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2010-09-29 6页 pdf 481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6778

暂无简介

举报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第11卷第5期 V01.1INo.5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HUANGHES&TUNIVERS兀Y 2009年9月 Sep.2009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高卫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在不违背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虚构,创 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但由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人物描写不免失真,想象夸张 亦显过分,致使作品中也有虚构得不够成功...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第11卷第5期 V01.1INo.5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HUANGHES&TUNIVERS兀Y 2009年9月 Sep.2009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高卫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河南濮阳457000)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在不违背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虚构,创 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但由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人物描写不免失真,想象夸张 亦显过分,致使作品中也有虚构得不够成功的地方。 关键词:《三国演义》;历史小说;虚构;得与失 中图分类号:120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424(2009)05-00304)4 历史小说的创作在涉及历史的时候,原则上要符合历史 的真实,不可杜撰或捏造,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小说的特点。 但既然是小说,就不同于历史专著,不应当拘泥于历史事实, 因此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大胆虚构也在常理之中。罗贯中 笔下的《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辩证艺术被认为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罗贯中在创作中,广集各方素材,并经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这部历史演义小 说“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独特文化韵味,使古典小说创作达到 一个艺术高峰。《三国演义》描写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塑 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评论《三国 演义》的虚实结构时,曾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论断,点 明了《三国演义》艺术方法的基本特征。 但是,由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在史事追溯和 人物描写中不免有失真之处,想象也未免过分夸张,因此罗 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有其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 一、得——《三国演义》虚构的成功之处 应当承认,《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上反 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是符合历史趋势的。可以看出, 在罗贯中那里,是把尊重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作为小说的叙述 前提和基本背景的。但是,作者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在不 违背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虚构,创 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 果。 在对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三国演义》善于将现实主义精 神与大胆而丰富的虚构情节相结合。罗贯中紧紧抓住历史 运动的基本轨迹,大致反映了从东汉灵帝即位到西晋统一这 一历史时期的面貌,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现出强烈 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具体编织情节时,罗贯中又能够充分发 挥浪漫主义想象,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艺术虚构,做到虚实结 合,水乳交融。 在情节的处理上,《三国演义》不仅善于通过“董卓之 乱”、“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大战”、:三气周瑜”、 “夷陵之战”、“七擒孟获”、“三分归晋”等情节单元来集中铺 写重大事件,构成全书的主干,而且绝大多数情节,如“温酒 斩华雄”、“煮酒论英雄”、“斩颜良诛文丑”、“单骑救阿斗”、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火烧赤 壁”、“义释曹操”、“失街亭”、“空城计”、“遗恨五丈原”等, 都是精心编撰,巧妙安排,故事性很强。