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2022-01-12 51页 ppt 978KB 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你今天真好看

暂无简介

举报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第一页,共51页。概述定义: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目的: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第二页,共51页。椎管内麻醉并发症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第三页,共51页。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脊髓麻醉恶心呕吐尿潴留3216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45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第...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第一页,共51页。概述定义: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目的:为明确椎管内阻滞并发症的基本防治原则、降低麻醉风险并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本“专家共识”仅为提高麻醉质量而制定,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应作为医疗责任判定的依据。第二页,共51页。椎管内麻醉并发症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第三页,共51页。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脊髓麻醉恶心呕吐尿潴留3216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45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第四页,共51页。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第五页,共51页。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马尾综合征短暂神经症(TNS)321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4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第六页,共51页。(二)马尾综合征马尾综合征是以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会阴部感觉缺失和下肢运动功能减弱。第七页,共51页。(1)局麻药鞘内的直接神经毒性(2)压迫性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3)操作因素损伤。马尾综合征病因第八页,共51页。马尾综合征马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备注蛛网膜下腔神经周围的局麻药浓度给药剂量最重要的因素局麻药的浓度影响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分布的因素如重比重溶液(高渗葡萄糖)、脊麻中选择更接近尾端的间隙、注药速度缓慢(采用小孔导管)等,将导致局麻药的分布受限而增加其在尾端的积聚,加重对神经的毒性作用。局麻药的种类局麻药直接的神经毒性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本身无脊髓损伤作用,但脊麻药物中添加肾上腺素可加重鞘内应用利多卡因和2-氯普鲁卡因引起的神经损伤。第九页,共51页。由于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连续脊麻的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深度不宜超过4cm,以免置管向尾过深;(2)采用能够满足手术的最小局麻药剂量,严格执行脊麻局麻药最高限量的规定;(3)脊麻中应当选用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4)注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液葡萄糖的终浓度(1.25%至8%)不得超过8%;马尾综合征马尾综合征的预防第十页,共51页。一旦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下措施辅助治疗:(1)早期可采用大剂量激素、脱水、利尿、营养神经(如神经节苷脂)等药物;(2)后期可采用高压氧治疗、理疗、针灸、功能锻炼等手段;(3)局麻药神经毒性引起马尾综合征的患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显,需要支持疗法以避免继发感染等其他并发症。马尾综合征的治疗第十一页,共51页。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马尾综合征短暂神经症(TNS)321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4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第十二页,共51页。(三)短暂神经症(TNS)症状发生于脊麻作用消失后24小时内,在6小时到4天消除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臀部疼痛,50%~100%的患者并存背痛,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放射至大腿前部或后部的感觉迟钝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无神经学阳性改变,发生率:变异很大,利多卡因脊麻发生率高(4%~33%),而布比卡因脊麻则极少发生。截石位手术发生率高达30%~36%,仰卧位则为4%~8%。TNS的临床表现第十三页,共51页。