问题上出现了理论之间的不一致、理论之内不和谐的情况。DP(D和 、V、T、Neg、C、Agr 一 般按自下而上、由右向左的方向合并推导,移动(再合并)的方向也是向左的。然而,附加语(包括状 语从句,作状语的副词、介词短语、名词短语等)进入结构树的方向被分析成向右的附加,如(1)所示。 (1 I【[metJohn】yesterday]. b.John【[studies linguistics】because he loves it]. 这种处理方式破坏了合并推导的严格循环性,也使语序无法按推导形成的成分统制关系来确定。 如果(1)a的 yesterday在 vP的右边某处附加(或合并),那么它就无法与 John确定先后顺序。支配 yesterday的节点也支配John,而直接支配John的节点不支配 yesterday,那么yesterday非对称性成分 统制John,所以应该在 John之前。这显然不是该句应有的顺序。如果yesterday在TP处右向合并,也 会推出同样的关系。因此,附加语的右向合并存在一定的问题。强行排列的顺序与从理论上推出的顺 序相悖。 Costa(1997)批判了副词右向附加的分析思路。表面上的所谓右向附加实际上是副词的修饰对象左 向移动产生的效果。MUller(1997)在分析德语的部分移动时也涉及了附加语的位置,例如表时间的附加 语 wann在基础生成时处于高于 VP的位置,如(2)所示。 (2) 【cpwannl glaubst du【cp sie ti gekommenist】】? Lit.when think you she come is Kayne(1994)和 ch0ms (1995b)有关短语结构的论述也暗示了右向附加的问题。但他们没有深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戴曼纯 讨论这个问题。al0ms (1995b)曾表示,副词位置是非移动位置,但他的论述仅一笔带过。鉴于此, 我们在此专门探讨附加语的合并问题。为了保证推导的严格循环性,我们取消附加语的右向附加操作, 仅保留合并与移动(再合并),提出一切合并向左的假设,即广义左向合并原则。 【3) 广义左向合并原~lJ(PrincipleofGeneralizedLeftwardMerger) 在句法推导从基础生成到推导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一切语类均以向左的方式在已形成的句子结构 的相应左边位置进入该句子结构,一切成分的移动,黔 并由右向左进行。 本文用大量实例和推理论证广义左向合并的解释力和简洁性。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附加 语在句中的不同位置完全由推导生成。我们发现,附加语作为修饰语在基础生成中成分统制修饰对象, 不同性质的附加语与(如修饰动词者、修饰全句者、修饰主语者)在不同位置合并。我们在 Chomsky(1999) 的语段推导理论基础上发展了语段推导思想,把含有子句的复杂附加语处理成完整的CP语段。附加 语内部成分的外移遵守Chomsky(1999)的语段无渗透性条件,wh外移所受限制可以用特征核查理论充 分解释。我们还发现,用广义左向合并推导英汉语的语序能将两种语言的表面差异在理论上缩小到极 低的程度。除部分附加语的合并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外,左向合并和移动操作具有普遍性。 2. 向右还是向左:对 Larson附加语观点的批判 Larson(1988,199O)较早详细论述了附加语的位置。他在分析双宾语结构时将含有 “宾语”的介 词短语处理成与动词平行的成分,介词短语在动词的右边。John sentalettertoMary的VP为(4)。动词 send提升至高于宾语的V位置。 (4) VP 而带双宾语的JollnsemMary aletter有以下VP结构。 (5) V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1.arson认为aletter在深层结构中是下层V’的附加成分。(4)的aletter在v’之前,(5)的aletter在v, 之后,在表层中也提升至上层 V位置。此外,Mary提升至下层 VP的指示语位置。] _ ,arson把(4)的 v 提升归因于Infl,V和 NP之间的格和一致要求。在他看来,v必须是投射的中心语,该投射必须由Infl 管~ ovem),V才可能获得时态和一致信息。格的指派也在管辖关系下进行。例(4)下层Spec V,位置 上的NP(a letter)不被动词管辖,所以无法得到格。