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 的一个重要情节: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 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 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 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 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 多亏徐晃、张邰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 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 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 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 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 以回到江陵。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关羽“义释曹操”这一情节,其实并 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败北之后,经华 容古道逃回许昌,这是事实。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 引《山阳公载记》: 公(指曹操)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 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赢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其众。军既得出。公 大喜,诸将1"-3之,公日:“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 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收稿日期:2009—08—05 作者简介:高卫红(1966一),女,河南清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万方数据 高卫红:从《三国演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31 历史上的曹操败退华容道时,虽然境况十分狼狈,死者 甚众,但并未遇到任何埋伏,自然也谈不上被关羽“义释”的 问。《三国志平话》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编织了曹操三 次遭到截击的情节,其中第三次是被关羽拦住去路,曹操软 语求情,关羽以“军师严令”拒绝,曹操只好强行“撞阵”,由 于关羽突然“面生尘露”,曹操才侥幸逃脱。 《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虚构这些情节,是与作者创作的 意图、丰厚的思想内涵及塑造人物形象有很大关系的。写曹 操三次大笑,笑出三个英雄,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 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 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罗贯中对关羽由此体现的 “义”是肯定的,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颂扬道:“彻 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这也正如毛宗岗所说:“华容之不 杀,义也。”L21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在总体上是难以弥补的 过失。在今人的视野中,关羽此举也许难以理解与接受。但 在作者笔下,按照关羽这一典型人物的个性发展,并置身于 他所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加以考虑,这仍然不失为一种符合 社会逻辑,遵循个人意愿的选择,也有可能是作者设计关羽 义释曹操的真正原因。由于这段虚构的情节既没有违背赤 壁之战曹败刘胜的基本事实,也符合人物的基本性格,既符 合历史的本质,又符合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规律,因而是成 功的。 作者还善于把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 为文学佳作。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写了在徐庶 推荐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po这十二个字。但 《三国演义》就根据上述记载,挥洒笔墨,驰骋想象,夸张渲 染,用了近一万字的篇幅,写出了“元直走马荐诸葛”、“司马 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定三分隆中决策”等一 系列动人的情节,把这段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了诸葛 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成为《三 国演义》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段文字。这段描写也是在不违 背史实的大前提下进行了巧妙的虚构,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 果。 历史演义小说重在叙述天下兴亡,朝代更迭,似乎叙事 居于首要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叙事和写人往往是不可分 割的。