短暂神经症(TNS)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如下:(1)局麻药特殊神经毒性:利多卡因脊麻发生率高;(2)患者的体位影响:截石位手术发生率高于仰卧位(3)手术种类:如膝关节镜手术等;(4)穿刺针损伤、坐骨神经牵拉引起的神经缺血、小口径笔尖式腰麻针造成局麻药的浓聚等因素。TNS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第十四页,共51页。短暂神经症(TNS)尽可能采用最低有效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液TNS的预防第十五页,共51页。(1)椎管内阻滞后出现背痛和腰腿痛时,应首先排除椎管内血肿或脓肿、马尾综合征等后,再开始TNS的治疗;(2)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3)对症治疗:包括热敷、下肢抬高等;(4)如伴随有肌肉痉挛可使用环苯扎林;(5)对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可加用阿片类药物。短暂神经症(TNS)TNS的治疗第十六页,共51页。1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2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3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第十七页,共51页。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出血椎管内血肿感染硬膜穿破后头痛神经机械性损伤脊髓缺血性损伤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导管折断或打结其他:粘连性蛛网膜炎,背痛、气脑和空气栓塞等12376548第十八页,共51页。椎管内血肿是一种罕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在12小时内出现严重背痛,短时间后出现肌无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最后发展到完全性截瘫。如阻滞平面消退后又重新出现或升高则应警惕椎管内血肿的发生。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椎管内血肿的临床表现第十九页,共51页。椎管内血肿椎管内血肿的形成因素和危险因素形成因素⑴椎管内阻滞穿刺针或导管对血管的损伤⑵椎管内肿瘤或血管畸形、椎管内“自发性”出血。大多数“自发性”出血发生于抗凝或溶栓治疗之后,尤其后者最为危险。危险因素⑴患者因素:高龄、女性、并存有脊柱病变或出凝血功能异常;⑵麻醉因素:采用较粗穿刺针或导管、穿刺或置管时出血、连续椎管内阻滞导管的置入及拔除;⑶治疗因素:围手术期抗凝和溶栓治疗。第二十页,共51页。椎管内血肿椎管内血肿的预防⑴穿刺及置管时操作轻柔,避免反复穿刺⑵对有凝血障碍及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尽量避免椎管内阻滞1)对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评估,仔细权衡施行椎管内阻滞的利益和风险后做出个体化的麻醉选择。血小板低于80×109/L椎管内血肿风险明显增大2)关于围手术期应用不同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可参考美国专家共识(附录一)3)神经功能监测的时间间隔,对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应每2小时进行一次神经功能检查(3)产科患者凝血异常和血小板减少症较常见,其麻醉前血小板下降的速度与血小板计数同样重要,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提示椎管内血肿的风险较大第二十一页,共51页。1)普通肝素(1)静脉用肝素停药四小时后方可穿刺、置管、拔管穿刺、置管、拔管后一小时方可应用与抗凝、溶栓联合增加风险(2)皮下肝素<10000单位/日无禁忌(衰弱病人除外)>10000单位/日同静脉肝素应用5天以上者必须行血小板测定,正常后方能应用椎管内阻滞2)低分子肝素(1)与抗血小板药、口服抗凝药增加风险(2)单次脊麻安全(3)预防量12小时后、治疗量24小时后方可穿刺(4)术前2小时则避免椎管内阻滞(5)穿刺24小时后,且在拔管2小时后方可在术后应用第二十二页,共51页。3)口服抗凝药(1)穿刺前停用,PT值恢复正常(2)术前华法林>36小时,每日监测PT和INR,停药后3~5天才能恢复正常(3)口服华法林不超36小时,不影响凝血状态(4)INR<1.5方可拔管4)抗血小板药物单独使用阿斯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不增加风险,如与其他抗凝药联合则增加风险第二十三页,共51页。5)溶栓药和纤维蛋白溶解药(1)避免实施椎管内阻滞(2)用药10日内禁忌椎管内阻滞,椎管内阻滞10日内禁忌用药(3)已施行椎管内阻滞至少每2小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一次(4)以最小范围阻滞以利于神经功能评估(5)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方可拔出硬膜外导管第二十四页,共51页。⑴椎管内血肿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迅速果断处理,避免发生不可逆性损害,脊髓压迫超过8小时则预后不佳。⑵新发生的或持续进展的背痛、感觉或运动缺失、大小便失禁;⑶尽可能快速地进行影像学检查,最好为核磁共振成像(MRI),同时尽可能快速地请会诊以决定是否需要行急诊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第二十五页,共51页。硬膜穿破后头痛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出血椎管内血肿感染神经机械性损伤脊髓缺血性损伤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导管折断或打结其他:粘连性蛛网膜炎,背痛、气脑和空气栓塞等12376548第二十六页,共51页。(四)硬膜穿破后头痛脊麻近年来逐渐下降,非产科患者为1%或以下,产科患者为1.7%硬膜外麻醉硬膜损伤的发生率在非产科患者小于0.5%,而在产科患者为1.5%。