send移动后,以其为中心语的 vP被 Infl管辖,v 也可以管辖aletter,V处于NP左边,NP处于与 V平行的充分投射的指示语位置,因此 v可以向aletter 赋格。例 l同理。 Stroik(1990)赞同Larson(1988)的分析法,认为带宾语及动词修饰性状语的VP深层结构为【vp ev【v1) NP[v’V Adv】】]。其中,宾语成了嵌入性VIa的主语,状语在v’内为动词的平行成分。这种结构分析非 常片面,且违反 V与补足语之问有不可分离的语义及句法要求。 Tanaka(1999)在分析提升宾语时借用了Larson(1988,1990)的vP壳设想,把‘‘?【1)p With whom]i did youchattiduringwhichmeeting?’动 词带的两个介词短语分析成[vp[ppwithwhom]Iv’【vochat[ppduring whichmeeting]]]]。在这一结构中,with短语非对称性成分统制 during短语,因此前者的wh移动优先 于后者。这种设想对分析多重附加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附加语的先后合并顺序对确定语序有决定 性作用。此外,对解释多重 wh介词短语句子中哪个 wh短语优先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在废除管辖的最简方案框架下,(4)和(5)的 v提升可以做一番新的解释。Chomsky(1995a), Lamik(1999)等人认为移动是为了核查特征,显性移动(改变位置)核查强特征隐性移动(特征匹配)核查 弱特征。主动词自身带有强特征,移动至V。按照Lasnik(1999)分析的动词移动,轻动词(包括助动词、 情态动词等)则移A[Spec删 核查时态、性、数等中特征。Chomsky(1999)~1J认为主动词移至v ,轻动 词移至 T。两种分析都假定动词具有移动的属性。如果Chomsky(1991,1993),Ffiedemann&Siloni(1997) 正确,那么存在两个独立的AgrP。内论元(动词宾语)在[Spec,AgroP]核查宾格,外论元在[Spec,AgrsP] 核查主格。在最新研究中,Chomsky(1999)把外论元的移动分析成与T的EPP特征一致匹配,Agrs被 取消。但我们认为这种取消实际上是把主语的~致特征与T合并在一起。其它导致移动的有CP带的 wh特征、TopicP主题化特征、FocusP带的焦点特征。根据特征核查理论,(5)中的Mary移动理据不 足,因为此时的位置上没有AgroP。 Jackendoff(1990:453)也批判了talvoon的观点,认为talvoon提出的结构违背了句法理论的两条根本 假设: 1)动词的论元结构关系在桌一句法结构层是局部的: 2)论元与修饰语之间存在结构差异。 笔者认为,(3)所示的V与PP最先合并没有体现推导从最核心的句法关系开始的基本原则。send和 a letter的句法关系最密切,它们之间有指派论旨角色和格的关系,把它们拆开,分别进行合并操作, 犹如把介词及其宾语拆开在不同位置合并,即介词先合并,介词宾语后合并。目前似乎还没有人如此 处理过后者。但是,我们在研究双宾语及附加语合并位置时从Larson(1988,1990)等论述中获得启发, 特别是他的VP壳(VP Shel1)为从VP处进入结构的语类提供了位置。在我们将要提出的理论中,VP壳 的观点推广至TP和CP。结合Authier(1992)的观点,我们提出VP和 TP均可以补造( 删ion),形成新 的位置。补造的结构与vP壳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在此不详细论述。 Larson(1988,1990),Jaekendoff(1990),Chomsky(1995a,1995b),I_asnik(1999)等非常注意基础生成语 类与表层位置上相同语类的约束关系,但是他们只注意到表征式的静态关系,忽略了动态的推导式关 系,因此他们的理论无处不受掣肘。 我们的观点是,除固有的内在关系(如动词的论旨结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通过合并体现外,其它 关系的确定通过移动,再合并和匹配来完成。换言之,动词的论旨角色及赋格属性、介词的赋格属性、 修饰语与被修饰者之间的关系均属内在属性。以sendalettertoMary为例,send与aletter,to与 Mary, toMarv与 sendaletter均存在内在的相互关系,它们构成的语类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而相比之下, send与 to Mary之间的关系不如以上三组表现的那样紧密,在构句时它们不一定同现。