在叙述故事、编织情节的过程中,同样也就描写了各 种各样的人物。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决不满足于单纯 叙述三国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而是将大量的笔墨放在塑造三 国群雄,特别是刘蜀集团英雄的形象上,以至这些英雄的精 彩故事大大超过了对历史概貌的勾勒,其艺术形象给读者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通俗文 艺的养料,并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把关羽塑造为“忠 义”的化身,一个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悲剧英雄。关羽是深 受人们尊崇的“忠义”化身,《三国演义》作者也着力将他塑 造为“三绝”人物中的“义绝”。他不仅武艺绝伦、骁勇善战, 而且使气尚义、义重如山。关羽待人处事的原则,集中体现 为一个“义”字。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 际关系准则。小说在关羽形象塑造过程中,体现了历史小说 创作的虚构艺术。 以“千里走单骑”一节为例。历史上关羽的辞曹归刘并 不复杂,归刘的路程也不算遥远——当时刘备是在许都南面 的添强(今河南临颍东)一带袭扰曹操后方,距许都不到二百 里,步行三四天即可到达,骑马则只需一天或稍多一点的时 间。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驰骋艺术想象,通过丰富的情 节,把这一过程写得十分曲折动人。首先,作品竭力渲染曹 操对关羽的敬重和优待。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 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 送宝马,真是关照备至。其次,作品时时强调关羽虽然备受 优待,却始终心系刘备,一再表示只要知道刘备下落,便一定 前去寻找。再次,作品在层层蓄势的基础上,正面描写关羽 得到刘备的准确消息后,立即挂印封金,写书告辞曹操,独自 保护着二嫂,踏上了寻找刘备的千里长途(第25回一26 回)。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重 然诺,轻生死,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如同青松傲 雪,皓月当空,足令后人千秋敬仰!由此可见,作者虚构夸张 “千里走单骑”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古代士文化的价值观, 而且也为塑造关羽这个“义绝”典型写下了浓重的一笔H-。 虽然关羽身上的“义”被绝对化,而产生了私情忘大义的弱 点,但总体来说,并不损害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形象。它虽 然未必符合历史事实,但却符合民间心理。关羽的艺术形象 既以其历史原型为基础,而又大大超越了其历史原型,具有 很高的美学价值。 人们经常说,《三国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作品”。若 就题材来源而言,这样说是不错的。但是,只要将《三国演 义》与其雏形《三国志平话》稍加对照,我们就会发现,罗贯 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绝不仅仅是把《三国志平话》中简 单的故事具体化,把简单的人物复杂化,把八万字的短篇扩 充成了大约七十万字的长篇巨著,而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 上,对原有的故事和人物作了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造,使作品 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 创造出一部全新的杰作。这确实是作者创作的成功之处。 二、失——《三国演义》虚构的失败之处 历史小说既然以历史为题材,它就必然要担负一定的普 及历史知识的莺任,这已为以往的文学接受史所证实。由于 读小说比读历史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广大读者又是一个文 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接受群体,加上《三国演义》实多虚少的历 史小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会有相当多的读者会误认为 历史小说中所写的人和事大部分是真实的。在从艺术的角 度进行欣赏的同时,也把它当成一部正史来理解,使书中一 些夸张、虚构,乃至与事实相悖之处也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脑 海之中,以至于许多读者对三国时期历史的了解不是从《三 国志》上得来的,而是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三国的历 史。而罗贯中采用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虚构夸张的技法进 行创作,难免会使作品有些地方与历史实际不相符,正如鲁 万方数据 3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迅所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智而近妖。” 由于作者“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史事与人物描写不免 失真,想象夸张亦显过分,致使《三国演义》也有虚构得不够 成功的地方。像“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两个情节在正史上 都有记载,是诸葛亮失误的例证;而“空城计”只见于裴注所 引的《郭冲三事》,与“失街亭”、“斩马谡”之间毫无联系。可 是,罗贯中为了表现孔明善于随机应变、化险为夷的本领,却 在《三国演义》中将这个并不确切的记载安排在“失街亭”之 后、“斩马谡”之前。作品写马谡失了战略要地街亭后,孔明 见大势已去,急忙安排撤军,自己亲率五千兵去西城县搬取 粮草。