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后,有超过52%的患者出现头痛脑脊液持续泄漏引起的颅内脑脊液压力降低和继发于颅内压降低的代偿性脑血管扩张硬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和发生机理第二十七页,共51页。症状延迟出现,最早1天、最晚7天发生,一般为12~48小时,很少超过5天。70%患者在7天后缓解。90%在6个月内缓解或恢复头痛特点:坐起或站立15分钟内头痛加重,平卧后15分钟内头痛减轻头痛为双侧性,可为前额痛或后头痛或两者兼有,极少累及颞部疼痛其它症状:前庭症状(恶心、呕吐、头晕)、耳蜗症状(听觉丧失、听觉敏感、耳鸣)、视觉症状(畏光、闪光暗点、复视、调节困难)、骨骼肌症状(颈部强直、肩痛)硬膜穿破后头痛硬膜穿破后头痛的临床表现第二十八页,共51页。硬膜穿破后头痛的危险因素患者因素最重要年龄,年轻人发病率高其它因素有:女性、妊娠、慢性双侧性张力性头痛病史、既往有硬膜穿破后头痛病史低体重指数的年轻女性发生硬膜穿破后头痛的风险最大操作因素最重要的是穿刺针型号和尖端的,细针发病率低、锥形针尖较切割型针尖发病率低其它因素有:穿刺针斜口与脊髓长轴方向平行发病率低、穿刺次数增加时发病率高第二十九页,共51页。(1)24G~27G非切割型穿刺针是脊麻理想的选择(2)用切割型穿刺针,穿刺针斜口应与脊髓长轴平行方向进针(3)阻力实验中使用不可压缩介质(通常是盐水)较使用空气发生率低(4)意外穿破硬膜后,留置导管24小时降低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5)延长卧床时间和积极补液并不能降低硬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硬膜穿破后头痛的预防第三十页,共51页。等待自行缓解许多硬膜穿破后头痛,特别是轻度到中度的病例,未经处理会自行缓解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特别对中度到重度等待自行缓解的病例常用咖啡因250mg静脉,或300mg口服,需反复给药硬膜外腔充填法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严重的症状不缓解的病例。其有效率达90%以上,如无效可重复一次方法:在硬膜穿破的节段或下一个节段注入无菌自体血10~20ml一般于硬膜穿破后36~48小时应用,其应用要慎重,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此方法。注射时如发生后背疼痛应停止注射硬膜外腔充填法应用后应防治继发的感染,禁用于凝血疾病和有菌血症风险的发热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禁用于艾滋病患者硬膜穿破后头痛的治疗第三十一页,共51页。神经机械性损伤硬膜穿破后头痛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出血椎管内血肿感染脊髓缺血性损伤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导管折断或打结其他:粘连性蛛网膜炎,背痛、气脑和空气栓塞等12376548第三十二页,共51页。(五)神经机械性损伤发生率:脊麻为3.5/10000~8.3/10000,硬膜外为0.4/10000~3.6/10000。但直接的机械损伤十分罕见,其发生率尚无统计学资料神经机械性损伤病因:(1)直接机械损伤:脊髓损伤、脊髓神经损伤、脊髓血管损伤;(2)间接机械损伤:硬膜内占位损伤(如阿片类药物长期持续鞘内灌注引起的鞘内肉芽肿)和硬膜外占位性损伤(如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硬膜外脂肪过多症、硬膜外肿瘤、椎管狭窄)神经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和病因第三十三页,共51页。(1)穿刺时的感觉异常和注射局麻药时出现疼痛提示神经损伤的可能(2)出现超出预期时间和范围的运动阻滞、运动或感觉阻滞的再发,应立即怀疑是否有神经损伤的发生(3)进展性的神经症状,如伴有背痛或发热,则符合硬膜外血肿或脓肿的表现,应尽快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神经机械性损伤神经机械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第三十四页,共51页。产后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鉴别诊断椎管内麻醉后的神经并发症都与椎管内麻醉有关?还可能由妊娠和分娩所引起神经损伤和产科相关的神经损伤加以鉴别诊断不仅仅是出于法医学的考虑,还有利于对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通过病史和查体便足以作出产科相关神经并发症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判定神经损伤发生的位置,肌电图检查有利于神经损伤的定位。由于去神经电位出现于神经损伤后两周,如果在麻醉后不久便检出该电位则说明麻醉前就并存有神经损伤。第三十五页,共51页。产科病人神经损伤神经损伤表现原因1、腰骶干损伤垂足1、胎儿头部压迫2、巨大胎儿3、产程过长4、扁平骨盆2、腓总神经损伤足背区感觉减弱截石位腓骨头压迫3、异常股神经痛大腿前侧上方感觉减弱截石位膝关节过度屈曲,压迫股皮神经4、股神经麻醉股四头肌无力,踝部细长型感觉减弱骨盆内胎头或手术牵拉股神经5、闭孔神经麻醉大腿内上部感觉减弱,内收旋转无力闭孔神经受压第三十六页,共51页。不同神经损伤鉴别诊断穿刺针脊髓损伤血管损伤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硬膜外肿瘤或脂肪过多症危险因素非特异性:脊间隙辨认失误椎旁入路(侧路)动脉硬化;长时间重度低血压抗凝感染转移癌病人年龄非特异非特异老年老年危险大非特异非特异发作时间突发-几小时突发-几小时突发-几小时突发-1~3天1~3天突发-几小时运动体征肌力减弱-肌无力肌力减弱-肌无力肌力减弱-肌无力进行性运动障碍进行性运动障碍肌力减弱-肌无力感觉体征可变化的可变化的可变化的-固定的进行性感觉障碍进行性感觉障碍可变化的全身症状无无无不同背痛;肠、膀胱功能障碍发热,肌无力,背痛以往背痛加重影像检查MRI在初期可能正常MRI在初期可能正常脊髓梗塞硬膜外压迫硬膜外压迫硬膜外压迫第三十七页,共51页。