所以,Larson 把send和 to Mary处理为平行成分既不能表示语义上的紧密关系也不能体现句法上的固有属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戴曼纯 此外,La.rson在分析(6)两句时,few friends被置于不同位置。 (6)乱 Johnvisitedfewfriends. b. Johnvisitedfewfriends anydaythisweek. (6)a的fewfriends与visit为平行成分,而(6)b中基础部分的fewfriends被分析为成分统制visit的 成分,BP(6)a的fewfriends为V的补足语,(6)b的fewfriends为VP的指示语,如(7)所示。 (7) vP b. vP visit few friends any daythis wce.k 这种将同类语句中相同语类分析成不同结构关系的做法有损理论的一致性和简明性,因为(6)a和 (6)b的唯一区别是b句带了一个表时间的附加语。如果一个附加语的介入能改变 v和补足语的基础生 成位置,那么有多少种附加语就有多少种 VP结构。这样因附加语而异的 VP结构使句法分析失去统 一 性。因此违背了最简方案的精神。 (6)b的few与any应有的成分统制关系(即不可说*Johnvisitedanyfriendsfewdaysthisweek)不一 定要在合并初期体现出来,只要推导的结果满足必要的关系即可。也就是说,表层约束关系不一定是 基础生成关系。基础生成所形成的关系仅仅是推导式句法关系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按照 Epstein et a1(1998)的思路,特征核查必须依靠推导式平行关系,即A与B进入核查关系是因为A和 B带相同特 征,A在B移动之前成分统制 B,B移动后又成分统制 A。核查的结果是A和 B的不可诠释特征被删 除。 根据(3)的广义左向合并原则,(6)b的any day this week作为附加语修饰VP。从宾语不能成为附加 语 PRO的控制者来看,宾语不成分统制附加语。PRO也可从另一种角度得到解释,所谓控制型PRO 是 DP(有可能是pro,如汉语中的零主语)论元移动后留下的语迹,附加语中的PRO也是这种移动的结 果。 例如,Homstein(1999:89)发现,(8)a的 Mary不成分统制附加语中的 John。但他没有发现附加语 在高于 VP 的位置生成可以避免多余的规定,如(8)b所示。按照 Chomsky(1999)的语段推导理论 (Derivation by Phase),John移入 ( 、v*P语段边缘,连续循环移动至主句[Spec,TP]。Mary在[Spec, AgroP]处删除有关特征,不能再提升。我们假定附加语在基础生成中成分统制被修饰者。如果被修饰 者由于强特征核查提升至高于附加语的位置,则产生出附加语后置于被修饰者的顺序。附加语通常修 饰 VP和 TP(IP),英语的附加语由于VP成分的提升可能在推导后出现在 VP之后,而汉语的附加语通 常在VP之前。例如: (8)aL liP John[10 past[vp/~ [vp John[heard Mary]][Adjunct without【II,John[10 ing[vp John [enteringthe r0om】】]】】]】】. (标记符号按照Homstein(1999)的方式未做改动) b. 【TPJotⅡlIT【v*PJc~ [vP知 【vheard【AgroPMary[VP[CP知 【Cwithout e妇 entering the room]]tvPtv 删 】】】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标记符号遵照 Chomsky0999)和广义左向合并原则的方式) c. Ihave readthebook — several — times. d. Heisusuallylate. e. Maybeyou are right. f.我经常见到他。 g.李四在北京工作。 同理,(8)c的severaltimes在基础生成时成分统制 VP(readthe book),但是the book提升至[Spec, AgroP]核查一致特征,read提升至 t.asnik0999)所设的 V位置或 Chomsky0999)的 v 位置。