但这时司马懿已率大军赶到,此时孔明身边只有一班 文官,并无大将,所带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面对 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席卷而来,弹丸之地的西城仅有两干五 百老弱残兵,战又不能,退又不是,诸葛亮便命“大门四开,每 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 纶巾,引-tb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 琴””1,使得司马懿满腹狐疑,逡巡不敢冒进,最终“两路兵 尽皆退去”,不动一刀一枪,就解了西城之围。许多学者都说 这是“神来之笔”,是根据诸葛亮平生谨慎和司马懿多疑的性 格而作的巧妙安排。其实,这个虚构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产生 疑问:诸葛亮出蜀总兵力不过二十余万,四处分散一下,实在 没有多少兵马可以留在西城,就连非常重要的街亭才派了两 万多人,可见兵力是捉襟见肘,空城一座当真是名副其实。 但是,人们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难道他会料不到对方主力 会进攻西城?为什么对方主力浩浩荡荡地杀向西城,诸葛亮 却一直到敌人兵临城下才知道?作为同时代同样有杰出才 能的司马懿怎么会不知敌军底细,误以为空城中设有埋伏 呢?即使怀疑有伏兵,那么西城弹丸之地又能有多少伏兵 呢?凭他堂堂十五万大军,攻之有何不可?为什么在其子司 马昭提醒了他的情况下,还执意退军,坐失战机呢?这既不 符合司马懿善于用兵的性格,也违背军事常识。古人说“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在“空城计”里,双方都好像瞎子一 样,诸葛亮等到司马懿到了城下才知道敌人来了,司马懿也 不知蜀军主力在哪里,到了城下才想到敌人可能有伏兵。这 个虚构的情节,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也不符合人物性格的逻 辑。这一切,虽然都是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知己知彼、因时 制宜、随机应变的睿智,超人的胆识和谋略而特意设计的,但 实际上不值得推敲,实是一处败笔。 《三国演义》全书浸透了忠君思想,对正统极力美化,对 篡逆痛加鞭挞,这也是虚构的准则。为了歌颂正统,免不了 美化和丑化人物。《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封建正统思 想的影响下选择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来指导写作。因 此,作者对曹操极力揭露、鞭挞,对刘备尽心美化、颂扬,甚至 虚构、编撰了许多与史实不同的故事来为之服务。而毛宗岗 父子修订加工后的《三国演义》更是变成了宣传封建道德思 想和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品。因此,在封建正统思 想的影响下,在旧小说、旧戏剧的歪曲宣传和误导下,人们往 往把曹操当成篡汉奸臣,加以否定,不能正确地他,给他 应有的历史地位。正像鲁迅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冲。 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曾对历史上的曹操的功业 才德作了评论,认为:“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鉴申、商之 法术,谈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嚣,矫情任算,不念 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首先是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 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卓有成就的 文学家。在东汉末那个群雄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他南征 北讨,荡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他首先实行屯田政策,恢复和 发展农业生产,使中原得到了安宁,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 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但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曹操也有不少恶 德、恶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诈、残暴的性格特点和“挟天 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因而在信奉“实录”精神的古代 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就已出现了分裂。 应当指出:由于《三国演义》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 发,拥刘反曹,因此对曹操的揭露有不少是虚构的。“奸雄” 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本特点,“奸”与“雄”的矛盾 与统一也是曹操形象复杂性的具体表现。从全书总的倾向 来看,作者对曹操的态度是有贬有褒,但贬多于褒,作者着力 突出的是他的“奸”。清人顾家相就曾经说过:“盖自《三国 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 曹操之为奸。” 《三国演义》描写曹操在讨董卓、剿黄巾、除袁术、破吕 布、灭袁绍、定刘表、平定统一北方的斗争中,南征北战,戎马 生涯几十年,斗志顽强,气度恢阔,知人善任,表现了军事家 的才能。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更显示了他军事家的胆略。 但对赤壁战后,当曹操位高权重,挟天子令诸侯,谋魏公魏 王,僭越专权时,作者则态度有变,明显表现出抨击贬斥的意 向,不仅称之为“国贼”、“反贼”,而且利用情节描写贬斥他 “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为忠直之士所切齿痛恨。 综观全书,作者立意是要将曹操描绘成“治世之能臣,乱 世之奸雄”,所以在描写他的功业将略之时,指斥他僭越专权 的行为,而对其品德心胸表现出作者明显的贬抑意向。