(1)单纯依靠体表标志定位椎间隙水平是不完全可靠的,尤其是对肥胖的患者,需特别注意(2)接受长期鞘内阿片药物治疗的患者有发生鞘内肉芽肿的风险(3)伴有后背痛的癌症患者中超过90%有脊椎转移(4)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下穿刺神经机械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第三十八页,共51页。(1)凝血异常的患者避免应用椎管内麻醉(2)严格的无菌操作、仔细地确定椎间隙的水平、穿刺针和导管的置入时细心操作(3)保持患者清醒或轻微镇静,以免不良征兆被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所掩盖(4)已知合并有硬膜外肿瘤、椎管狭窄或下肢神经病变的患者尽可能避免应用椎管内麻醉(5)穿刺时如伴有明显的疼痛,应立即撤回穿刺针神经机械性损伤的预防第三十九页,共51页。对于血管性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诱导性高血压、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和/或减少脑脊液容量或许有一定疗效,但尚需进一步加以验证氢考300mg/d,三天,重者甲强龙30mg/kg,45分钟后5.4mg/kg.h至24小时如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有神经占位性损伤应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在症状发生8小时内外科解除神经压迫可以使神经功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神经机械性损伤的治疗第四十页,共51页。结语第四十一页,共51页。目前认为,应用椎管内麻醉最基本的适应证是能够满足外科操作,并对患者不产生有害的结果患者拒绝或不能配合完成麻醉操作被公认为椎管内麻醉的绝对禁忌证。其他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包括:穿刺部位感染、颅内高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低血容量和贫血、严重的心脏病等等。出于法律上的考虑,并存的神经病变也常被作为椎管内麻醉的禁忌证第四十二页,共51页。关于椎管内麻醉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掌握应综合患者的病情、手术要求、椎管内麻醉及其它麻醉方法的风险利益评估,由麻醉医生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做出个性化的判断在面临可能引起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时,椎管内麻醉的选择与否需要麻醉医生权衡利弊同时取得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后做出决定,并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规范予以实施第四十三页,共51页。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关于保证椎管内麻醉安全的有关指导意见》为保证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相关的麻醉并发症和意外,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下列指导意见:第四十四页,共51页。废弃以往普遍使用的、通过注入空气来判断硬膜外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大量气体进入硬膜外腔后造成的脊髓受压或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推荐:使用玻璃管水柱法来判断穿刺针是否已进入硬膜外腔。第四十五页,共51页。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直接改为脊髓麻醉(腰麻)的操作方法,以避免麻醉效果不佳或其它并发症。同时废弃使用自体血填充硬膜外腔来预防脊髓麻醉后头痛(腰麻后头痛)的操作方法,以避免硬膜外腔内粘连,导致日后再次硬膜外麻醉时效果不佳。推荐1: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后,应以乳酸林格液30~50ml施行硬膜外腔填充。推荐2: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后,应改行全身麻醉。第四十六页,共51页。废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改换另一椎间隙再行穿刺的操作方法,以避免发生全脊髓麻醉的可能性。推荐:在硬膜外填充后,改行全身麻醉。第四十七页,共51页。对穿刺过程中出现穿刺针触及脊神经的患者(不论是硬膜外穿刺还是蛛网膜下腔穿刺),均应禁止继续使用局部麻醉药施行阻滞,以避免在神经损伤的基础上,发生局部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对脊神经造成的损害和/或马尾综合征。推荐:立即停止穿刺操作,改行全身麻醉。手术后应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检查,对有局部神经损伤征象的患者,应及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应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第四十八页,共51页。对既往有电击伤史的患者,应严禁实施任何类型的神经阻滞麻醉(包括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以避免该类患者在电击伤后发生脱髓鞘病变的基础上,因使用局部麻醉药而加重神经损害。推荐:麻醉前详细询问病史。使用全身麻醉。第四十九页,共51页。以上指导意见,请各地方学会认真组织学习,严格参照执行。今后对因违反上述指导意见而造成麻醉并发症或意外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将不再为当事者进行辩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17-05-20第五十页,共51页。ThankYou!第五十一页,共51页。
/
本文档为【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