为了保证 推导式核查的一致性,我们可以设想V提升至[Spec,v P】,然后have在T位置合并,主语提升~[Spec, 11P】核查并删除T的EPP特征。推导结束后得出现有顺序。(8)d的usually可能在TP指示语位置合并, 在基础中成分统制 vP(is late)。在推导过程中,fis late]并移,提升至v*P的指示语位置,然后轻动词 is 再提升至T位置,因此高于 usually。推导的结果得(8)d的顺序。(8)e的maybe和其它修饰全句的状语 一 样,在高于下层TP的位置合并,其它成分的推导运算业已完成。maybe的合并位置即最终位置。 以上讨论还只是一些初步的看法,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附加语的合并位置,以便进一步论证广义 左向合并的假设。 3. 附加语的合并位置 占附加语大多数的副词充当修饰动词的状语时应该在何处进入句子的结构?它们的合并位置是 否完全相同呢?一个句子出现多个副词时如何合并?回答这些问题对论证广义左向合并有着重要的理 论意义。Iatridou(1990)在论述 Agr~)的论文中简略地涉及了副词位置问题。Iatridou根据Emonds(1978) 的分析认为,英语和法语动词的区别在于法语的实义动词通过提升离开 VP,与 Tense结合,而英语 的实义动词没有提升至Tense,如(9)和(1O)所示。 (9)a. Ieatoften apples. b.Ioften eatapples. (1o)乱 Je mange souvent des pommes. b. Je souventMangede sPommes 英语的often和法语的souvent(意思等于 often)在相同的位置进入句子结构,如(11)(1alridou的例 (3))所示。 McClosl【ey(2O00:75)也使用了类似的结构分析【I,ut mine[vp[in iq【tv t~1]l。介词短语在高于【V DP] 的位置合并。 姑且不论(11)的结构全部合理,基础生成时副词(Adv)的位置在 V 之上。这一点符合我们的广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戴曼纯 合并思路。汉语中的 “经常”必须在实义动词(主动词)之前,但在情态动词、能愿动词、助动词等轻 动词之后,如(12)。 (12)a.我经常去看电影。 b.我能脍 经常去看电影。 可以设想,“经常”在VP指示语位置与下层VP合并,情态动词则在 T位置合并。因此,汉语的 “经常”和英语的often可能在相同的位置进入句子结构。 然而,(9)和(10)的区别不能证明英语的主动词无提升, 却有可能说明法语的主动词有进一步的提 升。也就是说,英语的动词仅提升至v*P指示语位置,而法语的动词提升至T的指示语位置。还有一 种可能,副词能在不同位置合并。(13)显示,副词可出现在助动词 (一种轻动词)的前面或后面。难 道助动词(一种轻动词)的提升时有时无?显然不能这样分析。 (13)a.John is believed to frequently have criticized Bil1. b.John is believed to have frequently criticized Bil1. c.Johnisbelieved to frequentlybe criticizingBil1. d.Johnisbelieved to be frequentlycriticizingBil1. (14)进一步证明,既可能有 VP核心副词位置也可能有周边副词位置,这个(些)周边位置可能在 VP范围内,也可能在更高的位置,比如说 TP,如(16)所示(按照Ialridou 1990的方式未作改动)。 (14) John isbelieved tofrequentlybe rudelycriticizingBil1. b.John isbelieved to rudelybe frequentlycriticizingBil1. c.John isbelieved to frequentlyhaverudelycriticizedBil1. d.John isbelieved to rudelyha vefrequently criticizedBil1. 1990) (15) Maryisbelieved tobe completely revisingherdissertation. b. Maryisbelieved to completelybe revisingherdissertation. A V I ctitidzc 因此,如果不同副词可能有不同的基础生成位置( dou 1990:557),那么(13)各句的区别不是助 动词移动造成的。