书中 穿插了大量的具体描写,如杀吕伯奢、梦中杀近侍、割发代 首、血洗徐州、许攸问粮、枉杀粮官、哭祭袁绍、借刀杀祢衡、 妒杀杨修、赤壁赋诗、大宴铜雀台等一系列情节,用以突出表 现曹操性格的奸诈、伪善、诡谲、狠毒、残暴的特点,表现他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自私阴暗的心 理,这就使历史上曹操性格中的“酷虐变诈”得以渲染发挥, 而成为一个“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的艺术形 象的曹操。很明显,《三国演义》对曹操形象的描写,与《三 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同中有异的,在基本史事上相同者 多,而具体情节描写和虚构方面则相异者多,并且明显地表 现出对曹操贬抑憎恶的倾向。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的“许攸问粮”可算曹操是奸雄的 万方数据 高卫红: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33 一个铁证吧。像这样的例子,在《三国演义》可以找到很多。 但无论找到多少,凑足起来,都是片面曹操。曹操的另一面 的一端,也比这一面大得多。曹操自己说,如果天下没有他, 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空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 曹操灭掉的。此外,终曹操之身,并无称帝者,他自己更未称 帝。所谓三国是曹操死后才出现的。虽然首先篡位称帝的 是曹操的儿子,但总不是曹操。所以说,曹操于所谓“炎刘” 实有大功。但这些事,在《三国演义》中,要么只字不提,要么 潦草塞责。原因不在其他,而在这样大的事不是说话人的精 神世界所能容纳的,更不是世俗的精神境界所能理解的。 撰写历史小说就应该明白,描写某一历史时期重大历史 事件的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真实,不应因作 者的好恶而随意拔高历史人物或贬低历史人物。而曹操,历 史上一个少壮时高歌“天地间,人为贵”,中年时吟咏“周公 吐哺,天下归心”,晚年时不惜以“烈士”悲情抒发“老骥伏 枥,壮心不已”之志的雄杰,到了《三国演义》中竞忽然变成 了千夫所指的大奸雄,这固然与封建正统观念、民间传说及 百姓的愿望有关,却又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因为作者正是 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才塑造了曹操这个形象,贬低了这样一 个历史人物。因此,我们阅读《三国演义》,是不应当按照作 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来评价曹操这个人物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通过虚构一 些情节来使事情更加具体,人物更加典型,确实发挥了文学 作品应该起的作用。尽管《三国演义》在虚构故事时难免出 现败笔,但总体来看,在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对史实与虚构 的关系处理上还是比较成功的。《三国演义》有三国的历史 之根,而三国历史又有“演义”加以渲染,正是两者之间相辅 相成,相互促动,才使彼此都逐渐超出了它们本来的能量,从 而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历史魅力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l】齐裕j冕.明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72. 【2]毛宗岗.读三国志法[U]//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清]醉耕堂本. [3]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12. [4]沈伯俊.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J].西南交 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 [5]罗贯中.三国演义:上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1:615. 【6]鲁迅.魏晋风度及其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5. ViewingtheFietiveGainandLossoftheHistorical Novelfrom GAOWei—hong (Pu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Puyang457000,China) Abstract:isanoutstandinglonghistoricalnovelofChina.Notviola— ringthehistoricalevents,theauthorfullydevelopedhisimaginationandboldlycreatedmanyvividhistoricalfigures, thusobtainedrichartisticresults.However,owingtotheauthor’Straditionalthoughtof‘supportingLiuand叩po. singCao’,thedescriptionofcharactersisunavoidablydistortionalandtheimaginationisalsoexcessive,whichmake thenovelhavesomeunsueessfulpoints. Keywords:<‰Romanceof弧eThreeKingdoms>;historicalnovel;fabrication;gainandloss [责任编辑陶谦] 万方数据 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 作者: 高卫红, GAO Wei-hong 作者单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河南,濮阳,457000 刊名: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年,卷(期): 2009,11(5)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6条) 1.