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趁火打劫

2010-09-18 3页 doc 38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372

暂无简介

举报
趁火打劫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    HYPERLINK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f677b1c35dc4ca46b219a82e.jpg" \t "_blank"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    HYPERLINK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f677b1c35dc4ca46b219a82e.jpg" \t "_blank"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解析】   这则按语把“趁火打劫”计具体化了。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   【探源】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因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故事】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多尔兖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十六岁登基的崇祯竭尽全力,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无耻的文官集团抗争,十七年来用尽心力去挽救天下和百姓,最终以身殉社稷。用自己的生命为大明社稷殉葬。他热爱百姓,在最后关头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仍然要他弃地不要弃民。遗中写着“勿伤朕百姓一人”,这是他一生对百姓的心声。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 [编辑本段] 【用计战例1】   春秋时,晋太子圉(音:与)被质于秦国多年,太子圉的母亲是梁国人,而梁国是小诸侯国。梁国国君执政不力,又不体恤民众,整天只顾修造自己的宫殿、生活极其奢侈。梁国本是个小国、穷国 ,根本经受不起国君的如此折腾,因此,民众载声怨道,为逃避过重的税赋,大批难民只得纷纷逃往秦国。秦穆公趁梁国君无道、民心已乱,派大夫百里奚等,领兵攻打梁国,趁机灭了梁国,梁国君被乱民所杀。晋太子圉见秦国灭了自己的母国,感到受了莫大的羞辱,并设法逃回到晋国。不久,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为晋怀公。 [编辑本段] 【用计战例2】   晋惠公先前曾许诺:他复国后答应将河西五城给秦国,可是,当他在秦国的护送下回国即位后,竟然毁约不给秦国五城。不料,晋国连续五年大闹旱灾、饥荒,晋国粮库空虚,老百姓四处逃荒。晋惠公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只得硬着头皮向秦穆公求援。穆公为晋侯背信弃义正恼羞成怒,不答应救援。秦大夫公孙枝进谏道:“是晋侯背约,晋国的老百姓是无辜的呀。现在正是晋国的老百姓在受灾,我们应该援助他。”,穆公听从了公孙枝的意见,答应了晋惠公的要求,解决了晋国的饥荒,受到晋国民众的感激。   第二年开始,秦国却也闹起了旱灾、饥荒,原本用来防御饥荒的国库粮食,先前都救援晋国饥荒去了,秦国民心、军心不由大乱。而晋国当年恰恰是个大丰收年,于是,穆公派人到晋国求援。晋国大夫郤(音:系)芮、虢射等唆使惠公拒绝给秦国的救援,并趁秦国大闹荒灾、国情大乱之际,联合梁国去攻打秦国,必有所获。晋惠公果然背信弃义,不听良谏,却听取了虢射等人的意见,趁秦国荒灾大举进攻之;秦国也只得率三军应战。激战中,穆公险些被晋军俘获,后来幸被山野土著人救出。由于晋军失道寡助,军心不振,并且,秦军英勇作战,其将领百里奚、公孙枝、公子絷三人足智多谋,最后,秦军取得全胜,晋惠公也被秦军俘获。只可惜,惠公本想“趁火打劫”于秦国,捞取些利益,却反遭兵败如山、自身不保,这也是他背信弃义、妄自尊大的必然结果。 [编辑本段] 成语解释   【名称】趁火打劫   【拼音】chèn huǒ dǎ jié   【翻译】plundering a burning house   【解释】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事例】等赶到时,那几个~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
本文档为【趁火打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