(14)的副词能互换位置说明它们属于同一类,而且能在不同位置进入结构。(15)两例 的区别表明有些副词的合并位置受一定的限制。此外,我们还发现,(14)和(15)中的副词可以出现在 vP后。 (17)a.John isbelieved tobe criticizingBill rudely/frequentl~ b.Maryisbelieved to be revisingherdissertationcompletely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如果按照Iatridou主动词无移动的观点及(11)和(16)显示的副词位置,(17)的副词为何在 vP的尾部 呢?如果这也是一个副词生成位置,那么违背我们提出的广义左向移动原则。副词与 v及 v的补足语 如何通过成分统制确定顺序呢?如果设定英语的 V及其宾语都有提升操作,(17)b句的副词位置能在 不违反广义左向合并原则的情况下推导出来,如(18)所示。 (18) VP Lasnik(1999:203)曾提出英语的主动词带强特征,必须提升至高于 AgroP的v位置,v的补足语则 提升至[Spec,AgroP]核查一致特征,如(18)和(19)所示 (符号标记按 Lasnik原文未动)。广义左向合并 原则吸收了Lasnik的动词移动观点。但是,Lasnik构造了AgroP之上出现 v’中间投射的不合理结构。 因为本文倡导的广义左向合并理论没有中间投射,我们依据语段推导的思路提出中心语', 与AgroP在 此合并,动词提升至 v*P的指示语位置核查强特征。 需要补充的是,触发显性移动的强特征不一定体现在形态上。也就是说.不能以形态的变化确定 特征的强弱。英汉两种语言有大量事实证明,语义上的强特征能驱动移动(再合并)操作,如主题化、 焦点等。Hatakeyama(1998)详细区分过主题化(topic-topicalization)和焦点化(focus-topicalization),前者为 移动成分进 入TopicP指示语位置的强制性操~(obfigatory),后者则为发生在 附加位置上的可选性移 动(oVdona1)。我们在此不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但把 Hatakeyama的II'改为最简方案体系下的TP,并用 他的观点支持我们的设想。 (19) (20) Ihave readthisbook. b.T Sbook,Ihave read. tv t1 (标准结构) (主题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戴曼纯 C.Johngave abunchofflowerstoMary. d.Abun chofflowers,John gavetoMary. e.UnfortunatelyMarytakespianolessonsfrom John . fUnfortunatelyfrom JOHNMarytakespianolessons. (21)a.我读过这本书。 b.这本书,我读过。 C.你为什么不同意? d.为什么你不同意? (标准结构) (主题化) (标准结构) (焦点化) (标准结构) (主题化) (标准结构) (焦点化) (20)和(21)经过主题化或焦点化的句子没有因为移动而出现形态上的变化,形态上的特征为零。或 者反过来说,不是形态特征导致了这些移动操作。如果不是形态上的原因,那么会是什么呢?从句子 语义侧重点的细微变化来看,应该是语义特征导致了移动。(21)d的 “为什么”不是全句修饰语,当它 位于句首时有焦点化含义。主题化和焦点化都有突出移动成分语义的作用,只是方式和位置不一样。 Hatakeyama(1998)发现主题化和焦点化有以下区别: 1) 主题化形成孤岛,禁N(island),焦点化无此效应: 2) 当同一个句子内有主题化和焦点化时,主题化成分的位置先于(高于)焦点化成分; 3) 同一子句中不可有多重主题化,却可以有多重焦点。 英语的副词(附加语)在推导的最终结构中出现在vP或TP之前是否可以解释为一种焦点现象呢? (20)的e和 f’(21)的C和d似乎证明如此。但是考察一下其它副词或附加语就会发现问题没有如此简 单。比如说,如果often处于动词前是焦点化,那么非焦点化often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很难找到这 样一个位置。置于句首的sometimes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看来,用焦点化不能解释所有副词的位置。 