齐裕焜 明代小说史 1997 2.毛宗岗 读三国志法 3.陈寿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959 4.沈伯俊 民族文化孕育的忠义英雄--论关羽形象 2005(4) 5.罗贯中 三国演义 1991 6.鲁迅 魏晋风度及其它 2000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刘军.陈大远.刘志刚.路巍 试论历史小说的虚构——兼谈《三国演义》虚构的得与失 -牡丹江师范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历史小说不同于历史著作,不应当拘泥于历史事实,而应当允许作者合理的想象与虚构.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 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实.虚构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小说的特 点,跟一般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三国演义>在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上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时有败笔,远未达到尽善尽美. 2.期刊论文 宋凤娣.吕明涛 《三国演义》毛评中的历史小说虚实论平议 -泰山学院学报2003,25(4) 毛纶、毛宗岗父子在<三国演义>评点中,提出了对历史小说真实性的具体要求,并在其删改、整理的艺术实践中树立了历史小说虚构的原则.对历史小 说虚实问题的认识,毛评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这固然受制于作品本身虚实相间的实际状况,但更重要的是与民族文化心理、评者所处时代和自身禀赋 ,及评点这种文学批评形式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 3.期刊论文 任昭坤 《三国演义》是最优秀的古代战争历史小说--《三国》军事校注本的成书理由 -天府新论 2003(4)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军事.它的成书过程,围绕着对三国战争史的反映,悠悠逾千年.其深远影响主要也体现在军事及军事文化方面.军事校注本为 显露<三国演义>的本色,改变过去多重一般文字校释的作法,重点校理有关军事历史、军事人物、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军事制度、军事地理、气象、兵 器等方面的内容. 4.期刊论文 林苹.Lin Pin 一脉相承的历史小说--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2) 本文对成书时间相距不远的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进行比较.本文作者认为,两位作家在书中描写历史,却迂回曲折地反映现 实,分别以"曹刘之争"和"官逼民反"为主线,形象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和梁山泊好汉传奇的人生故事,并从"深度"和"广度"上分别 塑造了数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力. 5.学位论文 黄达士 《三国演义》与越南汉字历史小说 2008 中越两国上千年的文学关系是极为丰富复杂的。由于具有特殊性的历史环境,越南文学,尤其在中世纪阶段(从十世纪至十九世纪),深受中国文学 的影响,其中小说是极受影响的文体。然而,在受中国文学影响的过程中,越南小说,尤其是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仍根据本身内在规律运行发展,从而努 力地创造出符合本民族灵魂、文化特色、审美观念之本色的作品。 论文只集中于探讨越南中世纪(从十世纪至十九世纪)文学作家从在越得到广泛流行的中国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接受与创新了什么。至于越南 作品,本论文只集中对越南汉字小说中的《皇黎一统志》、《南朝工业演志》、《皇越兴隆志》等作品进行研究对比。除了引言,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先提出文学交流是历史的一项客观规律,是人类文化生活中极为自然的现象。从交流中,世界各国各民族抉选了外国文学的积极一面以促 进本国文学的发展,那也是使每个民族从中不断地磨炼并更加丰富地体现本国民族之特色的条件,再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小说对越南文学在 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等各方面的影响。最后集中阐述通过当时中越两国之间的贸易、外交使团的往来对文学交流的促进,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章 回小说传入越南,当时的越南文学家认为章回小说可以满足当时的需求,从而接受并创作了许多新作品,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也在这个时期问世了。 第二部分集中阐述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之间在内容方面的接受与创新。这部分集中于创作题材与人之观念等方面来分析 。在创作题材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己的作品中,罗贯中和越南文学家都以历史题材为主,都注意选择有“混乱”性质的、冲突、激烈斗争的历史 阶段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但是,由于作品问世的时间不一样,因此与越南历史小说的历史真实性也不一样;《三国演义》历史故事因时间、正统思想、 民间观念而使作品的客观性几乎失去了;而越南的历史小说里的历史真实性都得到相当地保留,作品罩所反映的生动生活气氛似乎含浸读者的心灵。