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成为谓词的~部分,Adv+be+Adj的结构与副词在动词左边的观点一致, 而be+Adv+Adj顺序是否可行由副词和形容词的兼容性决定,即是否构成一个成分0alridou 1990)。我 们再从这样的位置上考察一下副词的合并位置。请看。 f22) Ibelieve John tooftenbe sarcastic. b.(?)Ibelieve John to be often sarcastic. C.Iconsider John deliberatelyevil. d.(?)Iconsider John often sarcastic. e.Often sarcasticthough John is,heis stillverypopular £ Ibe lieve John tohavebeenoften sarcastic. 如果 often与sarcastic兼容,那么(22)d不应该不自然。按照广义左向合并原则,(22)e和 f出现副 词和形容词邻接的情况应该是 be(一种轻动词)提升越过副词造成的。(22)a说明often可以在另一个位 置上合并。(22)b的可接受性判断很奇隆,因为该句 often所处的位置和 e、f没有区别。(22)d不自然 可能是often所处子句缺少vP的缘故 (该子句仅有AP),因为缺少VP的情况下 often无处合并,因 为often修饰动词短语,与修饰形容词的副词不同。 形容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决定副词的合并位置。latridou(1990)认为(23)两句的合乎语法性 取决于sound和带副词的下层谓词often sarcastic之间的语义兼容性。他认为有两个不同的sound,一 个是表听觉的 SOUND1,另一个是提升谓词 SOUND2,如(24)所示。 (231 Ibelieve John tO soundoften sarcastic b.Ibe lieve John tooften sound sarcastic. (24)a.John sounds happy. b.John 【sounds happy]. (SOUNDI) C.Johni【sounds happy]].(SOUND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24)a有 b和 C两种解释。b表示John发出某种声音,使听到的人感觉 John很快乐。c陈述一种 看法,即有关 John的说法使听者相信他快乐。sound often sarcastic的顺序似乎说明此处的sound为 SOUND2,但是语义上不兼容。而 SOUNDl和 often有时间等语义推理方面的冲突,把(23)a的sound 做 SOUNDl解释有悖语义上的兼容性,(23)b的often修饰 sound,动词 sound可作 SOUNDl解,believe 也与 SOUNDl完全相容。Ialridou没有由此推出副词与动词的关系决定副词合并的位置。上面的例子 还说明often有两个不同的合并位置。(25)进一步证明副词与动词的语义兼容决定合并位置。 (25) Johndeliberately seenlstohave spilledthemilk, b.John seemstohavedeliberately spilled themilk. 副词 deliberately与动词 seem(seem 是一个提升动词1的语义不兼容,因此副词不可在成分统制它 的位置上。spill的语义可以表示有意行为,所以副词修饰它没有问题。但是,这里涉及的问题已经超 出副词在单句或子句内合并的情况,与我们在下文详细讨论的问题关系不大。 从以上的讨论,尤其是(11)和(16)所示的副词位置,我们发现有四种附加语合并位置,设它们为 A、 B、C、D, 如(26)所示。 附加语主要在VP,v*P和TP三个层面上合并。我们从Larson(1988)的VP壳、Authier(1992)的CP 补造(CP iteration)观点得到启发,提~[Spec,VP]、[Spec,v}P】和[Spec,1 补造,为副词或附加语提 供合并的位置。Chomsky(1995b:432)也指出,光杆短语结构理论(Bare Phrase Structure Theory)原则上允 许一个中心语(如 c)有多个指示语位置。因此,可以说附加语占据指示语位置,它们由此直接合并进 入句法体。 从A位置合并的附加语在动词及补足语提升后出现在VP末尾。 从B位置合并的附加语在推导结束后依然在主动词之前,因为此时的主动词已经核查完自己的强 特征,如(13)b和(13)d。(15)的completely也正是在此位置合并,revise和dissertation均巳提升。 从 c位置合并的附加语成分统制尚未提升至[spec,1 的主语(带主格特征的外论元),主语可能 停留在v*P语段的边沿,因此有修饰主语的倾向(subiect. ented)。 ;AD位置合并者修饰整句。常见的有maybe,ped,.aps,probably,unfortunately,generally speaking,“也 许”,“下次”等。 D0ber哆(1997:202)认为修饰全句的附加语属于II'附加(但他所用体系的II'相当于我们的TP)。宾 语从句中的句首附加语证明了这一点。如(27)。 (26 TP V DP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戴曼纯 b.May — be Johncleverlyhascarefull — y spokennicelytohismother (27)a.SheprayedthatnextMondaythecheckwould arrive. b. Sheprayed nextMonda ythatthe checkwouldarrive. C. Sheprayed nextMondaythecheckwould arrive. d.Shebelieves(that)nextyear she’IIhe fin e. e.Shebelievesnextyearthat she ’IIhe fine. 从这些例子似乎可以看出, next Monday(year)不是在[Spec,CP]处合并,否~q(27)b、C应该正确。 Dohetty(1997)认为这些时间状语在 IP(TP)上附加。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的D位置合并。他认为,宾语从 句范围内的主题化属于IP(TP)附加,全句修饰性状语与主题化的情况相同。Authier(1992)假设 CP能补 造,宾语从句内的主题化依然属于CP附加。(27)b说明,对于不能省略that的补足语从句(宾语从句), 附加语不能在高于that的位置合并。能省略 that的子句所带的全句修饰性状语似乎可以在高于that的 位置合并,如(27)e,这种句子的合法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7)c的错误在于省略了that,因为pray 不能直接带 TPOP)或隐性CP作补足语。 如果(26)及以上分析正确,那么(9)和(1O)的差异也可用动词是否提升来区别。英语动词和补足语 都有提升,(9)a不合语法是因为 often是 B位置合并副词,这类副词必须在基础生成及推导后的位置 上成分统制V才能起到修饰 v的作用。法语的souvent也可能是 B位置合并副词,但是法语的v必须 进一步提升至T核查强特征。Chomsl~(1999:31)曾提到,v的强特征可以通过v提升至T来满足, 而不是VP提升至[Spec,TP]:(主语)名词性强特征通过把名词提升至【Spec,1P]来核查 EPP特征,而 不是只提升中心语至T位置。从法语动词丰富的形态变化与主语有关来看,进一步核查特征的设想是 有道理的。另一种可能是,souvent不在 B位置合并,而是在另一个新的位置合并,即(26)的v’与AgroP 之间。在无其它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暂且存疑。 我们再回到汉语附加语合并位置上。(12)a和(12)b的附加语似乎可以分析为B位置合并。假设汉 语的主动词及其补足语无提升操作,那么汉语的大多数附加语在 B、C、D位置合并。修饰动词的副 词一般在成分统制 VP的位置,而介词短语则比较复杂。请看。 (28)乱 他因(因为)生病住院。 b.于无声处听惊雷。 C.李四(?于)去年写了三篇文章。 d. 李四写了三篇文章(于)去年。 e.李四毕业于湖南大学。 f.?李四于湖南大学毕业。 g.李四1958年于长沙出生,1980年于湖南大学参加工作,1985年于北京入党。 h.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i.故事发生在(于)1986年。 i.??故事在(于)1986年发生。 k 抗日战争于1937年爆发。 1.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 我们发现,汉语附加语的合并位置和英语一样也与其修饰的动词有关。修饰 “发生”的附加语必 须在VP之前,修饰 “爆发”的附加语则不一定。