在 人的观念方面,因为罗贯中本身是一名儒教者,受正统儒教思想、道德的支配,因此在作品中,罗贯中就以儒教道德的眼光去评价人;在作品中体现得 最具体的是“拥刘反曹”的态度;几乎属于蜀汉-刘备集团的人物都是当时完美的最高表现,都有正人君子的风度、气派,反过来,跟刘备集团对立的集 团的人物如董卓、曹操等在作品罩都被描写成无赖小人、不仁不义的人物。 受儒、道、佛等三教的支配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越南汉字小说里的人物与《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有许多相同点:越南文学家以儒教道德准则来 评价人,另外越南汉字历史小说罩的人物还以民族立场来描写,每个人物不仅以正统观点而且还以国家、民族观点来体现。 总地来说,《三国演义》罩的人物与越南汉字历史小说里的人物既有当时时代人的特点,又体现了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特点,假如说《三国演义》 的人物是正统思想与人民道德观念的结合,那么越南汉字历史小说里的人物就是儒教思想和民族精神的产品。 第三部分集中阐述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之问在形式方面的接受与创新。这部分集中于人物塑造手法与体裁结构等方面来 分析。在创作题材方面,《三国演义》成功地使用外形因素来塑造人物,越南汉字历史小说却成功地使用语言和行动来塑造人物;这清楚地反映了越南 汉字历史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艺术方面的不同点。《三国演义》主要是以象征艺术手法来塑造作品人物;而越南汉字历史小说 是以现实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体裁结构方面:《三国演义》深受宋元话本小说结构的影响,作品旱的120章回情节按因果关系来发展,每章回都以两句 诗为开头、每一个重要变故后作者常用一或两首诗来评赏,每回结束于最激烈之处,常有“下回分解”的惯用语。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也深刻地受中国古 典小说《三国演义》章回结构特点的影响,然而在借鉴时,越南文学家也进行少许改变,让作品适合于越南人的环境、观念。比如在评赏时,有时也用 诗句,但方式跟《三国演义》不一样,有时作者不用诗句而借助“天地”、“民间”来表现自己的态度,每章回的结束有时不集中于激烈情节,有的用 “下回分解”,也有的不用“下回分解”的惯用语。 可以说,由于历史环境的特殊性,越南文学,尤其是从十世纪至十九世纪(中世纪时期),深受中国文化、文学成就的影响,不仅是诗歌,而且小说 文体是受影响最深刻的文体。然而在接受的同时,越南汉字历史小说仍按照本国内在规律来运行。在接受之际,越南诗人不断地努力创造出适合于民族 灵魂、审美观念的文学。就在交流、接受的过程中,民族本领在不断地得到磨炼,祖国文学不断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6.期刊论文 宋凤娣 《三国演义》毛评的人物形象理论新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2) 毛氏在小说评点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强烈的理论自觉,其评点总结了历史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论.在强调人物性格主导方面的同时,也认识到一些人 物形象所具有的两面性,从而作出了一些辩证的分析,并且充分肯定和积极提倡写出人物的个性.毛氏的人物形象理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主客观原因,其理 论具有创作论方面的学理意义. 7.期刊论文 孟烈 传神再现历史匡谬演义三朝--读历史小说《金辽宋三国演义》及《五国城囚徒》 -文艺评论 2001(5) 天道酬勤,功必临于志者.在世纪交替之际,满汝毅君历史小说创作迭告丰收.先是世纪末出版了40万字的长篇<金辽宋三国演义>,继而新世纪之初又完 成了另一宏篇巨著<五国城囚徒>,可谓是成就斐然. 8.期刊论文 李芳瑜.Li Fang-yu 《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历史到小说的真实和加工 -贵州文史丛刊2008(3) 本文将探讨三国故事由历史进化到小说的过程中.罗贯中截长补短、踵事增华的创作技巧.以及提出<三国演义>中"集团"的概念. 9.期刊论文 徐杰舜.陆凌霄 越南《皇黎一统志》与中国《三国演义》之比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38(3) 越南汉文历史小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通过越南历史小说<皇黎一统志>与中国历史<三国演义>的比较,不难看出,越南历史小说除了内容之外 ,它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形式与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基本上是同源的. 10.会议论文 郑铁生 毛本论赞诗是《三国演义》叙事批评的审美形式 2004 毛宗岗整理和修订《三国演义》时,大刀阔斧地将《三国志》、《后汉书》的史评以及多余的论赞诗一百八十九首都砍掉了。在保留原有诗词一百 六十八首的基础上,增添了三十七首。毛宗岗修订《三国演义》时,是从原著叙事结构、叙事脉络和思想倾向着眼,把史评、诗赞和论赞诗作为一个整 体现象,进行一番梳理后,摈弃史评诗赞,对论赞诗选优劣汰,而后增补新诗,建构起历史小说叙事批评的。因此,毛宗岗为什么将史评、诗赞全部删 除,只选择论赞诗作为历史小说的叙事批评的范式,这类诗词到底在小说叙事结构中占多大比重才合适,这些问题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但历史 证明毛宗岗的做法是被认可的,从此各种旧本《三国演义》渐渐地不再刊行,而毛本以论赞诗作为叙事批评的范式流传开来,独霸天下三百年。可见 ,毛宗岗建构的历史小说的叙事批评不仅有着自己的审美理念,而且是《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完整地理解《 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hkjdxxb200905009.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
本文档为【从《三国演义》看历史小说虚构的得与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