这种情况也许说明,汉语的动词可能也和英语一样 必须提升。如果动词不移动,推导出以上位置有较大的困难。从以上例句来看,当汉语介词短语(PP) g-t,及物动词VP时,必须成分统制VP,修饰不及物动词则不一定。尤其是当短动词(short verb)被附 加语修饰时,v必须在附加语之前。我们先尝试动词不提升的解决方法,即短动词和某些介词短语合 并时,动词成分统制介词短语,如(28)e、i和(29)。 (29)a.敌人溺于滚滚江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不 。 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 b.张三走在李四的前面。 C.你们走在时代的前面。 有时候,如果把介词短语置于 VP前,句子的可接受性比较低或非常低。如(30)所示。 (30)a.$敌人于滚滚江水溺。 b.(?)张三在李四的前面走。 c.??你们在时代的前面走。 这些语料似乎显示,短动词修饰语的合并位置在动词之后,即被动词成分统制的位置,如(31)所 (31)a VP in Beijing b. VP 发生 I I l l 在 1986年 PP在短动词后合并的设想将附加语合并位置复杂化了。也不利于解释某些短动词前面可以出现 PP的情况。如果设短动词提升,也同样遇到解释上的困难。(:猖)的e、f、h、i、J能用短动词提升处理, k和l却不能得到合理解释。为什么 “发生”必须提升而 “爆发”既可提升亦可不提升?i和J的介词 用 “在”或 “于”没有区别,而k和 l中的介词不能是 “在”。如(32)。 (32)a.?抗日战争在1/937年爆发。 b.$抗日战争爆发在1937年。 结合(28)的h似乎也无法确定 “在”短语应该合并的位置。这些复杂的现象既不能仅用附加语的 合并位置也不能仅用动词的属性来解释。有一种可能是动词与介词的结合。汉语中的某些动词(不及物 动词)似乎有与某些介词粘合成及物性成分的倾向。如(33)所示。 (33)a. 毕业于,生于,死于,发生在,走在,住在,溺于,毙于,爆发于 b. 毕业在,走于,住于,溺在,毙在,爆发在 如果把(33)a的粘合成分看成及物性复合动词,它们与补足语在基础部分最初合并,动词前面还可 以有其它附加语合并,如(34)。 (34) VP I 毕业于 1988年 湖南大学 j j i f i ;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2 戴曼纯 长动词和及物动词没有这种粘合功能,修饰它们的附加语于在高于它们的位置上合并。如 (28)a,b,c,d,f,g所示。(28)的k和l正好属于两种合并方式都有的情况,当 “爆发”与 “于”粘合时,生 成 l;当它们不粘合时,生成 k。粘合的过程发生在词库中,粘合成分进入算式库后,句法运算才开始。 英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复合动词,如go after,look at,go in for等。这种动词与介词结合形成及物成分的 过程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况且,这是一种因词而设的理论,极易被证伪。 下面的例子就给上述短动词粘合分析带来挑战。 (35)a.张飞将敌将斩于马下。 b. 张飞于马下斩敏将 。(当 “马下”指 “敏将”落下的位置时) C.李四把 (三本)书放在桌子上。 d.?李四在桌子上放书。(李四在桌子上放了三本书。) e.李四把字写在作业本上。 f.李四在作业本上写字。 这里的 “斩”和 “放”都是及物动词。根据上面的论断,它们不与介词粘合成复合动词。如果 PP 附加语在成分统制V及其补足语的位置上生成,那么它如何在推导结束时置于 V之后呢?在不增加附 加语合并位置的情况下,(35)a,c,e的推导必须用移动来解释。 前面已经讨论过,移动不一定由形态特征驱动,英汉语均有无形态变化的移动操作。(35)a,c,e都 有移动的理由。一种可能是,“将”和 “把”都是有赋格能力的介词,它们在高于【VPPPWPVNP]】] 的位置合并时,将 v的补足语吸引过去,接受介词的格。另一种可能是,“将”和 “把”依然是具有 动词性质的 “介词”,下层语段 v*P和CP推导结束时,带宾格的DP进入语段边沿,进行再投射,与 “将”或 “把”合并,形成新的 VP,并进行另一轮推导。后一种分析更有可能,但本文不在此详细 讨论。如果是第一种可能,动词如何
/
本文档为【广义左向合并理论一来自附加语的证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